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原高寒地区公路建设中草皮移植技术及保护措施
青藏高原冻土地区公路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技术

青藏高原冻土地区公路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技术0引言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随着国家战略布局开展和青藏铁路建成运营,高原冻土地区的公路交通建设需求逐年递增。
由于公路建设规模大、涉及范围广,不可避免会对沿线社会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甚至造成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等重大问题。
在青藏高原冻土地区,公路施工会对地表的水、土、气、生等要素间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到区域水文、生态乃至全球气候系统,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及区域可持续发展。
因此研究公路建设的环境影响问题,对保护环境、促进公路建设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青藏高原是全球中低纬度地区海拔最高的高原地区,也是我国及南亚地区重要的“江河源”和“生态源”,绿色施工、环境保护等问题在高寒地区公路工程建设中受到较广泛关注。
研究人员依托公路建设工程,针对高原冻土地区公路施工中的环境保护与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部分研究。
以青海省共玉高速沿线修路使用并经修复的取弃土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种草法和草皮移植法等两种不同修复方式。
结果表明:使用草皮移植修复后的草地盖度显著高于使用种草法修复的草地盖度;使用种草法修复的草地盖度随海拔增加显著降低,而使用草皮移植修复的草地盖度在不同海拔样地间差不显著。
采用草皮移植法对于高寒草地群落盖度的修复效果优于种草法,且种草法不适用于青藏高原高海拔区域取弃土场草地修复。
以四川广南高速公路这一国家重点工程为依托,对广南高速公路环保水保设计、施工及营运期管理阶段等提出新的管理模式,选择合理建设方案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并避免产生更多的环境污染;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减少水土流失;通过高速公路绿化和景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来补偿因修建时候对环境和生态造成的破坏。
针对铁路线下工程施工期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提出要建设生态环保型铁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好铁路建设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
以青藏联网直流输电工程7标段为依托,提出固定施工活动范围;限制运输线路;在运输线路地面上铺设草垫或棕垫,避免车辆与地面直接接触造成植被破坏;需要开挖的地面施工前对地面草皮进行剥离,并及时进行回植;采取保温措施防止冻土融化;对剥离回植恢复效果差的地区采用培植的方法进行植被恢复多项环保措施。
对高寒地区公路工程建设中草皮移植施工技术的思考

对高寒地区公路工程建设中草皮移植施工技术的思考现今,我国的公路业发展迅猛,很多公路都需要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建设,其中冻土区就是较为典型的一种。
在这种地区进行公路施工时,需要在路基清表过程中把所有的草皮及草根都进行移植培养,然后遮阳养护,这样才能提高草皮的利用率,提高工程施工的环保性。
标签:公路施工;环保;草皮移植工艺1 施工概述公路工程的施工属于我国国道改建扩建的重要部分,但是,现今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所以,人们对公路施工有了更高的环保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的相关人员制定了“不对高原的生态平衡产生不良影响,不污染当地水源,不影响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不破坏野生景观的整体美观性”的建设目标,并使用了“低路堤、缓边坡、中央分隔带宽”的施工方式,这样能够使植草绿化的面积大大增加,但也增加了绿化工作的难度。
2 当地自然状况施工地区为高寒湿润气候,施工环境很恶劣,全年无夏,气候寒冷潮湿。
在对当地自然状况进行勘察后,我们发现该地区的寒冷气候、长年积雪以及经常性的大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工程施工,而这也是人工种植草皮应克服的主要困难。
