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中的货币与物价附修模板
主观题答题模板

[解题模板] 有关“我国发展对外关系”的命题 [设问模式] (1)针对某一国际事件,分析我国应坚持的立场及其原因? (2)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我国的外交政策的? (3)我国如何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4)我国为什么(怎么样)坚决反对外部势力插手某些问题?
[答题模板] 1.为什么要积极发展对外关系? 答题要素:主权+联合国+国家利益+时代主题+发展道路 (1)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2)《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3)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 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 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5)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
[答题模板] 1.为什么要这样做? (1)文化现状(文化市场的“喜”与“忧”、落后文化和腐朽 文化) (2)文化对人的影响(影响的来源、特点、文化塑造人生) 2.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应该怎样做? (1)从国家角度看 ①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构建良好的文化环境。
2.怎么发展对外关系,维护本国利益? 答题要素:主权国家+国家利益+时代主题+国际竞争+多 极化+外交政策+和平发展道路 (1)国际社会成员:积极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 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义务,自觉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 原则。 (2)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 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3)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3.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答题要素:本民族文化+世界文化+文化使者 (1)促进中华文化传播。 (2)促进世界文化发展。 (3)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解题模板] 有关“加强文化管理,建设文化强国”的命题 [设问模式] (1)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 (2)怎样“加强文化管理、净化文化环境”? (3)请为文化建设提几条合理化的建设(或某地文化建设的做 法给我们哪些启示)。
政治答题模板

政治主观题答题模板经济生活一.价格变化的原因及稳定物价的措施和原因(1)价格变化的原因答题要素:(价值+供求+货币供应量+市场缺陷+经济政策+流通环节)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价格越低。
②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③货币供应量:如果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会上涨;相反,物价会降低。
④市场的缺陷: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
⑤国家经济政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物价稳定。
⑥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商品流通不畅,也会引起价格上涨。
(2)稳定物价的措施答题要素:科技管理+发展生产+货币供应量+市场监管+宏观调控+流通环节①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②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
③合理控制货币的供应量,使货币供应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合。
④加强市场监管,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等行为。
⑤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
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3)政府调控物价的原因答题要素:物价影响生活+宏观调控的原因、目标+市场规律+以人为本①价格较快上涨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
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中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
