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山水格局
徽州古村落:风水文化下的理想桃花源

徽州古村落:风水文化下的理想桃花源在徽州,村落的起源、发展和布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风水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旧时风水家有言:“阳宅须教择地形,背山面水称人心;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须围抱作环形;明堂宽大斯为福,水口收藏积万金;关煞二方无障碍,光明正大旺门庭。
”这是姚廷銮在他的《阳宅集成·基形》中,为村落基址的选择所定下的基本原则,也就是徽人通常所说的“傍水结村,依山造屋”。
理想的村落模式是枕山、环水、面屏,有河流或溪水从村基前湍湍流过。
傍水结村依山造屋徽州一些依山傍水的村庄,初期均是傍着水流的走势建成狭长状,只是随着人口的繁衍与屋宇的增多,才渐渐由纵向朝横向发展,成为一大片真正意义上的村落。
徽州多山多水的地貌为村落的选址提供了较多的空间,许多村子的起源均是其先人根据风水理论选择的结果。
方氏荷村派始祖选择荷村作为他们的基址,是因为其地“阡陌纵横,山川灵秀,前有山峰耸然而特立,后有幽谷窈然而深藏,左右河水回环,绿林阴翳”,遂“慕山水之胜而卜居焉”。
湾里裴氏则自谓他们的村落为“鹤山之阳黟北之胜地也,面亭子而朝印山,美景胜致,目不给赏,前有溪,清波环其室,后有村,葱茏荫其居,悠然而虚,渊然而静……惟相其宜,度其原,卜筑于是,以为发祥之基”。
歙县西溪南的吴氏始迁祖也是几经选择比较,才找到现在这块吉地。
从这些选择中可以看出,依山面水是重要的条件,而风水不过为其罩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休宁的茗洲,为了面向朝山,人家的大门甚至一律面北而开。
卧牛形的宏村但风水是个复杂的问题,有些时候,虽然山水俱胜,也未必就能发达。
如宏村汪氏,其地雷岗后有“幽谷茂林”,前有流水潺潺,但在长达300年的时间里,却不断遭受火灾的侵扰,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请高人来治理了。
所以他们后来请来远近闻名的风水先生何可达。
何可达先后用了10年的时间,走遍了远山近川,反复审视了山脉河流的走向与形势,才认定宏村的地理为一卧牛形,必须按照牛形进行村落的总体规划,宗族才能兴旺发达。
古村落历史功能和形态

古村落历史功能和形态古村落是指具有悠久历史的乡村聚落,通常保存着丰富的历史功能和独特的形态特征。
这些古村落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遗产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学者的关注。
本文将从历史功能和形态两个方面介绍古村落的特点和意义。
一、历史功能1. 保护历史记忆:古村落是历史的见证,保存着丰富的历史记忆。
这些古村落承载着乡村社会的发展历程,记录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和文化活动。
通过保护古村落,可以让人们了解和感受到过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貌。
2. 传承文化遗产:古村落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和传统工艺。
在古村落中,人们可以欣赏到传统建筑、古老的手工艺品、传统节日等。
这些文化遗产是乡村文化的瑰宝,通过保护古村落,可以有效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3. 促进乡村振兴: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可以促进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
古村落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同时,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和创业的机会,促进了乡村经济的繁荣。
二、形态特征1. 建筑风格独特:古村落的建筑风格多样,常见的有明清式建筑、民居建筑、古庙、古井等。
这些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美的工艺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古村落的建筑布局通常以村落中心的广场或庙宇为核心,周围是居民的住宅和田地,形成了独特的空间格局。
2. 自然环境优美:古村落通常位于山水之间,周围环境优美,有清澈的河流、茂密的树林和宜人的田园风光。
这些自然景观与古村落的建筑相互辉映,形成了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
人们在古村落中漫步,不仅可以享受到宜人的自然环境,还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
3. 生活方式古朴简单:古村落的居民通常过着简朴的生活,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
他们依靠农业、手工艺和渔猎等方式维持生计,注重家庭和社区的互助合作。
在古村落中,人们可以体验到简单纯粹的生活方式,远离繁忙喧嚣的都市生活。
古村落具有丰富的历史功能和独特的形态特征。
自然山水格局正误解读——以浙江省缙云县河阳村为例

