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依职权行政行为第一节依职权行政行为概述
行政行为概述

行政行为概述第一节行政行为的概念和特征一、行政行为的概念(一)行政行为与行政法学行政行为主要是一个理论概念,是行政主体行使权力的外在表现形式,是行政权力的具体实现。
行政行为理论是全部行政法学理论的精髓和柱石。
(二)行政行为的定义行政行为的4层含义1、主体要素2、职权要素3、法律要素4、外部要素二、行政行为的特征(一)行政行为的执行性(二)行政行为的单方性(三)行政行为的裁量性(四)行政行为职权和职责的统一性第二节行政行为的形式与内容一、行政行为的形式行政行为的形式是指行政活动实施过程中行政行为的表现形式。
行政行为的表现形式(一)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是指具有许可职权的行政机关根据相对人的申请,以颁发书面证照的形式,依法赋予其从事某种活动的权利或资格的行为。
(二)行政监督检查行政监督检查是指行政机关对杯管理者是否遵守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开展活动所进行的检视、调查、查验。
(三)行政处罚行政处罚即行政机关对违法者的惩戒制裁,它是在行政监督检查后的一种行为方式。
(四)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为便于日后作出行政决定或实现行政目的,而采取的暂时性控制措施。
(五)行政征收行政征收是行政机关根据法律的规定,以强制的方式无偿向相对人征集一定数额的金钱或者实物的行政行为。
特点1.行政征收的主体是依法负有行政征收职能的行政机关或其它组织。
2.行政征收的对象是负有法律所规定的有缴纳义务的相对人。
3.行政征收的目的是为保证国家和公共利益的需要。
4.行政征收是无偿取得相对人的财产。
5.行政征收具有突出的羁束性与强制性。
行政征收主要有以下几类1.税收征收2.建设资金费的征收。
3.资源使用费的征收4.管理费的征收。
(六)行政裁决行政裁决是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授权,主持解决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事项密切相关的特点的民事纠纷的活动。
行政裁决有以下特点:1.行政裁决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
2.行政裁决是行政机关居间解决有关民事纠纷的活动。
依职权行政行为

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
禁止生产〔包括配制,下同〕、销售假药。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为假药: 〔一〕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
成份不符的; 〔二〕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
充此种药品的。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假药论处: 〔一〕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 〔二〕依照本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照本 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 〔三〕变质的; 〔四〕被污染的; 〔五〕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 料药生产的; 〔六〕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
行政处分法第五十一条
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分决定的,作出行 政处分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 的百分之三加处分款;
〔二〕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 物拍卖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
〔三〕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行政强制执行程序
告诫 确认决定 采取强制方法 代执行费用的征收
4、申诫罚〔精神罚或名誉罚〕:指向违法相对 人发出警戒,申明其有违法行为,对其名誉、 信誉等施加影响,引起其精神上警惕的行政处 罚。
行政处分法第八条
行政处分的种类: (一)警告; 〔二〕罚款; 〔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四〕责令停产停业; 〔五〕暂扣或者撤消许可证、暂扣或者撤消执 照; 〔六〕行政拘留;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分。
二、如执行根据违法,但已过起诉期限,那么 分
别以下情况: 执行行为尚未作出,但已经过告诫,如告诫存 在违法,那么对告诫提起撤销之诉。 执行行为已经作出,执行行为存在违法〔含告 诫的违法〕,那么起诉执行行为,请求确认违
