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同步张力控制案例
基于张力控制器的冠带条张力控制

作者简介:王光波(1978-),男,总经理助理,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控制工程、智能故障诊断等。
收稿日期:2019-08-121 项目背景轿车子午线轮轮胎的动平衡和均匀性与轮胎生产过程中冠带条的紧密程度和均匀性有较大相关性。
通过精密控制冠带条缠绕的张力,均匀控制拉伸量,是提高轿车轮胎成品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
基于国内对轿车子午线轮胎性能日益提高的质量要求,很多工厂进行了冠带条张力控制系统的改造,大多数是基于三菱伺服控制系统,刷入转矩用OS ,通过在PLC 系统内的PID 控制转矩输出并达到张力控制的目的。
但常常会发生转矩控制精度不高,且有冠带脱出和拉断的情况。
客户提出针对前期基于三菱伺服系统系统的轿车子午线轮胎成型机进行张力控制系统的升级改造以提升轮胎的成品质量。
2 项目目标在轮胎生产过程中精确控制冠带在缠绕过程中的张力,主要包括在冠带条的送头、缠绕及退头过程,并可实现:(1)避免张力较大或张力明显波动造成冠带条拉伸、带束层拉伸,提高轮胎产品质量。
(2)避免张力过大、过小造成的冠带条拉断及脱出现象,并提高生产效率。
具体指标:冠带条缠绕过程张力能动态的稳定在10±2 N 的范围以内(或根据工艺要求的张力值±2 N )。
我们使用基于伺服控制的智能张力控制器,结合新设计的机械结构,实现冠带条张力的精确控制,并改善轮胎的成品效果,主要包括:基于张力控制器的冠带条张力控制王光波1,曹大伟2(1.青岛万龙智控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422;2.青岛万龙高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422)摘要:轿车子午线轮胎中冠带条的张力是轮胎动平衡和均匀性的重要影响因素。
本研究通过几种不同控制方式的效果比较,验证基于智能张力控制器的模块化控制方式可以达到对冠带条张力的控制响应和精度要求。
从而为提高轿车子午线轮胎成品质量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冠带条;张力;控制器中图分类号:TQ336.4文章编号:1009-797X(2020)19-0029-04文献标识码:BDOI:10.13520/ki.rpte.2020.19.007(1)生产过程中不断带、不脱带。
基于伺服及PLC的收卷张力控制系统

基于伺服及PLC的收卷张力控制系统引言在卷材加工过程中,收卷张力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过高或过低的张力都会对卷材品质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如何实现收卷张力的精确控制一直是卷材加工行业探索的热点问题。
近年来,随着伺服技术以及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技术的发展,基于伺服及PLC的收卷张力控制系统逐渐成为行业中的主流。
收卷张力控制系统的组成伺服电机收卷张力控制系统的关键是要实现卷材上的张力的精确控制。
此时需要借助伺服电机。
伺服电机是一种能够对电机执行器位置进行闭环控制并对控制过程进行监控的电机。
它具有反馈控制回路,可以实现闭环控制,并且对电机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进行监测和纠偏。
伺服电机可广泛应用于印刷、卷材、灌装、机床等领域,因为它具有响应快、定位精度高、承重能力强、控制精度高等特点。
PLCPLC是一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它能完成对多个硬件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信号处理。
PLC控制器的编程比传统的可编程控制器更加灵活和智能,可以满足大部分工业控制的需求。
张力传感器张力传感器主要用于测量卷材上的张力大小。
通过设置放在线或放离线伺服电机的控制信号,不断调整张力传感器的反馈量,从而实现对收卷卷材张力的精确控制。
收卷张力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1.通过传感器获得卷材上的张力大小。
2.PLC根据制定的控制策略计算出需要给予伺服电机的控制信号。
3.PLC将控制信号传输给伺服电机。
4.伺服电机对卷材的张力进行精确控制,监控其位置、速度、加速度,并实时向PLC反馈相关控制参数。