②加强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③稳定物价,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④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这是尊重市场规律的要求。
⑤调控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体现了以人为本。
二.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原因与措施(1)原因答题要素:消费作用+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生产目的①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
②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长期价格水平和汇率概述

政策制定与汇率的关系
政策制定对汇率的影响
政策制定者通常会根据汇率的走势来调整政 策。例如,如果汇率下跌,政策制定者可能 会采取措施来阻止货币进一步贬值。
汇率对政策制定的影响
汇率的波动也可能影响政策制定。例如,如 果一个国家的货币贬值,政策制定者可能会 采取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以抵消货币贬值 带来的负面影响。
汇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汇率的波动也可能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例如,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贬值,进口商品的价格可能会上涨,从而推 高通货膨胀率。
经济增长与汇率的关系
经济增长对汇率的影响
经济增长通常会推动货币升值,因为强 劲的经济表现会增强投资者对该国经济 的信心,从而吸引资金流入,导致汇率 上升。
VS
汇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长期汇率对贸易平衡的影响
长期汇率对贸易平衡有显著影响。当一国货币贬值时,该国出口商品价格下降,而进口商品价格上升 。这有利于增加出口收入,同时提高进口成本,从而改善贸易平衡状况。
长期价格水平与汇
05
率的关系
通货膨胀与汇率的关系
通货膨胀对汇率的影响
通货膨胀会导致本币贬值,汇率下降。因为通货膨胀会降低投资者对本币的信心,导致资金外流,从而影响汇率 。
价格水平的稳定性
01
02
03
稳定性定义
价格水平的稳定性是指价 格水平在长期内波动较小 ,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影响稳定性因素
国内经济发展状况、政策 稳定性、市场机制完善程 度、国际经济环境等。
稳定性的重要性
稳定的物价水平有利于经 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避 免因价格波动带来的经济 混乱和社会不稳定。
物价上涨、增长衰退与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二 、 币政 策调 控 的基 石受 到挑战 货
从我 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来看 , 货币流通 速度下 降无疑是 当 前我国货币供应量 目标 与宏观经济相关性较差 的主要原 因( 夏 斌 、 强 ,0 11 B n e 和 Dxn 20 )1 据 中 国 经 济 运 行 廖 2 0 )1 e nt 8 , t i (01[ o 9 根 的现实认 为 ,中国经济结 构 中金 融体系 以银行主导 为主要特 征, 大部分 国有 企业 以银 行融 资为主 , 这使得 货币政 策不得不 更多地通 过银行 贷款来直 接影响总需 求与 总供 给 , 因而 , 与其 他 国家相 比 , 中国 的货 币供 给具 有更 强的内生性 , 无法准确地 确定货 币供给对价格 和产 出的影 响。赵 留彦 、 王一 鸣(0 5 [ 2 0 )0 1 1 认 为我 国货 币需 求 的增 长速度要 大于 收入增长 所引发 的流 通
供 给以确 定的机制影响价格 与产 出 , 外生性 的货 币供 给为货币 当局 主动 性的货 币控 制提 供条件 旦 这些 前提假设 不 断地 受 到来 自理 论 和经 验 事 实 两 个 方 面 的 冲 击 。如 E t l s ea和 rl M skn 19 )l 出 , i i( 9 7 [ h t 指 囿于各种因素 ( 经济 的 、 政治 的 ) 的冲击 , 现实的经 济运行 中我们很难 保证货 币需 求 函数 或货 币流 通速 度的稳定性 , 仅仅依靠货币 的增长 率似乎无法对通货膨胀水平 给 予 充 分 的解 释 。Fi ma r d n和 K t r(9 2 1B b 、 edy和 e ut 19 )] aaH n r e 2 、 Sl (9 2 } t 19 )j d 丌 3 以及 T o ( 9 4 H hma 19 )的研究也对上述观点提供 了支 持, 并指出货币供给 、 产出与价格之 间的均衡关 系仅在 2 O世纪 8 0年代 以前存在 , 之后三者之间的关系不再稳定 。 进一步 , 在货 币供 给与经济之 问存在一 些长期 且稳定 的相关关 系的大 多数 国家 中 ,长期 通货膨胀与货币增长之 间的相 关程 度非常高 , 几 乎接近于 l ;而真实产出增长与货币增长之间则不存在长期 的 清 楚 的 相 关性 ( o e d md Meur ( 9 4) ; oe e md K m n ia gi 18 B sh na e Mis 19 )1 C n l s mdWee(9 5 【) l ( 9 5 1: ade br 19 ) 。但 我 国经 济 运 l 6 Mc sa 行 的事 实 却 似 乎 与 之 不 符 。
