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小数的意义(一)(最新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第四单元 第1课时 小数的意义 教案及反思

第4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1课时小数的意义【教学目标】1、在生活情境中了解小数的产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2、通过探究小数与分数、整数的内在联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3、通过分析、对比、概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初步渗透对应思想和分类思想。
【教学重难点】在学生初步认识一位和两位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认数范围扩展到三位小数,使学生明确小数表示的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并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教学环节问题情境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应用设计意图目标达成导入新课一、谈话引入: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些数量不一定都能用整数表示,例如商品的价钱,就不一定都是整元钱,在进行测量的时候,往往不能正好得整数的结果,常常用小数表示.我们上学期已初步认识了小数,你能以元作单位,把下面数先写成分数,再写成小数吗?(1)1角=)()(元=( )元(2)3角=)()(元=( )元过程设计思路(3)9分=)()(元=( )元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数。
(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学习新知环节二、学习新课师: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商品标价不够整元可以用小数外。
在量屋子的高度时,它不够整米时,以米作单位也常用小数表示。
1、教学小数的意义。
(1)教学一位小数把刚才的题目稍作更改:(出示米尺)把一条长1米的线段平均分成10份,这样1份是)()(米,用小数表示是()米。
板书1分米3分米7分米101米103米107米0.1米0.3米0.7米小结: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写在小数点右面的第一位,表示十分之几。
小练:如果8分米呢?以米为单位,怎么写成分数和小数?9分米呢?(2)教学两位小数把刚才的题目再做更改:(出示放大的1分米)题目和上面哪里不一样?答案一样吗? 把一条长1米的线段平均分成100份,这样1份是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
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秀5篇)

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家人们找到的5篇小数的意义的相关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数的意义篇一(第2-5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重、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一、生活中的小数(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价格用到小数外,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
结合树上的例子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在每个情境中消失表示的是什么,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意义的兴趣。
二、小数的意义1、自学小数的意义(看书第3页)2、小组交流3、汇报: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1.4、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5、归纳小数的意义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意义。
三、小数部分的数位及读写:1、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先复习整数部分的数位,再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一位是十分位;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数是千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千分位。
在计数器的各位上拨3个珠子,说一说各表示多少,体会数位间的进率。
第1课时 小 数 的 意 义

第1课时小数的意义(一)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了解小数的意义,能把十进分数改写成小数或把小数改写成十进分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看一看”、“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了解小数的意义,会正确进行小数与十进分数的互化。
教学难点:了解小数的意义,会正确进行小数与十进分数的互化。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解法,比较法,探究法。
课前准备:四张正方形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活动一:看一看,说一说1、出示一些商品价格标签,让学生说说商品的单.价。
2、谈话引入:同学们都能正确地读出了这些商品的标价,这是我们在三年级时学习了“元、角、分和小数”,一些商品的标价用元做单位时,要用小数表示。
那除了商品的标价可以用小数表示外,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3、四人小组交流自己事先已经收集好的生活中的一些小数。
4、出示挂图,学生阅读第2页。
同学们说得很好,生活中有很多小数,咱们的课本中也举了一些例子,同学们翻到第2页,自己读一读,课下还可以再继续找找生活中的小数。
这些小数到底表示什么呢?我们一起进行下面的活动。
二、动手操作 自主探究活动二:折一折,涂一涂1、出示一个正方形操作:我们把一个正方形表示为“1”,请同学们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把其中的1份涂色,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再把另一个平均分成10份的正方形中的3份涂色,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
2、讲解:101我们可以写成小数0.1,0.1表示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
3、学生尝试把103写成小数。
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把“1”平均分成10份,3份是它的103,也就是0.3。
4、请同学们尝试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几份,先用分数表示,在用小数表示。
然后四人小组交流。
5、挑战:请同学们把平均分成100份的正方形,其的1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然后试试用小数表示;那23份涂上颜色,怎么表示呢?6、推想:10001改写成小数是多少?1000127 呢?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同桌两人互相商量。
《小数的意义》教案(通用15篇)

