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品质特性与乙醇产量相关性

合集下载

用鲜甘薯为原料生产酒精

用鲜甘薯为原料生产酒精

用鲜甘薯为原料生产酒精
徐志坚
【期刊名称】《酿酒科技》
【年(卷),期】1998(000)004
【摘要】用鲜甘薯为原料生产酒精关键词酒精鲜甘薯生产徐志坚江苏丹阳酒厂(212300)鲜甘薯又名甜薯,在江苏、浙江和安徽一带叫山芋,河北、山东叫地瓜,四川、湖北称红苕。

鲜甘薯中淀粉含量在15%~25%,可发酵性糖1.5%~2.0%,粗蛋白1.1%~1.4%,水...
【总页数】1页(P45)
【作者】徐志坚
【作者单位】江苏丹阳酒厂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62.2
【相关文献】
1.TH—AADY在鲜甘薯酒精生产中的应用 [J], 潘小平
2.销售给化工企业做生产原料的工业酒精和食用酒精是否要缴消费税 [J], 李文秀
3.酶法转苷生产双歧因子啤酒技术研究图1各种糖含量液相色谱仪图谱23结论及讨论231以麦芽、大米为主要原料,运用麦芽及转苷酶转苷法生产双歧因子啤酒,产品的理化指标与普通啤酒无较大差异,酒精度较同类普通啤酒低,有开发低醇啤酒的可能。

232以麦芽及转苷酶法生产的双歧因子功能 [J], 汪芳安;潘从道;熊友枝;董佳;赵三红;郑孝平;魏晓辉;胡劲松
4.鲜甘薯原料的运动发酵单胞菌快速乙醇发酵条件 [J], 申乃坤;赵海;甘明哲;靳艳玲;周玲玲;戚天胜
5.适合鲜甘薯原料乙醇发酵的低粘度快速糖化预处理 [J], 甘明哲;靳艳玲;周玲玲;戚天胜;赵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红薯燃料乙醇生产概况

我国红薯燃料乙醇生产概况

我国红薯燃料乙醇生产概况2008-09-28 11:22:41 作者:蒲公英来源:中国生物能源网浏览次数:306 网友评论 0 条我国红薯燃料乙醇生产概况(一)四川红薯燃料乙醇新工艺有望投产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的教授——刘锦超从去年开始重点攻克燃料乙醇。

选择的是适合四川实际情况的红薯制乙醇。

他的团队创立 ...(一)四川红薯燃料乙醇新工艺有望投产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的教授——刘锦超从去年开始重点攻克燃料乙醇。

选择的是适合四川实际情况的红薯制乙醇。

他的团队创立了无需高温的“红薯燃料乙醇介观一步法生产新工艺”,该技术首次实现免蒸煮的酒精发酵。

“我们的常温发酵过程不用蒸煮,又不影响效率。

”刘锦超称,这项技术使生产成本降低了20%以上,同时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他们制作的一条完整试验生产线已经就绪,鲜红薯只需3天就能自动变成汽车燃料。

这一技术在今年9月中旬得到鉴定,四川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阎文昭任组长的鉴定委员会称,该项技术已经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建议“扩大实验规模,积极推进工业化应用”。

红薯制燃料乙醇生产一吨燃料乙醇的成本约为4000~4500元。

11月1日,国家发改委在控制价格的前提下,已把汽油的平均零售基准价提至5980元/吨。

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发展的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产业政策也遇到了极大的变化。

