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花形态与结构

合集下载

开花结果和营养繁殖 花的结构

开花结果和营养繁殖 花的结构

第七章开花结果和营养繁殖第一节花的结构教学目标1.掌握花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明确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2.通过解剖桃花和观察各种植物的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使学生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

重点、难点分析1.“花的结构”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

因为:(1)前面几章的教学讲的是植物的营养器官。

植物生长到一定时间就要进行繁殖。

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只有把花的结构弄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植物开花后才能结果,种子才能形成。

(2)花实际上是变态的枝条。

花的各部分与枝条的组成从来源上讲是一致的。

通过“花的结构”的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前后联系及进一步探讨事物从一般到特殊的辩证关系,都是有帮助的。

2.观察实验材料的准备,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因为:讲“桃花的结构”时,新鲜的桃花已经过季,这就需要教师在春天的时候,准备好秋季用的桃花,并把它们浸泡在福尔马林或酒精溶液里备用。

也可以事先培养白菜花或油菜花进行教学,北方的冬天吃完的白菜留下的“白菜疙瘩”种在花盆里或浸泡在水中,一个月左右就能抽出花莛、开花。

还可以选择一些秋季盛开的花卉备用。

3.解剖花并做成粘贴花标本,也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因为:(1)桃花也好、白菜花也好,对于学生来说,操作起来都显得小了。

学生进行解剖时,往往显得“笨手笨脚”,容易弄丢一个部分或弄断一个结构,所以要注意提醒学生,认真谨慎地从外至内地一层层把花的各部分用镊子镊取下来,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然后再粘贴在台纸上。

(2)做粘贴花标本的过程,学生也往往容易把台纸弄得很脏,而且粘出的花摆放不够科学和美观。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正确的操作过程,要设法引导学生粘贴出来的标本,既科学又美观。

教学过程设计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1.关于引言:由于前几章己系统地向学生介绍了根、叶、茎的结构和功能,所以在本章教学前,可以这样引入:大家知道,根、茎、叶是绿色开花植物的营养器官,植物靠着这些器官逐渐地生长起来,当植物体生长到一定的时期就要开花、结果和产生种子。

第七章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

第七章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

三、自然式插花常见的构图形式 (一)直立型 强调直立挺拔向上的静态的线条美,具阳刚之 气,和庄重严肃之感。
¾
适宜主题:刚健挺拔、亭亭玉立、端庄稳重、奋发 向上
¾ ¾ ¾
宜用花材:线状直立性花材,如唐菖蒲、水葱、
蛇鞭菊,以及具长花梗的花材鹤望兰、马蹄莲等 造型和总体轮廓:高度大于宽度,呈直立的长方
形状。一面观造型。 欣赏角度:宜平视观赏。
1、布局的要求
写景式插花深得中国传统盆景艺术的精髓,受其影响颇 深。
z z z
布局手法常常采用盆景创作中的“三远”布局手法,在 写景创作中讲求远景、中景、近景的安排。 景物布置要疏密有致,多株布景时要分组处理:四株 要三株密集,一株分开;五株时按三株二株分组,三株也 按二株一株分开。 景物布置要高矮各异,起伏有势,有进有出,不齐不 均,且姿态变化,相互呼应,生动有趣。不可平齐,也不 排列于同一直线上
问题: 若让你插制东方式插花“春 之歌”, 拟采用什么样的花材?
第二节
东方传统插花的基本造型 插作示例
¾直立式插花 ¾倾斜式插花 ¾下垂式插花 ¾水平式插花
写景式插花
自 然 式 插 花
一、自然式插花构图基本形式的结构 东方式自然式插花的基本造型: 三个主枝构成不等边三角形的骨架; 再在各主枝的周围,插些长度不同的从 枝(辅助枝条)以填补空间,使花型丰 满并有层次感。
第七章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
本章重点: 东方传统插花的风格特点。 东方传统插花的基本造型。
第一节 东方传统插花的风格特点 第二节 东方传统插花的基本造型插 作示例
第一节
东方传统插花的风格特点
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
用花量少,多用木本花材; 注重线条的应用;造型以不对称的自然式为主; 设色素雅,强调时令感和季相的变化; 作品非常强调与容器配件以及陈设环境的统一 注重自然情趣的表现;追求诗情画意的意境美

