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七节 向心力

第六章第七节  向心力
第六章第七节  向心力

第六章第七节向心力

理解领悟

物体做圆周运动的过程中线速度的方向不断变化,其变化的快慢可用向心加速度表示。那么,向心加速度又是怎样产生的呢?向心力是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原因,使物体速度的方向不断改变,但不改变速度的大小。本节课我们通过牛顿第二定律结合向心加速度大小的表达式,推导向心力大小的表达式,并用实验来验证向心力大小的表达式。

1.向心力的概念

由牛顿第一定律我们可以知道,一切物体都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做圆周运动的物体不沿直线飞去而是沿着一个圆周运动,说明这个物体必然受到了外力的作用。用绳系着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是由于绳子对它有拉力作用,不难想像,如在某时刻剪断细绳,那物体必然沿切线方向飞出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月球不受地球对它的吸引力,则月球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其它天体对月球的吸引力很小,可忽略),月球必然不会绕地球转动,而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离地球越来越远。

由于物体做圆周运动过程中,至少速度的方向在不断变化,所以物体一定具有加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所以物体一定受到了指向圆心的合力,这个合力叫做向心力。

2. 向心力的表达式

设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向心加速度为a n,所受向心力为F 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 n=ma n。

通过上一节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a n=v2

r=rω

2,

所以F n=m v2

r=m rω

2。

3. 用圆锥摆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

教材提供了“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实验(参见教材图6.7-1)。

(1) 实验原理:

当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合力正好提供物体所需向心力,即F合=F n,反映了一对“供”、“需”矛盾的统一,F合是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供”,F n=m rω2是物体以半径为r、角速度为ω做原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是“需”。当“供”、“需”平衡(相等)时,物体就做匀速圆周运动;当“供”、“需”不平衡时,物体原来的匀速圆周运动状态就会被破坏。

本实验即通过“供”、“需”双方分别测算钢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比较它们的大小,从而验证向心力表达式。

(2) 几点说明:

①实验时,我们其实并不需要测量钢球的质量。这时因为在钢球向心力的两个表达式中我们都可以发现,向心力F与质量m都是成正比关系,只要验证了rω2与g tan θ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即证明了两种方法得到的向心力大小相等,也就验证了向心力的表达式。

②使钢球沿纸上的某个圆周运动,这是实验的成败与否的关键,也是这个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一大难点,这需要我们在实验时多加练习,较为熟练后再正式开始计时、测量圆周运动的周期。

③在测量钢球运动周期时,一定要用秒表或手表记录钢球运动若干圈的时间,这样有

利于减小测量的误差。

④ 由于小球运动时距纸面有一定高度,所以它距悬点的竖直高度h 并不等于纸面距悬点的高度。这点差别可以通过估算解决。此外,测量小球距悬点的竖直高度时,要以小球的球心为准。

(3) 实验结果:

如果仔细实验,通常实验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都能很好地说明两个方法得到的向心力大小相等,也就验证了向心力的表达式。

4. 对向心力的进一步说明

匀速圆周运动中物体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不变,但方向始终沿半径方向

指向圆心,如图6-105所示,显然,向心力方向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向心力是一个变力。 我们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经常提到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它

们都是按其产生的性质命名的,而向心力则不然,我们是根据它的作用效果(方向始终指向圆心,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度,迫使物体做圆周运

动)命名的。凡是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力,不管它属于什么性质,都是向心力。在圆锥摆实验中,即是重力和细绳拉力的合力提供了向心力。

如图6-106所示,一圆盘可绕一通过圆心且垂直于盘面的竖直轴转

动,在圆盘上放一块橡皮,橡皮块随圆盘一起转动,在此问题中向心力

F n 由静摩擦力提供,由于静摩擦力具有被动应变特性,所以物体所受静

摩擦力的大小一定等于mr ω2,方向指向圆心,且静摩擦力F f 的大小随ω的增大而增大;又因为F f 有最大值μmg ,所以ω有最大值,由μmg =mr ω2

可知,ω的最大值为μg r ,当ω>μg r

时,物块便不能随圆盘做匀速圆周运动。 5. 变速圆周运动

我们可以自己动手做一小实验。如图6-107所示,我们通过一根细

线系一小球,用手抓住细线的另一端使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

开始小球速度较小,让我们仔细体会一下我们是如何使它逐渐加速的?