国家已经叫停了以粮食为原料的能源生产项目。

以红薯、木薯、麻疯树、蓖麻等非传统主流粮食作物的能源转换项目得到鼓励。

刘锦超透露,最快在明年5月,他将在资阳、宜宾等地建成年产规模1000~2000吨的燃料乙醇生产线。

(二)重庆斥资22亿生产乙醇汽油据《重庆商报》报道,近日,重庆万州一民营企业向发展改革委上报60万吨级乙醇汽油项目,正式申请项目核准。

来自重庆市经委的消息称,5年内,重庆乙醇汽油总产量可达100万吨。

私家车只要到中石油、中石化的加油站,就能加到乙醇汽油。

目前,重庆试点乙醇汽油的基地有两个,分别位于万州和涪陵。

长期定位施肥对甘薯品质、RVA特性和乙醇发酵特性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

长期定位施肥对甘薯品质、RVA特性和乙醇发酵特性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
江苏农业学报 ( J i a n g s u o f g r . S c i . ) , 2 0 1 3 , 2 9 ( 1 ) : 8 7~9 2
ht t p : / / www . j S n Y x b . c o m
8 7
岳瑞雪 , 孙
健, 钮福 祥 , 等 .长期定位施肥对甘薯 品质 、 R V A特性 和乙醇发 酵特 性的影 响及其 相互关 系 [ J ] . 江苏农业 学报 ,
明, 配合施氮磷钾肥有利于提高甘薯总干物质量 、 鲜薯产量 和淀 粉产量 , 进 而提高单位 面积的 乙醇产量 , 但降低 了干 物率 、 品质和乙醇发 酵指 标值 。相 关性 分析 结果 表 明, 甘薯 还 原糖 含量 与 最高 黏度 、 崩解 值 呈极 显著 负相 关 ( P <
0 . 0 1 ) ; t t 薯淀粉 R V A特性各参数 间、 乙醇发酵特性各参数间均存在显著相关 性 ( P < 0 . 0 5 ) , 但淀粉 R V A特性与 乙醇 发酵特性之 间未达到显著水平 ( P > 0 . 0 5 ) ; 甘薯 品质性状与乙醇发酵特性密切相关 , 乙醇含量 、 发酵效率与甘薯 的干物
Ef fe c t o f l o n g - t e r m l o c a t e d f e r t i l i z a t i o n o n q u a l i t y, s t a r c h RVA p r o il f e c 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e t h a n o l f e r me n t a t i o n o f s we e t p o t a t o a n d t h e i r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

燃料乙醇原料红薯的高效栽培模式

燃料乙醇原料红薯的高效栽培模式
关键 词 : 甘薯 ; 燃料 乙醇 ; 高效栽 培 红薯 ( 薯 ) 能源 作 物 之 王 。 目前 , 南天 冠 正在 甘 是 河 物 一夏 薯 一 绿肥 ” 。这 是 最 主 要 的生 产 模 式 。其 中 “ 春 薯 一绿 肥” 式 是在 中南部 省份 3月底 即可 开始 扦插 , 模 霜 降前 收 获 块根 和 地 上部 分 , 后 栽种 绿 肥 。此 模 式 可利 之
大力发展红薯作为燃料乙醇原料 , 重庆 以红薯淀粉为原
料 的燃料 乙醇 项 目已得到 国家立 项 , 北 的燃 料 乙醇项 湖 目也 以红薯 淀粉 为原 料 , 西 、 南等 中部 省市 也 正在研 江 湖 发 红薯 生物质 燃料 。原料 的保 障是红 薯燃 料 乙醇项 目有
效 运 作 的首要 条 件 , 料 红薯 的规模 化 生产 因此 显得 十 原
染和 积 累病毒 病害 。
玉米垂 直 生长 , 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藤 蔓横 向生长 , 者不 互相 争夺 二
空间。红薯藤蔓全覆盖时间一般需2 个月, 不影响玉米
苗 期 生 长 , 村 历 来 就 有 套作 的 习惯 。西瓜 一 般 在 7月 农 采 摘 , 第 一批 西 瓜 收获 后 , 垄 两 旁扦 插 红 薯苗 , 西 在 在 待 瓜 倒秧 时 , 红薯 正好 繁茂 生长 。收 获红 薯后 栽绿 肥 。 这 种 模 式 的 的优 点 是 , 了 21中提 到 的有 关 优 点 除 . 外, 还利 用 了不 同作物 的需肥 性和 生长 期不 同的特 点 , 提 高 了复 种 指 数 , 别 是 一 垄两 用 , 少 了起 垄 时 间 和 费 特 减
22 套作 模 式 .
这 种 耕 作模 式 的 中 心环 节 是 : 玉 米 一红 薯 ” “ “ 或 西

