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汽车行业swot分析

汽车行业swot分析汽车行业SWOT分析汽车行业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领域,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积极影响。
然而,该行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汽车行业进行SWOT分析,以确定其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优势:1. 技术领先:汽车行业在创新技术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如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引入可以提高汽车的燃油效率和安全性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 品牌价值:汽车行业中有一些知名的品牌,如宝马、奔驰、丰田等,这些品牌在全球范围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声誉。
这些品牌可以吸引消费者,并建立忠诚度。
3. 市场需求稳定:人们对汽车需求的持续稳定增长,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来说,汽车已经成为生活必需品,这为汽车行业提供了持续的市场需求。
劣势:1. 环境压力: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有害,是空气污染和全球变暖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汽车行业面临来自环保组织和政府的监管压力,需要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重资产和高成本:汽车制造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和高昂的生产成本。
汽车制造商需要投资大量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渠道,这要求他们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和良好的管理能力。
3. 激烈的竞争:汽车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众多的汽车品牌和制造商。
这导致了价格战和市场份额的争夺,使得企业难以保持利润率。
机会:1. 新能源汽车: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需求增加,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巨大。
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正在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和接受。
2. 互联网和智能化技术: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为汽车行业带来了全新的机会。
例如,车载导航系统、智能交通管理和智能驾驶技术等,已经开始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和汽车使用习惯。
3. 科技创新:汽车行业面临着许多科技创新的机会,如3D打印技术、新材料应用等。
这些创新有助于提高汽车的性能和可靠性,满足消费者对更好驾驶体验的需求。
威胁:1. 市场饱和:汽车市场已经相对饱和,消费者的购买力有限。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影响——基于SWOT分析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影响——基于SWOT分析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油价上涨的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市场的热点。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方面也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市场。
本文将从SWOT分析的角度,探讨新能源汽车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影响。
一、市场机遇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其庞大的市场需求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财政补助,为企业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经济支持。
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成本的下降,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更多消费者的选择。
同时,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以及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都为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提供了更好的市场机遇。
据统计,中国城市化进程已经超过50%,城市内的道路拥堵和环境污染严重,加上政策的推动,新能源汽车获得了更多消费者的认可,市场需求也逐步增长。
二、技术进步新能源汽车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充电设施、电池技术、电机技术的发展,使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续航里程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未来,新一代的汽车电池,如氢燃料电池等技术的不断提升,将进一步降低新能源汽车的成本和提高性能,加速其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同时,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和互联互通技术也逐步成熟,使得新能源汽车具备更加智能化的驾驶体验和更加高效的交通运输系统。
三、品牌发展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品牌领域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BYD、特斯拉、比亚迪以及小鹏汽车等品牌在国内市场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市场份额。
