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体质调查
国家幼儿体质测试项目

国家幼儿体质测试项目是由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国民体质测定标准》中的一部分,适用于3-6周岁的中国幼儿。
测试项目包括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双脚连续跳、10米折返跑和走平衡木。
以下是各项测试项目的具体意义:
1. 坐位体前屈:主要反映躯干和下肢的柔韧性。
2. 立定跳远:主要反映儿童下肢的爆发力。
3. 网球掷远:反映儿童上肢腰腹肌肉力量。
4. 双脚连续跳:可以观察儿童的协调性和爆发力。
5. 10米折返跑:主要考察幼儿的速度和灵敏性。
6. 走平衡木:主要测试幼儿的平衡能力和空间定位能力。
这些测试项目旨在全面了解幼儿的身体发育状况,为后续的教育和锻炼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它们也是促进幼儿体质健康发展和激励幼儿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有效手段。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幼儿部分)实施中的问题分析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幼儿部分)实施中的问题分析作者:全海英刘旭阳孔维峰来源:《体育学刊》2013年第05期摘要:对《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幼儿部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旨在完善幼儿体质测量与评价体系,使其更好地为幼儿体质健康服务。
研究发现现行《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幼儿部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普及性较差、测量系统缺乏科学性、评价与反馈系统滞后、测试程序不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其科学价值的体现。
因此以上述4个问题为中心,从实践者的角度对其内部建构进行解读,剖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策略性建议:(1)从政策性支持、发挥幼儿园的作用、提升家长认识(发挥亲子体育的优势)方面加强幼儿体质测试的普及性;(2)科学规范测试项目以完善测量系统;(3)发挥国家的导向作用、幼儿园的中介作用以健全评价及反馈系统;(4)规范测试程序。
关键词:体育管理;国民体质健康标准;体质测定;幼儿;中国中图分类号:G80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3)05-0059-052000年国家体育总局会同多个有关部门首次对3~69岁公民进行了全国性的体质监测,并获取了20世纪末较为详实的国民体质资料。
此后,国家体育总局组织有关专家根据该次体质监测数据,结合1996年颁布和实施的《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制定了《国民体质测定标准》。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涵盖4个年龄段人群(幼儿、儿童青少年、成年、老年)的体质测定标准。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幼儿部分)(以下简称幼儿标准))适用于3~6岁幼儿,《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幼儿标准的首次出台,在较长时期内为科学指导幼儿健身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
但是随着幼儿体质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显现出现行幼儿标准的测量与评价体系及施测过程存在不合理成分,为使幼儿标准能够不断顺应我国国情、符合幼儿生长发育需要,应定期进行改进[2]。
考察幼儿标准的实效性应从其实施的准确性与科学性(测量系统)、全面性(普及性)、实用性(评价系统、反馈系统)3个维度进行,幼儿标准的有效实施既可以作为科学、全面了解我国幼儿体质状况的工具,又可以为个体的体育参与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报告】

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报告】近年来,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备受国家和社会的关注。
下面是WTT为你精心整理的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报告,希望对你有帮助!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报告篇11、劳动减少,体能下降造成我校学生体能下降的原因中,现代生活方式对人们的影响占了不容忽视的地位。
人类的劳动活动大大减少,造成体能下降。
再则,生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时代的相当一部分学生,仗着祖父辈及父母的宠爱,连家务的边都摸不到,缺乏了最基本的活动内容,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惰性心理,而且长期的溺爱造成了不少学生娇气的性格,一遇到运动量比较大的活动或者不好的天气(炎热或寒冷),潜意识使其产生了惧怕及抵制心理,如上种种,使之学生体质下降。
2、学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出现“重主轻体”的现象学生对体育课的偏爱往往是出于个人兴趣,相当一部分同学对体育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体育课是单纯的游戏课,为了活动而活动,不像语数等主课那样,测验获得好成绩就欢呼雀跃,而对体育课成绩高分及满分的追求欲不是很高,进取心不强,学生家长也看重学习成绩,而对体育成绩普遍不重视,导致了重视主课,轻视体育的现象。
