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名医黄耀燊:治疗胆石症的医案
胆结石中药方剂

胆结石中药方剂中医处方(一)【辨证】肝胆湿热郁结,横逆中土。
【治法】利胆排石,益脾止痛。
【方名】胆道排石汤。
【组成】柴胡9克,太子参15克,白芍15克,金钱草30克,郁金草12克,蒲黄6克,五灵脂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邓铁涛方。
中医处方(二)【辨证】湿热内蕴,积久成石。
【治法】疏肝理气,利胆排石。
【方名】利胆排石汤。
【组成】制大黄9克,枳实9克,虎杖15克,郁金15克,金钱草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姜春华方。
中医处方(三)【辨证】肝郁气滞。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名】舒肝利胆汤。
【组成】柴胡10克,枳实10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虎杖根30克,银花30克,生大黄12克,金钱草30克,茵陈30克,郁金12克,川楝子12克,元胡10克,白芍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谢新建方中医处方(四)【辨证】肝气郁结,木郁化火。
【治法】疏肝理气,清热化滞,利胆排石。
【方名】清胆化石汤。
【组成】柴胡6克,鹅不食草15克,延胡6克,金钱草15克,金铃子10克,黄芩9克,郁金6克,通草3克,蒲公英12克,北茵陈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翁恭方。
中医处方(五)【辨证】肝胆湿热蕴结。
【治法】疏肝利胆,清热除湿,理气和营,止痛散结。
【方名】疏肝利胆汤。
【组成】柴胡10克,黄芩8克,海金砂15克,金钱草15克,鸡内金10克,川郁金8克,炒金铃子10克,白芍10克,炒枳实10克,赤茯苓15克,车前子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培生方。
中医处方(六)【辨证】肝胆气郁,湿热蕴结。
【治法】舒肝解毒化石,胆结石秘方。
【方名】舒肝解毒汤。
【组成】柴胡20克,青皮20克,陈皮20克,石斛20克,黄芩10克,三棱10克,白芍15克,连翘15克,金银花25克,蒲公英25克,金钱草2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治疗胆结石一例

中药治疗胆结石一例caijinbo一个月前收治一例胆结石病人,B超显示胆管多发性结石,其中最大显示55MM*14MM。
在医院住院一星期,疼痛感染基本控制,医院建议手术治疗,病人不愿意。
希望采用中药保守治疗。
后经人介绍来我处开中药。
病人女性,年龄50岁,既往无病史。
一个月前突发上腹痛住院治疗。
诊断多发性胆结石症。
主诉:右上腹偶有隐痛,腹涨,食欲差。
有恶心反胃,大便难行,小便短少,舌苔黄腻,脉弦细。
中药处方:广金钱草20克茵陈20克蒲公英20 鸡内金10 大黄6克黄连5 郁金10 虎杖15 鹅不食草20 香附8 木香10 甘草5 白花蛇舌草10服上药一个星期后,病人诉说右上腹痛痛有加重,有些顾虑不敢继续服用,后来告诉她服用药物有轻微的疼痛是正常的,后药方上加白芍20 槟榔10。
服用一个月B超复查,结石多颗,最大的一颗显示5MM*4MM,比一个月前小了很多,腹部疼痛基本消失。
现上方药继续服用。
caijinbo 手上正好有张肾结石中药成方以供同行参考,处方如下:广金钱草30 四川金钱草15 杜仲15 怀牛膝10 瞿麦10 萹蓄10 石韦10 泽泻10 车前子10 茯苓10 米仁10 生地10 木香10 白术10 郁金10 猫须草15 虎杖10 冬葵子10 黄芪15 党参10 鸡内金10 生核桃仁10枚海金沙10 石头较大加穿山甲2 参三七2 研粉吞服。
血淋:琥珀5 蒲黄6 旱莲草15民间土郎中方中鹅不食草的运用不错广阔天空B超显示胆管多发性结石,其中最大显示55MM*14MM------55mm=5厘米,应该是长5厘米吧。
刚刚理解错误。
mal-002 根据以往经验,胆结石要看类型,不是所有的都可以打出来,按组成成分,胆结石粗略可以分为单一胆红素钙,胆酸钙,草酸钙,胆固醇结晶,尿酸钙及混合物等。
