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教案

4.2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教案
4.2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教案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一单元第1课《我们爱整洁》第二课时

《我们爱整洁》教学设计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体会保持仪表整洁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重视自己的仪表,愿意做干净、整洁的孩子。(重点) 3.知道保持整洁的方法,要保持整洁,并不是不参加游戏、劳动、体育锻炼等。(难点) 二、课程标准: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提出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从小懂得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我们爱整洁》一课侧重培养儿童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因而体现了“健康、安全地生活”所反映的“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中的第2条“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三、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一年级孩子年龄小,天性活泼好动,自理能力较弱,一些孩子还没有掌握正确的洗脸刷牙等保持整洁的好方法。整洁干净的仪表在与人交往中的重要性,他们的感受和体会也几乎为零,因此很难保持仪表的整洁。尽管他们有做个干净、整洁的孩子的愿望,但在实际生活中还很难真正做到。如何引导学生养成爱整洁的好习惯,在活动后、劳动后及时整理自己,保

持整洁;怎样才能既不伤害儿童的自尊又能引起儿童重视讲卫生习惯等问题需要我们精心设计活动环节,正面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一些保持整洁的好办法,并督促学生在生活中不断这样去做,从而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重视自己的仪态、仪表,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拥有良好的精神面貌。 四、教材分析 《我们爱整洁》一课,侧重培养儿童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整洁的仪表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这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而且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本课四个主题紧密结合“我们爱整洁”这一话题展开,同时又分别侧重不同的要点。教科书以“镜子里的我”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自查、互评和共猜,提出仪表要求,引导学生反省自己整洁与否;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判断“这样做好不好”,进一步打开学生思考的广度和深度,由仪表整洁延伸至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进而进行行为引导,在讨论交流中学会一些保持整洁的好方法;最后,通过对“这样是爱整洁吗”这一话题的讨论进行行为提升,提醒学生保持整洁,并不是不参加活动,相反,在玩耍、体育锻炼、劳动时要不怕脏和累,尽情活动,认真做值日,从而凸现核心素养的实践创新之劳动素养的培养。 五、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完成课前小调查 2、教师准备: (1)小镜子 (2)PPT课件

生物:4.2《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优秀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1)

课题2 探讨加酶洗衣粉地洗涤效果 学习目标: 说出加酶洗衣粉地洗涤原理; 探讨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地影响; 探讨不同种类地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和不同污物洗涤效果地区别. 学习重点: 区别不同种类地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和不同污物地洗涤效果. 学习难点: 实验过程中各种变量地控制.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15分钟) 1、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为;酶具有生物作用;酶具有性、 性特点,但易受、、表面活性剂等因素地影响. (1).加酶洗衣粉是指含地洗衣粉,目前常用地酶制剂有、、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四类. (2).脂肪酶可以将脂肪分解成和,蛋白酶可以将蛋白质分解成,然后在作用下分解成氨基酸. (3).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地是酶和酶.酶能将、等含有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地或,是 污迹容易从衣物上脱落. 2、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遵循原则: 是、和,比如探究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衣物污渍地洗涤效果有何不同时,用控制洗衣粉为变量,其他条件完全一致;同时普通洗衣粉处理污渍物与加酶洗衣粉处理污渍物形成实验. 3、设计实验地两大基本原则(说明) 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是设计实验地两大基本原则. 例如想探究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衣物污渍地洗涤效果是否一致.若只拿加酶洗衣粉去洗一块污物,就不能说明加酶洗衣粉比普通洗衣粉效果好;若向两块一样地污物加入等量地两种酶,但所处地温度不同,最后加酶洗衣粉洗得干净,我们也无法说明加酶洗

衣粉地效果好,因为洗得干净也可能是温度适宜造成地.所以设计实验一定要遵循两大基本原则.(二)典例精析(8分钟) 【例1】下列质地地衣物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地是 ( ) A .化纤类衣物 B .棉麻类衣物 C .尼龙类衣物 D .毛类衣物 【例2】下面是有关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洗涤物效果是否相同地探究实验,请据表回答: 脸盆编 号 洗涤物 (等量) 洗涤 温度 洗衣粉 (等量) 水量 洗净褪色所需时间 l 油污布 37℃ 加酶 2 L 4 min 2 油污布 37℃ 普通 2 L 7 min 3 油污布 5℃ 加酶 2 L 9 min 4 油污布 5℃ 普通 2 L 8 min 该实验可证明: (1)能说明加酶洗衣粉效果好地组合方式是. (2)能说明酶活性受温度影响地实验是 . 小结: 1、加酶洗衣粉地洗涤原理是什么 2、加酶洗衣粉地最适温度是多少 当堂检测(20分钟) 一、选择题 1.加酶洗衣粉内常用酶制剂不包括下列哪一种 ( ) A .蛋白酶 B .果胶酶 C .淀粉酶 D .脂肪酶 2.脂肪酶地作用是 ( ) 类型一加酶洗衣粉成分地考查 类型二实验设计基本原则地考查

