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言类型学
语言学类型ppt

除了汉语外,词根语的还有,壮语、傣语、越南语、马来亚语、缅语、 萨摩亚语等。
孤立语
· 孤立语也通过运用虚词和语序来表达语法意义。 典型代表是现代汉语、越南语、壮语、彝语、苗语等。
一个词由许多表示各种意义的语素组成, 用多个词缀附加在词根上, 一个词收编了许多句子成分信息,甚至于一个词有时就相当于一个句 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复综语(多式综合语)
· 主要特点:分不出词和句子,词和句子合二为一,一个词的构成部 分同时也是另一个词的组成部分,许多成分互相编插组合在一起,没 有一个能独立使用的词,只能连缀成句子使用。
· 按构词形态将语言分为孤立语、粘着语、屈折语和复综语(多式综合 语)
· 特点:形态研究、非离散(趋近性)、狭隘
形态类型
Review Of Work Content
孤立语
粘着语
屈折语
复综语
孤立语
· 孤立语也叫词根语或无形态语,这种语言的实词一般不带语法标志, 也就是没有词的形态变化,采用词根复合法来构成新词。词主要由词 根构成,有的也含有词缀,但数量较少。
义。
Aenean commodo ligula eget dolor. Cum sociis natoque
“王”字可以读作阳平 (第二声pe)na,tib也us 可et m以agn读is di作s pa去rtur声ient m(第onte四sLo声rem)ip,su读m d作olor阳
平的是名词, 而读作去声的是动sit词am(et, c以ons…ecte…tu为er ad王ipis)cing。elit.
语言类型学

语言类型学一,语言学流派大体上分成两类:形式学派和功能学派。
这两派都是为了寻找语言的本质。
但是语言类型学并不关心语言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或者说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关心),这一流派以研究方法和研究观念而区别于传统的两大阵营。
当然,在语言类型学中,也有的学者偏形式,也有的学者片功能,用刘老师的话说就是:这里没有分界,只有程度。
现在比较热门的方向是词类类型学。
二,形式语法跟语言类型学基本是正好相对的(这和那台湾老师的说法一样)。
形式语言学是从一种语言出发,向纵深挖掘,找出人类语言的深层结构,这是演绎式的。
类型学是从很多种语言中找出共同点来,从而探索到人类语言的共同形式,这是归纳式的。
两者的区别就是:前者认定每一种语言都是深层结构的分支,从一种逆流向上总能找到源头。
后者认为每一种语言都是深层结构的一个表现,通过大范围整理语料,可以消除不同之处,找到原初的语言形式。
三,形式学派是test,即告诉人们什么是“不可说”,未作规定的便合法(这就和法理上的原则是一样的)功能学派是text,即重视篇章、语用这些东西,“这世上没有语法,只有语法化”。
类型学派是attest,探讨某几种语言的共性和变异限度,看语言中是否有某种结构。
四,双宾语结构可以作为非常好的测试样本,各种语言中的双宾语有很大不同,不但表现了语法规则,还代表了语用、篇章知识在语法化过程中的痕迹。
我们要考察的是:这一意义是怎么表达的?近宾语和远宾语的结构是怎样的?是否被介词隔开了?语言类型学语言类型学有广狭松严不同的种种含义,但都离不开一个“跨”字,即它必须有一种跨语言(及跨方言、跨时代)的研究视角,才能称为类型学研究。
而严格意义上的类型学,是具有自己研究范式的“语言共性与语言类型研究”。
从当代语言学的学术构成看,语言类型学既是语言学的一种分支,也是语言学的一种学派。
说它是分支,因为它和其他研究领域构成了某种分工:承担了跨语言比较和在比较中总结人类语言共性的任务,从而与注重语言结构内部深入研究的工作形成学科上的一种互补合作。
语言类型学讲座心得体会

摘要:近日,我有幸参加了关于语言类型学的讲座,深受启发。
以下是我对此次讲座的深入思考和心得体会。
正文:一、讲座概述本次讲座由知名语言学家主讲,主题为“语言类型学”。
讲座从语言类型学的定义、研究方法、主要类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我对语言类型学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二、心得体会1. 语言类型学的定义与重要性讲座中,主讲人首先阐述了语言类型学的定义,即对语言结构、语法、词汇、语音等方面的分类研究。
语言类型学对于我们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揭示语言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语言类型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从而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2. 语言类型学的研究方法讲座介绍了语言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对比研究、历史研究、田野调查等。
这些方法为我们研究不同语言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只有通过实地调查和对比分析,才能真正了解语言类型学的内涵。
