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
呼吸道细菌及肺炎指南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 十八分。
内容
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细菌耐药性 治疗策略与指南 细菌耐药的预防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 十八分。
上呼吸道常见感染及其病原体
感染
常见病原体
急性鼻炎
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
急性鼻窦炎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化脓性链球菌,卡他莫拉菌, 厌氧菌等
引起疾病
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 咽、结膜炎 龈炎、咽炎 流感、普通感冒 咽炎
咽炎、扁桃体炎 咽炎、扁桃体炎 龈炎、咽炎 咽炎 肺炎、支气管炎、咽炎 肺炎、支气管炎、咽炎
*Mandell GL: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5th ed. 2000
肺炎70链球菌和革兰阳性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氏菌
肠杆6菌0 /铜绿假单胞菌
50
40
30
20
10
0
I期 FEV1 >预期的50 %
Eller J et al. Chest 1998;113:1542-1548
II期
> 35% - 50%
III期 < 35%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 十八分。
(AECOPD)
卡他莫拉菌,病毒,非典型病原体
支气管扩张感染
铜绿假单胞,肺炎链球菌,流 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
厌氧菌等
社区获得性肺炎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卡他莫拉菌,非典型病原体, 病毒等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 十八分。
AECOPD常见致病菌
Davies, 1986 (127)
成人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

成人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成人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
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空气飞沫、直接接触或者从其他感染源传播到呼吸道,导致病人出现呼吸道症状和感染。
1. 病毒性病原体病毒是成人呼吸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
常见的病毒有流感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
这些病毒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在咳嗽、打喷嚏、说话时会释放病毒颗粒,他人吸入这些病毒颗粒后易感染。
病毒性感染的症状包括喉咙痛、咳嗽、鼻塞、流鼻涕和发热。
一般情况下,病毒性感染可以在数天至数周内自愈。
2. 细菌性病原体成人呼吸道感染中的细菌性病原体主要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等。
这些细菌通过空气飞沫、直接接触或者间接接触传播,常见于冬季或者人群密集的场所。
细菌性感染的症状与病毒性感染相似,但可能会伴随着黄痰、胸痛和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
细菌性感染需要及时进行治疗,通常通过使用抗生素来控制感染。
3. 真菌性病原体真菌性感染在成人呼吸道感染中较为少见,常见的真菌包括念珠菌、组织胞浆菌等。
真菌性感染多发生在免疫系统受损的人群,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等。
真菌性感染的症状与其他类型的感染相似,但可能会伴随着呼吸困难、胸痛和咳嗽等症状。
真菌性感染需要特殊的抗真菌药物治疗。
通过了解成人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预防这类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注意咳嗽和打喷嚏时的礼貌行为等。
此外,及时就医,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也是关键。
针对不同病原体,合适的治疗措施有助于减轻病情,并避免疾病传播。
总之,成人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多种多样,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等。
了解这些病原体的特点,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避免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

05
嗜肺军团菌:引起军团菌病, 严重可导致肺炎和呼吸衰竭
02
流感嗜血杆菌:引起流感、 脑膜炎等疾病
04
肺炎衣原体:引起肺炎、支 气管炎等疾病
病毒性病原菌
01
流感病毒:引起流感,症 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 痛等
02
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呼
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症状
包括咳嗽、呼吸困难等
03
腺病毒:引起腺病毒感染, 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 咙痛等
的传播
液
喉咙痛:患者可能出现 喉咙痛、吞咽困难等症
状
呼吸困难:患者可能出 现呼吸急促、气喘等症
状
发热:呼吸道感染可能导 致体温升高,可能伴有寒
战、出汗等症状
鼻塞:患者可能出现鼻 塞、流鼻涕等症状
头痛:患者可能出现头 痛、头晕等症状
细菌性病原菌
01
肺炎链球菌:引起肺炎、中 耳炎等疾病
03
卡他莫拉菌:引起呼吸道感 染、肺炎等疾病
充足睡眠:保证每天 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避免熬夜
适量运动:每天进行 适量的运动,如散步、 跑步等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 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避免接触感染源
保持良好的卫生 习惯,勤洗手, 避免接触感染源
避免去人多的地 方,减少接触感
染源的机会
佩戴口罩,减少 飞沫传播感染源
的机会
保持室内空气流 通,减少感染源
PCR扩增、结果分析 优点: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快
03
速准确 局限性: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
04
人员,成本较高
病原菌血清学检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STEP1
STEP2
STEP3
呼吸道感染感染常见微生物(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件)

内容
1、概念
2、病因和发病机理:结核杆菌、流行 环节、人体反应性。
3、结核病演变过程及常见临床类型 4、临床表现 5、辅助检查: 6、诊断: 7、鉴别诊断: 8.治疗:抗结核药物、化疗原则
呼吸道感染细菌
• 经呼吸道传播引起呼吸系统或呼吸系统以外症状 的细菌。
❖ 想一想:已经学习的细菌中有哪些可以通过呼吸 道传播?