发展脱毒红薯,促进燃料乙醇原料多元化

发展脱毒红薯,促进燃料乙醇原料多元化

发展专用甘薯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南阳天冠种业有限公司马如斌)据石油科学院专家预测,我国的石油储量,按目前的探储速度和开采速度,到2030年前后,将工业开采贻尽,世界上的石油再有约50 年也将用完。

我国自1993年从石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以来,石油进口依存度(净进口量占消费量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按照国际上的共识,当一个国家石油进口超过5000万吨时,就必须有保护运输安全的军事力量,当一个国家的石油进口量达到本国消费量的一半时,它的能源安全则极易受到威胁。

长远观点看,应加大替代能源的发展,特别是燃料乙醇等可再生资源的发展。

一、甘薯是乙醇生产的主要原料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前,乙醇生产的主要原料是甘薯干,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种植结构的调整、乙醇产量的扩大,甘薯干的供应严重不足,开始大量使用木薯,一度成为主要原料,期间还曾使用过黑麦、大米、糖蜜、玉米等作为补充,整个工艺、设备为此进行了原料多元化的适应改造。

造成近年甘薯原料短缺的原因,一是缺乏适合不同地区的高产、高淀粉甘薯品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农民的经济效益;二是组培脱毒技术不普及,部分品种退化严重,使得产量下降、病虫害加剧;三是缺乏相应的集约化、产业化组织体系。

为最大限度的使用地产原料,减少原料进口,国家首批燃料乙醇生产企业河南天冠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一直在进行原料的筛选及综合开发的研究和实践,先后引进了甜高粱、高淀粉玉米、葛根等符合当地种植条件的原料作物,从目前情况看,高淀粉专用脱毒甘薯最具有推广现实性。

二、高产、高效的脱毒甘薯甘薯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淀粉含量高的优势,甘薯的单位面积能源产量达到10.4 Kcal ×104/ha/day,远高于马铃薯、大豆、水稻、木薯、玉米,约是玉米的3倍,而且,甘薯的出酒率高,薯干2.8—2.9吨可生产1吨乙醇,生产同样数量的乙醇需要玉米3.2吨,小麦3.3吨,甘薯因此成为我国中部地区乙醇生产的主要原料。

甘薯制取白酒和酒精

甘薯制取白酒和酒精
过滤器
将糖化后的液体过滤,去除其中的残渣和沉淀物。
发酵设备
发酵罐
将糖化后的液体加入发酵罐中,加入适 量的酵母,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下进行 发酵。
VS
通风设备
在发酵过程中,需要不断向发酵罐中通入 空气,以促进酵母的生长和发酵过程的进 行。
蒸馏设备
蒸馏塔
将发酵后的液体导入蒸馏塔中进行蒸馏,分 离出酒精和水分。
社会效益
增加就业机会
甘薯制取白酒和酒精的产 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 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 会。
提高生活质量
甘薯制取的白酒和酒精, 具有良好的口感和品质, 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
促进文化传承
利用甘薯制取白酒和酒精 ,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 承和发展。
生态效益
减少污染
相比粮食酿酒,甘薯制取白酒和酒精的废弃物排放量较少,对环 境的污染较小。
甘薯酒精的产量
根据制取工艺和甘薯品种的不同,甘薯酒精的产量也有所不 同,一般来说,每100公斤甘薯可以制取5-10公斤酒精。
甘薯酒精的品质
甘薯酒精的品质与制取工艺、甘薯品种、发酵时间等因素有 关,一般来说,优质甘薯酒精的度数在60度到150度之间, 很少有超过这个范围的。
03
甘薯制取白酒和酒精 的设备
冷凝器
将蒸馏后的气体进行冷凝,收集酒精和水分 。
04
甘薯制取白酒和酒精 的效益与前景
经济效益
01
02
03
降低生产成本
甘薯作为原料生产白酒和 酒精,相比传统的粮食酿 酒,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 成本。
高附加值产品
甘薯经过加工制取白酒和 酒精,可以得到高附加值 的产品,提高经济效益。
促进农业发展
利用甘薯制取白酒和酒精 ,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 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甘薯膳食纤维构成及对乙醇发酵的影响

