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知识与知识管理总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估指 标
行动方 案
2.
1. 推荐阅读经典文献 2. 对所阅读的文献做PPT
3. 系统介绍知识管理理论
背景
外部环境的压力 竞争生存的需求 知识的本质与价值的经济观点
Evolution of Era 時代演化
資金
知識時代 勞力 知識
資料來源: 勤業管理顧問公司, “知識管理的第一本 書”, 商周出版,二000。
1.8组织知识管理实施的主要现况与议题
1.9组织知识管理的主要领域与演进
1.1 前言:知识管理——21世纪的管理新风潮
近年来不同的组织管理风潮 知识管理策略的基本假设与逻辑
1.1 知识管理策略的基本假设与逻辑(1/5)
知识管理的基本假设与逻辑 知识管理到底是组织存活不可或缺的工具,或只是一个于 学术界所发展出来的「时髦新名词?」 基本上,组织在引进知识管理之前,必须先了解下述的基 本假设与逻辑。
表1-2知识的分类结构
分类准则 知识的类别
抽象程度:理论知识vs.实务知识(1/2)
两者的基本概念与区别 理论知识:是指利用科学、客观的方法来搜集资料证据, 并加以归纳、分析及验证后,所得到的一种概念性的知 识。 实务知识:是指个人经由对某一特定事件、工作上的实际 经历,由实做中学习到的一些工作上的Know-how、经验法 则、教训及因果关系等,是一种抽象上程度较低(亦即没 有归纳成几个简单少数的概念)、详细、复杂、内隐的知 识。 理论与实务知识两者间的关系,主要是「归纳」与「演 绎」两种逻辑推演。
知识管理与组织信息化
冯晓娜
愿景 战略
成为指导同学们今后工作学习的战略性指导理论与方法
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师生KM理论与实 践能力的提高 教学相长 交流平台 英文读写 最佳实践转移
目标
教师教学能力的提 高
1.
师生收益:阅读高品质中外文文献数,撰写相关论文数; 交流平台使用状况:交流频次; 3. 作业完成情况; 4. 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
知识的主要定义(3/3)
Davenport & Prusak(更为完整) 对知识的定义重点如下: – 知识的型态:知识是一个流动、动态的混合体,随时会 随着刺激与学习而改变更新。 – 组成分子:包括经验、价值观、情境信息(Contextual Information)与专业洞察力(Expert Insight)。 – 主要功能:能提供一个参考架构来评估与整合新刺激所 产生的信息与经验,形成新的架构(学习)并可指导决 策与行为。 – 储存主体:其由知者(Knower)的心智产生并被利用, 在组织内不仅存在于文件与知识库中,也存在于例行的 工作、流程、实务与文化中。
知识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6. 90年代的达文波特(Davern。H。Port)
波士顿商学院信息管理教授,提出:
– (1)信息和知识之间的关系; – (2)知识的创造;
– (3)知识的利用;
– (4)人的因素; – (5)知识管理的前景; – (6)提出了“知识管理两阶段论”
重要的文献
Ikujiro Nonaka, Hirotaka Takeuchi.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Long Range Planning, 1996,Vol29,Issue4:592. Ikujiro Nonaka, Katsuhiro Umemoto and Dai Senoo. Fro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o Knowledge Creation : A Paradigm Shift in Business Management[J]. Technology In Society,1996. Taichi Sakaiya.The Knowledge-Value Revolution or a History of the Future(《知识价值的革命》)[M]. 1991.
Ikujiro Nonaka.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7. Ikujiro Nonaka, Ryoko Toyama and Noboru Konno. SECI, Ba and Leadership: a Unified Model of Dynamic Knowledge Creation[J]. Long Range Planning,2000 ,Vol33, Issue 1: 5-34 .
土地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4
知识管理与信息化
1. 我国组织信息化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无论在基础设施建设 、应用水平、电子商务认知度、参与度等都低于发达国家,特 别是中小企业。2005年赛迪顾问调查,13个行业中:
2. 企业信息化是系统工程 不仅涉及各种技术问题,还涉及观念更新和深化改革。 3. 在知识经济体系中,组织竞争优势的策略资源已从有形的设 备、资本、劳动力转移至知识。如何以最好的知识来执行决策 与流程,如何让员工掌握好的知识以执行工作、如何方便快捷 的让员工找到好知识……于是……
从20世纪后半期以后,在组织管理的领域内,出现了几个重要 的管理改革风潮,例如全面质量管理、企业流程再造、波特的 五力分析、学习型组织、组织精简(Downsizing)、顾客关系管 理、平衡计分卡及六个标准偏差等。
达到两种效果
概念性知识 有效吸收和消化 战略 成功; 囫囵吞枣 为组织 量身定做知识管理
休斯航天公司
知识管理策略的基本假设与逻辑(5/5)
