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科学技术的喜与忧(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2023年《科学技术的喜与忧》教学设计

2023年《科学技术的喜与忧》教学设计

2023年《科学技术的喜与忧》教学设计2023年《科学技术的喜与忧》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科学技术的喜与忧》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实验本(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的内容。

本课的主题是:感受科技新生活;认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两大版块,从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科学技术观教育。

本课是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我与世界”里的有关要求编写的,相关的内容标准是“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到科技要为人类造福,要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教材的第一大版块:“感受科技新生活”,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生活,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了解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并以此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

第二版块“科技也会带来烦恼”是培养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的态度,认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树立正确的人类科学技术观。

依据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本课划分为二到三课时。

我设计的第一课时重点引导学生“感受科技新生活”,最后引发“科技带来烦恼”。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孩子虽然已经开始关注身边的科学技术问题,对科学技术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与看法,但由于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只有短短的十年左右,基本没有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更别说要把科学的热情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了,基于以上学生实际,需要教者在充分利用好文本资源的基础上开发家庭的、学校的、国家的乃至世界的课程资源,让学生真正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造福人类,激发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立志为科学技术作贡献的热情。

设计理念: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巧妙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亲历、体验、感悟。

在课前谈话时,我大胆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老师身穿蓑衣、头戴斗笠,装扮成四五十年前下雨时人们的形象,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从而自然而然地导入学习话题,并在对比中暗示科技的进步让人们享受到轻松与方便。

小学六年级教案 11 科学技术的喜和忧-全市获奖

小学六年级教案 11 科学技术的喜和忧-全市获奖
9、价格便宜(与书店比较),付款更是一键完成(微信支付宝刷一刷)
10、说到付款方式,也是科技的产物,如果我们到实体店购物,付款方式发生的什么变化?
11、每天每个家庭每个人都有那么多的物件,全国有那么多人,该有多少物件哇!(出示图片),想象下,那需要多少人力来完成分拣呀?没关系,科学技术来帮忙,我们有了它(出示快递小黄人视频)看了这个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解放了人力,解放了双手!)
课前根据同学们对科学技术的已有了解和各自的兴趣爱好分成了五组,下面就从这五方面入手,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看看在各自的领域,到底有哪些科技产品?分别有什么作用?
2、出示学习任务单
3、组织交流
【预设提升】
1、你们带来了哪些实物,展示下。
2、目前创客教室、未来教室(出示图片)应运而生。你们刚才就实地参观体验了。这是你们参观后上传的图片和文字,你们想说的一定不止这些,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说说你们参观后的感受吧!
工作中、学习中,处处是屏幕,酷吧?这就是科学技术带来的变化!(手机投屏)
2、(移步小屏幕)是的,科学技术(板书)一方面高深莫测,一方面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身边,有哪些先进的科技产品是什么?
(从学生的回答中相机板书:学习、生活、医学、航天、军事)
【环节一:科技产品大比拼
——了解科学技术的喜】
1、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科技产品远远不止刚刚大家说的这些。
3、有人说,手机在手走遍天下都可以,为什么?
4、说到网络购物,大家感受一定特别深,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
5、在你们家中,谁是网购达人?
6、网购过什么?
7、今天课堂上我们就来网购一回。买一本书,谁愿意来?(网站选择、搜索选择、各类比较、购买付款,坐等收货)

小学苏教版品德六年级下册 11《科学技术的喜与忧》教学设计1

小学苏教版品德六年级下册 11《科学技术的喜与忧》教学设计1

《科学技术的喜和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了解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态度,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要为人类造福。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将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怀着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认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利与弊,并对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能持有正确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利与弊,并对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能持有正确的态度。

难点:引导学生将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怀着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认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教学过程:活动一、导入神州五号的发射成功使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振奋和自豪,这说明我国的航天事业的发展已经处于世界前列了。

我国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呢?(大家一起回答)这要归功于我国科学家的奋发努力和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

同样,我们在生活中也感受着科学技术带来的好处。

活动二、认识科学技术的好处1.教师介绍吴家嘴村小学六(2)班的讨论会。

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王依蒙和朱爱先两位同学,进行发言。

2.说说衣服与科技的关系。

(1)看看服装的面料成分,其中包含着哪些科技成分。

(2)指名介绍智能服装。

3.说说饭菜和科技的关系。

教师介绍“杂交水稻水父”袁隆平的事迹和安藤百福发明方便面的故事,并让大家谈谈感受。

4.展示摩天大楼和磁悬浮列车的图片,说说我们的居住和出行和科技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观察说说我们周围有哪些技术先进的建筑和交通工具。

