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柳懿鹏;章传华;操作亮
【期刊名称】《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030)005
【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我院2006年3月~2007年7月对73例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患者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中药治疗,患者年龄23~47岁,平均39岁,治疗6周后评价其治疗效果并追踪观察6月.结果:73例患者中治愈21例,显效36倒,有效11例,无效5例,其中62例获得半年追踪,无一例症状复发.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是一种安全、治愈率较高的治疗方法.
【总页数】2页(P36-37)
【作者】柳懿鹏;章传华;操作亮
【作者单位】武汉市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湖北武汉,430022;武汉市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湖北武汉,430022;武汉市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湖北武汉,43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1.33
【相关文献】
1.美舒郁联合中药治疗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J], 王颖;黄继红;赵德才
2.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中药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痛67例 [J], 邹丽;张倩平;舒宽勇;刘

3.“前列腺Ⅰ号方”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J], 言枫;曾庆琪
4.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手法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J], 申志茜;陈凤霞;白亚男
5.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训练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J], 杨吉伟;张孝斌;程帆;葛名欢;夏樾;赵讯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刺激生物反馈法治疗25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疗效观察

电刺激生物反馈法治疗25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疗效观察

[ 4 ] 孟 丹. 氧气驱动雾化 吸入在呼 吸道感 染患者 中的应 用效果 中华
医院感染学 杂志, 2 o 1 3 , 2 3 ( 1 4 ) : 3 3 3 5 — 3 3 3 6 . [ 5 】 赵永艳 , 李燕 , 李淑娟 . 氧气驱动雾 化吸人疗法对 , GJ L 肺炎疗效 观
察『 J ] . 中国妇幼保健 , 2 O l 1 , 2 6 ( 4 ) : 6 2 5 — 6 2 6 .
[ 1 】 雷菊华 . 氧气驱动雾 化吸人盐 酸氨溴索辅 助治疗, ' b J L 肺炎 的疗效 观察及护理[ J ] . 山西 医药杂 志, 2 0 0 7 , 3 6 ( 1 1 ) : 1 0 6 0 — 1 0 6 1 .
( 收稿 日期 : 2 0 1 6 — 1 2 — 1 5 )
法, 氧气 雾化 吸人 是临床 上常 用 的治疗方 法 。氧气 雾化 的工 作 原理是借助高速运转 的氧气 气流使治疗药 液转 变成雾状 , 药 物在雾化状 态下 患儿 更容易 将药物 吸人体 内 ,直接作 用于病
处, 治疗小儿肺 炎有 良好 的效果罔 。雾化 吸人 过程 中 , 要注意 以
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在我 院接 受治疗 的 5 0 例 女性盆底功 能障碍性 疾病患者为研 究
对象, 随 机 将 其 分 为 对 照 组 与 治 疗组 , 对 照 组 采 用 盆 底 康 复 器
训练治疗 , 治疗组 患者接 受电刺激 生物反馈训练治疗 , 对 比 2组 患者 治疗后盆腔脱垂情 况与尿 失禁情 况。 结果 治疗组盆腔器
1 . 2 方法
对 照组 患者采用 阴道 康复器训练方 法 ,让患
官脱垂总有效率与尿失禁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尸 < l 0 . o 5 ) 。