❖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球菌、 肺炎克雷伯杆菌
除前面所学细菌外 • 分枝杆菌属——结核分枝杆菌 • 棒状杆菌属——白喉棒状杆菌 • 军团菌属 —— 嗜肺军团菌 • 鲍特菌属 —— 百日咳杆菌 • 嗜血杆菌属——流感嗜血杆菌
(4) 结核菌素试验用途
◆筛选BCG接种对象; ◆检测BCG免疫效果; ◆辅助结核病的诊断; ◆测定机体的细胞免疫; ◆流行病学调查。
四. 微生物学检查法
1. 标本采集 2. 直接涂片镜检 3. 分离培养 4. 动物试验 5. 快速诊断
五.防治原则
预防
◆控制传染源——及时发 现和治疗结核病人;
◆提高对MTB的抵抗力— —接种BCG
见菌落生长
菌落特点: 呈颗粒、结节或花菜状,乳白色或 米黄色,不透明,表面粗糙
3. 抵抗力强 “四怕”
◆ 对乙醇敏感——在70%乙醇中2min死亡 ◆ 对湿热敏感——62~630C 15min杀死(巴氏消毒) ◆ 对紫外线敏感 ◆ 对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环丝氨酸、乙胺丁醇、卡那霉
素、对氨基水杨酸等抗痨药物敏感,但长期用药容易出现耐 药性
病后、隐性感染及预接种均可获得免疫力。 新生儿通过胎盘可由母体得到抗毒素。
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种类

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种类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病因可以是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了解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种类对于预防和治疗这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微生物及其相关信息。
1. 病毒病毒是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常见的病毒包括流感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等。
这些病毒通过空气飞沫、接触传播等途径感染人体呼吸道,引起咳嗽、打喷嚏、喉咙痛、流鼻涕等症状。
2. 细菌细菌也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
常见的细菌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等。
这些细菌往往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引起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
3. 真菌呼吸道感染中的真菌病原体相对较少见,但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会更常见。
常见的真菌病原体包括念珠菌、曲霉菌等。
这些真菌可通过空气中的孢子感染人体呼吸道,引起呼吸道感染症状。
4. 寄生虫寄生虫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相对较少,但在某些地区和特定人群中仍可发生。
例如,血吸虫通过染上寄生虫卵的水源传播,可导致肺吸虫病等呼吸道感染疾病。
5. 其他病原体除了上述主要的病原微生物外,呼吸道感染还可以由其他病原体引起,如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
这些微生物往往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引起类似感冒的症状。
综上所述,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其中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了解这些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和致病机制有助于我们预防和治疗呼吸道感染。