知识管理实施的一些基本思考 上述的基本逻辑与成功案例,绝不足以保证「实施知识管 理,组织就会成功」,这句话仍只是个神话/迷思。因 此,企业主在决定要引进知识管理时,就应具备下列几点 根本上的思考:
– 知识管理不是组织成功的「充分条件」
– 知识管理在21世纪是组织成功的「必要条件」 – 知识管理的实施是个权变(Contingency)的思考 – 知识管理不可能单独成功,要配合其他组织结构条件
表1-3理论知识与实务知识的区别
抽象程度:理论知识vs.实务知识(2/2)
理论知识
归 纳 演 绎
实践知识
两者可以互补与整合
可呈现的程度:内隐知识vs.外显知识 (1/2)
Polani的分类 外显知识:是指「可用文字、数字、囶形或其他象征物清 楚表达(如手册、书本及程序)的知识,即可定义、可撷 取的知识,而且沟通容易。」 内隐知识:是指「高度个人化、难以正式化、只可意会不 能言传,而且深植在个人的经验、判断、联想、创意及潜 意识之心智模式内的知识。」
《第五项修炼》by Senge
第1章 知识与知识管理总论
本章大纲
1.1知识管理策略的基本假设与逻辑 1.2知识的主要含义 1.3知识的主要分类架构 1.4知识的阶层性:数据、信息与知识 1.5知识管理的主要意涵与原因 1.6组织知识管理实施的背景与目的 1.7 知识管理的主要问题征兆与后果
1.2.2 人类的心智模式
人类是知识的「宿主」,知识主要储存在人类的「心智模式」 内,要更清楚了解知识的含义,则必须先了解人类「心智模 式」与知识的关系。
图1-2人类心智模式处理知识的主要 活动图
1.2.3 知识的主要特色
1.3 知识的主要分类结构
抽象程度:理论知识(Theoretical Knowledge)vs.实践知识 (Practical Knowledge) 可呈现的程度:内隐(Tacit)知识vs.外显(Explicit)知识 储存的单位:员工个人知识vs.组织知识 以对现象的了解及利用的目的之角度来区分
储存的单位:员工个人知识vs.组织知识 (2/2)
Collins & Blackler的分类 内含于员工心智模式内的观念型知识 内含于员工实做中的经验型知识 内含于组织文化的知识 内含于组织流程运作的知识 可编码的知识
从对现象的了解及利用的目的来区分
储存的单位:员工个人知识vs.组织知识 (1/2)
Leonard-Barton(1995)的分类 员工个人知识(Employee Knowledge) 组 织 知 识 ( 内 含 于 组 织 实 体 系 统 的 知 识 , Knowledge Embedded in Physical System)
知识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5. 80 年 代 的 也 中 郁 次 郎 ( Ikujiro Nonaka ) 和 竹 内 广 隆 (Hirotaka Takeuchi) 个人隐性知识的重要性;
中层管理人员是理想的项目和计划的领导人,提出“中层上层-下层”的管理概念;
知识的创造过程不仅需要处理思想,还要处理理想——企 业文化和价值观与质量和工艺重组同等重要。 1989年国际知识管理网络(IKM)在欧洲创办,并在此后 不断发展壮大并得到欧共体资助
知识管理策略的基本假设与逻辑(3/5)
– 在群组层级绩效方面 协同合作 成员专业能力 – 在组织层级绩效方面 最佳实务
教训学习
发挥组织潜力 提升知识成分
组织记忆
组织创新 竞争能力
知识管理策略的基本假设与逻辑(4/5)
知识管理实施的一些成功案例 巴克曼实验室 德州仪器公司 瑞典Skandia财务公司 Hoffman-La Roche制药厂 Dow化学公司 Chevron石化公司
导致投资的失败与浪费。
知识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1. 30年代的哈耶克(Hayek) 论着《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中专门论述了“知识在社会 中的利用”, 2. 50年代的波拉尼(Polanyi) 强调知识的个人性即隐秘性(the tacitness) 3. 50年代的德鲁克(Drucker) 《后资本主义社会》提出我们已经进入知识社会,知识成 为最基本的经济资源。 4. 70年代的彻驰曼(Churchman) 知识只存在于其使用者身上而不存在于信息的集合中。用 户对信息的集合的反应方式才是最为重要的。
图1-1个人的知识能力及群组与组织的 绩效
知识管理策略的基本假设与逻辑(2/5)
知识管理实施对个人、群组与组织的好处 KM本身对于个人、群组与组织这三个不同层级,到底各能 产生哪些好处,Kimiz(2004)及Hanley & Malatsky(2004)认 为主要的好处如下: – 在员工个人层级绩效方面 员工的成长 员工的学习 员工的生产力 员工的保存
可呈现的程度:内隐知识vs.外显知识 (2/2)
Alavi & Leidner的分类 认知型内隐 – 难以外化表达的一些抽象观念、判断和直觉。贝多芬 技巧型内隐 – 要通过身体力行,不断通过练习与训练才能获得的技 能。弹钢琴 两者的互补性
表1-4内隐与外显知识主要的特性差异
图1-6内隐与外显的光谱示意图
Beckman
Spek & Spijkervet
知识的主要定义(2/3)
韦伯字典(Webster)——强调知识的形态与形成过程 对于知识的定义主要有下列五个重点: – 对一件事实的熟练度(Acquaintance with a fact)。 – 一种知觉(Awareness)。 – 一种了解(Understanding)。 – 皆要经过人类心智(Mind)的认知(Perception)与学 习来获得。 – 人类心智所累积的一些事实与原则等。
1.2 知识的主要含义
知识的主要定义 人类心智模式 知识的主要特色
1.2.1 知识的主要定义(1/3)
由于知识是一个非常广泛、复杂、抽象,甚至模糊的概念,不 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角度来定义,例如以哲学观点或实务观点 来诠释、从狭义到广义、亦可以从不同的着重焦点来区分,因 此很难以单一的标准来定义。 Wii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