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IE管理

合集下载

ie工程现场改善方案

ie工程现场改善方案

ie工程现场改善方案一、引言:随着工程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工程现场的改善问题。

IE工程作为一种管理和优化工程现场生产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可以改善工作环境,提升员工工作满意度。

本文将以某工程现场为例,提出IE工程现场改善方案,以期为类似的工程现场提供参考。

二、现状分析:某工程现场是一家制造企业的生产基地,主要生产零部件和组件。

然而,该工程现场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生产效率低,物料管理混乱,工艺流程不够合理,员工工作负荷过重,工作环境较差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也影响了员工的工作体验和生活质量。

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工程现场进行改善。

三、IE工程现场改善方案:1. 进行价值流分析:通过价值流分析,了解生产流程的瓶颈和浪费,找到生产效率低下的原因。

针对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改善计划,优化生产流程。

2. 实施5S管理:建立起规范的物料管理和生产环境,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通过5S管理,提高现场的整体效率和安全性。

3. 设计并实施标准化作业程序:为每个工序制定标准化的作业程序,规范生产操作。

通过标准化作业程序,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

4. 应用作业分析技术:通过作业分析,评估员工的工作强度和负荷,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任务,避免过重的工作负荷。

5. 实施人机工程学改善:对工作环境进行改善,包括工作高度、工作台面、照明等,提高员工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6. 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鼓励员工参与工程现场改善工作,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创造力。

7. 进行员工培训:针对工程现场的改善方案,对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素质,增强员工的工程现场管理意识。

8. 建立改善持续改进机制: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定期对工程现场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持工程现场的良好状态。

四、改善效果评估:通过实施上述的IE工程现场改善方案,预计可以取得以下改善效果:1. 生产效率提高:通过价值流分析和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

现场IE管理

现场IE管理
现场IE管理
主要内容
一.IE基本知识 1.什么是工业工程(IE) 2.为什么要推行工业工程 3.生产线工位调整的方法 4.精益生产十大原则 5.防呆十大原理
二.过程节拍和工序均衡性管理 1.流水线节拍生产的意义 2.工序均衡管理方法
第一章 IE基本知识
工业工程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 所组成的集合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 门学科。
不知道 9.全过程外观防护原则: 10.标准化作业原则:目的是把所有要控制管理的项目内容书面化
防呆法,其义即是防止呆笨的人做错事。亦即,连愚笨的人也不 会做错事的设计方法,故又称为愚巧法。
狭义:如何设计一个东西,使错误绝不会发生。
广义:如何设计一个东西,而使错误发生的机会减至最低

的程度。
例:录音带上若录有重要的资料想永久保存时,则可将侧边防再 录孔之一小块塑料片剥下,便能防止再录音。
原理2:保险原理 藉用二个以上的动作必需共同或依序执行才能完成工作
例:开银行保险箱时,须以顾客之钥匙与银行之钥匙,同时入 钥匙孔,才能将保险箱打开。
例:操作冲床之工作,为预防操作人员不小心被手夹伤,所以 设计一双手必须同时按操作钮下去,才能执行工作。
3、重排必要工作的程序
对程序图上的作业序列进行宏观分析,考虑 重新排列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有时仅仅通过 重排就可以显著提高效率:
重新[排列工序流程,使程序优化。 重新布置工作场所,使物流线缩短,重排
流水线工位,消除薄弱环节。 重新安排作业组的分工,使工作量均衡。
4、简化所有必要的工作
简化包括将复杂的流程加以简化,也包括 简化每道工序的内容:
3.生产自动化工装化防呆原则:目的是减少人员,省力、提高稳定性和一致 性,减少错误缺漏;

现场管理与改善IE手法

现场管理与改善IE手法

现场管理与改善IE手法一、概述现场管理是指对生产现场进行管理和优化,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手段和方法。

IE(Industrial Engineering)是工业工程的缩写,是一门研究如何通过最优化、系统分析和运筹学方法,改善生产过程和资源利用的学科。

本文将介绍现场管理与改善IE手法的相关概念、目的以及常用的工具和技巧。

二、现场管理的目的现场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合理规划、组织和控制生产现场的各类资源,实现生产过程的高效、顺畅及有序。

其主要目标包括:1.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合理优化流程、减少资源浪费和消除瓶颈,提高产品生产效率。

2.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减少无效作业和避免过度生产,降低生产成本。

3.提升产品质量:通过严格控制生产过程、实施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提升产品质量水平。