植物花形态结构及解剖

植物花形态结构及解剖

在园艺学中的应用
花卉育种
通过人工选择和定向培育,改良花的形 态结构和解剖特征,可以培育出具有优 良性,有助于合 理配置植物,营造优美的园林景观。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植物花形态结构及解剖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1-08
目录
• 植物花的概述 • 花形态结构的多样性 • 花器官的解剖结构 • 花器官的发育和演化 • 花形态结构和解剖的应用
01
植物花的概述
花的定义和功能
定义
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由花萼、花冠 、雄蕊和雌蕊等部分组成。
功能
花的首要功能是繁殖,通过吸引昆虫 等动物进行传粉,实现种群延续。此 外,花还具有吸引昆虫、鸟类等动物 为其传粉的作用,促进植物的繁衍。
花的分类和演化
分类
根据花的形态、结构、颜色等特 征,植物学家将花分为多种类型 ,如单性花、两性花、雌雄同株 、雌雄异株等。
演化
花的演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从 最早的裸子植物到被子植物,花 的形态和结构不断演化,以适应 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繁殖需求。
花的生长和发育
生长
花的生长过程是从花芽形成开始的,经过花蕾的发育,最终开花。这个过程中 ,植物激素和其他调节因子对花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花器官的发育和演化 也有重要影响。例如,光照、温 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可以影响花 的生长和形态。
生物因素
植物与周围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也是影响花器官发育和演化的重 要因素。例如,昆虫传粉可以促 进花的繁殖和演化。
05
花形态结构和解剖的应用
在植物分类学中的应用
物种鉴别
通过花形态结构及解剖特征,可以对不同物种进行鉴别和分类,有助于确定植物的亲缘 关系和系统发育。

花的结构和类型教案

花的结构和类型教案

花的结构和类型教案第一章:花的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花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让学生了解花在植物生殖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对花卉的兴趣和认识。

1.2 教学内容花的定义和特征:介绍花的定义,花的基本结构和组成,花的大小、颜色、形状等特征。

花的作用:解释花在植物生殖中的重要性,包括传粉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1.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和实物观察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花的结构和特征。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表现,了解学生对花的概念和作用的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观察报告和小组讨论的记录,评估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第二章:花的结构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花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培养学生对花的结构的理解和认识。

2.2 教学内容花的组成:介绍花的花瓣、花萼、雄蕊、雌蕊等组成部分,并解释它们的功能。

花的类型:介绍不同类型的花,如单瓣花、重瓣花、漏斗花等,并展示它们的图片。

2.3 教学方法通过实物观察和图片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花的各个组成部分。

采用互动问答和小组讨论的方式,促进学生对花的结构的理解和认识。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表现,了解学生对花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的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观察报告和小组讨论的记录,评估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第三章:花的类型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花,并能够进行分类。

培养学生对花卉多样性的认识和欣赏。

3.2 教学内容花的分类:介绍不同类型的花,如草本花、木本花、藤本花等,并展示它们的图片。

花的特点:解释不同类型花的特点和区别,如生长习性、花期、花色等。

3.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和实物观察,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花的特点。

采用小组讨论和分享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表现,了解学生对不同类型花的分类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观察报告和小组讨论的记录,评估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八年级科学下(华师大版)第七章第一节第一课时花的结构

八年级科学下(华师大版)第七章第一节第一课时花的结构

想一想:
1、假如一朵花的雌蕊被害虫吃 掉了,这朵花还能不能结出果实? 为什么?
谢谢指导
第七章 1植物的有性生殖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育
实验步骤一
实验一:观察解剖花
左手持花并观察,右手用镊子从最外层开始摘下花 的各部分,放在白纸上用双面胶粘贴。再对照图 7.1.2及P168相关段落,将观察结果记录在表格 中。
实验步骤二重点观察雄蕊和雌蕊:
㈠仔细观察雄蕊的结构,镊子夹开一个花药,用放 大镜观察; ㈡仔细观察雌蕊的结构用刀片将子房纵切,用放 大镜观察将结果记录表中.
(温馨提示:小心使用解剖刀,不要将锋利的刀口朝 自己和他人)
2、南瓜花的结构
3、比一比,杜鹃花和南瓜花结构, 你有什么发现?
两性花
单性花
自学小麦花的结构
外稃(1个) ——花开放前保护花的内部结构 内稃(1个) ——花开放前保护花的内部结构
小 麦 花
浆片(2个) ——开花时,吸水膨胀推开内、外稃 花药——里面有花粉 雄蕊(3个) 花丝——支持花药 柱头——接受花粉 雌蕊(1个) 子房——内生胚珠

