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案例分析(北京医院药学部)
首都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住院患者注射用奥美拉唑合理性分析

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通过抑制H+-K+A T P酶活性,抑制胃酸分泌,具有强大的抑酸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和高危人群应激性溃疡的预防用药,并取得显著疗效。
P P I是目前临床上相关疾病治疗中应用广泛、疗效最好的药物[1]。
注射用奥美拉唑作为质子泵抑制剂的代表药物,疗效确切、安全性相对较高,临床使用十分广泛。
我院动态监测注射用奥美拉唑使用频次及使用金额不断升高,临床不合理使用率也呈上升趋势。
因此,科学评估我院注射用奥美拉唑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对我院1597份住院患者注射用奥美拉唑使用情况及医嘱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为我院临床安全、有效和经济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我院住院科室使用注射用奥美拉唑的出院病历共计1597份,提取医嘱信息包括药品名称、临床诊断、用法用量等,并查阅病历对其合理性进行点评。
1597份病历分布科室为肿瘤内科、消化内科、普外科、肾内科、神经内科、骨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等,见表1。
1.2 方法 建立“注射用奥美拉唑专项点评表”,点评表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用药情况、用药目的(治疗/预防)及用药不适宜原因分析等。
依据药品说明书、《2014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意首都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住院患者注射用奥美拉唑合理性分析郝立志,李颖慧*首都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药剂科,北京 101500[摘要] 目的:通过专项点评了解首都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住院患者注射用奥美拉唑的使用情况及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我院住院科室使用注射用奥美拉唑的出院病历共计1597份,统计药品名称、临床诊断、用法用量等信息,对药物适应证、用法用量、给药疗程、给药途径及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点评和综合分析。
79例莫西沙星所致药物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79例莫西沙星所致药物不良反应文献分析袁华;封宇飞【期刊名称】《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年(卷),期】2012(000)005【摘要】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及美国国立图书馆数据库(PubMed)检索2000–2011年莫西沙星致不良反应的有效文献69篇,对患者性别、年龄、原患疾病与过敏史、给药途径、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共收集79例莫西沙星所致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可发生于18岁以上的各个年龄组;其中,41例患者通过静脉途径给药;不良反应类型以神经系统、过敏反应、循环系统反应最多;其发生时间最早为用药后5 min内,最迟为用药3周后;预后除造成3人死亡,1例未彻底好转,其余经停药、对症治疗后好转。
结论:莫西沙星所致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最严重的可能导致死亡,值得关注。
【总页数】3页(P288-290)【作者】袁华;封宇飞【作者单位】卫生部北京医院药学部,北京 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药学部,北京1007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1【相关文献】1.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结核的药物不良反应60例分析 [J], 胡明2.口服莫西沙星致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给药方案探讨 [J], 游鹏程;张松青;郑沁鈊;王颂3.控制盐酸莫西沙星输液速度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J], 金梅4.莫西沙星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J], 陈国英5.含莫西沙星的超短程化疗方案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研究 [J], 邹俊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年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案例

近年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事件频频发生,引起了人们对中药安全性的担忧。