健康卫生教育教案:我们爱清洁

2、我们爱清洁 南湖小学左菲菲 教学目的 培养小学生讲卫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材重点难点 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什么叫清洁,我们为什么需要清洁,清洁的环境及良好的个人卫生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心情。 教具和学具 教学挂图、录像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已是二年级学生了,很多事情已不需要爸爸妈妈帮助了。能告诉大家,你每天起床后都做了些什么?(穿衣、扣扣子、穿鞋、系带子、洗脸、刷牙、梳头……)很多同学都非常能干,学会料理自己的故事。那你会整理房间,打扫教师卫生,并保持它们的整齐清洁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课文《我们爱整洁》,看一看什么叫整洁,以及怎样才能做到爱整洁。(板书标题:1、我们爱整洁) 二、学习新课 1、在家爱整洁 齐读课文,领会“整洁”的含义 (1)出示:这块手帕干净吗?这一块呢?再看一看这个书包,书包的外面是脏的,里面的书本又放得怎样呢?我们说:这书包不干净,不整洁。(2)投影片:这个小朋友的家又干净又整齐。我们说:他的家很整洁。 了解“按时”的含义 (1)我们知道清晨大约是指什么时候?(天刚亮) (2)我们每天几点钟起床?是谁叫醒你的?每天都在这个时间段起床,就叫按时起床。“按时”是一种良好的习惯。 (3)提问:起床后,你做些什么事?怎样做的? (4)讲述:我们所做的这些事都是围绕着个人卫生来做的。你们看,××同学穿的衣服多整齐,××同学的手、脸洗的多干净,××的头发(小辫)梳的多整齐……他们真整洁呀。 (5)除了做好个人卫生,你房间里的被子谁叠?枕头、床单谁铺?谁掸?桌子谁来抹?我们应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看投影片或录像片)指定学生复述自己平时的做法。突出:叠、铺、掸、抹。表现:四四方方、平平展展、一尘不染。 2、在学校爱整洁。

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在探究某品牌加酶洗衣粉适宜的洗涤温度时,不必考虑() A.实验设计的温度范围是否符合生活实际 B.洗涤衣物的大小、质地、污渍类型和污染程度 C.洗衣粉用量、洗涤方式及时间、洗涤后漂洗方式 D.使用普通洗衣粉和不加洗衣粉进行同样方式的洗涤 2.某学生进行“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课题研究.他的实验设计如下: ①设置2组实验,分别使用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 ②2组实验的洗衣粉用量、被洗涤的衣物量、衣物质地、污染物性质和量、被污染的时间、洗涤时间、洗涤方式等全部设置相同; ③根据污渍去除程度得出结果对这个实验的评价. 正确的是() A.未设置对照实验 B.无关变量设置太多 C.没有自变量D.因变量不能描述 3.普通洗衣粉与加酶洗衣粉的区别正确的是() A.普通洗衣粉中含磷,会污染环境 B.表面活性剂只存在于普通洗衣粉中,会产生泡沫,可以将油脂分子分散开C.加酶洗衣粉里的酶制剂对人体有毒害作用 D.加酶洗衣粉是将酶直接添加到洗衣粉中 4.某同学为了验证果胶酶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 (1)取两个100mL的洁净烧杯,编号为1号、2号.(2)向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20mL的苹果泥,向1号烧杯内加入2mL的蒸馏水,向2号烧杯内加入2mL的果胶酶. (3)把这两个烧杯放在水浴装置中保温,并用玻璃棒搅拌. 下面分析中正确的是() A.1号烧杯为实验组,2号烧杯果汁变澄清 B.2号烧杯为实验组,1号烧杯果汁变澄清 C.1号烧杯为对照组,2号烧杯果汁变澄清 D.2号烧杯为对照组,1号烧杯果汁变澄清 5.下列有关酶制剂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纤维素酶可用于处理棉、麻制品使其柔软 B.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总比普通洗衣粉好 C.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可催化一系列化学反应 D.腐乳前期发酵主要依赖毛霉产生的淀粉酶 6.某种生物活性洗衣粉盒上印有以下资料(如图),对资料中的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 A.这种洗衣粉较易清除衣服上的蛋清污渍 B.在60℃以上的水中,蛋白酶会失去活性 C.该洗衣粉不适合洗涤丝绸面料衣物 D.这种洗衣粉浸泡一段时间会增加酶的活性 7.工业上常采用下列哪种酶处理果肉,可以提高出汁率,而且能使生产的果汁澄清、稳定性强()