空 间 的两 神 灵 。 说 到 前 朱 雀 是 碧 河 溪 与 六 处 溪 在村 r s abi f i e se c o ig ea on l o l i y t v l i h os 知 道 ,作 为 城 池 、集 镇 、村 落 ,大 多 选 的 是 坐 北 朝 ag t n 北 交 汇 于 双 港 口 ,然 后 流 人 建 阳溪 如 玉带 一样 环抱 鬼 ,东北 为 “ 门 ” 死 , an t gr i ak fr ew al 南 的风 水 格 局 ,其 西 南 为 “ 门 ” d he eatm s eso en t by 着 整 个 村 落 空 问 ;再 由玉 兔 山 、东 溪 山 、前 山 以 及 l er at gen a i s s er on peci l t al r idst e 是 大 凶 之 方 位 。这 已成 为 常识 性 的 问 题 。 但 是 ,河 y em n h 大小 眠 牛 山作 为 案 山 历 历 在 目 ,有 巨 大 如 屏 的 宏 坦 阳 始 祖 为 什 么 要 选 这 样 的怪 地 方落 脚 定 居 呢 ? 这 里 peopl t cau i syteatt iage, e o tou l r he vl l 山为 朝 山 。 登 中 峰 山俯 览 可 见 整 个 村 寨 在 四 周 群 山 需要先叉开说一下 ,笔者估计这个令人十分见怪 的 t e na ur el ofow nt cat h t al i r c t o r yont e h 环 抱 之 中 ,村落 所 在 的这块 小 盆 地真 如 “ 花心 ”一 荷 风 水 宝 地 是 朱 氏俩 兄 弟 自 己选 择 的 ,风 水 先 生 恐 怕 pr t c i n a d u a . o e t n s ge o 样 的 优 美 无 比 。这 样 “ 四灵 ” 俱 全 , 比例 尺 度 恰 如 没 有 这 样 的 胆 量 。 因 为 ,古 时 我 们 的 读 书 人 , 自己 K ey or Hey W ds ang Vi l l age,Nat r u al 其 分 ,位 置 十 分 得 宜 的 好 地 方 , 真 可 以说 是 我 国堪
培田古村落的风水景观

培田古村落的风水景观在偌大的中国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古迹深藏在山水之间。
这些地方有着美丽的风光和很好的人文景观,只是因为地区交通不便,旅游设施落后而少有游客,但这里却往往有着淳朴的笑脸,原生态的生活,无雕琢的美景,值得我们去用心体验!2007年阳春三月我偕友人一起考察了培田古村落风水。
同行的钟林泉先生曾去年路过此游览,至今还啧啧称赞向我推介,说它入选了“中国十大最美村镇”,钟先生美术造诣深,评价培田古村落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客家建筑瑰宝”,有着这样的美誉的小村庄怎容错过呢?虽时间是下午四点钟了,与同行的福建朋友小徐等人商量,一致同意趁还没有天黑拐进培田看看这个美丽而古老的村落。
培田:人才济济层出不穷培田位于在福建省闽西山区,至今保存完好的连片成群的客家古老村落,这就是已有800多年历史的明清古民居。
培田古民居建筑群由30幢高堂华屋、21座古祠、6家书院、二道跨街碑坊和一条千米古街构成。
最大的建筑九厅十八井,占地6900平方米。
各座建筑布满浮雕、楹联、名匾、石雕等,工艺精巧,十分壮观。
一些建筑专家和国外友人前来考察后认为,这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一枝奇葩,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
这是一块人杰地灵的神奇土地,据载,吴姓先祖早于1344年迁至培田,在此开基,繁衍至今已历30世,时近700年。
迄今,全村300余户人家、1400 多口人,清一色为吴姓同宗,培田故在民间被称为"吴家坊"。
因为在培田的祖先中,最出名的要数一武一文,一官一商的两个人--吴拔祯、吴昌同。
他们两个在村前村尾建的两座跨街牌坊也是文武竞秀、遥相辉映。
吴拔祯,培田人心目中的英雄,因为他是培田人在朝廷做到的最大的官----御前三品衔蓝翎侍卫。
他的都阃府(坐辛酉之间的界缝)是清后期所建,据说曾经是培田最漂亮的一处建筑,只可惜1992年因为电气线路老化,不幸失火被焚,现在只剩下了残垣断壁。
倒是门口旗杆石上的那条盘龙,生就五爪,据说,一般的龙都只能是三爪,五爪可是要御批的。
云南同乐村村落环境及格局特征分析

