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考拉宁VS万古霉素

合集下载

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重症革兰阳性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

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重症革兰阳性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

・论 著・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重症革兰阳性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祖育娜1,许爱国2(1.郑州市中心医院呼吸ICU,河南郑州450000;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ICU,河南郑州450052)摘要:目的 评价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及开放性试验,对68例重症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分别给予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以万古霉素为对照,其中试验组34例,替考拉宁针第1天0.4g,1次/12h,静脉滴注;此后0.4g,1次/d,静脉滴注;对照组34例,万古霉素1.0g,1次/8h,静脉滴注,疗程10~21d。

结果 试验组痊愈率、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分别为55.9%、85.3%、89.2%;对照组分别为55.9%、88.2%、88.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9%和11.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替考拉宁治疗重症革兰阳性菌感染安全有效,对临床高度怀疑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或肠球菌感染时,可考虑初始经验性使用。

关键词:替考拉宁;万古霉素;革兰阳性菌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529(2010)0420552203T eicoplanin and V ancomycin in T reatment of SevereG ram2positive B acterial Infections:A Clinical EvaluationZU Yu2na3,XU Ai2guo(3T he Fi rst A f f ili ated Hos pit al,Zhengz hou U ni versit y,Zhengz hou,Henan450052,Chi na) Abstract:OB JECTIVE To study the safety and efficiency of teicoplanin and vancomycin in treatment of severe Gram2positive bacterial infections.METH ODS In the randomized,controlled and opened clinical trial,68patients with severe Gram2positive bacterial infection were treated with teicoplanin and vancomycin.They were equally divided to receive once daily dose of0.4g teicoplanin with twice daily dose for the first day given by inf usion for10 -21d or3times daily dose of1.0g intravenous vancomycin for10-21d.RESU LTS The cure rate,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bacterial clearance rate were55.9%,85.3%and89.2%,respectively,for teicoplanin group55.9%,88.2%and88.2%,respectively,for control group.The adverse drug reactions occurred in teicoplanin group was2.9%and in vancomycin group was11.8%.CONC L USIONS Teicoplanin is a highly effective and safe for severeGram2positive bacterial infections.In highly suspected infections with meticillin2resistant staphylococci or enterococci,teicoplanin can be a choice for initial treatment.K ey w ords:Teicoplanin;Vancomycin;Gram2positive bacteria 替考拉宁是继万古霉素后研制的治疗革兰阳性球菌的糖肽类抗菌药物,对于革兰阳性菌,尤其是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使用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使用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8 3
可显 著 提 高其 肺 泡 表 面 的张 力 ,避 免其 肺 泡 出现 萎 缩及 肺 泡 的上 皮组织 受损 , 并在 短时 间之 内改善患 者 的临床症 状 [ 3 1 。 总 之 ,用 超 常规 剂 量 的盐 酸 氨 溴 索 治疗 慢 阻 肺 的效 果 显 著 ,且无严 重 的副作 用 ,该 疗法 可在 I 临床上进 行推 广 。
使用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对 比
王君 瑜 耿 传信 王 晓璐 赵
( 青 岛市 中心医 院药剂科 山东 青岛



2 6 6 0 4 2 )
・【 摘 要 】目的 :比较使用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 选取近几年我院收治的 8 2例革兰阳性菌感 染患者作
《 当代医药论丛》C o n t e m p o r a r y M e d i c a l S y m p o s i u m 2 0 1 6 年第1 4 卷 第1 9 期 ・ 药物 与I 】 盘 床 ・
规 剂 量 ,大 于 1 2 0 mg / d为 此 药 的超 常规 剂 量 。相 关 的研 究 结 果显 示 【 2 】 , 使用 大剂量 的盐 酸氨溴 索对此病 患 者进行 治疗 , 参考 文献
【 中 图分 类 号 1 a 5 1 5 [ 文 献 标 识码 】 B f 文 章编 号 ] 2 0 9 5 — 7 6 2 9 一( 2 0 1 6)1 9 — 0 0 8 3 — 0 2
革 兰 阳性 菌 ( G +)是 导 致人 体 发 生感 染 的 最常 见 的一 类 病原 菌 。近 些 年 ,G + 感 染 的发 病 率 逐 渐 上 升 。G + 感 染 严 重 影 响患者 的生活 。随 着临 床上 对抗 生 素的 滥用 和乱 用 , 越 来 越 多 的耐 药 菌 被发 现 和 检 出 。而 甲氧 西林 耐 药 金 黄色 葡 萄球 菌 ( MR S A)和 青 霉 素 耐 药 肺 炎球 菌 ( P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R S P)等 可 对 患者 造 成 致命 性 的伤 害 【 l J 。万 古 霉 素 和替 考 拉 宁 均 为糖 肽 类抗 生素 , 是 现 阶段临床 上广泛 用 于治疗 G +感染 的药物 。 为 比较 使用 替 考 拉 宁与 万 古霉 素 治疗 革 兰 阳性 菌 感 染 的疗 效 及安 全 性 ,我 院对近 几年 收 治的 8 2例革 兰 阳性菌 感 染患 者 分 别 使 用这 两 种药 物 进 行 了治 疗 ,现 将研 究 结 果 报告 如