道德与法治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我们爱整洁2教案

我们爱整洁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个人卫生的基本要求。 2.知道讲卫生是文明行为,有利于身体健康,要从小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情感: 喜欢清洁,愿意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行为: 穿戴整洁,勤洗澡,勤换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一个民族的卫生状况,不仅关系到这个民族的健康水平,也标志着这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同样,一个人有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关系到他的身体健康,而且是文明礼貌的标志。一年级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大多不太注意讲卫生,经常出现不洗手就拿东西吃;早晨,不刷牙;睡觉前还吃东西等不好的卫生习惯。经常让家长反复督促才能勉强做到,离开家长可能就做不到了。这完全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讲卫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更不知道讲卫生还是一个人、一个国家文明礼貌的标志。因此,及时对一年级小学生进行讲卫生的教育十分必要,以使他们从小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教法建议: 1.本课教学要突出讲卫生、的道德意义。 2.本课教学不仅要明确行为要求,讲出行为意义,更要注意激发情感,使学生产生鲜明的荣辱感,以讲卫生为荣。 3.教师要采用一年级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4.要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来具体指导学生行为,教师可以在课前对学生进行调查,以便针对性更强,增强教学实效性。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怎样做才是的表现及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讲卫生是文明行为。 教育过程: 一、比一比 师:同学们,让咱们看一看、比一比,谁的手、脸、衣服最干净? 1.同学互相比。 2.请做得好的同学说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师:这些同学真是的好孩子。 板书: 过渡语:怎样才能成为的好孩子呢?让下面这些同学告诉你。 二、学一学(使学生懂得、讲卫生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卫生习惯,为什么要养成这些习惯?)出示小红每天早上起床穿好衣服后,马上就刷牙、洗脸的图片。 1.小组交流: 这位同学是怎样讲卫生的? 刷牙有什么好处?除了每天早上要刷牙以外,还什么时候应该刷?不刷牙有哪些不好? 她刷完牙后又该做什么了呢? 2.小结: 每天早晚要刷牙、洗脸。刷牙对保护牙齿很重要,如果早晚不刷牙,吃完东西的残渣塞在牙缝里,牙就会疼,影响健康。还有,不刷牙与别人说话时会发出难闻的气味,这也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不礼貌。 3.读儿歌: 刷牙 小牙刷,捏得牢, 早晚刷牙很在重要。 刷里边,刷外边, 上下左右全刷到。 认真刷,牙齿好, 牙膏乐得吐泡泡。 出示吃饭之前,小明总是不忘先洗手,洗完手再吃饭的图片。 1.同桌互相说说: 他为什么要洗手?除了吃饭前要洗手,还什么时候应该洗手呢?在和别人交往时,手脏会造成什么后果? 2.小结: 手经常摸东西,有很多细菌,手的卫生很重要,所以,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如果手脏了不洗干净,既影响健康,和别人交往时也不文明。 3.读儿歌:

高中生物选修一教学设计1:4.2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教案

课题2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教学目标: 说出加酶洗衣粉的洗涤原理; 探讨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的影响; 探讨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和不同污物洗涤效果的区别。 教学重点:区别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和不同污物的洗涤效果。 教学难点:实验过程中各种变量的控制。 教学过程: 问题探讨,引入新课:当你自己动手洗衣服的时候,会发现衣服上油渍、汗渍或者血渍非常难洗,你是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的呢?你是否知道加酶洗衣粉,它与普通洗衣粉相比有什么优点呢?据我所知,加酶洗衣粉能更好的清除顽渍,这又是为什么呢?学生讨论,带着这些问题提出本课题——了解加酶洗衣粉,探讨它所适宜的条件。 新课教学: 1、基础知识 投影:补充资料: 家用洗衣粉的成分及作用 家用洗衣粉和其他各种家用洗涤剂的成分基本相同,主要含有表面活性剂、水软化剂、碱剂、漂白剂和香精等成分。 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洗衣粉的主要成分。表面活性剂有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和两性离子等四大类,但用于洗涤的表面活性剂则以阴离子和非离子为主。最普通、最传统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就是人类使用了几百年的肥皂(高级脂肪酸钠)。合成洗涤工业问世之后,使用最普遍的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应用最广泛的是聚氧乙烯醚类。 水软化剂水软化剂可防止水中的钙、镁离子造成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失活,提高表面活性剂利用率。三聚磷酸钠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水软化剂,它具有软化水质、分散污垢、缓冲碱剂及抗结块性能等特点,三聚磷酸钠广泛应用于各种洗衣粉中,无磷洗衣粉中不含有三聚磷酸钠。 碱剂在适当的碱度下,纤维和污垢可被最大限度地离子化,更易于污垢的水解和分散。一般洗衣粉配方中都含有纯碱和硅酸钠,其中硅酸钠还具有使污垢颗粒悬浮、防止再沉积的作用。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我们爱整洁》教案课程

1.我们爱整洁 教学目标: 1.体会仪表整洁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整洁、卫生是自尊的第一步,懂得要注重保持个人整洁卫生,养成整洁、文明的良好卫生习惯。努力做到长期坚持,持之以恒。 2.注重自己的仪态、仪表,知道保持身体的整洁对自己的健康成长有好处,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愿意做干净、整洁的孩子。 3.能正确掌握清理身体各部位的方式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爱整洁的观念,养成良好的整洁习惯。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整洁形象获得自尊自信,实现积极的自我认同。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小镜子 教师准备:一张衣服干净、整齐,很有精神男孩照片;几张不整洁、不卫生的小朋友的卡通图片;与家长沟通,了解本班学生在家中的真实表现,以便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课时安排:共两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主题话题“镜子里的我”、“这样做好不好”、绘本《皮皮的故事》;第二课时完成主题话题“保持整洁有办法”、“这样是爱整洁吗”。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体会仪表整洁在与人交往中的重要性,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愿意做干净、整洁的孩子。

