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忠雄建筑展
安藤忠雄国内建筑汇总

安藤忠雄相关资料目录一、安藤忠雄国内设计作品 (2)1. 上海国际设计中心 (3)2. 亚洲现代美术馆 (5)3. 长沙阳光100国际新城 (6)4. 上海保利大剧院 (7)5. 黄浦江畔的震旦博物馆 (11)6. 良渚文化艺术中心 (12)7. 光的空间:新华书店+明珠美术馆 (16)二、安藤忠雄国内演讲摘录 (19)1. 2006.1.14 上海影城建筑的可能性 (19)2. 2010.4.17 北京会议中心城市的可能性 (19)3. 2010.6.29 同济大学演讲 (22)4. 2011.4.12 东南大学演讲 (23)5. 2012.3.17 上海梅赛德斯中心亚洲的时代 (24)6. 2016.10.26 上海保利大剧院亚洲的未来 (25)7. 2017.9.8 上海明珠美术馆创造可能性 (26)三、安藤忠雄部分观点汇总 (26)1. 谈中外建筑现状 (26)2. 谈环保 (28)3. 谈改建 (29)4. 杨澜访谈安藤忠雄 (30)一、安藤忠雄国内设计作品1.上海国际设计中心上海国际设计中心,位于同济大学科技园园区内,北依中山北二路、内环高架;南临国康路同济大学本部;东望四平路。
整个地块占地9127平方米,项目由同济科技出资4.7亿元进行打造,总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
安藤忠雄在中国的第一个设计也是他的第一个高层设计——上海国际设计中心已经建成。
上海国际设计中心是世界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在上海的首个办楼建筑作品,也是他为中国建筑设计的第一个公共项目。
上海国际设计中心安藤忠雄希望上海国际设计中心能够符合这个城市“惊人的速度感和生命力”,成为“属于上海的风景”。
中心设计线条简练,体块清晰,通过单体之间交错,递进,形成动感的整体节奏。
外墙将全部采用玻璃,呈几何结构,如同几个立方体的组合,超薄的屋顶加盖,整个建筑充满了力量感,被认为是大师的神来之笔。
挑高大堂西楼,东楼及连廊为甲级写字楼,11米的挑高大堂,单位有4米层高,面积在190平方米到220平方米之间,配备LOW-E双层中空幕墙玻璃,视野明亮开阔。
安藤忠雄上海设计的建筑

安藤忠雄上海设计的建筑
安藤忠雄是日本著名的建筑师,他的作品以简洁、现代、实用为特点,深受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
其中,他在上海设计的建筑更是备受瞩目。
安藤忠雄在上海的设计作品包括上海中心大厦、上海国际博览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等。
这些建筑都体现了安藤忠雄的设计理念,即将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创造出舒适、宜人的空间。
其中,上海中心大厦是安藤忠雄在上海的代表作之一。
这座建筑高632米,是中国乃至全球最高的摩天大楼之一。
安藤忠雄在设计上采用了“中空”的概念,将建筑内部空间分为多个层次,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中空空间。
这种设计不仅增加了建筑的美感,还提高了建筑的使用效率。
上海国际博览中心也是安藤忠雄的杰作之一。
这座建筑占地面积达到500,000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博览中心之一。
安藤忠雄在设计上采用了“流线型”的概念,使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同时也提高了建筑的使用效率。
总的来说,安藤忠雄在上海的设计作品体现了他对建筑的独特见解和创新思维。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艺术品,它们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更是为了让人们感受到
建筑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展览馆设计优秀案例