大家不难得到这样的体会:使小球加速时,手牵引绳子的一端并不

是固定于圆心O 点不动,而是以较小的半径做圆周运动。如图6-108

这样,手通过绳子对小球的拉力方向并不是指向圆心,而是如图中所

示。

由此可知,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其所受合外力不一定总是指向圆

心,但总可以把合力分解为两个方向的作用力,沿半径方向的分力和

沿切线方向的分力(切向分力)。前者提供向心力,改变速度的方向;而后者使物体产生切向加速度,改变速度的大小。如切向分力始终为

零,则物体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始终保持不变,物体即做匀速圆周运动。

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时,由于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当物体经过圆周上的各个不同位置时,重力对物体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是否能做出贡献、以及贡献的程度如何都是不相同的。所以,在竖直平面内绳系小球的圆周运动是变速圆周运动。

仅有向心加速度的运动是匀速圆周运动,同时具有向心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的圆周运动就是变速圆周运动。

6. 一般曲线运动的研究

图6-

105 图6-

106 图6-108

运动轨迹既不是直线也不是圆周的曲线运动,可以称为一般曲

线运动。

如图6-109所示,质量为m 的质点的运动轨迹是一条曲线,

我们可以采用圆周运动的分析方法来研究质点经过曲线上某位置

的运动规律。

设质点经过A 、B 两点时速度分别为v 1、v 2,所受合外力分别

为F 1、F 2,A 、B 两点所在圆弧的曲率中心分别为O 1、O 2,曲率半

径分别为r 1、r 2,则根据圆周运动的分析方法我们可得

F 1 cos θ1=m 121r v ,F 2 cos θ2=m 222r v 。 注意:① 曲线可分割成许多极短的小段,每一小段曲线都可看作一小段圆弧,但这些圆弧的弯曲程度通常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用r 1、r 2分别表示A 、B 两点处的曲率半径,反映圆弧的弯曲程度。

② F 1、F 2沿曲线切线方向的分力使物体产生切线方向的加速度,使质点加速或减速。如图中质点经过A 点时减速,而经过B 点时加速。

7. 对“做一做”栏目实验的说明

上节课我们从理论上判断过向心加速度与半径的关系:如果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一

定,则由公式a n =v 2

r

可知,向心加速度大小与圆周运动的半径成反比;如果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小一定,则公式a n =rω2可知,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正比。因为向心力与向心加速

度大小成正比,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如果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一定,则由公式F n =m v 2

r 可知,向心力大小与圆周运动的半径成反比;如果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小一定,则公式F n =mrω2可知,向心力大小与半径成正比。

对此,教材在“做一做”栏目安排了一个感受向心力的实验(参见教材图6.7-5),以体验向心力的大小与哪些因数有关:

操作一 手握绳结A ,如图6.7-5乙。使沙袋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每2次口令运动1周,即每秒运动一周。体会此时绳子拉力的大小。

操作二 改为手握绳结B ,仍使沙袋在水平方向上每秒运动1周,体会此时绳子拉力的大小。

操作三 又改为手握绳结A ,仍使沙袋在水平方向上每秒运动2周,体会此时绳子拉力的大小。

操作二与操作一中物体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相同,但沙袋转动半径是操作一的2倍,由理论分析可知,操作二中向心力较大(是操作一中的2倍),实验时应可体会到这点。

操作三与操作二中物体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相同,但沙袋转动半径是操作二的一半,由理论分析可知,操作三中向心力较大(是操作二中的2倍),实验时也可体会到这点。

8. 对“做一做”栏目实验的改进

我们也可对教材“做一做”栏目的上述实验作如下改进:

取一根空心管子(如圆珠笔管),在管口涂一些石蜡(主要是为减小摩擦),用一根细绳穿过它,一头拴一块橡皮块,另一头拴一金

属螺母(另有几个相同的螺母),用手握住空心管(保持竖直),使管

图6-109

2 1

图6-110

在很小范围内划圆,就能使橡皮块旋转起来,增大转速,可以使拴住橡皮块的细绳几乎保持水平,如图6-110所示。请你思考怎样根据这一装置设计一个研究向心力大小与转动半径关系的实验方案,并试一试。

应用链接

本节知识的应用主要涉及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的分析与向心力大小的计算,并拓展到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的研究。