2.充分认识到整洁、卫生是自尊的第一步。 3.注重自己的仪态、仪表,知道保持身体的整洁对自己的健康成长有好处, 教学过程: 一、以图导入,唤醒思考 导语:同学们,大家好。请你们看一张图片(出示PPT:男孩照片)。 出示任务:认真观察一下图片上的这位同学,对他有什么印象?你想说什么? 学生交流:衣服干净、整齐,很有精神…… 小结:对,他很整洁。整洁,顾名思义就是整齐、清洁。(板书:整齐清洁)保持手、脸、口腔、头发等部位的清洁,衣服穿戴整齐,扣齐纽扣。看来,我们可以从身体的各个部位、所穿的服装观察一个人是否整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爱整洁》。(板书课题) 二、照照镜子,加深认知 导语:同学们,老师昨天让每一个同学带一面小镜子,你们都带了吗?请大家拿出来。(出示PPT:镜子) 出示任务: 1.拿出小镜子,我们都看看镜子里的自己什么样?仪表是不是整洁,在哪些地方存在问题。 2.同桌同学两人一组互相“照镜子”,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别人的仪表是不是整洁,在哪些地方存在问题。 3.再次照镜子,帮助同学整理仪表,想一想,看到不整洁的情景你有什么感受? 反馈指导: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学案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学案》 张建尚/江苏 【学习目标】站得高——明确学习目标。 1.说出加酶洗衣粉的洗涤原理。 2.探讨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的影响。 3.探讨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和不同污物洗涤效果的区别。 【重点和难点】 重点:区别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和不同污物的洗涤效果。 难点:实验过程中各种变量的控制。 【学法提示】 设计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要能够准确分析自变量、无关变量和因变量,明确观测指标,并能有效控制变量。探究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衣物污渍的洗涤效果中,自变量是洗衣粉的类型,因变量是洗涤效果,观测指标是污物的残留程度。所以在设计实验时除了洗衣粉的类型外,其它无关变量都要保持一致;在探究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实验中,除了温度外,其它无关变量都要保持一致,在探究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实验中,除了洗衣粉的种类外,其它无关变量都要保持一致。 【课前预习】起步稳——知识源于生活。 1.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①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②、③、 ④、⑤。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⑥和⑦,它们是通过⑧生产出来的能够耐⑨、耐⑩、忍受⑾和⑿的酶。 2.脂肪酶可以将脂肪分解成①和②;蛋白酶可以将蛋白质水解为 ③;淀粉酶可以将淀粉水解为④;纤维素酶可以将纤维素水解为⑤。加酶洗衣粉降低了⑥和⑦的用量,使洗涤剂朝⑧的方向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①、②、③等。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是 ④和⑤。探究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衣物污渍的洗涤效果的区别时,要控制⑥为单一变量,其他条件一致,同时普通洗衣粉处理污渍与加酶洗衣粉处理污渍形成⑦实验。在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时,温度梯度的设置要考虑⑧的具体情况。在探究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时,自变量是⑨。 答案1.①酶制剂②蛋白酶③脂肪酶④淀粉酶⑤纤维素酶⑥碱性蛋白酶⑦碱性脂肪酶⑧基因工程⑨酸⑩碱⑾表面活性剂⑿较高温度2.①甘油②脂肪酸③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④麦芽糖⑤葡萄糖⑥表面活性剂⑦三聚磷酸钠⑧无磷3.①温度②酸碱度③表面活性剂④对照原则⑤单一变量原则⑥洗衣粉的类型⑦对比⑧日常生活中⑨加酶洗衣粉的种类 【课堂探究】走得欢——探索成长快乐。 一、基础知识 1.以下是雕牌加酶洗衣粉的主要成分: )写出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作用示意图:①。(3)酶能直接添加到洗衣粉中吗?①。为什么?②。科学家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③。 (4)加酶洗衣粉能减少对环境污染的原因是①。 2.以下是某品牌加酶洗衣粉使用说明: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教学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014887348.html,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教学设计 作者:毕红书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2年第10期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248-01 一、设计思想 生物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在生物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高考的不断改革,高考对生物学实验要求越来越高,占有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从近两年的实验题在江苏高考中的题型变化来看,以课本实验为依托,侧重考查学生对实验进行设计、分析和评价的能力的试题已成为命题趋向,其中设计型实验试题更是热点。正因如此,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的实验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有所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关于加酶洗衣粉的探究型试验设计,与学生的生活比较接近,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也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和高中生物课已经学习过的有关酶的相关知识,以加深学生对加酶洗衣粉中酶作用的理解。但在引导学生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时,不要只注重基本原理,而忽视了本课题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缺乏实验设计的有关理论知识,平时的练习也偏少,遇到这类实验探究或相关题型,就会感到茫然,无所适从。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了解有关实验设计的基本理论,并通过典型的习题多加训练,以期提高学生对实验进行设计、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了解加酶洗衣粉添加酶制剂的种类以及洗涤原理;学会探究温度等因素对加酶洗衣粉洗涤的影响;尝试探究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洗涤效果的区别 五、重点与难点 课题重点:区别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和不同污物的洗涤效果。课题难点:实验过程中各种变量的控制。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 《我们爱整洁》教学设计

《我们爱整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体会仪表整洁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整洁、卫生是自尊的第一步,懂得要注重保持个人整洁卫生,养成整洁、文明的良好卫生习惯。努力做到长期坚持,持之以恒。 2.注重自己的仪态、仪表,知道保持身体的整洁对自己的健康成长有好处,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愿意做干净、整洁的孩子。 3.能正确掌握清理身体各部位的方式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二、课程标准: 《我们爱整洁》一课重在培养儿童爱整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对整洁的认识固化为学生的道德行为,直至成为学生的道德习惯。因而体现了“健康、安全地生活”中第2条“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偏小,天性活泼好动,自理能力较弱,又多是独生子女,很难保持仪表的整洁。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整洁,不懂得个人卫生该怎么做,更不理解整洁不只是个人卫生习惯,还是对待生活的态度问题。 整洁是文明生活方式的外在表现,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要认识到这一点不容易。只有当学生懂得了整洁会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使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学生才会主动地整理自己的仪容、仪表,

