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题库答案完整版

合集下载

学前科研与论文写作第一章练习与答案

学前科研与论文写作第一章练习与答案

第一章一、选择题1.采用多种方法并从多学科角度去探讨学前教育现象及规律,充分体现了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B)1-11 A.现代化B.综合化C.生态化D.现场化2.研究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影响,不能专门设计一组家长进行放任型教育,这体现了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特殊性之一(D)1-7 A.持久性 B.实践性C.推测性D.有条件的控制3.根据实验场地的不同,可把实验分为实验室实验和(B)1-10 A.办公室实验B.现场实验C.实验室外实验D.教室实验4.科学研究是(A.探求知识、解决问题的创造性 )活动。

P4A.探求知识、解决问题的创造性B.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尝试性C.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探讨性D.探求知识、探讨问题的认识性5.跨文化研究是指( A.将同一课题应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研究P10 )。

A.将同一课题应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研究B.将同一课题应用在相同文化背景下的研究C.将不同课题应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研究D.将不同课题应用在相同文化背景下的研究6.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是关于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 B.一般方法论 )。

P15A.特殊方法论B.一般方法论C.具体方法论D.哲学方法论7.科学研究最主要的特点在于( D.“创新” )A.“继承”B.“借鉴”C.“发展”D.“创新”8.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实验大都是( B.现场实验 P7 )A.实验室实验B.现场实验C.标准化实验D.同质性实验9.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现代化主要是指(D.研究技术设备和手段的现代化 P13 )A.研究资料获得手段的现代化B.研究信息处理手段的现代化C.研究数据处理过程的现代化D.研究技术设备和手段的现代化10.最高级最抽象最普遍的方法论层次是( D.哲学方法论 P16 )A.一般方法论B.具体方法论C.系统方法论D.哲学方法论11.( D.无条件的控制 )不是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

特点:(1)多因素;(2)实践性;(3)持久性;(4)有条件的控制;A.多因素B.实践性C.持久性D.无条件的控制12.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生态化趋势有利于提高教育的( C.外部效度 P8)。

10月浙江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全文

10月浙江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浙江省2018年10月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88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国社会学习理论家___________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提出了观察学习的社会学习理论观,认为儿童的个性是在观察过程中形成的。

( )A.班杜拉B.杜威C.皮亚杰D.布鲁纳2.每组被试少于30人的两组平均数显著性比较用( )A.F检验B.t检验C.Z检验D.卡方检验3.观察法可分为四大类,下列哪个表述不属于四大类之列?( )A.描述记叙法B.等级评定法C.取样观察法D.系列记录法4.称为标准化访谈的是( )A.半结构性访谈B.非结构性访谈C.结构性访谈D.个别访谈5.勒温行动研究四环节模式中的第四环节是( )A.计划B.行动C.反思D.考察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12.要使材料的编制达到标准化,通常要注意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度问题。

3.严格按要求选拔被试,一般要求样本要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样本年龄要准确。

4.学前教育观察研究是在自然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观察客观对象,收集、分析事物感性资料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5.学前教育实验研究的种类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实验室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学前教育经验总结研究的两个阶段:一是先进幼教经验的___________;二是对先进幼教经验的___________。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自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自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文献资料的来源可以分成_____种。

( )A.2B.3C.4D.52.利用录音手段进行研究,属于( )A.常规研究B.现代化手段研究C.个案研究D.成组研究3.以下哪一种研究方法是由实际工作者与专家合作实施的?( )A.观察法B.文献法C.调查法D.行动研究4.一般来说,最佳的行动研究报告应该是( )A.反思报告B.行动报告C.个案报告D.调查报告5.以下哪一种方法比较方便、经济?( )A.实验法B.文献法C.调查法D.行动研究6.学前教育观察概括起来主要有_____大类。

( )A.2B.3C.4D.57.通过设计一组成对的故事测查儿童,观察分析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特点,这种方法称为( )A.故事访谈法B.两难故事法C.对偶故事法D.创设情境法8.学前教育实验最本质的特点是( )A.有目的地控制变量B.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C.致物以变D.有明确的实验设计和确定的实验程序9.在一项实验中,必须有_____种变量。

