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用药物的研究进展_池里群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用药物的研究进展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用药物的研究进展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多发性、侵袭性的,以关节滑膜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中年女性,儿童和老年人也有发病,具有渐进和反复发作的特点。
RA发病机制复杂,尚无特效治疗,临床上用于治疗RA的药物多种多样,新药和新疗法也层出不穷,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及中药与中药制剂。
国内市场治疗RA的主要药物为非甾体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糖皮质激素和中药制剂。
中药及中药制剂治疗RA有其独特的优势,表现出整体调节、多层次、多靶点的特点,而且还能缓解和对抗西药毒副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该文综述近年来治疗RA的常用药物的研究进展和治疗特色,为今后药物治疗RA提供参考和依据。
标签:类风湿关节炎(RA);非甾体抗炎药;改善病情抗风湿药;中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慢作用抗风湿药物(SAARDs)、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和中药及中药制剂,国内市场的治疗药物主要为非甾体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物、糖皮质激素和中药及中药制剂。
近年来,中药抗RA作用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在抗RA作用的效果显著,同时具有抗炎镇痛、免疫调节等作用,避免了西药的毒副作用,适宜长期服用,显示出了中医药治疗RA独特的优势。
总结的常用中药和有效成分及其中成药见表1。
1 治疗RA的化学药1.1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NSAIDs也称作一线抗风湿药。
自阿司匹林于1898年首次合成后,100多年来已有百余种上千个品牌非甾体抗炎药上市。
NSAIDs主要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活性,从而抑制花生四烯酸最终生成前列环素(PGI2)、前列腺素(PGE1,PGE2)和血栓素A2(TXA2),减少前列腺素、血栓素等炎性介质的合成而具有抗炎、止痛、消肿等作用。
20世纪90年代COX异构体理论的提出使选择性COX-2抑制剂用于RA治疗成为现实。
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的药物研究

可出现视网膜变化和角膜变化,因此在使用该药前应当作眼科 检查,并此后每年至少检查一次。
5硫唑嘌呤 硫唑嘌呤(Azathioprine)为巯嘌呤的咪唑衍生物,在体内被 分解为巯嘌呤,巯嘌呤能够拮抗嘌呤,从而抑制 DNA、RNA、蛋 白质的合成,进而抑制被激活的淋巴细胞增值,最终产生免疫 作用。该药广 泛 用 于 类 风 湿 性 关 节 炎,但 因 其 不 良 反 应 多 而 重,故不作首选。主 要 不 良 反 应 有:恶 心、厌 食、脱 发、口 腔 炎、 肺水肿、胰腺炎、视网膜出血等,严重者可抑制骨髓、粒细胞减 少、再生障碍性贫血,还可致畸胎、诱发癌瘤。 6青霉胺 青霉胺为青霉素的代谢产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类风 湿性关节炎等 自 身 免 疫 性 疾 病。通 常 口 服 给 药,作 用 明 显,但 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与其计量相关,常 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不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食欲减退 等)、过敏反应(皮疹、瘙痒、发热等)、血小板减少等,通常停药 后不良反应会自动消失或缓解。对青霉素过敏者、肾功能不全 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致残率较高,且目前没有很好的根治方 法,因此应当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目前大多数用于治疗类 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是控制炎症,缓解症状,改善病情,但每一 类药物都有其自身的不良反应,所以在以后的研究中,应当开 发出更多安全、有效、经济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 参考文献: [1]McinnesIB,SchettG.Pathogeneticinsightsfromthetreat mentofrheumatoidarthritis[J].TheLancet,2017,389(10086): 