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讲 (第一讲)

合集下载

十五讲课后答案

十五讲课后答案

1、中国崛起靠什么?坚持硬实力(军事和经济)和软实力(思想文化)并举的战略(1)对外制定整体的大国外交战略:军事力量和经济文化力量协同发展(2)对内确立新的发展观:经济建设和制度建设齐头并举,即把国家制度建设纳入大国崛起战略,把单纯的经济建设转变为国家制度建设第一讲:政治学的基本问题1、政治与公共性是什么关系?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对于政治概念都有着不同的解释,其中有一类解释就是“管理性解释”。

孙中山先生认为,政治的两个特性是公共性与管理性,即:政治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具有公共性和阶级性的两重性。

(1)从公共管理政策的角度讲:政治是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2)从公共管理协调的角度讲:政治是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过程(3)从公共管理参与的角度讲:政治是社会成员从事社会公共活动的方式、方法、途径2、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的区别。

(1)政治哲学(什么样的生活是值得追求的):主要运用哲学思辨方法,论证某些政治价值是值得追求的,并试图探寻理想的政治生活方案,以民主、自由、正义、平等等政治价值为研究对象,揭示政治的价值基础和根本原则(2)政治科学(现实政治生活是什么样,及为什么是这样的):主要运用经验的、科学的、实证的方法,对政治生活进行量化分析,如对选举、投票、民意调查、政策绩效的分析与评估等。

第二讲:政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1、结合儒家思想特点,说明孔子“政者,正也”的含义。

“政者,正也”,即:政治具有教导、指正之意。

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通知,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儒家的政治思想以研究君主治国之道为核心,其特点是“伦理与政治不分”,即“修己治人,内圣外王”,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己治人在儒家看来是一件事情的两面,即:治人必之修己,修己必归结于治人。

孔子认为,“政治”就是政治领袖“不以自己的私意治人民,而要在自己良好的影响之下,鼓励人民‘自为’”,即:“政者,正也”。

中国美学十五讲第一讲摘抄

中国美学十五讲第一讲摘抄

中国美学十五讲第一讲摘抄
在《中国美学十五讲》的第一讲中,作者摘抄了以下几句话:
1.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基础。

"
2. "传统中国美学强调审美与伦理、道德的密切关联,强调美的受众应当有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品质。

"
3. "中国古代文人审美追求自然、朴素、含蓄,弃绝华丽、浮夸、过分张扬的审美风格。

"
4. "中国传统美学注重品味,认为审美活动应当是一种涵养情操、陶冶性情的过程。

"
5. "中庸之美是中国古代美学的核心观念之一,强调审美和生活、道德的平衡统一。

"
以上摘抄的句子是第一讲中作者阐述了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基础、美学与伦理的关联、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审美的涵养过程以及中庸之美的核心观念等方面的内容。

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绪论笔记

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绪论笔记

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绪论笔记中国历史地理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领域,涵盖了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和地理演变过程。

对于理解中国的文化、社会以及政治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十五讲的方式介绍中国历史地理的重要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历史地理的发展脉络。

第一讲:中国的地理环境1.中国处于亚洲东部,地势东高西低,自然地理条件多样。

2.中国的地形地貌包括高山、平原、河流等多种类型,对中国的农业、交通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3.中国的气候分布广泛,北方寒冷,南方温暖,不同气候区域间存在明显差异。

第二讲:中国的历史沿革4.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从夏朝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5.中国的历史可以分为古代、中世纪和现代三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历史事件和发展特点。

6.中国历史的特点包括封建制度、科举制度、地方政府体系等,这些都对中国的历史地理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三讲:中国的政治格局7.中国的政治格局一直以中央集权为主导,地方政府相对独立但受中央控制。

8.中国的政治制度经历了帝制、共和、社会主义等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政治特点。

第四讲:中国的经济体系9.中国的经济体系一直以农业为主导,近年来逐渐转向工业化和服务业发展。

10.中国的经济发展受到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影响,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特点。