《小数的意义》教案(通用15篇)《小数的意义》教案篇1一、设疑激趣师:今日我们学习的内容跟哪种数有关?你从哪里发觉的信息?生:小数,从大屏幕上。
师:小数的意义就是小数表示什么?那你知道吗?生:不知道。
师:那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我们的“小数”伴侣,你在生活中遇见过小数吗?生:遇见过。
师:在哪遇见过?生1:在计算器上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消失了小数。
生2:去超市买东西时会遇见小数。
(师跟进说标价是小数)生3:卖菜时遇见小数,(一生补充说是称量重量时消失小数)【设计意图:让同学回顾和小数的“相遇”引出小数的生活意义,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让同学体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以及数学的生活性,以此来激发同学的探究欲望。
】二、探究新知1、小数的产生师:可见小数在生活中是很有用的,那今日我们就先来讨论一下它是怎样产生的。
刚才同学们说在标价、计量、测量时会用到小数,还有计算时会消失小数,看是这样的吗?(大屏幕出示,测量课桌的长的图片)测量结果课桌长是多少呢?生:(异口同声地回答)60厘米。
师:怎样用米来作单位呢?(有几人举手)它有1米吗?(没有)那不到1米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生小数)用哪个小数来表示呢?生:一百分之六十。
师:一百分之六十是小数吗?(不是)那是什么数?(分数)那你说可以用分数来表示,那还可以用谁来表示呢?生:0.60。
师:(师提示要带上单位)0.60米。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小数0.60。
体育赛事里也有小数,(出示世界飞人的100米短跑的成果)博尔特以多少的成果夺冠?生:9.58秒。
师:出示一次数学检测的成果98.5分,也是检测,再来一组口算。
出示口算:10÷10=1÷10=100÷10=1÷100=1000÷10=1÷1000=【设计意图:爱好是最活跃的心理成分,是一种带趋向性的心理特征。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假如老师不设法使同学产生心情昂扬和智力兴奋的状态就急于传授学问,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乏,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爱好,学习就会成为同学的负担。
《小数的意义》(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小数的意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概念,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的概念2. 小数的读写方法3. 小数的计算及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的概念、读写方法及计算。
2. 教学难点:小数的计算及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整数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1)讲解小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小数是整数和分数的一种补充,表示介于两个整数之间的数。
(2)介绍小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读写小数。
(3)讲解小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小数加减乘除的计算规则。
3. 案例分析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小数的计算及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对小数的认识和理解。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小数的概念、读写方法及计算,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板书设计1. 小数的概念2. 小数的读写方法3. 小数的计算及应用七、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小数,记录下来并分享给同学。
八、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等方面,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小数的概念、读写方法及计算。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小数的概念小数是数学中的一种数,它是介于两个整数之间的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小数,比如购物时商品的价格、身高、体重等。
小数可以表示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和,整数部分在左边,小数部分在右边,中间用小数点隔开。
认识小数的意义教案

认识小数的意义教案教案名称:认识小数的意义一、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定义和意义。
2.能够用具体的实例和图形表示小数。
3.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小数。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白板、黑板笔、小黑板,足够数量的小数图形卡片,小数运算的示例题目。
2.学生准备:学生课本、笔、纸。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小数的定义及表示方法(15分钟)1.导入问题:请学生回顾一下前面学过的分数,回答“分数的意义”。
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分母是10的分数叫什么?例如,1/10,3/10等。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汇报结果。
4.教师解答:这些分数叫小数。
小数是指分母是10的分数形式。
5.引导学生思考:小数可以用什么表示?请举例说明。
6.学生进行思考,并给出回答。
7.教师解答:小数可以用小数点来表示,小数点的左边表示整数部分,小数点的右边表示小数部分。
步骤二:小数的意义(2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小数具体代表什么意思呢?2.学生反馈:学生进行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3.教师解答:小数是用来表示比整数更精确的数的,它们用于记录测量结果,例如距离、重量、时间等,以及用于比较、计算等。
4.教师出示小数图形卡片,在黑板上画出一条直线段,然后将该直线段分成十等份,并请学生观察并描述。
5.学生观察并描述:将直线段分成十等份,每份就是0.1,每两份就是0.2,以此类推。
6.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每一位表示对应的分数,小数的位数决定了精确度。
7.学生讨论小数的意义及其应用,并互相分享观点。
步骤三:小数的相互比较(2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小数之间如何进行比较?2.学生反馈:学生进行讨论并给出自己的回答。
3.教师解答:小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可以通过整数部分的大小和小数部分的大小来比较。
4.教师出示示例题目,师生一起进行讨论和解答。
例如:0.2<0.3,0.35>0.32等。
5.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互相出题并进行小数比较。
《小数的意义》教案(通用9篇)