通过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的飞沫等方法,我们可以减少呼吸道感染的风险,保持健康的呼吸系统。
呼吸道感染细菌PPT课件

疫苗接种
接种疫苗
根据当地疾病控制机构的建议,接种 针对特定细菌和病毒的疫苗,如流感 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
及时接种
了解疫苗接种禁忌症
在接种疫苗前,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和疫苗接种禁忌症,如有疑问及时咨 询医生。
按照疫苗接种计划,按时接种相关疫 苗,确保身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力。
03
呼吸道感染细菌的诊断与治疗
控制污染源
加强工业、交通等污染源的控制,减少大气污染 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06
呼吸道感染细菌研究展望
新药研发
1 2
新药靶点发现
通过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手段,发现新 的药物作用靶点,为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新型抗菌药物筛选
利用高通量筛选技术,从天然产物或合成化合物 中筛选具有抗菌活性的新药候选物。
详细描述
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是指在社区环境中,由于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而传播的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这些细菌具有传染性强、易流行的特点,防控难度较大,需要 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05
呼吸道感染细菌的预防与控制
提高免疫力
保持充足的睡眠
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 间,有助于恢复身体机能, 提高免疫力。
呼吸道感染细菌ppt课件
目 录
• 呼吸道感染细菌概述 • 呼吸道感染细菌的传播与预防 • 呼吸道感染细菌的诊断与治疗 • 呼吸道感染细菌的案例分析 • 呼吸道感染细菌的预防与控制 • 呼吸道感染细菌研究展望
01
呼吸道感染细菌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呼吸道感染细菌是指引起呼吸道 炎症的细菌,包括上呼吸道和下 呼吸道。
疫苗效果评估
通过临床试验和流行病学调查,评估新型疫苗的保护效果和安全 性。
呼吸道9类病原体

呼吸道9类病原体呼吸道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负责呼吸过程中的空气进出,同时也是病原体入侵的主要通道。
在呼吸道中,存在着多种不同类型的病原体,它们可以引发多种呼吸道疾病。
本文将介绍呼吸道中的九类常见病原体。
第一类病原体是细菌。
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常见的呼吸道细菌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这些细菌能够侵入呼吸道黏膜,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等。
第二类病原体是病毒。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性病原体,它依赖宿主细胞进行复制。
常见呼吸道病毒有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
这些病毒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引起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流感等。
第三类病原体是真菌。
真菌是一类真核生物,常见的呼吸道真菌包括白色念珠菌、曲霉菌等。
这些真菌可以在特定条件下滋生,引发呼吸道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性咽峡炎、支气管肺曲霉病等。