5.若收卷卷材的张力不符合要求,则PLC会基于前一阶段的反馈信息重新计算并重新发送控制信号给伺服电机,进入下一个循环。
收卷张力控制系统的优点•可以精确控制收卷卷材的张力大小,提高产品质量。
•对卷材的控制准确度和稳定性都得到了提高。
•系统具有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可靠性强等优点。
收卷张力控制系统的应用基于伺服及PLC的收卷张力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型机械设备中,如卷材机、涂布机、制袋机、胶印机等。
基于伺服控制的卷烟机盘纸张力控制系统改造

基于伺服控制的卷烟机盘纸张力控制系统改造作者:阙衍盛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第04期摘要:通过对PROTOS70卷接机组盘纸张力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和构造的分析,针对盘纸张力调节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缺陷,结合伺服控制技术,提出将机械式盘纸张力控制系统改造成伺服控制技术的张力控制系统。
该控制系统以LENZE伺服控制器为主控制元件,加以西门子S7-200为辅助信号数据处理元件,通过控制LENZE伺服电机来调整供纸速度,从而保证盘纸张力稳定。
改造后的盘纸张力控制系统具有工作可靠、张力补偿能力高的特点,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减少系统的机械维修。
关键词:卷烟盘纸张力控制;差动齿轮箱;轴编码器;LENZE伺服电机;LENZE伺服控制器;S7-200控制器中图分类号:TH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4-0299-PROTOS70卷接机组是具有20世纪90年代先进水平的高速卷接设备,已成为我国卷烟行业的主导机型。
目前我公司卷烟机组有一半是20世纪90年代的设备,主驱动通过平皮带来带动纸传动箱,同步性能较差,而且纸传动体统已经老化,故障率和维修费用逐年提高,对生产影响较大。
1 原有卷烟纸张力控制系统的原理1.1 原机器盘纸供给的原理示意供纸系统主动轮2转动,拉动盘纸轮1转动使得盘纸轮上的盘纸被拉出,按箭头示意方向向机器供应盘纸。
供纸主动轮的外径直径为63.662,计算后每转动1圈,供纸200mm。
图11.2 原机供纸主动轮的(转动)动力来源机器主机转动时,转动动力通过齿轮和皮带(按固定的转速比率)连接传送给供纸主动轮,供纸主动轮在运行过程中不会主动转动。
在转动动力传送(链)过程中,齿轮和皮带还带动了2 组钢印印刷系统(3、4轮)。
1.3原机供纸张力控制原理3个盘纸张力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分别代表张力过紧、张力正好、张力过松,分为3段控制。
当盘纸的张力随松紧而使得配重块上下摆动,配重块前端的被检测面会在3个检测传感器之间摆动,触发3个检测传感器。
张力控制系统方案

根据执行机构旳不一样张力控制方式可以分为电机张力控制系统、电液张力控制系统、磁粉张力控制系统以及其他旳如杠杆摇摆式张力控制系统等。
本方案是电机张力控制系统旳设计。
电机张力控制系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旳一种,其控制原理框图如下:
本方案完全采用安川电机企业旳所有部件,其中电机为安川400W旳伺服电机(内含旋转编码器),驱动器为安川400W旳伺服驱动器。
运动控制器为安川MP2300。
系统中使用了张力传感器,其作用为:检测出感应滚筒旳位置,以模拟量电压形式输入给MP系列运动控制器,控制器再以带有速度赔偿旳控制方式实现恒张力进给。
伺服电机放卷张力

伺服电机放卷张力简介伺服电机放卷张力控制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用于控制卷材在放卷过程中的张力。
张力的控制对于一些特定的工艺要求非常重要,例如纺织、印刷、涂布等行业。
伺服电机放卷张力控制可以确保卷材在放卷过程中保持稳定的张力,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张力控制的原理伺服电机放卷张力控制的原理是通过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扭矩,来调节卷材的张力。
一般情况下,放卷系统由伺服电机、张力传感器、张力控制器和卷材传动系统组成。
张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卷材的张力,并将测量结果传输给张力控制器。