( )A.2B.3C.4D.510.以下哪一项不是课题的主要来源?( )A.理论B.实践C.规划D.文献11.以下不属于地位量数的是( )A.次第量B.标准分数C.等级量D.相关量12.当我们需要检验所获得的样本分布是否符合正态时,我们应该使用( )A.Z检验B.t检验C.F检验D.χ2检验13.如果在研究之前,我们能够预测差异的方向,那么可以采用( )A.单侧检验B.双侧检验C.趋势分析D.方向分析14.如果行为出现的频率比较低,我们可以采用( )A.时间取样观察B.事件取样观察C.定期记录法D.持续记录法15.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问卷的一般结构?( )A.前言B.指导语C.正文D.结束语16.强调采用多种方法、多种角度来研究教育规律,这符合教育研究的( )A.多元化趋势B.综合化趋势C.跨学科趋势D.交叉化趋势17.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 )A.持久性B.实践性C.系统性D.多因素18.能够避免被试的个体差异,但可能带来疲劳误差的是( )A.单组B.等组C.轮组D.同组19.以下有关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陈述哪一个是错的?( )A.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是一种多因素的研究B.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是一种持久性的研究C.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无法对无关变量进行控制D.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是一种实践性的研究20.系统方法论中的“新三论”是指( )A.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B.系统论、信息论、耗散结构论C.耗散结构论、协同学论、突变论 D.耗散结构论、系统论、突变论21.课题的选择要考虑自身的主客观条件,这符合( )A.科学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C.可行性原则D.实事求是原则22.某位研究者随机抽取200名3-7岁儿童,并测量其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从而得出了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规律,他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属于( )A.纵向研究B.横向研究C.成组研究D.实验研究23.在进行研究之前,我们一般需要与被试保持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这符合研究材料标准化中的( )A.关系性原则B.合作性原则C.熟悉原则D.情绪性原则24.在某项追踪研究中,由于被试意外死亡导致研究无法继续,这种问题属于( )A.被试流失B.被试失效C.被试取样太小D.研究失效25.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第三个阶段是( )A.计划阶段B.搜集阶段C.执行阶段D.分析阶段26.活动产品分析法属于( )A.等级评定B.实物分析C.直接观察D.间接观察27.以下关于访谈法的描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访谈没有明确的目的性B.访谈过程是一个由访谈者到受访者的单向过程C.访谈中不必过多地介绍细节D.在访谈过程中,双方的言语交换是不平等的28.以下哪一种研究方法既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又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A.访谈法B.行动研究C.实验法D.调查法29.以下有关问卷结构的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 )A.标题是对课题的高度、简洁概括的反映B.指导语有时可以附有例题C.问题必须具体D.结束语不能可有可无30.如果一组数据中存在极端数据,在描述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时,我们应该用( )A.算术平均数B.中位数C.方差D.差异系数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5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第五章练习与答案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第五章练习与答案

学前教育科研与论文写作第五章练习与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方法属于观察陈述方法的是(A)5-135A.轶事记录B.问题调查C.环境条件记录D.课业笔记2.以下哪项不属于间接观察法(C)5-150A.谈话法B.对偶故事法C.图示量表法D.两难故事法3.科学儿童心理学创始人普莱尔从自己的孩子出生开始,每天早、中、晚对其进行观察,连续记录三年,并将记录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于1882年著成《儿童心理》一书。

