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总体规划调研大纲

合集下载

总体规划 调研计划

总体规划 调研计划

总体规划调研计划
一、背景
项目即将启动,为制定合理科学的总体规划,需要对相关领域进行深入调研,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二、目的
1. 了解当前行业运行情况,市场需求动态。

2. 研究国内外同类项目经验教训。

3. 生成项目总体方案论证依据。

三、内容
1. 行业运行调研。

通过数据分析,专家访谈等方式,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2. 市场需求调研。

开展用户调研,了解用户需求和企业需求情况。

3. 同类项目案例研究。

选择代表性的国内外同类项目,研究其特点、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

4. 条件评估。

评估本区域自然资源、社会环境、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等条件是否支持项目开展。

五、时间安排
本次调研工作将在月日-月日进行,拟采取现场调研与电话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六、人员组成
本次调研组成**_人,成员包括项目组相关人员以及专家学者人。

以上就是以"总体规划调研计划"为标题生成的内容大致框架,具体需要根据实际项目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提纲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提纲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提纲《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一、研究背景
1. 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
2. 城镇化建设现状及问题
二、调研目的
1. 了解城镇化建设的最新情况
2. 发现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3. 提出解决城镇化建设问题的建议
三、调研方法
1. 实地走访城镇化建设区域
2. 采访相关部门官员和专家学者
3.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四、城镇化建设的现状
1. 城市化进程加快
2. 城镇化建设的成果和问题
3. 城镇化建设的规划和政策
五、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 城市规划不够合理
2.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3. 城乡差距拉大
4. 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六、解决建议
1. 加强城市规划管理
2.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3.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4. 保护生态环境
七、结论与建议
1. 总结城镇化建设的成果和问题
2. 提出具体的解决建议
3. 展望城镇化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

枝江总规现状调研

枝江总规现状调研

区 位 分 析
1.2中观区位分析
中心城区分析
(1)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
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与中 心城区范围一致,即南以长江为 界,东至江口的江问灌溉渠,西 以姚家港西部山体为界,汉宜高 速公路北部500kv高压走廊和规 划新318国道为界为北边的界限, 面积约100平方公里。由主城区和 姚家港、江口两个外围组团构成
(。2)城市规模
2015年:中心城区人口23万人 ,建设用地规模23.69平方公里,人 均建设用地103平方米。
(3)空间发展策略
以沿江发展为主要轴线, 相应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为“东 优西进,北部扩容,中部提升, 沿江突破”。
实用文档
区 位 分 析
1.2微观区位分析
地块定位
四号地块位于市区江汉大道以东,迎 宾大道以南的沿江片区。处于沿江产 业发展带,有优良的地理位置环境。
2.部分工业处于城市主 导风向上风向,尤其是 化肥厂。
实用文档
3.部分工业处于城市主
导风向上风向,尤其是 化肥厂。
绿 五柳公园 地 与 广 场 用 地1.城市公共绿地较少,城市广
场数量也少。沿江地带几乎没 有公共广场和公共绿地。
场地绿化
2.沿江地带开发太多,沿 江景观带遭到破坏。大部 分应该用来绿化的地块被 开发为居住实用用文地档。
沿江大道
停车场
实用文档
团结路
调研区域土地利用分析图
用 地 分 析
实用文档
居 住 用 地
现状: 1.从北到南,建 筑质量呈阶梯式 由劣到优过渡。
2.从北到南,建筑高度呈现 出由多层(6F)-高层 (18F)-多层(6F)的变化。
3.从北到南,建筑密 度(开发强度)呈现 出 由高-低的变化。

规划调研报告范文4篇_调研报告_

规划调研报告范文4篇_调研报告_

规划调研报告范文4篇根据xx市人大常委会20xx年工作安排,从3月中旬开始,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鼎成带领市人大城环委同志和市旅游、规划、建设、国土资源、环保、监察等有关部门负责人,按照“尊重历史、正视现实、立足未来”的原则,开展武夷山度假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专题调研。

调研组先后深入武夷山新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度假区实地察看,全面了解情况;听取了xx市政府关于度假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情况汇报;召开了待批建设项目业主代表和规划局、度假区管委会2场座谈会;分别听取了xx市主要领导的意见,并多次召开座谈会,就调研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反复研究,基本达成共识:在武夷山度假区的发展过程中,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有得有失,有喜有忧。

一、基本情况1992年以来,xx市紧紧抓住改革开放的发展时机,将旅游产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破口”来抓。

经过历届党委、政府和全市人民艰苦不懈的努力,经济和社会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其中,旅游产业己成为经济支柱产业。

XX年,xx市旅游年接待游客567万人次,比1993年的 60.2万人次增长9.4倍。

旅游总收入26.97亿元,比1993年的 1879.48万元增长142倍,占gdp的54.6 %。

xx市先后获得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品牌,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1999年12月,武夷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荣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XX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全国5a级旅游景区。

