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合集下载

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细菌学检测分析

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细菌学检测分析
衷 1 32例下呼吸道感染 患儿病原菌检 出情况 9
染诊断主要以临床症状 、 体征和结合 x线 检查进行诊 断 - 。为 了解 sJ 下 呼吸 道感 染 的病 原 菌 及 其 耐 药性 2 bh
特点 , 笔者 对其 进 行 了痰 液 细 菌 学 检 测 , 临 床 合 理 用 为 药 提供 依据 , 现将 结 果报道 如下 。 1 资 料 与方法 11 一般 资料 . 选择20 0 9年 1 0月至 2 1 00年 7月 在儿 科 ( 州市 中心 医 院 ) 院确 诊 为 下 呼吸 道感 染 的患 达 住

71 ・ 4
JunlfCii l n xe m na Mein o. 1 N . Ma .0 2 o ra l c dEpr etl dc eV11 , o9 o na a i i y2 1
下 呼 吸道 感 染 患儿 的 细 菌 学检 测 分 析
张保伦 ( 州职 业技 术 学院免 疫 学及 病 原微 生物 办公 室 四川 达 州 6 5 0 ) 达 300
势及 药物敏感性 的变化 , 合理用药 , 以减 少耐药茵的产 生。
【 关键词 】 儿童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 菌 耐 药性

下 呼 吸 道 感 染 是 儿 科 常 见病 , 感 染 性 疾 病 的首 莫西 林 、 居 氨苄青 霉 素/ 巴坦 、 孢 呋 辛 纳 、 孢 哌 酮 均 舒 头 头 位 。近 年来 , 随着 环 境 的 改 变 和抗 生 素 的广 泛 使 用 , 主 较敏 感 。见表 2 。 要致 病 菌发 生变 异 , 菌耐 药 日趋严 重 。病 原 学诊 断是 细 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 。目前对小儿下呼吸道感
儿 32例。男性 25 , 9 0 例 女性 17例 ; 岁 7 8 ≤1 5例 , 3 2— 岁 16例 , 5 4—6岁 10例 , 1 6—1 4岁 5 1例 ; 气 管 感 染 支 26例 , 炎 10例 , 腔 积 液 5 1 肺 2 胸 3例 ( 括 液 气 胸 1 包 5 7 9. 1 9 4. 0 阿莫西林 例 ) 肺不 张 3例 。 , 4 8 5. 5 1 . O 氨苄青霉素/ 舒巴坦 12 标本 采 集与检 测方 法 于入 院当 天患 儿 咳嗽后 无 头孢呋辛纳 . 8 4 O. 8 . 16 0 8 9 2. 8 . 63 1 1 7. 菌操作吸取鼻咽深部分泌物及痰液 , 将合格标本置于装 头孢他啶 O 3 5 . O 头孢哌酮 有 2~3m .% 氯 化 钠 溶 液 的无 菌 试 管 中即 刻送 检 。 丁胺卡那霉素 l 9 0 1 6 O. 7 3 . 2 6 0. 0 O 1 7 6. 将 痰液 接 种 于 5 绵羊 血 琼 脂平 板 及 流感 嗜血 杆 菌平 亚胺培南 % 59 . 2 . O 6 1 . 12 环 丙 沙 星 板, 分别 置 3 ℃ 和 3 o 、% C 的孵 箱 中培养 1 2 5 7C 7 O 8— 4 h 。菌株 鉴定 、 物 敏感 试 验 采 用 法 国生 物 一梅 里 埃公 药 3 讨论 司生产 的 A B xrsinI 一3 T E pes D 2细 菌 鉴 定 仪 及 A B G o T 近 年随着 抗生 素 的广泛应 用 和介 入 性操 作 的增 多 , 5 药敏分析仪 。用标准菌株大肠埃希菌 A C 292 T C 52 、 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发生了变化 。不合 理联合 或大剂 金黄色葡萄球菌 A C 293 铜绿假单胞菌 A C 28 3 T C 52 、 T C 75 量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引起细菌耐药菌株增加 , 及时检测 做 质量保 证 。 下 呼 吸道感染 致 病 菌 及其 耐 药 情 况 对 指 导 临 床合 理 选 2 结 果 用抗生素有重要意义- 。同时要求临床医生及时采样 , 3 J 2 1 病原菌检 出情况 32例患儿 中, 检出致病菌 . 9 共 并 了解 本地 区病 原菌 的流行 趋势 及 药物 敏感 性 的变化 , 16 , 中革 兰阳性菌 4 2株 其 0株 , 3 . % ; 占 17 革兰 阴性菌 合理用药 , 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8 株 , 6 . %。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菌 主要 以革 6 占 83 本 文病 原学 检 测发 现 / L 呼吸 道 感 染 以革 兰 阴 bJ 下 兰阴性菌的肺炎克雷伯菌、 大肠埃希菌感染为主 , 其次 性菌为主 , 以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最高。其次为大肠埃 是革 兰阳性 菌的肺炎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较 希菌 , 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阳性菌以肺炎链球菌分离率 多 。分布情 况见 表 1 。 最高 , 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 表皮葡萄球 菌。同时发 22 药敏试验结果 3 . 种革兰阴性菌药敏试验耐药率 如表皮葡萄球菌、 口 分析显示 : 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 啶、 头孢 呋辛纳耐药 现许多条件致病 菌已成为病原菌 , 率最高 , 其次是 阿莫西林 、 氨苄青霉 素/ 巴坦 ; 舒 大肠埃 腔厌 氧链球 菌 等 。3种 革 兰 阴性 菌 药 敏 试 验 耐 药 率 分 亚胺培 希菌对头孢他啶、 头孢呋辛纳耐药率最高 , 其次是环丙 析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 鲍曼不动杆菌仅对头孢他啶、 丁胺卡那 沙星、 阿莫西林 ; 鲍曼不动杆菌对丁胺卡那霉素、 头孢他 南耐药率较低 , 亚胺培南 、 环丙沙星有耐药性 。说明喹诺酮类 、 碳 啶、 亚胺培南有耐药现象 。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 霉素 、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对肠杆菌科细菌具有良好 对头孢哌酮、 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 , 鲍曼不 动杆菌对 阿 青酶烯类 、