他所采用的观察法属于(D)5-136 A.系列记录法 B.持续记录法C.轶事记录法D.日记描述法4.等级评定法操作简便易行,节省时间、人力,但也存在一些局限,表现在(A)5-150A.容易造成评定等级误差B. 不便核查C.主试需要进行大量的训练D.使用范围小6.下列方法属于行动研究中的观察陈述方法的是(A)5-136A.轶事记录B.问题调查C.环境条件记录D.课业笔记7.下列全部属于间接观察法的一组是(B)5-135A.谈话法、对偶故事法和等级评定法B. 谈话法、对偶故事法和活动产品分析法C.谈话法、对偶故事法和事件取样法D.谈话法、对偶故事法和时间取样法8.创设情境法属于(B)5-130A.两难故事法B.间接观察法C.对偶故事法D.直接观察法9.不是记录一个被试的连续的行为,而是着重记录观察者感兴趣且认为有价值的行为的记录方法就是(D)5-136A.持续记录法B.系列记录法C. 日记描述法D.轶事记录法10.与其它三种方法不属于同一类观察方法的是(A)5-154A.对偶故事法B.数字量表法C. 图示量表法D.累计评定法二、名词解释题1.学前教育观察研究 5-130答∶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客观对象,收集、分析事物感性资料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2.活动产品分析法5-151答∶是对儿童活动产品或劳动成果进行观察分析,从而探究教育与人的发展规律。

2.取样观察法5-138答∶取样观察法是以行为为样本的研究方法,经过选择,使用预定类型,在一定时间内,观察者在各种各样变化的背景中选取被试行为样本,它不需要详细地描述行为,可减少记录的时间。

2021年1月广东自考《0088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真题和答案

2021年1月广东自考《0088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真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88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强调在真实的自然与社会的生态环境中研究自然规律,提高教育的外部效度,这体现了学前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是(A)
A.生态化
B.现场化
C.跨文化
D.综合化
2.课题选择要具备主客观条件,以保证课题顺利进行,高质量地完成任务,体现了课题选择的(C)
A.进取性原则
B.需要性原则
C.可行性原则
D.前沿性原则
3.在实验过程中,因被试转学而导致的困难属于(C)
A.被试不合作
B.家长不合作
C.被试流失
D.环境干扰
4.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若要对结果进行定性分析,第一步是(A)
A.确定定性分析目标
B.审核原始材料
C.评定原始材料
D.分析材料
5.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搜集资料的基本途径是(A)
A.学前教育观察研究
B.学前教育访谈研究
C.学前教育实验研究
D.学前教育经验总结研究
6.等级评定法的缺点不包括(B)
A.运用等级评定法收集的资料可靠性较小,这是由于评定者在做出判断时,容易带有主观偏见
B.使用范围小
第1页共7页。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第四章练习与答案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第四章练习与答案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第四章练习与答案学前教育科研与论文写作第四章练习与答案一、选择题1.定量统计分析在进行完数据处理、绘制图表的工作后,还需进行(B)4-93A.资料评定B异显著性检验C.按类登记D.资料审核2.简明扼要地说明研究的全部结果,使其具有客观性和概括性的是(A)4-102 A.结论 B.研究目的C.研究方法D.结果3.论文撰写有一定的格式要求。

应该在论文的哪个部分指出研究的应用价值和提出研究的不足?(A)4-102A.讨论B.结论C.研究方法D.结果4.交待"怎样进行随机抽样"的论文部分是(A)4-100A.研究方法B.文献综述C.讨论D. 研究目的5.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综合化表现在学前教育科学跨学科的研究和(C)4-12A.现代化B. 数学化C.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D.跨文化6.研究设计与程序应该在论文的哪个部分交待?(C)4-100A.研究目的B.结果C.研究方法D.讨论9.定性分析一般包括三个过程,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4-95A.确定分析目标-整理原始资料-分析资料B.整理原始资料-分析资料-确定分析目标C.确定分析目标-分析资料-整理原始资料D.分析资料-确定分析目标-整理原始资料10.论文摘要一般多少字比较合适?(B)4-100A.100字左右B.200字左右C.300字左右D.400字左右8.说明“研究问题的内容、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应在论文的哪个部分交代?(A)4-100A.研究目的B.摘要C.研究方法D.讨论9.定量分析的步骤是(C)4-92A.数据处理-差异显著性检验-绘制图表B.绘制图表-差异显著性检验-数据处理C.数据处理-绘制图表-差异显著性检验D.绘制图表-数据处理-差异显著性检验二、填空题1.资料审核就是对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检查,核实其真伪,将不合格的资料删除,有缺漏的资料补填清楚,然后清点全部资料总数,若有不足,需收集资料,给以补充,以保证研究结果的质量。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练习与答案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练习与答案

