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国家铁路统计公报
2000至今我国铁路年均货运量以及铁路阔大货物运输的现状

2000年至今我国铁路年均货运量以及铁路阔大货物运输的现状、发展趋势、年均货运量摘要:基于21世纪以来发表的我国铁路年均货运量以及铁路阔大货物运输的相关文献,并结合铁路相关规章标准,分析近10年来我国阔大货物运输的总体研究历程和现状,指出其发展趋势及研究进展,并进一步分析铁路阔大货物的年均货运量。
关键词:铁路货物运输;货运量;阔大货物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使我国运输业得以快速发展。
在运输数量与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运输结构也发生着重大变化。
近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和工农业生产的蓬勃发展, 阔大货物的运量成倍增长, 各类货物的外形尺寸日趋复杂, 加上运输途中外界影响增大, 装载加固的难度愈来愈大。
一、铁路货运市场的分析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 运输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铁老大”的优势地位在其他运输方式的快速发展中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另外, 铁路货物运输工作因缺乏规范统一的管理和指导, 存在一些问题, 无疑给铁路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无法回避和巫待解决的严峻课题。
比如:运能与运量的矛质依然突出、在货运市场中, 公路运愉已成为铁路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货运技术设备落后,信息化程度低, 制约铁路货物运输的发展等等,以下所示为我国铁路年均货运量: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含行包运量)完成393263万吨,比上年增加28992万吨、增长8.0%。
其中,国家铁路329535万吨,增长6.5%;非控股合资铁路41549万吨,增长16.6%;地方铁路22179万吨,增长16.2%。
全国铁路货运总周转量(含行包周转量)完成29465.7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1821.65亿吨公里、增长6.6%。
其中,国家铁路27631.67亿吨公里,增长6.5%;非控股合资铁路1695.40亿吨公里,增长6.6%;地方铁路138.72亿吨公里,增长19.5%。
全国铁路货运量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391852万吨,比上年增加28923万吨、增长8.0%。
铁道部2010年铁道统计公报

2010年铁道统计公报铁道部统计中心2011年5 月9 日201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铁路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建设和运营两手抓,铁路发展取得新的成果,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任务。
一、运输生产旅客运输。
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67609万人,比上年增加15158万人、增长9.9%。
其中,国家铁路164761万人,增长9.3%;非控股合资铁路1211万人,下降1.9%;地方铁路477万人,增长13.8%。
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完成8762.18亿人公里,比上年增加883.29亿人公里、增长11.2%。
其中,国家铁路8725.72亿人公里,增长11.3%;非控股合资铁路30.15亿人公里,下降9.1%;地方铁路6.31亿人公里,增长11.9%。
货物运输。
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含行包运量)完成364271万吨,比上年增加30923万吨、增长9.3%,增量首次突破3亿吨。
其中,国家铁路309541万吨,增长11.5%;非控股合资铁路35641万吨,增长11.7%;地方铁路19089万吨,下降20.0%。
全国铁路货运总周转量(含行包周转量)完成27644.1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2404.96亿吨公里、增长9.5%。
其中,国家铁路25937.35亿吨公里,增长9.7%;非控股合资铁路1590.72亿吨公里,增长8.8%;地方铁路116.07亿吨公里,下降8.3%。
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362929万吨,比上年增加30887万吨、增长9.3%。
其中,国家铁路308209万吨,增长11.6%;非控股合资铁路35630万吨,增长11.7%;地方铁路19089万吨,下降20.0%。
全国铁路货物周转量完成27332.6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2389.19亿吨公里、增长9.6%。
其中,国家铁路25626.19亿吨公里,增长9.7%;非控股合资铁路1590.45亿吨公里,增长8.8%;地方铁路116.04亿吨公里,下降8.3%。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06年铁道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06年铁道统计公报铁道部统计中心2007年3月15日2006年是铁路改革和发展取得新的成就的一年。
铁道部党组带领全路广大干部职工,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铁路各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顽强拼搏,团结奋战,加快铁路建设,提升装备水平,深入推进改革,大力挖潜扩能,提高经济效益,强化安全基础,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顺利开通运营,和谐铁路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实现了“十一五”铁路工作的良好开局,为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铁路运输全国铁路客货运量、国家铁路运输收入、运输生产主要指标在连续三年大幅度增长的高起点上再创历史新高。