注意自己的卫生。这一阶段,爱整洁、讲卫生的生活还不是他们自发和主动的追求。多数学生爱整洁的良好行为都是在家长的督促下完成的,有的家长甚至直接代劳。 四、教材分析 《我们爱整洁》是《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我的好习惯》,由第1课《我们爱整洁》、第2课《我们有精神》、第3课《我不拖拉》、第4课《不做“小马虎”》组成。主要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基本习惯问题而设计,彼此之间是并列关系。 《我们爱整洁》是第一课,侧重外在基本文明形象的塑造,培养儿童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这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而且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 本课四个主题紧密结合“我们爱整洁”这一话题展开,同时又分别侧重不同的要点。教科书以“镜子里的我”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自查、互评,初步了解什么是整洁,引导学生反省自己整洁与否;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判断“这样做好不好”,进一步打开学生思考的广度和深度。通过辨析,深化整洁的内涵或标准,使学生对静态的整洁的认识转换到对日常生活中动态的整洁的认识。接着,“保持整洁有办法”由仪表整洁延伸至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进而进行行为引导,在讨论交流中学会一些保持整洁的好方法;最后,通过对“这样是爱整洁吗”这一话题的讨论进行认知行为提升,解决学生在整洁方面的误区,提醒学生保持整洁,并不是不参加活动,相反,要在生

最新4.2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教案

〖思考5〗你同意B同学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不同意。B同学忽略了实验中变量的控制问题。 〖思考6〗影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水温、水量、水质、洗衣粉的用量、衣物的质料、大小及侵泡时间和洗涤时间等。 2.2设计:你认为应该控制的单一变量是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的区别,其他条件(如洗衣粉用量、水温、水质、水量、布料的大小和颜色、洗涤方式、洗涤时间等) 完全性同。 活动3 :阅读“资料二]考虑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情况”,探究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效果的影响: 2. 3水温的控制:通常情况下春、夏、秋、冬四季可分别选取5C、15C 、25C、35 E。 2.4其他条件控制: 洗涤方式有半自动和全自动,相比之下采用全自动方式比较好,并且应尽量使 用同一型号小容量的洗衣机,其机械搅拌作用相同;洗涤材料以(衣物、布料)作 为实验材料比较可行,做对照实验时可以控制布料的大小、颜色以及污物的量 (可用滴管控制)使其相同,同时也便于洗涤效果的比较;水量和洗衣粉用量与布料的大小是成正比的。 3.实验操作 课题名称: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 实验目的:比较不同温度下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实验原理:酶的催化活性受温度影响,在适宜温度下酶的催化活性最高,温度过低或过高酶的催化能力降低 实验材料:加酶洗衣粉、天平、白色棉布、1000mL烧杯、玻棒、温度计、滴管、新鲜鸡血、水浴缸、温度分别为5C、15C、25C、35C的清水。 实验步骤: (1)取10cm x 10cm的白色棉布4块,用滴管各滴加5滴新鲜鸡血,晾干备用 (2)取1000mL烧杯4个,用天平分别称取0.5g加酶洗衣粉,依次倒入4个烧杯中 (3)将5C、15C、25C、35E清水各500mL依次倒入4个烧杯中,用玻棒搅拌溶化洗衣粉。 (4)取水浴缸4个,依次倒入5000mL 5C、15C、25C、35C清水,插入温度计保持恒温。 (5)将4个烧杯分别放到相同水温的水浴缸中,将带鸡血的棉布分别放到烧杯中浸泡 20min。 (6)按相同方式用不同玻棒搅拌棉布各,放到水浴缸中 4.结果分析与评价 活动2:探究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和不同污物洗涤效果的比较 在活动1中,_________ 是变量,其他因素在实验中保持不变;而在活动2中,水温则 应保持不变。在实施活动2时,通常应采用当地的常温,如果是冬季水温过低,就应采用的方法,使温度达到25 C?35 C o 不同种类的洗衣粉对同一污渍或不同污渍洗涤效果的列表比较: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教学设计(成稿)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教学设计 海门市三厂中学陈伟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中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实验,是倡导探究性学习、发展探究能力的良好素材。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是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自主发现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影响因素等问题。本教学设计的课时为第1课时,旨在完成课题背景和基础知识学习,通过讨论确定如何有效地控制变量,并进行初步的实验方案的设计、讨论和确定并进行实验验证普通洗衣粉、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对血渍和油渍的洗涤效果。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探究实验,理解酶具有专一性以及酶的催化作用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2. 能力目标: (1)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明确探究实验的步骤,能提出问题、做出假设。 (2)尝试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验证,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提高对科学的兴趣,体验实验的严谨性、科学性。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迸发团队合作精神,提升自我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探究实验中有效地控制变量。 难点:自主设计实验,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掌握实验的操作过程。 四、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讨论法 五、实验器材 6块大小相同的白棉布、天平、砝码、称量纸、6个烧杯、2个水槽、3支玻璃棒、植物油、鸡血、镊子、普通洗衣粉、蛋白酶洗衣粉、复合酶洗衣粉、温度计、水。