3. 主要语言类型及特点讲座中,主讲人详细介绍了主要语言类型,如孤立语、屈折语、黏着语、词根语等。
通过对这些语言类型的分析,我了解到不同语言在语法、词汇、语音等方面的特点。
例如,孤立语的特点是缺乏词尾变化,词序固定;屈折语则具有丰富的词尾变化,表达语法关系;黏着语则通过词缀表达语法关系。
这些知识使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
4. 语言类型学与跨文化交流讲座最后,主讲人强调了语言类型学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了解不同语言类型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方式,从而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效率。
三、总结通过本次讲座,我对语言类型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语言类型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研究方法。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为促进跨文化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这次讲座让我受益匪浅。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关注语言类型学的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为我国语言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附:语言的类型学分类

语言的类型学分类
根据语言结构方面的情况、特点对语言进行分类,将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四种类型:孤立语、屈折语、粘着语、复综语。
孤立语(词根语或分析语)
特点:缺乏形态变化,词和词之间的关系,词在句中的作用不是通过形态表示,而是通过语序和虚词表现出来的。
如:汉、苗、彝、壮等。
屈折语
特点:有丰富的形态变化,主要是用内部屈折和外部屈折来表现语法关系。
所谓“内部屈折”,就是指替换词根内部的某些音位(元音或辅音)。
“外部屈折”是指词尾的变化。
如:俄语、英语、法语、德语。
粘着语(胶着语)
特点:有形态变化,但无内部屈折,其形态变化是通过用很多附加成分粘连在词根上来表达各种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这些附加成分一个一个附着在词根上就好象一个一个粘在词根上,所以叫粘着语。
如:土耳其、哈萨克语、日语等。
复综语(编插语、多式综合语)
特点: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粘着语;句子可以说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离开了句子就无所谓词,即一个词就有如一个句子。
任何一个语素都不能独立存在,而且有的语素仅仅是一个字母。
如i-n-i-a-l-u-d-an 意思为:我把这个交给他。
如爱斯基摩语、美洲印第安语。
备注:语言的发生学分类是则从语言的谱系出发而得到的,即各亲属语言。
语言类型学的特点

语言类型学的特点
1.跨学科性:语言类型学涉及语言学、人类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多个学科,并与语言地理学、历史语言学、比较语言学等学科密切相关。
2. 时空性:语言类型学主要研究不同地区和不同历史阶段的语言类型,了解语言发展和演化的规律。
3. 归纳性:语言类型学通过对语言的共性和差异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一般性的语言类型和分类方法。
4. 体系性:语言类型学通过建立语言类型分类体系,将各种语言类型有机地组织起来,为语言研究提供了基础和框架。
5. 实证性:语言类型学以事实为依据,通过对大量语言材料的收集、整理和比较,进行语言类型分类和归纳。
总之,语言类型学是一门具备跨学科性、时空性、归纳性、体系性和实证性等特点的语言学学科,它对于理解语言多样性和语言现象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 1 -。
《2024年语言类型学视域下蒙古语和英语构词法对比研究》范文

《语言类型学视域下蒙古语和英语构词法对比研究》篇一一、引言语言类型学是一种研究不同语言间共性和差异的学科,其研究方法主要关注语言的形态、句法、词汇等特征。
本文旨在从语言类型学视域下,对比分析蒙古语和英语的构词法,以期揭示两种语言在构词方面的异同。
二、蒙古语和英语的构词法概述(一)蒙古语的构词法蒙古语的构词法以词根附加法为主,通过在词根上添加前缀、后缀或词干内部变化来形成新词。
此外,蒙古语还采用复合法、转化法等构词方式。
在形态上,蒙古语具有丰富的词缀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语言的语法功能和词汇意义。