近20年来,xx市人民解放思想、敢于创新、顾全大局、奋力拚搏,为保护生态自然环境做出了很大牺牲;为申报和争取“双世遗”付出了艰辛努力;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武夷山度假区是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首批设立的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一,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划分为旅游接待区、休闲度假区、高尔夫度假区、综合娱乐区、特色游览区等五个功能区及十五个功能小区。

第五章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ppt课件

第五章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ppt课件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二、详细规划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标准术语》: 城市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
划为依据,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空间
环境和各项用地所作的具体安排”。
城市规划区:指城市 市区、近的区域。
(4)确定城市对外交通系统的布局以及车站、铁路枢纽、 港口、机场等主要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确定城市主、
次干道系统的走向、断面、主要交叉口形式,确定主要 广场、停车场的位置、容量。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二)城市建设用地。包括:规划期限内城市建设用地的 发展规模、发展方向,根据建设用地评价确定的土地使 用限制性规定;城市各类园林和绿地的具体布局。
(三)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城市主干道 的走向、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走向、大型停车场布局; 城市取水口及其保护区范围、给水和排水主管网的布局; 电厂位置、大型变电站位置、燃气储气罐站位置;文化、 教育、卫生、体育、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的 布局。
镇规划
乡规划
村庄规划
总体规划
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一、总体规划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标准术语》: 城市总体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

【调研报告】关于优化国土空间规划的调研报告(市人大常委会环资城建工委)

【调研报告】关于优化国土空间规划的调研报告(市人大常委会环资城建工委)

【调研报告】关于优化国土空间规划的调研报告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美丽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

自XX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以来,根据常委会工作要点安排,环资城建工委在常委会领导赵巧新、陈佩民带领下,对我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推进情况进行了调研。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一)目前我市贯彻执行的主要规划1.《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执行情况。

城规将XX定位为长江下游滨江新兴中心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市域规划总人口由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期末(2020年)的145万人扩大到规划期末(2030年)的310万人,城市用地规模由198平方公里扩大到417平方公里。

优化城市结构。

以规划环城林带为界,以西为主城,以东为副城,主副城设置整合了分散的乡镇建设空间,提前布控XX未来城市发展格局。

但近年来“副城”更多地停留在规划层面,缺乏相应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未达到规划预期。

完善交通体系。

构建城际、城乡、市区三大区域间快速、多模式、个性化的交通出行网络结构。

放大高铁效应,轨道交通Sl线、南沿江铁路XX段开工建设,盐泰锡常宜铁路及过江大桥、轨道交通枢纽站建设正抓紧筹备中;构建“两环、九射、多联”的城市快速路网,目前第二过江通道已开工建设,XX大道、海港大道已建成通车,芙蓉大道快速化改造建成通车。

营造优美环境。

打造“北枕长江,环拥青山”的主城区城市形态,形成“双城拥山,指状渗绿,城在绿中”的整体生态格局。

已完成芙蓉湖公园、XX绿道工程一期(大桥公园段)建设,滨江公园、应天河公园、锡澄运河公园一期样板段已基本建成。

提升服务功能。

建立覆盖城乡、层级合理、功能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八里沿江、十里运河”,彰显城市历史风貌、滨江亲水特色和江河文化魅力的休闲旅游区。

推进南门和轨道交通枢纽地区建设。

完善敌山湾地区配套设施,展现山水特色、休闲活力的现代化新城区形象。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执行情况。

城市建设调研报告(通用6篇)

城市建设调研报告(通用6篇)

城市建设调研报告(通用6篇)城市建设篇1一、基本现状(一)城市规划工作有序开展。

据调研,城市总体规划评估报告已完成,待政府审查,人大审定,公示后报政府批准。

目前已邀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就规划大纲、功能分区、发展定位、发展规模、发展方向、重要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进行规划。

按照一主(沿口旧县)、一副(街子)三组团(飞龙白坪组团、万善组团、烈面组团)的三头并进城镇化发展体系,通过不断完善区域中心城镇的基础设施,规范产业聚集区,引导产业项目聚集组团发展等措施,有效增强了各区域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镇功能不断完善,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大幅提升,城镇面积达29.45平方公里、人口达28.57万,城镇化率提高1.4个百分点。

(二)中心城市框架不断拓展。

美丽家园、城市会客厅、城市综合体、沿口古镇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特别是美丽家园工程,将为武胜中心城市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城市会客厅将展示“江湾湖畔休闲城”的城市形象;县城“东扩、北拓、西进、南移”的各个项目正有力推进。