2010-2012年度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2010-2012年度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i me n s o f s p u t u m o f c h i l d r e n w i t h l o w e r r e s p i r a t o r y t r a c t i n f e c t i o n a d mi t t e d i n D e p a r t me n t o f P a e d i a t i r c s o f o u r h o s p i t a l f r o m Oc t o — b e r , 2 01 0 t o No v e mb e r 2 0 1 2 a n d d r u g s e n s i t i v i t y wa s t e s t e d . Re s u l t s A t o t a l o f 1 0 5 s t r a i n s o f b a c t e ia r w e r e i s o l a t e d r f o m 6 1 4 s a m-


C h i n a & F o r e i g n M e d i c a l T r e a t m e n t
日固 ● ■ ■ ■ 瞄 篁 - ■ ■
2 0 1 0  ̄2 0 1 2 年 度儿童 下呼吸道感染 的 病 原菌及耐药性 分析
余 春 梅 周 爱 华 张 丽 陈 静 王成 秀
感 。 结论 该地 区儿童下 呼吸道感染 的病原 菌以 G 一 菌为 主 , 且对常用抗生素有不 同程度 的耐药 , 提 醒临床医生应依据药敏 试验结果合理 选择抗 菌药物。 【 关键词】 儿童 ; 下呼吸道感染 ;致病 菌; 药物敏感试验 ; 耐药性 【 中图分类号】R 7 2 0 7 4 2 ( 2 0 1 3 ) 0 9 ( b ) - 0 0 4 3 — 0 2

562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及耐药性

562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及耐药性

562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及耐药性
潘斌华;傅海东;考验
【期刊名称】《浙江预防医学》
【年(卷),期】2001(013)011
【摘要】目的了解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的细菌谱及常用抗生素耐药频率.方法采用声门下吸引法采集标本进行痰细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562例儿童ALRI的痰培养,共分离细菌628株,革兰氏阴性菌546株,占86.9%;革兰氏阳性菌82株,占13.1%.头孢三代抗生素,氟哌酸,悉复欣及泰能对分离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有很好作用;先锋霉素 V、万古霉素及氟哌酸对分离的革兰氏阳性球菌有很好作用. 结论对ALRI患儿,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在病原不明的情况下,首选抗生素为青霉素+头孢三代抗生素,先锋霉素V+丁胺卡那霉素或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 .【总页数】3页(P7-9)
【作者】潘斌华;傅海东;考验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浙江杭州 31000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浙江杭州 31000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浙江杭州 310003【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6
【相关文献】
1.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J], 邓秋连;邓力;周珍文;谢永强;黄勇;黄旭强;余嘉璐
2.中山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J], 黄彩云
3.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J], 帅金凤;刘建华;曹丽洁;武芳;李兰凤
4.住院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J], 濮晓霞
5.温州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及细菌耐药性检测 [J], 董琳;周晓聪;陈小芳;杨锦红;林剑;张海邻;蔡晓红;罗运春;张正霞;李昌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1523例细菌病原分析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1523例细菌病原分析