23282337. [2]LeonardHCalabrese.2015AmericanCollegeofRheumatol ogyGuidelinesfortheTreatmentofRheumatoidArthritisHepatitisB (HBV)Screening[J].ArthritisCareRes,2016,68(5):1314. [3]GongYH,LiuL,QiTT,etal.Design,synthesisandstruc tureactivityrelationshipstudiesofhumandihydroorotatedehydro genaseinhibitors[J].YaoXueXueBao,2017,52(2);264270. [4]任小利,杨鸿滟,林思园,等.人二氢乳清酸脱氢酶抑制 剂在抗炎方面的研究进展[J].科技风,2019(36). 基金:重庆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914315023);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HZY201914315023) 资助 作者简介:任 小 利 (1987),女,汉 族,重 庆 人,研 究 生,讲 师,研究方向:新药研发。
类风湿研究竞进展

益赛普
作用机制:
竞争性地与血中肿瘤坏死因子结合,阻断它与 细胞表面TNF受体结合,降低其活性。来自皮下注射生产过程
1
基因复制
5 测试和质量控制
2
使宿主细胞增殖、发酵 6 灌装与冻干
3
收获 7
包装运输
4
纯化
阿达木单抗
药理作用
TNF是一种在炎症和免疫应答中自然出现的细胞 因子。研究发现在RA患者的滑膜液中,TNF水平 升高,并在病理性炎症和关节破坏方面起重要作 用。 阿达木单抗可特异性地与TNF一0(结合并阻断其 与p55和p75细胞表面TNF受体的相互作用。 在体外有补体存在的情况下,也可溶解表面TNF 表达细胞。不与淋巴毒素(TNF一13)结合或使之 失活。还对由TNF诱导或调节的生物应答起到调 控作用,使造成白细胞位移的粘连分子的水平发 生改变。
IL一6拮抗剂(tocilizumab):
主要用于中重度RA,对TNF—a拮抗剂反应欠佳的 患者可能有效。静脉输注,每4周给药1次。 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感染、胃肠道症状、皮疹和头 痛等。
IL_l拮抗剂:
阿那白滞素(anakinra)是目前唯一被批准用于治 疗RA的IL-1拮抗剂。皮下注射。 其主要不良反应是与剂量相关的注射部位反应及 可能增加感染概率等。
TNF—a拮抗剂优缺点
与传统DMARDs相比,TNF—a拮抗剂的主要特点是 起效快、抑制骨破坏的作用明显、患者总体耐受 性好 这类制剂可有注射部位反应或输液反应,可能有 增加感染和肿瘤的风险,偶有药物诱导的狼疮样 综合征以及脱髓鞘病变等。用药前应进行结核筛 查,除外活动性感染和肿瘤。
白细胞介素(IL)一l和IL-6拮抗剂
雷公藤红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雷公藤红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关节和软组织,病变受多个因素的影响,而现有的治疗手段存在副作用和疗效较慢的问题。
近年来,雷公藤红素被发现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以下是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雷公藤红素(Triptolide)属于三萜类物质,是从雷公藤科植物雷公藤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化合物。
研究表明,雷公藤红素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肿瘤、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等。
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面,雷公藤红素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调节免疫系统来减轻病情。
研究表明,雷公藤红素可抑制多种炎症介质的产生,包括IL-1β、IL-6、IL-17和TNF-α等,从而减轻炎症反应,缓解关节疼痛和肿胀。
此外,雷公藤红素还能够影响B细胞和T细胞的功能,抑制其对自身抗原的反应,从而减少自身免疫反应,保护关节和软组织。
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表明,雷公藤红素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一项关于雷公藤红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表明,与常规治疗相比,雷公藤红素能够显著减轻关节疼痛和肿胀,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尽管雷公藤红素的临床疗效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其使用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雷公藤红素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如肝毒性、肾毒性和心血管毒性等。