展览馆设计优秀案例展览馆作为展示文化艺术品的场所,其设计不仅需要满足实际的功能需求,更要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
下面将介绍几个优秀的展览馆设计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发。
首先,我们来看看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由法国著名建筑师让·努维尔设计。
整个建筑外观采用了大量的钢结构和玻璃幕墙,外形独特,给人一种现代感十足的视觉冲击。
在博物馆内部,空间设计灵活多变,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展览需求。
同时,博物馆还特别注重灯光和声音的设计,使得展览品能够得到最佳的展示效果,给观众带来极佳的观赏体验。
其次,值得一提的是法国卢浮宫。
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卢浮宫的建筑设计自然也是相当出色。
卢浮宫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古典和现代元素,宏伟壮观,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在卢浮宫内部,展览空间布局合理,各个展厅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使得观众能够在欣赏艺术品的同时,感受到建筑本身所散发出的艺术魅力。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日本的21世纪美术馆。
这座美术馆是由著名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设计,其外观简洁大方,内部空间布局灵活多变。
美术馆内部采用了大量的自然光线和绿色植物,营造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氛围。
此外,美术馆还注重艺术品与空间的互动,通过不同的展示方式和布局,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艺术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
通过以上几个展览馆设计案例的介绍,我们不难发现,优秀的展览馆设计不仅要考虑实际的功能需求,更要注重艺术性和观赏性。
合理的空间布局、灵活的展览方式、精心的灯光和声音设计,都是构建优秀展览馆的重要因素。
希望这些案例能够给大家在展览馆设计方面带来一些启发,激发更多的创意和想法。
展览馆作为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其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案例涌现,为人们带来更多的艺术享受和心灵震撼。
安藤忠雄建筑设计方案

安藤忠雄建筑设计方案安藤忠雄是一位著名的日本建筑师,他的建筑设计方案充满了创意和独特之处。
安藤忠雄的建筑通常以简约的线条和自然的材料为特点,注重与环境的融合和人文关怀。
在接下来的1000字中,我将介绍他的两个标志性建筑设计方案。
安藤忠雄最著名的建筑之一是日本岩手县的附属图书馆。
这个图书馆位于郊外的一个小山谷中,被葱翠的树木环绕着。
建筑的外观简洁而充满力量感,由一系列混凝土墙体和玻璃幕墙组成。
玻璃幕墙带来了充足的自然光线,并提供了壮丽的山谷景致。
在内部,建筑师巧妙地利用了不同高度的屋顶来创造出不同的空间。
一些房间的屋顶非常高,营造出开阔宽敞的感觉;而其他房间的屋顶较低,给人一种温暖舒适的感觉。
整个图书馆内部都被设计成了一个迷宫般的空间,人们可以在其中放松身心并享受阅读。
此外,安藤忠雄还特意设计了一条悬空的走廊,让人们可以俯瞰整个山谷,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另一个标志性的建筑设计方案是日本东京都的森美术馆。
这个美术馆是由现代艺术收藏家森氏和安藤忠雄共同创办的,旨在展示现代艺术作品并吸引更多的观众。
建筑外观由玻璃幕墙和金属网格组成,整个建筑看起来像是一座闪烁着光芒的巨大立方体。