法 并赔偿。
依职权行政行为概述

二、行政征收的种类
(二)行政收费
山西师大管理学院
三、行政征收的原则
1、行政征收法定原则 行政征收作为依靠国家强制力无偿取 得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财产 的行为,应遵循法律保留原则,使得行 政征收项目、行政征收范围额度、行政 征收机关、行政征收相对人、行政征收 程序都有法律上的明确依据,这是现代 行政特别是侵害行政行为所应该遵循的 原则。征收法定原则又可以具体体现为
山西师大管理学院
(二)特征
1、强制性 2、公益性 3、补偿性
山西师大管理学院
二、行政征用的宪法依据
《宪法》第10条:“国家为 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 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
山西师大管理学院
三、行政征用的范围
——极其广泛 在现实中,往往存在着行政机关以牺 牲相对人的利益为代价,不经法定程序, 不进行合理补偿就进行强制征用的情况
二、行政命令的种类 P304
(二)我国法律关于行政命令的具体规定: 《行政处罚法》第23条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 处罚时,应当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 为。”这是基于我国有关具体法律、法规的规定进 行的总括性规定。
山西师大管理学院
三、行政命令的作用
对于行政主体及时、有效地处理不 断增加的行政管理事务,适应瞬息万变 的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山西师大管理学院
(二)特征
1、行政命令的主体是行政主体 2、行政命令是一种意思表示行为 3、行政命令是一种设定义务性行为,其实质是
对相对人赋课作为义务或不作为义务,而不 是赋予行政相对人权利 4、行政命令的实质是为行政相对人设定具体的 行为规则 5、行政命令以行政处罚或行政强制执行为保障 6、行政命令是依职权行政行为 7、行政命令适用特定的程序
行政法学概述

〔3〕涉及有关的 事实材料,但又不能自行调查 的或被其他行政主体占有的。
〔4〕执行公务花费本钱比协助执行显然更多的。
第五节 行政越权
1、无权限: 2、层级越权: 3、事务越权:超越本机关的主管权限范围。 4、地域越权:超越行使职权的空间范围。 5、内容越权:超越法定的范围和程度。 6、内部越权:内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相互间逾
和发布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抽象行政行为。 二、行政标准
行政主体在行政立法所立之法以外建立的普 遍性规那么。
一、行政立法
1、特征: 2、行政立法的分类 〔1〕职权立法和授权立法 〔2〕执行性立法、补充性立法和自主性立
法
3、行政立法的技术
〔1〕法规和规章的结构: 〔2〕法规和规章的必要条款 〔3〕法规和规章的语言文字 〔4〕法规和规章的系统化
越职权。
第八章 行政行为
第一章 行政行为概述 第一节 一、行政行为的概念 二、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
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
1、主体要件——行政权能的存在 行政权能是实施法律、作出行政行为的一种资 格。〔案例〕
2、权力要件——行政权力的运用〔案例〕 3、内容要件——法律效果的存在
法律效果是主体通过意志为行政相对人所设 定、变更或消灭的某种权利义务关系。 4、形式要件——表示行为的存在
二、授权行政主体的范围 1、行政机构〔内部机构、派出机构、临时机构〕 2、企业单位〔公用企业、金融企业、专业公司〕 3、事业单位〔教学科研单位、技术单位〕 4、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
第三节、行政主体资格
一、行政主体资格的取得 1、职权行政主体资格的取得 〔1〕机关的组成或有权机关批准 〔2〕行政权已由宪法典和组织法规定 〔3〕已有法定编制并按编制设置内部机构和人
依职权的行政行为与行政处罚课件

3、听证程序
(1)行政法上的听证,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合 理、有效地制作和实施行政决定,公开举行由 全部利害关系人参加的听证会。
听证的目的在于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通过公开、合理的程序形式,将行政决定建立 在合法适当的基础上,避免违法或不当的行政 决定给行政相对人带来不利或不公正的影响。
(4)结伙杀人、抢劫、强奸、放火等犯罪团伙中,不够刑事 处分的。
(5)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煽动闹事等扰乱社会治安,不够 刑事处分的。
(6)教唆他人违法犯罪,不够刑事处分的。 依职权的行政行为与行政处罚
处罚法定原则(实施处罚的主体、处罚依据、处罚 程序法定)
行
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政
处
公开、公正原则(处罚依据事先公开、处罚过程公