针对我校学生身体健康存在的问题,我想体育教学中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予以改进,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1、充分利用大课间活动的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广播体操、跳绳等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对课间充满了新鲜感,避免了拖沓、疲软,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2、改进体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3、注重理论学习,加强师资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
学校体育工作的成绩最终要靠体育教师来创造。
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为学校的体育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4、加强“阳光体育运动”的安全保障。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强化安全意识,建立各项保障措施。
各项体育活动要做到精心策划,严密组织,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必须在教师的监控下进行。
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调查报告

青少年体质健康⽔平调查报告 最近⼏⼗年,全国各地都对当地的学⽣进⾏了体质健康测试,⼤部分调查结果显⽰,中国青少年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持续增长,⽽肺活量、速度、⼒量等指标却持续下滑,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率在青少年中也普遍呈递增趋势。
下⾯是⼩编为你精⼼整理的青少年体质健康⽔平调查报告,希望对你有帮助! 青少年体质健康⽔平调查报告篇1 【摘要】:为了进⼀步了解敬元⼩学学⽣的健康状况和体质发展变化状况。
通过对敬元⼩学学⽣体质健康状况进⾏调查与研究,调查结果反映全校⼩学⽣的体质健康状况总体处于良好⽔平。
但也仍存在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调查分析问题产⽣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点建议。
借此希望能引起社会、学校、教师、家长的重视,⼀起关注⼩学⽣的体质健康状况,切实为每⼀个学⽣健康成长服务。
【关键词】:⼩学⽣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关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兴衰。
为了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2007年5⽉7⽇,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提出要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率明显下降。
通过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坚持不懈地推动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发展,不断提⾼青少年乃⾄全民族的健康素质。
⼀、研究对象、⽅法、时间 1、研究对象:敬元⼩学全校174名学⽣。
2、研究⽅法:本⽂运⽤⽂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问卷调查、访谈等对庐阳区⼤杨镇⼩学⽣体质健康状况进⾏调查研究。
3、调查时间:2012年4⽉1⽇—2013年4⽉1⽇⼆、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全校学⽣进⾏视⼒的调查和统计。
表1:2012—2013学年全镇⼩学⽣不良视⼒统计表 表1:是我校学⽣不良视⼒统计表。
据全国学⽣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表明,我国⼩学⽣近视眼发病率为8.5%,通过调查问卷和学⽣访谈分析,导致⼩学⽣近视的主要原因:1、作业做的太晚,睡眠不⾜。
婴幼儿体格测评

0-3岁儿童头围评估
年龄别头围 正常范围: 百分位值:P3~P97(P15~P85,良好) Z-评分:-2~+2(-1~+1,良好)
*
儿童年龄别头围生长曲线图
*
新生儿异常头围增长
*
儿童异常头围增长
*
儿童年龄别臂围生长曲线图
*
儿童年龄别皮脂厚度生长曲线图
*
*
颅骨异常
新生儿颅骨特殊现象 颅骨骨缝重合;皮下血肿 颅骨软化 “乒乓头”,按压枕骨或顶骨中心部位有乒乓样感觉 高度怀疑佝偻病,但需要进一步检查 新生儿、早产儿属正常现象 颅骨外型异常
*
生长速度评估
动态纵向观察儿童生长 对体格生长指标进行定期连续测量,并与WHO儿童生长标准值或其他儿童生长参考值比较 绘制生长曲线图评估生长速度最佳、最方便
*
匀称程度的评估
身长(高)别体重 年龄别BMI 坐高/身高 儿童体型或脂肪量的评估 儿童特殊疾病的识别 骨或软骨发育不全、甲状腺功能低下
*
影响体格生长的因素
*
评估标准
理想标准 2006年WHO公布0-60月儿童生长标准 现况标准值 200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测量值 2005年上海市儿童体格发育测量值
*
WHO儿童生长标准研究
国际多中心合作研究 以母乳喂养婴儿作为标准模式 采取基本的健康促进措施 长期纵向追踪儿童生长发育 首次形成儿童期BMI标准 将体格生长和运动发育相连接
*
WHO儿童生长标准研究
研究方法 纵向随访研究, 0-24个月婴儿 横断面调查,18-71个月婴幼儿 研究对象 8440名健康母乳的喂养婴幼儿 来自巴西、加纳、印度、挪威、阿曼、美国 采取促进健康的基本做法,母乳喂养、母亲不吸烟
贵阳市学前儿童体质健康现状的调查研究

贵阳市学前儿童体质健康现状的调查研究朱钦云 伍 禹 蔡 涵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颁布了《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以下简称《标准》),2012年,教育部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和《教育规划纲要》,制定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旨在帮助幼儿教师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儿童体质健康水平从身体形态和素质方面也反映了儿童动商发展水平。