5.教师总结:看来,科技确实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与世界,随着科技的发展,相信未来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活动三、认识科技带来的烦恼1.过渡:同学们,你看过有关机器人的^电景彡吗?能说说你看过的有哪些影片吗?这些影片都讲了什么?师:虽然这些影片是科幻片,内容都是虚构的,但也反映了人类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担忧,看来,科学技术也又让人烦恼的一面啊!2.请学生朗读《暑假真长》。

六年级品社下册《科学技术的喜与忧》教案 苏教版【试题教案】.docx

六年级品社下册《科学技术的喜与忧》教案 苏教版【试题教案】.docx

面的故事,并让大家谈谈感受。

3、请同学根据所收集的资料,说说食品生产屮还有哪些科技发明。

例如罐头的发明、杂交水果的培植等。

教学互动三(住、行)1、教师给学生展示摩天大楼和磁悬浮列车的图片,让学生说说我们的居住与出行和科技有什么样的关系。

2、让学生根据生活屮的观察说说我们周围有哪些技术先进的建筑和交通工具。

3、教师为学生介绍磁悬浮列车。

4、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跨越时空的来信”,想像未来的交通工具是怎样的。

教学互动四1、将学生分成四个组,就“衣食住行”每纟R就某一方面来谈。

2、再请每组同学设想一下50年以后我们的衣食住行将会是怎样的,请每组派代表上台来发言。

教学互动五:“开心词典”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我发现同学们部对科技发明很感兴趣,现在我们就来个班级“开心词典” 看看对我们生活屮的科技发明知道多少。

1、教师将每组设立为一个答题组,并宣布答题规则,题1=1分必答题和抢答题,必答题答错不扣分,抢答题错扣分,教师可以请同学上来担任分数记录员。

2、教师宣布题目,题目可以涉及II常生活屮学生比较熟悉的科技发明,例如,电灯的发明人是谁,贝尔发明了什么等,题目的形式可以多样,由教师白己把握。

3、比赛结束,教师宣布各组的得分情况,并评出名次,对取得较好的组给予鼓励。

教学互动六1、请同学将课前准备好的一些科学家、发明家的成长故事讲给大家听,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讲故事时尽量绘声绘色,让其他同学能听到饶有兴趣。

2、听完故事,教师请学生说一说这此科学家、发明家都有哪此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通过这业科学家、发明家的成长经历,激发学生崇高科学的精神和态度。

教学互动七1、教师给大家介绍电脑的发明及其发展的历史,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电脑不断地更新换代。

2、教师给学生播放动曲片片段,问学生是否喜爱这些动曲片,知道动画片•是怎样制作的吗?在同学们的踊跃发言后,告诉他们现在的动画片都是通过电脑动画技术制作而成的,tai面精美,视觉效果好,所以无论大人孩子祁爱看。

《科学技术的喜与忧》教学设计

《科学技术的喜与忧》教学设计

《科学技术的喜与忧》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从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关注生活中的科学技术,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的了解,培养他们对资料收集、整理、分析、交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关注周围的生活和交谈,认识到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与世界,让学生通过“说一说”、“议一议”、“猜一猜”等活动,认识到科学技术能造福人类。

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4、行为与习惯:学生在了解科学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引将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怀着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认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激发情感播放录像,请同学们观看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的场面。

师:观看了视频,你知道了哪些信息?看到这一令人激动的场面,你有什么想说的?二、感受生活中的科学技术教学活动一(大家眼中的科学技术→衣)1、师:或许航天这一科技离我们还比较遥远,但老师发现我们班一位同学的文章中就提到了不少日常生活中的科技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2、学生自由阅读“快乐的一天”,说说你从他的文章中能找到哪些科技产品?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如果没有这些,会不会有什么不同?3、学生自由说一说你眼中的科技产品还有哪些?简单说明4、教师把话题引导到服装上来。

