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课件下载1

合集下载

7.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7.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①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团结 带领人民创造一系列伟大成就,铸就了一系列伟大精神。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神
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精神
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时期的伟大精神
判断:以下精神是属于什么时期的?
思考:我们为什么要采取各 种方式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总结: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文化
①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②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的功
P92、93 ③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P98
①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继承和发展的根本。 ②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 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③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④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 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7.1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4.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4.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全体学生大声朗读课本99页的内容,初步认识: 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1.创造性转化
标准
3.怎么办 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关 键: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着眼点: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 (3)方法途径: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4)目 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注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_优秀课件PPT课件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_优秀课件PPT课件

.
D
19
12.“一打就垮”与“不打自垮”相比较, 杨院士启示我们( ) A.要发展教育事业 B.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C.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D.要增强民族自尊心
B
. 20
思考: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弘扬和培育中华 民族精神?
阅读教材P82,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材料五,根据学过 的历史知识,思考:我们应该弘扬和培育什么样的民族精 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 强不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 主义的主题 。 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 的长处。
2.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宣传工作,包括电影、书籍、 电视、无线电波……核心是宗教传布。只要他们向往我 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 一半。
. 12
3.一定要把他们的青年的注意力从他们以政府为中心 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 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
.
21
探究三
阅读教材P82-83,根据视点一——五,思考: (1)为什么一些中国青少年热衷于过西方的圣 诞节等节日? (2)在当前,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面临怎 样的困境与尴尬? (3)根据上述材料,思考我们当前应该怎样弘 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 22
(1)为什么一些中国青少年热衷于过西 方的圣诞节等节日?
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 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14
归纳: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 的必要性
(1)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
必要性 (2)增强国际竞争力
(3)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四册精品课件 第三单元 第七课第三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2)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四册精品课件 第三单元 第七课第三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2)

探究一
探究二
我的收获
[典型例题]
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欢迎宴会上说:“儒家倡导‘大道之 行,天下为公’,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这种‘和合’理 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处。”这种“和合”理念集中体现了中华民 族的( ) A.创造精神 B.奋斗精神 C.团结精神 D.爱国精神
合作探究 释疑解惑
探究点一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问题引领]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一个没有民族精神的人,是心灵患有软 骨病的人;一个不能崇尚民族精神的民族,是前程暗淡的民族。长征途中, 英勇的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 山过草地,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用生 命和热血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伟大的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 色基因和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鼓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 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结合材料,说明长征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第三框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三单元
思想政治
内容索引
自主预习 新知导学 合作探究 释疑解惑
课标定位 领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
素养阐释 1.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典型案例,树立创新意识 2.搜集反映民族精神的歌曲,感悟民族精神的力量
自主预习 新知导学
(3)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确立 了社会主义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铸就了抗美援朝精神、红旗渠精神、 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 (4)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解放思想、锐 意进取,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铸就了特区精神、 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团结带领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推动 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铸就了探月精神、新时 代北斗精神、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北京冬奥精神等。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学案 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学案 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班级:姓名:【课程标准】辩证的看待传统文化,领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弘扬民族精神【学习目标】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学习明确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作用,阐明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如何弘扬?【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和核心、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难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基础感知】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1.实现创造性转化的要求:(1)标准:(2)途径:(3)目标:2.实现创新性发展的要求:(1)标准:(2)途径:(3)目标: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1)基本内涵:(2)中国人民的精神品质:2.爱国主义(1)地位:(2)作用:3.民族精神是不断丰富发展的(1)时代性特征:(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4.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精神动力+精神特征+精神火炬+结晶)5.怎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预习自测】1. 中华文化能够吸收、借鉴一切外来文化的成果,不断增强其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2.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是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是我国各民族文化的总和。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亘古不变。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诸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具体方案。

()5.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过程中,要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6.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探究拓展】情境材料一:央视大型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由主持并朗诵诗词。

以明星或普通人为代表的经典传唱人,用流行歌曲的演唱方法重新演唱经典诗词,带领观众在一众唱作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

《经典咏流传》节目“和诗以歌”、将古诗词和部分近代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带领观众在一众唱作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发现传统文化深层价值。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课件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课件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课件标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段落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延续千年的文化遗产,包括哲学、文学、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建筑、礼仪、医药、农学、工艺等各个领域。

其特点是精深博大、历久弥新、注重和谐与平衡、崇尚道德伦理、重视家庭、推崇孝道。

段落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与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对于塑造个人品格、促进社会和谐、传承国家文化血脉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

它能够提供人们宽广的思维空间,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交流,塑造健康的人际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段落三: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1.教育体系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课程中增设传统文化课程,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和尊重中华传统文化,培养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2.举办文化活动与展览:组织传统文化艺术表演、文化节、书画展览等活动,让更多人亲身体验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

3.加强传统文化研究与保护:设立专门机构和研究中心,培养专业人才,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重要文化遗产。

4.媒体与网络宣传: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和网络资源,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传统文化知识,激发公众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段落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关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不仅有助于个人的精神追求和道德修养,也为当代社会提供了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智慧和经验。

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民生幸福和国家建设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和意义。