根据2000至2010年3次幼儿体质监测显示,我国幼儿超重和肥胖现象日益突出,幼儿体重皮褶厚度增长指标大于身高,肥胖趋势在加快。
我国幼儿除下肢力量较好之外,速度、灵敏、平衡、柔韧等素质都不够理想。
本文根据《标准》的要求和方法对贵阳市学前儿童进行数据收集分析,为教育部门更好地开展幼儿童体育活动和开发儿童动商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贵阳市15所幼儿园1733名3-6岁身体健康且无疾病的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童916名,女童817名。
按照年龄段分为3岁、4岁、5岁、6岁四个阶段。
1.2 研究方法1.2.1 测量法根据《标准》的要求和测试方法,对贵阳市学前男、女儿童进行身体形态两项测试:身高、体重;身体素质六项测试:立定跳远、十米折返跑、坐位体前屈、网球掷远、双脚连续跳、走平衡木。
测试人员主要包括贵阳幼专体育教师和体育专业学生,测试前先对测试人员进行培训。
1.2.2 数理统计使用SPSS20.0、Excel2007软件对实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以( ±S)表示,显著性水平为P<0.05。
1.2.3 比较分析将贵阳市各年龄段男童体质健康状况与女童体质健康状况分组进行比较,了解两者体质健康发展之间的差异。
2 研究结果与分析2.1 身高身高是反映儿童体型特征和骨骼纵向生长发育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表1、表2中可以看到,贵阳市学前儿童从3岁到6岁男童增高16.9cm、女童的增高16.4cm。
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查复核工作实施方案

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查复核工作实施方案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是国民体质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按照《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全民健身条例》《“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要求,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决定于2019年开展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以下简称调研工作),并将“2019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测试抽查复核工作”(以下简称抽查复核工作)同步安排进行。
为做好2019年调研和抽查复核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调研和抽查目的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通知》(教体艺〔2018〕3号),促使《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成为学校体育常态化工作,完善学校体育评价机制,掌握我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现状和发展变化趋势,促进地方和学校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科学评价学校体育、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成效,为制定学校体育、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发展规划、科学开展学校体育、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二、调研和抽查对象本次调研和抽查复核工作在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辖的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中进行。
调研和抽查对象为汉族6~22周岁在校学生,少数民族6~18周岁在校学生。
涵盖小学一年级至大学四年级共16个年级学生。
(一)汉族学生:6~18周岁年龄组学生样本原则上在四个调研片区内进行,其中包括2014年31个省(区、市)确定的三个调研片区,新增片区满足抽查复核工作要求。
19~22周岁年龄组不分片区,每省4所高校,其中包括2014年调研高校。
(二)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在部分省(区)对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朝鲜族,藏族、苗族、彝族、布依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柯尔克孜族、土族、羌族、撒拉族等民族的学生进行(见附5)。
0-6岁儿童体质指数正常范围

0-6岁儿童体质指数正常范围
儿童体质指数(BMI)是衡量儿童体重和身高比例的指标,其正常范围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
以下是0-6岁儿童体质指数的正常范围(以中国标准为例):
0-2岁:
- BMI小于18.5为偏低体重
- BMI在18.5-24.9之间为正常体重
- BMI超过24.9为超重
3-6岁:
- BMI小于15为过轻体重
- BMI在15-17.9之间为偏轻体重
- BMI在18-24.9之间为正常体重
- BMI在25-29.9之间为超重
- BMI超过30为肥胖
以上是儿童体质指数的正常范围,但请注意,每个儿童的身体发育和生长都有差异,建议向儿童专科医生咨询以获得更准确的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儿童体质调查篇一: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报告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报告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中心1简介:本报告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和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合作开展项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统计分析”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相关行为调查研究”(课题批准号:bla090069)的部分研究成果。
