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基于传统文化的简约竹家具设计

浅探基于传统文化的简约竹家具设计
浅探基于传统文化的简约竹家具设计

浅探基于传统文化的简约竹家具设计

发表时间:2019-04-22T11:25:22.31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中作者:邰柳

[导读] 本文通过对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家具设计进行分析,深入说明了当代简约竹家具设计的理念,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设计师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设计中将竹子的文化内涵及应用性表达出来,从而扩大“竹文化”的影响、丰富家具设计的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系)

摘要:本文通过对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家具设计进行分析,深入说明了当代简约竹家具设计的理念,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设计师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设计中将竹子的文化内涵及应用性表达出来,从而扩大“竹文化”的影响、丰富家具设计的传统文化气息,促进文化传播及设计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传统文化;简约;竹家具

前言:

“简约”体现着当代人对于简单、淳朴、时尚的需求,在家具设计中,“简约”、“自然”等理念影响深远。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竹家具的设计可以从中汲取灵感,下面就针对如何将传统文化应用于简约竹家具的设计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家具设计理念

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竹”与我国人民紧密联系着。从器具上看,我国古代从商周时期就已经广泛应用竹子为笔、为筒,经过时代的变迁,其在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都为人民所用;从艺术上看,竹子无论是在文学、美术还是园林中都具有一定的美学地位,我国人民对竹子的喜爱可见一斑。同样,在家具设计中,竹子也被设计师们所“宠爱”。竹床、竹躺椅等都是从家具史上流传下来的,并且在当今社会生活许多中老年人都还在使用,其已经成为承载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传递历史的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一直伴随着家具设计,“设计”与“文化”的结合,不仅能使家具借助文化大放异彩,文化也能因“载体”得到广泛传播[1]。当今许多家具设计师都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意义,在研究及设计实践中参考大量的文化元素,希望借助传统文化挖掘出新的设计灵感。在新的社会环境影响下,设计师接受了新思想及新技术,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家具设计的作品陆续出现。竹子的天然色泽加上其物理性质,为家具设计提供了很多新灵感,融合传统家具中的流线造型,加上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已经能够将时尚、典雅、舒适及环保理念进行有机结合,是当代竹家具设计的主要方向。

二、基于传统文化的简约竹家具设计

(一)竹之“美”

竹节纹理致密通直、清晰美观,就算不是直接使用竹条而是用集成材质也会有相应的纹理,在视觉效果上相较于其他材质更具有“天然之美”,符合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求[2]。在国际上也有非常多的设计师用竹子作为原料进行设计。举例来说,德国设计师Stefan Diez就在设计中依据竹子的自然美感展开设计,该设计师考虑到竹子的结构性,通过解构完成了椅架的组装,在竹身的中间位置削出了一段薄片状的竹条用于连接,并利用竹子间的咬合达到承重要求,而不是用其他配件(如图1所示)。使得家具中所有的竹子都有其自然之美,设计的Soba系列家具中完全发挥出竹子的美感及实用性。应用竹之“美”,能有效结合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和谐”的需求,设计师可以深入发掘竹子中自然之美,利用简洁明快的艺术手法,并融合中式家具中的流线型造型特点,设计出具有“天人合一”内涵的家具,体现出简约竹家具的东方特色。

图 1 Stefan Diez设计作品局部图

(二)竹之“意”

“竹”是一种禾本科植物,其品种繁多且在热带、亚热带及印度洋等多个地方都有分布,但是其他地区却没有我国对“竹”这般的喜爱。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竹”的意象非常多,其代表着品节、刚正、虚心、柔韧,也表达着孝义。正如诗中所讲的那样:“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气节”在众多意象中最为突出,从古至今许多的文人雅士都用竹子比喻人的美好品德。在古代,用其比喻“君子”,并将其作为“人”的理想化身,在传统文化中影响深远。当代设计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将传统文化中的“气节”表现到家具中,用外化的形式加深传统文化在家具设计中的影响,进而将文化与设计完美结合起来,促进文化传播及竹制家具设计行业发展。当代也有设计师将“君子”应用到设计中,下面以石大宇的作品进行举例说明。如图2所示,该设计师2009年的作品“椅君子”就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在整体造型上,椅背是依照汉字中“君”的“尹”为原型进行设计的,椅座为“口”,合而为“君”,这也正是“君子比德如竹”的形象象征。与此同时,该作品还采用虚实结合的设计手法,也正是道家思想的重要体现。另外,作品中采用的间隔手法也极大的表现出了简约之美,符合当代美学情趣。该作品还取得了德国红点设计奖。这也体现出了当代家具的设计趋势,植根于传统文化,深入发掘创作灵感。

儿童家具设计知识

儿童家具设计知识 爱是脚印,人们一代又一代的踩着、印着,沿着爱的足迹,走到今天,变成了期望、寄予和倾注,那确实是小孩。 现代中国家庭多为两代、三口之家或者三代、五口之家,小孩占据着中心位置,成为家庭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要消费者。最明显的表现确实是越来越多的儿童拥有了自己独立的空间,儿童用品市场不断扩大。随着家具市场的不断细分,儿童家具与单身工寓家具一样,成为行业的后起之秀,许多企业看到了儿童家具的进展空间,纷纷开始设计、生产儿童家具,以各种方式扩大市场份额。鉴于儿童家具的专门性和以后市场的规范,它的设计成为业界的新话题,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新课题。 市场概况 儿童家具在家具销售中的比例越来越大,激起了厂商关于这一市场的爱好。由于目前我国家具市场的细分不够,儿童家具依旧一个尚待开发的市场,据调查显示,10.2%家庭的小孩差不多有自己的居室和家具,45.6%的家庭正预备购买儿童家具,还有40%的家庭没有为儿童购买家具的打算,由此可见,儿童家具市场的进展空间十分宽敞。 现在的儿童家具市场大致能够概括为以下几点: 儿童家具消费者购买力提高,市场连续扩大,出口量连续增长。 新厂商不断增加,儿童家具成为许多企业的新开发对象,生产和销售专业化程度低,关于质量保证存在制约。 对儿童用品的研究深度不够,设计水平低。成人家具的“缩水版”和简单运用的卡通或色彩成为儿童家具的普遍特点,停留在“看起来像”的层面上,不能完整表达功能、安全及变化,不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也不能满足儿童愉快生活、健康成长的需要。 品牌家具缺乏,国内尚无具有品牌优势的儿童家具,一些国际品牌已进驻,而国内新生品牌还没拥有明显优势的顾客忠诚度。 儿童家具消费现状及心理分析