( .%)革 兰阴性杆 菌(9 1%) 最常见的是大肠埃 希茵(88 , 85 ; 5.4 , 1 .%) 流感 嗜血杆菌(19 , 1.%)肺炎克雷伯茵(01 ; 1 .%) 真菌类
( .%) 34 。肺炎链球 茵, 流感嗜血杆菌随年龄增长而感染率逐渐升 高, 炎链球 茵感 染率 >1 肺 岁惠儿与 <1 岁忠儿之 间有 非
【 键词 】 下呼吸道感染; 关 儿童 ; 菌耐药 细
【 中图分类号】 R7 . 56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4 51 070.1 0 - 0( 0)1 0 0 00 2 05 2
儿童 细菌性急性下 呼吸道感染 (ctl e sit- au wre ro eo rp a r atn codA R I 占重要地位 。 该地 区 A R yr f tn ,L Ts tc ie i ) 了解 L—
菌 属 n %) ( 荫 属
^( %)
n %) (
道感 染诊 断按文献 的诊 断标准[ 。 1 ]
12 方法 .
匍司围属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 皮 葡萄 球 菌
非发酵细菌 1o 85 铜绿假单胞菌 3( .)
7 (.) 荧 光假 单 胞 菌 247
121 标本采集 : A R I住 院的患 儿进行痰培养 , .. 对 L Ts 于 入 院当天 或第 2天 行痰 液 采集 。采集 方 法 有两 种 , <5
维普资讯
四川 医 学 20 07年 1 第 2 ( 1 ) ScunM d a ore 20 . +8 N . 月 8卷 第 期 i a ei l aad,07 %z2 。 o 1 h c J
・ 05 1 ・
儿 童下 呼吸道 感染 12 例 细菌病原 分析 53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超广谱β-内酰胺酶病原菌分析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超广谱β-内酰胺酶病原菌分析

以指 导 临 床 合 理 治 疗 。方 法 收 集 20 0 8年 1 1 — 2月本 院 儿科 病 房 住 院 患 儿痰 标 本 , 养 分 离大肠 埃 希 菌 和 肺 炎 克 雷 培
伯 菌 , 2种 细 茵 采 用 双 纸 片及 纸 片 扩散 法检 测 E B s 采 用稀 释 法 做 药 物 敏 感 试 验 。 结 果 共 检 测 7 3株 菌 株 , 对 S L, 4 分 离 出大 肠 埃 希 茵 4 2 , 中 产酶 株 2 8株 ( 4 4 ) 肺 炎 克 雷 伯 菌 3 2株 , 中产 酶 株 1 8株 ( 1 6 ) 无 论 产酶 0 株 其 2 5 .% ; 4 其 0 3 .% 。 与 否 , 细 菌 对 阿 米卡 星 、 氧 氟 沙 星 、 丙 沙星 、 2种 左 环 亚胺 培 南 、 拉 西 林/ 唑 巴坦 的敏 感 性 高。 结 论 哌 他 本 院 分 离 的 大
株 , 出率 3 . % 。产 E B s 检 16 S L 菌株 与不 产 E B s 株 对 常 用 SL菌
首 例 E B s 道 于 18 SL 报 93年 … 。E B s 于 B s 类 的 SL 属 uh分
2 b组 , 分子 分 类 的 A类 , 一 类 由 质 粒 介 导 的 能 水 解 头 孢 菌 是
造 成 很 大 的 困难 。超 广 谱 B内 酰胺 酶 ( S L ) 要 由革 兰 阴 E B s主
性 杆 菌 产 生 , 肠 埃 希 菌 和 肺 炎 克 雷 伯 菌 为 其 代 表 菌 种 , 这 大 而 2种 细 菌 是 引 起 儿 童下 呼 吸 道感 染 的 常 见 病 原 菌 。 笔 者 对 本 院 20 0 8年 l 1 一 2月 临 床 分 离 的 73株 大 肠 埃 希 菌 和 肺 炎 克 4 雷 伯 菌 进 行 E B s 测 及 耐药 性 分 析 , 报 道 如 下 。 SL 检 现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816例痰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816例痰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 摘要 ] 目的 了解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致病菌及耐药情况 。方法 对 816 例小儿下呼吸道患儿的痰标本 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 。结果 816 例标本 检 出致病 菌 344 株 , 其中 革兰 阴性 菌 246 株 (71. 5 %) ,革 兰阳 性 菌 51 株
( 14 18 %) ,真菌 47 株 (13. 7 %) ,主要致病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 119 株 ,大 肠埃 希菌 52 株 ,白 色假丝酵母 菌 44 株 ,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青霉素 G(94. 6) 、 氨苄西林 (94. 6 %) 。结论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 菌为主 , 不同 的细菌对常用的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率 , 临床上应及时检测 ,合理用药 。
[ 关键词 ]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 ; 耐药性 ; 痰培养 [ 中图分类号 ] R965. 1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008 - 8849 (2007) 23 - 3369 - 03
1 临床材料 1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上述 时期来 我院儿 科住院 的 816 例 下
(11. 0 %) ,金黄色葡萄球菌 37 株 ( 10. 8 %) ,铜 绿假单胞 菌 16
株 ( 4. 7 %) , 产 气 肠 杆 菌 9 株 ( 2. 6 %) , 肺 炎 链 球 菌 5 株
(1 15 %) , 溶 血 葡 萄 球 菌 5 株 ( 1. 5 %) , 阴 沟 肠 杆 菌 3 株 (0 19 %) , 嗜 麦 芽 窄 食 单 胞 菌 2 株 ( 0. 6 %) , 肠 球 菌 2 株 (0 16 %) , 黏质沙雷菌 2 株 (0. 6 %) ,其他 7 株 (2. 0 %) 。 212 5 种主要 病原菌 对常用抗 菌药物 的耐药 菌株数及 耐药