其中只有胆固醇结晶可以化解排出,其他类型结石只有小于胆管的可以排出。
那种类型,有经验的B超医生可以初步分辨,还可通过化验血液来判断。
四金威灵汤治疗胆石症60例

关键 词 : 石症 ; 金 威 灵 汤 ; 医药 治 疗 胆 四 中 中 图分 类 号 : 2 9 5 . R 5 . 62 7 文 献 标 志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0 3 8 2 1 )6 0 6 — 1 10 — 3 X(0 00 —0 1 0
胆 石症 包括 胆囊结 石 、 内胆 管 结石 、 外胆 管 肝 肝 结石 . 是胆道 系 统的 常见 病症 , 于 中 医“ 属 胆胀 ” “ 、胁 痛” “ 、 黄疸 ” 等范 畴 。 医治 疗 上 以溶石 和手 术为 主 , 西 而 中医近年来 对 胆石症 研 究进 展 归 纳为 辨证 分型治 疗 、 病分 型治疗 、 本治 疗 、 观辨证 治 疗 、 辨 基 微 中药 防 石排石 治疗 …。笔者 自2 0 o 1年 以来 采 取基本 治疗方 法, 运用 四金威 灵 汤 治疗 胆 石 症 患 者 6 0例 , 得满 取 意疗效 , 总结 如下 。 现 1 临床 资料 11 病 例选 择标 准 . 111 诊 断标 准 选 定病 例 均 依 据 《 胆病 诊 疗 全 .. 肝 书》2 [中关 于胆 石症 的诊 断标 准进行 诊 断 。 ]
福 建 中 医药
21 0 0年 1 2月 第 4 卷 第 6期 l F j nJu a f C ee e 0 0,1 6 ui or lo M D cmbr2 1 4 ( ) a n T
6 1
・
杏苑 一枝 ・
四金威 灵 汤治疗 胆石 症 6 0例
方连 顺 . 张云琦 ( 霄县 中 医院 , 建 云霄 3 3 0 ) 云 福 6 30
3 治 疗 结 果
31 疗 效判 定标 准 .
依 据《 胆病 诊疗 全书 》 ] 肝 口 的疗 效标 准进 行 判定 。① 临床 治愈 : 状 和体征 消 失 , 症 B 超示胆囊静脉或 口服造影结石消失 ; 显效 : ② 症状 和体 征 明显 减轻 ,影 像 学检 查 示 结 石 明显 减 少 , 达 12以上或结 石 变小 在 12以上 者 ; 有效 : / / ③ 症状 和 体征 有减 轻 ,影像 学 检查示 结 石较 治疗 前 减少 变小 或 B超 回声 变 弱 ; 无 效 : 状 和体 征 有 减轻 或 无 ④ 症 变化 , 像 学检 查示 结 石无改 变 。 影 32 结 果 6 . o例 患者 经治疗 后 , 临床 治愈 3 例 , 8 治 愈率 达 6 . ; 效 1 33 显 % 2例 , 2 % ; 效 6例 , 占 O 有 占 l %; 0 无效 4例 , 67 总 有效 率 达 9 .%。 占 .%, 33
中药治胆结石案例

中药治胆结石案例
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囊疾病,主要是由于胆囊内胆固醇、胆盐等物质沉淀形成。
中医认为,胆结石的形成和胆囊的气血运行不畅、湿热内蕴等因素有关。
中药治疗胆结石是一种传统疗法,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等优点。
下面就分享一个中药治疗胆结石的案例。
患者张女士,30岁,因腹痛伴呕吐、黄疸等症状到医院就诊,经检查确诊为胆结石。
由于她有中医治疗的信仰,选择了中药治疗。
中医师根据张女士的病情特点,为她开出了一副中药方剂,包括黄连、栀子、白芍、茵陈等药物。
张女士服用中药后,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
她感觉腹痛减轻,呕吐明显减少,
黄疸也逐渐减退。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复查时胆结石的大小明显减小,胆囊的炎症也有所缓解。
中医师根据病情调整了药方,继续治疗。
经过几个疗程的治疗,张女士的胆结石逐渐痊愈,症状完全消失。
她感谢中医
的治疗,不仅病情得到了控制,而且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她也通过中医的调理,改变了不良的生活习惯,预防了疾病的复发。
这个案例表明,中药治疗胆结石具有疗效确切、疗效持久等优点,是一种安全