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水平三者关系的实证研究

二、 理论 分析
进行 了指 数化 处理 , 用 E i s . 采 ve 0计 量 工具 进 行 w 6 计 量 经济学 分析 。
( ) 验 过程 和结 果 二 检 ’
根据“ 现金交易数量论” 一国的一般物价水平 ,
与流通 中的货 币数 量 、 币 的流 通速 度 以及 商 品 的 货 交 易量 之间 存 在 相 关 关 系 , 后 的 “ 金 余 额 数 量 其 现 论 ” 以相似 的方 法研 究 出物价 水 平 与该 国总产 出 则 以及货 币供应 量 之间 的关 系。凯 恩斯 主义 的经济 学 家认为一国的货币需求同总收入和利率有关。货币
物价指 数 的升 幅为 47 , 数字 上 看不 足 为 虑 , .% 从 但 是这个 数 字 是 我 国政 府 面 I 重 通 货 膨 胀 压 力 采 临严 取 了各种 调控手 段 的结 果 , 其 是 中央 银行 通 过 大 尤 规模 的 公 开 市 场 操 作 使 货 币 回 笼 , 际 上 这 种 控 实 制政 策 下 的 价 格 稳 定 并 不 表 示 价 格 上 涨 压 力 的 减轻 。 综合 国内学 者 的研 究 可 知 , 多 数 学 者就 外 汇 大
中图分 类号 : 76 F2
文献标识 码 : B
文章编 号 :10 90 (0 1 0 08— 36 2 1 )6—06 04—0 4
一颜 (05 在《 2 0 ) 我国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影响的 实证分析》 中指出, 18 年至 19 在 91 96年期间通货膨 胀指标 的波动与外汇储备数量的变动并没有 明显的 关系 , 外汇储备的变动并不是通货膨胀波动 的原因 之一。王元龙 ( 04 20 )认为 , 外汇储备增加是 以增 加 中央 银 行 外 汇 占 款 形 式 的 基 础 货 币 投 放 为 代 价, 基础货币投放速度加快将影响和制 约中央银行 的金融 调 控 能 力 。安 佳 (05 20 )认 为 ,0 4年 我 国 20
我国经济增长与货币供给物价水平关系实证分析——基于1984-2008年的数据

1 理 论 分 析 与 变 量 解 释
1 1 经 济 增 长 与 货 币 供 应 量 的 关 系 . 般 地 说 , 币 供 应 量 增 加 , 济 产 出 也 会 增 加 。 从 短 货 经 期 来 看 , 币供 应 量 增 加 , 过 价 格 的 变 动 能 够 调 整 产 业 结 货 通 构 和 经 济 利 益 , 而 刺 激 国 民 经 济 的 产 出 , 业 增 加 。但 从 进 就 长 期 来 看 , 加 的 货 币 供 应 量 最 终 会 导 致 相 同 程 度 的 通 货 增 膨 胀 率 的上 升 , 加 货 币 供 应 量 会 被 物 价 上 涨 所 吸 收 , 终 增 最 体现在增长 的价 格上 。经济 中的货 币供 应 量 如果 过 多 , 可 能会给经济 的发展带来负效应 。 1 2 经 济 增 长 与 物 价 水 平 的 关 系 . 经 济 增 长 是 物 价 稳 定 的 物 质 基 础 , 价 稳 定 是 经 济 增 物 长 的 基 本 前 提 。 菲 利 普 期 曲线 失 业 率 与 物 价 上 涨 之 前 存 在 此 消 彼 长 的 关 系 , 明 了 经 济 增 长 和 稳 定 物 价 之 间 的 矛 盾 说
一
绝单位根 , 未通 过 单 位 根 检 验 , 非 平 稳 数 据 , 中 L  ̄GD 为 其 C P 的一 阶 差 分 拒 绝 单 位 根 , 过 单 位 根 检 验 , 一 阶 平 稳 , 通 为 L G P 与 L G 2 二 阶差 分 通 过 单 位 根检 验 , O CI O M 为二 阶平 稳 。 2 3 协 整 检 验 . 因数据 为非平稳数据 , 需要 对其 进行 协整 检验 , 以避 免 伪 回归 。首 先 对 两 个 解 释 变 量 进 行 协 整 检 验 , 建 L G P 构 O C I 与 L M 2的 线 性 方 程 , 其 残 差 进 行 单 位 根 检 验 , 用 OG 对 使 E i 计算 可知 , v ws e 残差 ADF值 大于临界值 , 拒绝单位 根 , 物 价 水 平 与 货 币供 应 量 存 在 着 协 整 关 系 , 明 物 价 水 平 与 货 说 币供应量存在着 长期稳定 的关系 。 接 着 对 L GD OG P与 L C IL GM2进 行 协 整 检 验 , OG P 、 O 结果经济增长与 物价水平 、 币 供应 量存 在着协 整关 系 , 货 说 明三者存在着长期 均衡关 系。
货币研究实验报告模板(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1.1 实验目的简要说明本次实验的研究目的,例如:探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分析不同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等。
1.2 实验意义阐述本次实验的研究意义,例如:为我国货币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丰富货币经济学理论体系等。
1.3 实验内容概述本次实验的研究内容,例如:选取特定时间段内的货币政策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分析等。
二、实验方法2.1 数据来源介绍实验所需数据的来源,如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等官方机构。
2.2 数据处理说明数据处理的步骤,如数据清洗、数据转换等。
2.3 研究方法详细介绍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如计量经济学模型、统计分析方法等。
2.4 实验工具列出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软件或工具,如Eviews、Stata等。