另外,一些自主品牌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着力发展,如吉利、长城等,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发展,不仅可以推动汽车产业的升级和转型,还可以增强中国汽车品牌的国际竞争力,为中国经济转型提供更多的支撑。
四、政策支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财政补助,是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政府加大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扶持,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缓解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压力。
同时,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也在逐步完善,如汽车限购、车辆检测等政策的放宽,将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和销售。
新能源汽车案例swot分析

通过对企业所处成长周期的分析,获知企业正处于成熟期,该阶段企业要学会和掌握客户的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开发更切合需求的产品,以保证流程和系统仍能在这些需要的基础上运行;此外,本文应用SWOT模型对企业的外部环境及内部因素进行分析,针对开发新能源汽车的自身优势与劣势和外部环境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关于新能源汽车的目标市场的选择的建议,以及应采取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等;一、企业所在生命周期企业的经营已比较稳定,市场前景也比较明朗,它能够从银行获得贷款,资金已不是最主要的问题;企业正处于成熟期,逐步继续实行国际化经营;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新产品的市场认同度、企业的经营业绩、经营规模等,都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企业在成熟阶段要学会和掌握客户的需要,开发更切合需求的产品,以保证流程和系统仍能在这些需要的基础上运行;此阶段,企业要增强企业组织对付外部环境的能力;二、 SWOT分析新能源汽车可有效实现节能减排,因此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给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NE公司也在该领域大力投资;然而,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基础、技术水平并不成熟,新能源亟待发掘自身优势,寻求突破口,与传统汽车展开竞争;三、新能源汽车目标市场的选择和营销组合一目标市场的选择由于公共领域对的需求数量相对较少,产业加快发展更需要新能源的大规模推广和使用;不同于在公共的推广应用,新能源的推广应用需要聚焦私人消费者;由于私人消费者群体规模庞大、种类繁多,对新能源的需求也较为复杂;只有新能源的性能提高,价格下降,才会有越来越多的私人消费者选择新能源;为了更好地满足这些需求,有必要根据私人消费者收入水平和出行需求等方面的不同特征,确定不同的细分市场;为使产业发展更好地向市场拉动转变,进一步加快产业发展,需要有关方面围绕,特别是私人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创新,并进一步理顺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二营销策略与营销组合1、新能源汽车的产品策略一个优秀品牌的核心价值在于其核心的产品,而优质的产品就是企业面向市场最为重要的因素;在产品策略上我公司新能源系列汽车一直坚持自主研发,结合中国人力资源成本低的这一特点推行核心技术自己掌握的低成本产品战略;在产品设计上也充分的利用了产品差异化战略形成自己特有的竞争优势;首先,在产品生命周期上根据不同车型设计的产品的生命周期也有所不同,在产品生命结束后即推出相应车系的换代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其次,行业内普遍存在的是一年半到三年在产品技术上进行更新换代,这就意味着同一款车在一年内就会有相应的技术更新,技术上的先进性不但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同时也是汽车品牌竞争力的一种体现;所以公司应该加大力度,把控生产环节,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要注重围绕不同的细分市场,把握新能源推广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和面临的技术瓶颈,进行针对性的技术创新;在购买、使用和维护环节,整车及关键企业、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企业需要联合金融机构、社区物业等市场主体,积极构建和完善新的商业模式,提高私人消费者购买和使用的便利性,提高他们对的接受程度;最后,产品的维修保养方面,我公司应建设自己的零部件生产基地,整车大部分的核心零部件均由自己生产;采用零部件直配的模式,零部件在市场中的流通由本公司直接控制,因此低廉的零部件及维修保养价格也是品牌市场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2、新能源汽车的价格策略营销组合中,产品、渠道及促销更多的体现的是企业所耗用的成本,而价格则是在成本成本之上以市场为载体,更多的体现公司的利润指标;在营销组合中,价格是企业最容易控制和调整的一个因素,也是最为灵活的一个因素,而产品、渠道及促销的调整则需要企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以产品为载体的价格所表现出来的是公司就产品及其品牌的价值定位,产品价格也是连接企业与市场的纽带;定价与竞争对手的定价都会促使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合理性提出思考;因此除了产品品质以外,产品价格已经成为影响销售业绩的最主要因素;在产品上市之前,公司要制定出一整套完整的价格战略;1在定价方式上,应当首先考虑与欲定价的新能源汽车性能相似的传统汽车的价格;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整体制造价格还是高于传统汽车;因此,定价时要充分考虑两者的差价与消费者的接受程度;2在每年的销售淡季、旺季都要根据细分市场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价格调整,合理的价格调整不但能保证产品的销量,同时也能保证市场中产品的竞争力;3建议采用区域定价的策略;把全国或某些地区分为若干价格区,对于卖给不同价格区顾客的某种产品,分别制定不同的地区价格;距离企业远的价格区,价格定得较高;距离企业近的价格区,价格定得较低;在各个价