张力控制器根据测量结果和设定值之间的差异,调节伺服电机的转速和扭矩,以实现张力的控制。
通过不断地测量和调节,张力控制器可以保持卷材的张力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
伺服电机的选择在伺服电机放卷张力控制中,选择合适的伺服电机对于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选择伺服电机的考虑因素:1.功率和转矩:根据卷材的性质和放卷系统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伺服电机功率和转矩。
通常情况下,卷材越大,需要的功率和转矩就越大。
2.控制精度:伺服电机的控制精度决定了张力控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选择具有高控制精度的伺服电机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
3.响应速度:伺服电机的响应速度对于快速调节和响应系统变化非常重要。
选择具有快速响应速度的伺服电机可以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
4.通信接口:伺服电机通常具有各种通信接口,如Modbus、CANopen等。
根据系统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通信接口,以便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和控制。
张力传感器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张力传感器对于伺服电机放卷张力控制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选择张力传感器的考虑因素:1.测量范围:根据放卷系统的要求和卷材的张力范围,选择合适的张力传感器测量范围。
传感器的测量范围应该能够覆盖实际应用中的所有张力变化。
2.精度:选择具有高精度的张力传感器可以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
传感器的精度应该能够满足系统的要求。
3.响应速度:张力传感器的响应速度决定了系统的动态性能。
张力伺服控制系统张力环超调的研究

பைடு நூலகம்
P D c n rl r sa o t d i p e o p a d a h e e o d c n r lefc ,w i h a t o s d i S o t l d p e n s e d l o n c i v d g o o t f t h l t e s me me h d u e n o e wa o e e
10 3 24 5 ;2 2 0 1 .江苏大 学 电气 信息工程学院 ,江苏 镇江 2 2 1 )
要 :两电机 张力伺 服控 制系统是一个 多输 入多输出非线性强耦合 的复杂控 制系统 。文 中对简化 的张力控制系统
模型进行 分析 ,采用解 析式 的方式给 出速度 和张力 的耦 合关 系。试验 中速度环采用单神经元 自适应 P D控 制器获得 S 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而张力环采用 同样 的方法几乎不能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通过大 量实验及对 PD机理 的深入研究 I
CHEN o g Ch n ,LI Xi g i o U n q a
( . o eeo l tcl n i ei 1 C lg l fEe r a E gn r g,Y nhn stt o Tcn l y a hn in s 2 0 1 hn ci e n a cegI tuef eh oo ,Y n egJ g u2 4 5 ,C i ni g e a a;
张 力 的完 全解 耦 。
PLC控制伺服电机实例分析

PLC控制伺服电机实例分析1.实例背景在纺织机械中,伺服电机通常用于驱动纱线张力控制系统。
传统的纺织机械设备通常使用开环控制,但是受到环境和负载变化的影响较大,无法保证精确的纱线张力控制。
因此,采用PLC控制伺服电机可以提高纱线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2.系统组成本纺织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由PLC、伺服电机、传感器和人机界面组成。
PLC用于接收和处理输入信号,并根据预设的逻辑和算法输出控制信号,驱动伺服电机完成工作。
传感器用于检测纱线的张力并将信号传递给PLC,人机界面用于操作和监控系统。
