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模型建模方法研究_刘洁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复习课建构概念模型的方法

高中生物复习课建构概念模型的方法

高中生物复习课建构概念模型的方法建构概念模型的方法对于高中生物复习课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并且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记忆和应用这些知识。

以下是一些可以用于构建概念模型的方法:1. 概念图:概念图是一种将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图形化的方式表示出来的工具。

学生可以使用几何形状,例如圆圈或方框,来表示各个概念,然后使用线条来连接它们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图表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并且能够清晰地查看整个知识体系。

2. 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由中心主题和与之相关的分支组成的图表。

学生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将不同的概念组织在一起,并通过主题和子主题之间的关系将它们联系起来。

学生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和符号来区分不同的概念,并使用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联系。

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将复杂的生物概念分解为更小的部分,并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 故事编写:学生可以尝试将所学的生物概念融入一个故事中。

他们可以将不同的生物概念视为故事的角色,并描述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并记忆它们的应用场景。

4. 大思维导图:大思维导图是一种将不同的概念整合到一个大图中的方法。

学生可以先将各个概念以思维导图的方式组织起来,然后将它们与其他知识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更大的图表。

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的整体结构,并帮助他们找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5. 思维卡片:思维卡片是一种将不同的概念和它们的定义、特征以及例子整合到卡片上的方法。

学生可以将每个概念写在一张卡片上,并在卡片的背面写上该概念的定义、特征和例子。

学生可以通过翻转卡片来检查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并复习相关信息。

建构概念模型的方法包括概念图、思维导图、故事编写、大思维导图和思维卡片。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学生都应该通过整理概念、探索概念之间的联系并应用它们来巩固生物知识。

这些方法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生物概念,并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基于CM(1,1)模型的江苏省民间投资规模预测

基于CM(1,1)模型的江苏省民间投资规模预测

基于CM(1,1)模型的江苏省民间投资规模预测
刘洁;陈海波
【期刊名称】《统计与决策》
【年(卷),期】2005()04S
【总页数】2页(P47-48)
【关键词】规模预测;民间投资;江苏省;灰色预测模型;微分方程模型;发展趋势;不确定因素;灰色预测法;不确定信息;已知信息;系统因素;关联分析;原始数据;规律性;常用【作者】刘洁;陈海波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6;F832.48
【相关文献】
1.江苏省高技术产业人才需求预测研究——基于改进的新陈代谢GM(1,1)模型 [J], 胡峰;陆丽娜;黄斌;周文魁
2.基于灰色GM(1,1)模型的云南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预测 [J], 李杰;沈栩竹
3.基于灰色GM(1,1)模型的江苏省物流量预测 [J], 董慧君
4.CM(1,1)—S灰色预测模型在农机发展预测分析中的应用 [J], 晏国生
5.基于灰色GM(1,1)模型和ARIMA模型的江苏省卫生人力资源预测研究 [J], 郑百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文写作中的理论模型和概念框架的构建

论文写作中的理论模型和概念框架的构建

论文写作中的理论模型和概念框架的构建在论文写作中,理论模型和概念框架的构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式来组织和解释研究数据,同时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评估研究的结果。

本文将探讨论文写作中理论模型和概念框架的构建过程,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一、理论模型的构建理论模型是研究社会现象和现象间关系的一种理论表达形式。

在构建理论模型时,研究者需要明确研究对象、变量和变量之间的关系。

以下是一个构建理论模型的基本步骤:1. 确定研究目的和问题:在构建理论模型之前,研究者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问题。

这有助于确定所需的变量和关系,并将研究限定在一个可控范围内。

2. 确定关键变量:关键变量是理论模型的核心组成部分。

研究者需要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来确定适当的关键变量。

这些变量应该能够解释和预测研究现象,同时具备一定的测量性和可操作性。

3. 确定变量间的关系:在建立理论模型时,研究者需要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

这一步骤通常需要参考现有的理论和研究成果。

关系可以是正向的或负向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具体取决于研究问题和理论框架。

4. 绘制理论模型图:理论模型图是理论模型的可视化表达形式,能够帮助研究者和读者更好地理解模型的结构和关系。

在绘制理论模型图时,研究者需要清晰地表示变量、箭头和箭头方向,以准确地表示变量间的关系。

5. 根据模型构建假设:在构建理论模型时,研究者需要明确模型中的假设。

假设是研究的前提条件,可以用来测试模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假设通常是基于理论和研究问题的推断,可以根据实际数据进行测试和验证。