格区范围内实行一个价;3、新能源汽车的渠道策略在渠道管理上,主要由当地的我公司的汽车厂家团队来进行对渠道进行考核、培训与激励并参与到经销商的经营及日常工作,使经销商团队的整体素质迅速提高,另外也根据其市场销售情况对渠道进行整合;力争渠道网络覆盖整个细分市场中所有的区域,扩大经销商数量并与他们维系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建立完备的渠道体系,利用强大的网络覆盖为汽车营销战略提供了良好的支撑;4、促销策略在促销方面,充分考虑到各地市场的特殊性、季节性等因素,对不同的细分市场采用不同的促销策略,价格折让、礼包搭送及免费定期保养等促销方式均为最常用的促销手段;经销商无权擅自降价促销,如经销商有促销需求,需提前向当地的我公司营销团队提出申请,批准后才允许实施;对于促销的严格监控也充分保障了我公司汽车市场价格体系的稳定;针对汽车行业存在淡旺季的特点,在旺季来临之前一个月,我公司汽车在全国各个市场就开始进行媒体覆盖,同时厂家也会针对不同区域的反馈与需求制定不同的促销策略;贴近消费者需求的促销策略不但在汽车销售旺季提供相应的销售保障,同时也能拉近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提高消费者对我公司汽车品牌的认知;。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预测及SWOT分析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预测及SWOT分析优势(Strengths):1.政策支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补贴、税收优惠、购车指标倾斜等政策,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保障。
2.市场规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之一,消费者接受度不断提高,市场需求旺盛。
3.产业链完善:中国在电池制造、电机电控、充电设施建设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具有较高的垂直整合能力。
4.技术创新与研发实力:国内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如电池续航、快充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等。
劣势(Weaknesses):1.核心技术依赖:尽管产业链有所发展,但部分核心零部件和技术仍依赖进口,尤其是在高端芯片、某些关键材料上。
2.品牌与品质挑战:相较于国际知名品牌,中国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品牌影响力和产品品质有待提升。
3.基础设施不均衡:虽然充电桩数量快速增长,但在地域分布上仍然存在不均,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充电设施不足。
4.换电标准化程度低: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推广受阻于电池标准不统一、换电站建设成本高、商业模式不成熟等问题。
机会(Opportunities):1.环保法规趋严:随着全球对碳排放限制的加强以及中国自身“双碳”目标的提出,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2.国际市场拓展: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等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中国新能源汽车有机会进入更多海外市场。
3.技术进步: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成本的下降以及充电效率的提高将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上升。
4.数字化转型:车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带来新的增长点和服务模式创新。
威胁(Threats):1.国际竞争加剧:国际汽车巨头纷纷加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入,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2.补贴退坡影响:随着政府补贴逐渐减少甚至取消,市场可能会面临短期需求波动。
3.原材料价格波动:锂、钴、镍等电池关键原材料的价格变动可能增加生产成本,影响行业利润空间。
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SWOT分析

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SWOT分析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能源需求的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正迅速发展。
新能源汽车市场是指采用电力、混合动力或其他替代燃料的汽车。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进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SWOT分析,以了解其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一、优势1. 环保优势:新能源汽车使用电力或其他替代能源,在行驶过程中减少了尾气排放,可以降低空气污染和全球温室气体排放。
这符合政府和消费者对环保的需求,也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吸引力。
2. 节能优势:新能源汽车相对于传统的内燃机汽车来说,能源利用效率更高。
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充电后的电力能够更充分地用于驱动车辆,相较于燃油车废弃了大量的能量在行驶过程中会降低能源浪费程度,实现了能源的节约。
3. 技术创新: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动了汽车技术的创新。
这些创新包括电池和电机技术的发展,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将变得更加高效、智能和便捷,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出行安全和舒适性的需求。
二、劣势1. 价格高昂:目前,新能源汽车产品的价格相较于传统燃油车辆仍然较高。
这主要是由于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电池和电机等核心技术的成本较高。
高价限制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程度,使得它们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低。
