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学辅导(二)(第四、五、六章)

《教育学》教学辅导(二)(第四、五、六章)
《教育学》教学辅导(二)(第四、五、六章)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专业(开放专科)

《教育学》教学辅导(二)

第四章教育目的

学习目标

1.了解教育目的的概念、类型、功能以及确立教育目的依据。

2.理解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领会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

3.掌握我国现代的教育目的,明确五育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4.应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来解释教育实践,思考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落实教育目的。

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定义

1.什么是教育目的

2.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二、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社会关系因素

3.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三、教育目的的类型

1.个人本位论

2.社会本位论

四、教育目的的功能

1.定向功能

2.调整功能

3.激励功能

4.评价功能

第二节教育目的理论基础

一、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思想渊源

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

1.工场手工业分工与人的全面发展

2.大工业生产与个人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3.资本主义制度对个人全面发展的阻碍

4.个人全面发展实现的社会条件

三、个人全面发展的含义与实质

四、个人全面发展与全面教育

1.全面教育的意义

2.全面教育的目的

3.全面教育的内容

4.全面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1.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2.坚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质量标准

3.坚持为社会培养“劳动者”

4.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途径

三、贯彻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1.端正教育目的,明确教育目的

2.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3.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四、全面教育的组成部分

1.德育

2.智育

3.体育

4.美育

5.劳动技术教育

考核内容及要求

重点掌握

1.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内涵

2.个人全面发展的含义与实质

3.我国现行的教育目的

掌握

1.教育目的的功能

2.五育的含义和任务

了解

1.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2.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

3.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4. 贯彻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第五章教育制度学习目标

1.识记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

2.理解教育制度的特点和学校教育制度的制约因素。

3.掌握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和发展趋势。

4.了解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5.掌握我国现行学校教育体系的基本内容。

6.运用本章有关知识分析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问题。

第一节教育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

1.教育制度的含义

2.教育制度的特点

二、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

2.学校教育制度的制约因素

第二节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式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1.双轨制

2.单轨制

3.分支制

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重视早期教育,将学前教育纳入学制系统

电工技术(第三版席时达)教学指导、习题解答第五章.docx

第五章电路的瞬态分析【引言】①直流电路:电压、电流为某一稳定值 稳定状态(简称稳态)交流电路:电压、电流为某一稳定的时间函数 ○2当电路发生接通、断开、联接方式改变及电路参数突然变化时,电路将从一种稳态变换到另一种稳态,这一变换过程时间一般很短,称为瞬态过程或简称瞬态(也称暂态过程或过渡过程)。 防止出现过电压或过电流现象,确保电气设备安全运行。 ○3 瞬态分析的目的 掌握瞬态过程规律,获得各种波形的电压和电流。 学习目的和要求 1、了解产生瞬态过程的原因和研究瞬态过程的意义。 2、掌握分析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理解初始值、稳态值、时间常数的概念。 3、理解RC电路和RL电路瞬态过程的特点。 4、了解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 本章重点:分析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RC电路的充放电过程。 本章难点:初始值的确定。 5-1瞬态过程的基本知识 一、电路中的瞬态过程 【演示】用根据图5-1-1 制作的示教板。观察开关S 合上瞬间各灯泡点亮的情况。 S I C I L I R +C L R U S - HL 1HL2HL3 图 5-1-1 【讲授】开关 S HL 1突然闪亮了一HL 2由暗逐HL 3立刻变合上瞬间下,然后逐渐暗下渐变亮,最亮,亮度稳 去,直到完全熄灭后稳定发光定不变 有瞬态过程无瞬态过程