三、实验过程3.1 实验步骤详细描述实验步骤,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模型构建、结果分析等。
3.2 实验结果展示实验结果,如图表、表格等。
3.3 结果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如模型拟合优度、显著性检验等。
四、实验结论4.1 实验结论总结实验的主要结论,如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货币政策的效果对比等。
4.2 实验局限性分析实验的局限性,如数据选取、模型设定等。
4.3 实验建议针对实验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如数据收集方法、模型设定等。
五、参考文献列出实验过程中引用的文献,按照规范格式进行标注。
六、附录(如有需要,可添加附录,如实验数据、模型代码等。
)以下为实验报告的具体内容示例:一、实验背景1.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我国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
1.2 实验意义通过本次实验,可以为我国货币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为政策调整提供参考。
1.3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选取2000年至2020年的我国货币政策数据和经济增长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分析。
二、实验方法2.1 数据来源实验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等官方机构。
人民币汇率变动与我国物价水平关系的实证分析中期报告

人民币汇率变动与我国物价水平关系的实证分析中期报告本报告旨在探讨人民币汇率变动是否与中国物价水平存在关系,并且如果存在,这种关系的本质是什么。
研究框架我们采用以下框架来研究人民币汇率与物价之间的关系。
1. 汇率变动对价格的影响我们将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会对中国货物价格产生何种影响。
理论上,升值的人民币将使得进口商品变得更加廉价,从而抑制中国制造业对外出口的价格竞争力。
但是,这种抑制作用在多大程度上会传递到国内市场上,以及这种传递会持续多长时间,仍需进行实证研究。
2. 物价对汇率的影响我们还将探讨我国物价的变化会如何影响人民币汇率。
在经济学中存在着所谓的“购买力平价理论”,即一个国家的货币汇率应当以其国内物价水平为基础。
理论上,物价上涨会压低人民币汇率,因为在相同的经济状况下,物价上涨使得人民币的购买力相对下降。
3. 其它因素最后,我们还将研究其他与人民币汇率和物价有关的因素,例如货币供应量、政府财政支出水平等。
数据来源与模型设定我们将采用2000年至2019年间的季度数据进行分析,数据来源包括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等机构。
具体模型设定如下:1. 汇率与物价关系模型采用VAR模型进行分析。
模型中包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CPI、进口物价指数、出口物价指数等变量。
2. 物价对汇率的影响模型采用ARIMA模型进行分析。
模型中包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CPI、GDP等变量。
实证结果1. 汇率与物价关系我们发现,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进口商品的价格的确下降了,而出口商品的价格则上升了。
但是,这种影响的传递速度非常慢,而且在第二年左右才会达到最大值。
而在长期内,理论上汇率与物价应当负相关,但是实证结果并不明显。
2. 物价对汇率的影响我们发现,CPI上涨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币汇率产生负面影响。
但是,这种影响并不强烈。
3. 其它因素我们还发现,货币供应量和政府财政支出等因素也会对人民币汇率和物价产生影响。
结论与建议根据我们的实证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 在短期内,人民币的升值会对原材料和进口商品的价格产生明显影响,但是这种影响的传递速度较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19
? 准备率: 银行在总存款中作为准备金持有的存 款比例。
? 法定准备金: 中央银行规定银行持有的准备金 量的最低水平。
? 假设:银行法定准备率为 10%
第一国民银行
资产
负债
准备金 10美元 存款
100美元
贷款
90美元
10
? 当银行只把部分存款作为准备金时, 银行就创 造了货币。
? 银行创造货币资产,同时也创造了相应的债务 人的债务,整个过程没有财富的产生,只是经 济更具流动性。
6
?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有7位理事和12位地 区储备银行总裁参加,总裁只有5位轮流有 表决权。
? 他们决定国债的买卖,以调节货币供给量。 增加货币供给时买进国债;减少货币供给 时卖出国债。
7
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
存款性银行 投资性银行 契约性银行 政策性银行 金融监管机构
商
信 有中 方华 保 养 国 中 中 中 中 中
未来的购买力的东西。 ? 流动性: 一种资产可以兑换为经济中交换媒介的
容易程度。货币是最具有流动性的资产 ,其他资 产则依据流动性程度高低具有不同等级的货币性。 但货币不是一个好的价值储藏的资产。
4
