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平仄规则
3分钟看懂对联的平仄、对仗、词性

3分钟看懂对联的平仄、对仗、词性首发2023-12-1806:19・论诗词格律一、平仄相对1、了解平仄:平、仄是指中国诗词曲赋中字的声调。
古代韵书中有四种声调,分别是平、上、去、入。
平称为平声(粗分、用平或一、。
表示),其余上、去、入声调都有高低的变化,统称为仄声(用仄或X、黑点表示)。
现代汉语(普通话)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声调。
阴平和阳平统称平声(粗分),去声和上声统称仄声。
2、平仄一致:平仄在对联的上、下联中是要一致的,上是平、下对仄,上是仄、下对平。
3、上联最后一字必须仄收,为仄声字。
下联最后一字必须要平收,为平声字。
上联出句禁止用三尾仄(上联最后三个字为仄声),对句禁止用三尾平(下联最后三个字为平声)。
4、平起、仄起:平起是指出句(上联)的第二个字的声调为平声,那么上联就按照平起:上联:平平仄仄平平仄青山不墨千秋画下联:仄仄平平仄仄平绿水无弦万古琴如果出句(上联)的第二个字是仄声,那么上联就按照仄起:上联: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联:平平仄仄仄平平这是对联的平仄规律,一副好的对联基本上要遵守平仄规律。
5、一般来说:上联的第一、三、五字平仄可以改动,改动后,请你在隔一个字的位置上换成相反的声调字,比如:平平仄仄,你把第一个平声字,改成了仄声,变成了仄平仄仄,那么就要隔一个字(第三个字)改为平声,成为仄平平仄。
古人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中间可拗救,不可犯孤平。
第一句是说:上联的第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以改动。
第二句是说:上联的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许动!这第三句是说你改动上联的第一、三、五字的平仄,那就把隔一个字的位置上的字平仄改过来,和你用的平或仄相反就成,这就是拗救。
第四句是说:不论你怎么改动平仄,一句中不能只有一个平声字。
6、对联平仄规律(仅供参考)一字联:仄,平二字联:平仄,仄平三字联:平平仄,仄仄平四字联: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五字联: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六字联: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二、词性相当1、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性,要求词性相同、意义相同或相反。
平仄对联的规则

平仄对联的规则
1. 平仄要交替呀!就像走路一样,左右脚交替前进,上联和下联的平仄也得错落有致才行。
比如“云对雨”平仄平平对仄仄。
嘿,是不是很有意思?
2. 上联仄声收尾,下联平声收尾,可别搞反啦!这就好比一场比赛,有开始有结束得有个固定的章程嘛!像“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树是仄声,门是平声,多顺呀!
3. 每一联里平仄也得搭配好呀!不能全是平声或者全是仄声,那多单调。
就好像吃饭,得有菜有肉才好吃嘛!比如“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听听,多有节奏感!
4. 平仄可不能乱套呀,要符合规则。
这跟跳舞一样,得踩着节奏来,不然就乱成一团啦!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平仄多和谐呀!
5. 特殊字的平仄要特别注意呢!可不能马马虎虎。
这就像是做菜放调料,得恰到好处。
比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这里的“一”“二”“三”等字的平仄就得记清楚。
6. 平仄要多练习才能掌握好呀!就像学骑自行车,得多骑几次才熟练。
想想那些经典对联,不都是前人精心琢磨出来的嘛!
7. 遵守平仄规则才能写出好对联呀!不然怎么能流传千古呢。
好比盖房子,根基稳了房子才牢固。
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平仄多美呀!
总之,平仄对联的规则很重要,掌握好了能让我们的对联更有韵味,更能打动人心。
大家可一定要好好学呀!。
对联押韵正确的方法