例1 关于向心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由于做圆周运动而产生一个向心力

B. 向心力不改变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

C.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的向心力是个恒力

D. 做一般曲线运动的物体的合力即为向心力

提示 由向心力的概念对各选项作出判断,注意一般曲线运动与匀速圆周运动的区别。 解析 与速度方向垂直的力使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此力指向圆心命名为向心力,所以向心力不是物体做圆周运动而产生的。向心力与速度方向垂直,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只改变速度的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的向心力始终指向圆心,方向在不断变化,是个变力。做一般曲线运动的物体的合力通常可分解为切向分力和法向分力。正确选项为B 。

点悟 对向心力概念要有正确的认识。物体做一般曲线运动时,物体所受的合力可分解为切线方向与法线方向的分力。切线方向的分力提供切向加速度,改变速度的大小;法线方向的分力提供向心加速度,改变速度的方向。

例2 设地球半径为R =6400km ,自转周期T =24h ,试计算赤道上一个质量为m =10kg 的物体绕地轴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和所需的向心力。

提示 赤道上物体绕地轴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即地球半径R ,根据向心加速度、向心力的表达式即可求解。

解析 因赤道上的物体绕地心做圆周运动,故该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为

a =R (2πT )2=6.4×106×(2×3.1424×3600

)2m/s 2≈0.034 m/s 2。 该物体做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为

F =ma =10×0.034N =0.34N 。

点悟 若物体不在赤道上,而在纬度60°处,你能求出它绕地轴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和所需的向心力吗?

例3 如图6-111所示,将一质量为m 的摆球用长为L 的细绳吊起,

上端固定,使摆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细绳就会沿圆锥面旋转,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圆锥摆。关于摆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摆球受重力、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B .摆球受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C .摆球受重力和拉力的作用

D .摆球受重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提示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即为物体所受的合力,进行受力分析时,不能重复分析。 解析 物体只受重力G 和拉力F T 的作用,而向心力F 是重力和图6-112

F

图6-111

拉力的合力,如图6-112所示。也可以认为向心力就是F T 沿水平方向的分力F T2,显然,F T 沿竖直方向的分力F T1与重力G 平衡。正确选项为C 。

点悟 常有同学错选A ,即认为摆球除了受到重力G 、拉力F T 外,还受到一个大小等于m v 2r

的向心力F 的作用。其错误在于忘了向心力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受到的合力。可想而知,如果把向心力当做一个额外的力,认为小球受三个力的作用,显然与物体的实际受力情况相矛盾,即相当于把物体受到的力计算了两遍,是完全错误的。

例4 如图6-113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形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形筒固定不动,有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 和B 紧贴着内壁分别在图中

所示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球的线速度必定大于

B 球的线速度 B .A 球的角速度必定小于B 球的线速度

C .A 球的运动周期必定小于B 球的运动周期

D .A 球对筒壁的压力必定大于B 球对筒壁的压力

提示 先作出小球的受力分析图,求出向心力,再由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与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等的关系式进行分析。 解析 小球A 或B 的受力情况如图6-114所示,由图可知,两球的向心力都来源于重力G 和支持力F N 的合力,建立如图6-114所示的坐标系,则有

F N1=F N sin θ=mg ,F N2=F N cos θ=F , 所以 F =mg cot θ。

也就是说F N 在指向圆心方向的分力或重力G 和支持力F N 的合力F =mg cot θ提供了小球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可见A 、B 两球的向心力大小相等。

比较两者线速度大小时,由F =m v 2r

可知,r 越大,v 一定较大,故选项A 正确。 比较两者角速度大小时,由F =mrω2可知,r 越大,ω一定较小,故选项B 正确。

比较两者的运动周期时,由F =mr (2πT

)2可知,r 越大,T 一定较大,故选项C 不正确。 由受力分析图可知,小球A 和B 受到的支持力F N 都等于mg ,故选项D 不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选项为A 、B 。

点悟 应用向心力公式解题的基本思路是:首先明确向心力的来源,即哪些力提供向心力;其次要确定物体做圆周运动的轨迹平面,确定向心力的方向;最后应用向心力表达式求解。当然,要正确解决问题,我们须熟记向心力的各种表达式,并注意在不同的情况下灵活选用。

例5 如图6-115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钉有两枚

铁钉A 、B ,两者相距l 0=0.1m ,长l =1m 的轻质柔软细线一端拴在A 上,另一端拴住一个质量为500g 的小球,小球的初始位置在AB 连线上钉子A 的一侧,把细线拉直,再给小球垂

直细线方向的2m/s 的水平速度,使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钉子B 的存在,使细线逐步缠在钉子A 、B 上,若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 m =

7N ,则从开始运动到细线断裂历时多长时间?