在内部,建筑师将空间划分成了多个不同大小的展厅和大厅。
这些展厅和大厅之间通过楼梯、过道和天窗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富有层次感的空间布局。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美术馆顶部的一个巨大的天窗,充分利用了自然光线。
此外,美术馆还设有一个专门用于展示大型艺术品的空间,以及一个供观众休息和交流的咖啡厅。
总的来说,安藤忠雄的建筑设计方案充满了创意和独特性。
他注重与环境的融合,努力创造出一个和谐与自然共存的空间。
通过精心布局的空间和材料的选择,安藤忠雄的建筑既能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又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这些建筑作品不仅成为城市的地标,也为人们带来了舒适和愉悦的体验。
成羽町美术馆

成羽町美术馆
設計 - 安藤忠雄・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
竣工 - 1994年
構造 - 鉄筋混凝土、地上2階・地下1階
敷地面積 - 7,607.89㎡
建築面積 - 1,601.98㎡
建筑与场地
这座美术馆的场地一侧是陡峭的山崖,另三面是有厚重历史的石垣旧宅。
当人们到达美术馆入口,首先看到的是原址石垣,让人联想起岁月时光的流逝。
在毗邻山丘的一侧,为了与环境更好的融合,设计了一处人工水池,形成了秀丽的湖光山色。
清水混凝土朴实无华,有自然沉稳的韵味,与历史的石垣相呼应。
形式逻辑
方形和矩形的组合,中间以Z字形穿插,丰富了建筑物内、外空间的变化,提高了空间层次。
空间结构
插入的参观坡道,使众多的室内外空间都变成了很奇特的具有一定角度的空间,而不是简单的盒子结构。
建筑内部,展览上的双层围楼的陈列室和展区,连同咖啡厅、商店、贮藏区、办公区和后勤区都与有墙无顶的空白空间形成对比。
从外围上看,宽阔的水面静静的镶嵌在建筑的附近的山峦之间,水和建筑之间,露天楼梯,墙体和平台,这些结构将室内和室外连接起来。
我想让这座美术馆成为文化和历史交融的场所,山峦和建筑之间的睡眠反映了环境和建筑物,创造出一种虚拟的意象,观众可以同时看到虚和实。
——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之经典建筑分析

安藤忠雄之经典建筑分析——水之教堂Church on the Water目录安藤忠雄简介个人经历建筑风格影响作品介绍清水混凝土介绍水之教堂分析简介地形分析与北海道选址空间构成分析功能分析数据分析交通流线分析采光分析水之教堂与基督教文化模型制作过程总结一、安藤忠雄简介个人经历日本著名建筑师,从未受过正规科班教育,开创了一套独特、崭新的建筑风格,是当今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于1995年获得普列茨克奖。
安藤忠雄甚有传奇性,在成为建筑师前,曾任货车司机及职业拳手,其后在没有经过正统训练下成为专业的建筑师。
安藤的建筑一直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
安藤忠雄利用拳击比赛赢得的奖金,前往美国、欧洲、非洲、亚洲旅行,也顺便观察各地独特的建筑。
安藤素有“没文化的日本鬼才”之称。
建筑风格可靠的材料。
即真材实料,这真材实料可以是如纯粹朴实的水泥,或未刷漆的木头等物质。
纯粹的几何形式。
这种形式为建筑提供基础和框架,使建筑展现于世人面前。
自然。
安藤所谓的自然,并非泛指植栽化的概念,而是指被人工化的自然、或者说是建筑化的自然。
他认为植栽只不过是对现实的一种美化方式,他追求的自然是由素材与以几何为基础的建筑体同时被导入所共同呈现的。
影响安藤开创了一套独特、崭新的建筑风格,以半制成的厚重混凝土,以及简约的几何图案,构成既巧妙又丰富的设计效果。
安藤的建筑风格静谧而明朗,为传统的日本建筑设计带来划时代的启迪。
他的突出贡献在于创造性地融合了东方美学与西方建筑理论;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提出“情感本位空间”的概念,注重人、建筑、自然的内在联系。