第五讲:中国的文化传统11.中国的文化传统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等多种文化形式,对中国的文化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12.中国的文化传统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发展方式和表现形式,但一直以文化传统为核心。

第六讲:中国的军事制度13.中国的军事制度一直以集权为主导,军队受到政府的绝对控制。

14.中国的军事制度在历史上多次变革,但一直以国家安全为首要任务。

第七讲:中国的外交关系15.中国的外交关系一直以和平、友好为主导,但也保持着政治与军事之间的平衡。

16.中国的外交政策受到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影响,对国家的发展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根脉沂蒙根据地十五讲内容 -回复

根脉沂蒙根据地十五讲内容 -回复

根脉沂蒙根据地十五讲内容-回复根脉沂蒙根据地十五讲内容,可理解为关于沂蒙根据地的重要内容和主题。

以下将逐步回答这个主题,并撰写一篇1500-2000字的文章。

第一步:了解沂蒙根据地沂蒙根据地是中国共产领导的一片革命根据地,位于中国山东省沂蒙山脉区域。

这个地区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九、八兵团的重要战略区域。

知晓了这些背景信息后,我们可以开始总结十五讲的主要内容。

第二步:总结十五讲的主要内容1. 第一讲:沂蒙根据地的创建历程第一讲主要讲述了沂蒙根据地的创建历程,包括早期的秘密结构和后来的公开建设过程。

这一讲解释了沂蒙根据地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2. 第二讲:行政机构及其运行机制第二讲主要介绍了沂蒙根据地的行政机构及其运行机制。

具体包括地方政权、农会、妇女会、青年会等各个组织的设置和职责分工。

3. 第三讲:的组织及其运作方式第三讲主要阐述了共产在沂蒙根据地的组织结构及其运作方式。

包括地方委、支部的设置和活动,以及员的组织和培养等内容。

4. 第四讲:军事力量建设第四讲重点探讨了沂蒙根据地的军事力量建设。

涉及作战指挥体制、武装装备、战斗力提升等内容。

5. 第五讲:土地革命与农民运动第五讲主要阐述了沂蒙根据地的土地革命和农民运动。

主要包括土地改革、农村经济建设、农民组织等方面的内容。

6. 第六讲:宣传工作和文化建设第六讲侧重讨论了沂蒙根据地的宣传工作和文化建设。

包括宣传思想工作、文艺宣传、文化活动等。

7. 第七讲:教育工作和教育运动第七讲主要描述了沂蒙根据地的教育工作和教育运动。

重点包括教育机构的建设和发展,以及普及义务教育的推进等。

8. 第八讲:卫生卫生和卫生运动第八讲主要涉及沂蒙根据地的卫生卫生和卫生运动。

重点包括医疗机构的建设和发展,以及普及基本医疗服务的推进等。

9. 第九讲:军政关系及其处理方式第九讲主要讲述了沂蒙根据地的军政关系及其处理方式。

主要包括民兵组织、武装力量和行政机构之间的关系和协调方式。

美学十五讲_第一讲_美从何处寻共50页

美学十五讲_第一讲_美从何处寻共50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美学十五讲_第一讲_美从何处寻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西方美术史十五讲 丁宁 第一讲 绪论