甘薯膳食纤维构成及对乙醇发酵的影响

甘薯膳食纤维构成及对乙醇发酵的影响孙健;钮福祥;岳瑞雪;徐飞;朱红【摘要】对14个甘薯品种(系)的膳食纤维构成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了不同品种甘薯膳食纤维含量和组成差异及其对乙醇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薯总膳食纤维(TDF)、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6.05、11.89、4.16 g/100 g干物质,变异系数分别为15.08%、13.79%、23.31%;甘薯果胶、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平均值分别为33.35、37.46、21.10、2.13 g/100 g DF,变异系数分别为7.44%、16.68%、21.52%、16.89%,不同品种甘薯膳食纤维含量和组成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甘薯膳食纤维含量、各组成成分之间均显著正相关;发酵黏度与SDF、SDF/IDF、果胶显著正相关,而乙醇产量、发酵效率与膳食纤维相关性均不显著,因此甘薯果胶等SDF是影响乙醇发酵特性的重要因素.提高甘薯TDF和SDF含量可以作为高膳食纤维专用品种的选育方向.【期刊名称】《中国粮油学报》【年(卷),期】2014(029)005【总页数】5页(P18-22)【关键词】甘薯;膳食纤维;构成成分;乙醇发酵【作者】孙健;钮福祥;岳瑞雪;徐飞;朱红【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徐州221131;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徐州221131;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徐州221131;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徐州221131;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徐州2211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2膳食纤维是食物中不被人体胃肠消化酶所分解的、不可消化植物成分的总称[1],膳食纤维具有预防便秘和结肠癌、预防心血管疾病、治疗肥胖症、消除外源有害物质等功效[2]。

甘薯品质鉴定实验报告(3篇)

甘薯品质鉴定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甘薯品质鉴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甘薯品质鉴定的操作步骤。

3. 评估不同品种甘薯的品质差异。

二、实验材料1. 甘薯样品:选取多个品种的甘薯作为实验材料,如普通甘薯、紫甘薯、黄甘薯等。

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切刀、量筒、显微镜、色差仪、pH计等。

3. 实验试剂:氯化钠、硫酸铜、氢氧化钠、无水乙醇等。

三、实验方法1. 外观鉴定:观察甘薯的形状、大小、颜色、皮薄厚、表面光滑度等特征,记录数据。

2. 色差分析:使用色差仪测量甘薯皮、肉的颜色,记录数据。

3. 淀粉含量测定:采用硫酸铜-碘量法测定甘薯淀粉含量。

4. pH值测定:使用pH计测定甘薯肉和皮的pH值。

5. 纤维素含量测定:采用纤维素酶法测定甘薯纤维素含量。

6. 营养成分分析:测定甘薯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四、实验步骤1. 外观鉴定:将甘薯样品洗净,观察并记录其形状、大小、颜色、皮薄厚、表面光滑度等特征。

2. 色差分析:将甘薯样品切成薄片,使用色差仪测量其皮、肉的颜色,记录数据。

3. 淀粉含量测定:将甘薯样品切成小块,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煮沸后加入硫酸铜溶液,用碘量法测定淀粉含量。

4. pH值测定:将甘薯样品切成小块,使用pH计测定其肉和皮的pH值。

5. 纤维素含量测定:将甘薯样品切成小块,加入适量的纤维素酶溶液,在适宜温度下反应一定时间,用碘量法测定纤维素含量。

6. 营养成分分析:将甘薯样品进行干燥、粉碎,采用常规方法测定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外观鉴定:不同品种甘薯的形状、大小、颜色、皮薄厚、表面光滑度等特征存在差异。

