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卫星通信1

合集下载

军队信息化与卫星通信技术应用

军队信息化与卫星通信技术应用

军队信息化与卫星通信技术应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军队发展的重要战略。

而卫星通信作为信息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军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军队信息化与卫星通信技术应用的相关议题,包括卫星通信技术的特点、军队信息化的需求、卫星通信技术在军队中的应用实例等。

一、卫星通信技术的特点卫星通信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进行通信传输的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 广播覆盖范围广:卫星通信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号覆盖,无论是陆地、海洋还是空中,都可以实现有效的通信。

2. 高度稳定性:卫星通信系统可以抵御天气干扰,无论是恶劣的天气条件还是复杂的地理环境,都能够保持较好的通信质量。

3. 大带宽、高速传输:卫星通信可以提供大带宽和高速传输的能力,可以满足军队信息化对于数据传输和实时通信的需求。

二、军队信息化的需求军队信息化是指将信息技术与军事运作有机结合,实现军事指挥、信息传输和决策支持等方面的现代化。

军队信息化的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战场环境感知: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战场环境信息,包括敌我情况、地形地貌等,为战略决策提供依据。

2. 实时通信和指挥:军队需要实现实时的通信和指挥,确保各个作战单元之间的协同作战和战术决策的及时性。

3. 数据传输和存储:军队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数据传输和存储,包括战术图像、情报信息等,以支持作战指挥和决策。

4. 保密通信:军队信息化需要高度保密的通信手段,以防止敌方对通信内容的窃听和破解,确保作战安全。

三、卫星通信技术在军队中的应用实例卫星通信技术在军队信息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实例:1. 军事情报获取与共享:通过卫星通信技术,军队可以实现对敌情的实时监视和情报获取,同时可以快速将情报共享给指挥员和作战人员。

2. 战场指挥和控制:卫星通信技术可以实现作战指挥中的远程通信和实时指挥。

指挥员可以通过卫星通信系统与指挥所、前线作战单元进行即时的指挥和控制。

3. 部队联勤保障:卫星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军队中各个部队之间的联勤保障,比如运输车辆和前沿作战部队之间的物资调度、后勤支援等。

军事卫星通信论文(2)

军事卫星通信论文(2)

军事卫星通信论文(2)军事卫星通信论文篇二《基于信息栅格技术的军事卫星通信问题研究》摘要:栅格技术具有资源范围广、分布性强、异构性复杂的特点,已成为各军事强国军事网络建设的发展方向。

该文介绍了信息栅格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美军GIG的特点,针对我军信息栅格与卫星通信一体化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信息栅格;卫星通信;GIG1 信息栅格技术的介绍在1999年出版的《栅格:未来计算结构的蓝图》一书中,美国科学家伊恩・福斯特首次提出信息栅格的概念。

该书对信息栅格的定义是:信息栅格是构筑在internet上的一组新技术,它将高速互联网、高性能计算机、大型数据库、传感器、远程设备等融为一体,为用户提供更多资源、功能和交互。

人们设想把自己的计算机插入信息栅格,像从电力栅格中获得电力资源一样获得所需各种信息资源,于是产生了栅格技术在信息领域的广泛应用。

信息栅格的特点是使可利用的资源范围广泛,且具有很强的分布性、更复杂的异构性;使体系对资源的共享更具有目的性;引入虚拟组织的概念,且组织的构建具有动态性和可伸缩性;强调协同解决问题(协同工作)的能力及服务的有序性和可控性。

2 信息栅格技术的军事应用美军的C4ISR系统在指挥控制、预警探测、情报侦察、信息对抗与信息传输、保障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优越性,但在最近的几场局部战争实战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如:无法实现全球网络联网,对现代战场上产生的大量信息的加工能力不足,在联合作战中无法实现诸作战力量、作战系统、作战单元之间的互连、互通、互操作。