对联押韵正确的方法
写对联时,需要注意韵律和谐,押韵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下面是一些关于押韵的规则和方法:
1. 押韵的定义:对联的上下联,需要在末尾的用字上做到声音和谐且呼应。
通常,这个和谐的声音就是押韵。
2. 押韵的规则:
上联与下联的尾字,必须押同一韵部。
古汉语中的声调分平、上、去三声,现代汉语分为平、上、去、入四声,这四声又分为平、仄两类,平为平声,上、去、入为仄声。
上下联不能重韵。
即上下联不能使用同一个字作为韵脚。
3. 押韵的方法:
首句尾字押韵:这是最常用的方法,首句的尾字就定下全副对联的韵脚,以下各句尾字即须押同一韵部。
双句尾字押韵:首句不押韵,以下各句尾字须押同一韵部。
两句一换韵:即下联首句不押韵,以上联第二句作首句,以下各句尾字须押同一韵部。
多句一换韵:即全联多句一韵,也就是全联内容集中表达一个意思,全联同时结句。
4. 避免忌讳:
避免孤平:在格律诗中,不论平仄,单句中必须有韵脚,因此不存在孤平问题。
但在对联中,由于出句尾字不押韵,就容易犯孤平。
避免“挤韵”和“撞韵”:所谓“挤韵”,是指在对联中使用了与全副对联都不相同的韵脚字。
所谓“撞韵”,是指在对联中使用了全副对联重迭的字。
5. 实践和练习:了解并掌握这些规则后,需要大量的实践和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对联创作能力。
可以尝试自己创作或修改一些对联,通过不断尝试来掌握押韵的技巧。
总之,要写出好的对联,除了要注意语法结构外,还需要注重声音的和谐和意义的深刻。
押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联平仄规则

对联平仄规则
1. 对联的定义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对仗工整、意境深远的文学创作形式。
它通过两行对仗的句子组成,一般前后呼应对应,形成一种和谐而美妙的韵律。
而对于对联的创作,平仄规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平仄的定义
平仄是指汉字的音调高低,即平声和仄声。
平声指的是声
调相对较低或持平的音调,而仄声则相对较高。
在对联的创作中,平声和仄声的运用是决定对联平仄韵律美的关键因素之一。
3. 对联平仄规则
在对联的创作中,要求各句平仄相对,既不能过于平调,
也不能过于高亢。
下面是对联平仄的一些基本规则:
•规则一:前后句平声和仄声应交替使用,以保持平衡和美感。
•规则二:对联中的字数要保持一致,以使句子结构完整。
•规则三:平声字和仄声字要恰当地搭配,使整个对联在平仄上保持和谐。
•规则四:在整体平仄上要保持韵律感,避免出现平淡或过于鲜明的情况。
•规则五:对联中的平仄要与字义相配合,以增强表达的美感和深度。
4. 平仄韵律示例
为了更好地理解对联平仄规则,以下是一个示例:
前山寒雨人欲寐,后山春风鸟初鸣
•。
对联对平仄、音调有什么要求?

对联对平仄、音调有什么要求?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
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格式严格,分大小词类相对。
传统对联的形式相通、内容相连、声调协调、对仗严谨。
一副标准的楹联,它最本质的特征是“对仗”。
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四项中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字数相等,其实质上是“ 音节”相等。
即一个音节对应一个音节。
汉语之所以能实现“音节”相等,是因为汉语是以单音节为基本单位的语言。
音节、语素、文字三位一体。
汉语每个音节独立性强,都有确定的长度和音调,音调古有平、上、去、入四声,今有阳平、阴平、上声、去声四声,皆分平仄两大类。
平对仄即谓相拗。
这样,汉语的语素与语素之间(即字与字之间)就能建立起字数相等、平仄相谐的对仗关系。
而英语中,即使事物的名称、概念能够相对,单词的数量和词性能够相对,两个句子的句式能够相对,但其音节长短不一,独立性弱,可自由拼读,又无声调,故无法相对。
楹联大多数是写成文字,并且很多时候还要书写、悬挂或镌刻在其它建筑物或器物上。
因此,楹联对仗的第二层即是所谓文字相对。
文字相对意味着楹联不仅是语言艺术,又是装饰艺术。
作为装饰艺术的一副楹联,要求整齐对称,给人一种和谐对称之美。
汉字又恰好具备实现整齐对称的条件,它是以个体方块形式而存在的,方方正正,整整齐齐,在书写中各自占有相等的空间位置。
它具有可读性,又具可视性。
其方块构形,既有美学的原则,又包含着力学的要求。
它无论是横写与竖排,都能显得疏密有致,整齐美观。
而英文呢,它是拼音文字,每个单词长短不一,只表音,不表义,更无可视性,只能横排,不能竖排,无法从形体上实现真正的对称。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
15字对联平仄规则