这些事件不仅影响了患者的健康,也对中药行业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就近年发生的一些中药不良反应事件进行案例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问题。
第一起案例是2019年发生在湖南某医院的中药不良反应事件。
一名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在服用一种中药后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最终导致肾功能损伤。
经过调查发现,这种中药是由一家不规范中药厂家生产的,其中含有大量有毒物质,严重危害了患者的健康。
此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促使了中药行业的整顿和规范。
第二起案例是2020年发生在北京某中医院的中药不良反应事件。
一名儿童患有感冒症状,在中医医生的建议下服用了一种中药颗粒。
该患者在服药后出现了皮疹、过敏等严重不良反应,最终被确诊为药物过敏性休克。
经过调查发现,这种中药颗粒中含有一种对儿童过敏反应较强的成分,未能及时诊断导致患者严重后果。
此事件再次引起了中医药界的警惕,促进了中药研制和应用的标准化。
第二篇示例: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中药虽然具有疗效,但在不当使用或制备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以下将列举一些近年来发生的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案例,以警示人们正确使用中药的重要性。
一、2017年““六味地黄丸”事件2017年,一名患者因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后出现典型的药物性肝炎症状,包括黄疸、腹胀、恶心等,经医院检查确诊为药物性肝炎。
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该患者购买的“六味地黄丸”是在一家无资质的小药店购买的,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导致不良反应发生。
二、2018年“葛根颗粒”事件2018年,一名患者因服用“葛根颗粒”后出现喉部过敏反应,呼吸困难,紧急送医后被诊断为过敏性休克。
经调查发现,该患者之前没有对该药物进行过敏测试,盲目使用导致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2019年,一名患者因购买“通窍活血颗粒”用于治疗头痛,服用后出现严重的胃痛、消化不良等症状,经进一步检查发现胃溃疡。
药学监护及临床不合理用药案例剖析1

2020/1/1
3
药品安全性与药学监护
近年来,药品不良事件濒发不断,引起广大公众、社 会与新闻媒体的极大关注: 2000年苯丙醇胺(PPA)召回事件-脑卒中 2001年西立伐他汀(拜斯亭)召回事件-横纹肌溶解、肌痛 2001年马兜铃酸(关木通等)召回事件-肾损伤和肾衰竭 2004年罗非昔布(万络)召回事件-心血管事件 2005年米非司酮(含珠停)事件-子宫和生殖器官破裂 2005年雌激素(口服避孕药)事件-子宫、宫颈肿瘤 2005年奥司他韦(达菲)事件-日本儿童发生神经精神不良 反应及12例死亡 2006年加替沙星(天坤)召回事件-血糖异常、糖尿病 2006年鱼醒草钠注射液事件-过敏
挪威年均因ADR死亡约占住院患者的11.5%; 法国年均因ADR死亡约占住院患者的13.0%; 英国年均因ADR死亡约占住院患者的16.0%。 2002年,WHO世界卫生大会上发表“关于患者安全 的决议”。 统计表明,在发达国家,每10名患者即有 1名在接受医院治疗时受到伤害。
2020/1/1
10
药品安全性与药学监护
2008年吗替麦考酚酯(骁悉)事件-增加孕妇流产和先天畸 形风险,由妊娠给药C级降为D级;
2008年抗癫痫药/抗抑郁药事件-增加自杀风险,前者是安 慰剂的2倍!后者主要是青少年;
2008年刺五加注射液事件(3例死亡);
2008年茵栀黄注射液事件(1例死亡);
2009年双黄连注射液事件(2例死亡);
2009年肾康注射液事件(2例死亡);
2020/1/1
4
药品安全性与药学监护
2006年克林霉素磷酸酯(欣弗)事件-染菌(11例死亡) 2006年亮菌甲素(齐二药)事件-肾衰竭(13例死亡) 2007年广东佰易人免疫球蛋白事件-感染乙肝病毒 2007年培高利特(协良行)召回事件-心脏瓣膜病(272例) 2007年替加色罗(泽马可)召回事件-心绞痛、中风(29例) 2007年含钆造影剂致NSF问题_肾源性纤维化 2007年甲氨蝶呤污染长春新碱事件-下肢马尾神经以下瘫
我院2006—2010年抗糖尿病药物应用分析

Ut i l i z a t i o n a na l y s i s o f a n t i - d i a b e t i c d r u g s i n o u r h o s pi t a l d u r i n g 2 0 0 6— — 2 0 1 0
c l i n i c a l r a t i o n a l d r u g u s e . Me t h o ds : T h e v a r i e t y , a mo u n t , c o n s u mp t i o n s u m, DDDs a n d a v e r a g e d a i l y c o s t o f a n t i d i a b e t i c d r u g s u s e d i n
我院 2 0 0 6 —2 0 1 0 年抗糖尿病药物应用分析
刘 朋 , 纪立伟 , 梁晓丽( 卫生 部北京医院药学部, 北 京1 0 0 7 3 0 )
I 摘要 】 目的 : 分析 北京 医院抗糖尿病 药的应 用情 况,为临床合理 用药提供 参考。方法 : 对卫生部北京 医院 2 0 0 6—2 0 1 0 年
we r e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o t h e r a n t i d i a b e t i c d r u g s d u e t o mo r e c o mmo n u s e i n c l i n i c . T h e v a l u e s o f DDC o f me t or f mi n , g l i me p i r i d e ,