电刺激治疗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研究

电刺激治疗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研究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z盟
签字日期:扣r>年u月1占日
大连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连医科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 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Master degree candidate:Ma Qiang Supervisor:Professor Dong Wu Major: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Abstract
Objective:Chronic pelvic pain as one of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the sequelae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is a group of common disease in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This disease has a long course and hard to be found,the cure rate and recurrence rate are difficult tO contr01.The intention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reatment on chronic pelvic pain.
大连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 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大 连医科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 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 谢意。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腹下丛连续阻滞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痛的疗效观察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腹下丛连续阻滞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痛的疗效观察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腹下丛连续阻滞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痛的疗效观察孟杰;洪莉;刘成;肖航;陈辉【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34)004【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腹下丛连续阻滞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痛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诊断为慢性盆腔痛(CPP)患者随机分为生物反馈电刺激组(BF 组,n=20)、腹下丛连续阻滞组(NB组,n=20)和联合组(BF-NB组,n=20).BF组进行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2个月;NB组在C型臂透视下置管于腹下丛神经周围连续阻滞2周;联合组先腹下丛神经阻滞2周后进行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2个月.观察记录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8周和治疗后3个月的盆腔疼痛评分,治疗后3个月疗效和腹下丛神经阻滞不良反应.结果 BF-NB组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8周和治疗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其他组(P<0.05);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F组和NB组(P<0.05);BF-NB组和NB组神经阻滞不良反应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腹下丛连续阻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缓解女性慢性盆腔痛的方法.%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iofeedback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hypogastric plexus blocking on chronic pelvic pain.Methods Sixty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pelvicpain(CPP)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biofeedback stimulationgroup(BF group,n = 20),the continuous abdominal block group(NB group,n = 20)and the combination group(BF-NB Group,n = 20). The BF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iofeedback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or 2months,while the NB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tinuous hypogastric plexus blocking for 2 weeks and the BF-NB group was pre-treated with 2 weeks of hypogastric plexus blocking and then underwent biofeedback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or 2 months. We recorded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scores before treatment,2,4,8 weeks and 3 months after the treatment and adverse events.Results The VAS scores of the BF-NB group at 2,4,8 weeks and 3 months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other groups(P<0.05).The significantly effective rate and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BF-NB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of the BF group and the NB group(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rate of adverse events between the BF-NB group and the NB group(P>0.05).Conclusion The bio-feedback electrical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the hypogastric plexus block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to relieve chronic pelvic pain.【总页数】4页(P579-582)【作者】孟杰;洪莉;刘成;肖航;陈辉【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二科武汉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二科武汉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二科武汉430060;孝感市中心医院麻醉科湖北孝感432000;孝感市中心医院麻醉科湖北孝感432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腹腔镜检查联合连续硬膜外阻滞治疗对于慢性盆腔痛的近期及远期总体疗效 [J], 杨树环;王志毅2.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中药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痛67例 [J], 邹丽;张倩平;舒宽勇;刘淮3.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痛的效果分析 [J], 林琼林;刘晓园;尹艳花4.B 超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痛 [J], 贺豪杰;郭红燕;韩劲松;朱馥丽;李水清;白志勇5.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研究 [J], 钱丽萍;杨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物电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训练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50例临床观察

生物电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训练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50例临床观察

生物电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训练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50例临床观察目的:观察并分析生物反馈疗法在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 ,CPPS)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CPPS患者100例,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患者应用塞来昔布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应用生物反馈疗法。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临床治疗的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满意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则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中,生物反馈疗法能够显著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和满意度,且安全性较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生物反馈疗法;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盆底肌肉训练慢性盆腔疼痛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该病症不具有典型性的临床症状,且发病较为迟缓,病因复杂,致病因素复杂多样[1]。

为了进一步明确生物反馈疗法在CPPS的临床治疗方面的效果,本研究选取10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我院妇产科共收治的CPPS 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全面检查得以确诊。

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中,患者的年龄为26~55岁,平均年龄为(40.3±1.6)岁,病程为6个月至7年,平均病程为(4.1±0.5)年;观察组中,患者的年龄为27~57岁,平均年龄为(40.5±1.2)岁,病程为5个月至8年,平均病程为(4.3±0.1)年。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學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病例纳入标准[2]:患者均不存在其他严重的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参与本次研究前1~2周内均未接受过相应临床治疗;对本研究所使用药物不存在既往过敏史,能够配合本研究中的相关操作。

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周大伟【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年(卷),期】2024(28)1【摘要】目的探讨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朝阳区崔各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80例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根据患者的预后结局分为显效组和非显效组。