竹文化对现代人生活的影响

竹对现代人生活的影响 千里之外ing 摘要:竹对现代人生活的影响已经是潜移默化,通过对竹的研究,也可窥见现代人生活的一角而审视现代人的生活也可了解竹之文化。关键词:竹,现代人的生活,影响 史学家陈寅格先生认为:中国文化是竹的文化。既然中国文化浸润在竹之文化当中,那么我们现代人的生活自然也充满了竹之气息。竹文化在几千年成型的过程中,已经深深植根于日常生活当中,而我们现代人的生活自然也在潜移默化中受了竹之文化的熏陶。窥竹,不仅可以看到现代人的生活状态还可以认识一个民族的精神特征。竹,已经融入我们现代人的生活。 一、竹对现代人生活影响之衣 作为传统衣料的尼龙,棉,涤纶等早已是世人皆知,但是以竹为材料的衣服却是鲜有人知。不过,以竹为衣却开始在世界上兴起一股潮流。 竹衣,其实是以从竹中提取的竹纤维为材料制成的。竹纤维做得衣服具有七大特性: 抗菌性:竹纤维中含有“竹琨”抗菌物质,对贴身衣物有防臭除异味之功效 保健性:竹元素中的抗氧化物能有效的清除体内的自由基,竹纤维中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抗紫外线:竹纤维的紫外线穿透率为万分之六,抗紫外线能力是棉的417倍,竹纤维不带任何自由电荷,抗静电,止瘙痒 吸湿排湿性:在所有的纤维中,竹纤维的吸收湿性及透气性是最好的,被专家美誉为“会呼吸的纤维”,毛巾久用擦汗不留异味。 舒适性:冬暖夏凉,又能排除体内多余的热气和水分 美观性:竹纤维具有天然朴实的高雅质感 环保性:竹纤维是真正的环保绿色产品,无任何化学成分无污染,竹纤维100%可生物降解。 竹制品价格不比棉麻产品高,且天然健康,生态环保,具有传统衣料所没有的性能,虽因技术问题尚未普及却大有取代棉麻及其它产品之势。 二、竹对现代人生活影响之食 竹食品是以竹本身为材料制成,其嫩芽———竹笋,可食,用其炒肉、炒鳝丝,烩肉、煲鸡煲鸭皆可,其味清香,脆而不腻。尤其是冬天采挖的竹笋,又叫冬笋,其味特鲜;竹叶可泡茶饮,别具风味,竹笋含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C,尤其富含膳食纤维,是现代人喜爱的美味佳肴和保健食品。另外,竹也是一种中药材: 竹叶,用竹叶泡茶饮,或同其它药合用,能解暑、清利小便。可治浮肿、腹水和急性肾炎。 竹茹(嫩竹刨成的丝状物),有镇静除烦的功效,常同其它药合用治高血压,或其它热性病。

竹集成材家具的造型和生产工艺

竹集成材家具的造型和生产工艺 自古以来人类就喜欢用木材和竹材来装点室内环境和制作室内家具。因此,实木家具和圆竹家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直至现代仍为人们所喜爱。竹集成材家具是近几年开发出来的新生竹家具,因其材料具有大自然赋予的独特美感以及优越的材料特性,并具有生态性和环保性而为国内外,特别为环保意识较强的欧美发达国家所青睐。笔者从家具基材、典型结构、基材天然的造型要素、特殊件加工及使用场所等几个方面,对竹集成材家具的特点作分析研究。 1 竹集成材家具基材制备 竹材纹理通直,韧性大,劈裂性好,易于劈篾编织,通过简单的剖、冲、刨、磨等加工可制成各种生活用品,具有木材无可比拟的优点。同时竹子具有繁殖容易,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具有一次造林成功,可年年择伐,永续利用而不破坏生态环境的特点。由于竹材结构和化学组成都和木材有很大差异,其强度和密度都高于一般木材,竹材产品的强度大于一般木材产品,因此可用较小厚度的竹材产品替代较大厚度的木材产品,以取得经济上的优势。竹材纹理通直,质感爽滑,色泽简洁,易于漂白、染色和炭化等处理,完全可以和一些阔叶材相媲美,是生产集成材的优质材料。 竹集成材是一种新型的竹质人造板;它是通过以竹材为原料加工成一定规格的矩形竹片,经三防(防腐、防虫、防蛀)、干燥、涂胶等工艺处理进行组坯胶合而成的竹质板方材。根据家具用材的要求特点,可设计成以下结构:竹质立芯板材结构,竹单板(或竹薄木)结构,竹集成材横拼板,竹集成材竖拼板,上层横拼单板、下层为竖拼单板的双层复合型板,上下表层为竖拼单板、芯层为横拼单板的三层复合型板。竹集成材家具就是用这种竹集成材加工而成的一类新型家具。竹集成材最小单元为竹片,因此它继承了竹材的物理化学特性;同时又有自身的特点。竹集成材具有竹材收缩率低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竹材本身的各向异性;并具有强度大、尺寸稳定、幅面大、变形小、刚性好、耐磨损,并可进行锯截、刨削、镂铣、开榫、钻孔、砂光、装配、各种覆面和涂饰装饰等加工方式,还可以调整产品结构和尺寸,并满足对强度和刚度等方面的要求,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竹集成材表面有天然的致密通直的纹理、竹节错落有致、板的边缘可只需铣削加工,显示板边缘的竹材的天然质感,因此,家具用竹集成材是良好的结构材,