与此同时,武胜县以营造城市特色、优化人居环境、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魅力为目标,倾力打造的“嘉陵翡翠,阳刚武胜”,取得了可喜成绩。

(三)民生工程建设深得民心。

强化供水管理,确保市民喝洁净水、放心水,及时实施供水管网改造,全面推进一户一表改造。

城市综合供水能力、可靠性及管网水质进一步提高。

县城区自来水覆盖率达100%,水质综合合格率达100%,实现安全供水508.2万吨;加强供气管理,确保市民用上“安全气”,定期开展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非法充装气行为,规范燃气市场秩序。

积极推进燃气管网建设,县城区燃气普及率达92.5%。

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二、存在问题(一)旧城改造相对滞后。

根据估测,全县旧城区占全县城区面积约12%,居住人口约1万人,历经多年的发展,现在呈现出房屋破旧、交通拥堵、市政基础设施滞后、城市管理困难等问题,居住群众也迫切希望对旧城实施改造。

城市总体规划调研报告ppt课件

城市总体规划调研报告ppt课件

拔3958.4米;西部黑
潓江南出县境处的乌
梢箐口为最低点,海
拔1645米 。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前汇报
苏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2005.5
结论
洱源位于大理市北,洱海之源。是23个 民族杂居、以白族为主的自治县
洱源以农业、工业、资产投资和贸易等 主要的经济产业。
1986版总体规划
主要思路:妥善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确定了“全面保 护古城风貌”的原则。
空间对策:开发西部新区,保护古城。 实施成效:避免了北京的悲剧。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前汇报
苏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2005.5
苏州历年耕地面积变化(1949-2003)
450
35
400
30
350
25
300 250 200
20
年末实有耕地面积 (千 公顷)
15
每年减少耕地面积(千公
150
10
顷)
100
5
50
0
0
-5
221111111111111111009999999999999999009999988888777654319753197531975579
苏州市域三次产业结构比较(2003年,%)
100%
90%
80%
70%
60%
第三产业
50%
第二产业
40% 30%
第一产业
20%
10%
0%
全市 市区 常熟 张家港 昆山 吴江 太仓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前汇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体规划调查大纲
1.城镇概况与规划背景
1.1 城镇概况: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气候气象)、土地资源——(镇政府办公室)
1.2 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镇政府办公室)
1.3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人口、经济总量及、产业结构——(统计办)
2.村镇体系
2.1 村镇体系现状分析——(村镇建办)
2.1.1 城镇化水平
2.1.2 村镇体系现状特征
2.2 发展优势和限制条件分析——(政府工作报告、“十五”计划)
2.2.1 区位条件
2.2.2 交通联系
2.2.3 区域环境
2.2.4 资源优势
2.2.5 经济基础
2.3 村镇体系发展战略指导思想——(政府工作报告、“十五”计划)
2.4 1999年工作总结、2000年政府工作报告、“十五”计划
2.4 人口和城镇化水平:人口统计资料、社会经济报表、——(统计办)
2.5 农村居民点体系:原农村居民点分布、拆迁合并规划——(村镇建办)
3 镇区总体规划
3.1 已有规划参考资料:土地利用规划、农田保护规划、镇区总体规划
3.2 城镇人口规模:各居委会及周围村庄的人口资料、人口预测
4 城镇性质与城镇规模——(政府工作报告、“十五”计划、村镇建办)
4.1 城镇性质:城镇职能分析、镇区工业发展方向、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及趋势
4.2 城镇规划区范围确定
5 镇区总体布局结构
5.1 镇区发展用地选择、用地发展条件
5.2 镇区发展用地设想
6镇区用地布局现状
6.1 居住用地布局:各主要居住地段的分布、民居建筑质量、人口分布;
6.2 公共设施用地布局
6.2.1 行政办公用地设施:现状主要行政办公设施、用地面积、地址、性质;
6.2.2 商业金融设施:现状主要商店、超市、宾馆、市场、银行等商业设施的布点、用地面积、地址、性质;主要商业街的现状建设;——(工商所)