3.系统流程下面是本纺织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流程:步骤1:系统初始化PLC在初始状态下等待操作员输入纱线的张力设定值,并将设定值存储在内存中。
步骤2:检测张力信号传感器检测实时的纱线张力,并将信号传递给PLC。
PLC读取传感器信号,并将其与设定值进行比较。
步骤3:计算误差PLC将读取的传感器信号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并计算出误差。
误差是实际张力与设定值之间的差值。
通过计算误差,PLC可以决策如何调整伺服电机的运行状态。
步骤4:控制信号输出根据计算得到的误差,PLC将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给伺服电机。
控制信号的特点是它根据误差大小进行调整,使伺服电机的速度和方向能够满足预设的需求。
步骤5:伺服电机驱动伺服电机接收PLC的控制信号,并据此调整自己的运行状态。
伺服电机具有精确的速度和方向控制功能,可以根据控制信号精细调节自己的转速和转向,以达到精确的纱线张力控制。
步骤6:监控系统状态PLC会不断监控系统中各个组件的状态,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果系统出现异常或故障,PLC会发送警报信号并执行相应的应急程序。
步骤7:人机交互通过人机界面,操作员可以设定纱线的张力目标值、监控系统的状态、调整参数等。
人机界面可以提供实时数据显示和操作界面,使操作员能够方便地调整系统参数和监测系统状态。
以上就是PLC控制伺服电机的一个实例分析。
伺服系统在放卷机张力控制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

伺服系统在放卷机张力控制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放卷机是工厂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设备,用于放开卷材料并使其保持适当的张力。
放卷机张力控制对卷绕过程的质量和效率有非常大的影响。
传统的放卷机张力控制方法主要采用机械调整和手动操作等方式,这种方法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程度受操作者技术水平、调整范围有限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伺服系统技术应运而生。
伺服系统技术是电机控制和信号处理等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够实现高精度、高速度、高可靠性和精准的控制。
因此,将伺服系统技术应用到放卷机张力控制中,能够提高放卷机控制的精度和效率,并且降低操作难度。
二、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究伺服系统在放卷机张力控制中的应用,通过分析伺服系统在放卷机张力控制中的效果,评估该技术的应用价值,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推广和应用该技术。
三、研究内容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伺服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的介绍:伺服系统是由电机、电调器、编码器和控制器等组成的。
本部分将对伺服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进行简要介绍,并阐述各部分的作用。
2. 放卷机张力控制的现状分析:本部分将对目前放卷机张力控制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现有控制方式的不足之处、缺点和存在的问题等。
3. 伺服系统在放卷机张力控制中的应用:本部分将介绍伺服系统在放卷机张力控制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包含伺服系统控制放卷机开始放料、自动调整电机速度、控制张力等方面的详细介绍。
4. 伺服系统在放卷机张力控制中应用后的效果分析:本部分将对伺服系统在放卷机张力控制中应用后对张力控制和卷材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估。