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入 心 脏 病 杂 志 ,0 2 l ( ) 2 - 7 2 0 ,O 1 : 5 2 .
[ ] Go sM . —eci rti: e od nmakro 1 me C C rat epoen an w g le re f v crivsua i [ ] Re otC ri, 0 2 2 :3 9 ad aclr s J . v P r ado 20 , 1 1 2— o rk
国德 灵 AS 4系 统鉴 定 及 仪 器配 套 试 剂 , 格 按 照《 国 I 检 验 操 作 规 程 》 3版 要 求 判 定敏 感 菌 株 。 结 果 共 分 严 全 临床 第 离到 病 原 茵 10 8 , 中革 兰 阳性 菌 12株 , 0 株 其 2 占分 离菌 的 1. ; 兰 阴 性 细 菌 7 8株 , 21 革 2 占分 离 菌 的 7 .2 , 2 2 以肺
参考文献 :
关 的临 床 证 据 [] 中 国动 脉 硬 化 杂 志 ,0 3 1 ( ) 6 卜 J. 20 , 1 7 :9
69 . 4
杨 俊 娟 , 凌 云 , 磊 , 炜 , . 浆 超 敏 C反 应 蛋 白 与 祖 孟 高 等 血 冠 心 病 危 险 因 素 及冠 状 动 脉 病 变 的 相 关 分 析 [] 中 国 介 J.
郑刚 , 张承 宗 . 敏 C 反应 蛋 白 与急 性 冠 状 动 脉 综 合 征 相 高
水平显著升高( <O0)而稳定型心绞痛组 和对照组 hC P P .1 , sR
水 平 比较 差 异无 统计 学意 义 ( > 0 0 ) P . 5 。结 果 提 示 hC P水 sR
平 可 以作 为 AC S的 客 观 评 价 , 临 床 医 生 提供 准 确 信 息 。而 为 随着 hC P检 测 技 术 的 发 展 , I 应 用 前 景将 更 加 广 阔 。 sR 其 临床

(整理)呼吸道感染细菌分布、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检测

(整理)呼吸道感染细菌分布、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检测

呼吸道感染细菌分布、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检测一.细菌分布1. 2008年中国耐药细菌检测(CHINET)发布细菌分布:细菌来源分布表明感染性疾病仍然以呼吸道感染为主。

按细菌菌株数将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进行排列如下: 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氏菌属、不动杆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杆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溶血链球菌、变形杆菌。

2. 2006-2007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Mohnarin)结果全国细菌分布:3.2006-2007细菌来源分布表明感染性疾病仍然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按细菌菌株数将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进行排列如下: 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鲍曼不动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链球菌属、溶血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链球菌。

Mohnarin年度报告之华北地区细菌分布: 总分离28763株, 革兰氏阳性菌9628株, 占33%;革兰氏阴性菌19135株, 占67%。

细菌来源分布表明感染性疾病仍然以呼吸道感染为主;细菌分布排列如下: 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鲍曼不动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屎肠球菌、奇异变形菌、黏质沙雷菌、肺炎链球菌。