中 国药物应 用 与监测 2 0 1 3 年2 月 第1 0 卷 第1 期
C h i n es e J o u r n a l o f D r u g A p p l i c a t i o n a n d Mo n i t o i r n g , V o 1 . 1 0 , N o . 1 , F e b r u a r y 2 0 1 3
我院住院药房用药错误分析及防范措施

我院住院药房用药错误分析及防范措施吕鲜艳;吕冠博;姜德春【摘要】Objective To reduce medication error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rug dispensing, so as to ensure the medication safety of patients in inpatient pharmacy. Methods Totally 239 cases of medication errors in inpatient pharmacy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3 to 2015 reported to Monitoring Network of Medication Safety in China Core Group of International Network for the Rational Use of Drugs (INRUD) were classifi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common medication errors were drug dosage(23. 85% ), frequency of drug adminis-tration(20. 08% ) and varieties of drugs(20. 08% ), among which the main mistakes were caused by primary pharmacists(83 cases) and primary doctors(47 cases). Conclusion The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drug in the hospital pharmac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double check system can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medication errors.%目的减少住院药房用药错误,提高药品调配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对医院2013年至2015年住院药房上报《INRUD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的239例用药错误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常见的用药错误类型为药品用量(23.85%)、给药频次(20.08%)、药品品种(20.08%),其中主要引起错误的人员类型为初级药师(83例)和初级医师(47例).结论加强住院药房药品的标准化管理,制订双人核对制度等措施,可减少用药错误的发生.【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18(027)001【总页数】2页(P92-93)【关键词】住院药房;用药错误;用药安全;药房管理【作者】吕鲜艳;吕冠博;姜德春【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学部,北京 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学部,北京 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学部,北京 100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52用药错误(medication error,ME)是指合格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任何可预防的不良事件,包括在处方开具、药品的调配、发放、使用和监测过程中可能引起或导致不恰当的用药或伤害患者的事件。
处方点评中存在问题及实例分析

不适宜处方
适应证不适宜的;(说明书为依据,科室上报经批准的超说明书用药除外 ) 我院常见不适宜处方类型 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
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
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 用法、用量不适宜的;(说明书为依据)
联合用药不适宜的;
重复给药的; 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
例:年龄 39岁,性别:女,诊断:阴道炎 R 八珍颗粒 3.5g bid 点评小组点评结果:处方超7日量未注明原因。(不规范处方) 未点评:适应症不适宜。(不适宜处方) 八珍颗粒:补气益血。用于气血两亏,面色萎黄,食欲不振, 四肢乏力,月经过多。
例:年龄:41岁,性别:男,诊断:无。 R:养心氏片 0.6(1片)tid 点评小组点评结果:1、处方超7日量未注明原因。2、无诊断。 (不规范处方) 未点评:用法用量不适宜。(不适宜处方) 养心氏片:口服,一次2~3片,一日3次。
处方点评依据