4.加强安全环保:通过规范操作流程、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推行环保措施,保障员工安全和环境保护。

三、常用的现场管理工具和技巧现场管理主要依靠合理运用各类工具和技巧来实现目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现场管理工具和技巧:1.5S: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标准化和纪律的方式,创建整洁、有序、高效的工作环境。

2.KAIZEN:即持续改善,通过小步快跑的方式,不断改进生产过程和工作方法,以达到高效、优质和低成本的生产目标。

3.PDCA循环:即计划、执行、检查和纠正的循环,通过不断迭代改进,提高生产过程的质量和效率。

4.VSM:即价值流图,通过绘制生产过程中的价值流程图,识别出非价值添加的环节,从而针对性地改进和优化。

5.6σ:即六西格玛,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追求极致的质量控制和缺陷率的降低。

6.TPM:即全员生产维护,通过员工参与和设备维护的规范化,提高生产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四、改善IE手法在现场管理中的应用改善IE手法是指通过工业工程的方法,对生产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善的手法。

以下是改善IE手法在现场管理中的常见应用:1.瓶颈分析:通过价值流图、工时分析等手法,找出生产过程中的瓶颈环节,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以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精益生产方式-------现场IE

精益生产方式-------现场IE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国际经济的一体化,产品的生命周期及产量朝着周期短、批量小的方向发展,上述方法的前三种由于设定程序复杂,已无法适应现在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现实,如果标准时间还未定出而生产已完成了,ST 就失去了其固有的意义,因此基于我国国情与现场IE 管理实践向企业推荐第四种方法,即MOD 法,MOD 法具有简便、易行、低成本、高效率制定时间标准的特点,且易于掌握运用。

笔者在管理指导IE 工作时,尤其对此体验深刻。

一、PTS 法的特点PTS 法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用秒表即可以准确预定作业时间,并且不需评比,这给标准时间的设置带来极大效率,同时也保证了公平性与客观性。

具体特点有以下几条:(1)新产品及新作业开始生产前可以事前设定标准时间,为未来的生产管理与改善提供了管理的标准与方法的评估。

(2)可以对作业内动素进行详细的时间预定,最大限度地提供了方法优化与评比的可能,从而确定最合理、高效的作业方法。

(3)不用秒表,在生产作业前确定标准时间,制定作业标准。

(4)不需要时间分析员对观测时间的评比与修正,可直接求得正常时间,只需宽放一步即可求得ST 。

(5)随着作业方法的变更而修订作业标准时间,因此PTS 是生产线的流程再造及平衡改善时最方便的评估与设定手法。

二、模特法(MOD 法)1. 模特法概要与基本原理1996年,澳大利亚的海特博士(G.C.Heyde )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创立模特排时法(Modolar Arrangement of Predetermined Time Stardard,简称MOD 法),是在PTS 技术中将时间与动作融为一体,是简洁概括的新方法,因此MOD 法易学易用,且实用方便,同时其精度又低于传统的PTS 技法。

模特法的基本原理来源于大量的人机工程学试验总结,归纳有以下几个方面:(1) 所有由人进行的作业,均是共通的基本动作组成的,模特法实际生产作业中的人体动作归纳为21种(详见表8—2).(2) 不同的人做同一动作(在作业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所需时间基本相等。

IE工业现场效率管理提升方案

IE工业现场效率管理提升方案

IE工业现场效率管理提升方案1. 引言IE(Industrial Engineering)工业工程是一种以系统优化为目标的工程学科,主要关注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本文将为工业现场的效率管理提出一套综合方案,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线效率、降低成本,并为工业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 现状分析2.1 生产线瓶颈通过对现有工业生产线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存在一些瓶颈问题,例如设备设施过期、工人技能不足、物料流程不畅等。

这些问题导致生产线运行效率低下,需要综合优化。

2.2 数据分析与监控在现代工业中,数据分析和监控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

然而,许多企业仍然缺乏有效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系统。

缺乏数据支持导致决策困难,难以对生产线进行有效优化。

3. IE工业现场效率管理提升方案3.1 设备更新与维护针对设备过期的问题,建议企业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并适时进行设备更新。

新一代的设备常常具备更高的生产效率和维护便捷性,有助于提高生产线效率。

3.2 技能培训与人员配置人员的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到工业生产线的运行效率。