1999年,美军发布《国防信息基础设施主计划8.0版――实现GIG》,提出建设全球信息栅格(GIG,GLOBAL INFORMATION GRID),这是全球首个军事信息栅格的实例。

为了保证美军能够在未来战争中始终保持信息优势、决策优势和全球作战优势,美军全力打造GIG。

经过多年发展完善,GIG已经成为美军的军事信息系统基础平台,可实现美军在全球任意地点、不同需求用户之间应用程序的互联、互操作。

军事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军事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军事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与应用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新军事革命的发展, 战争对抗从传统的人员和机械化武器的规模对抗转变为人员质量、信息化武器和信息化的指挥控制体系的对抗,这正在对世界军事领域产生全方位、革命性的影响。

而军事卫星通信系统的变革与发展在此次信息化变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军事卫星通信在现代军事行动中之所以作用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重要,关键原因在于军事卫星通信可完成众多的军事任务,诸如转发话音和数据,搜集图片和信号情报,提供定位信息,预警敌人的导弹发射以及提供气象数据等,特别是在远程军事通信中更见其独特威力,它为军事指挥官提供的灵活性、实时性、全球通信覆盖能力以及战术机动性均是其他通信媒介难以实现的,英、阿马岛之战、海湾战争、科索沃冲突都充分体现了军事卫星通信的优越性。

一、军事卫星通信在在海湾战争中的应用自上世纪60年代卫星通信进入实用阶段以来,军事通信装备的身影开始在太空出现。

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是军用卫星通信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那次战争被认为是第一次信息化战争,以美军为首的多国联军在战争中传输的信息量大得惊人,其中70%~80%是经由卫星传输的,因此,通信卫星一跃而成为美军战时通信的主力。

此后,美军对通信卫星的倚重与日俱增。

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及其盟军共运用了九个系列共23颗通信卫星。

其中,主要有国防卫星通信系统、舰队卫星通信系统、英军的天网卫星和北约卫星通信系统、国际卫星通信系统和国际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等,并将研制中的军事战略和战术卫星中继卫星转发器搭载于舰队卫星上,作为连接美国本土与海湾前线的指挥手段。

其中,国防卫星通信系统构成对海湾战区部队实施指挥控制与美国本土、欧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远程通信的支柱。

在地面战争开始时,开通了105条连接美国与欧洲几个战区间的远程通信线路。

到海湾战争结束时,它提供的多路通信业务占美军通信总量的75%以上。

二、军事卫星通信的优缺点军事卫星通信同现在常用的电缆通信、微波通信等相比,优点缺点如下:一是远。

信息化国防卫星通信在军事通信中的关键作用

信息化国防卫星通信在军事通信中的关键作用

信息化国防卫星通信在军事通信中的关键作用在现代战争中,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传递和共享成为战场上的关键环节。

而信息化国防卫星通信作为一种高效、可靠的通信手段,在军事通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就信息化国防卫星通信在军事通信中的关键作用展开讨论。