外因——电路的状态发生变化(换路) 电路发生瞬态过程的原因 内因 —— 电路中含有储能元件(电容或电感) 二、换路定律 【讲授】①换路定律是表述换路时电容电压和电感电流的变化规律的,即换路瞬间电容上的电压和电 感中的电流不能突变。 ②设以换路瞬间作为计时起点,令此时 t =0,换路前终了瞬间以 t =0 —表示,换路后初始瞬间以 t =0 +表示。则换路定律可表示为: u C (0 +) = u C (0 — ) 换路瞬间电容上的电压不能突变 i L (0 +) = i L (0 — ) 换路瞬间电感中的电流不能突变 换路后 换路前 初始瞬间 终了瞬间 【说明】①换路定律实质上反映了储能元件所储存的能量不能突变。因为 W C = 1 Cu C 2、W L = 1 Li L 2, p= dw 趋于无穷大,这是不可能的。 2 2 u C 和 i L 的突变意味着能量发生突变,功率 dt ②当电路从一种稳定状态换路到另一种稳定状态的过程中, u C 和 i L 必然是连续变化的,不能突变。 这种电流和电压的连续变化过程就是电路的瞬态过程。 ③电阻是耗能元件,并不储存能量,它的电流、电压发生突变并不伴随着能量的突变。因此由纯电 阻构成的电路是没有瞬态过程的 。 ④虽然 u C 和 i L 不能突变,但电容电流和电感电压是可以突变的,电阻的电压和电流也是可以突变 的。这些变量是否突变,需视具体电路而定。 三、分析一阶电路瞬态过程的三要素法 【讲授】①一阶电路是指只包含一个储能元件,或用串、并联方法化简后只包含一个储能元件的电 路 经典法 (通过微分方程求解) ②分析一阶电路瞬态过程的方法 三要素法 (简便方法,本书只介绍此法的应用) ③在直流电源作用下的任何一阶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只要求得初始值、稳态值和时间常数这三个 要素,就可完全确定其在瞬态过程中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三要素法:

电力市场-第二次作业

你的得分:100.0 完成日期:2016年12月10日 10点02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6年12月10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 4.0 分,共2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电力市场成熟阶段的模式是() ( D ) A.双边交易 B.单一购电者 C.联营体 D.零售竞争 2.在有序的电力市场,一天的实际负荷电量中,合同市场上的成交电量一般为() ( C ) A.4% B.1% C.60%?80% D.35%?15% 3.经济效率最高的市场结构是() ( A ) A.完全竞争 B.垄断竞争 C.寡头 D.垄断 4.发电市场属于的市场结构是() ( C ) A.完全竞争 B.垄断竞争 C.寡头 D.垄断 5.假设日前市场中有两台机组报价,它们的报价曲线分别是: 第一台:50MW至100MW,报0.17千元/MW.h;100MW至150MW(不含 100MW),报0.19千元/MW.h;150MW至200MW(不含150MW),报0.21千元/MW.h;200MW至250MW(不含200MW),报0.23千元/MW.h。 第二台:100MW至150MW,报0.19千元/MW.h;150MW至200MW(不含150MW),报0.20千元/MW.h;200MW至250MW(不含200MW),报0.21

千元/MW.h;250MW至300MW(不含250MW),报0.22千元/MW.h。 当系统负荷为400MW,市场清算价格为() ( B ) A.0.19千元/MW.h B.0.21千元/MW.h C.0.22千元/MW.h D.0.23千元/MW.h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 5.0 分,共8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竞争引入到电力工业的最初级模式是() ( BD ) A.双边交易 B.单一购电者 C.联营体 D.1+N 2.关于电量电价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BCD ) A.必须有市场竞争产生 B.一般由调峰机组的运行成本决定 C.市场条件下它的变化频率一般比容量电价大 D.它是上网电价的一部分 3.目前不参与上网竞争的企业包括() ( AC ) A.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B.常规水电 C.电网企业拥有的调峰电厂 D.常规火电 4.一般情况下,不适宜通过竞争方式采购的发电辅助服务包括() ( CD ) A.AGC服务 B.系统备用 C.无功及电压支持 D.恢复及黑启动

《教育学原理》作业及答案

《教育学》作业 一、填空题 1.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2. 学校教育内容具体表现为课程。 3. 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功能,或教育自身的职责和能力一般叫教育的本体功能。 4.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实物、模型或形象化语言进行教学,使学生获得生动形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 掌握知识本质的教学原则是直观性原则。 5. 课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及其时间的分配,一般叫课的结构。 6. 教师遵循教学规律,针对教学对象,灵活运用教法,善于启发诱导,激励学生热情,创造性地组织教学 过程,实现教学任务,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一整套教学技巧,一般叫教学艺术。 7. 用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就是____智育____。 8. 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独立的安排它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 这种课程就是______学科课程______。 9.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操作技能等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也叫____素质______教育。 10. 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区别对待,促进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这条教学原则是___因材施教_____原则。 11. 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或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流程及其方法体系,就是_____教学模式_____。 12. 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分析、比较,并给以价值判断的一种活动,就是___教学评价______。 13. 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___卫生____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机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和运动能力,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 14. 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就是_课程计划______。 15. 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个性等创新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就是__创新____教育。 16. 按照一定数量将年龄、文化程度相近的学生编成班组,由教师按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内容、教学时数和教学进度表(课表),进行分科式集体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就是__班级__教学。 17. 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所采用的一系列具体方式和手段,统称为___教学方法__。 18. 在教育研究中,表示研究方法、资料、结论的可靠程度的指标是__信度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 构成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因素是 ( D ) A.一般因素 B.基本因素 C.组成因素 D.构成要素 2. 狭义的课程一般是指学校根据教育目标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 (C ) A.传授方法 B.传授手段 C.传授进程 D.传授技术 3. 中小学为实现教育目标,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就是 ( C ) A.课堂作业 B.课外作业 C课外活动 D.课外参观

