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词义

合集下载

第五章词义1..

第五章词义1..

四、词义的结构: (1)理性意义 以现实现象作为基础,不涉及人们的主观态 度的词义,称为词的理性意义。P129 两种理性意义: 通俗意义和专门意义 如: 白:1像霜或雪的颜色,2是物体被日光或与 日光相似的光线照射,各种波长的光都被反 射时呈现的颜色。
• (2)附加色彩意义 p129 • A语体色彩:反映特定交际场合的语言 功能 • 口语/书面语(科技语体/政论语体/ 外交语体等) • 搁——安放,虫牙——龋齿, • 约会----会晤 • 花骨朵——花蕾,爸爸——家父
• 2、词义派生的途径是引申,可分为隐 喻和换喻两种方式。 P135
• 隐喻:以相似为基础 • 换喻:以相关为基础
• • • • • • •
练习:分析下列词义引申的方式 额:原指额头、脑门。后指一切题额、牌匾。 纲:原指提网的总绳。后指事物的总要。 基:原指墙角。后指基础、根本。 绪:原指丝头。后指事物的开端。 曲:器皿凹曲之形。后指理屈不直。 郊:野外祭天地。周代冬至祭天称郊,夏至祭地 称社。后指都城之外。 • 符:本为古代朝廷用以传达命令,调兵遣将的凭 证,以竹木或金玉为之,后指符合、符号。 • 青衣:黑色的衣服。后指“婢女”,又引申为 “旦角”。
• “发扬”与“风格、作风”搭配,“发挥”与 “作用、优势”搭配。“可能”是助动词和名词, “也许”是副词,只能做状语。
• 练习:辨析同义词(北语2005年)
• 1、藏—躲藏 • 二者都有到隐蔽的地方不让人看见的意思。 • 但表示某个事物时,只能用“藏”, 不能用 “躲藏”,“躲藏”只用于人,不用于物。 而且“藏”可直接加宾语,“躲藏”不能直 接加宾语。 • 2、“书要反复看才能记住”,“反复”能否 换成“来回”? • 不能, “反复”是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 “来回”表示来来去去不只一次,表示在一 个空间内的运动。看书不是一种空间距离的 运动,所以不能用“来回”。

语言学概论讲义第五章词义PPT课件

语言学概论讲义第五章词义PPT课件

▪ 语义场也可以据此层层建立,形成层次,把词汇 系统有层次地展现出来
▪ 一个语言结构单位如果有多种多样的语义特征,
以不同的语义特征为基础就可以建立不同的语义
场,这样可以从多角度观察一个词的意义与左邻
右舍的关系。比如“马“,动物语义场,交通工

2020/11/15
22
5.4词义的组合
▪ 一般掌握:一、词语的搭配 ,二、词义与语境, 三、“言内意外”和词义的组合与运用。(详见 书P145)
▪ “鹅黄”“杏黄” “橘黄” “金黄” ▪ 视觉形象的联想,“天蓝、桃红、鹅卵石、狮子
狗、马尾松、席卷、鼠窜、鼎立” ; ▪ 听觉形象的联想,“蝈蝈、布谷鸟、乒乓球”等
都是以拟声方法构造的词语。
2020/11/15
7
5.2.3词义的性质
▪ 词义对现实现象的反映是一种抽象 的、概括的反映,而概括性又表现为 以下三个方面:
2020/11/15
23
6 文字和书面语
▪ 6.1文字和语言
▪ 6.1.1文字的作用
▪ 文字是语言的“意与声之迹”,是在语言的基础 上产生的,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 文字的发明克服了语言交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 限,使一发即逝的语言可以“传于异地,留于异 时”。
▪ 文字的发明创造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 里程碑。
▪ 第二、需要把词义的“同义关系”与词义的“上 下位关系”或“包含关系”区别开来。
▪ 第三、词的多义关系和同义关系之间有纠缠。
▪ 汉语的“老”可以和“死”(隔壁前天老了人 了)、“陈旧”(老机器)、“(食物的)火候 大”(鸡蛋煮老了)、“长久”(老没见他了)、 “经常”(人家老提前完成任何,咱们呢!)、 “很”(老早,老远)等等构成同义词。

现代汉语词汇学第五章

现代汉语词汇学第五章
• 书面语体又可分为文艺语体、政论语体、科技语体、 事务语体等。例如:“头颅 、孩提”属文艺语; “专制 、弹劾”属政论语体;“化合、因特网” 属科技语体 ;“案由、函达”属事务语体。
精选课件
16
书面语体色彩:头颅
身躯 措施 殴打 观看 欢笑 颤抖
口头语体色彩:脑袋瓜儿 个儿 法子 揍
通用词:

身材 办法 打
是每个词都有的,如“鸟、高、构成、调查”等大 多数词就都不带感情意义。 • 褒义:漂亮 和气 雄伟 请教 • 贬义:妖艳 虚伪 顽固 倒爷 巴结 • 中性:山脉 河流 理由 松树
精选课件
15
• 2.语体色彩。 • 语体可以分为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口头语
体又可分为普通口语和方言口语。
• 如“太阳、脑袋、小孩儿”等是普通口语,“日头、 脑壳、细伢儿”等是方言口语。方言口语既有口语 色彩,又有方言色彩。
精选课件
5
• 汉语由“狗”组成的词大都有贬义,哈巴狗、癞皮 狗、狗腿子、走狗、疯狗、狼心狗肺、狗杂种、狐 朋狗友、狗头军师、狗眼看人低、狗咬吕洞宾不识 好人心、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 但在西方文化中,狗是宠物,因而可以表示幸运之 人,a lucky dog,甚至用狗一词来表示忘我工作 to work like a dog、Love me, love my dog、 be top dog 。
精选课件
8
第二节 词义的构成和分类
• 一、词义的构成

一方面可以从意义的来源角度,分为结构
意义和概念意义;

一方面可以从意义的地位角度,分为理性
意义和色彩意义。
精选课件
9
• (1)结构意义

结构意义,又叫做语法意义,它是词在语言

语言学·词义ppt课件

语言学·词义ppt课件


(俄)окно—①窗户,②冰窟窿,③云层中透 出的青天,④两堂课之间的空档。
言 6、多义词——同音词
学 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之间有联系。
概 同音词之间意义没有联系。如:别(分离)—

别(不要)—别(悬挂),仪表(人的外 表)—仪器,杜鹃(鸟)—杜鹃(花)
(英)ball(球)—ball(舞会), match(竞 赛)—match (火柴), pole(竹竿)—pole (极), race(跑)—race(种),nail(指 甲)—nail(钉子),sense(感觉)—sense (意义)
第五章 词义

言 学
词汇和词义

词义的聚合

词义的组合
.
第一节 词
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 就是该语言的词汇
概 2、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论 1)基本词汇——基本词汇是人们自古至今常
用的、用来表达日常事物现象的、并成为构成
新词基础的那一部分词。基本词汇里的词是语
言词汇的核心。
.
2)一般词汇
词汇中基本词汇以外的部分。
语 3、基本词汇的特点
言 1)全民常用性
学 2)稳固性
概 3)构词能力强,是构成新词的基础

如:水—水坝、水泵、水笔、水表、水 兵、水彩、水草、水池、水车、水稻、
水痘、水份……茶水、淡水、潮水、腹
水、洪水、泪水、露水、墨水、泉
水……

变化,没有构词能力或构词能力很弱。一般词

汇所包含的词,数量大, 成份杂,变化快。
论 2、一般词汇的类别
1)新词,2)古语词,3)外来词,4)行业用
词,5)科技术语,6)方言俚语词,7)其他

第五章 词义

第五章 词义

•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常用词表》 (草案)显示,经常使用的词共有56008个 。 包括单音节词3181个,双音节词40351个, 三音节词语6459个,四音节词语5855个, 五音节和五音节以上词语162个。 英语单词的大致数量是10万个
• 2 词汇包括: • A基本词汇:全民常用,稳固,有构词能力 • B一般词汇:不是全民常用的,构词能力弱 或无
• 3 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区别 • 同音词的意义之间没有联系,而多义词的 各个意义之间有内在联系。同音词是不同 的词,与词义的聚合无关,而多义词是一 个词兼有几个互相有联系的意义,是词义 的一种聚合方式。
• 二 同义词 • 1 定义:声音不同而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 词。 • 注意:同义词的“同”指的是理性意义相 同或基本相同。 • 2 “同”中的“不同” • 感情色彩 风格色彩
• 三 反义词 • 1 定义:意义相反的词。反义词的意义概括 反映的都是同类现象中的两个对立的方面。 • 2 注意:一个词可以有多个反义词。 • 3 同义和反义的联系: • 同义是重叠关系,反义是对立关系。同义 和反义中的“同”和“反”是对立统一的。
三 词义的组合
• 一 词语的搭配 • 词义的形成是从特殊到一般,从复杂到简 单,词义的组合就是从一般回到特殊,从 简单回到复杂,组合中的词义往往会增添 词汇中的词所缺少的特征。 • 词义的组合通过词语的搭配实现。
第五章 词义
一 词汇和词义
• • • • • • 1 词汇 2 词汇的组成 3 词的词汇意义 4 语音—意义—现实现象之间的关系 — — 5 词义的组成 6 词义的概括性
• 1 词汇: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 用语的总汇就是该语言的词汇。 • 注意:区别词汇和词
• 3 词的词汇意义: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 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 注意:比较语法意义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一、词汇和词义(一)基本词和一般词基本词:一种词汇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部分。