三、依职权行政行为的种类 依职权行政行为的种类很多,包括行政规
划、行政命令、行政征收、行政征用、行政 处罚、行政强制等。如前所述,某些行政奖 励和行政给付中也呈现出较强的依职权行政 行为的特征。至于规制性行政指导、政府采 购合同的缔结等,更具有浓厚的依职权性。
四、依职权行政行为的原则
依职权的行政行为与行政处罚
依职权的行政行为与行政处罚
并不包含行政处罚程序的全过程。听证程序完毕以后,只是 完成了调查取证,仍应当按照一般程序的有关规定作出处罚 决定。
依职权的行政行为与行政处罚
四、行政处罚的执行程序 1、概念 2、行政处罚执行程序的原则。 包括申诉不停止执行的原则以及作出罚款决 定的机关和收缴罚款的机构分离的原则。 3、行政处罚执行程序的内容。 包括:(1)专门机构收缴罚款。 (2)当场收缴罚款。 (3)强制执行。
依职权的行政行为与行政处罚
❖ 二、行政处罚的特征 (一)行政处罚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实施行政
依职权的行政行为与行政处罚

依职权的行政行为与行政处罚依职权的行政行为与行政处罚1. 引言在行政管理领域,行政行为和行政处罚是常见的概念。
依职权的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法规、规章或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授予的职权,对特定对象采取的具体行政行为。
而行政处罚则是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法规对违反法律、法规的主体采取的具体行政措施。
本文将从依职权的行政行为和行政处罚的定义、特点、程序以及相关案例等方面进行阐述。
2. 依职权的行政行为的定义依职权的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根据特定法律、法规、规章或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授予的权力,对特定对象采取的具体行政行为。
这种行政行为是基于特定职权的行使,具有强制性质和一定的法律效力。
3. 依职权的行政行为的特点依职权的行政行为具有以下特点:强制性:行政机关具有强制执行的权力,可以对特定对象采取强制措施,如责令停产、停业、拆除等。
具体性:依职权的行政行为是指对特定对象采取的具体行为,涉及具体的时间、地点、方式等。
法律效力:依职权的行政行为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可以对特定对象产生一定的法律约束力。
确定性: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应当依法确定依职权的行政行为的内容和方式,不得随意变动。
4. 依职权的行政处罚的定义依职权的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法规对违反法律、法规的主体采取的具体行政措施。
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以行政权力对违法行为进行惩罚的一种形式,主要目的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5. 依职权的行政处罚的特点依职权的行政处罚具有以下特点:独立性:依职权的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法规独立决定的,不受其他行政机关或个人的干涉。
惩罚性:行政处罚是对违法行为进行的一种惩罚措施,可以采取罚款、行政拘留、吊销执照等措施。
程序性:行政处罚应当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包括听证、陈述申辩等程序,确保被处罚主体享有合法权益的保护。
6. 依职权的行政行为和行政处罚的程序依职权的行政行为和行政处罚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立案:行政机关在接到相关案件后,应当依法立案,并对案件进行初步调查。
《行政行为概述》PPT课件

(三)二者的区别 1.调整的范围不同 不特定的对象Vs.特定的对象 2.适用的次数不同 反复使用Vs.适用一次 3.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的方式不同 间接影响Vs.直接影响 4.行为程序不同 准立法程序Vs.不同具体的行政行为有不同的程序要求
[案例]
2005年我国信息产业部《关于中国电信、 中国网通部分下属分支机构擅自经450MHzCDMA 无线市话行为的通报》明确规定,未获得电信 主管部门的业务许可,任何单位不得擅自利用 450MHz频段,经营蜂窝移动通信业务及无线接 入业务。有关单位受到本通知1个月内,应自 行关闭未获得入网许可证的电信设备;至于现 有已发展的用户,应给予妥善处理。 信息产业部公布《通报》这一行为是抽象行政 行为还是具体行政行为?
[案例] 尹某原是某市第二中学在聘语文高级教师, 在他撰写的《人世老枪》一书中,曾提到“读 书为挣大钱娶美女”的观点,曾向学生推销其 作品。该市教育局发现尹某的上述问题后,即 组织专人对有关情况进行查处,并于2006年8 月31日下发了教通字[2006]60号《关于查处向 学生推销〈人世老枪〉问题的情况通报》,该 文件作出了“该市(含五县市区)内所有学校 不聘用尹某当教师”的处理意见。 教育局作出的该文件是抽象行政行为还是具体 行政行为?