云南同乐村村落环境及格局特征分析徐坚;唐富茜;杨敏艳【摘要】The traditional village is gradually formed in the inheritance of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in the long term, which coagulates the memory of history and reflects the progress of civilization.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in plateau mountain not only undertakes the functions of inheriting traditional culture, promote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but also has important value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brand of special environment. The paper takes Tongle Village in Yun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and analyzes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village pattern, shape and architectural form of Tongle Village under the complex environment in plateau mountain. It aims to scientifically mainta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ngle Village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improve conditions ofthe human settlement, retain or highligh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illage, and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in plateau mountain.%传统村落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传承中逐步形成,其凝结历史的记忆、反映文明的进步。
婺源、西递宏村古村落的古典美学:水口与风水

婺源、西递宏村古村落的古典美学:水口与风水家家地盘上有个门户,它叫“水口”古典时代的中国,每一个聚落:村、镇、城、都,无论大小,都要有一个有水流经的门户,在风水上称为“水口”。
我们今天的高塔、高楼、CBD,几乎都位于一个城市的门户,也就是城市的水口附近。
如何简单粗暴地理解这个叫“水口”的区域呢?我们的先祖定居选址,都要画一个圈,这个圈最好是个半封闭的盆地,而且要有进出的水流,水进入和流出这个圈子的口,就叫水口。
这两种水口,下游的出口往往比较重要。
▲古代聚落盆地及水口位置图绘图 |@ 付大伟水口来自风水。
对于风水本身内涵褒贬,我们不做争论。
作为一种影响了中国人至少两千年的学说,有人称它“中国古代地理”,有人视其“封建迷信”——不管哪种结论,其实是取舍或目的不同,造成的评判。
抛去那些所谓争议,风水的选址、规划、设计理念,都跟今天的山水城市营造有着天然的契合。
这“水口”,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让我们从摩天大厦的霓虹世界,穿越到山环水抱的古典中国。
“入山寻水口,登局定名堂。
”唐代风水师卜应天在《雪心赋》中留下的名言。
需要说明的是:像晋代郭璞、唐代卜应天、明代刘伯温,这些风水师都是有节操的高士,而不是今天那些神神道道、故弄玄虚的“风水先生”——作为一种学问,风水本身从没有正邪之分,它之所以与迷信、骗子挂钩,是心术不正之人所为。
定居的华夏文明,诞生在盆地中。
山西的汾河盆地、陕西的关中盆地、河南的河洛盆地,是三个代表。
背靠大山、两侧屏障、水从上到下,从盆地先进后出——这样的环境有山做屏,有水滋养,是文明孕育的摇篮。
▲风水龙脉与聚落分形图资料来源:杨柳《风水思想与古代山水城市营建研究》绘图 @ 朱胜昔中国大地上,“大盆地套小盆地”的地形格局,是形成风水分形理论的基础。
所谓分形,就是部分与整体存在着相似的图形。
分水的层级关系,与分形理论惊人吻合。
风水师认为,中国龙脉祖庭为昆仑山,由此向大陆发出南、北、中三大干龙,又分出支脉,一个个聚落就像结在树枝上的果实。
形容传统古村落的成语

形容传统古村落的成语(20个)1、古色古香:形容传统古村落的建筑、风景或氛围充满古老的气息,具有独特的魅力。
2、风水人家:形容传统古村落的建筑布局和环境优美,具有独特的风水格局。
3、山清水秀:形容传统古村落的自然环境优美,山水相依,景色宜人。
4、世外桃源:形容传统古村落的环境优美,远离喧嚣,宛如世外桃源。
5、古朴典雅:形容传统古村落的建筑、风景或氛围充满古朴的气息,典雅而不失韵味。
6、水墨画卷:形容传统古村落的景色如同水墨画一般,优美而宁静。
7、青山绿水:形容传统古村落的自然环境优美,青山环绕,绿水荡漾。
8、风土人情:形容传统古村落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人情味道独特而迷人。
9、小桥流水:形容传统古村落的建筑布局和环境优美,小桥流水,景色宜人。
10、古典雅致:形容传统古村落的建筑、风景或氛围充满古典的气息,典雅而不失韵味。
11、古风古韵:形容传统古村落的建筑、风景或氛围充满古风的气息,具有独特的韵味。
12、古韵悠扬:形容传统古村落的建筑、风景或氛围充满古韵的气息,具有优美的韵律。
13、山水相依:形容传统古村落的自然环境优美,山水相互依靠,景色宜人。
14、清新脱俗:形容传统古村落的建筑、风景或氛围清新自然,脱离世俗的气息。
15、古朴自然:形容传统古村落的建筑、风景或氛围充满古朴的气息,自然而不失韵味。
16、风景如画:形容传统古村落的景色如同画一般,优美而宁静。
17、人文气息:形容传统古村落的建筑、风景或氛围充满人文的气息,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
18、雕梁画栋:指有彩绘装饰的十分华丽的房屋。
19、依山傍水: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
20、琼楼玉宇:指月中宫殿,仙界楼台。
也形容富丽堂皇的建筑物。
苏州古镇古村落