二、概念框架的构建概念框架是理论模型的具体表达形式,用来解释和描述研究对象的关键概念和变量。

以下是一个构建概念框架的基本步骤:1. 确定研究领域和背景:在构建概念框架之前,研究者需要了解研究领域和背景,包括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这有助于研究者选择适当的概念和变量,并将其置于相应的背景中。

概念模型建模方法研究

概念模型建模方法研究
法 ,扩 展原有建 模方法 的描述 方式 ,增 强仿 真模型 描述 的完整性 ,使得 仿真应 用更符 合客观 实际。
中提 出要 开展 “ 务空 间概 念模 型 ( o cp a 任 C net l u Moe e s o ae,C dlo t s n p c s f Mi i S h MMS )、高层体系 结构 ( i eeA cic r ,H A) Hl Lv l rh et e L 及一系列数 g h t u
关键词 :概念模型;六元 建模;相似性
中 图分 类 号 :T 3 1 P 9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 17 —9 7 ( 0 7 3—0 2 —0 6 2 80 2 0 )0 16 4
Re e r h o n e t a o e i g s a c n Co c p u l M dl n
据标 准 ”。 目前 。这 一技术 框架 已成 为指导 仿真建 设 的基本依 据 ,并在 各 国的作战仿真 领域得 到广泛 的应 用 。然 而 ,任务 空 间概念模 型和 m A 中 的对 象 模 型 ( M )面 临着 一 系列 问题 和挑 战 ,主要 表 O
1 概 念 模 型 建模 方 法 现 状分 析
i g, p t r r d t esx e e n d l g me o , a ay e ein rc mp a i t r cp e a d d sg st eC le n u sf wa i— lme t o h mo ei t d n l z st e o a b l yp n i l , n e i n O ‘ n h h n r i i h T
r q e t o ec n c t  ̄ mo e ig i e h cn p d y T i p p r u e u s r o c p u f t h d l n a ig r i l . s a e mmai e ee i i gme o so o c p u l d l n s n a h s rz s x s n t d f n e t a h t t h c mo e ・

Inf-ProA信息活动过程模型相似性度量方法

Inf-ProA信息活动过程模型相似性度量方法

Inf-ProA信息活动过程模型相似性度量方法邹梦苑;樊志强;徐珞;刘洁;梁万路【期刊名称】《计算机与现代化》【年(卷),期】2022()2【摘要】随着全军顶层设计工作的开展和推进,在使用Inf-ProA框架及其配套的工具开展军事领域的架构设计工作中逐步积累并形成了一定数量的架构设计模型资产。

在架构师进行模型设计时,存在着广泛地参考已有相似模型的需求。

然而,现有的架构方法和工具还无法对有参考价值的相似模型进行度量和推荐。

本文基于信息活动模型(IAV-1a)的基本架构设计要素,通过对可扩展语言文档以及统一建模语言模型相似性度量的研究,提出一种可用于衡量Inf-ProA信息活动过程模型相似度的方法。

对信息活动过程模型的内容和结构方面进行相似性的衡量,并考虑接近模型最终设计结果上的设计相似性,利用架构设计实践经验,使得到的相似性度量结果更具有合理性。

该相似性度量的结果可以用于对正在设计的模型提供一个最大化的相似匹配,对推荐给架构师来完成辅助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对信息活动过程模型的相似性进行度量。

【总页数】7页(P26-32)【作者】邹梦苑;樊志强;徐珞;刘洁;梁万路【作者单位】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创新中心;军事科学院;中国电科智能科技研究院;北京市信息技术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9【相关文献】1.基于信息论方法的分类数据相似性度量2.异构信息网络的相似性度量方法3.信息技术教师实践共同体活动过程模型初探4.基于活动发生关系的流程相似性度量方法5.地理信息检索中空间相似性度量的一种模糊方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北三省人口年龄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

东北三省人口年龄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

一、绪论未来人口与经济的发展毫无疑问与目前的人口年龄结构息息相关,人口年龄结构一直是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要素,通过改变劳动力供给与消费结构来影响产业结构,国内外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

任栋等(2014)运用省级面板数据得出CDR,EDR越小,则产业结构越优化。

沈立等(2020)认为CDR与产业集聚两者具有负相关关系。

邵咪咪等(2020)认为EDR上升,对第二产业产值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第三产业比重具有正向影响。

汪伟等(2015)通过实证分析指出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有利有弊,但总体是正向的。