因此,企业应该制定培训计划,提升员工的技术和管理能力。

同时,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进行科学的人员配置,保证每个环节都能得到最佳的运作。

3.3 物料流程优化分析物料流程的合理性,并进行优化是提高工业生产效率的重要环节。

企业可以通过合理规划物料流动路径,减少物料的等待和运输时间,从而缩短生产周期,提高效率。

3.4 数据分析与监控系统建设建立完善的数据分析与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控生产线的各种参数,并进行数据分析,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数据支持。

同时,数据分析还可以帮助企业发现生产线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改进方案。

3.5 持续改进与精益生产持续改进是提高工业生产效率的关键要素之一。

企业应该建立改进机制,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并及时对改进方案进行实施。

此外,采用精益生产的理念,减少浪费,优化生产过程,也能够提高效率。

4. 实施步骤与效果评估4.1 实施步骤 - 首先,对现有生产线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 - 其次,制定实施计划,明确各项改进措施的时间表和责任人; - 接着,进行设备更新和维护,提升员工技能和管理能力; - 然后,优化物料流程,建立数据分析与监控系统; - 最后,持续改进和精益生产。

IE技术现场管理教材

IE技术现场管理教材

IE技术现场管理教材第一章节现场工业工程(IE)活动概论1.1工业工程慨述1.2工业工程的特点1.3工业工程对制造业的作用1.4工业工程进展简史1.5 IE手法概要第二章节程序分析与流程经济原则2.1程序分析概述2.2程序分析的种类与特点2.2.1产品工艺分析2.2.2作业流程分析2.2.3联合作业分析2.3流程经济原则2.3.1流程的种类2.3.2 生产流程路线的经济原则第三章节动作分析与动作经济原则3.1动作分析概述3.2动素分析3.3影像动作分析3.4 动素分析改善实践3.5 动作经济原则第四章节作业测定4.1时刻分析法4.2标准时刻法4.3 PTS法(预置时刻标准法)第五章节作业治理与平稳生产线5.1作业治理概要5.2平稳生产线第一章节现场工业工程(IE)活动概论1.1工业工程慨述什么是工业工程(IE)工业工程的研究目标工业工程学科的范畴及应用范畴IE学科的范畴按照美国国家标准ANSI-Z94(1982年修订版),从学科角度把IE知识领域划分17个分文,即:①生物力学②成本治理③数据处理与系统设计④销售与市场⑤工程经济⑥设施规划⑦材料加工⑧组织规划与理论⑨应用数学(运筹学、治理经济学、统计质量操纵、统计数学应用)⑩有用心理学⑾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⑿人的因素⒀工资治理⒁人体测量⒂安全⒃职业卫生与医学⒄生产规划与操纵IE在制造业的应用范畴1.2工业工程的特点IE是实践性专门强的应用学科。

综合分析IE的定义、内容(范畴)和目标,现代IE的差不多特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IE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升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追求生产系统的最佳整体效益,是IE的一个重要特点。

(2)IE是综合性的应用知识体系简单地讲IB是把技术与治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的综合学科。

1.3工业工程对制造业的作用(1)对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评判与创新(2)优化生产系统、物流系统与信息系统(3)诊断企业症结(4)挖掘潜力,保证质量,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5)杜绝白费,节约资源,实现零白费(6)提升企业素养,增强企业竞争力制造工业的特点即其生产活动的全部内容包括技术和治理两个方面:1)硬件:围绕材料加工(或通常讲的制造技术)研究工艺与设备;2)软件:即由人、材料和设备等组成的集成系统的操纵和治理。

现场IE管理

现场IE管理

现场IE管理1. 简介现场IE管理,即现场工程师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旨在提高现场工程师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现场IE(Industrial Engineering)指的是工业工程,它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和优化,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在现场工程师管理中,工程师需要以IE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对现场工作进行规划、组织和控制,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 现场IE管理的原则现场IE管理需要遵循以下原则:2.1 科学性原则现场IE管理需要以科学的方法为基础,对工程师的工作进行分析和优化。

通过对工作过程的科学分析,可以找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2 规范性原则现场IE管理需要建立一套规范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工程师的工作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

这可以避免工程师的工作产生偏差,提高工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2.3 及时性原则现场IE管理需要保证工程师的工作及时进行和完成。

及时反馈工作进展情况,并及时调整工作计划和资源,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2.4 综合性原则现场IE管理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这包括工作的组织与协调、资源的合理配置、技术的应用等方面。