3 应用领域人工种植草皮技术大多应用于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带。
草皮一般应为根系较为发达、切块成型简单、在草地中生长良好的多年生草皮。
而路基边坡地区应为厚度较大的细颗粒土质,这样才能够保证草皮的茁壮生长。
4 施工流程(1)在開展草皮挖掘工作前,必须确定好草皮的种类,了解其生长习性。
一般要使用人工与机械结合的方式进行开挖工作。
但在使用机械进行开挖时,一定要避免机械在草皮上的碾压。
(2)取土场大都位于公路的两边,其表面是腐殖质土壤,有茂密的原生植被。
为最大化的利用其表面的原生植被,应在取土前将表层植被剥离,尽量的增大草皮的体积,这样能避免根系遭受过多的切割,并且有利于根系的向下延伸。
在工作过程中必须确保取得的草皮厚度始终超出根系在地下的埋深,这样能够保证根系的完整性。
(3)取好草皮后,若施工条件好不完备,则应将其先放置于路基两侧的空地。
高寒地区路基草皮护坡及草皮水沟施工技术

维普资讯
22 1
西部探 矿 工程
20 0 8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第 1 期
植物的生理过程、 影响草地植物的生长发育, 而且会导 致土壤盐碱化、 恶化草地的生态环境) 和控制水的温度 ( 温对 植物 的生 长发 育 有 显著 的影 响 , 水 洒水 的水 温 应
与草地土壤的温度接近 , 才适宜植物 的生长) 。 植物在其生长过程 中, 会根据 自身 的需要 , 对环境 中的养分有选择性 吸收, 为保护土壤 中阴阳离子 的平 衡, 因此施肥 时 , 必须 在进行 土壤 成分 分析 的前提下 , 根
13 工艺原 理 .
生态环境保护 问题 , 要求把 环境保护作为一项政 治任
务, 把环境保护措施落实 到青藏铁路建设 的每一 个环
节, 把工程建设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 的不利影响减少到 最低程度 , 用生态理念把青藏铁路建设成世界一流的高 原 环保铁路 。
1 工 艺概况
根据高寒草原、 高寒草甸区生长 的多年生草地植物 的再生特性及其影响牧草再生能力的因素( 牧草自身的 生物 学 再生 能力 ; 草生 长 必 须 的 环境 条 件 ; 用 的 方 牧 利 式、 条件及强度; 以及多年生草地植物再生时贮藏营养 物质动态的影响)在草皮移植过程中, , 必须保证满足其
高寒 、 干旱 区多年 生草 地植物 草皮 移植施 工工 艺 流
程 见 图 1 。
3 施 工 要点
青藏高原属于干旱 、 干旱 区, 半 主要是属于多年生
较及青藏线气候条件要求 , 决定采用 移植草皮 的方式。 移植 草皮是施 工 中对 路基 基 底 将 要 破 坏 的草 皮 进 行 移 植再利用 , 造价较低 , 具有较好 的经济效益 。同时 , 草场 是 当地牧 民 的生活 之源 , 时 恢 复 草 皮 , 造 福 当地 牧 及 能 民, 也具 有较好 的社 会效 益 。移植 草皮 对草 皮 的要求 是 根 系较发 达 , 切块成 型 。移 植到路 基边 坡 与水 沟 的草 易 皮必须是生长在草地 中多年生草皮 , 对路基边坡及水沟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保护与恢复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保护与恢复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气候最恶劣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对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保护与恢复挑战。
构建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保护与恢复技术体系,并进行有效应用,是十分迫切且必要的。
一、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保护与恢复技术现状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土地草原退化、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目前,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保护与恢复技术主要包括植被恢复、土壤保护、水资源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方面的技术措施,但在整体技术体系上尚存在不足和薄弱之处。
二、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保护与恢复技术体系构建1.植被恢复技术针对草原退化问题,结合当地植被特点,引入草原植被改良和恢复技术,包括选择适宜的牧草种类、采取合理的放牧方式、进行人工种植和植被保护等措施,以促进植被的恢复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土壤保护技术采取措施减少土地草原退化所导致的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包括进行草原覆盖增加、土地固定化、水土保持等技术手段,保护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土壤质量。