旅客周转量、货物发送量、换算周转量、运输密度位居世界第一,以占世界铁路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世界铁路约四分之一的换算周转量。
货物运输保持快速增速。
全国铁路完成货运总发送量(包括行包运量)288285万吨,比上年增长7.1%(见图1)。
其中:国家铁路完成245476万吨,比上年增长5.9%;合资铁路完成23154万吨,比上年增长17.8%;地方铁路完成19654万吨,比上年增长10.4%。
全国铁路完成货运总周转量(包括行包周转量)21954.4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9%(见图2)。
其中:国家铁路完成20557.1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2%;合资铁路完成1291.5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8.1%;地方铁路完成105.7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6%。
全国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287156万吨,比上年增加18807万吨,增长7.0%。
其中:国家铁路完成244395万吨,比上年增长5.8%;合资铁路完成23107万吨,比上年增长17.7%;地方铁路完成19654万吨,比上年增长10.4%。
全国铁路完成货物周转量21714.7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7%。
其中:国家铁路完成20321.6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0%;合资铁路完成1287.4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8.1%;地方铁路完成105.6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5%。
2000年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0年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作者:综合科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00-3-28 点击次数:62352000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一系列政策措施,强抓机遇,努力开拓,继续实施“民心工程”,积极采取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和国企改革力度,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全市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明显好转,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稳步提高。
一、综合2000年,全市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努力增加有效需求,同时注重优化供给结构,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
初步核算,2000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14.6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5.8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329.5亿元,增长13.7%,其中工业增加值295. 6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增加值239.3亿元,增长9.4%。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9.6%,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宏观经济景气状况明显趋好。
反映宏观经济环境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年末达136.5,比上年末提高28.8个百分点,全年平均比上年提高22.7个百分点,反映企业综合经营状况的企业景气指数全年平均提高8.8个百分点,企业生产情况景气指数提高14个百分点,税后利润景气指数进入景气区间。
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加快。
市属企业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已改制85户,占73%,共盘活存量资产16亿元,活化各类债务21.7亿元,募集资金5亿元。
企业股份制改造取得新进展,全市共有股份制企业299家,其中有限责任公司265家,股份有限公司34家,其中上市公司5家,晨鸣纸业增发7000万股A股取得圆满成功,募集资金14.56亿元,成为全国同行业第一家同时拥有A、B股的上市公司。
培植了一批产品有市场、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上市资源企业。
县域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全市5971家县域企业改制面达96%,形成了地方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1999年国家铁路运输生产建设统计公报