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

结果经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显效61例(76.25%)、非显效19例(23.75%)。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显效组患者与非显效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平均病程、前列腺大小、前列腺素E_(2)(Prostaglandin E_(2),PGE_(2))、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水平、前列腺液pH值、白细胞计数、卵磷脂小体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病程、前列腺大小、PGE_(2)、TPSA、前列腺液pH值、白细胞计数、卵磷脂小体数是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患者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预后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0.05)。

结论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具有一定疗效,但年龄偏高、病程偏长、前列腺体积偏大、PGE_(2)偏高、TPSA偏高、前列腺液pH值偏高、白细胞计数偏高、卵磷脂小体数偏低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总页数】4页(P97-99)【作者】周大伟【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医疗机构管理中心;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功能性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锻炼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症2.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TENS)及盆底康复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引起的慢性盆腔疼痛疗效研究3.经皮电刺激结合生物反馈治疗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效果观察4.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训练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5.仿生物电刺激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盆腔炎性疾病致慢性盆腔痛患者的效果及对盆底肌力、盆腔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研究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研究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研究作者:钱丽萍杨健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年第20期[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以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女性慢性盆腔痛患者为对象,通过数字抽签的形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

对照组联合镇痛药物与止痛化症片治疗,观察组联合盆底治疗与归棱止痛胶囊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对比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70.0%,组间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生物反馈电刺激;女性;慢性盆腔痛慢性盆腔疼痛(chronic pelvic pain,CPP)是妇科常见症状之一,其发病隐匿,病因复杂,治疗棘手,治愈率低,病情反复无常,严重危害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近些年,慢性盆腔疼痛发病率有所上升,因此,临床医师与患者十分关注该病的诊治。

基于此,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本院以60例慢性盆腔痛患者为对象,分别给予不同方式治疗,目的在于分析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痛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女性慢性盆腔痛患者为对象,通过数字抽签的形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

纳入标准:1)符合CPP诊断标准;2)1周内,未接受止痛剂、电刺激治疗;3)已婚妇女,或者是有性生活史的女性。

排除标准:1)已妊娠妇女;2)伴有神经系统疾病史的患者;3)中药过敏患者;4)伴有泌尿系统或盆腔脏器系统肿瘤,或者是其他器质性疾病史的患者;5)治疗依从性不高,无法积极配合,直至研究结束的患者。

对照组,年龄为23~51岁,平均(38.40±10.83)岁;病程5个月~7年,平均病程(2.30±0.17)年。

观察组,年龄为21~47岁,平均(37.10±10.04)岁;病程7个月~8年,平均(2.50±0.13)年。

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指放松治疗产后盆底疼痛的临床研究

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指放松治疗产后盆底疼痛的临床研究
[] , , , 8 Wlasiuk P Putowski M Giannopoulos K. PD1 / PD1L pathway
HLAG and T regulatory cells as new markers of immunosuppres
[ ] , , : sion in cancers J . Postepy Hig Med Dosw 2016 70 1044
达[J].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2,33(): 2 135137. [ ] , , , 11 Heidari MH Movafagh A Abdollahifar MA et al. Evaluation of
sHLAG levels in serum of 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ncer identify as
resemblance and association with the risk of malaria infection and
[] , , (): low birth weight J . PLoS One 2017 12 2 e0171117. [13]陈京,林涛. 肾母细胞瘤患儿外周血调节性T 细胞和自然杀伤
山东医药2018 年第58 卷第29 期
生盆物底反疼馈痛电的刺临激床结研合究指放松治疗产后
刘春花,温凤云,王素燕 (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山东青岛266300)
摘要: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指放松治疗产后盆底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产后盆底疼痛患者208
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104 例。对照组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研究组接受生物反馈电刺
性生活满意度,大大降低了产妇的生活质量[1]。 (部分患者为腰骶部疼痛)、性生活质量低下甚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以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女性慢性盆腔痛患者为对象,通过数字抽签的形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

对照组联合镇痛药物与止痛化症片治疗,观察组联合盆底治疗与归棱止痛胶囊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对比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70.0%,组间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3个月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为10.0%,对照组为23.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痛,疗效显著。