课题:探究普通洗衣粉、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对血渍和油渍的洗涤效果。 实验材料:6块大小相同的白棉布、天平、砝码、称量纸、滴管、6个烧杯、2个水槽、3支玻璃棒、植物油、鸡血、镊子、普通洗衣粉、蛋白酶洗衣粉、复合酶洗衣粉、温度计、自来水。 实验步骤: ①制作污渍布料 鸡血:取样前震荡摇匀,取1~2滴滴在8cm×8cm的白棉布中央,用载玻片涂布均匀,面积控制在15mm×15mm左右的正方形。油渍:用滴管取3滴植物油,均匀涂布在8cm×8cm的白布中央,面积控制在15mm×15mm左右。血渍污染布和油渍污染布均用电吹风吹干备用。 ②取六只大烧杯,编号A1、A2、A3和B1、B2、B3,在烧杯中分别加入40℃的水500ml。 ③称取普通洗衣粉、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各5g,分别加入A1、A2、A3;另称取普通洗衣粉、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各5g,分别加入B1、B2、B3。搅拌使洗衣粉充分溶解。 ④将鸡血污染布放入A1、A2、A3,油渍污染布放入B1、B2、B3中浸泡1分钟后,用玻璃棒进行搅拌,每隔30秒观察洗涤效果,搅拌2分钟,每隔30秒观察洗涤效果。洗涤过程放在40℃的水浴装置中。 ⑤用清水进行漂洗后,观察污染布料污渍的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对血渍污布的洗涤效果是复合酶洗衣服效果最好,蛋白酶洗衣粉次之,普通洗衣粉效果最差;对油渍污布的洗涤效果是复合酶洗衣粉效果最好,蛋白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洗涤效果都较差。

我们爱整洁》主题班会教案

第1课我们爱整洁教学内容:我们爱整洁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什么叫整洁,人和环境为什么要整洁。 2、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在平时生活中如何做才算整洁,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的投影片数张。手帕、书包、文具盒、书本等若干件(干净与不干净的),脸盆若干。 学生准备:抹布、手帕、安全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已经是二年级学生了,很多事情已不需要爸爸妈妈帮助了。能告诉大家,你每天起床后都做了些什么吗?(穿衣、扣扣子、穿鞋、系带子……)

很多同学都非常能干,学会料理自己的事了。那你会整理房间、打扫教室卫生,并保持它们的整齐清洁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课文《我们爱清洁》,看一看什么叫整洁和怎样做到爱整洁。 二、学习新课 1、在家爱整洁。 ⑴齐读课文,领会“整洁”的含义。 ①出示:这块手帕干净吗?这一块呢?这个书包不仅外面脏,再看里面的书本放得怎样?我们说:这个书包不干净、不整洁。 ②投影片:这个小朋友的家干净又整齐。我们说:他的家很整洁。 ⑵了解“按时”的含义。 ①你们知道清晨大约是指什么时候?(天刚亮) ②你每天几点钟起床?是谁叫醒你的?每天都在这个固定的时间起床,就叫按时起床,“按时”是一种良好的习惯。 ⑶提问:起床后,你做些什么事?怎样做的? ⑷讲述:我们所做的这些事都是围绕着个人卫生来做的。你们看,××同学穿的衣服多整齐,××同学的手、脸洗得真干净,××的头发(小辫)梳得真整齐……他们真整洁。 ⑸除了个人卫生做得好,你房间里的被子谁叠?枕头、床单谁铺、谁掸?桌子谁来抹?我们应当自己的事自己做。(看投影片或录像片)

《我们爱整洁》优秀教案1

《我们爱整洁》说课第2课时 一、教材分析 《我们爱整洁》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中的第一课,这一课是根据课程标准“健康、安全地生活”中第2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而编写的,其核心主题是养成整洁的好习惯,与本单元其他三课都是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习惯而设计。本课的编写主要针对一年级小学生在整洁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帮助学生养成整洁、文明的好习惯,使学生珍视自己的仪态、仪表,逐步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 教材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镜子里的我”,教材呈现的是孩子们照镜子的画面。此图包含着教学活动的暗示:1.先让学生通过照镜子的方式关注自己,进行自我检查,发现自己身上整洁和不够整洁的地方在哪里。2.同学之间相互帮助,检查对方整洁与不整洁的地方。通过同学间的相互鼓励和帮助,为对方找出在整洁方面做得好与还需努力的地方,使同学(他人)成为自己成长的支持性力量。同时,也让大家了解,整洁是一种大家的感受。教学这部分时,要着重定位于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样子是整洁的。 第二部分:这样做好不好。教材呈现的是三个画面,这三个例子既有正面的,又有反面的,呈现了儿童日常生活中在整洁方面的情景。教学本栏目我们要定位于辨析深化整洁的内涵,除了让孩子简单地判断对错之外,更要引导学生从上一环节对静态的整洁的认识,转换到对日常生活中动态整洁的认识。主持人的话“你

见过哪些不整洁的样子”,是提示学生根据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去分析、判断自己或同学还有哪些行为是不整洁的。 第三部分:保持整洁有方法。教材呈现的是一幅小组讨论图。几个孩子在分享交流自己保持整洁的经验和方法。教学这个栏目时要定位于学习保持整洁的具体方法。教材右下角小主持人的话“我还知道一些保持整洁的好办法”,是这课的落脚点,也是这一课我们要讨论的重点话题。 第四部分:这样是爱整洁吗?此页呈现的三个场景都是学生在保持整洁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和顾虑。教学此栏目时我们要定位于通过辨析,帮助孩子解决在整洁方面产生的误区,呈现了为保持整洁而出现的错误生活行为。知道在劳动、游戏等活动中,弄脏了,能及时清洗干净就是爱整洁的表现。 教材的下方还配有绘本《皮皮的故事》。绘本是以童话的方式说明整洁的社会意义:不讲卫生、不爱整洁的孩子不受欢迎,也是在告诉学生,整洁不只是个人卫生问题,也是社会交往时的一种礼貌。绘本的故事情节基本与主版教材不同板块的主题相吻合。 二、学情分析 先来看一下本课时的学情。通过前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能认识到整洁的具体表现,知道了整洁不仅是仪表干净、衣着整洁,还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懂得爱整洁不仅是个人的卫生问题,也是社会交往的一种礼貌。但是,孩子们还没有养成爱整洁的习惯,很多孩子早上出门时挺整洁、挺干净,放学回到家里,就像变了个样子,头发散了,脸脏了,手黑了,衣服也凌乱了,主要是因为孩子们缺乏平时保持整洁的技巧和方法。因此,第二课时重点是要指导学生爱整洁的行为,