3.水资源管理技术针对高寒地区水资源稀缺的状况,需要构建一套针对当地特点的水资源管理技术,包括开展高效灌溉、水资源循环利用、湿地恢复等措施,以确保当地生态系统的水资源供给。
4.野生动植物保护技术因人为因素引起的野生动植物种群减少,需要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技术,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监测与管理等措施,保护当地野生动植物的多样性与数量稳定性。
三、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保护与恢复技术体系应用1.技术体系的整合应用各项生态保护与恢复技术应形成技术整合体系,建立起互为依托、相辅相成的技术系统,以提高整体效益。
2.科学决策与政策支撑政府部门应加强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保护与恢复技术的支持和引导,明确政策方向,提供政策激励,推动技术体系的落地与应用。
高速公路草坪施工技术与养护方案

高速公路草坪施工技术与养护方案高速公路草坪的施工和养护对于保障公路安全和美化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高速公路草坪的施工技术和养护方案,旨在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和建议。
一、施工技术在施工草坪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土壤分析和地形勘测,为后续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然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施工。
1. 土地准备首先,清理施工区域内的杂草和垃圾,确保地面平整。
然后,进行地面平整处理,填补地面凹坑,并消除明显的高低差。
2. 土壤改良根据土壤分析结果,选择适合生长草坪的土壤改良材料。
如果土壤贫瘠,可以添加有机肥料和复合肥料来改善土壤质量。
3. 播种草籽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环境条件的草种,按照规定的密度和均匀度撒播草籽。
同时,要注意草籽的质量,确保无杂质和病虫害。
4. 压实土壤用合适的压路机对施工区域进行轻度压实,以确保草籽和土壤之间的紧密结合。
5. 浇水施工完成后,要及时进行充分的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草籽的发芽和生长。
二、养护方案高速公路草坪的养护是保证其生长和美观的关键环节,在草坪成长的不同阶段需要采用不同的养护措施。
1. 浇水养护在草坪刚刚种植后的头几周,需要每天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利于草籽的发芽和根系的扎牢。
随着草坪逐渐生长,水量可以逐渐减少,但要保证适量的水分供应。
2. 施肥养护定期施肥可以为草坪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生长。
一般来说,每年春季和秋季是施肥的最佳时机。
选择适合草坪生长的有机肥料或化肥,按照规定的用量均匀撒布。
3. 刀剪修剪草坪长出一定高度后,需要进行修剪以保持整洁美观。
修剪时要选择锋利的修剪工具,并且修剪高度要控制在适当范围内,不宜过高或过低。
4.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视草坪,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可以使用合适的农药或生物防治手段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5. 定期肥料补充根据草坪生长的需要,定期进行肥料补充,补充养分不足。
补充肥料的种类和用量要根据土壤和植被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结语高速公路草坪的施工技术和养护方案是保证草坪生长和美观的重要保障。
高寒区黄土高原草地生态管理与保护研究

高寒区黄土高原草地生态管理与保护研究草地是中国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占据着广袤的土地面积,同时也是许多牧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然而,由于过度的人类干扰和自然因素的影响,许多地区的草地生态系统已经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高寒区黄土高原草地是中国重要的草地类型之一,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面对的重要挑战。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护这一区域的草地生态系统,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草地是高寒区黄土高原的重要自然资源,但由于气候原因和过度的人类活动,其土壤质量和生产力遭到了巨大的影响。