特点:1. 全民常用;2. 稳固性;3. 构词能力强。

(有些基本词没有构词能力,如:表示语法关系的虚词:的、地、得、吗、啊等。

表示指称的代词,如:你、我、他。

基本词汇三个特点之间的关系: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一般词:词汇系统中除了基本词汇以外的所有词汇。

(二)词的词汇意义(词义)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

词义是语言得以存在的基础。

词义的特征:一方面是以现实为基础,对现实现象作概括的反映;另一方面,词义往往带有人的主观态度、主观评价色彩。

词义包括理性意义和附加色彩。

理性意义:词义的核心部分,是所有词都具有的,是整个词义的基础。

附加色彩:除理性意义之外表示人们的主观态度和评价的意义。

理性意义比较稳固,附加色彩容易变化。

“天堂、地狱、神、鬼”之类的词虽然是主观臆造的,但其形成仍然具有现实基础。

(三)词义的概括性词义对客观现实现象的概括反映,它不是反映个别的具体的事物的特征,而是反映同一类事物现象的共同特征。

任何词都是在概括。

词义的概括性把纷繁的客观现象化简了,获得了以简驭繁的功效。

词义概括性的特征: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

一般性:词义是从特殊的具体的对象事物中抽象出来的,舍弃了个别的具体事物的特点,反映的是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一般性特点。

模糊性:指人们认识中产生的关于客观事物的边界、状态的不确定性。

词义不是对客观现实的细致反映,而是大致的反映。

产生模糊性的原因:一方面,客观事物是连续不断运动的,难以切割,人们要认识它、把握它,就只能省略一些环节,使之变得相对清晰明确。

另一方面,因为人的个性上的差异,人们的认知水平、心理、态度、爱好及所处的环境都有所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并不都一致,很难有一致的标准。

“我们能分清好坏,但是我们分不清好和坏的界线。

”模糊性主要表现在概念的边沿区域,在中心区域概念的区别还是清楚的。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 词义 中南大学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 词义 中南大学



2、词义对现实现象的概括具有模糊性。就是 说,通过概括而形成的一般的、简单的东西, 本身往往带有一定的模糊性,词义的指称只有 一个大致的范围,没有明确的界限。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颜色词。 人的年龄可以划分为“童年、少年、青年、中 年、老年”等五个阶段,在汉语中可以用这五 个词来表达,但每个词所指的具体年龄段界限 是模糊的。

A.基本词汇的特点: (1)全民常用性。基本词汇中的词都是一个 语言社团里的人们在日常生活和日常交际中经 常地、普遍地使用着的词,其使用范围非常广 泛。这些词所表示的都是一些最常见的现实现 象和基本概念。例如汉语中的“水、饭、菜、 睡、衣服、车、吃、走、看、听、大、热、高、 新”等。


(2)稳固性。基本词汇中的词是大多是自古 就有的,历史悠久,人们世世代代都在使用, 不容易发生变化。例如汉语三千年前的甲骨文 中已经有了“牛、羊、马、鸡、酒、日、月、 雨、雪、风、见、杀、大、小”等词,这些词 自古至今都是常用的。 (3)构词能力强,是构成新词的基础。基本 词汇大多由一个词根构成,所表示的词义在语 言的语义系统中一般都是重要的、核心的,因 此这些词根容易成为构造新词的基干。





(2)形象意义:语义中所包括的人们对客观 事物所作的联想而产生的意义内容。它是由客 观事物产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 感觉方面的感性反映。 A、 视觉形象意义:仙人掌、金钱豹、蘑菇云、 灰不溜秋、白花花、丁字路口、爬山虎 B、 听觉形象意义:乒乓球、响当当、霹雳舞 C、 味觉形象意义:香喷喷、臭烘烘、甜丝丝、 酸不溜丢 D、 触觉形象意义:冰凉、火热、硬邦邦 有时候附加两种形象意义:胖墩墩(胖+矮+ 结实)