第七章经济作物种子生产

第七章经济作物种子生产

第二节 烟草种子生产
一、烟草的花器结构与开花结实特性
(一)花的形态和构造
两性花,钟状花冠 花萼、花瓣:5 雄蕊:5 雌蕊:1
传粉和人工授粉 终花期砍除父本行,成熟后从母本行收获的种子
即为两用系良种,供杂交制种用。
2.核不育两用系油菜杂交制种技术
油菜显性核不育系“三系化”繁殖制种模式
Msmsrfrf × msmsrfrf
不育
可育
(全不育系) (临保系)
msmsrfrf, Msmsrfrf × --RfRf(恢复系)
1可育
育系Msmsrfrf。
MsMsrfrf × msmsrfrf
不育
可育
Msmsrfrf 全不育系
临保系:由于全不育系只能用测交产生, msmsrfrf双隐性纯合系不能继续保持全不育系,故 把双隐性纯合系msmsrfrf叫做临保系。
Msmsrfrf × msmsrfrf
不育
可育
自交
Msmsrfrf msmsrfrf 1不育 1可育
(5)调节花期与辅助授粉
花期调节 :将早开花亲本的主苔摘去,并对摘茎 后的亲本偏施氮肥,这样便可使早开花的亲本延 迟开花 。
人工辅助授粉 :在盛花期每隔2-3d进行一次 ; 晴天的上午10时左右,横持竹竿于胸前,在行间 来回走一趟;在繁殖区内放养蜜蜂等昆虫 。
(6)去杂去劣
苗期:叶形、叶色、蜡粉厚度、心叶色泽、刺毛有无、缺 刻形态、叶柄长短、还有苗期生长习性等
初花期:株高、茎色、花序长度、花瓣大小与颜色及重叠 情况
成熟期:果序和角果长度、结果密度、角果形态及着生角 度等
(7)收获贮藏
(二)利用自交不亲和系生产杂交种
1.自交不亲和系亲本的提纯与繁殖技术

2020春华师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7章 7.1.1 花的结构 开花和传粉

2020春华师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7章 7.1.1  花的结构  开花和传粉
__光__照__时__间____。
12.如图是花的基本结构图。 (1)填写各结构名称:
①___柱__头___,②___花__药___,③__花__丝____, ④___花__柱___,⑤___子__房___,⑥__胚__珠____。 (2)图中的___①__、___④__、__⑤____构成雌蕊(填序号)。 (3)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__传__粉____。 (4)图中的___⑤_____将来发育成果实(填序号)。
麦秋季播种萌发,第二年夏初开花结果,对这种植物来说,
秋末冬初的低温就成为开花的必要条件;美洲烟草在夏季光
照时间长,植株长到 3~5 m 也不开花,但是生长在冬季温室
中光照时间短,植株不到 1 m 就开花了。 (1)无论花的形态怎样,花的主要结构是_雄__蕊_____和__雌__蕊____。 (2)从短文可以得知,影响开花的外界条件主要有__温__度____和
华师版 七年级下
第七章 植物和微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第1节 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和发育 第1课时 花的结构 开花传粉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C 2D
3A 4A 5D
6B 7C 8B 9D 10 D
答案显示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1
(1)雄蕊;雌蕊 度;光照时间
12 见习题
(2)温
16 D 17 A
答案显示
C 是__两__性____花,判断依据是__C_花__中__同__时__具__有__雄__蕊__和__雌__蕊_。
(2)能够产生花粉的花是__B_、__C___(填字母),能够结果实的花是 _A__、__C___(填字母)。
(3)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会结果实的花是___B_____(填字母)。

第七章花的形态与结构(共57张PPT)

第七章花的形态与结构(共57张PPT)

桉树
扁果菊
香雪球(十字花科)
2. 成熟花粉粒的结构
成熟的花粉粒由花粉 壁〔包括外壁和内壁〕 、营养细胞及1个生殖 细胞〔二细胞花粉粒中 〕或2个精细胞〔三细 胞花粉粒中〕构成。
〔1〕花粉壁:包括外壁和内壁两层结构
外壁:较厚、硬而缺乏弹性。外表光滑或具有各种 花纹并有刺、疣、棒状或圆柱状的附属物。外壁不 连续的局部称萌发孔或萌发沟,是外壁上一定数目 、一定形状的孔隙和沟槽,是花粉管伸出的地方。
绒毡层细胞逐渐解体消失。 花粉母细胞逐步发育成成熟花粉粒。
百合成熟花药
花花 原原表表皮皮〔〔外外层层〕〕
花药表皮花药表皮
药药
原 原
中部中细部胞细胞
维管束维管束 药