安藤忠雄还是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的客座教授和东京大学教授,其作品和理念已经广泛进入世界各个著名大学建筑系,成为年轻学子追捧的偶像。
安藤忠雄在当代引起广泛的赞赏不是偶然的。
他的作品简约平正,冷凝深远,含有诗意哲理,在现代建筑的物质手段中传达出日本古典美学的情趣与底蕴。
作品介绍教堂三部曲之光之教堂教堂三部曲之风之教堂、、水御堂吉住的长屋福特沃斯现代美术馆国际儿童图书馆二、关于清水混凝土清水混凝土(As-cast Finish Concrete/BareConcrete)又称装饰混凝土;因其极具装饰效果而得名。
安藤忠雄作品建筑分析

0 安藤忠雄作品建筑分析
1. 光之教堂
光之教堂是安藤忠雄的代表作之一,它充分体现了安藤 忠雄对自然和光线的执着追求。在这座教堂的设计中, 安藤忠雄运用了极简的几何形状和自然元素,如光和影 ,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引人深思的氛围。教堂的外观呈长 方体形状,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只有一扇小门和一个 小窗户。这种简洁的外观使得人们能够更加专注于教堂 内部的氛围0 安藤忠雄作品建筑分析
2. 水之教堂
水之教堂是安藤忠雄的另一件杰作,它坐落 在日本北海道的一个宁静的湖泊旁。这座教 堂的设计同样体现了安藤忠雄对自然元素的 重视。教堂的外观呈长方体形状,但与光之 教堂不同的是,它的表面覆盖着波动的白色 膜布,给人一种轻盈而梦幻的感觉。教堂内 部的空间非常宽敞,没有任何多余的支撑结 构,使得人们能够感受到一种与自然的融合
安藤忠雄作品建筑 分析
XXX:xxx
XXX:xxx
--
目录 Content
01
1. 光之教堂
02
2. 水之教堂
03
3. 住吉的长屋
04
4. 兵库县立美术馆
05
5. 上海国际设计中心
0 安藤忠雄作品建筑分析
安藤忠雄是一位备受推崇的日本建筑师,他的作品以 独特的风格和理念赢得了全球赞誉
x
以下是对安藤忠雄作品建筑的分析
综上所述,安藤忠雄的作品以独特的风格和理念赢得了全球赞誉。他的作品不仅注重 建筑本身的外观和内部空间的设计,更注重与自然和文化的融合和创新。他的作品不 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同时也代表着一种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文化传承
--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XX
指导老师:XXX
0 安藤忠雄作品建筑分析
3. 住吉的长屋
安藤忠雄上海设计的建筑

安藤忠雄上海设计的建筑
安藤忠雄是日本著名的建筑师,在建筑设计领域拥有着世界性的影响力。
他主张"没有单独的建筑",认为建筑应该与环境相融合,体现出内在的自然美。
安藤忠雄的建筑设计风格独具特色,他认为建筑应该既满足功能性,又使人们感受到美和乐趣。
他的建筑设计注重细节,通过简洁和谐的构造和材料营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
他在设计中采用了许多传统的建筑元素,比如木材、混凝土、石材等,使建筑更具有温情和人文气息。
安藤忠雄在上海设计的建筑包括上海农工商集贸市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体育馆、上海国际博览中心等。
上海农工商集贸市场是上海市政府推进老城区改造的重点项目之一。
安藤忠雄的设计理念是“不改变老市场的商贸性质,找回老上海市井文化的味道”。
他在保留老市场建筑的基础上,利用板材等新型材料重构建筑外观,使其更加现代化。
在内部,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让市场营造出一种浓郁的人情味,成为城市中心地区的新地标建筑。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体育馆是上海市政府举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场馆之一。
安藤忠雄的设计理念是“建筑的外形应该与场馆的内部功能相呼应”。