学前教育科研与论文写作第五章练习与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方法属于观察陈述方法的是(A) 5-135A.轶事记录B•问题调查C.环境条件记录D.课业笔记2.以下哪项不属于间接观察法(C) 5-150A.谈话法B.对偶故事法C.图示量表法D.两难故事法3.科学儿童心理学创始人普莱尔从自己的孩子出生开始,每天早、中、晚对其进行观察,连续记录三年,并将记录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于1882年著成《儿童心理》一书。

他所釆用的观察法属于(D) 5-136 A.系列记录法 B.持续记录法C.轶事记录法D.日记描述法4.等级评定法操作简便易行,节省时间、人力,但也存在一些局限, 表现在(A) 5-150A.容易造成评定等级误差B.不便核查C.主试需要进行大量的训练D.使用范围小6.下列方法属于行动研究中的观察陈述方法的是(A) 5-136A.轶事记录B.问题调查C.环境条件记录D.课业笔记7.下列全部属于间接观察法的一组是(B) 5-135A.谈话法、对偶故事法和等级评定法B•谈话法、对偶故事法和活动产品分析法C.谈话法、对偶故事法和事件取样法D.谈话法、对偶故事法和时间取样法&创设情境法属于(B) 5-130A.两难故事法B.间接观察法C.对偶故事法D.直接观察法9.不是记录一个被试的连续的行为,而是着重记录观察者感兴趣且认为有价值的行为的记录方法就是(D) 5-136A.持续记录法B.系列记录法C.日记描述法D.轶事记录法10.与其它三种方法不属于同一类观察方法的是(A) 5-154A.对偶故事法B.数字量表法C.图示量表法D.累计评定法二、名词解释题1.学前教育观察研究5-130答: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客观对象,收集、分析事物感性资料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2.活动产品分析法5-151是对儿童活动产品或劳动成果进行观察分析,从而探究教育与人的发展规律。

2.取样观察法5-138答:取样观察法是以行为为样木的研究方法,经过选择,使用预定类型, 在一定时间内,观察者在各种各样变化的背景中选取被试行为样本, 它不需要详细地描述行为,可减少记录的时间。

10月全国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10月全国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1全国 2019年 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881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30 分)、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 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科学研究重要特点在于 ( ) A. 继承 B.借鉴C.批判D.创新2.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大都是 ( )A.实验室实验 B.现场实验C.标准化实验D.同质性实验 3.跨文化研究是指 ( )A. 将同一课题应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研究B. 将同一课题应用在相同文化背景下的研究C. 将不同课题应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研究D. 将不同课题应用在相同文化背景下的研究 4.方法论是关于科学 ( )A.特殊研究方法的理论B.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C.具体研究方法的理论D.所有研究方法的理论5. 华生对儿童惧怕问题的研究设计,让小孩在摸白鼠时会听到铜棒尖锐的声音。