过度的耕作和畜牧会摧毁草地的植被,降低草地的生产力,导致草地萎缩和荒漠化。
为了提高草地的质量和生产力,必须积极采取措施来保护和管理草地生态系统。
然而,由于草原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生态管理计划是具有挑战性的。
在高寒区黄土高原草地林草联合治理上的关键点是确定和优化种植模式和管理模式。
通过有效的种植技术和科学合理的管理,能够提高草地的生产力和耐旱抗寒性,从而促进高寒区黄土高原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开展土地利用分析和土地利用规划,优化农牧业布局和农牧业结构,可以有效减少草地的过度利用和过度占用,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资源保护效益。
在草地生态环境管理和保护中,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是十分重要的。
监测的内容可以包括草地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植被生长情况、覆盖面积和土壤质量等,通过持续的监测数据,可以及时发现草地面临的问题和矛盾,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
同时,在监测的基础上,还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保护机制和支持政策,提高资源保护的利益和效益,激发草原资源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草地生态管理和保护需要政策支持和公众共同参与。
政府需要加大对草原资源保护和治理的投入,设立专项基金进行资金保障,加强草原管理的法规制度建设,打击草原资源的非法侵占和破坏行为。
同时,公众也需要了解草原资源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草原管理和保护中来,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力。
高原高寒地区草皮大面积移植回铺施工工法

高原高寒地区草皮大面积移植回铺施工工法高原高寒地区草皮大面积移植回铺施工工法一、前言草皮移植回铺是一种常见的绿化施工方法,适用于各种地貌和气候条件。
本文将重点介绍适用于高原高寒地区的草皮大面积移植回铺施工工法,通过分析工法特点、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安全措施和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展示一个工程实例,为读者提供完整的指导和参考。
二、工法特点高原高寒地区气候寒冷,空气稀薄,土壤肥力较差。
因此,草皮移植回铺施工工法在该地区有以下特点:1. 导土与肥料施用:采用合适的导土材料,以保证移植草皮的生长环境,同时施用适量的肥料增加土壤肥力。
2. 保水措施:采取有效的保水措施,避免高原缺水环境对移植草皮的不利影响。
3. 合理种植密度:根据高原高寒地区的土壤特性和气候条件,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以保证草皮的生长和覆盖效果。
4. 土壤加固措施:采取适当的土壤加固措施,以增强高原高寒地区草皮的抗风蚀和抗冻融能力。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高原海拔在3000米以上,气候寒冷,土壤贫瘠的地区,如青藏高原、高山草甸等。
四、工艺原理移植草皮回铺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是将已经生长良好、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草皮从生产地移植到施工地,并按照相应的施工工艺进行铺设。
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1. 割草收集:在适当的季节选择生长旺盛的草皮进行割草收集,保证草皮质量。
2. 土壤处理:对施工地区的土壤进行分析,根据土壤特性和草皮需求进行合理的土壤改良。
3. 移植与固定:在施工地区进行草皮移植时,采取适当的方法保持草皮完整,确保移植后能与土壤紧密结合。
4. 养护与管理:移植后,对草皮进行养护和管理,保证其正常生长和覆盖。
五、施工工艺 1. 土壤处理:对施工地区的土壤进行改良,包括松土、施肥、调整pH值等。
2. 草皮生产: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草皮割草收集,并将其移植到施工地区。