3. 现场IE管理的关键步骤现场IE管理的关键步骤包括:3.1 工作规划工作规划是现场IE管理的第一步,它包括确定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计划和分配工作任务等。

工作规划需要综合考虑时间、成本和质量等因素,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工作组织与协调工作组织与协调是现场IE管理的核心步骤,它包括确定工作流程、协调资源和分工合作等。

工作组织与协调需要将工程师的工作进行合理分配,确保各项工作按照时间节点和要求完成。

3.3 工作执行与控制工作执行与控制是现场IE管理的关键环节,它包括监督工程师的工作进展、及时处理工作中的问题和风险等。

工作执行与控制需要及时反馈工作进展情况,以便调整工作计划和资源。

班组长管理训练之三--IE7大手法与现场改善

班组长管理训练之三--IE7大手法与现场改善
▪ 同时,必须把改善目标具体化。例如: 想更进一步提高效率,增 加每一个作业所负责的机械台数,以便达到省力化的目的。此例 提高机械的生产转动效率是第一个目标。
分析一周期作业
▪ 对于作业者及机械, 各自要针对一周期的作业内容, 制作一份工 程流动图。
制作人机分析图表
▪ 使用联合工程分析记号表示各个步骤, 再以“柱”的长度, 表示 所需要的时间, 更进一步为使时间一致化, 利用人机工程图表示 。
改善的四原則
原则
目标

取消 合并 重排 简化
不能取消吗? 取消又会变成如何?
检查的省略 配置变更的搬运省略
能否把两种以上的工程合而为一 ?
两种以上的加工,能否同时进 行作业 加工与检查同时进行
能否重排工程?
变更加工顺序,以便提高效率
不能更为简单吗?
作业的重新估计 自动化
取消
▪ 对程序图上的每一项工序都加以审查,确认其保留的必要性, 凡可取消者一律取消,例如:
加工 搬运 检查 停滞
使作业内容具体化
职务名称、人 机械名称、设备名 使作业场所 加工时间、 使加工次序具体化
数、个人名称 称、钻模名称、台 具体化
生产量

数等
使搬运内容具体化
同上
搬运设备(起重机、 从何地到何 搬运时间 台车、卡车、吊具) 处
一次的搬运个数、 装货、卸货方法等
使检查项目具体化
同上
检查设备、检查工 具等
▪ 工业工程的主要工作内容: ▪ 1 方法研究(改善工具): ▪ 程序分析 ▪ 作业分析 ▪ 动作分析 ▪ 2 时间研究(衡量标准): ▪ 作业标准和标准工时的测定
二、工业工程的原理
▪ 工作研究的实施步骤: ▪ 1 寻求最经济的工作方法(方法研究、工作改善); ▪ 2 工作方法、材料、工具及设备的标准化; ▪ 3 确定标准工作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3/11
5
1-3
工業工程(IE)定義
➢IE --- Industrial Engineering
• Industry,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 Interaction, Intelligence, International • Improvement, Innovation,
損失
狹義的IE 廣義的IE
產品 服務
市場 用戶

狭义的IE主要为技术段的,其研究的核心是生产过程,工作的地点主要在生产现场, 三现原则,要求IE有雄厚的专业知识和工艺技能
广义的IE主要是进行系统,组织上的评估和优化,给管理部门和决策者提供咨讯,其 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对IE的要求也更高,其不但要求拥有雄厚的专业知识和工艺 技能外,还要具备管理知识和与人沟通的能力,且考虑问题必须有全局意识
了條件(如NC, CNC, CAD/CAM, CAPP, GT, ROBOT, FMS, CIM, MRPII等); ❖ 資訊技術的發展。
2021/3/11
9
1-6 現代工業工程發展的特點
✓ 研究物件和應用範圍擴大到系統整體 ❖ 科學管理時代研究各個作業和改進現場管理; ❖ 傳統IE研究生產過程(微觀範疇); ❖ 現代IE研究廣義生產系統,並延伸到整個經營管理系統(微觀和宏 觀系統);
▪ 吉尔布雷斯(Gilbreth, 1868~1924)另一位IE奠基人,工
程师,创造了与时间研究密切相关的“动作研究(Motion Study)” ,即对动作进行分解,确定基本“动素”,然后科学分析,建立起 省工、省时、效率最高和最满意的操作顺序。1921年又创立“工序 图”,为分析和建立良好的作业顺序提供了工具。
2021/3/11
4
1-2
IE的起源
▪法约尔(Fayol, 1841~1925)法国古典管理学家,其主要贡
献是全面总结了自己的经营管理经验,将其归纳为6种经营活动、5 种管理职能和14条管理原则,出版了《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被 称为“现代经营管理理论之父”。
▪ 埃默森(Emerson,1853~1931)美国早期的科学管理专家
現場 IE
2021/3/11
1
課程綱要
IE及其體系 ……………10' 現場IE職責 ……………10' 現場IE手法 ……………100'
2021/3/11
2
1-1
IE產生的歷史背景
189 190
管 古0典管0理
理 理 论
理论阶段
科一 组 学般 织 管管 理
理理 论