因此,在使用雷公藤红素时,需要严格控制剂量,并结合其他药物进行联合治疗。
总之,雷公藤红素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并逐渐被广泛应用。
然而,当前对于雷公藤红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剂量和疗程等方面仍存在许多未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雷公藤红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雷公藤红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一、雷公藤红素的药理作用
1. 抗炎作用:雷公藤红素可抑制炎症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转化,防止炎症因子的释
放以及减轻炎症反应。
2. 免疫抑制作用:雷公藤红素能够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和蛋白质合成,同时也能够
调节免疫细胞的免疫应答。
3. 镇痛作用:雷公藤红素可以改善神经损伤引起的疼痛,减轻关节疼痛的程度和频率。
1. 雷公藤红素单用治疗RA的研究:雷公藤红素单用治疗RA,可显著改善疼痛、关节肿胀、晨僵等症状。
一项针对270名RA患者的研究发现,雷公藤红素治疗组的总有效率
为75%,且不良反应较轻;另外一项研究也表明,雷公藤红素(1.5mg/d)治疗RA的有效率
为81.25%。
2. 雷公藤红素联合其他药物治疗RA的研究:雷公藤红素联合其他药物治疗RA,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一项针对152例RA患者的研究发现,雷公藤红素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
94.4%,而联合甲氨蝶呤、双氢可酮或扑热息痛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88.2%和87.5%。
3. 雷公藤红素治疗RA的剂量和疗程:雷公藤红素治疗RA的剂量和疗程需因人而异,应根据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调整。
一般推荐初剂量为1.5mg/d,逐渐增加到
3mg/d或更高后,再适当减少剂量。
疗程一般不应超过12个月,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4. 雷公藤红素可能的不良反应:雷公藤红素治疗RA时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
病毒感染、毒性反应、肝功能异常、精神障碍等。
因此,在使用雷公藤红素治疗RA时,
应注意监测不良反应,防止尽可能减少剂量以避免不良反应。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新型免疫药物的研发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新型免疫药物的研发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肿痛和功能障碍。
传统治疗方法通常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和疏通血气的中药治疗等,但是长期使用会导致许多副作用和风险,如肝损害、骨质疏松、感染等。
因此,寻找更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很重要的。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和免疫学的进步,新型免疫药物正在成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前途的方法。
1.什么是新型免疫药物?新型免疫药物是指通过调节或阻断机体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因子或受体蛋白等分子的药物。
一般来说,它们是通过转录因子、细胞因子、受体拮抗剂等作用于免疫细胞信号通路的药物。
2.新型免疫药物的种类(1)TNF-α抑制剂:TNF-α作为一种炎症介质,被认为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开发针对TNF-α的抑制剂成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方向。
常见的TNF-α抑制剂包括英夫利昂、纳泊单抗、肯特拉佐和阿达木单抗等。
(2)IL-6抑制剂:IL-6是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也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相关。
具有抑制IL-6的药物包括扶他林、依巴泰、欧珂芬、前列帕他等。
(3)B细胞抑制剂:B细胞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的关键细胞。