1999年国家铁路运输生产建设统计公报铁道部统计中心--------------------------------------------------------------------------------1999年是我国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全国人民隆重庆祝了建国50周年,喜迎了澳门回归,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全路干部职工在部党组的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围绕“一个目标,两大任务,三个立足”的总体工作思路,克服困难,开拓进取,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努力提高经济效益,铁路运输生产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铁路运输1999年,铁路运输生产面对运输需求不旺和市场竞争激烈等困难,以提高运输质量和效益为重点,在加大运输改革力度,运输企业全面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的同时,强化客货市场营销,努力开拓市场,大力组织开展灵活有效的各种运输方式,狠抓了春运暑运、假日运输、旅游运输、行包专列运输、“五定”班列运输、口岸运输,扩大提速范围,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增强了铁路运输竞争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全年运输收入完成998.9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了提前一年扭亏的目标,甩掉戴了五年的亏损帽子,取得了三年扭亏攻坚战的决定性胜利。
客货运输保持了增长的势头,全年客运量完成97725人次,为年预期值的105.1%,同比增长5.1%;行包运量完成358万吨,同比增长57.7%;货运量完成156881万吨,为年预期值的101.9%,同比增长2.4%,其中煤炭完成64917万吨,为年预期值的102.6%,同比增长1.3%。
全路圆满完成了国家重点物资、国庆50周年和澳门回归等特殊运输任务。
换算周转量完成16696亿吨公里,为年预期值的103.4%,同比增长4.4%。
其中:旅客周转量完成4046亿人公里,为年预期值的103.8%,同比增长9.6%;旅客平均行程414公里,同比延长17公里;货物周转量完成12578亿吨公里,为年预期值的102.7%,同比增长2.6%;货物平均运程802公里,同比延长2公里;行包周转量完成72亿吨公里,同比增长67.2%。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07年铁道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07年铁道统计公报铁道部统计中心2008年3月3日2007年,铁道部党组带领全国铁路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顽强拼搏,团结奋战,加快铁路建设,推进科技创新,成功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深入挖潜扩能,大力提高客货运量,强化安全基础,狠抓节支降耗,增加经济效益,全面深入推进和谐铁路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铁路运输客货运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货物运输。
全国铁路完成货运总发送量(含行包运量)31.4亿吨,比上年增加2.6亿吨,增长9.0%(见图1);完成货运总周转量(含行包周转量)23797.00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1842.59亿吨公里,增长8.4%(见图2)。
全国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31.3亿吨,比上年增加2.6亿吨,增长9.0%,增量创历史最高水平;完成货物周转量23536.1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1821.45亿吨公里,增长8.4%。
全国铁路完成行包发送量1219万吨,比上年增加91万吨,增长8.0%;完成行包周转量260.8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21.14亿吨公里,增长8.8%。
重点物资运输。
全路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完善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机制,全力保障重点物资运输,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提供运力支持。
全国铁路完成煤炭运量154374万吨,比上年增运16510万吨,增长12.0%。
全国355家直供电厂库存用煤保持在合理水平,顺利完成了电力迎峰度夏保障工作。
完成石油运量15319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完成化肥及农药运量8919万吨,比上年增运860万吨,增长10.7%。
完成粮食运量11245万吨,比上年增运461万吨,增长4.3%。
完成棉花运量394万吨,与上年持平。
完成集装箱运量7608万吨,比上年增运717万吨,增长10.4%。
2009年铁道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2009年铁道统计公报时间:2010.12.29铁道部统计中心2010年3月25日2009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铁道部党组带领全国铁路干部职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决策部署,以“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的精神和作风,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迎难而上,开拓奋进,夺取了和谐铁路建设的新胜利,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铁路运输实现持续发展旅客运输量再上新台阶。
大力强化客运营销,推行以客补货战略,统筹新增和既有运力资源,适时调整列车运行图,优化列车开行方案,推广多样化的售票方式,旅客运输再上新台阶。
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52451万人,比上年增加6321万人、增长 4.3%。
其中,国家铁路150798万人,增长4.4%;非控股合资铁路1234万人,下降2.6%;地方铁路419万人,增长2.0%。
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完成7878.89亿人公里,比上年增加100.28亿人公里、增长1.3%。