有效的治疗方法。
但是,中药治疗胆结石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盲目使用,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希望更多的患者能够了解中药治疗的疗效,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早日康复。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35)胆结石,胆囊炎,胆绞痛的治疗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35)胆结石,胆囊炎,胆绞痛的治疗展开全文得了胆结石,胆囊炎(胆泥)或是胆绞痛,有没有什么中医方法可以治疗呢?有。
下面这些方法,在实践中发现,效果很好,若有胆病的人,可以选择尝试。
我准备用几节来介绍相关内容。
第一方,解痉止痛贴膏:白芷10克,花椒15克,苦楝子50克,葱白、韮菜根部各20个,白醋50毫升。
先将白芷、花椒研成细末,再将韭菜根部、葱白、苦楝子捣烂如泥,用白醋将上述药物拌匀调成糊即成。
用时将解痉止痛膏敷于中脘穴周围处,外用透明薄膜覆盖,然后用胶布加固,24小时换药一次,可连贴二至四次。
此方记载治疗78例,除一例慢性穿孔转手术治疗外,其余全部有效。
第二方,猪胆江米方:猪苦胆一个,江米150克,将江米炒黄后,与猪苦胆汁混合,拌匀备用。
每日早、晚各服10克,用面汤或温开水冲服。
轻者三剂,重者五剂,即可治愈。
服药期间注意不食辛辣食物和辣椒。
有个患者说,我患胆囊炎三年来,经常服用消炎利胆片和胆石通,服药期间有效,可就是去不了根儿,停药就痛,后来得此方,仅服三剂,完全痊愈。
去医院检查正常,两年多没有再痛。
第三方,四味汤可治慢性胆囊炎:一个患者说,我妻患胆囊炎,时轻时重,缠绵日久,服药无数。
后用此方,服三剂疼痛消失,服六剂后症状全无,从此未再发作,可见已经完全治愈。
配方:玉米须60克,茵陈30克,山栀子15克,广郁金15克,水煎服。
每日一剂,每日三次。
第四方,蒲公英茶:蒲公英1000克,每次用药50克,凉水浸泡之后,火煎五分钟,饭后当茶饮。
每日三次,两天换一次药,连喝一个月。
此方简单效佳,且无任何副作用。
是民间和中医治疗胆囊炎的传统方和验方。
记录治愈的病人很多,而且都附带有患者来信和感谢信。
第五方,单味大黄可治急性胆囊炎:大黄30至60克,水煎,1至2小时服用一次,直到腰痛缓解。
记录此方治疗急性胆囊炎十例,全部治愈。
平均两至三天腰痛及腰部体征消失,两天后体温正常。
平均每例用大黄248克。
中药治胆结石案例

中药治胆结石案例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是指胆囊或胆道中形成的固体结石,其中以胆固醇结石最为常见。
中药治疗胆结石具有一定的疗效,下面将介绍几个相关案例以供参考。
案例一:患者是一位45岁的女性,因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就诊于中医门诊。
经中医辨证分析,患者属于胆热瘀毒证,给予以下中药方剂治疗:黄连30g、黄芩15g、栀子10g、地黄15g、茯苓20g、赤小豆20g、丹参10g、生大黄10g、大黄10g、当归15g、川芎10g、红花5g。
将以上药材煎煮后取汁,每日分3次服用。
患者连续服药3个月,腹痛明显减轻,胆囊结石也有所缩小。
案例二:患者是一位52岁的男性,因胆结石反复发作就诊于中医门诊。
经中医辨证分析,患者属于胆湿热证,给予以下中药方剂治疗:黄连30g、黄柏20g、黄芩15g、栀子10g、茯苓20g、石苇15g、车前子20g、山栀子20g、海浮石20g、连翘10g、金银花15g。
将以上药材煎煮后取汁,每日分3次服用。
患者连续服药6个月,胆结石大小有所变化,症状也有所缓解。
案例三:患者是一位60岁的女性,因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就诊于中医门诊。
经中医辨证分析,患者属于气滞血瘀证,给予以下中药方剂治疗:当归20g、川芎10g、黄芩15g、黄连30g、赤芍15g、桃仁10g、红花5g、香附10g、陈皮10g、山楂10g、蒲公英10g、柴胡10g。
将以上药材煎煮后取汁,每日分3次服用。
患者连续服药4个月,胆结石明显缩小,相关症状改善。