薄壁薄细壁胞细胞
隔隔
根根本本组组织织〔〔内内层〕层〕四个四角个隅角隅 分裂较分快裂,较四快角,隅四处角隅处 孢原 孢原
处细胞
原表皮下一层细胞发育为 细胞
为花芽分化。
〔2〕虫媒花:以昆虫为传粉媒介的花。
植物对异花传粉的适应:单性花、雌雄异熟、雌雄异长、雌雄异位、自花不孕等
花药中部的原形成层细胞逐渐分裂、分化形成维管束,并和其他根本分生组织发育来的薄壁细胞一起构成药隔。
绒毡层细胞逐渐解体消失。
脂类有助于粘住花粉粒,减少柱头失水;

垂周分裂 药室内壁
纤维层

垂周分裂 药室内壁
纤维层
周 周 初初生生周周缘缘层层平平周分周裂分裂中层中:层1-:数1层-小数细层胞小、细被胞挤、压被、挤常消压失、。常消失。

〔外层〕
绒毡层:最内一层,初时含丰富营养物

质,后解体。
初初生生造造孢孢细细胞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层)
绒毡层:最内一层,初时含丰富营养物

质,后解体。
初生造孢细胞
(内层)
花粉母细胞(2N) 减数分裂
花粉粒(N)
三、花粉粒的形成和发育
1. 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与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密切相关
花粉母细胞形成花粉粒 胚囊母细胞发育成胚囊
减数分裂过程
连续分裂两次,DNA只复制一次,一个花粉母细胞或胚 囊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形成4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 染色体数目(以N表示)比母细胞(以2N表示)的减少 了一半。
(二)幼期花药的结构
幼期花药由药隔和花粉囊两部 分组成,药隔包括表皮、药隔 基本组织和药隔维管束三部分 。花粉囊包括表皮、药室内壁 、中层、绒毡层和花粉母细胞 五部分。其中表皮、药室内壁 、中层和绒毡层构成花粉囊壁 ,花粉囊壁围成的腔以及腔里 的花粉母细胞合称花粉室。
幼期花药的花粉囊各部分简介:
绒毡层细胞逐渐解体消失。
花粉母细胞逐步发育成成熟花粉粒。
百合成熟花药
花 原表皮(外层)
花药表皮