15字对联平仄规则(最新版)目录1.对联的起源和基本构成2.15 字对联的特点3.15 字对联的平仄规则4.15 字对联的创作技巧5.总结正文一、对联的起源和基本构成对联,又称对子,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汉语文学形式,起源于汉朝,兴盛于唐宋,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对联的基本构成包括上联、下联和横批,其中上联和下联分别由七个字组成,横批是对整个对联主题的概括。
二、15 字对联的特点15 字对联,即上下联各七个字,横批一个字。
相较于传统的七言对联,15 字对联在表达内容和形式上更为丰富多样,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三、15 字对联的平仄规则15 字对联的平仄规则与七言诗的平仄规则相似,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每句中的平仄搭配:七个字中,平声字和仄声字交替出现,形成“平平仄仄平平仄”的节奏。
2.上下联之间的平仄对应:上联的平仄与下联的平仄要保持一致,即上联的平声字对应下联的平声字,上联的仄声字对应下联的仄声字。
3.横批的平仄:横批的字数较少,通常为两个字,其平仄要求相对宽松,但也需要与上下联的平仄保持协调。
四、15 字对联的创作技巧1.确定主题:首先要明确对联的主题,以便在创作过程中保持内容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2.选词炼字:在选词过程中,要注重平仄的搭配,尽量选用富有音韵美感的词语。
同时,还要注意上下联的意境和情感要保持一致。
3.修辞手法:在创作过程中,可以适当运用比喻、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对联的艺术效果。
4.反复推敲:创作对联需要反复推敲,不断修改,直至达到理想的效果。
五、总结15 字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其平仄规则和创作技巧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对联平仄规则风雨对句

对联平仄规则风雨对句
规则:
对联上下联语之间必须做到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形对意联。
平仄对立是指上下联语句节奏点平仄声调相反。
1、单句联及多句联的分句,一句之内的若干节奏点上要平仄交替;而上下联对应的节奏点上要平仄相反。
2、多句联的各分句之句脚要平仄交替,一般情况下,其声调按顺序形成两平两仄的交替。
3、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增声。
风雨对句:
1.雨霁山青松滴翠,风吹海绿水扬澜。
2.小雨通宵声细细,长风破浪景滔滔。
3.旷野风和渔唱晚,空山雨霁鸟啼晨。
4.雨露恩深铭肺腑,风云济会写山河。
5.何人遣兴谈风月,提笔随缘画雨晴。
6.晚风秋风枫千树,时雨虹光丝万条。
7.雨驾香云思跨海,风疏绿叶逗啼莺。
对联平仄规则是什么精彩6篇