《我们爱整洁》主题班会教案

第1课我们爱整洁 教学内容:我们爱整洁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什么叫整洁,人和环境为什么要整洁。 2、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在平时生活中如何做才算整洁,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的投影片数张。手帕、书包、文具盒、书本等若干件(干净与不干净的),脸盆若干。 学生准备:抹布、手帕、安全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已经是二年级学生了,很多事情已不需要爸爸妈妈帮助了。能告诉大家,你每天起床后都做了些什么吗?(穿衣、扣扣子、穿鞋、系带子……) 很多同学都非常能干,学会料理自己的事了。那你会整理房间、打扫教室卫生,并保持它们的整齐清洁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课文《我们爱清洁》,看一看什么叫整洁和怎样做到爱整洁。 二、学习新课 1、在家爱整洁。

⑴齐读课文,领会“整洁”的含义。 ①出示:这块手帕干净吗?这一块呢?这个书包不仅外面脏,再看里面的书本放得怎样?我们说:这个书包不干净、不整洁。 ②投影片:这个小朋友的家干净又整齐。我们说:他的家很整洁。 ⑵了解“按时”的含义。 ①你们知道清晨大约是指什么时候?(天刚亮) ②你每天几点钟起床?是谁叫醒你的?每天都在这个固定的时间起床,就叫按时起床,“按时”是一种良好的习惯。 ⑶提问:起床后,你做些什么事?怎样做的? ⑷讲述:我们所做的这些事都是围绕着个人卫生来做的。你们看,××同学穿的衣服多整齐,××同学的手、脸洗得真干净,××的头发(小辫)梳得真整齐……他们真整洁。 ⑸除了个人卫生做得好,你房间里的被子谁叠?枕头、床单谁铺、谁掸?桌子谁来抹?我们应当自己的事自己做。(看投影片或录像片) ①指定学生复述自己平时的做法。 ②突出:叠、铺、掸、抹。表现:四四方方、平平展展、一尘不染。 2、在学校爱整洁。 了解学校环境整洁的内容与保持环境整洁的方法。 ⑴清扫教室的步骤是怎样的? ⑵为什么要先开窗户,再洒水、擦黑板、扫地、抹桌椅?不这样做会怎样?步骤颠倒又会怎样?为什么? ⑶老师为什么要夸奖我们?是怎样夸的?

《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教案

《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教案《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教案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中专题四酶的研究与应用中的课题2的教学内容。在这个课题中,主要探究有关加酶洗衣 粉的三个问题:一是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衣物污 渍的洗涤效果的不同;二是在什么样的温度下使用加酶 洗衣粉洗涤效果最好;三是添加不同种类的酶洗衣粉, 其洗涤效果有哪些区别。 在学习这节课内容之前学生们已经探究过酶活性的 最适条件,对酶的了解已有一定的基础。在学习本节内 容之后,让同学们对生物知识在生活中更进一步的加深,领悟到生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所以本节内容是生物与 生活的最好事例。 2课程标准要求 具体课程标准要求 活动建议

探讨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用。 研究并试验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尝试应用脂肪酶、蛋白酶的洗涤效果。用实验找出在什么条件下使用加酶洗衣粉效果最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回忆加酶洗衣粉的洗涤原理; 2、会从资料中寻找实验的因素问题; 3、设计与变量相关的实验。 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课本上的资料,提高阅读、思考能力; 2、通过对本节实验的设计,提高实验探究和实验设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认同生物科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对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领悟生物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设计实验时考虑实验中的影响因数与生活中的关系。

难点:设计实验时考虑实验中的影响因数与生活中的关系。 教学方法 引导式教学 教学工具 视频、板书设计 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一、加酶洗衣粉的洗涤原理 底物酶产物 二、实验设计 自变量 因素因变量 无关变量 实验原则 单一自变原则和对照实验原则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进程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们爱整洁》教案设计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们爱整洁》 教案设计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们爱整洁》教案 1、我们爱整洁 教学目标: 、懂得要注重保持个人整洁卫生,养成整洁、文明的良好卫生习惯。 2、能正确掌握清理身体各部位的方式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教学过程: 活动一:情景故事,加深感受 导语:上节,同学们认识了小猪皮皮。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位小朋友,你想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 出示任务:播放视频《小邋遢》儿歌, 想一想:你都看到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感受? 反馈指导: 学生认真看画面,交流感受。 2讲一讲所看内容,说一说名字的来历,把小邋遢的前后对比说清楚。 小结:小邋遢和可爱的皮皮一样,最终明白了要做一个爱整洁的孩子,这样大家才会喜欢他。 活动二:小组交流,寻找方法