《步步高》教学辅导电子版,有习题,有解析,第五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五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13讲 原子结构 1.(2009·成都模拟)铋(Bi )在医药方面有重要应用。下列关于20983 Bi 和 21083 Bi 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20983Bi 和21083Bi 都含有83个中子 B.20983Bi 和21083Bi 互为同位素 C. 20983 Bi 和 21083 Bi 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D. 20983 Bi 和 21083 Bi 分别含有126和127个质子 答案 B 2.(2008·全国理综Ⅱ,11)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 的质量数为A ,含N 个中子,它与1 H 原子组成H m X 分子。在a g H m X 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 A.m A +2 (A-N+m ) mol B. A a (A-N) mol C. m A a +(A-N) mol D. A a (A-N+m ) mol 答案 A 3.(2009·商丘模拟)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a 倍(a >1),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 ( ) A.2a +2 B.2a +10 C.a +2 D.2a 答案 A 4.(2008·上海,2)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 A. CO 2的电子式为 B.Cl - 的结构示意图为 C.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 2H 4 D.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为17 37Cl 答案 B 5.(2009·长春模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B.石英的化学式为:CaSiO 3 C.在CS 2、PCl 3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能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 D.Ar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教育学第二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 答: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 2、探究学习 答:是在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3、大教学论 答: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J.A.Comenius,1592—1670)所著《大教学论》(《GreatDidacticofComenius》)(1632)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副题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普遍的艺术》,共三十三章。主要观点:反对封建的、经院主义的教育,系统阐述适应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教育观点,包括教育的目的、作用、制度、内容和途径。提出教学必须“遵循自然”,并论证教学的“简易性”、“彻底性”、“简明性和迅速性”等原则。为近代最早的有系统的教育学著作。主要内容:《大教学论》重点阐释了教学理论问题。在《致意读者》中,夸美纽斯明确表述了《大教学论》的最基本的目的。他说,教学论是教学的艺术,“大教学论”就是要“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普遍的艺术”,这是一种“教得准有把握”、“教得使人感到愉快”、“教得彻底”的艺术。书中明确提出并详细论证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则,提出并论述了各种教学方法(包括一般的教学方法和分科的教学方法),拟订了各级学校的课程设置,确立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制订了编写教科书的原则要求,甚至对教师如何上好一堂课也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大教学论》还论述了道德教育、宗教教育,艺术教育和体育等。夸美纽斯热情地赞美教育这一职业,认为这是世上最具自豪感的。“我们对于国家的贡献哪里还有比教导青年和教育青年更好、更伟大的呢?”他号召每一个教育者都应当热情饱满地投入这项事业中。“啊,青年人的教导者,你们的工作是种植并灌溉天国的娇嫩的接穗,你们也应认真祷告,求这些帮助你们的劳动的事得以完成,尽快拿来天天应用。因为你们既然叫作‘能够栽定诸天,立定地基,还有什么比你们的劳动尽量丰收更使你们快乐的呢?所以,你们应使你们的神圣职业和以儿女托付你们的父母的信任心变成你们身内的一团火焰,使你们和受到你们的影响的人都不止息,直到你们的祖国全被这个热情的火炬所照亮。”。 4、学记 答: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简答题 1、简述布鲁纳的教育思想 答:布鲁纳(1915-)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教育过程》(1960)、《论认知》(1962)、《教学论探讨》(1966)、《教育的适合性》(1971)等。