中部细胞
维管束


薄壁细胞

基本组织(内层) 四个角隅 分裂较快,四角隅处
孢原
处细胞
原表皮下一层细胞发育为
细胞

垂周分裂 药室内壁
纤维层
周 初生周缘层 平周分裂 中层:1-数层小细胞、被挤压、常消失。
花芽分化的一般过程(桃)
花萼原基—花瓣原基—雄蕊原基 -- 雌蕊原基
第二节 雄蕊的发育与结构
花粉囊
花药 花粉囊
花粉囊
药隔 花丝 花粉囊
一、雄蕊的发育
雄蕊原基经顶端生长和原基上部的有限的边缘生长,分化出花
丝和花药两部分。
花丝:最外层是表皮,内为薄壁组织,中央是维管束。
雄蕊
花粉囊(4或2个):内含花粉粒。
桉树
扁果菊
香雪球(十字花科)
2. 成熟花粉粒的结构
成熟的花粉粒由花粉 壁(包括外壁和内壁) 、营养细胞及1个生殖细 胞(二细胞花粉粒中) 或2个精细胞(三细胞花 粉粒中)构成。
(1)花粉壁:包括外壁和内壁两层结构 外壁:较厚、硬而缺乏弹性。表面光滑或具有各种 花纹并有刺、疣、棒状或圆柱状的附属物。外壁不 连续的部分称萌发孔或萌发沟,是外壁上一定数目 、一定形状的孔隙和沟槽,是花粉管伸出的地方。
减数分裂胞质分裂的2种类型
连续型:先形成二分体,再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为
左右对称形,单子叶植物中占多数。
同时型:直到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末,形成4个
子细胞核以后,才同时发生细胞壁,形成四分体( 呈四面体形),双子叶植物中占多数。
减数分裂的意义
• 由于有同源染色体的配对,使同源染色体能准确 地分配到四个子细胞中,保证了子细胞能得到一 半的染色体,在以后发生的有性生殖过程中,两 个配子结合形成合子,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亲 本的水平,从而确保了遗传的稳定性;同时,由 于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交叉和片段互换,从而 使同源染色体上父母本的基因发生重组,增加了 变异的机会,使植物的后代有更强的生命力。
花药
药隔(在中央):与花丝的维管束相连。
二、花药的发育和结构
(一)花药的发育 (二)幼期花药的结构 (三)成熟花药的结构
(一)花药的发育
雄蕊原基顶端生长
雄蕊原基上部边缘生长
雄蕊原基经顶端生长和边缘生长基本完成幼嫩花 药的发育。幼小花药经细胞分裂而逐渐长大,由于4 个角隅处的细胞分裂较快,横切面由近圆形变成四 棱形。以后在四棱处原表皮层下面第一层基本分生 组织细胞称为一至多列的孢原细胞。随后,孢原细 胞进行平周分裂,形成内外两层,外层为初生周缘 层,内层为初生造孢细胞。花药中部的原形成层细 胞逐渐分裂、分化形成维管束,并和其他基本分生 组织发育来的薄壁细胞一起构成药隔。初生周缘层 细胞继续进行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自外而内逐渐 形成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初生造孢细胞逐渐 发育成花粉母细胞。
2. 花粉粒的发育
单核靠边胼Βιβλιοθήκη 质壁溶解四分体减数分裂
花粉母细胞
有丝分裂
造孢细胞
有丝分裂
造孢细胞
不均等的有丝分裂
二细胞花粉粒 三细胞花粉粒
四、成熟花粉粒的形态及结构
1. 成熟花粉粒的形态、大小
形态:多为球形、椭圆形、三角形等。 大小:介于15-50 μm,最大如紫茉莉为250 μm,最
小的如高山勿忘草,仅为2.5-3.5 μm。
(三)成熟花药的结构
成熟花药由药隔和花粉囊两部分构成
此时表皮和药隔基本组织中的淀粉等贮藏物质被逐渐 分解转移,药隔维管束进一步分化成熟,表现为导管壁 增厚、腔明显。
药室内壁细胞的内切向壁、径向壁、横向壁纤维状加 厚并木质化,此时的药室内壁称为纤维层。
中层细胞的贮藏物质被分解和转移,成为花粉粒发育成 熟过程中的养分,其细胞壁被挤压变扁逐渐解体并被绒 毡层吸收利用,成熟的花药无中层。
表皮: 1层细胞,外切向壁之外有薄的角质层,有的有气孔和表皮 毛。 药室内壁: 1层细胞,早期含淀粉和其他营养物质,在花药成熟后药室 内壁细胞的内切向壁、径向壁、横向壁纤维状加厚并木质 化,因此也叫纤维层。 中层: 1-3层细胞组成,早期含淀粉和其它贮藏物,花药成熟时解 体。 绒毡层: 1层细胞,体积大,内含丰富RNA、蛋白质、油脂和类胡 萝卜素等营养物质和生理活性物质,对小孢子的发育和花 粉粒的形成起重要的营养和调节作用。 花粉母细胞: 经减数分裂发育成花粉粒。
内壁:较薄,具有弹性,在萌发孔处常较厚,由纤 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及蛋白质等构成。
(2)营养细胞:体积较大,核结构疏松,核质常 向外扩散:细胞器丰富,RNA含量多;贮藏营养物 质丰富。
(3)生殖细胞:存在于二细胞花粉粒中,多为纺 锤形的裸细胞,核结构紧密,细胞质少,有细胞器 ,多无质体。
第八章 花的形态与结构
第一节 花的组成与发生
(一)花的组成
花柄(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花药、花丝)、 雌蕊(群)(柱头、花柱、子房)。 以上几部分都具备的为完全花,缺其中一或两种的为不完全花。
禾本科植物的小穗及花
(二)花芽分化
概念:
植物经一定周期的营养生长后,在适宜的温度 、光照和营养条件下植物的叶和茎生长锥分别对 特定的光周期和温差产生感受反应,茎生长锥不 再形成叶原基和腋芽原基,而发生花原基或花序 原基,逐渐依次形成花或花序的各组成部分,最 后分化成花或花序,这一过程称为花芽分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