部分数据引自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参与的“20xx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
本报告为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提供了决策参考。
伴随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受到广泛关注。
教育部等部委从1979年开始组织实施“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以下简称“《体质调研》”)。
其后,1985年至20xx年,五次组织全国范围的学生体质健康调查,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持续、系统的调研、监测,建立了完善的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制度(中国儿童体质调查)。
《体质调研》显示,近三十年来,总体上,中国学生的形态发育水平不断提高,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常见病患病率持续下降。
但是,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有明显下降趋势,肺功能持续降低,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明显增加。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标准研究组.20xx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解决不好,将对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构成威胁。
青少年时期的体质健康问题,将对中老年的身体健康构成巨大隐患。
青少年时期的肥胖、呼吸和心血管系统机能的下降,是导致和诱发中年后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高致命性疾病的原因。
因此,如果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从人的生涯发展看,将大大降低中老年的生活质量;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将大大增加今后国家医疗和养老经费的支出。
中国政府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十分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力图有效解决学生体质健康突出问题。
20xx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在全国实施了以“阳光体育”为核心的一系列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措施。
为了追踪调查我国学生体质变化情况,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中心、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中心研究部分别对20xx年、20xx年、20xx年全国大中小学每年近10所学校、约1亿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对教育部直属大学一年级新生按照生源地分类进行验证分析,形成课题主持人:吴键;核心成员:于素梅、尚大鹏、祁国膺、王皋华、贾志永、曾志萍、谢红光、于可红、赫忠慧。
1了《20xx—20xx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分析报告》(以下简称“《分析报告》”)。
结果表明:近三年,总体上,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成绩有向好趋势,从20xx年至20xx年,总体平均分别为73.77分、75.07分、74.29分;20xx年至20xx年,学生体质健康等级分布比例整体合格率有所提高,分别是85.94%、86.73%、87.11%。
特别是优良率提高明显,由20xx年的52.80%增长到20xx年、20xx年的57.73%和56.24%。
这表明,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改善出现了转机,下降速度得到遏制。
但是,尽管如此,《分析报告》显示,由于长年积累,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依然严峻,体质健康问题仍然突出。
一、中国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仍然突出1985年至20xx年,五次大规模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显示,中国青少年学生在身体形态、生理功能和身体素质的多个指标上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水平下降现象,特别是近十年,部分指标的下降倾向呈加速趋势。
《分析报告》显示,20xx年以来,学生体质健康下降趋势得到一定程度遏制,但整体上反映出来的指标值仍然令人担忧,特别是在以下指标上,显现的问题十分突出。
——肺功能指标维持低水平肺活量/体重指数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的肺功能。
《体质调研》显示,1985—20xx年,肺活量和肺活量/体重指数在20年间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分析报告》显示,20xx年学生的肺活量/体重指数分布,优秀率为15.62%,良好率为22.59%,及格率为39.24%,不及格率为22.54%。
20xx年各年龄组测试结果与20xx年相比,整体水平略有提高,不及格率降至20.08%,但是,肺功能总体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39.25图20xx年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分布比例——超重和肥胖现象严重《分析报告》显示,20xx年学生不同营养状况检出率营养不良占8.58%,低体重占42.21%,标准体重占37.01%,超重占4.55%,肥胖占7.66%。