家具设计中的时尚元素及其表现

家具设计中的时尚元素及其表现 系部艺术设计系 班级环境设计2班 学号1316402030 姓名陈少华

摘要:家具是人类文明与人类生活实践的产物,它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的发展,家具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功能物质产品,而且是一种广为普及的大众艺术,家具的发展有其阶段性,即不同历史时期的家具风格显现出家具文化不同的时代特征。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浪漫时间、现代和后现代均表现出各自不同的风格与个性。所以,不同时期的家具体现出不同时期的时尚特性。关键词:家具设计时尚元素流行艺术现代。 一.时尚元素在家具造型设计中的体现 在现代社会中,家具已经成为艺术与技术结合的产物,家具与纯造型艺术的界线正在模糊、建筑、绘画、雕塑、室内设计和家具设计等艺术与设计的各个领域在美感的追求和美的物化等方面并无根本的不同,而且在形式美的构成要素上有着一系列通用的法则,这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与艺术实践中,从自然美和艺术美概括提练出来的艺术处理并适用于所有艺术创作手法,要设计创造出一件美的家具,就必须掌握艺术造型的形式美法则,而且家具造型设计的形式美法则是在几千年的家具发展历史中由无数前人和大师在长期的设计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在家具造型的美感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家具造型的形式美法则和其它造型艺术一样,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社会性,同时家具造型又有它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同时又受到功能、材料、结构、工艺等因素的制约,每个设计师都要按照自己的体验、感受去灵活、创造性的应用。

二. 时尚元素在家具色彩中的体现 色彩是一门独立的科学与艺术知识,它涉及到色彩本身求成的理化科学,人眼接受色彩的视觉生理科学及人脑接受色彩产生情感的心理科学,美术上研究色彩的色相(H)、明度、(V),纯度(C)三要素的色彩艺术学。在艺术设计及相关专业中,色彩作为专业基础在色彩写生与色彩构成中都已经经过专业训练与学习,在这里我们着重于学习与研究色彩在家具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家具色彩主要体现在木材的固有色,家具表面涂饰的油漆色,人造板材贴面的装饰色,金属、塑料、玻璃的现代工业色及软体家具的皮革、布艺色等。 1、木材固有色:在今天,木材仍然是现代家具的主要用材。木材作为一种天然材料,它的固有色成为体现天然材质肌理的最好媒介。木材种类繁多,其固有色也十分丰富,有淡雅、细腻也有深沉粗犷,但总体上是呈现温馨宜人的暖色调。在家具应用上常用透明的涂饰以保护木材固有色和天然的纹理。木材固有色具有与环境与人类自然和谐,给人以亲切、温柔、高雅的情调,是家具的恒久不变的主要色彩,永远受到人类的喜爱。 2、家具表面油漆色:家具大多需要进行表面深涂油漆,一方面是保护家具以免大气光照影响,延长其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家具油漆在色彩上起着重要的美化装饰作用。 家具深饰油漆分两类,一类是透明涂饰;另一类是不透明涂饰,同时又有亮分光和亚光二类。 透明涂饰本身又分两种,一种是显露木材固有色,另一种是经过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寓意简介

玉佛:佛是和阗玉摆件、把件、挂件常用的传统题材,选取大肚弥勒佛的造型,其实是从一个叫契比的和尚形象塑造出来的。佛,意译觉者、知者,觉悟真理之意。亦具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成就正觉之大圣者,乃佛教修行之最高果位。弥勒佛在佛教中被称为未来世佛,有着最慈悲的胸怀,最无边的法力,帮助世人渡过苦难。弥勒佛以大肚、大笑为形象,有“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天下可笑之人”之说,代表了人们向往宽容、和善、幸福的愿望! 钟馗:钟馗为捉鬼第一大神。据说,钟馗生得丑恶怕人,但才华出众,秉性耿直忠诚。进京应试,被点为状元。唐德宗以貌取人,偏听谗言,将钟馗赶出龙廷,钟馗当场自刎而死,德宗悔恨,追封钟馗为“驱魔大神”,遍行天下,以斩妖降魔。和阗玉传统作品常以他的画像作为辟邪驱妖的题材。 如意:如意是一种象征吉祥的器物,头呈灵芝或云形,柄微曲,供赏玩。表示做什么事情或要什么东西都能够如愿以偿。童子或仕女手持如意,表示“吉祥如意”。一根如意插在瓶子上,表示“平安如意”。 蟾蜍:蟾蜍寿命很长,可以活到三千年。得金蟾者,无不大富。古代神话传说,月中有蟾蜍,而这只蟾蜍是嫦娥所变。原来,嫦娥的丈夫+后羿是一个射日英雄,他从西王母请回不死药,准备夫妇同吃,嫦娥却偷偷地把药吃掉,奔月而去,谁知她一到月宫就变成了蟾蜍,所以,直到现在还有人称月为蟾、蟾宫等。 佛手:佛手原是一种形状奇特的柑橘果实,果实有裂纹如拳,或张开如手指,通称为“佛手”。“佛”与“福”谐音,佛手就是福手。一般,佛手与桃子、石榴一起被称为“福寿子三多”,即多福多寿多子。 葫芦:葫芦是天地的微缩,里面有一种灵气,可以用来擒妖捉怪。庙宇中描绘好神与恶神作战的图画,葫芦在其中是好神的主要宝贝。葫芦上缠绕着兰花,象征着友谊。

中国竹文化

中国竹文化浅析 李世东颜容 我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竹林面积最大、开发利用竹资源最早的国家之一,素有“竹子王国”之称。竹子因青翠挺拔、奇姿出众,凌霜傲雪,四时长茂受到了人们的称颂。人们赋予它心虚节坚、坚忍不拔、风度潇洒的“君子”美誉。在悠悠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竹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悠久的文化与竹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中国竹文化。 一、中国竹文化的地位与作用 (一)中国竹文化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独特色彩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心灵的庞大载体,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依据。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自产生之后,一直对中国的政治、教育、文学以及民族的深层心理结构、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五千多年悠久文化历史的民族,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民族,因而也是一个热爱森林、创造森林文化的民族。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源泉,文明在森林中诞生和发展,历史上的文明古国都诞生于森林中,在森林中得以发展而辉煌于世。森林对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而且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森林文化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中国独特风土基础之上。悠久的森林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竹文化是森林文化中独树一帜的一个重要分支。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的一句名言,揭示了中华文明史中一个特殊的现象:竹作为一种特殊的质体,已渗透到中华民族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竹子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并渗透和凝聚于精神文化之中,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独特色彩,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中国竹文明,积淀成为源远流长的中国竹文化。 (二)竹子是东方文明的象征,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品格和情操 英国著名学者,研究东亚文明的权威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东亚过去被称为“竹子”文明,中国则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 甲骨文中竹子符号的出现到竹部文字的创造和发展,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了中国竹子文明的历史演进。著名竹子专家熊文愈教授详细统计了甲骨文 竹部文字的数量。根据出土文物和有关典籍记载,论述了竹子与中国古代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军事武器、文化艺术、音乐以及人们日常生活诸方面的密切关系。中华文化浸透了竹子的痕迹,悠悠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成长、壮大、繁荣,也是一部竹子文化繁衍和发展的诗篇,由此可见,中国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是名不虚传的。 正如苏东坡所述:“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就拿“书者竹纸”来说,从殷商时期出现在竹简上的刻字,到六朝时期发明的竹纸,竹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积累的载体,在文化发展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对保存人类知识、形成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起到了直接和间接的作用。 (三)中国竹文化在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竹子四季常青、姿态优雅、鞭根发达,不但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且有很好的生态、旅游、观赏价值,在绿化环境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竹文化的发展,不仅在物质层面上满足了人们的需要,更在精神层面上熏陶了人们的情操,成为品格的象征。 二、中国竹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中国竹文化就是以竹为载体的中国文化,就其内容来说可以分为竹文化景观和竹文化符