192
194
0
5
行为科学阶段
激非领 励正导 理式者 论组理
织论
管理丛林阶段
社决 会策 系理 统论 学学
系 经 管权 统 验 理变 管 主 科理 理 义 学论 学 学 学学


派 派 派 派 派派
CPC PDM
CE TQM CAE PRM CAE MRPII CIMS MRP CAD/CAM CAPP
FCMADC NC
普Implementation • Ideality, Idea, Image. • IE是改善流程﹐縮短交期﹐降低成本﹐減少
浪費﹐確保品質﹐保障安全
2021/3/11
6
1-4-1
工業工程(IE)定義
反饋(價格,性能,質量,規格,色彩…….)

匯總

預測 分析
設備
信息
決策
管理
研究開發 供
能源 輸入 生產過程 輸出
,创立了“奖励工资制”(Emerson Premium System),对当时公 认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并提出了“效率十二原则”, 被后人尊称为“效率的大教长” 。
▪福莱特(Follett,1868~1933)美国女管理学家,把科学管理
同行为科学联系起来。她的管理哲学思想主要有:通过利益的结合 减少冲突;变服从个人权利为遵循形式规律;通过协作和控制达到 目标;领导者应以领导者和拥护者的相互影响为基础。她把管理的 任务概括为一个词——“协调”。
2021/3/11
7
1-4-2
工業工程(IE)定義
工業工程是對人員、物料、設備、能源和信息所組成 的集成系統,進行設計、改善和設置的一門學科.它綜 合運用數學、物理學和社會科學方面的專門知識和技 術,以及工程分析和設計的原理與方法,對該系統所取 得的成果進行確定、預測和評價
----美國 工業工程師學會(AIIE) 1955年
它是在現代科學技術和生產力條件下研究生產(工作)系統提 高生產率和競爭力的學科。
✓ IE的發展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 市場需求多樣化、變化快,產品生產週期大大縮短,競爭激烈; ❖ 系統、可靠、成套產品和服務市場擴大,如交鑰匙工程; ❖ 嚴格保證交貨期,提供及時、周到的售後服務; ❖ 現代製造技術迅速發展,為高速、高效、高精度和優質生產提供
▪甘特(Gantt,1861~1919)工业工程先驱者之一,其重大贡献
是发明了著名的“甘特图”(Gantt Chart)。这是一种预先计划和 安排作业活动、检查进度以及更新计划的系统图表方法,为工作计 划、进度控制和检查提供了十分有用的方法和工具。直到今天仍被
广泛应用于生产计划与控制这一工业工程的重要领域。

自 动 生 产 线
大批大量 生产阶段
集成制造阶段
189 190 192
195 196 197 198 199
2021/3/011 0
0
0
0
0
0
0
3
1-2
IE的起源
▪泰勒(Taylor, 1856~1915),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
的创始人。创立“时间研究(Time Study)”,通过改进操作方法、 科学制定劳动定额、采用标准化等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 降低了生产成本。主要著作:《计件工资》(1895)、《工场管理 》(1903)、《科学管理原理》(1911)。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工业工程之父”。
IE是这样一种活动,它以科学的方法,有效地利用人、 财、物、信息、时间等经营资源,优质、廉价并及时 地提供市场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同时探求各种方法 给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们带来满足和幸福
----日本 工業工程師協會(JIIE) 2003年
2021/3/11
8
1-5 IE的發展趨勢及其特點
✓ IE的發展趨勢 ——現代工業工程
✓ 以IT為支撐條件,重點轉向電腦集成製造(CIM) ❖ 科學管理時代把產品生產看成原材料的一系列物理轉換過程; ❖ 現代IE則將產品生產看成一些烈的資訊變化過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