西方美术史十五讲 丁宁 第一讲  绪论

第一讲绪论
图1-1约翰·威廉·沃特豪斯(John William Waterhouse)《阿波罗和达弗涅》(1908),布上油
画,145×112厘米,私人收藏
图1-2《野牛》(约公元前15000-前12000),壁画,阿尔塔米拉洞窟
图1-3《受伤的野牛》,拉斯科岩洞壁画局部(约公元前15000-前10000),壁画,野牛身长110厘米
图1-4库尔贝《奥南的葬礼》(1849-1850),布上油画,314×663厘米,巴黎奥赛博物馆
图1-5马蒂斯《背影I》(1909),青铜浮雕,洛杉矶富兰克林·墨菲雕塑公园
图1-6梵·高《落日中的播种者》(1888),布上油画,64×80.5厘米,奥特罗柯罗尔-缪勒美术馆
图1-7约瑟夫·莱特(Joseph Wright)《科林斯少女》(1782-1784),布上油画,106.3×130.8厘米,
华盛顿特区国家美术馆
图1-8安格尔《小提琴家帕格尼尼》(1819),素描,29.8×21.8厘米,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图1-9马蒂斯《线描人体》
图1-10毕加索《和平的脸容》
图1-11巴黎奥赛博物馆内。

中国历史十五讲

中国历史十五讲

中国历史十五讲第一讲:文明的曙光——史前时代与夏商周在远古的洪荒时代,中华大地上便已孕育着人类文明的曙光。

考古学家们从遍布中华大地的遗址中,为我们勾勒出早期人类的足迹。

从旧石器时代的粗糙石器,到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再到陶器的发明,人类的生产工具不断进步,生产力逐渐提高。

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明显,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分化,部落联盟逐渐形成。

公元前2070年,大禹治水成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文明时代。

商朝是继夏朝之后的第二个王朝,商朝时期,青铜器的制作达到了顶峰,甲骨文的出现,为研究商朝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周朝是第三个王朝,周朝时期,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确立,为后世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史前时代与夏商周,是中国历史的开端,也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奠基时期。

这一时期,中华大地上的人们,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凭借着智慧和勇气,不断探索,不断进步,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二讲:春秋战国——群雄逐鹿与百家争鸣夏商周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了春秋战国时期。

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也是一个思想激荡的时代。

周王室衰微,诸侯国纷纷崛起,相互争霸,形成了群雄逐鹿的局面。

在政治上,诸侯国之间通过战争、联盟、兼并等方式,不断调整着彼此的力量对比。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春秋五霸,以及战国七雄,都是这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

在思想上,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阴阳家等诸子百家,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治国理念和社会理想。

孔子、老子、墨子、韩非子等思想家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但正是这种动荡不安的环境,激发了人们的思想活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这个时期的许多思想观念和制度创新,都为后世的中国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讲:秦朝——统一六国与中央集权经过数百年的纷争,最终由秦王嬴政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