竹家具的制作工艺和流程

竹家具有很多种类,如竹凳、竹椅、竹桌、竹床、竹书架、竹花架、竹衣架、竹橱、竹箱、竹儿童小车等等。竹家具可以为家居风格添加一份自然、质朴的色彩,虽然种类很多,造型各异,但它们的加工制作大致可分为竹材加工、骨架制作、面层加工、总体装配以及涂饰等几个加工工段。 1 、竹材加工 为了合理使用竹材,充分利用竹材特色,使竹家具富有色彩和式样的变化,必须在制作前对竹材进行截取、脱油、矫正、磨光、漂白、染色或人工斑纹的制作等,这些被统称为竹材的加工处理。 竹段的截取 根据竹家具尺寸大小的需要,把原竹材截成适当长度的竹段叫竹段截取。截取时要注意根据竹家具的不同结构、不同部位,截取不同的长度和所带的节数。 竹段的脱油 竹材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糖分、淀粉等,这些物质统称为“竹油”。把竹段放在高温下加温使其中的“竹油”流出称脱油。脱油的方法有两种,即火烤法和蒸煮法。 弯曲竹段的矫正 竹秆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往往出现弯曲现象。弯曲的竹材,必须经过矫正后才适宜制作家具。其方法可采用调曲台、调曲棒等工具调曲。将干燥竹段弯曲部分放

在火上加温,当秆皮渗出汗珠状竹油时,竹段逐渐失去弹性,再把竹段的一端放入调曲棒槽中,缓缓调整弯曲度,而后用冷水或湿布降温冷却即可。 竹段的磨光 竹段表皮经过磨光可以增强光泽度。其方法是将加工好的竹段放在水中,用2份细沙和1份稻壳混合起来打磨竹段。刚采伐的竹秆用此法先打磨,经干燥后再脱油,表皮特别光滑美观。竹秆表皮黑垢多的,可直接用沙打磨。 竹段的漂白 竹段的表皮原为黄绿色,经过脱油干燥后逐渐呈现嫩黄色,时间长了呈黄褐色。如果竹家具或竹器需要着其它颜色,必须将竹材进行漂白,否则不利于着色涂装。 竹段的染色 如果竹段染适当的色彩或做出斑纹,再制成家具则显得古朴典雅,更加美观。竹材着色多用碱性染料。其方法是选择经过漂白后的、表皮无损的竹段,放在2%的烧碱或碳酸钠溶液中,煮沸3-5分钟后取出,再放入碱性染料溶液中,煮沸半小时左右即可染上所需要的色彩。人工墨竹、斑竹的制作 竹段的表皮经打磨后,涂上稀硫酸液,稍加火烤表皮即呈墨色。如涂稀硝酸液,火烤后则呈褐色。色彩浓淡取决于酸液浓度的大小,也就是说酸的浓度愈大,色彩愈深,反之酸的浓度愈稀,色彩也就愈淡。 2 、竹家具的骨架制作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与寓意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与寓意 吉祥图案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美术形式,是中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支奇葩。它源于商周,始于秦汉。发育于唐宋,成熟于明清。它那丰富的内涵,善美的理想正是中华民间文化的象征。 吉祥图案出于吉祥观念,乃民俗民风。而吉祥观念的产生一直可上溯至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图腾是指一个民族的标志,一般是宗教的祖先和守护神,以祖灵崇拜为主,兼及生殖崇拜。此类吉祥图案有:龙纹(如二龙戏珠)、凤纹(如鸣凤朝阳)、龙凤呈样、句芒(农神)鞭春(春牛图)、虎纹、犬纹、龟纹、蛇纹、鱼纹及葫芦、莲花(两者皆喻生命本源)、石榴、葡萄、桃等,沿用至今。 中国历代的吉祥纹样,代代相承又代代相异。商周的威仪神秘,秦汉的质朴写实。魏晋的矫健刚劲,隋唐的丰满富丽,宋朝的典雅秀丽。.明清的纤细巧密,都令人赞叹。 吉祥图案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因而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出现在陶瓷、漆器、建筑画、雕刻、织锦、刺绣;地毯、年画、剪纸、首饰、服装等工艺美术日用品上,在装饰性和实用性方面为其他美术形式所不能比拟。 吉祥图案着重于寓意吉祥的内涵,因而有别于一般的装饰图案。而吉祥的内涵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辞海》云:“吉祥,亦作吉羊。”《庄子·人世间》日:“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台湾《中文大辞典》:“吉祥止止:谓喜庆好事不断出现。”)成玄英疏曰:“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 此种解释仍是以抽象概念解释抽象概念,而吉祥图案是将抽象的概念物化。睿智的中国人以丰富的想象力与联想力,先将抽象的概念与一具体的实物相联系,再将这种实物美化,并与其他吉祥物组合在一起,最后的效果,就是让人们在画面中读出那一抽象的概念。其主要表现手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谐音法:即以同音或相近的音借喻某一吉祥事物,在民间创造出了不少谐音的装饰图案。 吉祥如意:戟代表吉,祥云图案代表祥,这样就可用戟、祥云与如意组成图案。或用小孩手中拿着橘子和如意骑在大象背上来表示吉(橘)祥(象)如意。 吉庆有余:吉、庆、余三字换成戟、磬、鱼,这样即便不识字也能从图案中读出吉庆有余来。荷花与盒子在一起为“和合”,意为和谐好合。 原形为搔痒杖的如意,加上柿子,一同构成新的图形便能读出“事事如意”。若加百合或柏树则读做“百事如意”。若换成万年青,自然该读“万事如意”了。 四季花卉或月季花安放于花瓶之中即是“四季平安”。 其他类似的如佛手(福)、鹿(禄)、芙蓉桂花(夫荣妻贵)、十钱(全)十梅(美)、獾(欢)天喜(喜鹊)地、枫树或蜜蜂(封)猴(侯)挂印等等。 这种形式与内容巧妙结合的手法,既悦目又悦耳,为中国装饰艺术中——个趣味盎然的特色。 二、借喻法:借助可视的有寓意或象征性的事物来比喻吉祥。 富贵白头:选择象征富贵的牡丹与白头翁组成画面,以一种花和一种鸟来比喻人与人长时间的和谐相处。 佛教的八吉祥图案:寓意消灾灭祸。法螺——妙音吉祥。法轮——圆转不息。宝伞——张弛自如,保护众生。华盖——解脱众生病苦之象征。莲花——圣洁、出污泥而不染,生命之本.灵魂安息处。宝瓶——福智圆满不漏。双鱼——避邪、解脱坏劫。盘长(吉祥结)——