2. 充电基础设施相对不完善:新能源汽车需要充电设备来供电,但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
充电设施的覆盖率不高,充电速度较慢,给消费者充电带来不便。
这也限制了新能源汽车在长途出行中的使用,增加了消费者购车的顾虑。
3. 里程续航能力受限: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续航能力有限。
纯电动汽车的里程续航能力仍然无法满足消费者对长途出行的需求,充电频率较高。
这限制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采购意愿。
三、机会1. 政策支持: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了刺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出台了各种激励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购车补贴、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补贴、减免车辆购置税等等。
政府的政策支持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提供了额外的机会,吸引了更多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和购买。
襄樊新能源汽车发展的SWOT分析

襄樊新能源汽车发展的SWOT分析作者:王利军李荣高倩来源:《中国集体经济·上》2010年第08期摘要:新能源汽车以其环保的特性,受到发达国家的追捧,而近几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也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获得了良好的发展。
襄樊是我国的传统汽车基地,发展新能源汽车具有良好的基础和重要意义,通过对襄樊市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的分析,为其战略制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SWOT;发展战略一、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概述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使世界各国都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我国新能源汽车开发可以追溯到1998年清华大学开发中国首辆燃料电池汽车。
2007年《新能源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正式实施,科技部将“新型洁净能源汽车”列入《国家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
历经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总体上取得突破性,新能源车产品和市场日渐成熟。
2009年节能与新能源车示范推广在全国13个大中城市进行试点,2010年新能源车购置补贴在5个大中城市试水。
根据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十城千辆”计划,可以预测2012年,我国新能源车达到年产100万辆的生产规模,年产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
二、襄樊市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襄樊市是湖北省第二大城市、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是鄂、豫、渝、陕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
襄樊位于湖北汽车走廊中段(武汉-襄樊-十堰),是湖北省三大整车制造基地之一,是东风汽车重要的生产基地,国家汽车动力和部件制造基地,也是北汽福田的专用车生产基地。
作为传统汽车生产基地之一,2008年襄樊拥有规模以上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约200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300多家,分别占到湖北省的1/3和1/2。
目前,襄樊初步形成了电池、电机、控制器、客车底盘、驱动系统到整车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同时,在电动汽车领域技术研发上取得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拥有20多项专利,部分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新能源汽车swot分析

新能源汽车swot分析新能源汽车SWOT分析新能源汽车是指以新型能源为动力的汽车,其中包括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同时也面临着种种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以下是一份新能源汽车的SWOT分析报告。
一.优势1. 环保节能:新能源汽车以电能或氢能为动力,与传统汽车相比,减少了尾气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符合节能减排的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
2. 技术创新:新能源汽车采用了先进的电池技术、电动机技术和充电技术,在动力系统、驱动系统和储能系统上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并有望推动整个汽车产业链的技术进步和升级。
3. 市场前景广阔: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大,包括税收政策、补贴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劣势1. 技术限制: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仍处于不断发展的初级阶段,电池的续航里程、充电时间以及成本等问题仍然存在,限制了新能源汽车的应用范围和市场竞争力。
2. 市场认可度不高:由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推广工作仍然不够成熟,消费者对其认可度和接受度相对较低,可能会影响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和市场份额。
3. 基础设施不完善:新能源汽车需要充电设施和加氢站等基础设施的支持,但目前这方面的建设仍然滞后,影响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普及。