教育学平时作业(一)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 开放教育教育学课程平时作业(1) 一、填空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_______,揭示教育规律。 2.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_____。 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______,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4.教育经历了原始社会教育、_____、现代教育的发展过程。 5.______、环境、教育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 6.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______和个别差异性。 7.生产力的发展______教育的发展。 8.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_____教育。 9.2000年前实现基本_____,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是全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10.到2010年,在全面实现“两基”目标的基础上,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有步骤地_____阶段教育。11.2000年前后,实行教师聘任制和_____,加强考核,竞争上岗,优化教师队伍。 12._____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她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 13.______,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 14.要继续巩固和完善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和______,试行校长职级制,逐步完善校长选拔和任用制。 15.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_________的各个环节中。16.我国中小学教育具有______、全面性、义务性的特点。 17.1995年3月,我国正式颁布了______。 18.中小学生是处于_____的人,是未完成的人,是可教育的人。 19.学生是教育的______,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20.人的智力因素主要指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______等五个方面。 21.推进素质教育,要开展以培训________为目标,骨干教师为重点的继续教育,使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二、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填入空格中)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诞生了夸美纽斯的《___________》。 a.教育论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师论 e.理想国 2.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有_________。 a.杜威 b.赫尔巴特 c.梅伊曼 d.桑代克 e.赖依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世界著名教学理论有_________。 a.《学科结构理论》 b.《教育与发展》 c.《雄辩术原理》 d.《范例教学理论》 e.《新教育》 4.生产力发展决定教育的_______。 a.性质 b.机会 c.规模 d.管理体制 e.速度 5.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______。 a.幼儿教育 b.中小学教育 c.职业教育 d.成人教育 e.高等教育 6.______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五章公共组织教学辅导

第五章公共组织 一、公共组织的含义 公共组织是人类社会各种各样的组织形式之一。广义的公共组织不仅指政府及其执行部门,而且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工厂、企业、学校、医院、教会、军队、政党等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管理行政事务的机构。狭义的公共组织是指政府及其执行部门,以及具有行政授权的社会组织。我们这里所指的是狭义的公共组织。 公共组织的三层含义: 1、公共组织是指静态的组织实体,即政府机构,包括从国家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到基层政府以及各级各类的政府部门和其内部设置的不同层次的行政机构。 2、公共组织表现为动态的组织行为,各级政府和各种政府组织部门无时无刻不处在动态之中,有序而有效的动态组织管理行为是一个政府实现对社会公共事物管理的正常状态。 3、公共组织也指行政人员心态的组织凝集,公共组织中行政人员的组合不仅是职权的组合,也是人的精神与意志、知识与技能的组合和凝集。这种凝聚力的大小对公共组织发挥作用的大小起决定性作用。 公共组织一般由权力、机构、人员、规范、信息和物质资源等要素构成。这些行政要素围绕着特定的行政目标组成具有不同职能、形态不同的公共组织。 二、公共组织的特点 1、政治性; 2、社会性; 3、服务性; 4、权威性; 5、法制性; 6、系统性。 三、公共组织的作用 1、政府是国家各种公共事务的组织者与管理者; 2、政府是人民生命财产的保护者,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 3、政府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捍卫者;

4、政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者与协调者; 5、政府是社会公平的提供者。 四、公共组织的类型 1、集权制与分权制 (1)集权制 集权制是指行政权力集中在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手中,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有决策、指挥、监督的权力,下级处于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被动地位,一切行政行为要按照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的指令来行动,自主权很少。 集权制的公共组织的优点是: ①政令统一,便于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②因为权力集中,行政首长反映灵活,决策及时,效率较高。 ③具有协调配合的全局观念。有利于调动和集中各种资源,可以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公共事务进行统筹安排和管理;有利于克服地方主义和本位主义;也有利于克服各自为政,权力分散。 ④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有集体观念,增强团体凝聚力,具有较强的动员能力、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 集权制的缺陷是: ①组织结构比较僵化,下级缺少必要的自主权,因此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可能发挥下级聪明才智,造成消极情绪,使组织缺乏活力和创造性。 ②由于决策权掌握在上级手中,容易产生官僚主义、主观主义而造成决策失误,也容易出现文山会海,公文旅行,浪费时间和资源。 ③由于层级过多,信息传递迟缓,对外部环境反应较慢,不利于处理突发事件。 ④集权制易于走向高度集权,高度集权易于走向家长制或一言堂,甚至走向专制或独裁。这就有损于民主、公平的社会目标。 (2)分权制 分权制是指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给予下级充分的自主权,下级可以独立进行决策和管理,上级不予干涉的公共组织类型。 分权制的优点是:

小学教育学第六章练习与答案

小学教育学第六章练习与答案 第六章教学(上) 一、单项选择题 1.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 )。 A.一种主体活动 B.一种实践活动 C.一种认识活动 D.一种文化活动 C 2.教学是学校教育的( )。 A.唯一工作 B.中心工作 C.必要工作 D.重要工作 B 3.教学认识的主要方式是( )。 A.直接经验 B.科学实验 C.社会实践 D.间接经验 D 4.“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 ( ) 。 A.知识的传授 B.发展学生的能力 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B 5.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培养人的基本途径是( )。 A.政治思想品德教育 B.教学 C.课外活动 D.学校管理