以上就是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回答,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课件(30张ppt+1视频)-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课件(30张ppt+1视频)-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创新性发展
弘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与 民族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作用) 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要求
感谢观看
【结晶+精神动力+风貌特征+价值追求+精神火炬】
(1)是民族文化的结晶;P101第一句 (2)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3)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 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回溯中华民族历经的艰险磨难,
你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发展历程吗?
回溯历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形成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革命精神成为主体
红船精神
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延安精神
பைடு நூலகம்
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
4.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时代性特征)
(1)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 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丰富着民族精神。
影响力和感召力。
联 ①二者是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都是要在鉴别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时代 系 条件和实际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和发展,而且在改造和发展的具体内容上也有相
同、相通之处; ②创造性转化是创新性发展的前奏,创新性发展是创造性转化的升华。
练一练
1.《经典咏流传》将古代经典诗词以流行音乐的方式“唱出来” 创造性转化 2.“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汲取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民惟邦本,本固邦 宁”“民可载舟,亦可覆舟”“仁政”的民本思想的合理成分,同时又体现 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 创新性发展 3.将甲骨文做成可爱的“表情包” 创造性转化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全解课件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全解课件

05 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价 值
对国家发展的推动作用
增强民族凝聚力
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核 心,能够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认同 感,促进民族团结,形成强大的
民族凝聚力。
促进国家发展
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创新、奋斗、 团结等元素,为国家发展提供了 强大的精神动力,推动国家不断
向前发展。
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有助于提升 国家的软实力,增强国际影响力,
提高民族自信心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的 历史和内涵,从而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通过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可以让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中华 文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从而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民族特色 和独立性。
增强民族凝聚力
提高国际竞争力。
对社会道德建设的引领作用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中华民族精神强调诚信、仁爱、正义等价值观念,对社会道德建 设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促进社会和谐
中华民族精神倡导和谐、友爱、互助的社会风尚,有助于减少社会 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助于培养公民的道德责任感,提升公民的道德 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勤劳勇敢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勤劳勇敢, 创造了闻名世界的中华文明。这 种精神激励着人们勤奋工作、勇 于创新。
自强不息
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 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这种精神 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进步、自强 不息。
民族精神的特点
01
02
03
历史传承性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 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 化之中,具有一脉相承的 历史传承性。

第七课 第三框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统编版政治必修4课件

第七课 第三框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统编版政治必修4课件

必备知识
主动思考
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要求: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 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 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 梦。
必备知识
主动思考
1.【判一判】 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 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物质力量。 提示:错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 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2.【判一判】 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永恒不变。 提示: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但具体内容会随着时代变 化而不断丰富。
核心要点提炼
1.一个核心:爱国主义。 2.两个要求:创造性转化与创新 性发展的要求。 3.四个内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 容。 4.四个精神:中国人民具有的四 个伟大精神。
必备知识
主动思考
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1.创造性转化的要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 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 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 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2.创新性发展的要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按 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 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力和号召力。概而言之,创造性转化是创新性发展的前奏,创新性
发展是创造性转化的升华。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典例剖析
例1(2018·全国Ⅰ)近来,某市发掘传统中医药文化资源,坚持“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家,既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让收藏在禁宫里 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书籍里的文字活起
来”。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应如何促进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应用。 提示:(1)立足于社会实践,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掘文化遗 产的设计元素,加大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力度,在继承优秀传统文 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2)在促进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应用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文创产品内涵, 又要强调形式的创新,用现代的设计和互联网的销售打动消费者, 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发展的作用。(3)大力发 展教育,培养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专业性人才,发挥教育在选择、传 递、创造文化方面的特定功能。
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
药产业的文化意义在于( )
①创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 ②开创了中医药文化传承
发展新局面 ③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 ④促进中医药
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必备知识
பைடு நூலகம்
主动思考
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1.创造性转化的要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 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 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 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2.创新性发展的要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按 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 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必备知识
主动思考
3.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1)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 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中国人民是 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 神的人民。 (2)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 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4.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 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 程。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 求,丰富着民族精神。
必备知识
主动思考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 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 大民族精神。 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 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 息的精神,相辅相成,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无论什么时候,爱 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 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解惑提高
正确理解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1)区别: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
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
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
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
第三框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 民族精神
学业质量要求
1.理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创造性转化。 2.理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创新性发展。 3.理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核心要点提炼
1.一个核心:爱国主义。 2.两个要求:创造性转化与创新 性发展的要求。 3.四个内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 容。 4.四个精神:中国人民具有的四 个伟大精神。
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2)联系:两者是密切相关、前后相继的关系。只有通过改造和转
化,才能实现创新和发展;只有把传统文化中对今天仍有借鉴价值
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进行改造和转化,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
现代表达形式,才能推动整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创新和发展;
只有首先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才能进一步增强其影响
必备知识
主动思考
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要求: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 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 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 梦。
必备知识
主动思考
1.【判一判】 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 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物质力量。 提示:错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 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2.【判一判】 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永恒不变。 提示: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但具体内容会随着时代变 化而不断丰富。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互动探究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 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 业态。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文化产业既 在讲述“中国故事”,同时也成为“中国故事”的组成部分。 文化创意产品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碰撞出的火花,是一段段尘 封的“中国故事”,更凝结着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和设计能力。通过系 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文化产业正本清源,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汲 取“养分”,从历史中获得灵感,再融入现代的设计和互联网的销售, 深深地打动了消费者。把那些有形有神、内外兼修的文创产品带
力和号召力。概而言之,创造性转化是创新性发展的前奏,创新性
发展是创造性转化的升华。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典例剖析
例1(2018·全国Ⅰ)近年来,某市发掘传统中医药文化资源,坚持“以
药立市”,大力推动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现已建有全国规模最大的
中药材交易市场,形成了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生产、流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