中国哲学十五讲课件

中国哲学十五讲课件

❖ 内圣外王
中国哲学十五讲
❖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 天人合一
❖中国哲学的主要思维方式: 直觉体悟
中国哲学十五讲
三、课程计划
❖ 第一讲 参赞天地之化育的形而上学——中国哲学概述 ❖ 第二讲 至圣先师——孔子 ❖ 第三讲 亚圣——孟子 ❖ 第四讲 大儒——荀子 ❖ 第五讲 无为而无不为的隐君子——老子 ❖ 第六讲 逍遥游之哲人——庄子 ❖ 第七讲 兼爱非攻的侠士——墨子 ❖ 第八讲 离坚白与合同异之辩——名家公孙龙与惠施 ❖ 第九讲 唯变所适的形而上学——《周易》 ❖ 第十讲 法术势合一的政治哲学家——韩非子 ❖ 第十一讲 天人感应与天道无为——董仲舒与王充 ❖ 第十二讲 得意忘象与独化的玄学——王弼与郭象 ❖ 第十三讲 顿悟成佛——隋唐佛学 ❖ 第十四讲 天理与人欲之结——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 第十五讲 变化气质与人性日生日成——张载与王夫之
中国哲学十五讲
附:联系方式
❖刘鹤丹
❖马克思主义学院三楼信箱
中国哲学十五讲
中国哲学十五讲
二、参赞天地之化育的形而上学
❖ 《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
❖ 人性是上天所赋予的;人按照上天所赋予的 人性去存在就是道就是智慧;人对道(智慧) 的追求即人对自身人性的修养、完善就是教, 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苏格拉底所说 的“智慧本身是一种净化”。
❖ 简言之,真正的哲学就是自我教育,是教化 的哲学,是使人成中之国哲为学十人五讲 。
中国哲学十五讲
五、作业
❖ 1、抄写作业:《论语》、《老子》、《大 学》、《中庸》、《易传·系辞》、《孟子》 (任一章)、《庄子》(内篇中的任一章) (随个人意愿决定)
❖ 2、小论文:经典著作抄后感或学习中国哲学 的感悟(随个人意愿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 夹具对切削成形运动的定位
4.1.2 夹具对切削成形运动的定位分析
2. 夹具对成形 运动的定位分析
如图所示铣工件 上的键槽,保证槽 底面与孔中心线的 平行度0.2mm,保 证键槽对孔中心线 的对称度0.2mm, 试分析夹具对成形 运动的定位。
4.1 夹具对切削成形运动的定位
4.1.2 夹具对切削成形运动的定位分析
4.1 夹具对切削成形运动的定位
4.1.1 夹具与机床的连接形式
(2) 夹具体底面 夹具体底面形状如
图所示,(a)为四周接 触,(b)为两边接触, 以上两形状用于铣床 夹具安装定位键时用, (c)为四角接触,夹具 侧面设找正基准时用 或钻床夹具用。
4.1 夹具对切削成形运动的定位
4.1.1 夹具与机床的连接形式
4.1 夹具对切削成形运动的定位
4.1.1 夹具与机床的连接形式
注意:一般工作台中间T型槽精度较 高,为H8、H9,常与键配合,应靠同 侧接触,且两键尽量相互远离。
4.1 夹具对切削成形运动的定位
4.1.1 夹具与机床的连接形式
2) 找正基准 对于位置精度 要求高的夹具, 在夹具体侧面设 找正基准,用百 分表找正夹具位 置,精确定位, 如图所示。
(3)U型耳座 U型耳座用于固定夹具,
一般在夹具体的纵向中线 (即定位键中心线)处两边 各设置一个,大型夹具在接 近四角处(间距与T型槽间 距相同)各设置一个。结构 如图所示,有凸台结构、凹 下设结计构手,册设。计也时有可不查 设阅 计U夹型具 耳座的,直接用螺栓压板压 紧夹具。
4.1 夹具对切削成形运动的定位
2. 键槽对孔中心线 的对称度0.2mm:
元件定位面对夹 具定位面的位置误 差△jw1= 0.1(心轴 与工件长度相等);
4.1 夹具对切削成形运动的定位
4.1.4 夹具位置误差的分析
夹具定位面与机床定位面的连接配合误差△jw2:
因18 、18 , H
7 0.018 0
h6--
0 0.011
所以键与T形槽最大配合间隙△max = 0.029
4.1 夹具对切削成形运动的定位
4.1.3 定位元件对夹具定位面的位置要求
定位元件对夹具切削成形运动的定位