糖肽类抗菌药物万古霉素与替考拉宁的对比(三)

糖肽类抗菌药物万古霉素与替考拉宁的对比(三)

LOGO
谢谢观看
万古霉素 儿/儿童、老年患者。
起始谷浓度监测,肾功能正常 谷浓度常规推荐10-15μg/mL,
的患者,建议第3天(首次给
若重症感染可将谷浓度适当提
药48h后)开始进行监测。
升至15-20μg/mL。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推荐首次
给药72h后进行监测。
后续谷浓度监测,推荐在剂量
调整后给药4-5剂时重复进行
局部疼痛、皮疹和暂时性肝功能异常; 与万古霉素有交叉过敏。
2 超说明书用药
血药浓度监测
药物
万古霉素 替考拉宁
不良反应
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相关性腹泻、脑室内给药。
/
3 血药浓度监测
血药浓度监测
药物
推荐人群
监测时间
参考浓度范围
ICU患者、肥胖患者、烧 伤患者、应用肾损害药 物的患者及肾功能不 全的患者、肾功能不 稳定患者、成人体质 量过低的患者、新生
糖肽类1 不良反应 2 超说明书用药 3 血药浓度监测
1 不良反应
血药浓度监测
药物
不良反应
万古霉素 替考拉宁
肾功能损害。 红人综合征,一般常发生在药物静脉滴注开始后的30min内,故在使用万古霉素过程中
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控制好滴速和输注时间。
监测,达标后,至少每周测定
1次谷浓度。
对于入住ICU、接受血管活性
药物治疗、接受肾脏替代治疗、
严重感染患者,推荐至少每周
重复进行1次监测。
血药浓度监测
药物
推荐人群
监测时间
参考浓度范围
替考拉宁
严重感染患者,急、 替考拉宁有较长半衰期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 (100-170h),需要较长时间

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MRSA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MRSA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MRSA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目的:对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下呼吸道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

方法:搜集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医院25例应用替考拉宁和30例应用万古霉素治疗下呼吸道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肺部感染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对临床分离菌进行体外药敏试验。

结果:对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下呼吸道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肺部感染感染的疗效有效率为72%和73.3%,细菌的清除率为77.78%和81.82%,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9.56%和13.59%,两组的试验的结果毫无统计学意义;平均的治疗时间替考拉宁(9.56±3.11)d,万古霉素(14.95±8.3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对两组患者的痰进行培养后所得的50株MRSA均呈现极高的敏感性。

另外,两组中都有较少的患者都出现过肝功能升高的症状。

结论:替考拉宁治疗MRSA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较好,且安全可靠;而替考拉宁相对于万古霉素的使用时间较短。

标签:替考拉宁;万古霉素;下呼吸道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下呼吸道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的感染传播途径广泛,容易在院内流行,而且致病性强,病死率高,耐药率逐渐上升,而糖肽类抗菌药物的应用为临床医疗的重要解决方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搜集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医院25例应用替考拉宁和30例应用万古霉素治疗下呼吸道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肺部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包括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在21-85岁。

所有的患者在经过检查后确诊为MRSA感染,并患有2种左右的基础疾病,如脑血管意外、冠心病等。

患者在经过痰培养后被确诊为MRSA,有25例患者接受替考拉宁进行治疗,平均年龄(60.25±21.54)岁;40例患者接受万古霉素进行治疗,平均年龄(56.41±17.21)岁,两组患者之间的年龄差距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

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

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目的探究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的临床效果以及用药安全性。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间收治的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53例作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7例给予替考拉宁治疗,对照组患者26例给予万古霉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基本治愈10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5.19%,对照组患者基本治愈7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0.77%,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P>0.05,不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者1例,发生率为3.70%,对照组不良反应者5例,发生率为19.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疗效相当,替考拉宁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更具有治疗优势,安全性高。