6.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 )。 A.教师的主导作用 B.学校的管理作用 C.教材的媒体作用 D.学生的主体作用 D 7.形式教育论的倡导者是( )。 A.卢梭 B.洛克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B 8.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 )。 A.发展智力 B.培养思想品德 C.传授知识 D.发展个性 C 9.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 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C.培养品德和审美情趣 D.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A 10.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其提出者是( )。 A.孔子 B.昆体良 C.杜威 D.夸美纽斯 A 11.学生通过认识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下列教学过程特点中的( )。A.引导性 B.间接性 C.简捷性 D.交往性

12.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昆体良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D 13.教学过程阶段的中心环节是( )。 A.领会知识 B.巩固知识 C.运用知识 D.检查知识 A 二、填空题 1.在教和学的协同活动中,______是学习的主体,______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学生/教师 2.学校工作(课程计划)必须坚持“ ______ 、全面安排”的原则。 以教学为主 3.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 ______的统一过程。这是最早的关于教学过程思想。 学、思、行 4.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表现在间接性、______、______、交往性等方面。 教育性/ 引导性(有领导的认识) 5.智力的核心是______。 思维能力 6.实质教育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______ 和_____ _。 赫尔巴特/斯宾塞 7.形式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______。 发展智力

教育学作业

教育学作业1 一、辨析题 1、教育是人类和动物界都具有的一种现象。() 2、社会可以制约教育的发展,而教育无法制约社会的发展。() 3、教育能推进一个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4、社会可以制约教育的发展,而教育无法制约社会的发展。() 5、人的素质不是先天遗传的,完全是后天影响教育的结果,人完全是教育的产物。() 6、儿童的思维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这个阶段,在皮亚杰认知发展四个阶段中,属于形式运算阶段。() 二、论述题 1、描述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轨迹及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与著作,请用一两句话来介绍代表人物的重要教育思想。 页脚内容1

2、你对教材中关于教育政治功能的描述有什么看法?你的观点是什么? 3、结合你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照教师素质现代化,谈谈你在那些方面还需要加强? 页脚内容2

4、杜威认为,教育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是婴孩时期到成人时期的摆渡船。通过这只摆渡船,使人获得赖以生存的资本(经验和知识),并把这些资本源源不断地传给子孙。你对这个观点有什么看法? 页脚内容3

5、现在有些家长选择了在家教育孩子,而不是送孩子到学校接受教育,而我们的教材(90页第10行)认为:正常人缺少学校教育可以得到发展,但不会以有效的方式得到完满的发展,你认同这个观点吗?(回答可参考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也可以结合现实中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失败,谈自己的观点)。 三、案例分析 案例: 读者薛女士反映,转学还不到一学期的10岁儿子小雷跟过去比好像换了个人,以往由于喜欢小动作,小雷没少挨老师的骂,结果看到老师就害怕,不得不转学。到新学校后不久,小雷在上课时又忍不住做起了小动作,被老师发现了。新老师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微笑着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 页脚内容4

《新思维英语阅读》教学辅导(第5章)

《新思维英语阅读》教学辅导(第5章) 《新思维英语阅读Ⅲ》教学辅导(第5章) CHAPTER 5 AGING Theme Introduction: The search for the secret to long life has existed since time began. We all want a long, healthy life. We notice the signs of our own aging with concern. Why do we age? While medical science, and individuals consider ways to prolong human lifespan, the numbers of people over 60 — and particularly those over 80 — are growing fast. This rapid aging of global society brings many problems. Reading Skill Practised: Word Analysis As you learned in Chapter 4, learning to read without constant use of your dictionary will help you become a faster and more efficient reader. However, sometimes the context of the sentence does not give enough information for you to guess the meaning of unknown words. Another vocabulary strategy you can try is word analysis. In word analysis, the reader breaks down English words into common parts and guesses the meaning from the word origin. Reading Skill: Word Analysis (Prefixes) Sometimes the context of the sentence does not give enough information for you to guess the meaning of the unknown word. If that is the case, and you feel you need to know that unknown word's meaning to understand the sentence, then you should open your dictionary. However, there is another vocabulary strategy you might try: Word analysis. In word analysis, the reader breaks down English words into prefix (the beginning of the word), root (the middle of the word, and its basic meaning), and suffix