6.2.3 教育科研设施:现状中、小学、幼儿园的布点、用地面积、地址、班级数、师生人数;——(教委)
6.2.4 文化娱乐设施:现状主要娱乐场所(歌舞厅、影院、图书馆、文化站、青少年宫、老年活动中心等)的布点、用地面积、地址、性质;——(文化站)
6.2.5 医疗卫生设施:现状主要医院、卫生院(站、室)的布点、用地面积、地址、性质、医疗设备状况等级;——(卫生院、体卫办)
6.2.6 体育设施:现状主要体育活动场所、居民健身运动场所的布点、用地面积、地址;——(体卫办)
6.2.7 其它公共设施:宗教场所、历史保护建筑或地段等的布点、用地面积、地址;——(宗教办、统战办)
6.3 工业用地布局:现状主要工业区、主要企业的布点、用地面积、地址、生产性质、经济状况、污染程度、环保处理、交通运输手段、联系方便是否;——(工商所、工办、工业副镇长)
6.4仓储用地布局:现状主要仓储用地的布点、用地面积、地址、性质、污染程度、
环保处理;交通运输手段、联系方便是否;——(工办、工业副镇长)
7.对外交通——(交管所、公路段、交通大队)
7.1 货运对外交通:主要货运站场的布点、用地面积、地址、性质、交通运输手段、
联系方便是否;主要货运道路的定位、路幅、横断面等现状
7.2 对外客运交通:主要客运站场的布点、用地面积、地址、性质、交通运输手段、
联系方便是否;主要客运道路的定位、路幅、横断面等现状
8.道路系统——(交管所、公路段、交通大队、村镇建办)
8.1 交通量现状、居民出行结构
8.2道路系统
8.2.1 交通性干道定位、路幅、横断面、设计车速等现状;
8.2.2 生活性干道定位、路幅、横断面、设计车速等现状;
8.2.2 主要道路交叉口
8.3 客运站:布点、用地面积、地址、性质、交通运输手段;
8.4 公共停车场:布点、用地面积、地址、性质、交通运输手段;
8.5 广场
8.5.1交通集散广场布点、用地面积、地址、性质;
8.5.2生活性广场布点、用地面积、地址、性质;
8.6加油站、清洗站:布点、用地面积、地址;
9绿地系统——(村镇建办、绿化大队)
9.1主要公园的布点、用地面积、地址;
9.2主要苗圃的布点、用地面积、地址;
9.3主要街道绿化的分布;
9.4单位绿地的布点、用地面积、地址;
9.5生产防护绿地的分布;
10给水——(水厂)
10.1 水源:水源地点、水质等级、水源保护现状
10.2 用水现状:现状用水量、供水普及率、供水压力;
10.3 给水设施:现状水厂布点、用地面积、地址;现状配水管网的分布、管径;
11污水排水——(村镇建办)
11.1 主要污染源:地点、程度
11.2 污水排水现状:排放设施、地点、处理手段、污水处理率;
11.3 污水管道现状:现状污水排水管网的分布、管径;
11.4 污水处理站现状:布点、用地面积、地址;
12雨水排水——(村镇建办)
12.1 雨水排水管道现状:雨水排水管网的分布、管径;
12.2 涵闸现状
13供电工程——(变电所、站)
13.1现状用电情况:现状日、年用电量(农业、工业、生活)、平均用电负荷、最高用电负荷
13.2变电站:布点、用地面积、地址、等级;
13.3电网现状:走向、等级;
14邮政电信——(邮政局所、电信局所)
14.1 邮政
14.1.1 业务:信函、包裹、特快专递、传真、储邮政蓄等1999年的年业务统计量;
14.1.2邮政网点:支局(所、代办点)的布点、用地面积、地址;
14.2电信
14.2.1业务:电话、传真等1999年的年业务统计量;
14.2.2电信网点:支局(所、代办点)的布点、用地面积、地址;
14.2.3电信设施:电信电缆(或电讯导管)的布置、走向
14.2.4移动通讯、无线寻呼业务、公用电话服务
15 燃气工程——(村镇建办)
15.1 燃气使用现状:现状用气量、气源、气化率
15.2 现状输配气管网:分布、管径
16 防灾工程——(防灾指挥中心、消防大队)
16.1 人防工程现状布置、设施
16.2 抗震防灾现状设施、措施
16.2 避震疏散道路
16.3 防灾指挥中心的布点、用地面积、地址
16.4 防洪、排涝的设施分布、标准
16.5 消防现状:消防站、大队、栓等设施分布、消防装备,通讯规划、供水现状16.6减灾措施
17环境保护——(环保部门)
17.1 环境功能分区
17.1.1各水源保护区
17.1.2生活区
17.1.3工业区
17.1.4农田保护区
17.2 环境噪声标准分区
17.2.1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
17.2.2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17.2.3工业区;
17.2.4交通性干道两侧区域。

17.3 环保措施
18 环境卫生设施——(环卫所)
18.1废弃物量
18.2废弃物收集、运输、排放、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状况。

18.3 环境卫生设施:垃圾处理场、收集及中转站、果壳箱、垃圾箱(桶)、公共厕所的分布
18.4环卫专用车辆及停车场、进城车辆冲洗站
18.5 其他环卫机构
19 旅游——(旅游局)
19.1 旅游资源:景点、景区分布、特色、线路分布;
19.2 旅游设施(宾馆、饭店、娱乐场所等)布局、数量、等级、占地面积、建筑面积;
19.3 旅游数量:客源、淡旺季分布;
19.4 旅游服务体系、保障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