通过议一议的活动形式,展开对衣服中科技含量的讨论。

5、猜一猜变色龙军服等高科技服装是什么样子的,自由阅读书本介绍,并适时地加以图片说明。

教学活动二(猜一猜→食品)1、师:科学家们真了不起,大家认识这两个科学家吗?他们是谁?你知道与他们有关的故事吗?2、教师先呈现袁隆平和安腾百福的人物图片,请同学们猜一猜。

能猜到的先请同学介绍,再为同学具体介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迹和安藤百福发明方便面的故事,谈谈感受。

3、让大家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还有哪些食品也与科技有关?教学活动三(小组讨论住、行与科技的关系→科技就在我们身边)1、师:难道科技仅仅与我们的衣服、食品有联系吗?生活中的居住、出行是不是也因为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些便利呢?小组讨论2、学生小组讨论,居住、出行与科技的关系。

品德与社会《科学技术的喜与忧》的教案

品德与社会《科学技术的喜与忧》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潜在问题。

2. 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3.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科学技术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积极作用。

2. 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及其影响。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性质。

2. 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思维。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科学技术的喜与忧。

2.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科学技术领域的案例资料,如互联网、、生物科技等。

2. 制作课件,展示科学技术的喜与忧。

3. 准备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教学内容】1. 引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科学技术的喜与忧。

2. 讲解:介绍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积极作用,如提高生产力、改善生活质量等。

分析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如环境污染、隐私泄露等。

3. 案例分析:以具体案例为例,引导学生分析科学技术的喜与忧。

如以互联网为例,讨论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既有便利通讯、信息传播的好处,也存在网络谣言、网络安全等问题。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就给定的讨论问题进行讨论,如:“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的喜与忧”等。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5. 总结: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科学技术的喜与忧,强调学生在面对科学技术发展时要有辩证思维,正确看待科学技术带来的影响。

六、教学内容:1. 引入:通过一组关于科学技术发展对环境影响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科学技术对环境的喜与忧。

2. 讲解:介绍科学技术发展对环境的积极影响,如清洁能源技术的应用、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等。

品德与社会《科学技术的喜与忧》的教案

品德与社会《科学技术的喜与忧》的教案

品德与社会《科学技术的喜与忧》的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2. 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教学重点:1. 科学技术的定义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科学技术的利与弊的辨别。

2. 科学技术与道德伦理的关系。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科学技术的定义、作用及其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思考其利与弊。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科学技术的喜与忧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科学技术的定义、作用及其影响的图片和案例。

2. 教学道具:科技产品实物或模型。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科技产品实物或模型,引导学生思考科学技术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2. 讲解:讲解科学技术的定义、作用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的喜与忧。

4. 讨论:组织学生就科学技术的喜与忧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第二章:科学技术的喜与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喜与忧。

2. 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2. 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教学难点:1. 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伦理问题。

2. 如何在科技发展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喜与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思考其利与弊。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科学技术发展的喜与忧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喜与忧的图片和案例。

2. 教学道具:科技产品实物或模型。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科技产品实物或模型,引导学生思考科学技术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2. 讲解:讲解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喜与忧。

3. 案例分析:分析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的喜与忧。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十一课科学技术的喜与忧教案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十一课科学技术的喜与忧教案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十一课科学技术的喜与忧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关系,通过了解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态度,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要为人类造福。

2.引导学生将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怀着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认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3.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利与弊,并对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负面阻碍能持有正确的态度。

4.让学生通过关注周围的生活和收集有关科技资料,认识到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与世界。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利与弊,并对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负面阻碍能持有正确的态度。

教学预备:观看周围的生活,看看我们的衣食住行中有哪些科技产品。

收集科技产品带来的环境污染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神州五号的发射成功使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振奋和自豪,这说明我国的航天事业的进展差不多处于世界前列了。

我国什么缘故能取得如此的成就呢?(大伙儿一起回答)这要归功于我国科学家的奋发努力和我国航天科技的进展。

同样,我们在生活中也感受着科学技术带来的好处。

二、认识科学技术的好处1.教师介绍吴家嘴村小学六(2)班的讨论会。

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王依蒙和朱爱先两位同学,进行发言。

2.说说衣服与科技的关系。

(1)看看服装的面料成分,其中包含着哪些科技成分。

(2)指名介绍智能服装。

3.说说饭菜和科技的关系。

教师介绍“杂交水稻水父”袁隆平的事迹和安藤百福发明方便面的故事,并让大伙儿谈谈感受。

4.展现摩天大楼和磁悬浮列车的图片,说说我们的居住和出行和科技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依照生活中的观看说说我们周围有哪些技术先进的建筑和交通工具。