图6-113

图6-115 图6-114

提示 小球每转半周,细线就会碰到另一枚钉子,小球便以这枚钉子为圆心做圆周运动,运动的半径就相应减小了0.1m ,但由于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只改变速度方向,因此,小球的

速度大小将保持不变。根据F =m v 2r

可知,细线每一次碰钉子后,细线的拉力(大小等于小球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都要增大,当细线的拉力增大到7N 时,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最小,这样就可以求出相应所需的时间。

解析 小球交替地绕钉子A 、B 做匀速圆周运动,细线碰钉子的瞬间,细线的拉力和速度的方向仍然垂直,小球的速度大小不变,而细线的拉力随半径的突然减小而突然增大,当然,每转半圈所用的时间不断减小。

在第一个半圆内 F 1=m v 2l ,又T =2πl v ,t 1=T 2 ,即t 1=πl v

; 同理,在第二个半圆内 F 2=mv 2

l -l 0

,t 2=π(l -l 0)v ; 在第三个半圆内 F 3=mv 2

l -2l 0

,t 2=π(l -2l 0)v ; 则在第n 个半圆内

F n =mv 2

l -(n -1)l 0

,t n =π(l -(n -1)l 0)v 。 令F n =F m =7N ,即 mv 2

l -(n -1)l 0

=7N , 解之可得 n =8。

因此,经历的时间为 t =t 1+t 2+t 3+……+t n

=πv

{nl -〔1+2+3+……+(n -1)〕l 0} =3.142 ×〔8×1-8×(8-1)2

×0.1〕s =8.2s 。 点悟 圆周运动的显著特点是它的周期性,通过对运动规律的研究,用递推法得出解答结果的通式(一般表达式)有很重要的意义。

运用递推规律写出通式及对数列求和都是物理解题中常用的数学方法。数学和物理是紧密联系的,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是高考要求的能力之一。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应注意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的结合,能在正确分析、清楚理解试题所给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基础上,运用数学知识列式、推导和求解。

例6 如图6-116所示,水平转盘的中心有一个光滑的竖直小圆筒,质量为m 的物体A 放在转盘上,物体A 到圆心的距离为r ,物体A 通过轻绳与物体B 相连,物体B 的质量也为m 。若物体A 与转盘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转盘转动的角速度ω在什么范围内,物体A 才能随盘转动?

提示 由于A 在转盘上随转盘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它所受的

必然指向圆心。对物体A 进行受力分析可知,重力与支持力平衡,绳的拉力指向圆心,因此A 所受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沿着半径方向,或指向圆心,或背离圆心。具体而言,当ω较小时,A 有向圆心O 运动的趋势,故转盘对A 的摩擦力方向背离圆心;当ω较大时,A 有远离圆心O 运动的趋势,故转盘对A 的摩擦力方向指向圆心。

解析 当A 将要沿转盘背离圆心滑动时,A 所受的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方向指向圆心,此时A 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为绳的拉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的合力,即

图6-116

F +F m =mrω12, ①

由于B 静止,则有 F =mg , ② 又因为 F m =μF N =μmg , ③ 由①②③式可得 ω1=g (1+μ)r

。 当A 将要沿转盘指向圆心滑动时,A 所受的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方向背离圆心,此时A 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为 F -F m =mrω22, ④

由②③④式可得 ω2=g (1-μ)r

。 故要使A 随转盘一起转动,其角速度ω的范围为ω2≤ω≤ω1,即 g (1-μ)r

≤ω≤g (1+μ)r 。 点悟 根据向心力表达式解题的关键是分析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受力情况,明确哪些力提供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另外,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确定的,不同的运动状态对应不同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课本习题解读

]

1. 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提供地球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所以太阳对地球的引

力大小为F =mrω2

=m 4π2r T 2 =≈???????N )360024365(105.114.34100.6211224 3.58×1022N 。 本题旨在让我们理解向心力的产生,同时为下一章知识做准备。