可见此问题的研究存在区域差异性,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结论。

笔者根据东北三省的自身特点,创新地加入了外商直接投资这一控制变量以及修正的高级化指标,提出符合实际的人口和产业政策,为东北三省贯彻全面振兴战略提供参考,丰富和发展相关理论。

二、东北地区基本现状 (一)人口年龄结构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人口计划生育以来,CDR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直到2013年我国开始实行“单独二孩”政策,后来逐渐放宽为全面二孩,CDR下降趋势有所扭转:全国CDR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上升幅度持续保持在1%以内,总体水平保持在25%左右。

东北三省CDR在16%的水平上波动,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

其中辽宁省CDR近5年略高于吉林和黑龙江(见图1)。

图1 2002-2018年少儿抚养比在EDR方面,我国总体水平以及东北三省除去2013年出现小幅下降,其他年份皆呈上升趋势。

究其原因,可能是2013年我国头次放宽人口限制,出台“单独二孩”政策,刺激了新生儿童的增加,从而降低了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根据国际公认的10%老龄化衡量标准,东北三省均于2006年突破大关步入老龄化阶段。

辽宁省一马当先,老年抚养比显著高于全国水平和其他两省,2018年已经达到20%。

吉林、黑龙江的老年抚养总体低于全国水平,于2018年保持在16%左右(见图2)。

高中生物复习课建构概念模型的方法

高中生物复习课建构概念模型的方法

高中生物复习课建构概念模型的方法一、引言在高中生物学学习中,概念模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概念模型是指将所学知识和概念进行整合,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建构概念模型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而对于高中生来说,复习课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来深入理解概念,进行概念模型的建构。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中生物复习课建构概念模型的方法。

二、概念模型的定义概念模型是一种理论模型,用来描述和解释现实世界的特定现象和行为。

在生物学中,概念模型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生物界的复杂现象,比如生物进化、环境影响、生物遗传等等。

概念模型的建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深入理解和精心设计。

三、高中生物复习课建构概念模型的方法1. 清晰概念在建构概念模型之前,首先要确保自己对相关知识和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可以通过复习课进行知识点的巩固和扩展,逐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在学习“细胞”这一概念时,可以通过复习课来回顾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特点,加深对细胞这一概念的认识。

2. 举例说明在概念模型的建构中,举例说明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生动的例子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在复习课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概念。

在讲解“基因”这一概念时,可以通过举例说明基因的传递和变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一概念。

3. 组织关系概念模型是由多个概念和关系组成的,因此在建构概念模型时要注意组织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在复习课中,可以通过概念图等方式来清晰展现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4. 解决问题在高中生物学习中,实际问题解决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复习课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概念模型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比如生物进化中的适应性问题、环境变化对生物的影响等等,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5. 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自己的思路和想法。

在复习课中,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组织和整合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建构概念模型。

基于因子分析法和熵权法的土壤腐蚀性评价模型

基于因子分析法和熵权法的土壤腐蚀性评价模型

基于因子分析法和熵权法的土壤腐蚀性评价模型
刘洁;谷剑英
【期刊名称】《全面腐蚀控制》
【年(卷),期】2024(38)3
【摘要】为了更为准确地评价土壤对钢结构的腐蚀情况,本文采用两种多元统计方法构建土壤腐蚀性评价模型。

本文首先采用因子分析法,从pH值、氧化还原电位、视电阻率、极化电流密度、质量损失5个指标中选取影响土壤对钢结构腐蚀性的
两个主因子,运用熵权法对两个主因子进行权重赋值和计算得分,建立土壤腐蚀性评
价模型。

经多个应用实例验证其结果与该模型评价结果一致,说明该模型可推广使用。

同时,该评价方法为土壤腐蚀性评价工作提供了一种具有借鉴意义的新思路。

【总页数】6页(P122-126)
【作者】刘洁;谷剑英
【作者单位】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53.2
【相关文献】
1.基于熵权决策法验证的因子分析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2.基于熵权法的埋地管道土壤腐蚀性综合评价
3.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投资效益综合评价研究基于熵权法与
因子分析法4.航空公司核心竞争力评价—基于因子分析法和熵权法下竞争战略研
究5.基于因子分析法和熵权法的肇庆市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模型建模方法研究摘要:随着仿真规模的不断扩大,仿真系统复杂性不断提高,由此对概念模型建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本文总结了现有的概念模型抽象方法,提出了六元抽象方法,分析了这种方法的相似性原理,设计了相关的建模视图。