20xx年统计显示,超重和肥胖分别增加到5.05%和9.41%,表明由营养过剩导致的肥胖和超重情况继续恶化。
1985年的《体质调研》显示,当时超重和肥胖问题并不突出,问题比较突出的是营养不良导致的体重不足,男女生分别占28.9%和36.1%。
20xx年统计显示,低体重男女生分别占38.88%和35.89%,表明低体重现象继续存在。
从《分析报告》的结果看,当前,青少年群体营养状况呈现典型的“双峰现象”,即超重和肥胖问题十分突出,营养不良和低体重现象没有改变。
低体重超重肥胖4.557.66图20xx年学生身高标准体重分布——近视发生率继续增加《体质调研》显示,1979—20xx年我国学生视力不良的发生率不断增加。
1985年7—22岁汉族学生视力不良率平均为34.26%。
但此后,视力不良率呈现持续快速增长倾向。
1999年青少年近视发生率上升至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当年“近视第一大国”的日本。
1995年学生视力不良率平均超过50%。
20xx年的调查显示,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小学生为31.67%、初中生为58.07%、高中生为76.02%、大学生为82.68%。
20xx年北京市10万余名初三学生参加了中招体检,结果显示,69.28%的学生视力不良,即裸眼视力低于5.0。
20xx 年上海市102万余名中小学生视力检查结果显示,50.59万人视力不良,其中,高中学生视力不良达到80%以上。
20xx 年,湖南大学新生入学视力检查发现,近视率竟然达到87.22%。
图31995—20xx年学生近视率情况——速度、力量素质增长趋于停滞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是人体运动能力的重要基础。
《体质调研》显示,1995—20xx年,学生身体素质中反应速度素质的50米跑成绩、反应爆发力素质的立定跳远成绩和反应力量素质的引体向上、斜身引体、仰卧起坐成绩,除速度素质下降幅度较小外,其他素质均有明显下降。
《分析报告》显示,20xx—20xx年,反映学生速度、力量素质的50米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斜身引体、仰卧起坐成绩,基本没有增长。
依据青少年身体素质发育理论,男子16岁前,女子13岁前速度素质发展较快,男女均在20岁左右达到最好成绩,但《分析报告》显示,实际情况与此不相吻合,从小学到大学,随年级的增高,优秀率反而降低,不及格率增高,表明大学生更缺乏锻炼。
《分析报告》显示,20xx年,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女生)和引体向上(男生)的成绩也存在及格率以上成绩随学段升高反而下降的趋势。
其中,20xx年大学男生引体向上及格率仅为70.44%。
图520xx年不同学段学生50米跑等级比率比较——耐力素质低谷徘徊、柔韧素质成绩向好耐力素质与人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机能密切相关。
依据不同年龄,通过测试400米跑(或50米×8往返跑,11—12岁男女生)、800米跑(13—22岁女生)、1000米跑(13—22岁男生)成绩反映耐力素质。
《体质调研》显示,1985—20xx年,各年龄组男女学生的成绩逐年下降。
《分析报告》显示,20xx年学生耐力素质不及格率在10%—14%,20xx年学生耐力素质的不及格率,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学生比例在10.64%—12.84%;总体合格率,大学好于高中,高中好于初中。
其中,大学生耐力素质优秀率最低。
总体上,20xx 年以来的三年,反映耐力素质的各项测试指标成绩没有明显改善。
柔韧素质与关节周围韧带、肌腱、肌肉等软组织的伸展性有关。
通过测试坐位体前屈成绩,反映人体的柔韧素质。
《分析报告》显示,20xx年,学生总体坐位体前屈的优秀率为27.75%,及格以上比率为97.31%;20xx年,学生总体坐位体前屈的优秀率为28.21%,及格以上比率为97.40%。
不同学段学生坐位体前屈比较表明,其优秀率以大学最好,其次为小学和初中,最次为高中。
20xx—20xx年,各学段学生及格以上比率均在96%以上,是学生所有素质中成绩最好的指标。
——血压调节机能不良比较普遍血压调节能力反映人的自律神经系统机能,是身体适应能力的重要指标。
血压调节能力差,容易引起体位改变性晕眩、晕倒现象。
国内对此研究少见。
1999年和20xx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对北京市部分中小学学生进行了“体位血压反射”的测试。
研究显示,从整体上看,北京市中小学生血压调节不良率在60%以上。
两次调查显示,青少年群体血压调节不良率并不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而是呈现波动性变动,普遍表现出血压调节能力不良的现象。
二、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原因分析从全世界范围看,青少年一代体质健康水平,特别是体能素质的下降倾向不仅仅中国独有,许多国家都遇到相似的情况。
特别是进入20世纪50年代,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问题逐渐成为世界发达国家共同面对的难题,如何增强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也随之成为世界性课题。
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近十年加速下滑趋势也表现出与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相背离的现象,这同样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为探讨影响青少年体育健康的原因,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共同组织实施《中国中小学体育基本情况调查》(20xx年9月—20xx年10月)、《中国学生健康相关行为与生活质量调查》(20xx—20xx年),调查涉及全国15个省、市、区(以下分别简称“《基本情况调查》”、“《健康行为调查》”)。
(一)生活环境和饮食方式的重大改变,导致了体力活动的明显减少,加速了人类机能的退化,青少年体质健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