3. 草皮移植与铺设:按照设计要求将草皮移植到施工地区,并进行固定,以确保与土壤紧密结合。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保护与恢复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保护与恢复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青藏高原是中国的一片神秘而美丽的高原地带,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作为中国的国之重器,青藏高原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承载着丰富的生态系统。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高寒草地生态保护与恢复技术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高寒草地是青藏高原的主要植被类型,对于维护高原生态平衡、减缓水土流失、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而,保护和恢复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对于维护整个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因此,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保护与恢复技术体系,来有效地解决高寒草地生态问题。
首先,针对高寒草地的生态特点和环境变化,需要进行系统的生态调查和监测。
通过对植被、土壤、水资源等方面的详细调查,了解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状况和变化趋势,为后续的保护和恢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应该加强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管理和保护。
通过制定科学的保护计划和政策,加大保护力度,减少人为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同时,加强对非法放牧、乱砍滥伐等行为的监管和处罚,保护高寒草地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此外,采取有效的恢复措施也是非常关键的。
可以通过人工植被恢复、水土保持措施等方式,恢复被破坏的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同时,引入符合当地环境特点的生态工程技术,加强对植被、土壤、水资源等方面的综合管理,实现高寒草地的恢复和可持续发展。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
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手段,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将先进的保护与恢复技术推广到更广泛的地区,实现高寒草地生态保护与恢复工作的全面推进。
总之,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保护与恢复技术体系的构建和应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只有通过科学的调查与监测、有效的管理与保护、切实可行的恢复措施以及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才能更好地实现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实现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原高寒地区公路建设中草皮移植技术及保护措施
【摘要】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共和至玉树公路(以下简称共玉公路)二期国道改扩建工程全面开建,拉开了我国在青藏高原高速公路建设施工先河,线路设计在三江源国家环境保护区,参建人员在路基清表施工中将草皮连带草根共同移植培育,洒水后用黑色遮阳网完全覆盖,保证了草皮的栽培再利用率,实现了“无痕迹”施工的环保目标。
共玉公路是玉树灾后重建交通重点建设项目。
一期单幅工程预计在2014年底建成通车,二期单幅工程预计在2016年8月底建成,公路为分离式双线四车道,全线设计时速每小时80公里,起点和终点分别为海南州共和县恰卜恰镇至玉树州玉树县结古镇。
这条公路建成后,将把青海、四川、西藏、云南连接成一条旅游黄金大通道,因此共玉公路将成为一条集历史、地理、人文、生态为一体的完美风景线。
【关键词】环境保护草皮移植施工技术
一、项目概况
作为国道214线改扩建工程的一期工程,全长634.8公里、平均海拔4100米的共玉公路不仅地处高寒高海拔地区,而且有227公里路线穿越三江源保护区的多年冻土区,占总里程的35.7%。
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和广泛的社会关注,建设者们明确提出了“高原生态环境不受破坏,江河源水质不受污染,野生动物迁徙不受阻断,自然景观不受影响”的环保目标。
采用“低路堤、缓边坡、宽中央分隔带”建设理念,这使全线大面积植草绿化成为可能,也对绿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自然概况
国道214线共玉公路地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恶劣,属高寒湿润气候,几乎无夏季,且有寒冷潮湿的气候特点。