(二)英语的构词法英语的构词法以派生法为主,通过添加前缀、后缀或词根的组合来形成新词。
此外,英语还采用转化法、截短法等构词方式。
英语的词汇构成较为灵活,具有较高的形态变化能力。
三、蒙古语和英语构词法的对比分析(一)词根与词缀的差异蒙古语和英语在构词法上均使用词根和词缀。
然而,两种语言的词根和词缀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
蒙古语的词根较为稳定,主要通过添加词缀来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
而英语的词根和词缀关系更为灵活,可以通过重新组合来形成新词。
(二)构词法的类型与特点蒙古语以词根附加法为主,通过添加前缀、后缀或词干内部变化来构成新词。
这种构词法使得蒙古语的词汇具有较为明显的形态变化和语法功能。
相比之下,英语的构词法更为灵活多样,派生法、转化法、截短法等多种构词方式并存。
这使得英语的词汇构成更为丰富,表达更为灵活。
(三)构词法的历史演变与文化影响蒙古语和英语的构词法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受到各自文化的影响。
蒙古语的构词法体现了其游牧文化的特点,如通过添加词缀来表达复杂的语法意义。
而英语的构词法则体现了其海洋文化的特点,如通过重新组合来形成新词,表达新的概念和事物。
四、结论通过对蒙古语和英语构词法的对比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两种语言在构词方面存在显著的异同。
在语言类型学视域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异同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蒙古语的构词法以词根附加法为主,具有较为明显的形态变化和语法功能;而英语的构词法则更为灵活多样,具有较高的形态变化能力。
语言类型学心得体会怎么写

语言类型学心得体会怎么写语言类型学是关于语言分类和语言联系的一门学科。
在学习语言类型学的过程中,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语言类型学教会了我如何将不同的语言分类和比较。
通过学习语言类型学,我了解到世界上存在着众多不同的语言,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法、词汇和音系。
通过研究语言类型学,我能够将这些语言按照它们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类,并且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
这种分类和比较的能力对于我深入了解不同的语言和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次,语言类型学教会了我如何分析语言的结构和特点。
通过学习语言类型学,我学会了分析语言的音韵、形态、句法和语义等方面的结构和特点。
我能够通过这些分析找出语言的共性和差异,揭示出不同语言背后的规律和系统。
这种能力对于我学习和掌握语言有着重要的帮助,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言。
第三,语言类型学教会了我如何研究语言的历史和演变。
通过学习语言类型学,我了解到语言是随着时间演变的,这种演变包括音变、词汇变化、语法变化等方面。
我学会了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语言,分析语言的演变规律和历史变化。
这种能力使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变化和发展,揭示出语言变化的原因和机制。
除了以上几点,学习语言类型学还给我带来了其他的收获。
通过学习语言类型学,我培养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言类型学需要我们从大量的数据中找出规律和关联,并且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这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我在其他领域的学习和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此外,学习语言类型学还让我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语言我们能够了解一个民族的思想观念、价值观以及社会习俗。
通过学习语言类型学,我深刻地意识到语言与文化之间是如此的紧密相连。
语言类型学的知识让我更加敬重和欣赏不同的语言和文化。
总之,学习语言类型学是一次十分有收获的经历。
通过学习语言类型学,我获得了将不同的语言分类和比较的能力,学会了分析语言的结构和特点,研究语言的历史和演变,并培养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言类型学视域下蒙古语和英语构词法对比研究》