一、提供全球覆盖的通信能力信息化国防卫星通信利用卫星与地面设备之间的连通,具备全球范围的通信能力。

无论处于世界的任何角落,都可以通过卫星进行通信传输。

这一优势使军队能够实现实时、高效的指挥与控制,从而提高作战效能。

二、保障通信安全和可靠性信息化国防卫星通信采用了先进的加密技术,确保通信内容的安全性。

通过对通信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可以有效防止敌方对通信内容的窃听和干扰。

此外,卫星通信具备强大的抗干扰能力,能够有效应对干扰信号,保障通信的可靠性。

三、支持多样化通信需求信息化国防卫星通信具备高带宽、多频段的通信能力,能够同时支持多种通信需求。

军事通信中,既有传输大规模数据的需求,也有实时语音和视频通信的需求。

卫星通信的高带宽、低延迟的特点,满足了这些多样化通信需求,提供了全方位的通信支持。

四、实现战场信息共享信息化国防卫星通信通过建立战场网络,实现了战场信息的共享。

各作战单元之间可以实时传输战场情报、指令和战术信息,实现信息的共享与协同。

这种实时共享的方式,使得军队能够动态响应战场变化,快速调配兵力,提高决策效率。

五、支持海空地立体作战信息化国防卫星通信可以实现空中、地面和海上作战单元之间的无缝连接。

通过卫星通信,军队可以实现跨领域的指挥和控制,实现海空地立体作战的协同。

这种立体作战的方式,使得军队能够全面掌握战场态势,有效指挥作战。

六、支持紧急救援和灾害应对信息化国防卫星通信具备快速部署的特点,可以在迅速的时间内为紧急救援和灾害应对提供通信保障。

在地震、洪水和恶劣气候等灾害事件中,卫星通信可以提供快速连接和信息传输的能力,协助救援行动的进行。

综上所述,信息化国防卫星通信在军事通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国防军事的军事通信

国防军事的军事通信

国防军事的军事通信军事通信在现代国防军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是保证军队指挥、控制、通信以及情报获取、分析和处理的重要手段,极大地提高了军队的作战效能和战斗力。

本文将通过介绍军事通信的定义、特点、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来探究国防军事的军事通信。

一、军事通信的定义与特点军事通信是指用于保障国家安全和军队作战的交流与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

其特点在于其快速、安全、准确和保密。

由于战争的快速决定性,军事通信需要具备高效性;由于敌情复杂多变,军事通信需要满足高保密性;由于指挥作战需要具备精准性,军事通信需要满足高准确性。

军事通信拥有的技术手段相对于一般通信更加高级。

军事通信设备具有更高的抗战争环境的能力,并具有强大的干扰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来自其他人员和设备的威胁。

此外,军事通信还具有区域性、点对点传输、多级传输和不间断传输等特点。

二、军事通信的应用军事通信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官兵通信、武器装备指挥与控制通信、情报获取、处理和传输等。

具体而言,通讯拥有军人在行动中保持联系的作用,而装备指挥与控制协助武器装备发挥战斗效能,情报获取则是加强对敌情的掌握和分析,拓展决策分析的范围。

由于现代战争的快速化、信息化、网络化,军事通信对于军队在作战中发挥优势至关重要。

随着战争形式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变化,军事通信也在不断向更加高级的技术手段转化,例如卫星通信、光纤通信、无线网络通信等。

三、军事通信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飞跃发展,军事通信正在向更加高级的技术转化,并且在智能化、数字化、自主化、主动化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进展。

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网络化通信将更加广泛。

随着军队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军事通信人员需建立更为智能化、自主化、网络化的通讯系统,以实现信息的互连、共享、支持,以及多路径和多方式等性质的发挥。

二是",借助新型技术革新传输手段。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急速发展,新技术成果将广泛运用到军事通信中,包括光通信、量子通信、激光通信、无人机通信等,从而实现更快、更准、更安全、更保密的通信工作。

信息化国防卫星通信在军事指挥中的作用

信息化国防卫星通信在军事指挥中的作用

信息化国防卫星通信在军事指挥中的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国防卫星通信在军事指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提高军事指挥效能、保障国家安全、实现信息化指挥等方面探讨信息化国防卫星通信的作用。

一、提高军事指挥效能信息化国防卫星通信在军事指挥中发挥着集中、连续、高效的优势。

卫星通信系统可以通过全球范围内的卫星网络,实现军事指挥系统之间的高速传输和实时通信。

军事指挥人员可以通过卫星通信系统获取各种战场信息和数据,快速作出决策和指令。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指挥决策的准确性和灵活性,还能够缩短指挥链条,提高指挥效能。

二、保障国家安全信息化国防卫星通信在保障国家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卫星通信系统能够实现军民融合,将军事指挥系统与民用通信网络相结合。

这种融合能够提高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有效预防和打击网络攻击和信息泄露。

其次,卫星通信系统能够实现远程军事侦察和监视,及时获取敌方情报和动态,为国家安全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卫星通信系统还可以用于危机应对和国内外救灾行动,提高国家的应急响应能力,保障国家安全。