2. 如图6-117所示,小球受到重力和漏斗壁对它的弹力的作用,它做

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由这两个力的合力提供。

3. ⑴ 物体做圆周运动时所受向心力大小

F =mrω2=N 1.041.02??=0.16N 。 ⑵ 甲的意见是正确的,物体的向心力等于圆盘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方向指向圆心。这是因为物体有相对圆盘沿半径向外运动的趋势(设想圆盘上表面如果光滑,则物体将沿切线方向飞出,离圆心越来越远)。

本题旨在让我们综合运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受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

4. 由题意可知当细绳与钉子相碰开始,小球改做以A 点为圆心的圆周运动,设小球从一定高度摆下,到达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钉子的位置离小球的距离为l ,细绳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F ,如图6-118所示,则有 F -mg =m v 2

l

, 故 F =mg +m v 2

l

。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细绳受到的拉力大小

F ′=mg +m v 2

l

。 显然,钉子越靠近小球(即l 越小),细绳受到的拉力越大,绳就越容

易断。

图6-

118 图6-117

图6-119

5. 题图中的丙图是正确的。这是因为汽车所受到的合力F的作用效果应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提供汽车沿曲线运动的向心力F n,二是提供使汽车做减速运动的切向力F t,如图6-119所示。

本题旨在让我们理解做一般曲线运动的物体的受力情况。

高中物理5.7向心力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七节向心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 2、知道向心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理解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计算。 3、能够应用向心力公式求解圆周运动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和大小,即向心力的大小和方向。 2、通过锥摆实验粗略验证向必力的表达式。 3、讨论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做实验,拉近科学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自己身边,对科学产生亲切感。 教学重点: 理解向心力公式的确切含义。 教学难点: 向心力公式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知道,如果物体不受力,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我们还知道,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或(和)方向。所以,沿着圆周运动的物体合力一定不为零,那么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有什么特点呢?这就是这一节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二)新课教学 1、向心力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不沿直线飞去而是沿着一个圆周运动?那是因为它受到了力的作用。用手抡着一个被绳系着的物体,使它做圆周运动,是绳子的力在拉着它。月球绕着地球转动,是地球对月球的引力在“拉”着它。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具有向心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这个加速度一定是由于它受到了指向圆心的合力。这个合力就叫做向心力,即: (1)向心力: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会受到指向圆心的合力,这个合力叫做向必力。 ①向心力总是指向圆心,始终与线速度垂直,只改变速度的方向而不改变大小。 ②向心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可是各种性质的力,也可以是它们的合力,还可以是某个力的分力。 ③如果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就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如果物体做非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大小时刻改变),向心力并非是物体受到的合外 力。 如图,在线的一端系一个小球,另一端牵在手里,将 手举过头顶,使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感受球运动 时对手的拉力;改变小球转动的快慢、线的长度或小球的质量,感受向心力的变化跟那些因素有关。 随着小球质量变大、角速度变大、转动半径变大,小球对手的拉力也变大,说明小球受的向心力变大。那么它们的定量关系怎样呢? 把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代入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2)、向心力的大小 F = r =m(=mr r v m 222T 2)πω=2ωmr 2、向心力大小的粗略验证 分析课本实验,加深对向心力的理解: (1)、用秒表记录钢球运动若干周的时间,再通过纸上的圆测出 钢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算出线速度。 (2)、用天平测出钢球的质量。 (3)、用公式计算钢球所受的向心力。 (4)、利用F=mgtan θ算出向心力的大小。 (5)、比较两种方法得到的力,并对实验可靠性做评估。 3、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 物体做加速圆周运动时,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夹角小于900 ,此时把F 分解为两个互相垂直的分力:跟圆相切的F t 和指向圆心的F n ,如图所示,其中F t 只改变v 的大小,F n 只