《语言类型学视域下蒙古语和英语构词法对比研究》篇一一、引言语言类型学是一种跨语言比较的方法,通过研究不同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特征,揭示语言间的共性与差异。
构词法作为语言形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类型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本文旨在从语言类型学视域下,对蒙古语和英语的构词法进行对比研究,以揭示两种语言在构词法上的共性与差异。
二、蒙古语和英语的构词法概述(一)蒙古语的构词法蒙古语属于蒙古语族,其构词法以词根加前缀、后缀为主要特点。
蒙古语的词汇中,大部分词汇都是由一个或多个词根与各种前缀、后缀组合而成。
此外,蒙古语还具有丰富的形态变化,如名词的数、格等变化。
(二)英语的构词法英语构词法多样,主要包括派生法、转化法、复合法等。
派生法是英语中最常见的构词方式,通过添加前缀或后缀来改变词的意义或词性。
转化法则是通过改变词类来形成新词。
复合法则是由两个或多个词组合成一个新词。
三、蒙古语与英语构词法的对比分析(一)共性1. 词根的重要性:无论是蒙古语还是英语,词根都是构成词汇的核心。
在蒙古语中,词根的形态变化丰富;在英语中,词根则通过添加前缀、后缀等方式来形成新词。
2. 形态变化:两种语言都具有一定的形态变化,如名词的数、格的变化(蒙古语)和动词时态的变化(英语)。
(二)差异1. 构词方式:蒙古语主要通过添加前缀和后缀来构成新词,而英语则更多地使用派生法、转化法和复合法。
此外,蒙古语还具有音节结构的特殊性。
2. 词汇结构:蒙古语属于黏着语,词汇的组合较为固定;而英语则较为灵活,可以通过不同的构词方式来形成新词。
3. 语音特点:蒙古语的语音具有音节清晰、元音丰富的特点;而英语的语音则具有音节结构多样、重音突出的特点。
四、结论通过对蒙古语和英语的构词法进行对比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两种语言在构词法上既有共性又有差异。
共性主要体现在词根的重要性以及形态变化方面;差异则主要体现在构词方式、词汇结构以及语音特点等方面。
这些差异的形成与两种语言所属的语言类型、历史文化背景等因素密切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语言类型学
语言类型学(linguistic typology)是研究各种语言的特征并进行分类的学科。
其方法是比较这些语言,找出其相同和相异之处。
语言类型学与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区别
学者们比较语言特征往往抱有不同的目的。
第1种是追溯历史渊源,其方法是比较各语言的语法结构和最古老的基本词汇的语音和语义,发现这些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
第2种是建立人类语言类型体系,其方法是按某些特征把语言分类,如把汉语和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波利尼西亚语族的萨摩亚语都归入孤立型语言(虽然二者并无亲属关系)。
第3种是寻找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或近乎普遍的现象,其方法是考察某一特征存在于多少种语言之中。
这样做,同样不问所研究的语言是否有亲属关系。
由于目的不同,第1种比较工作是历史比较语言学家的事情,第2、第3种才是类型语言学家的事情。
在语言类型研究方面有较大贡献的是德国的W.F.洪堡特,美国的E.萨丕尔、R.雅柯布逊和J.H.格林伯格,英国的S.乌尔曼(1914~1976)等。
按特征对语言进行分类
远在19世纪初期,德国语言学家F.von施列格尔(1772~1829)就把世界诸语言分为3大类型,即孤立型、粘着型和屈折型。
后来洪堡特又增加了编插语或称多式综合语。
孤立型语言包括汉语、越南语、萨摩亚语等等,其主要特征有两个:①实词通常不带语法标志,如汉语单词“信”不分单复数,可指一封信或几封信;②句法关系主要靠词序表明,如"我写信”不能改为“我信写”或
“信写我”。
粘着型包括蒙古语、曰语、芬兰语、匈牙利语、土耳其语等等,其特征是一个词根(或词干)前面,尤其是后面有一串表示语法关系的词缀,每个词缀只表示一个语法意义,每个语法意义也只用一个词缀表示,词缀同词缀之间在语音上界限分明,不融合在一起。
如土耳其语odalarimdan〔从我的(一些)房间里〕是一个词,其中词根oda (房间)后面有后缀-lar(表示复数),-im(表示第一人称单数的领属关系,相当于汉语“我的”),-dan(表示离格)等。
屈折型包括拉丁语、希腊语、阿拉伯语等等,其特征是用词形的变化(即屈折)表示语法关系,而且往往一个词尾表示几个语法意义,如拉丁语am-o(我爱)中词尾-o同时表示现在时、主动态、第一人称、单数、陈述语气等5项。
上述语言类型的三分法是有用的,因为它能指出语言的一些基本特征。
但这只是大体的划分,并不是十分严密和准确的。
同一类型的语言,其间也还有许多差异。
有的语言还兼有几种类型的特征,如英语的有些动词一个词形表示多种语法意义(He go-es表示陈述语气、现在时、主动态、第三人称单数),类似屈折型;英语词序比较固定,类似孤立型;但它的有些词根前后可能有几个表示语法意义的词缀,每个词缀只表示一个语法意义,词缀同词缀在语音上不融合在一起,界线分明,又类似粘着型,如英语的un-affect-edly(不矫揉造作地)中的un-表示否定,-ed 表示形容词后缀,-ly表示副词后缀,用粘着方式串联在一起;所以有人说,英语是由屈折型走向孤立型的语言。