5.教师总结:看来,科技确实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与世界,随着科技的进展,相信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三、认识科技带来的苦恼1.过渡:同学们,你看过有关机器人的电影吗?能说说你看过的有哪些影片吗?这些影片都讲了什么?师:尽管这些影片是科幻片,内容差不多上虚构的,但也反映了人类对科学技术进展的担忧,看来,科学技术也又让人苦恼的一面啊!2.请学生朗读《暑假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科学技术的喜与忧
江阴市实验小学刘英杰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充分感受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及科技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2.引导学生将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3. 引导学生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关注生活中的科学技术,进一步增强对科学技术的了解,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提高他们对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利与弊,并对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能持有正确的态度。

教学准备:
1. 设计前期调查表并下发学生进行前期调查,印发相关资料。

2. 观察生活,了解科学技术的成果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方便,并进行一些资料搜集。

3.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什么?
一、引入话题
1. 同学们,刚才我们谈到了实现中国梦离不开科学技术。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聊聊“科学技术”这个话题。

(板书:科学技术)
2. 说到科学技术,大家想到的可能……(学生交流:神舟号宇宙飞船,飞船与天宫交会对接,航母“辽宁”舰,歼15试飞,“蛟龙”号深潜实验等)。

3.过渡:同学们,在你们看来,科学技术是高深莫测的,是科学家的事。

告诉你们:其实,科技就在我们身边。

二、畅谈科技新生活
引入:那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等,和科技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科技带来的新生活。

(板书:感受科技新生活)
(一)畅谈生活中的科技
1. 出示恐龙园图片。

交代周末游园,要求学生去寻找科技在我们衣食住行玩中的影子。

2.播放微电影《我们的幸福生活之行走恐龙园》,学生边看边思考提出的问题。

3.组内讨论。

4. 学生从衣食住行玩等方面进行交流,师生点评,老师适当提升。

(二)过渡
同学们,科技的发展,给我们衣、食、住、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享受,它让我们生活更美好。

(板书:生活更美好)不仅如此,它还在其它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配图举例),比如:医疗、军事、通讯、城市建设等,推动了社会进步。

(板书:社会更进步)
(三)体验生活中的科技
1. 感受20年来手机的变化。

2. 现场演示运用Facetime进行视频通话。

3. 辨析:正因为手机有了如此多的功能,许多人手机不离手,工作时看,吃饭时看,走路时看,就连睡觉也要把手机放在枕边,成了名副其实的“手机控”。

他们这样做好吗?
4. 小结:科技在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让社会更进步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烦恼。

看来,科学技术也是有喜有忧啊!(板书:科技带来烦恼的喜与忧)
三、科技带来烦恼
(一)科技带来的副作用
1. 组内讨论,完成书上的表格。

2. 班上交流。

3. 小结:这些科技产品因为自身的不够成熟与完善,所以它在使用的同时产生了一定的副作用(板书:副作用)。

如何降低它的副作用,这就需要我们继续进行研究,不断创新,不断完善。

(二)科技的不当使用
1. 过渡:科学技术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烦恼呢?
2. 给苹果“卸妆”,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3. 生活中像这样的烦恼还有很多。

学生列举——
4. 过渡:科学技术的不当使用,都让我们不知道吃什么了。

(板书:使用不当)有些尖端科技如使用不当,就会带来更大的危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比如被称为末日武器的原子弹——
5. 播放《轰炸广岛》视频。

看到这一连串的数字,你想说些什么?要是它们落入了恐怖分子手中,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6.这让我想起了爱因斯坦说的一句话(齐读):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

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

四、总结升华。

1. 对于科学技术,你有新的认识了吗?
2. 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

老师希望你们能够脚踏实地,学好知识和本领,用好科学技术,将来为科技创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能够把今天的“忧”变成明天的“喜”,让科技助推我们的中国梦!播放《中国梦》的MV。

附板书:让生活更美好
感受科技新生活
让社会更进步
科学技术的喜与忧
副作用
科技带来烦恼
使用不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