4.1.3 定位元件对夹具定位面的位置要求
几种特例: 1. 如图所示直 接找正元件定位 面与成形运动的 位置要求;
4.1 夹具对切削成形运动的定位
1. 定位键
定位键用螺钉紧固在夹具体上。
A型:键与T型槽:B=T型槽名义宽度 h6或h8
键与夹具体: 、 B H7 h6、h 8
B JS6 h6、h 8
B型:键与夹具体: 、 B H7 h6、h 8
B JS6 h6、h 8
B取T形槽名义宽度
键与T型槽:B1=B+0.5按T型槽实际宽度配作 B1 =T实宽 h6或h8
4.1.3 定位元件对夹具定位面的位置要求
2. 如图所示对 元件定位面临 床加工,用成 形运动形成元 件定位面;
4.1 夹具对切削成形运动的定位
4.1.3 定位元件对夹具定位面的位置要求
如图所示成形运动 由夹具两镗套确定,此 时元件定位面对夹具定 位面、夹具定位面对机 床定位面的位置要求就 不会影响夹具对成形运 动的定位。
4.1 夹具对切削成形运动的定位
4.1.4 夹具位置误差的分析
例4.1:
如图所示,已知心
轴与夹具底面的平
行 度 0.08mm 、 与
键侧面的平行度
0.1mm , 键 与 T 形
槽的配合18
H7 h6
,两键
间 距 80 , 加 工 工 件
长 度 40 , 分 析 △ jw 。
4.1 夹具对切削成形运动的定位
4.1.1 夹具与机床的连接形式
车床夹具 与机床的连接
4.1 夹具对切削成形运动的定位
4.1.2 夹具对切削成形运动的定位分析
1. 几个概念 元件定位面:定位元件上与工件定位基
准接触的工作面。 夹具定位面:夹具在机床上安装时的定
位面。 机床定位面:与夹具定位面接触的机床
上的工作面。 成形运动:机床的旋转运动、进给运动。
键槽侧面∥工件孔中心线 在对刀尺寸正确的情况下,保证了键槽对孔中心 线的对称度0.2mm。
4.1 夹具对切削成形运动的定位
4.1.2 夹具对切削成形运动的定位分析
结论:影响夹具对成形运动的定位因素有 (1)元件定位面对夹具定位面的位置误差; (2)夹具定位面与机床定位面的连接配合误差; (3)机床定位面对成形运动的位置误差。
4.1 夹具对切削成形运动的定位
4.1.1 夹具与机床的连接形式
铣床夹具 与机床的连接
4.1 夹具对切削成形运动的定位
4.1.1 夹具与机床的连接形式
1.定位键 一般情况下,
每个铣床夹具 装有两个定位 键,标准结构 如图所示(定 位键尺寸查附 表6)。
4.1 夹具对切削成形运动的定位
4.1.1 夹具与机床的连接形式
机床夹具设计 第4章 夹具的对定
第4章 夹具的对定
本章属重点章节,要求重点掌握 夹具定位元件对机床定位面的定位和 与刀具的对正,一般掌握夹具分度装 置的设计。
4.1 夹具对切削成形运动的定位
4.1.1 夹具与机床的连接形式
夹具安装在机床工作台面上:如铣、钻、 镗床夹具。
夹具安装在机床回转主轴上:如车床夹 具,内、外圆磨床夹具。
上述(1)、(2)条属设计夹具解决的问题, (3)条属设计机床解决的问题。
4.1 夹具对切削成形运动的定位
4.1.2 夹具对切削成形运动的定位分析
夹具在机床上安装主要是保证元 件定位面对机床定位面的位置要求, 它是通过元件定位面对夹具定位面的 位置要求和夹具定位面与机床定位面 的连接配合要求而达到。
得 0.029/80=△jw2/40 △jw2=0.029×40/80=0.0145 则 △jw=△jw1+△jw2 =0.1+0.0145=0.1145
4.1.4 夹具位置误差的分析
解:1. 键槽底面对 孔中心线的平行度 0.2mm:
元件定位面对夹 具定位面的位置误差 △jw1= 0.08(心轴与 工件长度相等);
夹具定位面与机 床定位面的连接配合 误差△jw2= 0 则 △jw= 0.08
4.1 夹具对切削成形运动的定位
4.1.4 夹具位置误差的分析
对键槽底面对孔中心线的平行度0.2mm: 工件孔中心线∥心轴中心线∥夹具底面∥工作台面∥ 进给运动∥键槽底面 则 键槽底面∥工件孔中心线 对键槽对孔中心线的对称度0.2mm:
4.1 夹具对切削成形运动的定位
4.1.2 夹具对切削成形运动的定位分析
工件孔中心线∥心轴中心线∥夹具定位键侧面∥ T型槽侧面∥进给运动∥键槽侧面 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