标签:替考拉宁;万古霉素;革兰阳性菌感染;疗效对比;安全性革兰阳性菌感染是临床常见感染,其感染数量有逐年上升趋势,且革兰阳性菌出现了较明显的耐药性[1]。

选取我院收治的本类患者分别给予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发现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的治疗效果相当,但是替考拉宁的安全性更高。

现将报告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间收治的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53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27例,其中男18例,女9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48.2±4.9岁,对照组患者26例,其中男17例,女9例,年龄20~58岁,平均年龄47.8±5.6岁。

两组患者均确诊为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基础疾病包括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血管后遗症等,感染症状包括腹腔、呼吸道、皮肤以及败血症等。

所有患者均排除严重内脏器官疾病、排除哺乳期与妊娠期妇女、排除造血功能障碍患者以及对本组药物过敏者。

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的比较

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的比较

文献饱览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的比较时间:2015-04-30 16:54:25来源:丁香园作者:风影相随葡萄球菌是人类最早认识的病源微生物之一。

1880 年,苏格兰外科医生Ogston 从临床脓汁标本中分离出了葡萄球菌,根据其在显微镜下的形态将其形象地命名为葡萄球菌(Staphylo 在希腊语中意为一串葡萄)。

后来,将产生金黄色脂色素和血浆凝固酶的葡萄球菌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

长期以来金葡菌始终是导致各类临床感染常见的病原菌,其分离率在许多类型的临床感染病原菌中位居前列,是对人类威胁最大的病原菌之。

MRSA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是金葡菌中耐药性最强的一部分,万古霉素及其同类药物是目前治疗金葡菌感染,特别是MRSA 感染仅有的几种有效的抗生素,那我们今天就从万古霉素开始说起。

一、万古霉素是微生物发酵产生的天然抗生素,是第一个临床应用的糖肽类抗生素,也是糖肽类抗生素的代表药物。

有50 年临床应用经验,是治疗MRSA/MRCNS (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的一线用药,耐药菌株少,全球耐药监测球菌敏感率高达98% (也有文献报道99% )。

对绝大多数革兰阳性菌有很好的体外抗菌活性,原型经肾脏排泄,体内几乎不代谢,血清蛋白结合率55%,半衰期短。

吸收后能迅速分布到各个组织,但在胆汁中含量低,不易穿透血脑屏障,但在有脑炎时容易渗入炎性部位。

适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其他细菌所致的感染。

万古霉素是作为导管相关感染经验性治疗的首选药物。

口服仅用于难辨艰难梭菌引起的伪膜性肠炎。

成人1次0 . 5g,每6小时1次,每日量不可超过4g。

单独给药主要用于葡萄球菌(包括耐青霉素和耐新青霉素株)、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等所致的系统感染和肠道感染,如心内膜炎、败血症、伪膜性肠炎等。

泰能联合万古霉素鞘内给药治疗严重颅内感染一一有明确的疗效;头孢硫脒与万古霉素联合应用时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的体外抗菌效应明显加强,MIC 明显降低;丹参酮与万古霉素联合使用具有相加作用,丹参酮对MRSA 有抑制作用等。

万古霉素与替考拉宁治疗老年葡萄球菌性肺部感染的疗效观察

万古霉素与替考拉宁治疗老年葡萄球菌性肺部感染的疗效观察
加重肾功能损害 [1 ] 。老年患者使用万古霉素需根据肌肝清除 率调整剂量 ,并监测血药浓度 。本组患者中 20 例患者常规剂 量治疗 3天后 ,有 15例因血药浓度过高需调整剂量 ,并且其中 4例出现肌酐清除率轻度下降 , 5例肾小管功能受损 ,经调整剂 量后好转 。提示老年患者使用万古霉素剂量需个体化 ,并需监 测药物浓度 ,如血药浓度控制理想 ,对老年患者仍是安全的 。 替考拉宁是新型糖肽类抗生素 ,抗菌活性与万古霉素相似 ,国 外多个大样本独立研究均认为该药副作用明显少于万古霉素 , 无须常规作药物浓度监测 [2 ] 。本组 18 例患者未调整使用剂 量 ,使用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肝肾功能异常 。提示对于老年患 者 ,如不具备药物浓度监测条件 ,替考拉宁较为安全 。
[ 2 ] Van der Auwera P, Aoun M , Meunier F. Random ised study of vancomy2 cin versus teicop lanin for the treatment of Grampositive bacterial infec2 tions in immunocomp rom ised hosts. Antim icrob Agents Chemother, 1991, 35: 4512456.
对老年患者 ,如发生 MRSA /MRSE肺部感染 ,替考拉宁与 万古霉素治疗均可达到满意效果 ,常规剂量替考拉宁较安全剂 量的万古霉素治疗周期短 ,细菌清除较快 。
参考文献
[ 1 ] Rybak MJ, A lbrecht LM , B ioke SC, et al. Nephrotoxicity of vancomycin alone and with an am inoglycoside. J Antim icrob Chemother, 1990, 25: 679 2687.