向心力教学设计优质课

向心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1.背景分析: 向心力是高中物理新课程必修2的内容,本节课是从动力学的角度研究匀速圆周运动的,这部分知识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为后面的天体运动和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打好基础。 应用分析:通过对本章节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把生活事例简化为物理模型的能力,复习旧知,强化受力分析能力,用学过的物理规律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结构分析: 教材先由向心加速度和牛顿第二定律引入向心力的概念,为了让学生对向心力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设计了“实验”栏目——“用圆锥摆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实际上,这个实验除了要验证向心力表达式以外,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向心力不是一个新的性质力,而是一个效果力”,也即让学生初步学会分析向心力的来源。最后分析一般曲线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理解了质量、力与加速度的关系,了解了描述圆周运动的各个物理量及其关系,认识了匀速圆周运动指向圆心的向心加速度,并且学生已经经历了同学之间相互协作、相互讨论、相互交流及最后的成果展示的学习过程,具备了处理问题的一般思路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向心力概念,知道向心力是根据力的效果命名的一种力。 (2)知道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能用来进行简单的情景计算。 (3)知道在变速圆周运动中,合外力的法向分力提供了向心力,切向分力用于加速。 (4)知道一般曲线运动的处理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向心力概念的探究体验,让学生理解其概念的内涵。并熟悉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在验证向心力表达式的过程中,体会物理实验在处理问题中的作用。 (3)经历从匀速圆周运动到变速圆周运动再到一般曲线运动的研究过程,让学生领会解决问题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并学会用力和运动的观 点来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经历从自己提出问题到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思维能力。 (2)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例、实验紧密联系生活,拉近科学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身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策略设计: 1.教法与学法: (1)教法:采用媒体展示,小实验展示,提出问题,演示过程,指导实验,总结结论,反馈评价。 (2)学法:独立观察、分析小结,发表见解,小组讨论,了解原理,动手操作实验,总结分析数据,验证理论,掌握理论,运用规律解决 其他实际问题。 2.教学媒体设计: 视频:水流星、花样滑冰转圈、飞车走壁,三个过程。 黑板:出示标题,例题讲解。 五、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公式及匀速圆周运动中供求关系,并能用来进行简单的判断计算。会分析向心力的来源 2.教学难点 理解向心力是一个效果力,会分析向心力的来源,理解匀速圆周运动中供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6节向心力同步练习(I)卷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6节向心力同步练习(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 (2分) (2018高一下·广东期中) 如图所示,一个大轮通过皮带拉着小轮转动,皮带和两轮之间无滑动,大轮半径是小轮半径的2倍,大轮上一点S离转轴O1的距离是半径的1/3,当大轮边上P点的向心加速度是0.6 m/s2时,S、Q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分别是() A . as=1.2 m/s2 , aQ=0.2 m/s2 B . as=0.2 m/s2 , aQ=1.2 m/s2 C . as=1.2 m/s2 , aQ=1.2 m/s2 D . as=0.2 m/s2 , aQ=0.2 m/s2 【考点】 2. (2分) (2017高一下·长安期中) 如图甲所示,轻杆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固定一小球,现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杆与小球间弹力大小为F,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v,其F一v2图象如乙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 A . 小球的质量为 B .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C . v2=c时,小球对杆的弹力方向向上

D . v2=2b时,小球受到的弹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考点】 3. (2分)(2018·浙江模拟) 2017年之前,我国所有高铁车轮都是进口的,2017年具有中国血统的高铁车轮已经实现量产,并占据速度350km/h以上动车组车轮一半以上的市场。图甲为高铁的两个轮子和车轴固定在一起组成的一个轮对,车轮与钢轨接触的部分被设计成锥形(如图乙)。高铁转弯时,轮对会有径向移动。铁轨间距是固定的,在弯道上外轨长、内轨短。下列关于高铁转弯(M为外轨,N为内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内轮绕车轴转动的角速度大于外轮绕车轴转动的角速度 B . 内轮和外轮绕车轴转动的角速度相等 C . 外轮与轨道接触点A绕车轴转动的线速度小于内轮与轨道接触点B绕车轴转动的线速度 D . 火车转弯时,轮对会向内侧移动 【考点】 4. (2分) (2018高一下·新绛期中) 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有一物体随圆筒一起转动而未滑动。若圆筒和物体以更大的角速度做匀速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五项措施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五项措施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以企业文化团结凝聚人心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是凝聚员工认同感、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员工“上下一心,其利断金”的团队意识,共同为实现企业愿景而不断努力。 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这个过程也是企业文化逐步形成的过程。加强企业文化凝聚工程建设,需要深入细致地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要教育员工牢固树立公司大局意识,想公司之所想,急公司之所急,当企业人,说企业话,共同打造企业品牌。增加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改变基层员工由于不了解公司发展状况而产生担心和疑虑的现象。 要经常对员工思想动态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做好释疑解惑、疏导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融洽内部关系。把解决群众的思想问题同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到基层和群众中去,倾听员工呼声,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让员工感受到企业文化的温暖。把开展主题教育、形势任务教育与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创建学习型企业紧密结合起来,培育健康向上的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确立企业与员工共同的奋斗目标,建立企业和员工同生存共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二、以薪酬机制激励奋进热情 合理的薪酬设计使员工能够安心尽职于岗位,从而保证企业的有效运转。薪酬的多少,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个人价值的肯定和员工自我满足感的实现。但是,纯粹的高收入,只能暂时吸引人才,凝聚人心、留住人才的关键还得看薪酬分配流程中的公正性、合理性和激励性。完善的薪酬体系,不仅包括向员工提供富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定科学合理的晋升机制,还包括在员工结婚、离婚、生产、配偶或近亲去世、搬家等特殊情况时给予额外的带薪假期和人文关怀。 为了能极大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实现行为上的不断激励,可以制定员工认可的薪酬分配方案和科学、公正的人事考核制度,加大向专业技术人员和有突出贡献员工的倾斜力度。考核过程中不但可以对员工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业绩、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等进行科学、全面、客观地考核、评价,并且可以将考核结果直接用于增量工资的发放,拉开收入档次,用量化的经济指标来衡量员工不同的能力和价值,在企业内部建立能力优先机制。使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与干少不