新型免疫药物中的B细胞抑制剂可以抑制B细胞的活性,并且能够减少自身免疫疾病的发展。
比较常见的B细胞抑制剂包括里扎珠单抗和贝利单抗等。
(4)T细胞抑制剂:T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细胞,参与了多种免疫反应。
使用T细胞抑制剂可以减少T细胞的活性和数量。
目前,较常用的T细胞抑制剂有环孢素A、依诺莫德、西罗莫司等。
3.新型免疫药物的研发难点尽管新型免疫药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难点。
一方面,由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只有少数免疫药物能够有效缓解疾病。
另一方面,由于免疫药物的药效作用和副作用高度相关,因此需要进行调整和平衡。
此外,由于新型免疫药物的生产过程非常复杂,需要较高的费用和技术。
4.新型免疫药物的临床表现虽然新型免疫药物还没有研究到完美的药物方案,但是许多数据已经表明,它们在缓解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TNF-α、BAP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TNF-α、BAP的影响韩月仙【期刊名称】《中国民间疗法》【年(卷),期】2017(025)012【总页数】2页(P73-74)【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类风湿关节炎;TNF-α;BAP【作者】韩月仙【作者单位】山西省寿阳县人民医院,山西晋中045400【正文语种】中文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高发于中青年,具有较高的致残率[1-2],可明显影响患者预后。
目前,类风湿关节炎以药物治疗为主[3-4],但不同的药物配合取得的临床疗效有明显差别。
笔者对6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寿阳县人民医院诊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3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
对照组男34例,女32例;年龄28~71岁,平均(46.3±5.9)岁;病程2~17年,平均(7.5±2.0)年。
观察组男35例,女31例;年龄27~72岁,平均(46.4±6.7)岁;病程2~18年,平均(7.3±1.9)年。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符合《内科学》诊断标准[5],经临床表征、实验室检测确诊,研究取得患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排除标准:合并器质性疾病、精神性疾病以及无法配合治疗者。
对照组应用西医疗法。
醋酸泼尼松片(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123)口服,每次10 mg,每周1次;柳氮磺吡啶肠溶片(上海信谊天平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557)口服,每次0.25 g,每日2次;甲氨蝶呤(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4282)静脉注射,每次10 mg,每周1次。
共治疗3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疗法。
①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和经络理论行蜇刺。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0 A R达 5 %. 良反应较多 8 不 皮下注射 隔周 4 m / ;a 2 k 6 月后 2 % C 0 g t= w 个  ̄ t
英利昔单抗 ( fx a) 高度亲和嵌合 T F Il i b ni m N—
静 脉注射 第 O26 k3 g g 、、w , m/ , k
以后 1 8 k t- d 次/w ;e- z  ̄
5 %达 到 了 AC 2 0 R 0至 AC 7 R 0的疗效 。为 了确 认其
治疗类风湿关 节炎 的安 全性和有效性 的 Ⅲ期 临床 试验正在进行 , 同时将 H — a— D u M x C 4的临床适应症 扩大到中度和重度患者身上 。 综上所述 , 近几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药物的 研 发 取 得 了 飞 速 的 进 展 ,O 2特 异 性 抑 制 剂 、 C X一 TF N 抑制剂 以及 白介素受体 、 拮抗剂等药物的出现 改善了关节炎患者 的生活质量 。特异性 C X 2 O 一 抑 制剂具有很高的选择性 , 临床开发价 值极佳 , 最有 望成 为 治疗 R 的首 选药 物 。 A 在未 来 的新药 研究 中 。
呤) 疗效不佳的 R A患者也有显著疗效。
3 肿瘤坏死 因子 阻断剂
肿瘤坏死 因子吨 (N ) T F 是一种促炎性细胞因 子, 在免疫反应、 炎症和对损伤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主
要影 响细胞增殖 和细胞 凋亡 的调节 . 响多种正常 还影