以上案例仅供参考,中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因人而异。
在实际治疗中,中医医师会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并根据个体差异调整用药剂量和疗程。
此外,中药治疗胆结石也需要结合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改变来综合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总体来说,中药治疗胆结石可以通过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等功效,改善症状,减轻疼痛,并对胆囊结石有一定的缩小效果。
然而,中药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治疗过程中需注意适当监测胆囊结石的变化,避免结石堵塞胆管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自拟胆石消治疗胆结石、胆管结石(附239例临床分析)

自 20 年 一 0 6年 1 01 20 1月共治 疗胆结 石 、 胆管结 石 2 9例 , 3 其 中男 9 , 11例 , 8例 女 4 年龄最 大 7 8岁 , 最小 5岁 , 痊愈 2 3例 , 1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 心血 管 病 杂 志. 成人 急性 病毒 性 心 肌 炎 的诊 断标 准 ,
1 9 4 —4 9 9.0 5
适、 乏力等症状 , 并有 6例 ( 1. %) 占 4 2 需停 药 , 对症治疗 后好 经
转。
4 讨 论
[] 2 吴以岭. 络病理论 , 0 , —8 2 0l 0 4
维普资讯
中 医 中 药
磐 0 ≯蠢曩0 管 0薯≯囊 0 曩季≯≯≯ ≯碧 誊曩磐≯ ≯ 誊 ≯ 碧 曩 ≯毒 ∥∥0≯ ∥≯≯ 00誊 有时治疗上较 为困难 , 如患者年龄较小或对常见心律失常 药物副
医 创 研 2 7 8 第 卷 第 3 MD I NVT N E AC 学 新 究 0 年 月 4 0 2期 EIN I OAI S RH C EN OR E
停 药 后 恢 复 正 常 。对 照 组 有 1 例 ( 2 . % ) 现 恶 心 、 腹 不 1 占 62 出 上
期死亡率增加 。参松养 心胶囊 的主要成分 为人参 、 麦冬 、 山茱 芋 、
丹参 、 枣仁等 ]均 为天然 药物 , , 可使 毛细血 管扩 张以改善 微循
环, 而使心肌功能改善 , 继而治疗 心律 失常。
效: 早搏无变化或较治疗前增多或出现新 的心律失 常。
四逆散加海金沙滑石鸡内金也可以化胆结石

四逆散加海金沙滑石鸡内金也可以化胆结石胆结石胆囊炎、胆石症外敷:黄柏20,生桃仁15克,元胡15克,冰片6g粉成细末,用凡士林调成膏状贴胆囊炎疼痛处,贴7天见效,一般15~21天治愈。
专治肾结石的排石汤主治:一侧或双侧肾结石(有或无积水)配方:金钱草、鸡内金各30克,海金沙25克,石韦、冬葵子、当归、川芎、三棱、文术、元柏、泽泻各20克,枳壳、甘草各15克。
用法:上药冷水浸泡30分钟后,文火水煎20分钟取汁300毫升。
分三次服,腰酸痛者加山萸肉,杜仲各20克,有积水加猪苓,茯苓皮各30克。
疗效:治疗患者124例,结石0.2X0.3厘米以下者,服六剂治愈。
0.5X0.6 厘米者,服10剂治愈,结石1厘米以上者,20剂治愈,此方有效率98%。
血府逐瘀丸‘温补法”治肾结石男48岁,1991年2月15日初诊。
患者于1987年初开始出现左腰酸痛,每遇劳累后加重。
经某医院B超检查,.发现左肾盂下口有一0.5X 0.8cm结石。
四年来,以中药治疗为主。
自述已服中药、“排石汤”及排石冲剂无数,但症状却逐渐加重。
刻诊:面色无华,精神疲惫,眼睑微肿,畏寒肢冷,左侧腰臀部酸重疼痛,小便色清畅通,舌淡润苔薄白,脉沉细。
证属脾肾阳虚,寒湿内滞。
治拟温补脾肾,化气排石。
处方:黄芪、鹿角霜、金钱草各30克,党参、益母草、海金沙、革攝各15克,乌药、鸡内金各10克,附子、干姜各6克,肉桂3克。
并嘱每日嚼服核桃仁30克,并轻叩左侧腰部。
上方加减服至近20剂,腰腹疼痛加剧,恶心欲吐,少腹坠胀,坐立不安,小溲痛不可忍,排出花生米大小结石一枚。