第四类病原体是寄生虫。
寄生虫是一类寄生在宿主体内的生物,常见的呼吸道寄生虫有肺吸虫、蛔虫等。
这些寄生虫可以通过空气、食物等途径进入人体,引起呼吸道寄生虫感染,如肺吸虫病、蛔虫感染等。
第五类病原体是支原体。
支原体是一类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常见的呼吸道支原体有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等。
这些支原体可以感染呼吸道黏膜,引发支原体感染,如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等。
第六类病原体是霉菌。
霉菌是一类真菌的一种,常见的呼吸道霉菌有霉菌性鼻窦炎、霉菌性肺炎等。
这些霉菌可以通过吸入或直接接触而引发呼吸道霉菌感染,如霉菌性鼻窦炎、霉菌性肺炎等。
第七类病原体是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细菌。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细菌是指在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过程中分离到的细菌。
这些细菌可以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生长繁殖,引发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细菌感染。
第八类病原体是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病毒。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病毒是指在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过程中分离到的病毒。
这些病毒可以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复制传播,引发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病毒感染。
第九类病原体是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真菌。
呼吸道感染细菌1

致病性和免疫性
结核杆菌无侵袭性酶,不产生内、外 毒素,其致病性主要由于
细菌繁殖引起炎症 菌体成分 代谢产物毒性作用 抗体对菌体成分产生免疫病理损伤
致病物质
脂质(lipid)
分枝菌酸(mycolic acid) 索状因子(cord factor) 磷脂(phosphatide) 蜡质D(wax-D) 硫酸脑苷酯(sulfatide)
麻风病的病原菌
慢性传染病
世界各地均有报道
主要分布在亚、非和拉丁美洲
形态与染色
细长略弯曲 无芽胞,无荚膜,无
鞭毛 抗酸染色阳性 典型的胞内寄生菌
-泡沫细胞/麻风细胞
培养特性
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中生长 抗酸特性 动物模型:犰狳
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 潜伏期 发病慢、病程长 麻风种类
瘤型 结核样型 界线类 未定类
致病性
人 直接接触或由飞沫传播 一般是2~5年
麻风两型两类相互间的关系图
防治原则
特异的预防
尚无有效的菌苗
早期发现、早治疗 目前多采用二三种药联合治疗
氨苯砜(dapsone,DDS)
棒状杆菌属 Corynebacterium
白喉棒状杆菌(C.dephtheriae)
抗酸染色阳性
培养特性
专性需氧 生长缓慢 营养要求高
-常用罗氏固体培养基
抵抗力
抗干燥 抗酸碱 抗染料 对酒精、湿热及紫外线敏感 对抗结核药物敏感
变异性
形态、菌落、毒力及耐药性均可变异 卡介苗(Bacilli Calmette-Guèrin,
BCG) 结核分枝杆菌易发生耐药
假白喉棒状杆菌
( C.pseudodiphtheriticum)
溃疡棒状杆菌(C.ulcerans) 阴道棒状杆菌(C.vaginale) 痤疮棒状杆菌(C.acne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