他在设计中采用了倾斜的外墙和弯曲的屋顶结构,使大厅内部自然光线不受遮挡,营造出一种柔和而宁静的氛围。
他的设计同时还注重了使用效率和人流疏导,让体育馆成为了世博会期间重要的活动场馆。
总体来说,安藤忠雄在上海的建筑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他的设计理念和风格,既注重建筑的美感和时尚性,也兼顾了功能性和环境和谐性。
他的建筑作品为上海市政府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城市文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设展示厅“静”的空间,采用混凝土 和玻璃的镶嵌构造,倒入了日本传统建 筑手法“缘侧”般的缓冲空间领域。让 人感觉身在美术馆内部却像漫步森林中 一样,建筑的内外空间具有流动性。 特别展示厅“动”的空间,我们在建筑 体量埋入地下而形成的封闭箱体中,设 计了天窗使得采光颇具戏剧性。来访的 人们从与“静”空间的对比中更加鲜明 地感觉到光的戏剧性效果。
安藤忠雄建筑展
——环境与建筑 ——环境与建筑
前言
建筑家安藤忠雄始终致力于以环境为主题的建筑事业。他所倡导的是, 建筑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与自然、历史、社会等各个重要素相关联,为 所在的场所注入新的生命。 从日本到亚洲其它地区及至欧洲、美国,在一系列持续不断的国际设计 活动中,世界各地都涌现了安藤忠雄的建筑。安藤忠雄的建筑,除了场 所性之外,更值得我们注目的是各个场所的时间周期。比如开发了四起 的六甲的集合住宅、包含地中美术馆在内的一系列直岛的项目,花费时 间都长达十年以上。其发展的过程,甚至可以比作为生物成长的过程。 可以说,正是由于始终把建筑看作环境的一部分,才会有安藤忠雄建筑 作品的存在。 这次题为“环境与建筑”的展览,是安藤忠雄建筑思想精髓的再现。诚 如他自己所说,“我试图要解决两个困难的课题,即逐渐形成自我的美 学,并探索建立在环境基础上的建筑”。在他的美学思想得到世人认同 和赞赏的同时,安藤忠雄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环境这一课题上,这充 分体现了他作为现代社会建筑家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这次展览汇集了安藤忠雄最新创作的20个作品,其中有为911事件所作 的世界贸易中心重建项目,也有为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所作的震后复兴 计划。所有的作品都凝聚了安藤忠雄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及自然 环境的关切。
问题是,以什么样的形式来保留 如此伟大的历史建筑物。考虑到 目前的现实状况,对建筑进行修 复和重建是不可能的。但是,即 使是改建,也不能失去了延承了 近半个世纪的都市记忆。因此我 们以“ 们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地下空 间”,将建筑物一半以上的体谅 埋入地下,使建筑物的高度压低 到和沿街的榉树相近“以及” 到和沿街的榉树相近“以及”直 接把表参道的平缓坡道移植到建 筑内部的公共空间” 筑内部的公共空间”这两点为目 标进行设计与调整。 我们使建筑物沿表参道而建,外 立面绵延约250米,各层由从表 立面绵延约250米,各层由从表 参道开始的平缓斜坡构成,在都 市空间里勾勒出新型的公共空间 此外,我们在建筑的屋顶平台上 设计了屋顶绿化,使它看起来正 好和街道的榉树连接在一起。这 是我们意图使表参道同润会青山 公寓面向下个时代、获得“再生” 公寓面向下个时代、获得“再生” 的方式。
曼哈顿阁楼
设计时间: 1996建筑面积: 2 712m
地点在纽约的曼哈顿。这是一个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建造的高楼里,被 当作住宅以及客房来使用的阁楼的增建计划。整个纽约给人的印象,尽 管一部分一部分抽出来看的话,可以看出它的多样性与各种不同的表情; 但从总体来看,又可以感觉得到一种不可思议的完整性。因此我希望创 造出能捕捉住纽约城市特色的建筑,而又不被它多样与复杂的能量所淹 没。 阁楼是建筑物最上层的箱形建筑,用混凝土建造,外包玻璃表皮,如悬 浮于空中一般。在距离最上层翁五层楼的地方,也使用同样素材与形态 的箱形体,以偏斜的角度穿嵌入到左右对称的高层建筑中。。另外,考 虑在屋顶上设置大片水池,使曼哈顿摩天楼复线其上,从而演绎惊人的 “借景”手法。