翌日经B超复查,证实结石消失。
遂予圆肾利.尿之剂调治而告痊愈。
按尿路结石病中医多属“石淋”,系下焦湿热所致,故清热通淋排石为常法。
因其多属热证、实证,自古又有忌补忌汗之说。
然脾肾阳虚,特别是肾阳虚,水液代谢受阻,分清泌浊功能失常,尿液中之浊物亦可结聚成石。
故以温补脾肾法治疗尿路结石为变法。
从临床所见,下尿路结石多属热、属实;肾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一般病程较长,来势缓慢,小溲淋痛之证不明显,且多伴有脾肾阳气不足之表现,故辩证多属虚、属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岭南名医黄耀燊:治疗胆石症的医案
黄耀燊
(1915~
1993年),
又名醒中,广
东顺德县人,
广东省名老中
医,现代著名
中医外科医家。
黄耀燊出身中医世家,其父黄汉荣是广州地区负有盛名的中医伤寒派医家,又是有名的骨伤科专家。
黄耀燊天资聪颖,学习勤奋,193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受聘于广东顺德县乐从墟同仁医院。
后又在广州执业,设医寓于梯云路曰“芝香馆”。
他虚心好学,勤奋进取,广采百家之长,并自学现代医学基础知识。
黄老对中医学经典有着深刻的记忆和认识,诊病之时常引经据典,背诵如流,这为他在中医外科学上取得成绩奠定了坚实基础。
例如对胆道系统感染和胆石病的诊治,他反复研究了《伤寒论》、《金匮要略》、《外台秘要》诸书中治疗黄疸的论述,并通过临床的实践,确认茵陈、大黄、栀子、黄柏、芒硝等为治黄要药。
而本病常见寒热往来,大便秘结,为少阳阳明俱病,故选用表里双解的大柴胡汤为基础方加减配伍,分型论治,每获良效。
在此特举黄老自拟用来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的胆石验方以作说明:
【胆石验方】
组成:柴胡、白芍、枳壳、甘草、大黄、绵陈、黄芩、延胡、郁金、佛手、金钱草、鸡内金。
功效:疏肝利胆
主治:慢性胆囊炎、胆石症
加减:如大便秘结者,把枳壳改为枳实,大黄应后下;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纳呆便溏者,加白术、云苓;嗳气泛酸者,加法半夏、陈皮、海螵蛸;胁痛甚者,加青皮、木香(后下)等。
【医案1】
沈姓患者,男,50岁,教师,患慢性胆囊炎、胆囊多发结石已4年,每3个月至半年发作一次,平日亦感右胁及胆囊区胀满不适,尤以劳倦时症状更明显,胃纳尚可,大便2~3天一行。
医者劝其手术治疗,但患者忌怕手术而来诊查患者右上腹有轻压痛,舌偏红,黄厚腻苔,脉弦。
即投予基本方加减,一周后自觉症状咀显好转,连续用药—个月,症状消失,胃纳渐增,体重增加,舌苔渐化至薄白苔。
此后患者坚持每日或隔日服药,持续半年之久,改每周服2剂,或每半月服2剂。
从接诊至停药,前后为一年。
一年来患者未见有急性发作,而且右上腹胀痛不适感亦消失、体重增加3公斤。
以后再随访一年,未见发作及不适。
按语:在治疗此类病人时,黄老告诉病人要做到下列二点:一是忌食肥腻食物(包括蛋黄等),二保持大便通畅。
否则可诱发胆囊炎的急性发作。
吃肥腻食物诱发胆囊炎急性发作,医者一般都有医嘱:病人亦知晓,但大便不畅而诱发胆囊炎急性发作,则是黄老从众多病例中总结出来的。
若病人大便不畅,常可使原有的证状加重,甚或引起急性发作。
这与临床上对急性胆囊炎胆石证的病人应用通里攻下法为主的机理是一致的,每当病人大便通畅后,其自觉症状很快好转或消失,这可能与尽快排出肠道的积滞,尽量减少肠源性毒素的吸收有关,正所谓“通因通用”,“利当痛减”。
【医案2】
一中年妇女,患重症急性胆管炎并中毒性休克,虽经手术引流、抗休克等抢救治疗,但术后胆汁引流不畅,黄疸加深,持续高热,全身皮下大片瘀斑,肉眼血尿,大便潜血。
按语:黄老认为这是肝胆实热,热毒熏蒸,血络损伤所致,遂治以《伤寒论》茵陈栀子柏皮汤合《温病条辨》犀角地黄汤加减,使病情转危为安。
黄老善于运用中医学经典解决临床病证由此可窥见一斑。
黄老每每跟学生讲起自己求学的经历,总告诫学生不管从事中医内科还是中医外科,经典一定不能丢,这些中医学的精神、精粹,是指导临床遣方用药的关键,也是作为铁杆中医们值得学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