细胞 的生长分化 , 并与其他细胞因子一起形成复杂的
T F仅 N _ 来治疗 R A的药物相继诞生 : 美国惠氏制药的 依那西普、 美国雅培公司的阿达木单抗和英利昔单抗 等。其相关作用机理及药理疗效简况可见表 2 。
应,更诱发关节结构的破坏。因此 ,一些通过阻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RA) ; 非甾体抗炎药; 改善病情抗风湿药; 中药
类风湿性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RA) 是一种全身性 自身免疫性疾病。统计表明,RA 在全世界均有发病,平均发 病率为 1% ,而我国患病率为 0. 3% ~ 0. 4%[1]。临床上以慢 性、对称性、周围性多关节炎性病变为其主要特征,可表现为 受累关节疼痛、肿胀以及功能下降[2],好发于中年女性,儿童 和老年人也有发病。
分类 雷公藤 多苷
木瓜苷
苷类
刺五 加苷
萜类
生物碱
白芍 总苷
三七 总皂苷
石松宁
青蒿素
乌头碱
青藤碱
马钱 子碱
龙胆碱
马兜 川芎 香豆 黄酮
铃酸 嗪
素
类
中药 雷公藤 木瓜
五 加 皮、 白芍
三七
伸筋草 青蒿
川 乌、 青风藤 马钱子 秦艽
寻骨风 川芎 独活 桑寄生
刺五加
附 子、雪
上一枝蒿
中成药 雷公藤 镇痛活 筋骨跌 骨筋丸 华佗风 复方伸 十四味 保安万 痹克颗 痹祺胶 骨筋丸 杜 仲 祛 风 伤 筋 风 湿
NSAIDs 的严重不良反应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如上消化 道出血、肝肾不 良 反 应 等。此 外,头 痛、认 知 障 碍、过 敏 反 应 等也常使患者终止治疗,很大程度的限制了 NSAIDs 的使用, 现如今最为常用的治疗 RA 为阿司匹林、美洛昔康、沙利度 胺、塞来昔布。 1. 1. 1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已 应用百年,至今它仍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 炎药。阿司匹林主要通 过 对 环 加 氧 酶-1 ( cyclooxygenase-1, COX-1,PGH2 合 成 酶-1 ) 及 环 加 氧 酶-2 ( cyclooxygenase-2, COX-2,PGH2 合成酶-2) 活性中心的丝氨酸残基进行不可逆 的乙酰化修饰而灭活 COX-1 和 COX-2,从而阻断前列腺素 H ( PGH) 的生成,减少血栓烷 A2 ( TXA2 ) 的生成,最终抑制血 小板聚集。①镇痛作用: 主要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及其他能 使痛觉对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敏感的物质 ( 如缓激肽、组 胺) 的合成,属于外周性镇痛药; ②抗炎作用: 通过抑制前列 腺素或其他能引起炎性反应的物质( 如组胺) 的合成而起消 炎作用,同时抑制溶酶体酶的释放及白细胞活力等减轻炎症 反应[4]。 1. 1. 2 美洛昔康 美洛昔康对与炎症有关的 COX-2 的抑制 活性较对 COX-1 的抑制活性强,因具有好的抗炎作用和较少
片、昆 明 膏、风 湿 丸、风 湿 丸、 追 风痛片 囊、清 痹 感丸
风湿骨痛 风湿止痛 伤膏
丸、秦 川 壮骨丸、 麻 壮 骨 络酊、筋 湿酒、
山海棠片 骨康片 追 风 膏、 风丸
通络药酒
胶 囊、伸 药酒
通痹片 伤 湿 镇 丸、散风 骨 跌 打 壮 骨 关
风湿筋骨
筋活络
痛膏、复 活络丸 丸、活血 节丸
第 39 卷第 15 期 2014 年 8 月
Vol. 39,Issue 15 August,2014
SAARDs[14]。现如今最 为 常 用 的 为 甲 氨 蝶 呤、来 氟 米 特、柳 氮磺吡啶、金制剂、青霉胺等。 1. 2. 1 甲氨蝶呤 甲氨蝶呤( methotrexate,MTX) 是一种细 胞毒药物,广 泛 用 于 抗 肿 瘤 治 疗,从 20 世 纪 50 年 代 开 始 MTX 被试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RA) , 并取得良好疗效。至今,虽然有许多新药出现,但 MTX 具有 疗效显著、严重的副作用少、长期应用耐受性好、价格便宜等 特点,目前已成为治疗 RA 的首选药。
片、雷 公 络 酊、活 打 丸、天 胶 囊、风 痛 宝 胶 筋 胶 囊、 羌活风湿 灵 丹、大 粒、祛 风 囊、筋 骨 胶 囊、天 壮 骨 胶 骨 痛 巴 正骨酊、 骨康片、
藤 多 苷 血 风 寒 麻 壮 骨 寒 骨 痛 囊、华 佗 骨风宁胶 酒、 清 活 络 丹、 舒 筋 丸、 丸、 扭 麻 壮 骨 囊、杜仲 布膏、天 镇 痛 活 追 风 除
NSAIDs 对 COX-1,COX-2 选择性不同,将 NSAIDs 分为 4 类: ①COX-1 特异性抑制剂,如小剂量的阿司匹林; ②COX 非 特异性抑制剂,绝大多数传统的 NSAIDs 如布洛芬、消炎痛、 双氯芬酸等; ③ COX-2 倾向性抑制剂,如萘丁美酮、美洛昔 康、尼美舒利; ④COX-2 抑制剂,如塞来昔布、罗非昔布等,另 有艾瑞昔布,具有我国知识产权的一类化合物,已于 2011 年 5 月获得 SFDA 的批准[3]。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 ( NSAIDs) 、慢 作用抗风湿药物( SAARDs) 、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和中药及 中药制剂,国内市场的治疗药物主要为非甾体抗炎药、慢作 用抗风湿药物、糖 皮 质 激 素 和 中 药 及 中 药 制 剂。近 年 来,中 药抗 RA 作用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在抗 RA 作用的 效果显著,同时具有抗炎镇痛、免疫调节等作用,避免了西药 的毒副作用,适宜长期服用,显示出了中医药治疗 RA 独特 的优势。总结的常用中药和有效成分及其中成药见表 1。 1 治疗 RA 的化学药 1. 1 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