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的比较

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的比较

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的比较葡萄球菌是人类最早认识的病源微生物之一。

1880 年,苏格兰外科医生Ogston 从临床脓汁标本中分离出了葡萄球菌,根据其在显微镜下的形态将其形象地命名为葡萄球菌(Staphylo 在希腊语中意为一串葡萄)。

后来,将产生金黄色脂色素和血浆凝固酶的葡萄球菌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

长期以来金葡菌始终是导致各类临床感染常见的病原菌,其分离率在许多类型的临床感染病原菌中位居前列,是对人类威胁最大的病原菌之一。

MRSA(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是金葡菌中耐药性最强的一部分,万古霉素及其同类药物是目前治疗金葡菌感染,特别是MRSA 感染仅有的几种有效的抗生素,那我们今天就从万古霉素开始说起。

一、万古霉素是微生物发酵产生的天然抗生素,是第一个临床应用的糖肽类抗生素, 也是糖肽类抗生素的代表药物。

有50 年临床应用经验, 是治疗MRSA/MRCNS (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感染的一线用药,耐药菌株少,全球耐药监测球菌敏感率高达98% (也有文献报道99%)。

对绝大多数革兰阳性菌有很好的体外抗菌活性,原型经肾脏排泄,体内几乎不代谢,血清蛋白结合率55%,半衰期短。

吸收后能迅速分布到各个组织,但在胆汁中含量低,不易穿透血脑屏障,但在有脑炎时容易渗入炎性部位。

适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及其他细菌所致的感染。

万古霉素是作为导管相关感染经验性治疗的首选药物。

口服仅用于难辨艰难梭菌引起的伪膜性肠炎。

成人1 次0.5g,每6 小时1 次,每日量不可超过4g。

单独给药主要用于葡萄球菌(包括耐青霉素和耐新青霉素株)、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等所致的系统感染和肠道感染,如心内膜炎、败血症、伪膜性肠炎等。

泰能联合万古霉素鞘内给药治疗严重颅内感染——有明确的疗效;头孢硫脒与万古霉素联合应用时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的体外抗菌效应明显加强,MIC 明显降低;丹参酮与万古霉素联合使用具有相加作用,丹参酮对MRSA 有抑制作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的疗效与安全性: 荟萃分析(1)
◆ 检索了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 MEDLINE和紫 丁香数据库( 1986– 2008.6),还纳入了被欧洲临床微生 物学与感染病学会 (ESCMID)、IDSA等收录的临床试验。 ◆ 共 265篇论文,RCT46篇,符合荟萃分析标准24篇。粒细 胞减少伴发热和非粒细胞减少伴发热各12篇,病例数1872 例,其中替考拉宁组914名,万古霉素组858名。
万古霉素 VS 替考拉宁
相同点
不同点 替考拉宁 亲脂性 ↑↑ 组织穿透力 ↑↑ 蛋白结合率↑↑ 半衰期↑↑
-----J Chemother. 2000, 12(5):15-20.
糖肽类 作用机制 抗菌谱 适应证
替考拉宁
万古霉素的结构升级
糖基修饰 脂肪酸 侧链
万古霉素
分子量:1486
替考拉宁
分子量:1891
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的疗效与安全性: 荟萃分析(3)
结果:
疗效
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治疗 MRSA 感染的有效率、细菌清 除率、死亡率均无显著差异。
不良反应
发生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两药物肝脏系统方面的不良反 应主要表现为肝功能损害和转氨酶升高,两药物肾脏的不 良反应主要以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升高以及肾衰竭等, 其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万古霉素的“ 红人综合征” 不 良反应发生率可能要大于替考拉宁。
Int J Antimicrob Agents, 2007, 29 (4) :476-478.
结论 临床疗效相似
万古霉素 VS 替考拉宁
替考拉宁不良反应 发生率↓
利奈唑胺临床上可用于肾功能不全或者不耐受 万古霉素的患者
参考文献
[1] Brogden RN ,Peters DH. Teicoplanin ,a reappraisal of it s anti-microbial activity, 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 and therapeutic efficiency[J ] . Drugs, 2006, 47 (5) :823-854. [2] Comparativ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Vancomycin versus Teicoplanin: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3] Cavalcanti AB, Goncalves AR, Almeida CS, et al. Teicoplanin versus vancomycin for proven or suspected infection .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0 Jun 16;6. [4] 石庆平,丁峰,刘雁等. 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疗效和 安全性评价.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32(7):535-538. [5] Lye D, At han E, O’Brien D. Teicoplanin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J]. Int J Antimicrob Agents, 2007, 29 (4) :476-478. [6] 桑福德 主编。《热病》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2012第42版
抗菌谱
致病菌 肺炎链球菌 粪肠球菌 屎肠球菌 斯沃 + + ± 万古霉素 + + ±
MSSA
MRSA 表皮葡萄球菌
*