第五章 词汇和词义

第五章 词汇和词义

词义的性质
4、词义的性质 、 概括性 模糊性 根源:一是客观因素、一是主观因素) (根源:一是客观因素、一是主观因素) 民族性
三、义素和义素分析
1、义素 、 义素是词义的最小的语义构成成分,又叫语义特征。 义素是词义的最小的语义构成成分,又叫语义特征。 例如: [+人 [+男性 [+成年 男性] 成年] 例如:男人 [+人] [+男性] [+成年] 2、义素分析三步骤: 、义素分析三步骤: 首先, 首先,确立对比范围 其次,提取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 其次,提取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 再次,整理和描写义素。 再次,整理和描写义素。 例如: 男人、女人、 例如:1、男人、女人、小孩 哥哥、弟弟、姐姐、 2、哥哥、弟弟、姐姐、妹妹
同义和反义
二、同义和反义
1、同义词是指同一种语言或方言中几个声音不同而意 同义词是指同一种语言或方言中几个声音不同而意 同一种语言或方言 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 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
甲、乙
甲、乙
甲 乙
甲与乙重合
甲与乙基本重合
乙是甲的一部分
近义词的细小区别
请比较下面两组同义词 A B 教室---课堂 鼓励---怂恿 教室 课堂 鼓励 怂恿 鸡蛋---鸡子儿 成果---后果 鸡蛋 鸡子儿 成果 后果 西红柿---番茄 坚固---坚强 西红柿 番茄 坚固 坚强 公尺---米 慷慨---愤怒 公尺 米 慷慨 愤怒 扩音器---麦克风 脑瓜子---头颅 扩音器 麦克风 脑瓜子 头颅 A组完全等义,B组意义上有差别。 组完全等义, 组意义上有差别 组意义上有差别。 组完全等义 A组是等义词,B组是近义词。 组是等义词, 组是近义词 组是近义词。 组是等义词
平常人穿的衣服穿着便衣执行任务的警察或军人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区别4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区别同音词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音相同意义完全不同而且相互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词义
第一节词汇和词义
一、词汇的定义
词汇是一种语言里全部词语的总和。

词汇不论指什么样的范围,总是个表示集合体的名称,绝不能用来表示个别的词。

词汇同语音、语法比较起来是最敏感、最容易变化的。

二、词义
(一)词义的定义
语言的意义非常复杂,总的说可以分为两类。

由词的语法关系产生的意义叫作语法意义,由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产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叫作词的词汇意义,简称词义。

词义是客观对象的反映,客观存在的事物是词义形成的基础。

(二)词义的构成
1.理性意义
词的理性意义,也叫词的物质意义,是指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反映后所形成的意义。

这是词义的核心部分,是词义的基础。

2.词的附加色彩
词的附加色彩包括表情色彩、语体色彩和联想色彩。

表情色彩就是说话者对所谈论对象的评价和态度,有褒有贬有中立。

语体色彩是语言使用受言语环境制约而产生的。

在语言体系的同义手段中,有的适用于书卷语体,有的适用于艺术语体,有的适用于谈话语体,有的适用于科学语体等等。

联想色彩是从词汇意义的联想而产生的。

三、词义的基本特征
(一)概括性
(二)模糊性
When the last of my fellow-passengers had gone, I put down my paper, stretched my arms and my legs, stood up and looked out of the window on the calm summer night through which I was journeying, nothing the pale reminiscence of day that still lingered in the northern sky.
A .G .Gardiner: A Fellow-Traveller
当我的最后一个旅伴下车后,我放下报纸,伸伸手脚,站起来眺望旅途窗外那沉寂的夏季的,注视着那白日的暗淡余晖仍都留在北方的天空。

(三)全民性
四、词义成分分析
(一)义素分析的定义
1.义素的定义
词义的义素分析就是直接从语词的意义下手,把语词的意义分解为若干个意义元素,从而寻找出语词意义结构单位的描写单位。

2.怎样进行义素分析
义素分析就是把语义分割成最小的对立成分,从而描写语义的相互关系。

“父亲”:[+男性+直系亲属+长辈]
“母亲”:[+女性+直系亲属+长辈]
“儿子”:[+男性+直系亲属+晚辈]
:[+男性+旁系亲属+长辈]
分析一组词的语义成分,可以采取列语义成分矩阵的方式。

用竖标表示语义单位,横标表示语义成分,两标相交点用+—表示。

汉语中表示各种长辈亲属关系的语义矩阵:
[男性][旁系][长辈][父方][父方兄弟][母方兄弟][兄长]叔叔+-+++-
伯伯+-++++
姑夫+-++—
舅父+-+-+
姨父+-+-—
语义成分,一般采用二元对立,所以可用+—标示。