关键词:概念模型;六元建模;相似性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870(2007)03-0126-04收稿日期:2007-03-15作者简介:刘洁(1981-),女,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系统建模与仿真的研究,E-mail :wuqiong1205@ 。

刘洁1,柏彦奇1,孙海涛2(1.河北石家庄军械工程学院装备指挥与管理系,石家庄050003;2.河北石家庄军械工程学院火炮工程系,石家庄050003)Research on Conceptual ModelingLIU Jie 1,BAI Yanqi 1,SUN Haitao 2(1.Department of Equipment Command &Management ,Ordnance Engineering College ,Shijiazhuang Hebei ,050003;2.Department of Artillery Engineering ,Ordnance Engineering College ,Shijiazhuang Hebei ,050003)Abstract:With the extending of simulation scope ,the system complexity is becoming larger and larger.Therefore ,the re-quest for the conceptual modeling is enhancing rapidly.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methods of conceptual model-ing ,puts forward the six-element modeling method ,analyzes the inner comparability principle ,and designs the corre-sponding modeling view.Key words:conceptual model ;six-element modeling ;comparability计算机仿真是复杂系统开发与集成的重要支撑手段,在系统全寿命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满足军用大规模复杂系统仿真的迫切需要,美国国防部仿真与建模办公室(DMSO )提出了美军的建模与仿真主计划。

在该计划的通用技术框架中提出要开展“任务空间概念模型(Conceptual Models of the Mission Space ,CMMS )、高层体系结构(High Level Architecture ,HLA )及一系列数据标准”。

目前,这一技术框架已成为指导仿真建设的基本依据,并在各国的作战仿真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然而,任务空间概念模型和HLA 中的对象模型(OM )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CMMS 规范中,EATI 的四元抽象描述对问题域的定义和描述并不完整。

EATI 的四元抽象的方法用实体(Entity )、行为(Action )、任务(Tas-k )、交互(Interaction )来描述问题域的问题空间,但是忽略了内涵(Inclusion )、结构(Struc-ture )。

因此,EATI 四元抽象产生的CCMS 描述问题域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将受到质疑,由此建立的仿真系统与客观实际也不相符。

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新的概念模型建模方法,扩展原有建模方法的描述方式,增强仿真模型描述的完整性,使得仿真应用更符合客观实际。

1概念模型建模方法现状分析概念模型是对真实世界的第一次抽象,是连接真实世界与仿真世界的桥梁。

对概念模型的深入研究始于美国国防部建模与仿真办公室(DMSO ),在1995年10月,DMSO 发布的“建模与仿真主计划”[1,2]中就把任务空间概念模型(CMMS )作为第30卷第3期2007年9月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l.30No.3Sep.2007建模与仿真技术框架的三大技术标准之一。

从被仿真模型的行为本质看,可将概念模型分为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

1.1静态模型概念建模方法1.1.1实体——关系(ER)方法ER方法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概念建模方法,到现在仍被广泛采用。

ER方法特别适合静态模型的建立[3]。

1.1.2ORM建模ORM(对象—角色)建模是Object-Role Model-ing的缩写,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来微软的Terry Halpin博士在一些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将其总结推出,是一种帮助信息建模人员更好把握业务规则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建模方法,是微软最新的Visual 的核心信息建模方法。

它依照自然语言来表示模型,用角色来描述对象与对象之间的关系,并且可以在概念层和逻辑层之间进行映射,在建模思想上有重大的突破,把事物的属性分离出来作为建模研究的对象,强调表述的规范化,强调建模流程,所建的模型具有唯一约束性,稳定性强,在建模过程中使用自然语言描述来强调表达的规范,弥补图形的不足,并且能够从ORM 模型中提取出ER信息模型[4]。

然而,ER模型采用图形的描述方式,由实体、属性和关系构成。

这种建模方式最初是作为数据库模型设计工具而提出的,它受到传统数据模型的局限,当分析较复杂问题时会带来不必要的、更大的复杂性。

同时,这种方法也不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缺乏自然性和直接性。

1.2动态模型概念建模方法由于被仿真系统通常具有行为特征,因此,静态模型概念建模方法就存在了局限性,进而出现了动态模型概念建模方法。

对于动态模型的概念描述,目前的研究均采用EATI方法。

EATI是美军的CMMS采用的抽象方法,即以任务为中心,将军事行动分解为:实体(E),活动(A),任务(T)和交互(I)。

目前,国内外对于概念建模的研究都主要集中于对动态模型方法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1.2.1面向功能的概念模型建模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建模方法主要由基于功能的建模方法所主导。