这是违背了( )A.活动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教育性原则6.学前教育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 )A.怎么研究B.研究什么C. 谁来研究D. 研究结果是什么7.观察、实验、调查访谈、测验等方法所属于的研究方法是 ()8. 研究的一致性程序被称为 ()A. 区分度B. 难度C. 效度D. 信度A. 收集资料类B.定性分析类C .定量分析类D .描述资料类9. 在实验研究中要尽量排除的是( )23A. 无关变量B. 相关变量C.有关变量D.实验变量11.两组以上被试的实验结果,如果是不连续数值的差异显著性检验宜用 ( )A.t 检验B.Z 检验C.2检验D.F 检验12.研究论文的摘要一般在( ) A.100 字以内 B.200 字左右 C.400字左右D.500字左右13.研究的价值除了以结果的可靠性为条件,还须依赖于( )A. 假设的正确性B. 方法的科学性C. 实验的成功率D.内容的思想性14.下面哪一项是学前教育研究搜集材料的基本途径,是其他研究方法的基础( )A.观察研究B.实验研究C. 调查研究D. 行动研究 15.下列表述有问.题..的是观察( ) A.要有明确的目的 B.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C.要在自然状态下进行D.要客观与主观相结合16.早在 1774 年裴斯泰洛齐首先运用了什么方法,写成研究著作;接着达尔文也用此法写 成了《一个婴儿的传略》 ( ) A.系列记录法 B.日记描述法 C.轶事记录法D.持续记录法17.电话采访和网上聊天都属于( )A.结构性访谈B.间接访谈C.个体访谈D.正式访谈18.实验研究能够揭示变量之间的( )A.函数关系B.差异系数C.相关系数D.因果关系19.最常用的一种实验设计模式是( )A.单组单因素一个层次B.单组单因素两个层次C.等组单因素一个层次D.等组单因素两个层次20.误差最大,被有些人称为“非实验设计”的是()10. 下列表述不.妥.当.的是 (A. 样本要有代表性C. 抽样要有随机性)B. 被试年龄要准确 D. 样本要有特殊性4A. 假实验 C.准实验21.编制问卷的第一 步是 A. 选定问题排列方式 C. 建立理论建构22.问卷中的问题的排列不宜..()A.由浅入深B.先易后难 C .先简后繁D .先开放后封闭23.能用于研究历史, 也能用于研究现状, 还能用来预见未来的一种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 科学研究方法是( ) A.观察研究 B.文献研究 C.经验研究D.实验研究24.资料剪辑、摘录或观点综述、简介、述评等属于( )A.第一手文献B.第二手文献C.第三手文献D.综合性文献25.我国古代第一篇教育文献《学记》就是我国两千多年前古代教育( )A.调查的综合性报告B.实验的全面性记述C.观察的总结性述评D.经验的系统性总结26.学前教育行动研究的主要功能和目标都是( )A.理论创新B.发展理论 C .改进工作D .推广应用27.勒温认为行动研究的循环圈模式是( )A.行动一反思一考察一计划B.计划一行动一考察一反思C.反思一行动一考察一计划D.计划一反思一行动一考察28.推论统计这种统计分析方法带有( )A.预测性质B.描述性质C.解读性质D.测量性质29.人们日常所讲的平均数或均数是( )A. 中位数B. 加权平均数C. 调和平均数D. 算术平均数30.最常用的相对差异量(用 CV 来表示)是( ) A.差异量数 B.差异系数 C. 地位量数D. 集中量数B. 前实验 D.真实验 )B.确定问题类型 D. 寻找参考问卷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0 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5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题库答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题库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B3.D4.C5.C6.D7.A8.D9.B 10.C 11.A 12.D 13.B 14.D 15.B 16.C 17.C 18.D 19.B 20.A 21.C 22.C 23.A 24.B 25.C 26.A 27.C 28.C 29.B 30.D 31.D 32.B 33.B 34.B 35.B 36.C 37.C 38.A 39.A 40.D 41D 42.D 43.C 44.A 45.B 46.C 47.A 48.D 49.A50.B51.C 52.A 53.C 54.D 55.B 56.D 57.B 58.A 59.A 60.B61.D 62.B 63.C 64.D 65.C 66.A 67.D 68.B 69.A 70.C 71.B 72.D 73.C 74.A 75.C 76.D 77.C 78.A 79.A 80.B 81.B 82.D 83.C 84.A 85.C 86.B 87.C 88.B 89.A 90.B91.C 92.B 93.C 94.C 95.B 96.B 97.A 98.C 99.A 100.B二、填空题1.测谎题; 11.学前教育与人2.计量审核; 12.学前教育观察研究3.差异显着性分析; 13.因素分析4.无关变量; 14.日记描述法5.实验因子; 15.持续记录表6.有目的地控制变量; 16.特殊访谈7.同质性; 17.有目的地控制变量8.前沿性; 18.准实验9.接轨性; 19.建立理论建构10.逻辑分析法; 20.非结构性访谈21.内审; 31.暗中观察22.《学记》; 32.耗散结构论23.调查; 33.3024.研究方法; 34.教育经验25.社会系统误差; 35.勒温26.积累文献; 36.指导性27.方差和标准差; 37.访谈28.测量等值; 38.等值性29. 学前教育观察研究; 39.前实验30.差异量数; 40.综合查找法41.代表性; 51.行动研究42.无关变量; 52.事件取样观察法43.F; 53.裴斯泰洛齐44.无关变量; 54.绘画45.内审; 55.描述统计46.纵向研究; 56.半结构性访谈47.观察法; 57.执行阶段48.因果关系; 58.控制论49.个案研究; 59.科学规律50.创新; 60.开放性61.具体研究方法 71.现代化手段研究62.纵向研究; 72.文献综述63.研究目的; 73.考察64.控制测试工具; 74.描述统计65.差异显着性检验; 75.创造性66.学前教育观察研究; 76.有目的地控制变量67.结构式访谈; 77.方差68.准实验; 78.-1.00——+1.0069.群体访谈; 79.合作70.建立理论建构; 80.两难故事法81.撰写选题报告; 91.相关量数82.电子资料; 92.假设检验83.分层随机取样; 93.双侧检验84.逻辑审核; 94.研究结果85.修改定稿; 95.自变量86.轶事记录法; 96.群体访谈87.单组; 97.定性分析法88.等组单因素一个层次实验设计模式; 98.现场实验89.问题及选择答案; 99.50—10090.行动; 100.理论建构三、名词解释题1.横向研究(P40)横向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个年龄或某几个年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或教育规律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