5. 结论和优化建议:本部分将总结伺服系统在放卷机张力控制中的应用,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为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四、研究方法1. 文献调研: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了解伺服系统在放卷机张力控制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掌握该技术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
2. 现场实验:通过在实际的放卷机生产线上进行实际的伺服系统应用效果测试,评估该技术的实际应用性能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台达机电技术的同步与张力传动控制解决方案
摘要:本文针对台达机电关注的纺织、印染、造纸等重点行业中经典的同步控制、恒张力控制技术问题,结合台达机电产品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设计了成熟、完善的同步控制和恒张力控制的方案,为长期困扰客户的核心技术难点提供成熟、稳定、完善的控制方案。
不仅对方案本身的控制原理做非常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同时结合成功的应用案例进行说明。
关键词:同步传动恒张力中达机电
1 引言
在传统的电力拖动领域,同步控制、张力控制是非常经典的控制环节。
同时因为控制对象、工艺要求及控制精度、效果的不同,存在相应的技术开发难点。
同步控制广泛的应用于纺织、印染、造纸等行业,因为这样的控制要求,出现了例如中达同步控制器这样的产品。
但随着客户对设备技术含量和成本的要求,简单的利用同步控制器来实现同步控制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用人机、PLC、变频器、伺服、直流调速等产品来集成精度更高的同步控制和恒张力控制已经成为新的技术趋势。
台达机电产品利用自身的特点及较高的性价比能够为客户提供成熟、完善的同步和张力控制的方案和系统。
2 传统同步控制及张力控制方案
图1 多级同步与张力控制系统框图
2.1同步控制及张力控制控制原理
根据图1所示多级同步与张力控制框图,整个系统以1单元机架为主,1单元的速度为主给定乘以1通道的同步比例系数。
即Out1=Kd1*Vo(其中Kd1为1通道同步比例系数,Vo为主给定)。
Out2=Kd2*Vo+Kf2*Vf2(Kd2为2通道同步比例系数,Kf2为2通道反馈比例系数,Vf2为通道2反馈信号),同理Out5=Kd5*Vo+Kf5*Vf5(Kd5为5通道同步比例系数,Kf5为5通道反馈比例系数,Vf5为通道5反馈信号)。
这就是传统的同步控制
系统。
张力辊的同轴安装一个电位器,电源为+5V电源,当张力辊处于中间平衡位置时将电位器的输出调整为0V,当张力辊偏离平衡位置时,反馈信号即会有变化,变化的范围在+5V之间,这样反馈量乘以反馈系数,再加上同步比例系数乘以主给定,所得到的结果就是总输出。
因此当张力辊偏离平衡位置时,相应的同步控制器的输出会减小或增大,自动调整变频器的频率,达到动态的平衡,使得张力辊始终在平衡位置附近轻微的摆动,起到同步的效果。
张力控制通过张力传感器实时检测张力、通过张力控制器或PLC进行张力的PID运算,这种张力控制的实质是通过调整速差实现张力的动态恒定。
2.2应用领域
多级同步与张力控制系统广泛地应用于纺织、印染、造纸等行业(染浆联合机、印染设备)。
2.3缺点及不足分析
首先,可以看出该系统同步属于开环控制,当负载变化较大的时候,电机的转差率会加大,相应张力辊会偏离平衡位置。
相应电机的速度会发生变化,如果是对同步的要求非常严格的场合,可能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同时因为速度给定及反馈都是模拟量信号,而且对于生产线比较长,设备安装等不可预知的因素,可能会比较容易受到到各种电气耦合的干扰,造成系统运转不稳定。
张力控制采用PID,由于积分的作用,如果积分增益调整的不好,容易造成系统的振荡或响应的滞后。
对于PID运算的各参数要求较高。
但在要求不是非常高的场合,该系统还是比较稳定的,应用也比较广泛。
3 基于台达机电技术的张力传动控制解决方案
图2硬同步及开环张力闭环矢量控制方案
表1 台达机电自动化平台配置
3.1 开环张力闭环矢量控制系统设计
硬同步及开环张力闭环矢量控制方案框图参见图2。
系统配置参见表1。
为了克服由于负载的变化造成电机转差率变大,电机特性曲线偏软的缺点,在每个单元的电机后加编码器反馈,并将编码器信号接入变频器,形成闭环矢量控制。
这样电机的特性曲线会比较硬,能够有效避免负载小变化时转速及转矩的下降。
达到硬同步控制的效果。
所有单元变频器的频率给定方式是通过RS485,这样不仅省略了同步控制器,同时有效避免了电气耦合对模拟量信号的干扰。
系统运行更加的稳定而且成本也较低,控制效果也更好
3.2 控制算法设计
速度同样以1单元为主,在人机上设定的一般为线速度,要将线速度转换成相应的频率。