其中,国家铁路7840.09亿人公里,增长1.3%;非控股合资铁路33.16亿人公里,下降1.3%;地方铁路5.63亿人公里,下降3.8%。
货物运输实现增长。
积极开展增运增收活动,加强重点区域运输组织,深化大客户战略,发挥战略装车点建 设和路企直通运输优势,充分发挥大秦、侯月两线能力,批量投入和谐型大功率机车,调整机力配置布局,优化车流径路,提高分界口通过能力,全年货运实现增 长,特别是四季度创造了历史新纪录。
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含行包运量)完成333348万吨,比上年增加6101万吨、增长1.9%。
其中,国家铁路 277572万吨,增长0.8%;非控股合资铁路31903万吨,增长14.0%;地方铁路23873万吨,下降0.5%。
全国铁路货运总周转量(含行包 周转量)完成25239.1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132.88亿吨公里、增长0.5%。
99年我国铁路运输统计.doc

99年我国铁路运输统计2000年我国铁路运输目标美文欣赏1、走过春的田野,趟过夏的激流,来到秋天就是安静祥和的世界。
秋天,虽没有玫瑰的芳香,却有秋菊的淡雅,没有繁花似锦,却有硕果累累。
秋天,没有夏日的激情,却有浪漫的温情,没有春的奔放,却有收获的喜悦。
清风落叶舞秋韵,枝头硕果醉秋容。
秋天是甘美的酒,秋天是壮丽的诗,秋天是动人的歌。
2、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储存了希望;在耕耘的时候储存了一粒种子;在旅行的时候储存了风景;在微笑的时候储存了快乐。
聪明的人善于储蓄,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学会储蓄每一个闪光的瞬间,然后用它们酿成一杯美好的回忆,在四季的变幻与交替之间,散发浓香,珍藏一生!3、春天来了,我要把心灵放回萦绕柔肠的远方。
让心灵长出北归大雁的翅膀,乘着吹动彩云的熏风,捧着湿润江南的霡霂,唱着荡漾晨舟的渔歌,沾着充盈夜窗的芬芳,回到久别的家乡。
我翻开解冻的泥土,挖出埋藏在这里的梦,让她沐浴灿烂的阳光,期待她慢慢长出枝蔓,结下向往已久的真爱的果实。
4、好好享受生活吧,每个人都是幸福的。
人生山一程,水一程,轻握一份懂得,将牵挂折叠,将幸福尽收,带着明媚,温暖前行,只要心是温润的,再遥远的路也会走的安然,回眸处,愿阳光时时明媚,愿生活处处晴好。
5、漂然月色,时光随风远逝,悄然又到雨季,花,依旧美;心,依旧静。
月的柔情,夜懂;心的清澈,雨懂;你的深情,我懂。
人生没有绝美,曾经习惯漂浮的你我,曾几何时,向往一种平实的安定,风雨共度,淡然在心,凡尘远路,彼此守护着心的旅程。
沧桑不是自然,而是经历;幸福不是状态,而是感受。
6、疏疏篱落,酒意消,惆怅多。
阑珊灯火,映照旧阁。
红粉朱唇,腔板欲与谁歌?画脸粉色,凝眸着世间因果;未央歌舞,轮回着缘起缘落。
舞袖舒广青衣薄,何似院落寂寞。
风起,谁人轻叩我柴扉小门,执我之手,听我戏说?7、经年,未染流殇漠漠清殇。
流年为祭。
琴瑟曲中倦红妆,霓裳舞中残娇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年国家铁路统计公报
铁道部统计中心
--------------------------------------------------------------------------------
2000年是落实“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
国家铁路全体职工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关于铁路工作的重要指示和部党组的部署,以改革为动力,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团结一致,奋力拼搏,使铁路运输生产、经营和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
一、运输生产和经营
2000年铁路运输系统紧紧围绕落实资产经营责任制,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强化经营管理,加大客货营销力度,千方百计增运增收节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全年全路运输收入完成1097.4亿元,同比增长9.9%,巩固扩大了铁路扭亏增盈成果。
铁路运输主要指标保持了较大幅度增长全年完成旅客发送量10.18亿人次,同比增长4.2%。
行包发送量558万吨,同比增长55.9%。
货物发送量16.55亿吨,同比增长5.5%,其中煤炭68545万吨,同比增长5.6%;石油9391万吨,同比增长7.9%;焦炭4725万吨,同比增长21.5%;粮食7935万吨,同比增长22.7%。
圆满完成了国家重点物资和人民日常生活物资运输任务,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全年完成换算周转量17858.7亿吨公里,同比增长7.0%。
其中旅客周转量4414.7亿人公里,同比增长9.1%;旅客平均行程为433公里,同比延长19公里;货物周转量13336.1亿吨公里,同比增长6.0%;货物平均运程为806公里,同比延长4公里。
运输效率有了新的提高全路日均装车完成77645车,同比增长4.9%;货车周转时间为5.39天,同比压缩0.09天;货运机车日产量为99.4万吨公里,同比增长2.5%;货运机车日车公里为443公里,同比增长1.1%;货运列车平均牵引总重为2676吨,同比增长0.8%;旅客列车平均旅行速度达56.8公里/小时,同比每小时提高0.8公里;旅客列车出发正点率达99.8%,保持了较高水平。
开辟营销增长点,努力增运增收为巩固扩大扭亏增盈成果,运输系统及时把握市场动态,抓住新的收入增长点,通过及早准备、周密组织,把春运、暑运、“五一”、“十一”的客运压力作为提高增收的动力,实现了较大幅度增运增收;同时积极组织旅游运输、行包运输、集装箱运输、大宗货物运输、口岸运输等,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是运输组织上针对运输市场变化,及时调整运行图,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三是充分利用提速资源,增加夕发朝至列车、特快列车开行;四是进一步完善旅客列车、行包专列和货运“五定”班列开行方案,提高了服务质量。
顺利实施了第三次提速调图贯彻党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组织对陇海、兰新线实施了提速,京九线实施了达速,加上前两轮的提速,已初步形成我国铁路“四纵两横”的提速网