2.定性分析(P94)定性分析是运用哲学分析法和逻辑的分析方法,对研究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质的分析,从而揭示教育本质与规律,为研究结果的解释和理论的构建提供依据。

3.两难故事法(P155)两难故事法是设计一个可能有两种结果的故事,提出有关道德的难题,包含着特定的道德价值的冲突情境,让被试回答,以考查被试道德发展水平的研究方法。

4.学前教育实验研究(P189)学前教育实验研究是在合理的控制条件下,有计划地逐步操纵实验变量,观测与这些实验变量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探究实验因子与反应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5.封闭式评定问卷(P215)封闭式评定问卷是在问卷中不仅仅要提出问题,还要提供可选择的答案,限制回答的方向和数量,让评定者(家长或教师)在限定的选择答案中评定有关幼儿的实际情况。

6.F检验(P93)是对两组数据的方差进行差异检验。

(2分)也就是说,通过样本方差S1 2和S2 2的差异对其各自的总体方差σ1 2和σ2 2是否差异进行推断。

(1分)7.个案研究(P40)个案研究是把个人或一个团体作为一个研究单位,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个案研究主要是搜集一定个人的家庭情况、教育影响、心理发展等历史资料,从而加以分析,探究其心理发展或教育特点与规律。

8.资料审核(P86)资料审核就是对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检查,核实其真伪,将不合格的资料删除,有缺漏的资料(如性别、年龄等未填的)补填清楚,然后清点全部资料总数,若有不足,需收集资料,给以补充,以保证研究结果的质量。

9.对偶故事法(P154)设计一组成对的故事测查儿童,观察分析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特点,揭示教育与人的发展的规律。

此种方法是皮亚杰创造的。

10.真实验(P210)真实验能够随机抽取与分配被试,被试具有同质性,能够系统操纵自变量,严格地控制无关因素,内部效度高,能够准确地揭示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

11.学前教育行动研究(P259)学前教育行动研究是指情境参与者(如教师)以学前教育情境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主题,与专家学者或其他相关人员协作,在这一情境汇总边研究边反思,以解决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12.X 2检验是检验次数、比例和概率等形式的实得次数分配与理论次数分配之间差异程度的指标(2分),用于非连续性(如类型变量)数据资料,且可同时比较多个项目(1分)。

13.众数(P305)众数是指在一列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的数值。

14.现场试验(P208)现场试验是在真实的教育情景中,尽可能发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以探讨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

15纵向研究(P39)纵向研究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一个儿童或一些儿童的心理发展,或教育规律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研究。

16.学前教育观察研究(P130)学前教育观察研究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客观对象,收集,分析事物感性资料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17.前试验(P209)无法随机分配被试,不能有效地控制无关变量,误差高,效度低,往往不能说明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18.结构性访谈(P164)结构性访谈又称标准化访谈,指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按照有一定结构的问卷而进行的比较正式的访谈。