6, 33,
原同润会青山公 寓是在关东大地 震之后,与1927 震之后,与1927 年最早在日本建 造的真正意义上 的钢筋混凝土集 合住宅。以中厅 为中心的人性化 布局和外墙面设 计等细节,至今 仍受到很高的评 价。这个公寓所 创造出的街道风 景四十年来一直 印刻在行人的心 底,这是我们应 该加以继承的东 京的“ 京的“都市记 忆”。
2005年施工图完成,现场也到了解 体已有建筑、维护河岸的阶段,但 是因为周边开发的迟缓以及其它原 因,项目被迫中止。现在,基底改 在了意大利的威尼斯,我们正在与 开发商兰西斯皮诺一起进行着新的 设计。
兰根基金会/ 兰根基金会/霍姆布洛伊美术馆
设计时间: 1994/072002/07 施工时间: 2002/082004/07 基地面积: 120, 2 000m 建筑面积: 3, 2 050m
建筑由五栋平行排列的“箱体”为基本单位构成。“箱体”长短两边的 比例与整个设计相呼应,全部采用混凝土和玻璃的双重表层构造。考虑 到酷暑盛夏的强烈日照,各栋建筑全都设计了深深的“挑檐”。夹在玻 璃和混凝土之间的狭窄空间,即使是防止展品的混凝土箱体的室内环境 得以安定的过滤的装置,同时也起到了缓和各展室独立性的作用。这是 一个可供人们休憩的空间,人们可以从水池反射的柔和光线中,欣赏对 岸的绿茵。建筑的双重表层构造和随处可见的天井设计,在单纯的构成 中实现了复杂的空间序列。关于也是展示空间主题之一的“光”,我们 设计了两种自然采光系统,既有来自赋予箱体空间以特性的高侧光,也 有来自透过聚四氯乙烯膜洒向室内的柔和屋顶采光。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阶段,针对展品的收集、我们在和美术馆方面充分协 商、互相理解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展示空间的设计、对于美术馆这样一 个追求艺术空间主题的设计来说,这是一个达到理想状态的项目。
在样式主义的高层大楼上, 借由象征20世纪的铁、玻 借由象征20世纪的铁、玻 璃、清水混凝土这些材料建 构的现代建筑之嵌入,使两 者直接的产生相互的碰撞, 从而在新旧交汇中,不断地 孕育出源源不绝的新刺激之 建筑。
同润会青山公寓改建
设计时间: 1996/042003/3 施工时间: 2003/42005/12 基地面积: 2 050m 建筑面积: 2 930m
世界贸易中心重建
设计时间: 2001/122002/01
2001年 11日上午纽约突袭而来的恐怖事件,不但夺去了数以千计的人 2001年9月11日上午纽约突袭而来的恐怖事件,不但夺去了数以千计的人 们尊贵的生命,也夺去了对于城市来说最重要的“记忆” 们尊贵的生命,也夺去了对于城市来说最重要的“记忆”。这种行为破 坏了一个世纪以前诞生在岩石之上的现代大都市纽约,以至美国的高度 与繁华的象征,同时也是对构成了20世纪的世界及其价值观的一种否定。 与繁华的象征,同时也是对构成了20世纪的世界及其价值观的一种否定。 这种行为不应该得到饶恕。从单纯的破坏与一连串的报复中,任何事物 都不能得到重生。但是,实践归根结底是由于不同文化间的对立造成的, 即以追求和传播全球性标准为至上的美国社会价值观,和与此对立的试 图保持自身民族的身份意识同一性,保卫其宗教基础的伊斯兰世界价值 观之间的冲突。这是被逼至绝境的人们最后拼死一搏的反抗。 现在正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时候。在地球这个有限空间中过着纷杂生活 的我们,怎样才能共生共存呢?能否既互相认同彼此的存在,又营造出 一个共同体呢? 如果要填补已然消失的世界贸易中心遗迹的空白,我想那不是建筑,而 应该是为安魂和反省而做的“场所” 应该是为安魂和反省而做的“场所”吧。于是我提议建造一个坟墓。坟 墓将成为一个景观,它的形状为球形剖面的1/6,球半径为地球赤道半径 墓将成为一个景观,它的形状为球形剖面的1/6,球半径为地球赤道半径 的1/30,000,高度约为30米。 1/30,000,高度约为30米。