三.机会1. 政策支持: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大,在政策和资金方面提供了很多帮助,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会。
2. 技术突破: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迅速,预计未来几年内将出现重大突破,包括电池技术的改进、充电技术的提升以及氢燃料电池技术的成熟,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3. 国际市场需求:国际上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在欧洲、美国和亚洲等地区。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四.威胁1. 传统汽车的竞争:传统内燃机汽车仍然占据着市场主导地位,具备较强的技术和供应链优势,对新能源汽车构成一定的竞争威胁。
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交通工具的需求逐渐增长。
同时,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于可持续性以及环保性需求也不断上升。
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动汽车逐渐成为了人们追求的方向,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也在逐渐壮大。
然而,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将采用SWOT分析的形式,从产业内外环境的角度,对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进行分析。
一、产业内部环境1.1 优势首先,电动汽车的绿色环保性是其最大的优势之一。
相比于传统燃油车,电动汽车几乎没有尾气排放,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电动汽车是未来车辆发展的趋势,随着技术不断升级,电动汽车的制造成本也不断下降。
再者,电动汽车具有动力输出平稳、能耗低、维护成本低等特点。
最后,政府对电动汽车进行了大力扶持,在补贴、准入、环保等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这也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1.2 劣势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是其最大的劣势之一。
目前电池能量密度有限,续航里程较短,使得电动汽车存在一定的行驶局限性。
其次,电动汽车在充电基础设施方面仍存在一些困难,充电桩的建设仍然需要一定的时间。
最后,电动汽车的进入门槛相对较高,技术壁垒高、研发经费大等因素限制了许多企业的参与。
二、产业外部环境2.1 机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未来对于城市交通的需求也必定会不断增长,这为电动汽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其次,电动汽车市场的扩大以及政策的支持使得电动汽车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这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背景。
再者,电动汽车的技术不断升级,新型电池技术的研发以及充电设施的改进等,也为企业开拓新市场提供了契机。
2.2 威胁首先,传统燃油车的制造成本较低,一些企业仍然停留在传统汽车产品线上,造成一定的市场竞争压力。
其次,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设施等问题仍未完全解决,这也制约了电动汽车的普及。
最后,一些黑色产业链对电动汽车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威胁,比如充电桩的质量问题、电子线路的安全问题等,都会对消费者对于电动汽车的信任度产生不利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级 数 递增
五洲龙 公 司拥有 专业 研 发人 员 20多人 ,拥 有 3 0 0多 项 发 明 、实用新 型专 利 。 中航 锂 电拥 有 一 只 2 0多 名 博 士组 成 的科研 团 队 ,所 生产 的 电池 于 20 08年 8月 通 过 2 1所 安 全 性 检 测 , 比襄 阳青 山 电池 早 1 0 8个 月 。南 车 时代 电动 汽 车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聚 集 高级 科 研
2 襄 阳新 能源 汽车产 业发 展 的挑 战 面对着 国际能 源 环 境 和 我 国新 能 源 汽 车产 业 政
策的机遇 ,襄阳应该清醒的认识到 自己所处 的环境 变化 ,特别是应该重视 自己所面临的挑 战即 目前竞 争对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的规模 、研发能力 、社 会影响和融资水平等 ,竞争对手的表现主要体现在: 2 1 起 步较 早 ,发展 势头迅 猛 . 深圳 五洲龙 公 司从 20 00年 开始 研 发混 合 动 力客 车,现在已经 开发出第八代产 品,还在沈 阳、重 庆 分别投资 3 亿 、8 2 亿新上新能源汽车项 目,在揭阳 投资 7亿元生产动力电池 ;深圳雷天能源集 团有 限 公 司 已具有 生 产 上 千 吨稀 土 钇 铁 锂 正 极 材 料及 钇 铁 锂 “ E ”和 “ P LP L ”两大类动力型电池上亿 安时的 生产能力 ,可配套纯 电动小轿 车、纯 电动 中巴车 、 纯 电动城 市 公 交 大 巴及 旅 游 大 巴 的 电动 动 力 总 成 ; 株洲的南车时代和欧格瑞 销售 收入都突破 1 0亿元 , 天津清源 电动车有 限公司整车产 能 已达到 8万辆 ; 中航锂电有限公 司今年新增 4 电池生产线、启 动 8 条 条 生 产线 ,形 成 15—18亿 安 时 的生 产 能 力 ,发展 . . 势头 极其迅 猛 。 22 专业性人 才较 多,部 分企 业拥 有 国家 “6 ” . 8 3
面对 日益 严 峻 的 能 源和 环 境 问 题 世 界 各 国 特别
是经济发达国家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提高产业竞 争力 、保持经济社会 可持续 发展 的重 大战略举措 , 纷纷 出台一系列政策给予支持和推 动 ,使得新能源 汽车的研究与应用成为世界汽车未来发展的主流。 目 ,我国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升为国家 前 战略 ,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 ,明确 了我国新 能 源汽车的发展方向和 目标 。北京 、上海、天津 、武 汉 、重庆、深圳等有较好汽车产业基础的副省级 以 上城市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意在抢 占先 导产 业制高点,株洲 、唐 山、洛 阳、盐城等 以生产 汽车 零部件或是以新 能源电池为优势的地级城 市也 争相 创造条件 ,强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 的发展 。目前 , 已有 3 4家企 业 的 9 1个 以 电动 汽 车 为 主 电动 汽 车 为 主的节能汽车整车产 品被列入 国家 《 车辆生产企业 级 产 品广告 》,这 些 推动 了我 国新能 源汽 车 的研 发 与 生产的标准化 、规模化 、工业化进程 ,同时加剧 了 有条件的城市先导产业的激烈竞争。 襄阳 ( 原襄樊)作为湖北乃 至全 国的重要 的汽 车产业基地 ,汽车产业 优势 明显 ,特别是襄 阳的软 启动项 目 在全国具有较强的 自主创新 能力使襄 阳新 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相得益彰 ,从而为襄 阳新能源 汽车产业由先导产业 到主导产业 ,由主导产业发展