根据分析,高寒地区气候寒冷,海拔高,积雪期长和风大是该地区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也是该地区人工种植草皮的最大障碍因素。
三、适用范围
本技术适用于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对草皮的要求是根系较发达,易切块成型,移植的草皮必须是生长在草地中的多年生草皮,对路基的边坡要求填料为细颗粒土质边坡,土厚度要适当加厚。
四、施工工艺
4.1挖掘草皮前,先明确草皮的类别,掌握其生物特点。
采用机械配合人工的方式开挖,首先采用挖掘机初挖,然后使用人工,机械在作用时,不得在草皮上碾压。
4.2取土场分布在公路的两侧,表层为腐殖质土层,原生植被良好,为充分利用取土场表层原有的草皮,取土前先剥去表层草皮,所取草皮的块度要尽可能的大,从而减少根系的切割,同时根据根系渗入地下的深度,保证所取草皮厚度大于根系埋入底下的深度,从而减少根系的切割,同时根据根系深入地下的深度,保证所取草皮厚度大于根系埋入地下的深度,从而保护根系的完好性。
4.3草皮挖取后,如果施工条件不许可,暂时置放在路基两侧的空地上。
在此期间内,由于草皮离开了它吸取营养物质所依托的土壤环境,因此应加强草皮养护。
4.4为保证移植草皮的成活率,减少费用降低成本,按设计和施工要求,分别剥取草皮,剥取后及时堆置,避免剥取后长时间裸露底部根系,避免风吹日晒失去水分,降低草皮的存活率。
缩短时间就降低了堆置期草皮的养护费用,尽量进行早期的移植,这项工作在取土前必须完成。
如:前面取土场草皮移植首先剥取第一区草皮,然后取土填筑路基,待第一区土料剩余三分之一时,进行剥取第二区的草皮,同时路基边坡覆盖第一区剥取的草皮。
为了保证成活率,草皮覆盖完后,遮盖黑色遮阳网,及时洒水。
设置一些防护措施,避免人为践踏和牲畜的破坏。
4.5草皮在堆放时,用腐殖土填塞缝隙,用黑色遮阳网遮盖,黑色遮阳网具有抗老化,耐酸碱,耐磨损,柔韧性好,施工简便的特点,可用于养护用。
根据环境条件洒水养护。
4.6草皮取走后,应将草皮下的有机土清除堆放,以便在边坡或分隔带上回植草皮时用,,因为青藏高原常年冻土区的土壤以草毡土、寒钙土为主体,土层薄,现有草皮下的有机土对移植草皮的再生能力十分重要,为了移植草皮缩短堆置期,对于跨年度工程,越冬、降低成本、减少费用、保证成活率,尽量把草皮在最短时间内移植。
结合国道214线共茶段的施工特点,我们把移植的草皮覆盖在路基边坡处,能够解决一系列的栽培技术和费用问题。
4.7一般要求,主体工程路基施工过程中边填边覆,防止堆置期内部分草死亡,对于本项目,针对施工进度进行草皮移植的安排,草皮回铺前需先刷路基边坡,挖水沟等平整作业,再回铺0.2—0.3m厚的有机土层,并洒水使有机土层保持湿润,在回植草皮。
4.8草皮回铺时,回铺的草皮采用水沟或原地面移植至路基两侧的草皮,顶面要求平顺,草皮块厚度不一时,用其底下的有机土找平,回铺前,首先对基地进行夯实处理,保证大面平整,基底密实。
为了使回铺后的草皮美观,应按断面制作木架并挂通线,符合要求后,即开始回铺。
回铺严格按从上至下的原则进行。
首先。
将沟底的草皮回铺到位,两侧的草皮按顺序均匀、紧密回铺,边铺边用钉耙将草皮固定。
草皮块与块之间的缝隙用细土填塞,起到根部保湿的作用。
4.9由于天然降水在不同同地段、不同季节分部不同,降水时间和降水量均不可能完全符合草地生长发育的季节需要。
因此,必须根据实际环境条件和草地
植物生长发育的季节需要,及时进行施肥和洒水养护,防止土壤干裂,适当满足草地植物营养和水分的需要,每天适量洒水,在天气晴朗,阳光充足天气,洒水要达到2—3遍,为保证草皮能充分的光合作用,必要时进行降尘工作
五、回铺过程中应注意的重点
5.1草皮移植应在草皮底部回铺腐殖土,其厚度在20cm以上,它是草皮生存的基本条件。
5.2回铺必须保证大面平整,必要时可减少其保护层,但必须保证腐殖土的厚度。
5.3回铺的草皮面缝隙必须用腐殖土填塞坚密,以提高其保水性。
5.4严格按断面回铺,人工夯填,以保证草皮成活。
5.5要求一段时间不允许在新草皮上放牧或其他活动,采用铁丝隔离,使其能自然生长。
六、质量标准
保证移植草皮到到第二年生长季节后,成活率达到90%,成块被移植过的原生草皮经洒水养生后又回填到路基边坡,与生机勃勃的天然植被浑然一体。
本技术简单实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在有条件的地段有值得推广得价值。
七、结束语
青海省国道214线共和—玉树段,属于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区。
草皮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有极大的影响,草皮也对环境保护起着极大的作用,是施工中环境保护的重大措施。
214线共和—玉树段利用原草皮,在工程完工后快速恢复高原植被,提高了高原植被移植的利用率和成活率,保证了路基边坡的长期稳定,有效减轻了对高原生态环境的破坏。
提出“无痕迹施工”的理念,采用草皮移植养生、复植以及人工补种等多种措施恢复施工沿线植被,不仅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而且降低了公路今后的养护成本。
参考文献
[1]薄春莲,青藏铁路草皮回铺种植施工技术,铁道建筑技术2006(zl);
[2]邱建文,高寒地区路基草皮护坡及草皮水沟施工技术,西部探矿工程,2008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