对联平仄规则是什么精彩6篇对联平仄规则是什么篇一对联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其表述方法是用两句话,每句话有五个字,分别排列在左右两侧,形成平衡的结构。
其中,对联的平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平仄是指汉语中音节的。
音调高低变化规律。
通俗地说,有些汉字的读音是高声音,有些是低声音。
为了使对联的音韵和谐,左右两句话中每个字的平仄必须相对应,即左边的字是高声音,右边的字就要是低声音,反之亦然。
这种平仄的对称形式,被称为“对仗”在对联的创作过程中,平仄规则的遵守,是关键性的要素。
如果不严格遵守平仄规则,不仅会造成对仗的破坏,还会影响整个对联的美感和韵味。
因此,对联创作者要在自由发挥的同时,严谨把握平仄规律,才能创作出优美和谐的对联。
对联平仄规则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对联的核心要素之一,只有遵守这些规则,才能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优秀作品。
对联平仄规则是什么篇二七言对联和七字对联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学形式之一,它们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写七言对联和七字对联时,平仄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则。
平仄是指诗句中音节的长度和声调的高低,它分为平声和仄声。
平声指的是音节发音时声调不升不降,而仄声则是音节发音时声调有升有降。
七言对联和七字对联的平仄规则如下:七言对联平仄规则:“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这个规则的意思是,每句对联中有四个音节,其中第一、二、四个音节是仄声,第三个音节是平声。
这样的平仄规则让七言对联呈现出平稳却不失节奏感的韵律。
七字对联平仄规则:“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规则和七言对联的平仄规则很相似,但它的。
音节数少了一半。
在每句对联中,第一、三、五个音节是仄声,第二、四、六个音节是平声。
这样的平仄规则让七字对联的韵律感更为简洁明快。
平仄是七言对联和七字对联中非常重要的规则之一,只有按照平仄规则写作,才能使对联呈现出韵律感和韵律节奏感,达到丰富美感的效果。
平仄的要求篇三平仄相对音韵谐调如果说,对联要求做到字数相等、对仗工整是为了达到整齐的建筑美,那么要求平仄相对、音韵谐调则是追求有节奏的音乐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种:……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第二种:……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句中平仄:不管多少字的联句,只要从上列任意一个“平仄杆”的最后依次向前取一截,即可符合马蹄韵规则。
句脚平仄:不管多少句的联语,每一分句的句脚字只要从上列任意一个“平仄杆”的最后依次向前取一截,即可符合马蹄韵规则。
(一)句中平仄规则举例
一言句:
旧(仄)
新(平)
二言句:
诗癖(平仄)
画痴(仄平)
看水(仄仄)
听泉(平平)
三言句:
独生子(平平仄)
特种兵(仄仄平)
龙胆草(平仄仄)
马兰花(仄平平)
四言句:
四方来宝(仄平平仄)
八路进财(平仄仄平)
恩来立志(平平仄仄)
马到成功(仄仄平平)
五言句:
有客如擒虎(仄仄平平仄)
无钱请退之(平平仄仄平)
--五言句律诗格之一
百花开盛世(仄平平仄仄)
双燕入农家(平仄仄平平)
--此格式也可看作下列格式的变格。
八方盈正气(平平平仄仄)
四化涌春潮(仄仄仄平平)
--五言句律诗格之二
六言句:
梅报九州春讯(平仄仄平平仄)
--六言句此格式也可看作下列格式的变格。
处处明山秀水(仄仄平平仄仄)
家家笑语欢歌(平平仄仄平平)
七言句:
莺歌燕舞留春住(平平仄仄平平仄)
虎跃龙腾向未来(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言句律诗格之一
诸葛大名垂宇宙(平仄仄平平仄仄)
--七言句此格式也可看作下列格式的变格。
碧海红霞辉玉宇(仄仄平平平仄仄)
东风旭日荡神州(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句律诗格之二
八言句以上多为拆分句,拆分后按每个分句的字数套用上述规则即可。
不再举例。
(二)句脚平仄规则举例
二句联:
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平仄)
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仄平)
爆竹知人意,声声悦耳;(仄仄)
梅花晓天时,朵朵欢心。
(平平)
三句联:
申奥功成,入世关通,一年好景蛇辞岁(平平仄)
兴邦业举,富民旗展,万里雄图马跃春(仄仄平)
勤廉并行,作风转变,民安国泰千秋富(平仄仄)
法德齐治,正气弘扬,地久天长四海春(仄平平)
四句联:
九州风物,荡漾胸中,一任他海阔天空,鸢飞鱼跃;(仄平平仄)
三晋溪山,奔腾眼底,合归我松青柏翠,鸟语花香。
(平仄仄平)
申奥扬眉,入世争雄,足球圆梦,喜事桩桩强国力;(平平仄仄)
促农迈步,航天斗艳,科技兴邦,丰碑座座快民心。
(仄仄平平)
五句联以上以此类推,不再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