苏州古镇古村落展开全文苏州古镇古村落江南苏州众多的古镇和古村落大多有千年以上历史,它们如同珍珠般地镶嵌在吴中大地上,与古城交相辉映,水脉相联,文脉相承,是苏州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存。
就总体建筑风格和景观特征而言,苏州的古城、古镇、古村落自古以来渐成体系,三位一体的建筑形态和空间景观结构,共同构成了秀丽和谐的江南水乡风貌。
(一)从空间意境图象看,苏州的古镇、古村落与其背景如一幅幅水墨山水画,它们或山水环抱,或背山临流,或座落水口,空间意象千姿百态。
山水环抱型的古村镇,当首推古镇光福。
古代苏州最早的吴县六镇,为横塘、新郭、横泾、社下、木渎、光福。
其中光福不仅历史悠久,且湖光山色向为世人称叹。
《光福志》记述:“吴之山惟光福最幽僻,亦最胜绝。
太湖环绕,峰峦罗列。
山与水递相萦抱,为吴中山水冠。
” 光福古镇座落在古城西南太湖之滨,邓蔚山脉之中。
街道里巷依山傍峦,民居古刹掩映坡间。
镇在山中,山在镇中,临绝顶观望太湖,山水相涵,百桅林耸。
古镇的规划营建者,绝对是善于把自然山水直接裁剪进古镇空间景观之中的高手。
背山临流型的古村镇,大多分布在古城西南的洞庭东、西山。
2005年苏州市政府公布了第一批14处控制保护古村落名单,位东、西山的就有12处。
村落是人类最早的聚落形式,古代人通过生产和生活的长期实践和积累,人居环境自然而然形成一定的模式。
古人云:“使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匝,场圃筑前,果园树后”(《后汉书· 仲长流传》)。
苏州东、西山地区的古村落,正是这种环境模式的实例。
位于西山岛石公山西麓两公里处的明月湾古村,南濒太湖,背倚青山,村落形制宛如一钩明月,意象内涵十分丰富。
再如东山陆巷古镇,座落在嵩峰山麓,依山面水,“四周橘林掩映,举目烟波浩渺”(吴靖宇《东山》),这是太湖之滨特有的山村景观图。
苏州濒临水口的古村镇,多见于古城东南隅的河湖水网平原地带,座落在河湾内侧或河流交汇之处,可归类为平原水口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乡规划年古村厚重的味道」
廿八都镇地处浙闽赣三省边界,与周庄、同里、乌镇等著名古镇相比,它依然是 藏在深山人未识。它和那些江南水乡古镇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甚至带有几分神秘。
1100多年前,黄巢挥戈南下,在浙、闽之间的崇山峻岭中开辟了一条仙霞古道, 从此四周关隘拱立、大山重围的廿八都成了历代屯兵扎营之所,兵家必争之地。最初 主要是军事功能的千年古道到了清代逐渐成为商旅要道,溯钱塘江而上的船只装载着 来自江、浙的布匹、日用百货到江山的清湖码头靠岸,然后转陆路,由挑夫肩头的扁 担挑往闽、赣。从闽、赣来的土特产也要到清湖装船运往金衢沪杭各地。廿八都作为 过往货物中转的第一站,一个必经的交通枢纽,迅速成为三省边境最繁华的商埠。
「芹川村:小桥流水画景」
位于淳安县西南的浪川乡境内,距县城千岛湖镇45公里。全村的地域特征独特, 村口古樟参天,进村沿着曲折蜿蜒的小道,沿途美景醉人。
一座座小桥跨溪而架,一幢幢古民居沿溪而筑,溪畔杨柳倒垂,“小桥流水”的 古朴风情如历史画卷般韵味深厚。
芹川古民居属明清时代的徽派古建筑,村内至今有古民居约300幢,建筑风格较为 独特,不仅建筑物内有雕梁画栋,而且还有其他民居少见的水榭、楼阁、戏鱼池等。
「山下阳:一座蕴涵哲学的八卦迷宫」
村后是逶迤起伏的傀儡山,仿佛一把巨大靠背椅;天马山沿着村庄右侧成条状侧 卧,在风水上属于神兽中的白虎;人工开凿的圳渠弥补了村庄左侧的空缺,形成了神 兽青龙;月池就是神兽中的朱雀,朱雀所在南方五行上属火,所以在村庄前方安置一 方池塘镇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