+ +

+ ±
+通常临床有效或敏感菌超过60%;±缺乏临床试验或30%-60%敏感菌;-临床 无效或敏感菌少于30%
桑福德 主编。《热病》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2012第42版75页
结果:
疗效
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治疗G+ 感染的有效率、细菌清除率 、死亡率均无显著差异。
不良反应
替考拉宁的不良反应明显小于万古霉素,使用替考拉宁的 病人终止治疗、出现红人综合症、肾毒性的概率明显低于 使用万古霉素的病人。
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的疗效与安全性: 荟萃分析(2)
◆ 检索了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CENTRAL, MEDLINE和EMBASE(1966 – 2008),同时参考了肾 脏病学会教科书、评论综述和相关研究及未发表的研究。 ◆ 检索使用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 G+感染的RCT和半 随机试验,最后共纳入了24项RCT共2610名患者。均为 疑似或已证实的G+菌感染。 ◆ 结果和Svetitsky得到的结果类似。 两种药物治疗G+菌感染的有效率、细菌清除率、死亡率 均无显著差异。 但替考拉宁比万古霉素的不良反应少,包括肾毒性(不管 是否合用氨基糖苷类药物)、皮肤疹和红人综合征的发生 率均较万古霉素小。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0 Jun 16;6
.
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的疗效与安全性: 荟萃分析(3)
◆ 检索了 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MEDLINE (1994 – 2010.12)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1994 – 2010.12),纳入 使用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 G+ 感染的 RCT。 ◆中文检索词包括: 替考拉宁、万古霉素;英文检索词包括: teicoplanin、vancomycin。文献中含有“G+ 感染”、 “随机 分组或对照”和“组间均衡性”的描述,且临床设计质量 相对 较好,有明确的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主要结局指标包括 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 ◆最终纳入了10个RCT并对其疗效进行了 Meta分析,共纳入
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的疗效与安全性: 荟萃分析(1) 入选患者标准 • 怀疑或证实感染的成人和儿童,使用万古霉素或 替考拉宁长期治疗。 • 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非中性粒粒细胞减少使用 的抗菌药物的条件,抗菌药物的种类和剂量要相 同。
死 亡 率
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的疗效与安全性: 荟萃分析(1)
Syetitsky S, et parativ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vancomycin versus teicoplanin: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9;53:4069-79.
亲脂性强,易于渗入组织和细胞
抗耐药阳性菌药物的组织穿透比较
组织/体液 骨 脑脊液 上皮细胞衬液 万古霉素 7-13% 0-18% 11-17% 替考拉宁 50-60% 10% 48-332%
炎性渗出液
肌肉 腹透液 汗液
30% 20% -
77%
40% 40% -
1.Graziani 1988; 2. Matzke 1986; 3. Albanese 2000; 4. Georges 1997; 5. Lamer 1993; 6. Daschner 1987; 7. Blevins1984; 8.Wilson 2000; 9. Stahl 1987; 10. Wise 1986; 11. Frank 1997;
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 治疗耐药的 G+菌的比较
朱愿超
前言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泛滥使用,革兰阳性菌引起 的感染发生率正逐年上升。 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或表皮葡 萄球菌( MRSE) 、 青霉素耐药肺炎球菌( PRSP) 为代表的耐药菌,常引起致死性的严重感染。 临床上常采用万古霉素、 替考拉宁等糖肽类抗生 素进行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