在那个阶段,功能模型是概念建模所要建立的核心模型。

以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SADT)和IDEF 方法为代表的功能分解法成为业务建模的主要方法。

其中,IDEF方法是面向结构的分析方法,IDEF系列(主要包括IDEF0、IDEF1x、IDEF2)能够非常清晰、分层次地用图形描述过程的功能。

基于功能的建模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功能分解方法的基本组件仅有一个(称为活动的功能单元),所以功能建模方法虽然具有非常好的通用性,但是缺乏丰富的语言描述能力[5]。

(2)对信息过程流建模存在不足,不能表达过程时序,不支持过程描述,也无法描述各活动之间的时间顺序上的约束关系。

(3)此外功能本身具有的易变性、功能分解结构的随意性以及功能结构与现实问题常难对应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6]。

1.2.2面向过程的概念模型建模在基于过程的业务建模方法中,过程定义为由一组活动组成的偏序集,活动之间有一定的先后顺序,活动的执行由事件触发。

过程可以包含子过程,子过程又可以包括子过程,这样在父子过程之间就形成了递阶的关系。

面向过程的业务建模方法主要有IDEF3、Petri网、PERT图、GANTT图、工作流等。

不同的过程建模方法有不同的应用范围。

面向过程的建模方法偏重于对系统动态特征如活动、状态等的描述,而对系统的静态特征如结构、功能方面描述能力较差,不能全面描述系统的特征。

1.2.3面向对象的概念模型建模与面向过程的业务建模所采用的面向过程的观点不同,面向对象的建模采用构造模型的观点。

在模型的构建过程中,各个步骤的共同目标是构造一个问题域的模型,在分析阶段把业务系统分解成实体及其关系,建模阶段则是解决这些实体和关系如何实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标,还要做一系列的工作:抽象、密封、模块化、层次化、类型化、并发化、持久化。

根据这些概念已经提出了不少建模方法,其中Coad/Yourdon,OMT,Booch和UML 建模的方法得到了广泛的认可[7]。

(1)Coad/Yourdon方法Coad与Yourdon方法严格区分了面向对象分析(OOA)和面向对象设计(OOD),对后来面向对象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影响。

Coad认为,采用OOA的系统分析方法,可使刘洁,等:概念模型建模方法研究第3期127得在人类的基本思维组织模式的框架内,来定义和传递系统的需求,即对象和属性、分类结构(类的组织)以及组装结构(整体与构件)。

OOA本质上是把焦点集中在对问题空间的理解上,将对象的属性与关于这些属性的专有方法作为一个实质整体来看待,可以用自治划分(对象之间的依赖最小)的方式来进行分析,并通过共有特性的显示表示来得到系统的层次。

OOD包含类设计和应用设计两个部分,并且被融合在应用开发中。

类设计可以隐含在应用设计中,而应用设计包含确定问题域中的各种实体以及实现求解的一些特定实体。

面向对象设计支持良好的设计风格,如模块化、信息隐藏、低耦合度、高聚合度、抽象、可扩充性以及可集成性等。

同时,面向对象范式为软件模块的重用提供了很强的支持。

(2)OMT方法对象模型技术(OMT)是J.Rumbaugh在面向对象技术开发实践基础上提出的一套系统开发方法学。

它以面向对象思想为基础,通过构造一组相关模型(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和功能模型)来获得关于问题的全面认识。

对象模型描述了系统中对象的结构,即对象的标识、与其它对象之间的关系、对象的属性以及操作。

动态模型描述系统中与时间有关的方面以及操作执行的顺序,包括引起变化的事件、事件的序列、定义事件上下文的状态以及事件和状态的主次。

功能模型描述系统内部数据值的转换,表示怎样从输入值到输出值,包括函数、映射、约束和功能性依赖。

上述三者从不同视角描述了系统的不同方面,同时也互相引用。

对象模型描述了动态模型、功能模型所操作的数据结构,对象模型中的操作对应于动态模型中事件和功能模型中的函数;动态模型描述了对象的控制结构,告诉人们哪些决策是依赖于对象值,哪些引起了对象的变化并激活了功能;功能模型描述了由对象模型中操作和动态模型中动作所激活的功能,而功能作用在对象模型说明的数据上,功能模型还表示了对对象值的约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