络,提高了铁路客运的质量,扩大了铁路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安全形势基本稳定认真贯彻江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批示,进一步提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紧紧抓住“规范管理、强基达标”这条主线,大力推进安全基础建设。
同时,以贯彻新《技规》为契机,形成了以新《技规》为核心的我国铁路安全技术管理体系。
通过落实安全负责制,进一步强化各级安全管理措施,使铁路运输安全形势保持基本稳定。
全年共发生行车重大、大事故19件,同比减少6件。
二、固定资产投资
2000年铁路基本建设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总体要求,积极筹措建设资金,西部建设项目投入进一步增加,铁路建设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48个大中型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成昆电化建成投产;芜湖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菏兖日二期工程、株六复线等部分建成投产。
这些项目的开通运营,增加了运输能力,对缓解运输紧张状况发挥了作用。
新菏复线、阳安线扩能等6个项目按期销号;秦沈客运专线、宝兰复线等30个续建项目普遍进展较好;宁西线西安至合肥段、渝怀铁路等8个新项目如期开工。
全国铁路基本建设共完成投资517.4亿元,其中:铁道部完成446.4亿元;合资铁路地方投资完成53.7亿元;地方铁路完成17.3亿元。
大中型项目完成投资435.1亿元,其中:铁道部完成381.2亿元。
新线铺轨1138.5公里;复线铺轨1035.8公里。
新线投产379.9公里;复线投产662.2公里;电气化铁路交付运营538.5公里。
机车车辆购置完成投资129.5亿元,为年计划的96.6%。
更新改造完成投资133.9亿元。
更新改造投资中,运输设备更新改造完成106.1亿元;利用专项资金进行的技改完成14.9亿元;施工企业更新改造完成9.9亿元;工业及供销企业完成投资3.0亿元。
三、工业生产
工业生产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的需求来生产产品,加速产品结构调整,经济效益有新的提高。
全年新造机车919台,同比减少5.0%。
其中:内燃机车624台,电力机车295台。
新造客车3244辆,同比增长82.2%;新造货车25550辆,同比增长41.5%。
修理机车完成1308台,同比下降1.5%。
其中:内燃机车1019台,电力机车78台,蒸汽机车211台。
修理客车完成3414辆,修理货车完成53778辆,同比略有增长。
四、科技与教育
各单位认真贯彻全路技术创新大会精神,组织科技队伍对影响铁路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进行了联合攻关。
全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已在全路700个车站推广使用,实现了全路异地
联网售票。
积极推动TMIS各子系统的整合。
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建设完成了前期技术准备工作,标签及地面设备通过技术鉴定并开始安装。
电子商务系统建设逐步展开。
对陇海、兰新、湘黔、焦柳、京九、浙赣等9条干线的16个区段进行了提速试验。
研制货车脱轨在线检测系统,开展安全综合检测车和钢轨探伤车的研制,加强各种装备的状况监测工作。
围绕秦沈客运专线建设的相关科研工作全面展开。
动力分散交流传动电动车组转向架及交流传动系统台架试验的最高速度超过350km/h。
机车牵引系统交流传动技术的应用取得突破,完成了2台交流传动机车样车的研制;采用多项新技术开发了200km/h交流传动电动车组和神州号内燃动车组。
铁道部推荐的三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复杂地质艰险山区修建大能力南昆铁路干线成套技术”和“中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获一等奖,“广深铁路200km/h电气化新技术”获二等奖。
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将部属10所普通高校、6所成人高校、13所普通中专学校、7所成人中专学校和39所技工学校分别划转或交由教育部、地方政府管理。
48所铁路普通、成人中专学校共招生20314人(其中路内4800人),在校学生75037人;37所技工学校招生8558人(其中路内6271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16806人(其中本科3500人,专科13306人);职工年度全员培训率为8.39%,共完成各种规范化岗位培训9.8万人次,强基达标和复退军人参加成人中专学历教育近3万人。
五、劳动工资
“九五”期间,按照“政企分开,减员增效,扭亏增盈”的工作目标,各单位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显著。
铁路劳动用工逐年减少,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稳步提高,劳动经济效益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2000年工程、建筑、中车、通号总公司和中土公司及铁路高等院校等单位与铁道部脱钩,共分离从业人员80.4万人,职工69.8万人。
至此,全路职工人数由“八五”期末的337.2万人,减至248.6万人;运输业由172万人,减至153.6万人;每营业公里人数由31.5人,减至26.2人。
按同口径计算,2000年末全路从业人数为256.7万人,比上年减少1万人;平均劳动报酬为13604元,比上年增长6.7%。
职工平均工资为13802元,比上年增长6.9%。
运输业劳动生产率按实物量(换算周转量)计算完成115.5万吨公里,同比增长9.5%;按价值量(运输收入)计算完成75945元,同比增长17.9%(未扣调价因素)。
建筑业劳动生产率完成88988元,同比增长7.1%。
工业劳动生产率完成40205元,同比增长13.2%。
说明:1.文中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劳动生产率指标为速报数。
2.工业生产统计指标含已脱钩企业的全年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