家具设计调研报告

家具设计调研报告 姓名:马斌 班级:建筑112 学号:201100503066 指导老师:陈群

目录 一、家具设计现状简析··································· 二、调研时间······································· 三、调研地点······································· 四、调研目的······································· 五、调研内容······································ 1、家具设计的材料与工艺························· 2、装修风格·········································· 3、品牌产品介绍·····································

六、家具流行趋势简析····························· 七、结束语······································· 一、家具设计现状简析: 通过对红星美凯龙家具市场的调研,我们会发现,现代人们在生活中越来越注重简洁、大方以及时尚的便捷式风格,更多的注重家具的使用功能性、安全性以及绿色环保性。很多大型的家具品牌融合了各种设计元素于一身,符合现代人的需求心理。家具的发展应该与时俱进以人为本。 二、调研时间: 2014年6月15日 三、调研地点: 广西柳州红星美凯龙全球家居生活馆 四、调研目的: 对家具的风格、品牌、材料、价格和尺度等方面有更全面更直观的了解,实际结合理论,使我们对家具设计有一个全方面的了解,为以后的家具设计作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益阳竹文化

浅论益阳竹文化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史上,竹文化始终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位置。中国人自古就有悠久的爱竹、种竹、养竹、赏竹的文化传统。竹子的产生有3500 多万年的历史,比人类的起源早很多。竹子对于人类的起源生存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苏东坡曾经说过,“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数千年来,厅堂、窗外、阶前、路边……被称为“四君子”和“岁寒三友”之一的竹子美化着人们的生活。置身于竹的世界,一派蓬蓬勃勃、苍苍翠翠;心生一种透体的清凉,令人心旷神怡,忘却一切烦恼。所以《世说新语》言,“居必有竹”。没有哪一种植物能够像竹子一样对人类的文明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我们把竹子给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带来的作用和影响,称为竹文化。 益阳地处洞庭湖平原。境内土质肥沃、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竹类资源极为丰富。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楠竹之乡”的桃江县竹林种植面积就达3.5万公顷。在“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文化氛围熏陶下,在对竹资源不断开发和艺术创造的过程中,益阳人与竹结下了不解之缘。 益阳人使用竹的历史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用竹制造交通工具、生产、生活用具、兵器、文具等。益阳人的繁衍发展始终与竹息息相连,孩子出生,躺在竹摇篮中,新娘出嫁,坐在竹花轿中。日常生活中更是触目皆竹,住的竹屋,睡的竹床、竹席,用的竹柜、竹桌、竹椅、竹伞,吃的竹笋,穿的竹衣、竹鞋……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勤劳智慧的益阳人依托丰富的竹资源,创造出巧夺天工、美不胜收的竹工艺,益阳竹艺在2000多年的发展长河中,博采众长、推陈出新,不仅具有较高的审美、观赏价值,而且以工艺全面、实用性强见长。竹编、竹郁、竹雕、竹饰各种工艺品达800余种。今天,益阳人凭借得天独厚的竹资源和世代承传的竹工艺,树起了竹制品加工产业,建立了10多个竹器专业市场,活跃了地方经济。 竹编工艺采用水竹和楠竹为原料,根据不同器物特点加工成宽窄厚薄不一的蔑丝,采用不同技法、工序编织出不同花色、形状的日常生活用品和工艺品。竹郁作为益阳传统竹工艺的精华,广泛运用于竹家的制作中。竹雕工艺根据竹蔸和竹根的天然、形状与艺术表现特点,进行雕琢、修饰而成。此外,竹装饰作为一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大全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大全 群芳祝寿:桃、月季花、灵芝和竹。芳,即花卉,亦比喻美名或美德。多种花卉组在一起曰「群芳」。「群芳祝寿」比喻许多具有美好品德的人为健康长寿者祝寿。此外,以灵芝、水仙、竹和桃或寿石组成图案叫「芝仙祝寿」。

群仙祝寿:寿石、数株水仙及竹。以数株水仙喻「群仙」。寿石取「寿」字、竹与「祝」谐音。《埤雅》:「海上有蟠桃,三千霜乃熟;一千年开花,一千年结子。」相传三月三曰西王母寿辰,设蟠桃会,上、中八洞神仙齐来祝寿,其间白猿献桃,麻姑献酒,欢宴歌舞,共庆王母寿诞。

新韶如意:花瓶、山茶花、松枝、梅枝、灵芝、柿子、百合。韶,寓意美好、梁简文帝《答湘东王书》:「暮春美景,风云韶丽」。韶光、韶哗,美好的时光也,常指春光。韩维《太后阁》诗:「迎得韶哗入中jìn,和风次第遍神州。」范成大《初夏》诗:「晴丝千尺挽韶光,百舌无声燕子忙。」新韶喻新春或新年。「新韶如意」,新的一年开始,平平安安、万事如意

五福捧寿:五只蝙蝠围绕篆书寿字或桃。《书·洪范》云:「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纹命。」攸好德,意思是所好者德;考纹命即指善终不横夭。「五福捧寿」寓意多福多寿。还有以●字和蝙蝠组成图案叫「福寿万代」。