但有时二元对立用不上,只好改用别的标示方式。

美国语言学家奈达在分析英语中7个表示人的肢体活动的词的语义时,列了下面的语义成分矩阵:
3.义素分析的主要作用
义素分析使语义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科学化,摆脱了传统语义学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具体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可以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词义。

(2)通过语义分析可以更好地辨析同义词或反义词
(3)使释义形式化。

4.语义成分分析的局限和问题
(二)语义场
语义场是具有共同义素的语义组成的一个“场”。

语义场有层次。

一个语义场的下面可以分出“子场”。

同在一个层次下的词叫做下义词,下义词上面的就是上义词,上义词支配下义词,它们之间就是上下义关系,如:
Liv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lant animal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bush flowers tree shrub tiger wolf sheep dog
不同语言中同一语义场的成员构成及其关系是不相同的。

有可能某种语言中的某个词在另外一种语言中找不到相对应的词;还有可能出现多对一的情况,即某种语言中的一个词相当于另一种语言的多个词义的集合。

翻译的时候,要做到义素对等。

在一个语义场中,每增加一个词,这个词中所包含的语义就要重新调整。

第二节词义的聚合
词语按词义的不同特点聚合成类,形成不同和聚合,主要有多义聚合、同义聚合、反义聚合等等。

一、多义聚合
多义聚合的词成为多义词。

多义词指一个词包含几个相互联系的意义。

一个词产生时大多是单义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词义可以获得另外的意义,所以一词多义是语言历史的积累,是不同时代使用该语言的社会的集体创造。

从词义的起源和应用的角度看,多义词的若干意义可以分为本义、派生义。

本义指词最初的意思,派生义指在本义基础上通过引申或比喻等方式派生出来的意义。

本义虽然是词的最初意义,但是发展过程中,本义渐渐不为人使用,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倒成了人们最常用的意义。

二、同义聚合
同义聚合的词称为同义词。

同义词是一组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

前者称为
等义词,后者称为近义词。

等义词:
自行车——单车——脚踏车马达——发动机
星期——礼拜离别——别离
青霉素——盘尼西林维他命——维生素
autumn------fall tap------faucet(水龙头)elevator------lift tin------can
sweets------candy sofa------couch
语言中真正的或绝对的同义词是很少的,同义词在某些方面,如方言、文体风格、感情色彩、搭配限制方面总是有所不同。

语体色彩不同:
正式一般口语/随便gentleman man chap
pass away die pop off
感情色彩不同:
politician(贬,含有指为个人利益或其所属的政党利益不惜一切的意思)statesman(褒,其人精明能干善于处理国政)
搭配上受到一定限制:
large room
big eye
三、反义聚合
反义聚合的词称为反义词,反义词指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如:
生→死动→静有→无
alive→dead married→single male→female
大-小快—慢长—短老—幼
big-small quick—slow long—short old--young
第三节词义的组合
一、词义的组合条件
词义的组合是靠词语的搭配来实现的。

词语的搭配不是任意的,受到语法、语义等多方面条件的制约。

(一)词语搭配符合语法规律
(二)词语搭配在语义上的选择限制
语义组合是否合理除了语法的标准和语义标准的逻辑之外,有时词语的搭配还要考虑社会的使用习惯。

习惯的标准是在特定的语言中约定俗成的,有时甚至违反上面两个标准。

二、两种不同性质的组合关系
词语在句子中会发生两种不同性质的组合关系:一种是语法关系,一种是语义关系。

主谓,动宾,偏正等等是语法关系,施事,受事,工具,特征等等是语义关系,这两种关系都是在词语组合中发生的,分析句子时应该区分这两种关系。

“看书”(受事)
“住客人”(施事)
“写书”(结果)
“去北京”(处所)
“坐汽车”(存在物)
“搽脸”(被附着物)
“搽粉”(附着物)
区分语法关系和语义关系有助于语言研究。

“台上坐着主席团”
“今天开会”
“他写信”
“AB
A没B
A是不是B
AB不B”,
“他、台上、今天”都具有汉语主谓关系的形式特征,都是语法上的主语。

只是三者在语义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一个是施事,一个是处所,一个是时间。

分别语法关系和语义关系,既看到语法关系又看到语义关系,原来纠缠不清的问题变得明朗清晰,这种分析方法已得到语法学界多数学者的肯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