由于1单元与2单元之间在机械方面的差异、传送介质的打滑等因素的存在,势必决定了1单元变频器与2单元变频器的运行频率不可能完全一致,存在一定的系数关系。
同理2单元与3单元、3单元与4单元、4单元与5单元之间、5单元与6单元之间也存在不同的系数关系。
依据如下的算法处理每两个单元之间的速度关系:Vn=Kdn*Vn-1+Kfn*Vn-1。
整个控制的核心及编程思想参见图3。
图3 控制核心及编程思想
在调试时需要严格的按照步骤进行:主速设定后,通过调整1单元的比例系数K(D530),将实际用速度表测出的线速度调整到与主速设定的一致,即完成了1单元的调试;同理,
其它任意两单元之间的同步关系的调试也是同理。
直到每两单元之间的同步系数全部确定下来为止。
3.3开环张力闭环矢量控制原理以及在纺织行业应用的工艺要求分析
(1)传统收卷装置的弊端
纺织机械如:浆纱机、浆染联合机、并轴机等设备都会有收卷的环节。
传统的收卷都是采用机械传动,因为机械的同轴传动对于机械的磨损是非常严重的,据了解,用于同轴传动部分的机械平均寿命基本上是一年左右。
而且经常要维护,维护的时候也是非常麻烦的,不仅浪费人力而且维护费用很高,给客户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尤其是纺织设备基本上是开机后不允许中途停车的,如发生意外情况需要停车会造成很大的浪费。
在这种情况下,张力控制变频收卷开始逐渐取代传统的机械传动系统。
(2)张力控制变频收卷的工艺要求
•在收卷的整个过程中都保持恒定的张力。
张力的单位为:牛顿或公斤力。
•在启动小卷时,不能因为张力过大而断纱;大卷启动时不能松纱。
•在加速、减速、停止的状态下也不能有上述情况出现。
•要求将张力量化,即能设定张力的大小(力的单位),能显示实际卷径的大小。
(3)张力控制变频收卷的优点
•张力设定在人机上设定,人性化的操作,单位为力的单位:牛顿。
•使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卷径的递归运算;空心卷径激活时张力的线性递加。
张力锥度计算公式的应用;转矩补偿的动态调整等等。
•卷径的实时计算,精确度非常高,保证收卷电机输出转矩的平滑性能好。
并且在计算卷径时加入了卷径的递归运算,在操作失误的时候,能自己纠正卷径到正确的数值。
• 因为收卷装置的转动惯量是很大的,卷径由小变大时。
如果操作人员进行加速、
减速、停车、再激活时很容易造成爆纱和松纱的现象,将直接导致纱的质量。
而进行了变频收卷的改造后,在上述各种情况下,收卷都很稳定,张力始终恒
定。
而且经过PLC的处理,在特定的动态过程,加入一些动态的调整措施,
使得收卷的性能更好。
• 在传统机械传动收卷的基础上改造成变频收卷,非常简便而且造价低,基本
上不需对原有机械进行改造。
改造周期小,基本上两三天就能安装调试完成。
•克服了机械收卷对机械磨损的弊端,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
方便维护设备。
3.4 张力控制系统设计
图4 张力控制系统
(1)变频收卷的控制原理及调试过程
图4为张力控制系统设计。
卷径的计算原理根据V1=V2(线速度)来计算收卷的卷径。
因为V1=ω1*R1, V2=ω2*Rx。
(R1-测长辊的半径、Rx-收卷盘头的半径)因为在相同的时间内由测长辊走过的纱的长度(L1、L2)与收卷收到的纱的长度是相等的。
即L1/Δt=L2/Δt Δn1*C1=Δn2*C2/i(Δn1---单位时间内牵引电机运行的圈数、Δn2---单位时间内收卷电机运行的圈数、C1---测长辊的周长、C2---收卷盘头的周长、i--减速比) Δn1*π*D1=Δn2*π*D2/i,D2=Δn1*D1*i/Δn2,因为Δn2=ΔP2/P2(ΔP2---收卷编码器产生的脉冲数、
P2---收卷编码器的线数、D1—为测长辊直径、D2—收卷盘头卷径). Δn1=ΔP1/P1取Δn1=1,即测长辊转一圈,由霍尔开关产生一个信号接到PLC.那么D2=D1*i*P2/ΔP2,这样收卷盘头的卷径就得到了。
(2)收卷的动态过程分析
要能保证收卷过程的平稳性,不论是大卷、小卷、加速、减速、激活、停车都能保证张力的恒定.需要进行转矩的补偿.整个系统要激活起来,首先要克服静摩擦力所产生的转矩,简称静摩擦转矩,静摩擦转矩只在激活的瞬间起作用;正常运行时要克服滑动摩擦力产生地滑动摩擦转矩,滑动摩擦转矩在
运行当中一直都存在,并且在低速、高速时的大小是不一样的。
需要进行不同大小的补偿,系统在加速、减速、停车时为克服系统的惯量,也要进行相应的转矩补偿,补偿的量与运行的速度也有相应的比例关系.在不同车速的时候,补偿的系数是不同的。
即加速转矩、减速转矩、停车转矩、激活转矩;克服了这些因素,还要克服负载转矩,通过计算出的实时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