喜得连科:喜鹊、莲、芦。「连科」见「一路连科」题解。「喜得连科」祝贺连连取得应试好成绩。 三阳开泰:三只羊。羊,古同祥字,寓吉祥。三羊喻「三阳」。三阳,卦爻之初九、九二、九三,阳气盛极而阴衰微也。开泰,泰卦名;乾上坤下,天地交而万?物通。开泰即启开的意思,预示要交好运。「三阳开泰」图案,寓意祛尽xié佞,吉祥好运接踵而来。

传统竹文化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艺术探索 2011年第25卷第1期 总第104期 图1汪田明、陈艳球等“归安德化”黑茶包装我国的传统观念,赋予了竹无尽的文化内涵,使其具备了 各种高尚的人格品质,借以寄托我们高洁、 清远、虚静、挺拔与宁折不弯的情怀。宋代诗人徐庭筠有“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的佳句;清代郑板桥亦有“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 凌云仍虚心” 的感慨。竹成为我们民族道德理想和文化观念的象征之一。中国悠久而灿烂的竹文化为现代包装设计提供了积极而重要的引导与启示。 一、现代包装设计中“竹”材质的应用 竹这一纯天然材质是我们应用最普遍,成本低且没有化 学污染的材料之一。竹包装不仅坚固耐用,可反复使用,而且 绿色环保,还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 不论是竹编、竹板材,还是原竹做的包装,都是非常不错的“艺术品”,是功能与审美的完美统一。对于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来说,竹相对于木材、纸、金属、塑料等包装材料,更加绿色环保、经济实用,可以说是现代社会不可替代的包装材料。而且由于竹的生命力强、生长周期短、生长范围广、资源可再生、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在缓解资源紧缺、保护森林资源的问题上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用天然竹编及原始竹节来作为包装已有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采用竹木材料制作较高档的漆 器包装了。传统的竹包装 (多为竹篓、竹筐)主要是解决小包装问题。而现在的竹包装采用最新技术,通过压合、胶合等工艺实现了高效高速制版成型的自动化生产技术,也即竹胶合板生产已趋成熟。用现代技术生产的竹胶板与其他材质的框架组合,可用于大中型产品的运输包装。它们在重量、性能及价格等方面均优于纯木材包装,可满足各类运输条件,达到出口包装要 求,适于海运、空运及其他运输方式。 二、现代包装设计中“竹” 精神的体现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包 装设计不可避免地体现出 一个国家、民族的人们的审 美倾向、民俗风尚和社会心态,等等。现代包装设计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在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受儒家学说的影响,始终认为内在精神之美才是美的至高境界,艺术作品也不可避免地以其为追求。在包装设计中,这种内在精神之美通过包装外在形态的象征意义表现出来。 中国的文化背景、地域特色、民族特征以及竹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决定了“竹”这一天然的包装材料必然比金属、塑料等让人感觉更亲切,更贴近大自然,更具有人情味。竹的形象特质不但能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无限向往,领悟到自然之美,同时也满足了 人们的审美需求,使人们在情感上与商品产生共鸣。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某些包装设计作品是竹文化精神的物化形态。 此外,从符号学的角度来说,“竹”除了它在物理上的实际作用之外,更重要的是 “竹”这一符号被赋予了某种意义,我们正是从它所要表达的意义中获得情感需求的满足。当然,这种意义则是来自于社会和文化的灌注。 三、传统竹文化影响下现代包装设计的审美特征(一)古朴与传统之美 我们与大自然一直有着难解难分的淳朴感情,传统的审美理想更是以“和”为核心,将自然、人、艺术、道德视为一个生机勃勃的有机整体,从而使人具有朴素、平和的审美追求。在我们眼中,竹有潇洒自然、素雅宁静之美,又有虚而有节、不争 艳丽之品德,这与古代贤哲“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情操相契合。竹这一自然包装材料始终给我们以朴素、 简洁、自然之感,并呈现出一种原始的古朴与传统之美。如在包装设计中,很多设计师都会采用竹木等来表现具有粗糙原生态的茶叶包装,这样就能把产品包装表面的肌理、触感建立在自然的视觉环境中,使产品产生一种原始的亲和 力。 如图1的“归安德化”黑茶包装,其制作材料为经过蒸煮处*基金项目:“传统竹文化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10C0702)。 [摘要]中国悠久而灿烂的竹文化,为现代包装设计提供了积 极而重要的引导与启示。传统竹文化影响下的现代包装设计具有古朴与传统之美、艺术与意境之美,寄托着怀古与思乡 之情。将竹文化应用于包装设计,要结合现代审美需求,在传统的“竹”包装形态基础上改良与创新,使包装设计的艺术性与商品性得以统一。[关键词]竹文化;包装设计;创新[中图分类号]J5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653(2011)01-0136-02[收稿时间]2010-11-27[作者简介]林军(1976~),男,湖南株洲人,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包装设计与品牌形象策划。 传统竹文化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林军(湖南科技大学 艺术学院,湖南 湘潭411201 )* 艺术探索ARTS EXPLORATION 2011年2月第25卷第1期 Feb .2011 Vol.25No.1 136

竹家具的应用

家具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重要部分,沙发和床之类的家具可以供我们休憩,储物柜我们可以用来存放物品,餐桌供我们吃饭等等,生活中真是不能离开家具,也正因为如此,家具行业的发展是最为迅速的,产品层出不穷。由于现代的环保低碳生活,家具开始有了竹家具一类,它是一个新兴的低碳产业。让小编带你去了解竹家具的制作过程以及优缺点吧。 润竹工厂竹家具制作过程:1、选竹,2、锯裁,3、开条,4、粗刨,5、蒸煮竹子、做防腐防蛀措施,6、养生,7、碳化,8、养生,9、浸胶,10、热压定型,11、养生,12、抛光开片,13、开榫,14、组胚,15、零部件定厚砂光,16、零部件钻孔及型面加工,17、装饰,18、专用五金件预装配,19、成品零部件质量质检具、20、新型竹材家具。