3% 4% 7% 2% 12% 65% 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金葡菌 支厡体 嗜肺军团菌 病毒 其他 7%
其他致病菌包括:卡它莫拉菌、 其他致病菌包括:卡它莫拉菌、GNB、衣原体等 、
Adapted from Woodhead M.J Antimicrob Chemother .1994:34(suppl A):85-92
副流感嗜血杆菌:咽炎和心内膜炎。 溶血嗜血杆菌:儿童上呼吸道感染。 埃及嗜血杆菌:急性眼结膜炎。 副嗜沫嗜血杆菌:心内膜炎、肺炎、 脑膜炎。 杜克嗜血杆菌:软下疳
培养特性: 需氧或兼性厌氧 最适生长温度: 35℃ PH 7.6-7.8 生长因子:X、V 5%-10% CO2
嗜血杆菌对生长因子的需求
国家 法国 青霉素
I+R
红霉素 r 25.4 56.4 * 1 7.7 1.4 35.9 * 2.4 11.5 * 6.4 28.8 *
%R 92 (n=169) 7.7 %R 01 (n=165) 35.8 *
德国
%R 92 (n=104) 0 %R 01 (n=147) 2.4
意大利 %R 92 (n=70)
苛养菌:对营养要求苛刻,在普通培养 基上不生长或难以生长的一类细菌。 临床常见的有: G+球菌:肺炎链球菌 G-球菌:卡他布兰汉菌、脑膜 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 G-杆菌:嗜血杆菌、鲍特菌
嗜血杆菌属
嗜血杆菌属(Haemophilus)细菌为
一类无动力、无芽孢的革兰阴性短小杆
菌常呈球杆状、丝状等多形态。
取一定浓度菌悬液,滴于载玻片上,再 依次滴加a~f流感嗜血杆菌抗血清混匀,加 少量美蓝液混和后覆盖片,室温10min后, 用油镜观察,如查见菌体呈蓝色,周围绕有 界限分明未染色的膨大空白圈为阳性。此法 可直接检查标本中细菌,作早期诊断
药敏试验:
选用专用培养基 HTM(Haemophilus Test Medium Base) 标准菌株: ATCC 49247 ATCC 10211
CAP病原学诊断 CAP病原学诊断
检测结果判定 无意义: 3. 无意义: ① 痰培养到上呼吸道正常菌(草链、表 痰培养到上呼吸道正常菌(草链、 葡、非致病奈瑟菌、类白喉杆菌等) 非致病奈瑟菌、类白喉杆菌等) ② 多种病原菌少量生长 不符上述“确定” 有意义” ③ 不符上述“确定”和“有意义”条款
苛养菌
肺炎链球菌 军团菌
肺炎支原体 肺炎衣原体
Arch Intern Med 1997;157:1079
美国CAP的流行病学调查 美国CAP的流行病学调查
Community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incidence study(CAPIS)
120 100 80 60 40 20 0 18- 34岁 18 - 34 岁 35-49岁 35 - 49 岁 50-64岁 50 - 64 岁 65-79岁 65 - 79 岁 80岁 > 80 岁
肺炎衣原体抗体滴度升高≥ ③ 肺炎衣原体抗体滴度升高≥4倍 ④ LP直接荧光抗体阳性+抗体滴度升高 LP直接荧光抗体阳性+ 直接荧光抗体阳性
CAP病原学诊断 CAP病原学诊断
检测结果判定
2.有意义: 2.有意义: 有意义 合格痰标本培养细菌≥ ① 合格痰标本培养细菌≥3+ ② 细菌少量生长,但与镜检结果一致 细菌少量生长, 肺球、流感、卡他莫拉菌) (肺球、流感、卡他莫拉菌) 入院3 ③ 入院3天内多次培养到相同细菌 血清肺炎衣原体抗体升高≥ ④ 血清肺炎衣原体抗体升高≥1:32 LP抗体升高 抗体升高≥ 320(ELISA) ⑤ LP抗体升高≥1:320(ELISA), 或间接荧光抗体≥ 或间接荧光抗体≥1:512
微生物特性
流感嗜血杆菌含有不耐热的S抗原和耐热R 抗原。 流感嗜血杆菌根据菌落特征可分为三种类 型:粘液型(M)、光滑型(S)、粗糙型 (R)。
微生物检验
标本采集
根据感染部位不同采集标本,如鼻咽试
子,痰液,脑脊液,脓液等。避免干燥,
及时送检。
检验程序
血液、脑脊液 脑脊液、鼻咽试子、痰、脓液 35℃
细胞学筛选标本的必要性
细胞学筛选标本的必要性
标本处理
痰标本用无菌盐水约20ML漂洗2次 用等量sputosol 作用20分钟,溶解粘痰 用四区划线法分别接种血平板、巧克力 平板和麦康凯平板 放置CO2培养箱孵育 从采集标本到接种平板应短于2小时
报告方式
痰培养以半定量形式记录菌量,即1+、 2+、3+、4+ 未发现致病菌生长时,培养48小时出报 告,以免部分致病菌漏检