标签:生物反馈电刺激;女性;慢性盆腔痛
慢性盆腔疼痛(chronic pelvic pain,CPP)是妇科常见症状之一,其发病隐匿,病因复杂,治疗棘手,治愈率低,病情反复无常,严重危害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近些年,慢性盆腔疼痛发病率有所上升,因此,临床医师与患者十分关注该病的诊治。

基于此,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本院以60例慢性盆腔痛患者为对象,分别给予不同方式治疗,目的在于分析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痛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女性慢性盆腔痛患者为对象,通过数字抽签的形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

纳入标准:1)符合CPP 诊断标准;2)1周内,未接受止痛剂、电刺激治疗;3)已婚妇女,或者是有性生活史的女性。

排除标准:1)已妊娠妇女;2)伴有神经系统疾病史的患者;3)中药过敏患者;4)伴有泌尿系统或盆腔脏器系统肿瘤,或者是其他器质性疾病史的患者;5)治疗依从性不高,无法积极配合,直至研究结束的患者。

对照组,年龄为23~51岁,平均(38.40±10.83)岁;病程5个月~7年,平均病程(2.30±0.17)年。

观察组,年龄为21~47岁,平均(37.10±10.04)岁;病程7个月~8年,平均(2.50±0.13)年。

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组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对照组:口服镇痛药物联合止痛化症片,缓解临床症状。

2)观察组:予以盆底治疗,1次/日,与此同时,联合归棱止痛胶囊治疗,3次/日,5粒/次。

关于盆底治疗,采用盆底治疗仪,每次持续约20分钟。

值得注意的是,月经期间,需暂停治疗,具体操作,如下所示:腹痛过程中,利用仪器信号,阻断身体内部的疼痛信号,达到镇痛的目的,借助仪器信号,激活身体内部的啡肽,增强镇痛
作用。

治疗期间,需适当调整电流量,保证患者处于舒适状态。

多次刺激,可增加患者耐受力,因此,治疗前,医务人员需调节设定刺激参数。

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生物反馈技术,利用阴道内部的压力感受器,将病变位置的参数,录入至系统中,例如,肌肉收缩压力等,汇总后,模拟出图像信息,反馈给医务人员,辅助医务人员了解盆底肌肉情况,指导患者锻炼盆底肌肉,一般而言,每日锻炼时间至少20分钟。

1.3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1.3.1觀察指标治疗后,评估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同时,经3个月随访,统计患者症状复发情况。

1.3.2疗效评定标准1)痊愈:治疗后,患者疼痛症状与临床表现基本消失,3个月后,症状无复发现象;2)有效:通过治疗,患者疼痛症状及临床表现呈现出改善趋势,3个月后,症状无加重现象;3)无效:经治疗,患者疼痛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有加重的倾向。

治疗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在EXCEL表格中,录入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用百分比(%)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予以卡方x2检查,用(x±s)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予以t检查,其中,用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组间结果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如表1所示。

2.2症状复发情况
经3个月随访,观察组3例症状复发,复发率为10.0%(3/30),对照组7例症状复发,复发率为23.3%(7/3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6.373,P=0.011)。

3讨论
慢性盆腔疼痛(chronic pelvic pain,CPP)是妇科常见症状之一,是指由器质性或(和)功能性原因引起的骨盆及其周围组织疼痛为主要症状,时间超过6个月的一组疾病或综合征。

CPP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3%~15%,占妇科疾病的16.9%~25.0%。

其发病隐匿,病因复杂,治疗棘手,治愈率低,病情反复无常,严重危害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如导致患者性生活不适,降低患者的
生育能力,甚至伴随着抑郁或焦虑的出现,患者长期承受着经济,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

本次研究中,以60例患者为对象,对照组,联合镇痛药物与止痛化症片治疗,观察组,联合盆底治疗与归棱止痛胶囊治疗。

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症状复发率分别为86.7%(26/30)、10.0%(3/3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0.0%(21/30)、23.3%(7/30)。

可见,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痛,疗效显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