教育学第二次作业

教育学第二次作业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教育学》第二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答:⑴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在动物界不存在人类的这种活动。⑵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这要比动物通过遗传方式传递信息具有极大的优越性。⑶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 2、教育制度 答: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机构和组织体系及其管理规则,教育制度依赖于一系列的规则。 3、个体的社会化 答:个体的社会化是指在社会的教育和熏陶下,个体从自然人发展成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过程贯穿于个人的一生。根据年龄分期,社会化分为童年社会化、青少年社会化和**社会化。根据社会化的内容划分,它包括童年社会化和基本社会化。 4、教育美育 答:教育美育指的是要使全部教育活动成为美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活动本身要努力做到审美化。教育美育要求教育者充分创造教育活动的形式美,同时努力发掘教育活动中所有美的要素作为美的资源。 5、教育的有限性 答: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是有限的,即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主导作用有条件的:一是教育符合社会的发展方向。二是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三是学校能够有

效地协调与社会、家庭的影响,发挥共同的育人作用。四是教育必须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使得学生具有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 6、个案研究法 答:个案研究法通常是以单一的、典型的个体为具体研究,通过对其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深入研究,了解其发展变化的某些线索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制定并施行一些积极的教育和改进措施,促进研究对象发展的一种研究方法。 7、探究学习 答:探究学习是从科学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试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8、科学教育 答:以传授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为主的教育。它以发展学生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为目的,通过开发人的智力,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促进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和社会发展。 9、教师职业道德 答:简称师德,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10、教育目的 答:概括的说,是指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期望达到的目标或预期的结果,是一定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社会性质和方向作出规定,以期培养出与一定社会需要相一致的人。二是对教育所要培养

2016年春《教育学》在线作业及答案

2016年春《教育学》在线作业1.第1题 下面哪位教育学家在其著作《教育漫话》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 A.洛克 B.卢梭 C.蒙台梭利 D.裴斯泰洛奇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A.培养健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B.培养四有公民 C.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 D.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 B.斯金纳 C.维果茨基 D.洛克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教育目的在教学活动中的进一步具体化是: A.教学目的 B.教育方针 C.教育目标 D.教育政策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5.第5题 一般而言,中等难度的题目应占: A.30% B.40% C.50% D.60%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6.第6题 反映试题难易程度的指标是: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7.第7题 课程是按什么标准分划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 A.课程的组织核心划分 B.课程的存在方式 C.课程设置形式 D.课程实施方式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8.第8题

标志着封建传统学制的结束,实行新的学制的开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9.第9题 地方政府拥有制定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分配教育资源、制定地方教育法规等权利属于哪种教育管理体制 A.中央集权制 B.地方分权制 C.中央与地方合作制 D.地方集权制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10.第10题 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是 A.智育 B.管理 C.教学 D.德育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11.第11题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组织体系及其管理规则是 A.教育目的 B.教育手段

教育理论第五章 课程 第六章 教学

第五章课程 一、课程的概念: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二、课程类型 (一)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 (二)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课程内容组织方式) (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必修培养共性,选修培养个性)(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 (五)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研究型课程(课程任务) (六)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计划性) 三、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一)社会需求:通过教育方针、政策和有关课程的法规等中间环节或手段来实现(二)科学知识 (三)学习者身心的发展:年龄、个体差异性 (四)课程理论 四、课程理论流派 (一)活动课程论(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 1.倡导者:美国实用主义者杜威 2.优点:有实用性、综合性、实践性等,重视课程要适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等 3.不足:活动中无明确的教科书和课程标准,活动课题带有随意性和狭隘性。夸大 了儿童的个人经验,忽略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 (二)要素课程论(传统主义教育,保守主义教育)要以文化要素为基础,而非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基础 1.要素课程论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重视传统的学科课程 (三)结构课程论 1.倡导者:美国课程改革的倡导者布鲁纳 第二节课程目标 一、内涵:教育的意图。具有整体性、阶段性、持续性、层次性和传递性 二、影响课程目标的制定的因素 (一)学习者的需要 (二)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民主性原则;民族性与国际性相统一的原则;教育先行原则) 第三节课程内容 目前在我国主要由: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部分组成(课程的表现形式) 一、课程计划(教学计划) (一)概念: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1992年: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二)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的特征

教育学(第二次在线作业)