1. 处方管理办法 2.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 3. 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试行) 4. 药典、说明书; 5. 治疗指南 6. 专家共识 7.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8. 疾病名称缩写 9. 教科书
处方点评内容
一、处方书写规范性 二、处方用药合理性 是否有用药指征 选用药品是否适宜 剂型或给药途径是否正确 用法、用量是否正确 联合用药是否适宜 有无重复给药 有无配伍禁忌或不良的相互作用 药物使用是否经济
4.15.3.6 开展处方点评,建立 药物使用评价体系。
【C】 1.有按《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 行)》的要求制定医院处方点评制度, 组织健全,责任明确,有处方点评实 施细则和执行记录。 2.每月至少抽查100张门急诊处方 (其中自费处方≥20张)和30份出院 病历进行点评。 3.有特定药物或特定疾病的药物使用 情况专项点评,对抗菌药物临床使用 进行专项点评,重点抽查感染科、外 科、呼吸科、心内科、肿瘤科、神经 科、重症医学科等临床科室以及I 类 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病例。 4.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干预。
北京医院2004—2007年中成药不良反应分析

构成比 ( % ) 23150 18158 8174 8120 7165 5146 4192 22195 100100
214 ADR 史 183 例 ADR 病 例 中 , 43 例 有 ADR 史 , 占 23150% ; 无 ADR史者 100例 , 占 54164% ; 不详者 40例 , 占 21186 % 。 215 不良反应发生时间 ≤5 s 3例 , 占 1164% ; 6~ s 12例 , 占 6156% ; 1 ~ h 40 例 , 占 21186% ; 13 ~ h 51 例 , 占 27187% ; 25 ~ h 25 例 , 占 13166% ; 49 ~ h 17 例 , 占 9129% ; 73 h ~ 7 d 24 例 , 占 13111% ; > 7 d 11 例 , 占 6101 % 。 216 用药情况 183 例 ADR 病例中 , 单独用药 143 例 , 占 78114% ; 联合用药 40例 , 占 21186% , 其中中西药联合使用 23例 , 占 12157% , 两种以上中药联合使用 17例 , 占 9129%。 有 6例疑为合用两种中药引起不良反应 , 占 3128%。涉及 3 种给药途径 , 其中口服 94 例 , 占 51137% , 静脉滴注 82 例 , 占 44181% , 外用 7种 , 占 3182%。 217 药物类别和品种 根据 《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 险药品目录 》 (2005年版 ) 中药分类原则将涉及不良反应的药 物分类 , 共涉及中成药 10类 66种 (见表 3、表 4) 。其中祛瘀 剂致 ADR 101例 , 占 55119%。单品种报告例次依次为小金丸 31例 , 占 16158% ; 葛根素注射液 19例 , 占 10116% ; 西黄丸 17例 , 占 9109%等 。 218 ADR累及器官及临床表现 ADR 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 , 其中对皮肤及附件造成的损害所占比例最大 , 为 53101% , 主 要表现为皮疹 、过敏样反应 , 其次为神经系统 、消化系统等的 反应 (见表 5)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理用药:现实意义
年,在世界卫生大会上商定“关于患者安全的决议 ”。统计表明,在发达国家,每名患者即有名在接 受医院治疗时受到伤害。
合理用药:现实意义
据联合国公报,除正常和疾病外,全球人类 主要非正常死因排序为:
年全球人口非正常死因排序和人数(万人)
排序 死亡总数
非正常死因
———————————————— —————————
药品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
合理用药:现实意义
临床用药中,医务人员出现过错或低级错误: 不对症(坦洛新用于降压) 超适应证(二甲双胍用于减肥) 错用药(肠球菌感染应用克林霉素) 使用过期药、超剂量和疗程(围术期预防用药天) 用法错误(新斯的明静脉注射) 禁忌证下用药(脂肪乳用于胰腺炎者)
产生纠纷的主要表现: 重复用药。例上呼吸道感染合并使用两种
以上抗菌素;发热患者同时使用多种以上 。 使用溶媒不当。例糖尿病患者采用葡萄糖 ;奥沙利铂选用氯化钠,引起浑浊。 忽视患者的年龄。如幼儿、孕妇、老人等 特殊人群。
案例 处方错误或隐患
处方:男 年龄: 单位:汽车运输公司 病情及诊断: 上感、咳嗽、痰多
案例 处方错误或隐患
处方:男 年龄:,社区获得性肺炎,过敏体质
阿奇霉素 葡萄糖 头孢唑林 注射用水
静脉滴注 静脉滴注
静脉滴注 静脉滴注
处方:男 年龄:,社区获得性肺炎,过敏体质
分析: .阿奇霉素用法用量不妥,社区获得性肺炎次,至少天,继之 改为口服天一疗程。 .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时溶媒不当:先用注射用水充分溶解成, 再加入到氯化钠或葡萄糖中,滴注时间不少于.浓度不高于。 .头孢唑林青霉素过敏者慎用,提示:有可能引起休克, 故应仔细问诊。另外,事前进行皮肤过敏试验为宜。
处方:男 年龄:,社区获得性肺炎,过敏体质
.头孢唑林剂量过大。成人每次~,一日~次静注或静 滴。难治性或严重感染可增加剂量至 。 .头孢唑林静脉滴注溶媒选择不当:本药(效价)溶于 注射用水、氯化钠或葡萄糖注射液中,缓慢静脉注射。 另外可加入补液中静脉滴注,但不得使用注射用水溶 解(因溶液不呈等张)。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
氨麻美敏片
片
粒
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
痰多
用法? 上感?
皮试?
司机?