导语:你会做这些保持整洁的事儿吗?还有哪些保持整洁的好办法呢? 出示任务:小组交流,和大家分享你的保持整洁的好方法。 通过和大家交流,你还知道哪些保持整洁的好方法。 反馈指导: 、谁来说一说,在平常的生活中,你有哪些保持整洁的好办法呢? 2、每天早上,穿完衣服后照照镜子,看看有没有问题;用完毛巾后要洗一洗,再挂起来;洗脸时要记得洗眼角和脖子;做完游戏后要先洗手;不能边吃东西边玩;写完作业后整理好书桌和书包…… 3、手脏了不能往身上摸…… 小结:看来,同学们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好方法。 活动三:联系生活,落实理念 导语:同学们刚才说了说自己平时保持整洁的好方法,你是怎样做的,能告诉大家吗? 出示任务:小组交流。 反馈指导:生活中,最容易脏的就是我们的小手了。讲一讲洗洗手的方法。洗手歌 小朋友,爱洗手。洗前先卷衣袖口,打开龙头湿湿手,抹点香皂搓搓手,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4.2《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教案

课题2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能够说出加酶洗衣粉的洗涤原理; 2.通过阅读资料,进行探究活动,能够说明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的影响; 3.通过阅读材料,进行探究活动,能够说明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和不同污物洗涤效果的区别。 ★教学重点区别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和不同污物的洗涤效果。 ★教学难点实验过程中各种变量的控制。 ★教学过程 问题探讨,引入新课:当你自己动手洗衣服的时候,会发现衣服上油渍、汗渍或者血渍非常难洗,你是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的呢?你是否知道加酶洗衣粉,它与普通洗衣粉相比有什么优点呢?据我所知,加酶洗衣粉能更好的清除顽渍,这又是为什么呢?学生讨论,带着这些问题提出本课题——了解加酶洗衣粉,探讨它所适宜的条件。 新课教学: 1、基础知识 投影:补充资料: 家用洗衣粉的成分及作用 家用洗衣粉和其他各种家用洗涤剂的成分基本相同,主要含有表面活性剂、水软化剂、碱剂、漂白剂和香精等成分。 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洗衣粉的主要成分。表面活性剂有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和两性离子等四大类,但用于洗涤的表面活性剂则以阴离子和非离子为主。最普通、最传统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就是人类使用了几百年的肥皂(高级脂肪酸钠)。合成洗涤工业问世之后,使用最普遍的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应用最广泛的是聚氧乙烯醚类。 水软化剂水软化剂可防止水中的钙、镁离子造成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失活,提高表面活性剂利用率。三聚磷酸钠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水软化剂,它具有软化水质、分散污垢、缓冲碱剂及抗结块性能等特点,三聚磷酸钠广泛应用于各种洗衣

粉中,无磷洗衣粉中不含有三聚磷酸钠。 碱剂在适当的碱度下,纤维和污垢可被最大限度地离子化,更易于污垢的水解和分散。一般洗衣粉配方中都含有纯碱和硅酸钠,其中硅酸钠还具有使污垢颗粒悬浮、防止再沉积的作用。 漂白剂某些洗衣粉中含有过硼酸钠一类的漂白剂,可以延缓衣物的泛黄程度,但对衣物有一定的损伤。 酶洗衣粉中一般添加了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和纤维素酶等。酶是一种专一性的生物催化剂,蛋白酶可以催化水解肉、蛋和奶渍,淀粉酶可以催化水解酱、粥等污渍,脂肪酶可以催化水解各类动植物油脂和人体皮脂腺分泌物及化妆品污垢,纤维素酶可使织物增艳(新)、去除颗粒性污垢,但过量使用,也能损伤棉、麻等天然纤维织物。 增白剂丝、棉、毛类等天然纤维的浅色衣物容易变黄,加入增白剂后,它能够留存在衣物上,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反射出与黄光互补的蓝色光线,从而掩盖了衣物上的黄色。 香精和色素改善洗衣粉的气味和外观,给人清新愉悦的感受,并掩盖某些化学成分的异味。 加酶洗衣粉 加酶洗衣粉就是在合成洗衣粉中,加入0.2%~0.5%的酶制剂制成的。在洗衣粉中添加的酶的种类很多,如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和纤维素酶等。我国在洗衣粉中添加的酶最主要的是碱性蛋白酶。这种酶能耐碱性条件,而且耐贮存,对皮肤、衣物没有刺激和损伤作用。碱性蛋白酶能使蛋白质水解成可溶于水的多肽和氨基酸。衣物上附着的血渍、汗渍、奶渍、酱油渍等污物,都会在碱性蛋白酶的作用下,结构松弛、膨胀解体,稍加搓洗,污迹就会从衣物上脱落。 使用加酶洗衣粉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碱性蛋白酶能使蛋白质水解,因此,蛋白质类纤维(羊毛、蚕丝等)织物就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来洗涤,以免使纤维受到破坏;(2)使用加酶洗衣粉时,必须注意洗涤用水的温度。碱性蛋白酶在35 ℃~50 ℃时活性最强,在低温下或70 ℃以上就会失效;(3)加酶洗衣粉也不宜长期存放,存放时间过长会导致酶活力损失;(4)加酶洗衣粉不宜与三聚磷酸盐共存,否则酶的活性将会丧失;(5)添加了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可以分解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