教育学(高起专)高起专小学教育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60 分。)得分:0V 1. 谈话法、讨论法和陶冶法的共同特征是( )。 A. 以教师为主的活动 B. 以学生为主的活动 C. 师生双边活动平衡 D. 运用多媒体技术 正确答案:A 满分:3 分得分:0 2. 不属于社会教育途径和形式的是( )。 A. 街道 B. 社区 C. 校外机构 D. 家长会 正确答案:D 满分:3 分得分:0 3. 李小林私拿水果摊上的一只苹果,经同学揭举,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道:“李小林,你私拿别人的东西,这已经是第几次了?”李小林低着头回答:“第五次了”。“你为什么不改呢?”“我、我也晓得不对,就是、就是有时忍不住。”教师应从()入手对李小林进行教育。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行为 正确答案:C 满分:3 分得分:0 4. 教师的专业能力就是教师的()。 A. 知识拓展能力 B. 设计教学的能力 C. 教学创新能力 D. 教育教学能力 正确答案:D 满分:3 分得分:0 5. 写出《爱弥尔》一书的教育家是()。 A. 卢梭 B. 洛克 C. 斯宾塞 D. 康德 正确答案:A 满分:3 分得分:0 6.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说明了()。 A.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 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正确答案:A 满分:3 分得分:0 7. 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A. 凯洛夫的《教育学》

B.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 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正确答案:A 满分:3 分得分:0 8.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 A. 义务教育要求 B. 素质教育要求 C. 全面发展中导向作用 D. 奠基工程 正确答案:D 满分:3 分得分:0 9. 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A. 课程设置 B. 学科顺序 C. 课时分配 D. 学年编制 正确答案:A 满分:3 分得分:0 10. 教学是( )。 A. 学校的辅助工作 B. 学校的全部工作 C. 学校的中心工作 D. 学校的教师工作 正确答案:C 满分:3 分得分:0 11. 教师劳动对象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劳动具有()。 A. 责任性 B. 创造性 C. 复杂性 D. 长期性 正确答案:B 满分:3 分得分:0 12.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是由()的特点所决定的。 A. 劳动内容 B. 劳动对象 C. 劳动手段 D. 劳动方式 正确答案:B 满分:3 分得分:0 13. 下面不属于对“学生主观能动性”描述的是() A. 学生具有自觉性 B. 学生具有独立性 C. 学生具有创造性 D. 学生具有可塑性 正确答案:D 满分:3 分得分:0 14.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 A. 强制作用 B. 辅助作用 C. 主导作用

教育学作业1

题目:一、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 2、特朗普制 3、课堂管理 4、非指导性教学 二、简答 1.简述杜威的教育思想2.简述潜在课程的特点3.简述教学过程的规律4.简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三、论述 1.谈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这一实践活动所造就的社会个体 或群体的质量规格所做出的一种总的设想与规定。狭义的教育目的就是社会对学校教育这一实践活动所造就的社会个体或群体的质量规格,是教育者对教育活动所培养的人的规格的总预期。 2、特朗普制 特朗普制是本世纪50年代出现于美国的一种综合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它由教育学教授伊德?特朗普创立。它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自学结合起来,以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统一的上课时间。首先,由优秀教师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大班进行集体教学,然后在15~20人组成的小班里开展研究讨论,最后由学生个人**自学、研习、作业。这种形式把教学时间进行了划分,大班上课占40%,小班讨论占20%,个人自学占40%。 3、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是建立适宜课堂环境、保持课堂互动、促进课堂生长的历程。其中,建立适宜课堂环境是课堂管理的基本前提,保持课堂互动是课堂管理的衡量尺度。促进课堂生长是课堂管理的最终目标。 4、非指导性教学 非指导性教学是由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所倡导,是罗杰斯教育思想的核心。根据这种教学思想教学活动应把学生放在居中的位置

上,把学生的"自我”看作教学的根本要求,所有的教学活动不仅要服从"自我”的需要,而且也要围绕着"自我”进行。 "非指导性教学”具有如下特点:1、在课堂中创造一种接受的气氛;2、围绕着发展个人的和小组的目标而进行;3、教师的角色应不断变化。这种教学方式对我国当前进行的新课程**有相当的指导意义。 二、简答 答:1、简述杜威的教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教育本质的看法,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2)在课程方面,杜威以其经验论哲学为基础,提出了"做中学”和从经验中学习的课程理论。为了使教学适合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杜威主张教材心理化。 (3)在教学方法方面,杜威非常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他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他所强调的思维方法也叫思维五步法或探究五步法。杜威所强调的从做中学的方法具有鲜明的启发教学的特点:首先,注重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其次,注重发现式的学习方法;再次,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育学作业及答案