竹家具优点: 1、竹家具无有毒物质污染,纯环保家具,吸热能力强。竹家具保持了竹子的独特质感。竹家具采用特种胶,环保绿色,甲醛E0级,不会对人体有害。 2、竹子有着其独特的天然纹路,纹理清晰可见,总能给人一种质朴与淡雅清新。 3、竹子融于家具中,高贵中透出淡雅温馨,还能给人带来冬暖夏凉,竹子具有吸湿吸热的性能,炎炎夏日能吸汗,寒冷冬日里也能给人还来温暖,或者搭配个软垫,更柔软舒适。 4、竹家具采用天然竹子,是可再生资源且成材时间短,采用竹子制作的竹家具天然环保,被崇尚环保的人们视为时尚家居的新选择。 5、竹家具还有很少人知道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让眼睛更舒适,预防近视。竹子还具有隔音效果,让家居更宁静等等。 竹家具缺点:消费者普遍认为竹家具没有经过化学防腐、防蛀等处理,易出现虫蛀、开裂现象。对于精工艺的竹家具来说,这一现象是完全避免了的,但市场反响还是不如人意。 润竹绿建在竹家具生产领域有着一支专业的生产,设计,研发团队。致力于竹材的开发利用,为环保事业出一份力,为大家美好方向努力。

中国传统的竹文化

中国传统的竹文化 纵观五千年中华文明史,我们会发现一种奇异的现象:竹这种自然植物渗入到了中华文明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竹为材料制成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菜肴、药膳、书写工具、乐器、工艺品、舞蹈道具等器物,种类繁多,琳琅满目;以竹为歌咏、描绘对象的文学、绘画作品,层出不穷,美不胜收;以竹为崇拜物、理想人格象征物的巫术宗教事象,屡见不鲜,俯拾即是。 竹在中华文化中远非一般的纯生物意义上的植物,而是“人化”了的自然。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情感、观念、思维、理想等深厚的文化底蕴,构成一种反映与体现中华民族内在精神的外化形式的文化景观,一种传达与表现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宗教精神、人格理想的文化符号。由于竹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结从,那么遵从文化的分类,竹文化涉及了实物层面(含景观层面)、观念层面与符号层面等三个重要层面。在广义文化系统中,这三个层面又衍生出三种亚文化,即实物性文化、观念性文化和符号性文化。竹既是一种实物或景观,又蕴含了一组观念,实物与观念结合还构成了一组独特的符号。所以竹文化不是单一层面的微观文化,而是一种含有多重亚文化层面的中观文化。从竹文化的实物层面讲,中国竹文化不但负荷了广泛的实用功能,也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例如,用竹篾编织成竹屐、斋冠,满足了“穿”(“戴”)的实用需要;用竹笋做菜肴,用竹筒煮米饭,满足了“食”的需要;用竹子建造竹楼、竹门,满足了“住”的需要;用竹子排竹筏,做竹篙,满足了“行”的需要。 竹文化想比,梅、兰、菊文化只是实物文化中的“景观”,一般不负合实用价值。从广泛的意义上讲,中国传统文化离不开竹子,中华民族尤其是江南各民族同竹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竹文化不仅负荷了广泛的实用功能,而且饱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竹节、竹叶均给人遒劲、坚韧、刚劲之感;风中的凤尾竹,摇曳多姿,潇洒自如,“依风而长啸”;竹子的色彩、形态、品格和风姿,在历代的诗人、画家、书法家和鉴赏者的心目中,勾勒出清新雅致的视觉意象,酝酿成高洁、醇厚的审美情趣。 从观念性层面上讲,竹子的视觉意象和审美情趣,竹制品和主建筑引发的形式感,不过是审美价值的载体或审美观念的表现形式,它承担着中华文化圈里的种种审美价值,表现着悠久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竹文化不只是一种实物性文化,而且是或者主要是一种观念性文化,即竹子和竹制品

竹文化

竹文化 竹在中华文化里远非一般纯生物的意义上的植物,而是人化的自然,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情感、观念、思维和理想等深厚的文化底蕴,构成一种反映与体现中华民族内在精神的外化形式的文化景观,一种传达与表现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宗教精神、人格理想的文化符号。 中国竹文化包括竹文化景观与竹文化的符号。竹文化景观是指人化了的所显示出来的中华文化性质,或者说是中华民族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的生活需要、生产需要、书写需要、审美需要等有意识地用竹创造文化的景象。竹文化既表现出中华民族的心理倾向和特点,又反映中华民族文化进化的程度。竹作为竹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是物质的,但它所展示的效果却是精神氛围性的,是中华民族内在精神的外化形式。 食笋是中国竹文化景观构成部分之一。在古代,竹笋不仅为寻常百姓的果腹,而且是王公贵族的席上珍馐;不仅为世俗凡人独享,而且是宗教僧侣的重要菜肴和祭献祖先鬼神的祭品。在普遍而持久的食笋过程中,形成了完备的竹笋的烹饪和加工技术。在中国南北食谱中,以竹笋烹调出的名菜多达一百余种。竹不仅可以充饥果腹,满足口舌之好,而且被赋予浓厚的文化内涵,倾注了重农耕文化的中华民族对于植物的格外厚爱的感情,寄寓着前喻文化中前辈和晚辈关系的伦理价值及对天人关系的理解。竹制式日常生活器物是中国竹文化景观构成部分之二。竹材被制成炊饮器具、服饰、消暑用具、家具、玩具等。竹制日常生活器物的制作工艺、形制、大小及使用制度,构成一幅别致的中华民族生活风俗图和中华文化景观,体现了中华民族生活艺术化的日常情趣。竹制生产工具是中国竹文化景观构成部分之三。在古代生产中,无论是简单工具还是复杂工具,竹都是生产工具的一种重要制作材料。在农业中,竹制农具贯穿整个生产过程。在手工业中,竹制生产工具渗透到造纸、制茶、制糖、制盐、纺织各个部门。竹制生产工具一方面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缓慢性和地区之间经济水平的不平衡性,另一方面又表现中华民族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智慧、勇气和理想,现实中华文化对自然因地制宜的现实理性精神。竹建筑师中国竹文化景观构成部分之四。中华民族先民最早的一种居住形式是“巢居”,其后它逐渐演变为“干栏”这一建筑形式,而其主要建筑材料之一即竹材。汉代著名的甘泉祠宫就是竹子建构而成的。宋朝之后,在经济发达地区竹建筑逐渐减少,而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竹建筑直至今日仍为重要建筑形式。竹被中华民族用作房屋的各个部分的建筑材料,甚至到了“不瓦而盖,盖以竹;不砖而强,墙以竹;不板而门,门以竹”的地步。竹营造出包括民居、寺庙、园林建筑、军营等在内的各种建筑。中国竹建筑体现中华民族以农立国的生活观念、尚检归朴的生活情趣、和谐空灵的审美理想。竹制交通设施和工具是中国竹文化景观的构成部分之五。竹制交通设施有独索溜筒桥、双索双向溜筒桥、多索平铺吊桥、双索走行桥、V形双索悬挂桥等竹索桥及各种各样的桥,竹制水上运输工具有竹筏和竹船,山地人力运输工具有竹桥。竹制交通设施和运输工具一方面显示出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生活意志和极富想象力的创造精神,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森严的等级观念和追求平稳的文化心态。竹制书写用具是中国文化景观的构成部分之六。竹是毛笔等书写工具的重要材料。至春秋时期,竹简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书写材料。在唐朝,竹作为书写材料之上品竹纸的加工原料而成为书写材料。竹制书写工具和书写材料,尤其是竹制书写工具还是遏止汉字、由表意文字向拼音文字演进的因素之一,同时又是促使汉字的书写艺术化而形成以及形成中国画画法的重要动因。竹制书写工具和书写材料渗透着中华文化的审美趣味和文化观念。竹制工艺品是中国竹文化景观构成部分之七。中国的竹编工艺品滥觞于原始社会,定型于春秋战国,秦汉以后得到长足发展。竹雕刻工艺品起于战国,到明代成熟。中国竹制工艺品表现了中华民族娟秀细腻、清新淡雅、柔和婉约的审美情趣。竹制乐器是中国竹文化景观构成部分之八。竹是中国民族民间乐器的重要制作材料,被列为中国古代的音乐分类“八音”之一,甚至常用“竹”代表管乐,用“丝竹”代表音乐。