三、实现信息化指挥信息化国防卫星通信实现了信息化指挥,提高了指挥决策的科学性和精确性。

卫星通信系统能够实时传输各种信息和数据,包括图像、声音、视频等,为指挥决策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来源。

军事指挥人员可以通过卫星通信系统实现分布式指挥,即使身处不同地点,仍能实施同一指令,协同完成任务。

此外,卫星通信系统还具备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的特点,能够保障指挥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信息化国防卫星通信在军事指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提高军事指挥效能,保障国家安全,并实现信息化指挥。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相信信息化国防卫星通信在未来的军事指挥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国家安全和军队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部队里的千里眼——军事卫星

部队里的千里眼——军事卫星

部队里的千里眼——军事卫星在军事上,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要知道对方首先要看清对方。

观察仪器主要包括四大类:(一)、光学观察镜(二)、红外线夜视仪和微光夜视仪(三)、雷达和声纳(四)、侦察机和军事卫星其中要数军事卫星飞得最高,看得最远,情报最全面。

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958年到现在,世界各国共发射军用卫星2千多颗,约占世界各国航天器发射数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在五十年代末期,一些发达国家就开始研究试验人造地球卫星用于军事的问题。

到六十年代中期,各种军用卫星已经相继投入使用。

七十年代之后,军用卫星得到很大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些国家现代作战指挥系统的战略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约有70%的长途军事通信是经卫星传送的。

军用卫星种类教多,主要包括:侦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测地卫星、反卫星卫星等。

一些民用卫星也兼有军事用途。

在军用卫星当中,数量最多、应用最广的是侦察卫星,主要包括:照相侦察卫星、电子侦察卫星、导弹预警卫星、海洋监视卫星四种。

1973年10月中东战争期间,美国和原苏联竞相发射卫星侦察情况。

美国通过卫星侦察,发现了埃及二、三军团的接合部是个薄弱环节,将情报提供给以色列。

以色列军队化装偷渡苏伊士运河,切断了埃及军队的后勤补给线,造成埃及的被动。

在此同时,原苏联总理柯金西带着卫星照片飞往开罗劝说埃及停火。

在侦察卫星日益发展的今天,任何重大的地面目标和军事行动,要想完全满过卫星的眼睛,是越来越困难了。

军用通信卫星是负担各种军事通信任务的卫星,包括战略通信卫星和战术通信卫星。

前者提供全球性的战略通信,后者提供地区性战略通信。

卫星通信就是利用卫星作为中间接力站,进行远距离无线电通信的一种手段。

要实现卫星通信,不仅地面上要设地面站,而且必须利用天上的地球同步卫星。

所谓地球同步卫星,就是运行周期与地球运行周期相同,方向也一致。

一颗同步卫星可覆盖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一。

如果在赤道上空等距离布放三颗同步卫星,基本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微波射频技术在军事通信中的应用

微波射频技术在军事通信中的应用

微波射频技术在军事通信中的应用随着现代战争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战争已经成为军事竞争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这种情况下,军事通信技术显得尤为重要,而微波射频技术作为军事通信中的重要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军事通信的基本概念、微波射频技术的定义和特点、微波射频技术在军事通信中的应用三个部分来进行详细阐述。

一、军事通信的基本概念军事通信是指在军事方面进行的各种信息交换活动,包括指挥与通信、情报信息和作战装备信息等各种形式的信息交流。

军事通信是现代战争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对于指挥战争、保证信息保密、提高作战效能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微波射频技术的定义和特点微波射频技术是指在高频段(典型的是300MHz~300GHz)的电波中进行通讯和信号处理。

这种技术具有频宽大、传输速率高、精度高、干扰少、保密性好等特点。

此外,微波射频技术还具备高灵敏度、抗干扰能力强、易于集成等优点,适合用于军事通信。

三、1.军事卫星通信军事卫星通信是军队进行信息交流和监控的重要手段。

微波射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卫星通信中,它能够提供稳定、高速、高质量的通讯服务。