<教育学>作业答案 调查题目:关于农村教育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正文: 导读:农村小学普遍存在远离乡镇,交通不便的问题。因为农村的教师都是十分艰苦的,农村学校一般都不具备住房条件,即使少数农村学校可以提供住房,也是不成套的简易住房。 一、教师紧缺 我市农村小学在校学生208070人,现有公办教师7226人,平均师生比达到1:30.18,与四川省规定编制标准1:23.6相比,超过6.58。以现有在校学生数,按照辽宁省规定编制标准1:23.6计算,应该配备小学教师8817名,而目前实有公办小学教师7226名,缺1591名。加之全市不足23个学生一个班的共有700多个,按照规定一个班不足23个学生应当配备一个教师。 二、工作任务重 农村小学教师基本上都是包班教学,以纳溪区上马镇文昌水口寺村小为例,水口寺村小是由原3个校点撤并而建,现有学生238人,一至六年级分别各一个班,另有一个幼儿班。教师7人,其中代课人员1人(教幼儿班)。6个公办教师中一人已59岁,一人已54岁,其余4人均为25、26岁。现有6个教师每人包一个班,平均每天上6节课,一般上午4节课,下午2节课。若遇教师到区里、市里学习、开会或生病等情况,他所任教的班就只能由别的教师代管。这里的教师工作量很大,每个教师都是包班教学,既要负责语文、数学、自然、思品、音乐、美术、体育、国防知识、安全教育等近10个学科的教学任务,又要批改这些学科的作业以及这些学科的备课。 三、条件艰苦 农村小学普遍存在远离乡镇,交通不便的问题。农村小学教师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农村学校一般都不具备住房条件,即使少数农村学校可以提供住房,也是不成套的简易住房。据调查,农村小学教师60%左右是XX年以前由代课教师转为公办教师的,由于他们多数是本乡本村人,因此这些农村小学教师基本上都吃住在家里。不是本乡本村的教师一部分在学校提供的简易住房居住,一部分在当地租用民房解决居住问题。 四、工资收入偏低 农村小学教师工资收入普遍偏低,一个中师毕业工作5-6年的教师,国家每月发给个人的工资和政策性补贴总共只有693元,扣除医疗保险和各种基金后,个人实际月收入只有600元左右。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一分钱的奖金或其他收入。提高文凭的主要目的是想改变工作环境,调离现在的村小,寄希望于今后能够有机会调到镇中心学校工作。据调查,水口寺村小近30年来,先后有三、四十名年轻教师分配到那里工作,但是工作的时间都不长,工作时间最短的只有一学期,来这里工作的老师总是想方设法,调出水口寺村小学。 鉴于我市农村学校普遍存在以上问题,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高度关注农村小学教育和教师的生存状况。要使农村村小教师安心工作,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实行农村小学教师本土化。一是区县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在补充农村教师时,尽最大可能将已经毕业的合格中师生直接安排到本乡本村任教;二是区县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计划、有目的地专门培养本土人才。本土人才就是根据本乡农村教师的需求情况,将当地初中、高中毕业的学生定向培养,分别进行三年或五年师范专业教育,毕业后直接安排回本村任教。 第二、从实际出发,农村小学教师按照《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规定,中师毕业即可成为合格学历。对已经符合规定学历的毕业生已在教师岗位和长期在农村小学代课学历达标的代课人员,应当直接聘为公办教师或通过考试的办法择优聘用为公办教师,让他们安心在农村小学任教。 第三、制定相关政策,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农村教师常年包班教学,超负荷工作,他们的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作为区县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政策,落实农村学校教师特殊津贴,提高农村村小教师的待遇,以此吸引和稳定更多的村小教师。 第四、足额配备农村合格教师。国家规定农村小学按1:23.6的标准配备教师,不足23个学生的班应当配备1个教师。从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按标准足额配备教师的情况下,应当适当考虑机动编制。因为教师必须要参加市、区县的业务培训学习、开会以及女教师产假、病假等情况,一个教师包一个班,其中任何一个教师因公或有事离开学校,这个班就没有教师上课。因此在考虑配备教师时,应当适当留有余地。 <教育学>作业一答案 一、辨析题:××√××× 二、论述题: 1、(1)教育学的萌芽。其标志有中国古代的《论语》和《学记》。前者是反映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性著作,后者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根源于雅典与斯巴达的教育实践。代表有古希腊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