浅探基于传统文化的简约竹家具设计

浅探基于传统文化的简约竹家具设计 发表时间:2019-04-22T11:25:22.31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中作者:邰柳 [导读] 本文通过对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家具设计进行分析,深入说明了当代简约竹家具设计的理念,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设计师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设计中将竹子的文化内涵及应用性表达出来,从而扩大“竹文化”的影响、丰富家具设计的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系) 摘要:本文通过对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家具设计进行分析,深入说明了当代简约竹家具设计的理念,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设计师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设计中将竹子的文化内涵及应用性表达出来,从而扩大“竹文化”的影响、丰富家具设计的传统文化气息,促进文化传播及设计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传统文化;简约;竹家具 前言: “简约”体现着当代人对于简单、淳朴、时尚的需求,在家具设计中,“简约”、“自然”等理念影响深远。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竹家具的设计可以从中汲取灵感,下面就针对如何将传统文化应用于简约竹家具的设计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家具设计理念 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竹”与我国人民紧密联系着。从器具上看,我国古代从商周时期就已经广泛应用竹子为笔、为筒,经过时代的变迁,其在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都为人民所用;从艺术上看,竹子无论是在文学、美术还是园林中都具有一定的美学地位,我国人民对竹子的喜爱可见一斑。同样,在家具设计中,竹子也被设计师们所“宠爱”。竹床、竹躺椅等都是从家具史上流传下来的,并且在当今社会生活许多中老年人都还在使用,其已经成为承载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传递历史的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一直伴随着家具设计,“设计”与“文化”的结合,不仅能使家具借助文化大放异彩,文化也能因“载体”得到广泛传播[1]。当今许多家具设计师都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意义,在研究及设计实践中参考大量的文化元素,希望借助传统文化挖掘出新的设计灵感。在新的社会环境影响下,设计师接受了新思想及新技术,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家具设计的作品陆续出现。竹子的天然色泽加上其物理性质,为家具设计提供了很多新灵感,融合传统家具中的流线造型,加上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已经能够将时尚、典雅、舒适及环保理念进行有机结合,是当代竹家具设计的主要方向。 二、基于传统文化的简约竹家具设计 (一)竹之“美” 竹节纹理致密通直、清晰美观,就算不是直接使用竹条而是用集成材质也会有相应的纹理,在视觉效果上相较于其他材质更具有“天然之美”,符合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求[2]。在国际上也有非常多的设计师用竹子作为原料进行设计。举例来说,德国设计师Stefan Diez就在设计中依据竹子的自然美感展开设计,该设计师考虑到竹子的结构性,通过解构完成了椅架的组装,在竹身的中间位置削出了一段薄片状的竹条用于连接,并利用竹子间的咬合达到承重要求,而不是用其他配件(如图1所示)。使得家具中所有的竹子都有其自然之美,设计的Soba系列家具中完全发挥出竹子的美感及实用性。应用竹之“美”,能有效结合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和谐”的需求,设计师可以深入发掘竹子中自然之美,利用简洁明快的艺术手法,并融合中式家具中的流线型造型特点,设计出具有“天人合一”内涵的家具,体现出简约竹家具的东方特色。 图 1 Stefan Diez设计作品局部图 (二)竹之“意” “竹”是一种禾本科植物,其品种繁多且在热带、亚热带及印度洋等多个地方都有分布,但是其他地区却没有我国对“竹”这般的喜爱。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竹”的意象非常多,其代表着品节、刚正、虚心、柔韧,也表达着孝义。正如诗中所讲的那样:“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气节”在众多意象中最为突出,从古至今许多的文人雅士都用竹子比喻人的美好品德。在古代,用其比喻“君子”,并将其作为“人”的理想化身,在传统文化中影响深远。当代设计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将传统文化中的“气节”表现到家具中,用外化的形式加深传统文化在家具设计中的影响,进而将文化与设计完美结合起来,促进文化传播及竹制家具设计行业发展。当代也有设计师将“君子”应用到设计中,下面以石大宇的作品进行举例说明。如图2所示,该设计师2009年的作品“椅君子”就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在整体造型上,椅背是依照汉字中“君”的“尹”为原型进行设计的,椅座为“口”,合而为“君”,这也正是“君子比德如竹”的形象象征。与此同时,该作品还采用虚实结合的设计手法,也正是道家思想的重要体现。另外,作品中采用的间隔手法也极大的表现出了简约之美,符合当代美学情趣。该作品还取得了德国红点设计奖。这也体现出了当代家具的设计趋势,植根于传统文化,深入发掘创作灵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