和全国相比较有部分区别。

4. 个人总结的北方地区下呼吸道细菌分布如下: (细菌分布数据来源)下呼吸道细菌感染主要细菌分布前11位依次是: 下呼吸道细菌感染主要细菌分布前10位依次是: 铜绿假单胞菌(15.16%), 金黄色葡萄球菌(10.97%), 肺炎克雷伯氏菌(9.37%), 大肠埃希氏菌(9.21%), 鲍曼不动杆菌(7.71%), 肺炎链球菌(4.41%), 阴沟肠杆菌(3.52%), 屎肠球菌(2.34%), 嗜麦芽假单胞菌(2.25%), 粪肠球菌(1.92%), 表皮葡萄球菌(0.8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讨论 由于儿童免疫系统不完善,抵抗力差,常常引起下呼吸道感染。我院近三年来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检出率占65 27%,与陈小 琴等报道[1]相符(检出率为69 42%)。 研究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占主导地位。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要的感染源,其次是大肠埃希菌。两种细菌产ESBLs检出率逐年增高,故 对氨苄西林等青霉素类抗生素和头孢菌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也相应升高,分别高达到90%和40%以上。这与国内有关报道一致[2]。此外, 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曲南、阿米卡星较敏感;表2结果显示,未发现亚胺培南耐药菌 株。 革兰阳性球菌主要以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检出率略低于Fraise的报道[4]。其中MRSA检出率也呈逐年升高趋势。其 中肺炎链球菌除对四环素、克林霉素、红霉素耐药率较高外,对其他抗生素均有良好抗菌活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仅对万古霉素、利福平、 复方新诺明敏感性高,所以在经验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可选用以上抗生素,之后再在根据药敏结果作相应调整。 真菌在我院的检出率偏低,多为白假丝酵母菌,其检出率明显低于有关文献报道数值[4]。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一方面与抗生素本身有关,另一方面与抗生素广泛应用有关。为控制耐药菌株的出现,临床上应在使用抗生素前尽 可能做细菌培养,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药物;并对区域环境中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做定期监测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陈小琴,王惠云,迟富丽,等.11633例痰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J]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9): 2487 2488 [2]陶兴和.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4):1303 1304 [3]Fraise AP.Biocide abuse an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 cause for concern .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2002, 49(1):11 12 [4]杨锦红,李向阳,汪峰平,等.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调查[J].浙江临床医学,2008,8(6):563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发表时间:2014-03-25T14:39:36.480Z 来源:《中医学报》2013年12月第28卷供稿 作者: 翟连臣
[导读]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病原菌种类不断变化且其耐药性日益增强。
翟连臣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 目的:研究我院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药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到2010年12
将标本接种于含5%绵羊血的哥伦比亚琼脂培养皿及嗜血杆菌选择培养皿上,至35°C含5%~8%CO2环境中培养18~24h。采用DL 96 型半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
1 3药敏试验: 采用K B法;ESBLs的检测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药敏纸片均来自于OXIOD公司。药敏试验结果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标准 进行判断。 1 4质量控制球菌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2结果 2 1菌株分布: 2008年1月到2010年12月痰培养标本共907例,痰培养所分离出病原菌592株,检出阳性率65 27%。各年度分离出的致病菌种类及分 布情况,见表1。 2 2耐药性分布: 常见主要病原菌耐药率见表2~3。2008到2010年,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依次为31 8%、38 3%、 40 0%,大肠埃希菌中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依次为41 7%、50 0%、54 1% 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 萄球菌(MRSA)检出率依次为28 5%、50%、54 4%。 表1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种类及构成比(%)
月住院的所有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共907例,进行痰培养并对其鉴定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年中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以肺炎克 雷伯菌(KPN)和大肠埃希菌(ECO)为主,KPN和ECO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率,分别达31 8%~40 0%和41 7%~54 1% 革兰 阳性球菌以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离率达28 5%~54 4%。病原菌对大部分抗 生素有耐药性。结论: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类耐药率较高,且有逐年升高趋势,故临床上应根据药敏 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关键词】病原菌; 下呼吸道感染; 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R183 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 8999(2013)12 0149 01 下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病原体以细菌感染相对多见。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病原菌种类不断变化且其耐药性日益增 强。因此,动态监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情况,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遂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所有 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痰培养的病原菌和耐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 1标本来源: 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儿科病房送检患儿痰标本,共801例。用生理盐水清洗口腔,以一次性负压吸痰管吸取深 部的痰液。 1 2培养及鉴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