对于语言,除象上面那样按词表示语法意义的不同方式分类外,还可以
按语音、语法或词义特征分类。
①按语音特征分类的方法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是按词的声调分类。
在声调语言中,词的声调也是词的结构的一部分,如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阴平声的"梯"的意义不同于去声的“剃”。
在非声调语言中,词的意义与声调无关,如英语tea[ti:]不管用什么声调念,意义都是“茶”。
除此之外,还可以看音位系统有哪些成分,元音和辅音在音位系统中各占多大比重,一个音节由什么音位以什么方式构成等等,以此作为标准对语言进行分类。
②按语法特点对语言进行分类,值得考虑的方法也很多。
一般是同时考虑几种特点,如词序的移动是否影响语法意义,词类是否有形态标志,在句子中各词类的形态是否要彼此配合等等。
有一种较为常用的分类法是按主语—谓语—宾语的位置分类,例如:把现代汉语和现代英语归入同一类,因为这两种语言中的名词都不用不同的词形分别表示主格或宾格,主语通常不能放在宾语的位置;把拉丁语、俄语归入另一类,因为这两种语言中的名词和代词的词形通常能表示出主格和宾格,主语和宾语就是调个位置也不改变语法意义。
除此之外,也还有人用别的标准,如看各种语言的语法范畴(性、数、格、时等)各有什么特点,在不同词类中这些范畴各占多大比重等等对语言进行分类。
③按词义,也有许多分类法,其中之一是看词义理据性的高低。
理据性高的语言中有很多复合词和派生词,其意义可由其组成成分的意义推求,如汉语"顶"+"针"成为“顶针”,德语Fingerhut(顶针)也可由Finger(手
指)和Hut(帽子)大致推测出其意义。
理据性低的语言与此相反,它的单纯词很多,如法语dé,虽然也指顶针,可是从断代看这是个单纯词,本身不能再加分析,不能从其组成部分求得其意义。
无论按语音、语法还是词义分类,都只是许多方法中的一种;现在还找不到绝对的、完善的分类法。
寻找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
世界上共有多少种语言,现在还没有调查清楚。
一个人更无法精通这么多的语言,因此谁也不能断定什么是人类所有语言都具备的普遍现象。
下面所说,只是一些近似普遍的现象。
①语音。
每种语言都有元音和辅音;都有音段成分(如单个的b、d、m)和超音段成分(如重音、句调);都有i、a、u这3个元音。
据雅柯布逊说,一切语言都有塞音,但是非洲、美洲和波里尼西亚有些语言没有擦音。
②语法。
几乎所有语言都有词类(如名词、动词等等)和语素类(例如有自由语素,如“人、书”;有粘着语素,如“们”);几乎都有复合现象(木+器→木器)和派生现象(木+头→木头)。
在许多语言中,单数人称代词都是由单音节构成(如汉语“我、你、他”;英语I、you、he;法语je、tu、il)。
③词义。
在各种语言中,许多词都有本义和转义。
如汉语“口”指嘴巴,也指河口;英语mouth也有同样的两层意义。
许多语言都用"舌头"表示语言,如汉语“舌战”,拉丁语lingua,英语tongue,俄语язык,希腊语gl ssa,西班牙语lengua,芬兰语kieli,匈牙利语nyelv,土耳其
语dil和哈萨克语、维吾尔语til等。
人类语言特有的属性
人类语言是一种信号系统,动物如蜜蜂、猴子也各有其信号系统。
下述主要特征使人类语言有别于其他动物的信号系统。
一切活的语言都由离散单位构成,都有音和义两个方面;都是开放性的;都能用旧形式表示新内容;都既能讲真实的情况也能讲虚拟的情况;都能谈论不在眼前的事情和景象。
语言特征的进一步研究
一种语言内部的各种特征之间有各种联系;语言特征还会随时间的流逝而变化。
①特征与特征之间的关系。
有的语言学家提出“牵连规则”。
例如,一种语言如果有塞音(如t)和塞擦音(如堭),就必有擦音(如s);如果有圆唇前元音(如y),就必有圆唇后元音(如u、o)。
但反之不然。
如果一种语言是宾语+动词型的,通常使用后置词,如曰语;如果是动词+宾语型的,通常使用前置词,如英语。
如果有表示位置相近的词,通常也能用它表示"大约"、“接近”,如汉语“接近三点钟”的“接近”,拉丁语ad,英语about、around,俄语окопо,丹麦语omkring,法语vers等。
②语言演变的趋势。
在汉语言史上,位于前元音i,y前面的舌根音k、k‘、x 曾经腭化,位于后元音婖、u之前则不发生腭化。
在英语、俄语、法语、拉丁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德语、梵语等语言史中都有过类似的腭化现象。
在词形方面,印欧语和闪语中都有不少语言名词逐渐失去词尾,但是动词词尾不易消失。
古英语形容词有5个格,现代英语形容词不再有格的范畴,词形由繁变简,由屈折型趋向孤立型。
这类现象属历时类型学的研究对象。
语言类型研究的意义
学者们希望,通过语言类型研究,能发现语言演变的趋势,揭示人类语言的特点,进而探索人类特有的思维方式,揭示语言与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的关系。
对于构拟原始语言,改进外语教学,创造人工智能,语言类型研究也能给予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