此外,微波射频技术还可以提高军队作战指挥的效率,增强指挥官对作战进程的掌控能力。

2.雷达系统雷达系统是军事防卫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微波射频技术应用于雷达系统能够提高雷达系统的性能,增加探测能力,提高定位精度。

通过微波射频技术的优化,雷达系统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作战环境,提高军队作战的准确性和精度,降低风险。

3.电子干扰系统微波射频技术的另一项重要应用是电子干扰系统。

这种系统通过使用干扰信号来干扰对方的通信、雷达和其他电子设备,有效地破坏对方的军事设施和战时计划。

微波射频技术能够提高电子干扰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从而为军队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4.军事通讯设备微波射频技术还应用于军事通信设备的制造和维护。

通过微波射频技术,军事通讯设备可以实现精准的传输和接收,保证通讯的可靠性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引言 (1)二、军事卫星通信的概况 (1)三、军事卫星通信的系统结构 (2)1.多轨道、多卫星结构 (2)2.引进星际链路 (3)3.转发器的多卫星搭载 (3)4.多系统与多业务结合 (3)四、军事卫星技术的发展趋势 (4)1.多频段使用并重点向EHF发展 (4)2.更多地使用星上处理技术 (5)3.使用多种波束形式的天线 (5)4.星上资源的自主控制和自适应分配 (5)5.研究抗干扰能力强的信号形式及措施 (5)6.先进的多址技术 (6)五、总结 (6)军事卫星通信摘要:卫星通信在现在高技术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各军事大国都在大力发展军事卫星通信,而目前卫星通信又处于一个大的发展时期,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十年到二十年时间内,卫星通信将面临许多重大的改革。

关键词:军事卫星通信卫星系统Abstract: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in the role of the high-tech war now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e military powers are strongly in develop military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and at present and in a bigger development period, can foresee in the next ten years to twenty years time,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will face many major reform.Keyword s: military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atellite system一、引言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动用了12类50多颗各种军用和商用卫星构成战略侦察网,将沙特、伊、科边境的战况,及时传送到远在10000多千米之处的美国五角大楼,五角大楼将收到的情报进行处理,然后将最新信息发给前线的多国部队,以便做出反应,以精确制导技术以及陆、海、空三位一体的作战体系,将伊拉克的重要军事目标摧毁或者占领,使伊拉克的通信系统陷入瘫痪,并在100个小时内结束战斗,同时将己方伤亡减少到最低。

在海湾战争中,美国的军事卫星通信系统的成功运用,震惊了全世界,引起了全世界各个国家、地区争先发展本国的卫星通信系统,并在原先的制陆权、制海权、制空权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天权,由此可见卫星通信的重要作用。

我国也不甘落后,大力发展卫星通信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二、军事卫星通信的概况国外从60年代起便开发军用通信卫星及军用地球终端,最早投人应用的是美国的第一代DSCSf~ IDCSP)系统,它使用多颗周期为22小时的赤道准同步轨道卫星,于1967年正式运转.英国在1969年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军用静止通信卫星SkynetlA. 此后,美,英、法北约及苏联等国都发展了自己的军事卫星通信系统。

有的国家还开发了不弼用途的多个系统。

卫星通信受到军方重视,是因为它有一系列其它传输手段不可比拟的优点,例如:卫星通信线路相对容易建立,能提供稳定、畅通和可靠的全球范围的通信:它的通信容量大,适于传送各种形式的信息:尤其是它具有广播多址能力,使卫星复盖区内的各种终端部可通过卫星联嘲通信.现在,卫星通信已成为远程战略通信的主角,其战术应用亦日益扩大。