第 39 卷第 15 期 2014 年 8 月
Vol. 39,Issue 15 August,2014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用药物的研究进展
池里群,周彬,高文远* ,刘振
( 天津大学 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天津 300072)
[摘要]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RA) 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多发性、侵袭性的,以关节滑膜炎和关节外病变 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中年女性,儿童和老年人也有发病,具有渐进和反复发作的特点。RA 发病机制复 杂,尚无特效治疗,临床上用于治疗 RA 的药物多种多样,新药和新疗法也层出不穷,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 药、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及中药与中药制剂。国内市场治疗 RA 的主要药物为非甾体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糖皮质激素 和中药制剂。中药及中药制剂治疗 RA 有其独特的优势,表现出整体调节、多层次、多靶点的特点,而且还能缓解和对抗西药 毒副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该文综述近年来治疗 RA 的常用药物的研究进展和治疗特色,为今后药物治疗 RA 提供参考和依据。
片、活 络
丸、强 力
方风湿
风寒膏
消痛片
天麻杜仲
药酒、益
丸、三 七
肾蠲
伤药片
痹丸
的胃肠道、肾脏副作用[5],主要用于轻、中度慢性钝痛,如神 经痛、关节痛等,镇痛较强而持久,抗炎症急性渗出作用较吡 罗昔康( piroxicam) 长,总疗效优于吡罗昔康、双氯芬酸 ( diclofenac) 、吲哚美辛( indomethacin) 等药物,是控制风湿性疾 病临床症状的主要药物之一。静脉注射治疗急性腰部风湿 病与双氯芬酸肌内注射相比,止痛作用较强; 肌内注射美洛 昔康治疗急性关节疼痛疾病,疗效优于吡罗昔康; 与吲哚美 辛均能够缓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疗效和耐受 性相似。本品不影响软骨组织的形成或修复过程,而且在每 日剂量很低时即可抑制由佐剂性关节炎引起的骨与软骨损 伤[6]。在动物炎症模型( 主要包括角叉菜胶、白陶土诱发的 鼠后爪水肿模型、植入棉花团的鼠肉芽肿模型、角叉菜胶诱 发的胸膜炎及液体石蜡为佐剂的结核分支杆菌诱发的关节 炎模型) ,美洛昔康都显示了较强的抗炎活性[7]。 1. 1. 3 沙利度胺 沙利度胺( Thd) 因致畸作用撤出市场后 又被发现在抗炎及免疫调节方面具有活性,并被美国 FDA 批准用于治疗麻风并发症麻风结节性红斑、类风湿性关节炎 等。Thd 具有抗炎活性,主要与其降 低 体 内 肿 瘤 坏 死 因 子 ( TNF-α) 的水平有关,一般通过 2 种途径: 一是增加 TNF-α mRNA 的降解从而下调 TNF-α 的表达[8]; 二是抑制 TNF-α 的 重要激活因子 NF-κB 的产生,从而减少 TNF-α 的产生。同 时,Thd 还能激活 T 细胞受体( TCR) 尤其是 TH1 亚群[9]。有 报道称 Thd 与甲氨蝶呤合用治疗风湿病效果更好,有效率可 达 80% ; 与氨羟二磷酸二钠合用对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有较 好疗 效[10]。Adams 等[11] 通 过 对 患 者 体 内 IL-1,IL-6,IL-8, TNF-α 等细胞因子水平的检测得出结论,Thd 对风湿病的治 疗效果优于皮质激素。 1. 1. 4 塞来昔布 塞来昔布是在我国上市的第一个特异性 COX-2 抑制剂。国内外进行的多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 剂对照试验[12]中表 明,塞 来 昔 布 能 改 善 骨 关 节 炎 及 类 风 湿
[收稿日期] 2014-01-07 [通信 作 者] * 高 文 远,Tel: ( 022 ) 87401895,E-mail: pharmgao @ tju. edu. cn [作者简介] 池里群,博士研究生,E-mail : chiliqun@ sina. com
较少干扰 COX-1 在胃肠、肾和血小板中的正常生理功能,因 此胃肠不良反应较传统 NSAIDs 明显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