二、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以行政行为受法律规范约束的程度为标准 (一)羁束行政行为 严格受法律约束 (二)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在法定幅度内,根据具体需要和实际情况,可 以自主作出
三、应申请的行政行为和依职权的行政行为
以能否在没有相对人申请时主动实施为标准
(一)应申请的行政行为 被动实施 (二)依职权的行政行为 主动实施
第四节
行政行为的效力
一、行政行为效力的内容
行政行为概述

第一节行政行为概述一、行政行为的概念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实施的、产生法律效力的行为。
第一、主题要素。
即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的行为。
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能独立的承担由此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以及行政机关委托组织或个人。
第二、权力要素。
即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
工商行政机关依法维护市场活动秩序、环境保护机关依法防治各种环境污染等都是职权行为,属于行政行为的范畴,但这些机关采购办公用品、组织进行卫生扫除、接受当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检查等属于民事行为,不是行政行为。
第三、法律要素。
即行政行为是具有法律意义和产生行政法律效力的行为。
二、行政行为的特征1.单方意志性。
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行使国家行政权的行为。
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只要是在宪法、组织法或者其他法律、法规的授权范围内,即可自行决定和直接实施,而无需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
行政行为的单方意志性不仅表现在行政主体依职权进行的行为,也体现在行政主体应行政相对方申请而实施的行为。
虽然行政主体在相对方提出申请的前提下作出行政行为,但行政主体是否满足行政相对方的申请,却不取决于相对方的请求。
行政主体无需与相对方协商,而是根据法律规定的标准和条件,自行决定是否作出某种行为。
即使在行政合同行为中,也存在着单方意志性。
2.效力先定性。
效力先定,是指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就事先假定其符合法律规定,在未被国家有权机关依法宣布为违法无效之前,对行政机关本身和行政相对方以及其他国家机关具有约束力,任何个人或团体都必须遵守和服从。
行政行为的效力先定是事先假定,并不意味着行政行为必定正确、合法、不可否定,不过要经国家有权机关依职权和法定程序审查认定。
这种效力先定性源于行政行为行使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
3.行为强制性。
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代表国家,以国家名义实施的行为,故其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实施的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即时强制的种类
(三)行政调查中强制的种类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课件
行政法与行政 诉讼法
(第三十四讲)
主讲人 : 彭 贵 才
学 时:64
三、行政强制的作用
1、行政强制是实施行政法律规范的有力保障。 2、行政强制是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有力保障。 3、行政强制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的必
第六节 行政强制
一、行政强制的概念和特征
行政强制,是指行政主体为实现行政目的,对相对人的财产、
身体及自由等予以强制而采取的措施。
根据我国现行有关立法的规定,行政强制包括三种形式:行 政强制执行、即时强制和行政调查中的强制。
行政强制执行,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作为义务主体的行
政相对人不履行其应履行的义务时,行政机关或人民法院依法采 取行政强制措施,迫使其履行义务的活动。它是现代法治国家中 行政强制的最为基本的类型。
或者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状态的行政强制措施。间接强制又分为代执行
和执行罚两种。
(1)代执行
(2)执行罚
2、直接强制。是指义务主体逾期拒不履行其应履行的义务时,行政
强制执行机关对其人身或财产施以强制力,以达到与义务主体履行义务
相同状态的行政强制措施。它可分为人身强制和财产强制两种。
(1)人身强制
(2)财产强制
执行性。
3、行政调查中强制的对象是行政相对人。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课件
行政法与行政 诉讼法
(第三十三讲)
主讲人 : 彭 贵 才
学 时:64
4、行政调查中强制的根据是规定调查职权的法律规范、调查对象应当 遵守的法律规范或应当执行的行政决定、命令。
5、行政调查中强制的内容是对相对人一定情况的强制检查、了解等信 息收集行为。