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在军事C3I系统中卫星通信具有关键性的地位。

一切事物均有其两面性.卫星通信用于军事也有自身的弱点。

因为通信卫星是公开暴鼯在空间轨道上的;所以,它易受敌方的窃收、干扰.乃至摧毁.卫星是整个通信网络的关键节点.万一出事全网将鸱于瘫痪,鞍以生存的大量战略和战术通信线路便将中断,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军事卫星通信的保密、抗干扰和抗摧毁便成为它特有的重要课题,在这方面,军用通信卫星采取了例如频谱扩展.多波束零位可控天线.星间链路、星上信号处理,梭加固等特殊的技术,使得军用卫星比民用卫星复杂昂贵得多.另外,军事通信要求地面终端具有机动性,这就希望它们能便于运送,甚至要求动中通;当然.能快速部署展开和建立通信也在军用要求之列,这些都给军用地面终端的研制带来难题.军用卫星通信有专用的频段;大体说来.现在宽带通信使用8/7GHz频段(SHF的x 波段),移动通信还大量使用400/250MHz的UHF频段,为对付干扰今后将向EHF频段发展。

卫星轨道多用静止轨道。

为避免摧毁等原因,也正在或将要采用斜轨道或超高轨道等特殊轨道。

三、军事卫星通信的系统结构1.多轨道、多卫星结构对地静止轨道的优点很多, 是现在卫星通信应用的主要轨道形式, 但是对地静止轨道有轨道位置有限、不能覆盖极区、位置固定容易受敌方的电子干扰和反卫星武器的攻击等缺点, 因此未来的军事卫星通信必须考虑使用其它轨道形式。

目前正在使用和研究的轨道除对地静止轨道外, 主要有倾斜圆轨道、大椭圆轨道和中、低轨道, 这些轨道形式各有优缺点, 在未来的军事卫星通信系统中必将同时存在。

为了提供对高纬度地区和极区的覆盖, 必须采用倾斜圆轨道或大椭圆轨道。

在卫星方面, 在大力发展象这样的大型卫星的同时, 也在不断发展小型卫星的研究和应用。

近年来, 由于个人通信业务的兴起, 全球对位于中、低轨道小卫星的研究方兴未艾,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有颗星的“千座星”才和有颗星的“铱”系统。

其实小卫星的最早应用就是军事领域, 美国海军多颗小卫星“白云”就一直担负着对其它国家海军的电子侦察任务。

在中、低轨道上分布数目众多的中、小卫星, 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容量, 减少传输时延, 更重要的是使敌方不能通过摧毁有限数目的卫星来瘫痪整个卫星通信网络。

其实满足全球战任务的卫星通信系统一开始就是建立在多轨道、多卫星基础上的, 但在早期, 这些不同轨道上的卫星属于不同的系统, 一个系统内的轨道结构又相对单一, 未来的军事卫星通信系统将是由多种轨道形式和大小卫/星结合组成的一体化立体空间结构。

2.引进星际链路在未来的多轨道、多卫星军事卫星通信系统中将采用星际链路。

使用星际链路获得以下好处大大减少对脆弱的地面中继的依赖, 减少传输时延由于减少了使用卫星到地面链路的频率, 因此可以降低被敌方截获和干扰的概率, 提高整个系统的生存能力采用星际链路也是提高网络抗摧毁的重要手段。

星际链路一般采用激光和毫米波作为传输手段。

例如美军的八卫星就采用了毫米波作星际中继链路。

3.转发器的多卫星搭载属于同一系统的不同转发器可以塔载在不同的宿主卫星上, 这种将转发器分散搭载的方式, 减少了系统对关链卫星的依赖, 可以大大提高通信系统的生存能力, 特别是对那些生命悠关的关键战略线路必须采取这种措施。

美军空军卫星通信系统就采用了这种形式。

4.多系统与多业务结合未来的军事卫星通信要能够提供远距离的宽带、窄带抗干扰业务, 以满足战略、战术、核用户的需求。

以固定站、可搬移站、车载站、机载站等为主要用户的战略通信系统要求的是宽带业务以舰载、机载、单兵电台等战术移动平台为主要用户的战术通信系统要求的是窄带业务, 核用户则是具有极强抗干扰和抗摧毁能力的窄带用户。