? 3、货币的种类: ? 商品货币:具有内在价值的是商品货币,
如黄金,白银; ? 法定货币:没有内在价值的是信用货币或
16
? 2、再贴现率
? 再贴现率 :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办理贴现贷款中 所应支付的利息率。
? 再贴现政策 :中央银行通过制定调整再贴现利率 来干预、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的政策措施。
? 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贷款只用来帮助那些有可 能因准备金不足而面临倒闭的银行度过难关,并 不经常使用。因此,再贴现率政策这一工具的作 用很有限。
法定货币,由政府法令而流通的货币,如 硬币、纸币、存款支票等。
5
? 二、联邦储备体系(中央银行体系) ? 美国由12家联邦储备银行构成,在世界其
他国家则被称之为中央银行。 ? 结构:联邦储备委员会有7名总统任命的委
员,任期14年,他们对国会而不是对总统 负责。 ? 主要工作:确保银行体系正常运行,加强 监管,推进结算,发挥最后贷款人的作用, 决定货币供给,实施货币政策。
8
? 三、银行与货币供给
? 准备金:指银行得到但没有贷出去的存款。 ? 百分之百准备金银行:所有存款都作为准备金持有
的制度。 ? 如果银行全以准备金持有所有存款,银行就不影响
货币供给。 ? T账户:银行资产与负债变动的一个简单化会计报表。
第一国民银行
资产
负债
准备金 100美元 存款 100美元
9
? 部分准备金银行:银行只把部分存款作为准备 金持有的制度。
第八篇 长期中的货币与物价
1
本篇主要内容: 第29章 货币制度 第30 章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2
第一节 货币制度
? 一、货币的含义 ? 1、定义:
? 经济中人们用来购买商品和劳务的一组资产。
3
? 2、货币的职能 ? 交换媒介:当买者在购买物品与劳务时给予卖者
的东西。 ? 计价单位:人们用来表示价格和记录债务的标准。 ? 价值储藏:人们可以用来把现在的购买力转变为
业
用 限国 证夏 险 老 家 国 国 国 国 国
银
合 公国 券证 公 基 开 进 农 银 保 证
行
作 司际 等券 司 金 发 出 业 监 监 监
社 等金 、
银口发会会会
等融南
行银展
行银
行
四大国有银行
农行、建行、中行、工行
全国性商业银行 交行、中信、华夏、光大
全国性商业银行 广发、招商、深发展、浦发、兴业
给量。 ? 货币乘数 K 是准备率 R 的倒数。 ? 银行体系中存款与准备金的比率(即货币乘数)必定是
1/R。 ? 准备金率越高,每个存款银行贷出去的款越少,货币乘
数越小。 ? 乘数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存款准备率的高低。
14
? 四、货币政策及其工具 ?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
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 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 为,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 ? 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 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 策手段。
15
? 1、法定准备率
? 法定准备率 的高低决定着商业银行的存款中有多 大比例可以作为贷款使用,因此,改变法定准备 率可以调整商业银行的储备数量,进而调节商业 银行的贷款数量。
? 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 效果十分明显,人们通常认为这一政策工具效果 过于猛烈,法定准备率的频繁变动也会给银行带 来许多的不确定性,不利于中央银行对银行体系 的管理。因此,改变法定准备率是一个强有力但 不常使用的政策工具。
第二国民银行
资产
负债
准备金 9美元 存款 90美元
贷款 81美元
11
货币乘数
第一国民
准备金 10美元
贷款 90美元
存款 100美元
准备金 9美元
贷款 81美元
存款
90美元
总资产
总负债
100美元
100美元
总资产 90美元
货币供给 = 190美元
总负债 90美元
第三国民银行
资产
负债
准备金 8.1美元 存款
贷款
72.9美元
81美元
初始存款: =100美元
第一国民银行贷款:=90美元[=0.9
×100美元 ]
第二国民银行贷款:=81美元[=0.9
×90美元 ]
第二国民银行贷款:=72.9美元[=0.9
×81美元 ]
……………………
货币供给总量:=1000美元
13
? 关于货币乘数: ? 货币乘数:银行体系用每一美元准备金所产生的货币供
? 再贴现率政策主要体现 在两个方面:一是反映中 央银行宏观经济政策倾向的“告示性效应”,二 是企业资金成本将要提高或是降低的一个信号。
17
? 3、公开市场业务 ? 公开市场业务 :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
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公开 市场业务政策主要是通过影响商业银行体系的准备 金数量,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增减。 ? 需要收缩银根时,卖出债券,货币供应量减少;需 要增加货币投放时,买入债券,货币供应量增加。 ? 公开市场操作灵活,中央银行可以连续地,灵活地 进行市场操作,自由决定债券的数量、时间和方向, 而且即使有时会出现某些政策失误,也可及时得到 纠下,所以是中央银行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