据悉 ,新的 《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将于 2 1 00年 上半年正式推出, 《 政策》 提 出将鼓励新能源车 的 发展 和加 快兼并 重组 ,并 提 出到 2 1 05年 ,中国 自主 品牌乘用车将达到 国内汽车市场 5 %的份额 ,其 中 0 自主品牌 轿车 约 占国 内汽车 市场 4 % 。 0 汽车业内专家贾新光认 为:“ 新能源汽车应该是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 的一个重点 ,现在来看 ,政策意 见有一些新 的变化 ,比如 国务院决定扩大示范城市 的数量,另外在 5个城市试点向个人给予新能源购 车的补贴 ,还有 的规定 ,新能源关键是零部件 ,如 果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合资 ,中方必须控股 5 % 以 0 上 , 以这些规定都是为了更好 地促进新能源汽车 所 的发展” 。贾新光同时表示 :“ 与传统汽车产业时期 相比,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与其他 国家的差距并 不大 ,要想改变汽车工业 ‘ 受制 于人 ’的现状 ,就 要掌 握核 心技术 和在 研发上 多投 入 。 ”
收稿 日期 :2 1 -0 0 l 2—1 4,修回 日期 :2 1 o O 0 1一 6一 7 项 目来源 :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 目 “ 基于 中部崛起的湖北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 ( 20 2 0 ) D 08 5 3
10 2
左继宏等 :襄阳新 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 S T分析 WO
项 目支持
人才 10 0 多人 ,掌握 了整 车设计 、电动汽车电气 系 统 集成 、串/ 并联 混合 动力 系统 、车 用 电机 驱 动 、电 动汽车车载和地面充 电机 、汽车辅助电源等核心技 术 ,特别是 ,其 先 后 承 担 了 1 4项 国 家 “6 ” 计 划 83 电动 汽车重 大专项 课题 ,是 我 国承 担 “6 ” 计 划 电 83 动汽车专项关键零部件课题最多 的单位 ,在驱 动电 机及控 制 系统 研 发方 面领 先 ,拥 有 八 大 核 心技 术 和 5 专 利 ,其 中发 明专 利 3 0项 O多项 ,基本建 立 了具 有 自主 知识产 权 的技术 研发 平 台。 23 政 府 支持 力度较 大 ,配套 政 策到位 . 北京 、重庆、上海 、天津 、吉 林等地相继 成立 了新 能源 汽车 产 业联 盟 和产 业 基 地 ,上 海 市政 府 宣 布两年内将投入 6 亿元资金用于油电混合动力汽车 0 和纯电动汽车 的研发和制 造 ,并于今年实现混 合动 力汽车的量产规模 ;为支持地方新 能源汽车企业 扩 大产能,加快产业集 聚,河北省唐山市在曹妃 甸规 划建设 2 0平方公里的电动汽车产业园,河南省洛 阳 市以 “ 零地 价 ” 一 次 性 提供 土地 55亩 用 于 支 持 中 2 航锂电有限公司发展 ,兴建 “ 绿色新 能源产业园” ; 为加快新 能 源汽车 的示 范营 运 ,湖 南省 株 洲市 于 20 04年就组织筹建 了电动汽 车示范运营公司 ,并于 去年开 始实施 “ 全市公交 电动化 三年行 动计 划” , 财政每年安排 20 00万元用 于电动公交 车的运 营推 广 ;为培育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重庆市 出台 了购 买新 能源 汽车 财 政 补贴 实施 办 法 ,除 以财 政 补 助 的 方式鼓励在公交 、出租、公务等公共服务领域使用 节能 与新 能源 汽 车 外 ,还 在 国 内首 次 对 个 人 购 买 新 能源汽车实施补贴政策 ,规定重庆市 民购买新能源 汽车无法享受 国家财政补贴时 ,可参照 国家补贴标 准 ,对纳入重庆市示 范运行 范畴的 I 中度混合动 S G 力汽 车 给予每 辆 36万 元 补 贴 和 一 次 性 路 桥 费 补 贴 . 60 9 0元 ,每年 补贴 数量 限定 为 10辆 。 0
国家发改委 已将 《 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上报 国务 院 ,并 将批 准 出 台 ,将 为新 能 源 汽 车发 展 带 来 重大契机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 、工 信部、科技部 和国家能源局等五部 门也将近期 出台相关措施促进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到 2 1 年 ,财政部将 向新 02 能源汽车上午推广使用投人大量资金 ,重大用于充 电钻和电网的改造 ,普通消费者购买 时的财政补贴 和税费减免及相关企业 的税费减免。鉴 于襄 阳市 的 汽 车产 业基 础 和 软启 动 项 目的优 势 、鉴 于襄 阳成 为 全 国新 能源 汽 车推 广 试 点 城 市 和新 能 源 汽车 产 业 制 造 基地 的客 观 事 实 ,襄 阳 更应 该 抓 住 这 个 千 载 难 逢 的机遇 。 12 我 国新 能 源 汽 车 的 产 量将 在 未 来 1 . 0年 以几 何
S OT An l sso a g a g Ne En r y Au o b l n u t y W a y i n Xi n y n w e g t mo i I d sr e
Z io g C N La g in UO Jh n , HE in xa
( i g nU i rt, i gag4 15 C ia XagagC mmt eo hn epe X a f nv sy X a yn 4 03, hn ; i yn o ie f iaP ols na ei n n t C P li C nu av of ec , i gag4 12 , hn ) o t osl teC ne ne Xa yn 0 1 C ia ic ti r n
21第 1 0年 2 1 期ຫໍສະໝຸດ s 。 盍 。 de i T
mt h 。R。 。∞
di 0 36 /.sn 10 79 .0 12 。3 o:1 .99 ji .00— 6 5 2 1 . 10 1 s
襄阳新 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 S T分析 W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