在德国杜塞尔多夫郊外的 霍姆布洛伊德美术馆,是 一个世界稀有的“公园” 美术馆。在二十几万平方 米郁郁葱葱的森林中,几 十栋展示室就像消融在树 丛中一样散落布局,在那 里陈列着雕刻家欧文 里陈列着雕刻家欧文希利 克的作品。在霍姆布洛伊 以西约一公里的北约导弹 发射基地的遗迹上,将建 设新的美术馆,其中之一 就委托了我们进行设计。 这就是兰根基金会/ 这就是兰根基金会/霍姆布 洛伊美术馆设计的开端。 美术馆收藏着兰根夫妇收集的东洋美术和现代美术藏品。接受了 这个项目之后,我考虑设计两个不同性格的空间。一个是为东洋 美术而做的、充满柔和光线的“静”的空间。另一个则是为现代 美术而做的光影交织跳动的“动”的空间。反复研究之后,我们 使建筑群的构成包括了采用混凝土箱形外包玻璃的双层膜构造的 东洋美术常设展示厅,以及与之成45角建筑一半埋入地下的并列 东洋美术常设展示厅,以及与之成45角建筑一半埋入地下的并列 的两栋特别展示厅。
皮诺基金会美术馆
设计时间: 2001/012003/06 施工时间: 2001/012003/06 基地面积: 32, 2 000m 建筑面积: 95, 2 078m
这是2001年10月,我们为参加国际 建筑设计竞赛而做的位于巴黎的新 美术馆方案。地点在巴黎西南郊外 塞纳河的赛冈岛上。基地面积3.2公 顷,总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是 欧洲民间最大规模的建筑设计,备 受瞩目,堪称“蓬皮杜中心第二”。 赛冈岛是法国汽车制造商雷诺的发 祥地,同时又是1968年巴黎五月革 命崛起的地方,因此它对巴黎及巴 黎市民而言,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 在这片土地上,既能最大限度的活 用其传承至今的记忆以及特性,而 同时又薄又美术馆所应具备的静谧 内敛的空间和文化交流的场所,我 想建造的就是这样一座具备两种相 反性格的建筑。反复考虑之后,我 们提出了建筑全体由两大空间构成 的设想:一个是保留了水及线条并 加以建筑化的呈阶梯状隆起的“广 场”;另一个是同样沿着到的轮廓 设计得犹如漂浮起上的玻璃体。
在人们再三呼吁世界环境危机的今天,建筑界也开始关注诸如“可持续 发展”、“生态学”之类的主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重新审视三十多 年来安藤忠雄所从事的座位环境艺术的建筑活动,相信会对今后的建筑 思考带来重要的启示,同时对于正在高速发展的中国来说,也具有特别 重要的现实意义。 经过长达三年的精心准备,中国国内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展览会 如期开幕了,借此机会向所有对本次展览会给与无私帮助和鼎力协助的 每一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2005年12月 上海美术馆 安藤忠雄建筑展上海实设计时间: 1988/01-
基地位于流经日本大阪市中心河流的中心岛, 宽150米,东西绵延920米,具有非常艺人的亲 150米,东西绵延920米,具有非常艺人的亲 水空间的特性。它具有丰富的城市文脉,遗留 着众多记载着大阪城市历史的文化设施。 1980年的中之岛计划I 1980年的中之岛计划I是一个对历史建筑物之一 的市府大楼进行改建的提案。九年后提出的中 之岛计划II是包括这个建筑物在内的、把整个 之岛计划II是包括这个建筑物在内的、把整个 个辅导建设成为城市文化区域的提案。日本很 少有为市民提供的公共广场设施,该提案的实 现将有助于提升城市空间的机能和品质。 为了充分利用基地的特有环境,展现其丰富的 文化内涵,我提出了“地层空间” 文化内涵,我提出了“地层空间”的概念,即 把博物馆、美术馆这些文化设施埋入地下,其 地上部分则作为绿意盎然的城市公园,成为这 个文化区域的纽带。 对中之岛最重要的建筑物——公会堂的改建, 对中之岛最重要的建筑物——公会堂的改建, 则提出了“城市之卵” 则提出了“城市之卵”的构想。这一构想,对 有半个世纪历史的建筑物不作任何改动,只在 其内部插入一个球形大厅。我们由此在新旧建 筑的对话中,在历史与现状的交汇中,使它们 能够以各自的空间特性面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