案例 处方错误或隐患
处方:男
85岁
病情及诊断: 急性胃炎、心律失常
左氧氟沙星片
[*]
复方氢氧化铝片 [片]
片
阿托品片
[*]
普罗帕酮片
[*]
分析:
.氟喹诺酮类不应与含多价金属离子的药物同服,必要时胃黏膜保护 剂与氟喹诺酮类分开服用,至少间隔小时。
案例 处方错误或隐患
处方 患者 男性 岁 急性细菌性肠炎 腹泻
头孢呋辛酯胶囊
#
地衣芽孢杆菌胶囊 #
蒙脱石散
#
(未明确提示患者使用方法)
处方 患者 男性 岁 急性细菌性肠炎 腹泻
分析: .地衣芽孢杆菌胶囊为活菌制剂, 与头孢呋辛酯合用,可因后 者的存在而被灭活或被抑制,而头孢呋辛酯因前者的存在使 药效降低。 .蒙脱石散在吸附病毒、细菌同时对与之配伍的多种药物也 具有强大吸附作用。
合理用药案例分析
胡欣 北京医院药学部
北京平谷
引言关于疾病
• 已知的疾病万多种; • 手术可治愈者; • 的可治愈(含自限性); • 无术无药可治愈。
疾病是人生的课堂;因为痛,所以叫生命!
引言:关于药品?
药品
有害无益? 无害无益? 有害有益? 无害有益? ……
患者
更安全! 更有效! 更经济! 更满意! 更科学!
合理用药:现实意义
临床用药中,医务人员出现过错或低级错误: 用甲硝唑厌恶疗法戒酒,引起多发神经炎; 十二指肠溃疡用地塞米松,患者出血死亡; 痛痛注射曲马多掩盖病情,肠梗阻患者死亡; 山莨菪碱止痛掩盖病情,患者肠坏死; 胃复安(甲氧氯普胺)剂量偏大(),患者出现椎
体外系反应
合理用药与纠纷
.老年男性以上均并发前列腺肥大,使用阿托品解痉,加重前列腺的 症状。
.同时患有心律失常,阿托品 每日三次服用,可加快心律,可以改 为痛时半片到片。
案例 处方错误或隐患
处方: 男
急性扁桃体炎
葡萄糖注射液 天 青霉素钠 万 万 静脉滴注(先皮试)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 ×片 :, 泛昔洛韦片 ×片,,
处理: 药师提示处方中的出现的问题,建议患者抗生素和微生态制 剂宜分开服用,以利于发挥各自疗效,达到治疗目的。 在使用蒙脱石散时要与其他药物分开使用。
案例 处方错误或隐患
处方 患者 男性 毒性人群”
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毒性个体差异
药物
治疗无效率
药物严重
全球死亡主要原因第 位
我国因药物不良反应 住院人数: 万年; 因药物不良反应死 亡人数:万年
无效
安全有效
毒性
相同剂量、不同体内药物浓度和总量
不合理用药—全球的难题
• 上市药品浪费? • 医生改医嘱? • 门诊误诊率? • 合理用药减少浪费! • 念经的人多,成佛的人少! • “药品最重要的不是怎么做,而是如何用!”
分析:
、青霉素钠属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其疗效取决于血药浓度大于的时间, 若血药浓度大于的时间占两次给药间隔的,可达满意杀菌效果。青霉素 的血浆半衰期约为半个小时,故应一日多次给药,才能使大部分时间的 血药浓度大于,达到满意杀菌效果;
处方: 男
急性扁桃体炎
.重复用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青霉素钠重复,除非注明阿莫西 林克拉维酸钾用于点滴后。 .疗程不够,由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可发生非化脓性并发症(风 湿热和肾小球肾炎),因此抗菌治疗以清除病灶中细菌为目的, 疗程需; .溶媒选择不当,溶媒量过大;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服法不对:成人及岁以上儿童,一次一片, 一日三次。严重感染时,剂量可加倍。
产生纠纷的主要表现: 选药不当。超适应症用药,不注意慎用、忌用、
禁用; 给药途径不当。例滴鼻剂用于滴眼; 剂量、浓度、给药次数和疗程不当。例有机磷中
毒阿托品用量不足;氯化钾静滴浓度超过导致死 亡;激素长期大量使用致股骨头坏死。 配伍不当。例肝硬化、细菌性胃肠炎同时用呋塞
合理用药与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