菌种 X因子 V因子 溶血性 流感嗜血杆菌 + + 副流感嗜血杆菌 + 埃及嗜血杆菌 + + 杜克嗜血杆菌 + +/嗜沫嗜血杆菌 + 溶血性嗜血杆菌 + + +
微生物特性
流感嗜血杆菌根据其对吲哚、脲酶及鸟氨酸试 验的反应不同可分为8个生物型;副流感嗜血 杆菌亦可分为8个生物型 流感嗜血杆菌根据荚膜多糖抗原不同可分为a、 b、c、d、e、f 强,f次之。 6个血清型,其中b型致病性最
以色列CAP的病因调查(1991- 346例 以色列CAP的病因调查(1991-92: 346例)
阳 性 %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菌
体
体
菌
毒
球
原
原
团
病
体
链
支
衣
军
道
斯
炎
炎
炎
吸
பைடு நூலகம்
克
肺
肺
肺
呼
柯
布
氏
Thorax 1999;51:179
流
感
嗜
血
杆
菌
其
它
以色列不同年龄组CAP的病因调查 以色列不同年龄组CAP的病因调查
意识障碍者可经鼻或口腔吸痰,或经 人工气道吸痰。
CAP病原学诊断 CAP病原学诊断
标本采集
咽试子应用无菌湿棉签取,即时送检。
实验室应即时接种血琼脂和巧克力琼 脂(含抗菌素), 置5-10%CO2气体 环境。
标本质量评价
直接涂片镜检: 鳞状上皮细胞<10/低倍视野 白细胞>25/低倍视野
鳞状上皮细胞:白细胞<1:2.5
结果解释:
流感嗜血杆菌需常规检测β-内酰胺酶,
阳性提示对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耐药。
β-内酰胺酶检测:
头孢硝噻吩(Nitrocefin )
肺炎链球菌
菌落形态:灰色、圆形、扁平、0.5-1.0㎜的菌 落,周围有草绿色溶血环。 菌体形态:革兰阳性球菌,矛尖状、成双排列, 宽端相对, 尖端向外。无鞭毛、无芽胞,在机 体内或含血清的培养基中可形成荚膜。 Optochin敏感试验:阳性 胆盐溶菌试验:阳性
分类
隶属巴斯德菌科,嗜血杆菌属。
本菌属包括16个菌种,其中9个与临床有关
临床意义
嗜血杆菌存在于正常人上呼吸道。
可引起上呼吸道、泌尿道感染及脑膜炎、
菌血症等感染性疾病。
临床意义
流感嗜血杆菌: 常引起咽炎、中耳炎、肺炎、鼻炎、 脑膜炎、心包炎、骨髓炎等。
主要致病物质: 内毒素、荚膜、菌毛和酶类。
临床意义
半定量培养结果的临床意义
半定量
(致病菌或条件 致病菌浓度) 致病菌浓度)
相对定量 临床意义
(CFU/ml )
+ ++
≤104± ≈105
多为污染菌
污染菌可能性大, 污染菌可能性大,重复培养 1+:污染菌 : 2+:难以确定 : 3+:感染菌 :
+++ ++++
≈106 ≥107±
感染菌可能性大,重复培养: 感染菌可能性大,重复培养:2+ ~ 3+: : 感染菌 多为感染菌
苛养菌分离率低,污染菌影响药敏结果, 苛养菌分离率低,污染菌影响药敏结果, 迄今国内无可信的CAP病原学流行病学资料。 病原学流行病学资料。 迄今国内无可信的 病原学流行病学资料
CAP病原学诊断 CAP病原学诊断
标本采集 痰标本:采集应在抗菌治疗前,清 晨清水漱口三次,深咳痰。
无痰者用高渗盐水吸入导痰。
CAP病原学诊断 CAP病原学诊断
检测结果(细菌、非典型病原体) 检测结果(细菌、非典型病原体)判定
1. 确定: 确定: ① 血或胸液培养到病原菌 纤支镜或人工气道吸取标本: ② 纤支镜或人工气道吸取标本:
细菌>10 cfu/ml(2+) 细菌>105cfu/ml(2+) BALF:细菌≥ cfu/ml( 2+) BALF:细菌≥104cfu/ml(1-2+) PSB、PBALF:细菌>103cfu/ml(1+) PSB、PBALF:细菌>10 cfu/ml(1+)
抑菌圈≥20mm为敏感,表示对其他相关 的ß-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
抑菌圈≤19mm作MIC
卡他布兰汉菌
分类: 莫拉菌属布兰汉亚属。该亚属包括
抗体
–痰涂片及痰培养
肺炎链球菌是不明原因CAP的首要致病菌 肺炎链球菌是不明原因CAP的首要致病菌?
胸腔细针抽吸术:
–细菌培养,抗原检测肺炎链球菌、流
感嗜血杆菌
–PCR检测肺炎链球菌、支原体、衣原
体、军团菌、卡氏肺囊虫
肺炎链球菌是不明原因CAP的首要致病菌? 肺炎链球菌是不明原因CAP的首要致病菌?
常规检查手段:
–54个病人确定病原菌(阳性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