2. 色差分析:不同品种甘薯的皮、肉颜色存在差异,其中紫甘薯的皮、肉颜色较深。

3. 淀粉含量测定:不同品种甘薯的淀粉含量存在差异,普通甘薯的淀粉含量较高。

4. pH值测定:不同品种甘薯的肉和皮pH值存在差异,其中紫甘薯的pH值较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cnl y X zo 2 0 8 C i ) eh o g , uh u2 1 0 , hn o a
Ab t a t lv n fe h s e p tt a it s a d f u t e we t o ao p w e a it swe es lce o su y t e r — sr c :E e e r s we t oa o v rei n o re n s ep t t o d rv r i r ee td t t d e e ee h lt n h p b t e h u l y t i i e d ymatr tr h,p o en,s l b e s g r e u e u a o tn n t a ai s i ewe n t e q ai r t l r t ,sac o t as k e r ti ou l u a ,r d c d s g rc n e t d eh — a
s rhcnetP< .5 n rt ncnetP<00 )o f s w e oa ,adtecr linbtene ao t c otn( 00 )adpo i otn( a e .5 f r hs et t o n or a o e e t nl e p t h et w h
ye d a d q ai r i fs ep tt o d rw s n ts n f a t h e r s in e u t n b t e t a o il n il n u l y t t o we to ao p w e a o i i c n .T e r g e so q ai ewe n e h n l ed a d t as g i o y
f s s et tt q a t t i a et l hda l w :Y=2 06+0 12 l . 6 X 0 2 8 3 P<00 ) r h w e oa u ly r t w s s bi e s o o s e p o i a s a s fl .8 . 6 X +10 4 2+ .4 X ( .5
量与鲜甘薯 的干率呈极 显著 正相关 , 与淀粉和蛋 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 乙醇产 量与甘薯 粉各品质性状 之间 相关 性未 达到显著水平 ; 乙醇产量与鲜甘薯 品质性状之 间线性 回归分析呈显著水平 , 建立 的回归方程为 : Y:
2 06+0 12 +10 4 .4 X ( 0 0 ) y为 乙醇 产 量 , l 淀 粉 、 为 蛋 白质 、 为 还 原 糖 ) 乙 醇 .8 . 6X, . 6X 十02 8 P< .5 ( X 为 ; 产 量 与甘 薯粉 品质 性 状 之 间线 性 回归 分析 未 达 到显 著水 平 。 关 键 词 : 薯 ( o oabtt ( . a . ; 甘 1 m e a a L )L i ) 乙醇 ; 质 ; 关 分 析 p as n 品 相 中 图分 类 号 : 3 S5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1 4—12 ( 00 0 0 1 0 0 5 4 2 1 ) 5— 6 3— 5
Co r l to e we n t n ly ed nd qu lt r is o we t t t r ea i n b t e e ha o i l a a iy t a t f s e po a o
S N J n , HA G C i ig , U u— e , I o gmi , H N i u U i Z N u— n Y E R i u L n — n Z A G A - n a y x H j
( ntueo we o t, hns A a e yo r utrl c ne, uhu2 12 ,C i ; X zo ntu Istt fS et t o C i e cdm A i l a i c X zo 2 1 1 hn uhuIstt o i pa e f g c u Se s a i ef
s e to t v r t s eh n ly l s o e i ic n y p s ie c r lt n w t dy ma e o t t P <0 0 ) w e t o ai i , ta o i d h w d s nf a t o iv o ea o i r t r cne ( p a ee e g i l t r i h t n .1 ,
( 中国农业科 学院 甘薯研究所 , 江苏 徐州 2 12 ; 2 1 1 徐州工程学院 ,江苏 徐州 2 10 ) 2 0 8

要: 分别选用 1 个 品种鲜甘薯和 1 品种甘薯 粉 , 1 4个 对甘薯 干率 、 淀粉 、 白质 、 蛋 可溶 性糖 和还原糖 含量
等品质特性 与乙醇 产量 进行 相关性研 究。结果 表明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品种甘薯 乙醇 产量差异极 显著 ( 不 P<00 ) 乙醇产 .1 ;
浙江农业学报 At gi l re h i g ni2 ( )6 3— 1 ,0 0 c A r ut a ea es 2 5 :1 6 7 2 1 a c u Z jn s
甘 薯 品质 特 性 与 乙醇产 量 相 关 性
孙 健 张翠英 岳瑞 雪 李洪 民 , , , , 张爱君
n ly ed wih c reai n a ayssm eh d . Th e ulss we h tdi e e e o t no il s sg fc nta o o i l t o r lto n l i t o s e r s t ho d t a f rnc feha lye d wa ini a m ng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