以上各种用户需求不仪表现在业务带宽不同, 更重要的是各种用户所具有的天线尺寸、发射功率、抗干扰要求等相差悬殊。

要满足大到十米以上天线、高到每秒上兆比特的数据速率, 小到只有手持机大小、低到每秒几十比特数据速率如此悬殊的用户需求, 必须根据各用户的特点和各军兵种的要求以不同的系统来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 多系统相结合是未来军事卫星通信系统的显著特点。

随着战场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未来的军事卫星通信系统不再只传送简单的电传和话音业务, 分组数据、传真也将成为未来战场的主要通信方式为了把前方侦察结果和轰炸效果快速传送到地面指挥中心, 图像业务也将在军事卫星系统中广泛应用, 将话音、数据、图像等业务在军事卫星网络中综合传输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未来的通信卫星还将与气象卫星、导航和定位卫星、侦察卫星结合使用。

网络组成更趋向于多样化、自动化。

以星际网络拓扑、地面网络拓扑、星地网络拓扑组成的未来“网络不仅抗干扰、抗摧毁能力更强, 而且在遭到破坏时网络的自组织、自恢复能力也更加容易。

四、军事卫星技术的发展趋势1.多频段使用并重点向EHF发展目前军事卫星通信主要使用的波段为UHF波段和SHF波段。

UFH波段可用频谱受限, 抗干扰和抗截获能力差, SHF波段也面临频谱拥挤、各种干扰增大的威胁, 其所能提供的带宽也将不能满足未来军事通信对扩频带宽的要求, 虽然可以通过增加卫星搭载的转发器数量、频率复用、空间复用、多种轨道、多颗卫星来提高卫星系统的能力, 但由于资金、技术和物理条件的限制, 这些方法都不是长远之计特别是在未来高强度电子对抗环境下, UFH和SHF波段都不能满足系统对抗干扰能力和抗核爆能力的要求, 向更高的波段EHF波段发展是必然的趋势。

EFH不仅能提供足够宽的扩频带宽, 而且能够满足未来宽带的战略通信要求向EHF波段的转移还意味着更小的天线尺寸或更大的增益,小的终端尺寸EFH波段还便于星上多波束天线和星上调零技术的实现。

位于EHF波段的20/30GHz、20/44GHz, 已被投入应用, 目前正在研究是一60~300GHz, 主要是解决较大的降雨损耗和功率器件技术。

2.更多地使用星上处理技术早期应用于军事卫星通信系统的限幅转发器,在敌方较大的上行干扰情况下, 不仅使信号有一的信噪比损失, 而且星上功率被上行强干扰信号捕获, 使得下行链路的抗干扰容限大大降低, 甚至不能正常接收。

因此未来军事卫星通信系统中将越来越多地采用星上处理转发器。

星上处理技术可以隔离上行和下行的干扰, 充分利用星上功率, 大大提高链路的抗干扰能力。

星上处理技术包括星上解扩∕扩频、解调调制、交织∕去交织、差错译码∕编码、基带交换等技术。

3.使用多种波束形式的天线未来的军事卫星通信将更多地用多波束天线、星上调零天线和可控点波束天线。

采用多波束天线和可控点波束天线能够对星上的宝贵功率资源充分利用, 提供对重点区域和重点用户充分的支持, 以及减少被敌方检测的概率采用星上调零技术则可以提高对干扰信号的空间处理能力, 大大提高抗上行链路的抗干扰能力。

这些技术已在目前的军事卫星系统中得到应用, 相信在未来的系统中将会得到加强。

4.星上资源的自主控制和自适应分配星上最重要的资源是频率资源和功率资源, 如何对星上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是有效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的有效途径。

未来卫星的星上处理能力使得在星上把卫星资源对不同转发器、不同波束在众多战术用户之间进行按需分配是很有吸引力, 也是可能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