19.社会系统误差(P77)在研究的过程中,由于社会态度、社会规范的影响,导致测定值呈倾向性的偏大或偏小,这类误差即是社会系统误差。

20.系列记录法(P136)是对被试某种行为进行连续的定期观察研究,以便系统的收集被试行为发展的资料。

21.时间取样观察法(P139)时间取样观察法师在一个确定的短时间阶段里观察被试,主要记录行为出现与否,行为的次数以及持续的时间。

22.纵向研究(P39)纵向研究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一个儿童或一些儿童的心理发展,或教育规律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研究。

23.学前教育统计分析研究(P292)学前教育统计分析研究就是依据统计原理对观察、调查、测验和实验等研究方法所收集到的学前教育数据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分析解释和统计检验的方法。

24.学前教育实验研究(P189)学前教育实验研究是在合理的控制条件下,有计划地逐步操纵实验变量,观测与这些实验变量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探究实验因子与反应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25.个案研究(P40)个案研究是把个人或一个团队作为一个研究单位,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个案研究主要是搜集一定个人的家庭情况、教育影响、心理发展等历史资料,从而加以分析,探究其心理发展或教育特点与规律。

26.定量统计分析(P92)定量统计分析是以统计方法为工具,从复杂繁多的数据中抽出规律性的结论。

27.事件取样观察法(P145)事件取样观察法是从被试多种多样的行为中选出一种有代表性的行为进行观察,在自然的情境中,等待所要观察的行为出现,然后记录这一行为的全貌。

28.学前教育行动研究(P259)学前教育行动研究是指情景参与者(如教师)以学前教育情境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主题,与专家学者或其他相关人员协作,在这一情境中边研究边反思,以解决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29.推论统计(P293)推论统计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局部的(样本)数据资料信息,推论全局(总体)的情形。

(2分)内容主要包括总体参数特征值的估计和假设检验两部分。

(1分)30.地位量数(P312)地位量数是描述或确定某一个观测值在全体数据中所处的位置的量数。

四、简答题1.简述进行定量统计的步骤。

(P92)答:①数据处理;②绘制图表;③差异显着性检验;2.简述时间取样法的要求。

(P140)答:①只适用于经常发生的行为;②只适用于观察外显行为,不宜观察内在行为;③必须要确定观察目的、被试的数量、观察的范围和时间;④对观察行为与事件必须给予明确的操作定义;⑤应当制定取样编码记录表;3.简述典型的单因素实验设计应包括的内容。

(P198)答:①根据研究目的提出假设;②确定研究的自变量;③控制无关因素;④选择被试和进行分组;⑤拟定实验程序;⑥安排实验条件;⑦草拟记录表格;⑧确定整理分析实验结果的方法。

4.简述学前教育行动研究的适用范围。

(P267)答:①在学前教育教学过程中将新的改革措施引入固有的体系中,使之得到创新;②作为职业训练手段,提供新的技术和方法,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分析能力和自我意识;③在特殊的情况下,对已确诊的问题加以补救,或使环境因素得到改善;④对学前教育课程进行中小规模的研究与改革;5.简述学前教育科学假设的特点。

答:①推测性;②根据性;③不矛盾性;④解释性;⑤接轨性;6.简述事件取样法的优缺点。

(P147)答:优点:①事件取样法是在自然情景中,观察行为事件的全貌,了解行为的发生、变化、终结;收集到的材料既不孤立也不割裂,既能了解行为是什么,也能了解行为为什么,这样就可能去分析行为事件的因果关系;②研究行为事件的范围广泛,不像时间取样观察表只限于观察行为出现频率高的外显行为;③研究者根据预先制定好的行为事件编码进行资料收集,有助于集中资料,也有助于组织压缩资料,因此收集材料的时间相对是经济的;缺点:①事件取样观察法收集的是定性资料,不像用时间取样观察法收集的资料容易量化,最好应考虑量化指标;②事件取样观察法收集的是预定的某种完整的行为资料,忽视了与该事物相关的条件与情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