【必备】《小数的意义》教案(通用9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数的意义》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数的意义》教案篇1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小数的含义。
2.学生认识单名数和复名数,在明确各种计量单位和单位间进率的基础上,会进行简单的名数改写。
3.通过收集生活中的小数,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单名数与复名数改写的方法,熟练的进行单名数与复名数改写。
教学难点:熟练的进行时间单位单名数与复名数的改写。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复习引入:1千米=()米1千克=()克1米=()厘米1吨=()千克1时=()分1分=()秒1平方米=()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在课前大家都收集了一些资料,把你收集到的生活中的小数说给小组同学听。
找一组同学汇报他们收集的数据。
二、新课学习1.名数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小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
糖果的质量是0.5千克,小明的身高是1.35米,小红体操得分是9.25分,小丽的体温是38.5度。
这些小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你能说说自己收集的小数的含义吗?在计量长度、面积、重量、时间时,得到的数都带有单位名称,如1米30厘米,125厘米,32千克,30.4千克等.通常把量得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
观察同学们说出的这些名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测量的结果,有数有单位;不同点:有的名数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有的名数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名称。
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做单名数;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叫做复名数。
大家能举出一些单名数和复名数的例子吗?3分钟、7千米、6时15分、78平方米、4吨50千克、5米6分米、20平方厘米、9年、5千米60米。
2.例1(1)80厘米=米引导学生观察:从这道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低级单位的名数能否转化为高级单位的名数呢?应该怎样改写?学生汇报: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教师说明:因为100厘米=1米,80厘米=米=0.80米,还可以这么算,80厘米=80100米=0.80米,其中的80100可以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进行计算,缩小100倍也就是小数点向左移动2位,所以80100=0.80。
关于小数的意义教案9篇

关于小数的意义教案9篇小数的意义教案篇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会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2.在学习小数意义和性质的过程中,培养探求知识的兴趣。
3.提高合作探索知识的能力。
重点难点: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自主探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复习题,让学生板演。
37280019000725000000844000000师生共同订正,点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信息窗。
二、讲授新课1、教师提出问题:“测量同一个蛋的长度,为什么两个人的读数不一样呢?”给学生二分钟时间考虑。
一些学生可能看不出来,教师引导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整数求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解决求小数近似数的`问题。
2、教师出示数值“3.9423”让学生解决。
学生有的可能写出“3.94”。
有的可能写出“3.9”。
有的可能写出“4”。
3、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探究结果的不同,分组讨论,然后让学生回答。
4、教师和学生共同归纳总结: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保留一位小数时,只看它的百分位上的数是大于5,还是小于5。
如果大于或等于5,就向前一位进一,同时将百分位及百分位后面的数舍去;如果是小于5,就直接将百分位及百分位后面的数全部舍去。
5、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总结: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近似数应注意什么?有的学生可能回答注意小数点;有的学生可能回答注意别忘进位;有的学生可能回答注意四舍五入……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总结。
三、巩固运用教师让学生做自主练习第1—3题,用多种形式巩固求小数近似数的基本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四、点拨归纳教师归纳本课的所学的数学知识,点拨疑难点。
(学生小组中充分交流)五、布置作业自主练习题4、5、题。
板书设计:蛋的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3.9423≈3.94≈3.9四舍五入≈41754000=175.4万1754000≈175万小数的意义教案篇2教学目标:1.经历小数的认识过程,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一位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三年级下册“元、角、分和小数”的基础上,已有了对小数的基本认知,加上对分数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学习小数的意义不是十分困难。
测量活动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因此通过实践操作来理解小数与复名数的互化。
小数的加减是对学生基础的训练,为生活中小数加减四则运算作准备。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结合现实情境,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能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运算;学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计算。
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积累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问题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和自觉验算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单元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方法和与整数加减法的内在联系。
单元教学难点:自主地归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加法运算定律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