立法上的划分:1、警告;2、罚款;3、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 所得;4、责令停产停业;5、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或执照;6、行政 拘留。
(二)行政处罚的设定权
1、法律的设定权
2、行政法规的设定权
3、地方性法规设定权
4、行政规章的设定权Fra bibliotek四、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管辖和适用
(一)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
1、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
2、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3、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二)行政处罚的管辖
(三)行政处罚的适用
1、行政处罚的构成要件
2、行政处罚的适用原则
(1)一事不再罚原则
(2)时效原则
(3)行政处罚折抵刑罚原则
(4)具体量罚的合理性原则
(5)行政处罚与责令纠正并行原则
五、行政处罚的程序
(一)行政处罚的决定程序
1、简易程序
1、行政处罚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实施行政处罚必须根据法定 权限。
2、行政处罚是针对有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行为(违反行政性衡 管理秩序的行为)的行政相对人的制裁。
3、行政处罚的目的既是为了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 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同时也 是对违法者予以惩戒和教育。
行政上的即时强制,是指行政主体根据目前的紧迫情况没有
余暇发布命令,或者虽然有发布命令的余暇,但若发布命令便难 以达到预期行政目的时,为了创造出行政上所必要的状态,行政 机关不必以相对人不履行义务为前提,便可对相对人的人身、自 由和财产予以强制的活动或制度。
行政调查中的强制,是指为了实现行政目的,由行政主体依
(1)简易程序的概念 (2)简易程序的条件 (3)简易程序的内容
2、一般程序
(1)一般程序的概念和特征 (2)一般程序的步骤 1)立案;2)调查;3)决定;4)制作处罚决定书;5)说明
理由并告知权利;6)当事人陈述和申辩;7)正是裁决;8)行政 处罚决定书的送达。
3、听证程序
(1)听证程序的概念和特征 (2)听证程序的内容 (二)行政处罚的执行程序 1、行政处罚执行程序的概念和原则 2、行政处罚执行程序的内容 (1)专门机构收缴罚款;(2)当场收缴罚款;(3)强制执行。
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同,即时强制不以法定义务的不履行为必 要条件。
3、即时强制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护法律、法规所确立的社会秩序和社会 状态,同时也具有保障义务履行的一面。
4、即时强制的程序性规范相对而言不很严格。 (三)行政调查中强制的特征 1、行政调查中强制的主体是行政主体。 2、行政调查中的强制是行政主体的职权行为,具有命令行、强制性和
第五节 行政处罚
一、行政处罚的涵义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为达到对违法者予以惩戒,促使其以 后不再犯,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目的,依法对行政相对人违 反行政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 为),给予人身的、财产的、名誉的及其他形式的法律制裁的行 政行为。
6、行政调查中的强制间接影响相对人的权益。
7、行政调查中强制的目的在于掌握和了解有关信息,以采取合法、合 理且有效的行政管理手段,确保圆满地实现行政目的。
二、行政强制的种类
(一)行政强制执行的种类
行政强制执行的种类一般分为间接强制和直接强制。
1、间接强制。是指通过间接手段迫使义务人履行其应当履行的义务
4、行政处罚是对于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相 对人的制裁。
二、行政处罚的原则
(一)处罚法定原则
(二)处罚公正、公开原则
(三)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四)保障相对人权利原则
三、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权
(一)行政处罚的种类
理论上的划分:1、人身罚;2、财产罚;3、行为罚;4、申诫 罚。
据其职权,对一定范围内的相对人进行的,主要指影响相对人权 益的检查,了解等信息收集活动。
(一)行政强制执行的特征 1、行政相对人不履行应履行的义务,是适用行政强制执行的前提条件。 2、行政强制执行的主体是行政机关或人民法院。 3、行政强制执行的目的是实现义务的履行。 4、行政强制执行的对象具有广泛性和法定性。 5、在行政强制执行中不得进行执行和解。 (二)即时强制的特征 1、即时强制的主体只能是行政主体。 2、即时强制是指行政主体在情况紧急时直接基于法律、法规而采取的
要手段。 4、行政强制是教育行政相对人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履行法定
义务的有效方法。
四、行政强制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