高中物理《向心力》教案(人教版高一年级)

人教版高一年级《向心力》教案 一、设计思想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启示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创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完成任务,改变我们长期存在的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灌输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培养创新精神。 二、教材分析教材先通过实例让学生从运动和力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物体的受力特点,从而得出向心力的概念,有助于学生体会和理解。教材接着从理论的角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向心力的数学表达式。之后,为了让学生对向心力公式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教材中设计了验证性实验: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通过圆锥摆实验,拉近科学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身边,对科学产生亲切感。 本节还有一点与过去不同,那就是在讨论完匀速圆周运动后讨论了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这块内容的补充,不仅为分析物体在曲线最高点、最低点的受力分析和运动情况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处理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从特殊到一般。 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为万有引力和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等内容做好必要的准备。当然,学习完这一节之后,中学里所有的运动形式都学习完毕了,从而可以让学生在更广阔的角度理解运动和力的关系。 三、学情分析通过前几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曲线运动的条件,学习了处理曲线运动的重要方法——运动的合成和分解,还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知识研究了平抛运动。接着引入角速度、线速度、周期、转速等物理量描述了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这些知识的学习,为学生学习向心力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 由于向心力是一种学生感到陌生的力,而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还不是很强,所以需要在教学中通过实例、实验,使学生对向心力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向心力,理解它是一种效果力。 (2)理解向心力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变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力是合外力的一个分力,知道合外力的作用效果。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向心力概念的探究体验,让学生理解其概念。并掌握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在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的过程中,体会控制变量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3)经历从匀速圆周运动到变速圆周运动再到一般曲线运动的研究过程,让学生领会解决问题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并学会用运动和力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例、实验紧密联系生活,拉近科学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身边,调动学生学习的

向心力教案

5.7 向心力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向心力,理解它是一种效果力。 (2)理解向心力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变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力是合外力的一个分力,知道合外力的作用效果。 【学习重点】明确向心力的意义、作用、公式及其变形。 【知识要点】 向心力 1.定义:使物体做圆周运动,指向圆心的力。 2.研究内容: ⑴向心力的方向与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是否相 同? ⑵向心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与ω、ν之间什 么关系? ⑶向心力的大小怎么测量计算? ⑷向心力有什么特点? ⑸向心力的作用效果是怎样的? ⑹向心力是不是合力? ⑺向心力的来源? ⑻向心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 ⑼圆周运动的半径为何不变? ⑽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的关系如何? 3. 向心力演示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1)用质量比为2:1的钢球和铝球,使他们运动的半径r和相同,观察得到露出的红白相间方格数比值为2:1,即两个球所受向心力的比值也为2:1,因此F与m成正比。 (2)当m、相同时,半径比为2:1,向心力的比值也为2:1,因此F与r成正比。(3)当m、r相同时,比值为2:1,向心力的比值为4;1,因此F与2成正比。 ⑶由此验证向心力大小的公式:F=mr2 4.匀速圆周运动:仅有向心加速度的运动。 变速圆周运动:同时具有向心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的 圆周运动运动。 5. 圆周摆 ⑴分析圆锥摆中向心力的来源 ⑵用圆锥摆实验可以粗略去验证向心力表达式 【问题探究】 【问题1】什么情况下,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什么情况是做变速圆周运动 结论:匀速圆周运动:只有向心加速度时。 变速圆周运动:同时具有向心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时。 【问题2】向心力和切向力的作用效果? 结论:向心力的作用效果:只改变速度的方向。 切向力的作用效果:改变速度的大小。 【问题3】研究一般曲线运动的方法:

第六节 向心力

物理·必修2(人教版) 第五章曲线运动 [: 第六节向心力 1.(双选)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大小不变,方向一定指向圆心 B.大小不变,方向也不变 C.产生的效果既改变速度的方向,又改变速度的大小 D.产生的效果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答案:AD 2.(双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向心力是( ) A.因向心力总是沿半径指向圆心,且大小不变,故向心力是一个恒力 B.因向心力指向圆心,且与线速度方向垂直,所以它不能改变线速度的大小C.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D.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方向都是不变的 答案:BC

3.甲、乙两个物体都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质量之比为1∶2,转动半径之比为1∶2,在相同的时间里甲转过60°,乙转过45°,则它们的向心力大小之比为( ) A.1∶4 B.2∶3 C.4∶9 D.9∶16 答案:C 4.一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周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的大小为F.当保持半径不变,使角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时,向心力的大小比原来增大18 N,则原来向心力的大小为F=________N. 答案:6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向心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向心力总是沿半径指向圆心,且大小不变,向心力是一个恒力 B.向心力是沿着半径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 C.向心力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各种力的合力,也可以是其中某个力的分力 D.向心力只改变物体线速度的方向,不可能改变物体线速度的大小 解析:向心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可以是某个力或几个力的合力,也可以是某个力的分力,B、C 正确;向心力跟速度方向垂直,只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可能改变线速度的大小,D正确;向心力是变力,A错误. 答案:A 2.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紧靠着一个物体一起运动,充当物体所受向心力的是( ) A.重力 B.弹力

5.7向心力

第7节 向心力 一.选择题 1.关于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由a=可知,a与r成反比 B.由a=ω2r可知,a与r成正比 C.由v=ωr可知,ω与r成反比 D.由ω=2πn可知,ω与n成反比 2.如图所示的两轮以皮带传动,没有打滑,A、B、C三点的位置关系如 图,若r1>r2,O1C=r2,则三点的向心加速度的关系为( ) A.a A=a B=a C B.a C>a A>a B C.a Ca A 3.下列关于向心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由于做圆周运动产生了一个向心力 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为其所受的合外力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不变 D.向心加速度决定向心力的大小 4.关于向心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向心力是按其效果来命名的,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需要外界 提供一个向心力,谁来提供这个向心力,可以是某一个力(如摩擦力、 弹力等),也可以是某几个力的合力,它并不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 另受到的一种新的性质力。 B.向心力的特点是与速度垂直,它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只改变速 度的方向,它是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原因。 C.向心力是变力,它的方向总是指向圆心,物体在圆周上不同位 置向心力指向不同,因此,它的方向是时刻在变化。 D.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力是恒量 5.在用抡绳子来调节沙袋速度的大小的实验中 ( ) A. 说明了向心力能够改变速度的大小 B.不能说明向心力能够改变速度的大小 C.此实验中绳子牵引沙袋的方向并不与沙袋运动的方向垂直 D.此实验中用手抡绳子的力就是沙袋所受的向心力

拓展锻炼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拓展锻炼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013年10月13日是值得我深刻铭记的一天。怀着无比感恩的心情,大家兴高采烈,在笑翻天拓展基地雷锋像广场集合。虽然天色阴沉,但是,参加活动的每一个人都精神饱满,一脸阳光。 8:30教练来了,大家鼓掌欢迎,教练让我们先做热身运动,大家围成一个大圆圈,手拉手,相互为对方按摩捏捏肩。一会功夫暖和多了,也让彼此心与心之间拉近了距离。接着就是分组了,我们被分到第七团队,呵呵,开始选队长啦,队长嘛。则选我们队伍中的一位帅小伙子,名叫,“姚远”同时也为队长选出一位队蜜,队蜜是餐饮部的一个漂亮的姑娘。队长和队蜜很有组织能力,很快就制定出了自己的队徽,队训,我们把自己命为“利剑”队,姚队长在队旗上画出一把金光闪闪的宝剑。展示了我们队伍的才智和精神面貌,大家齐声喊出自己的口号。利剑!利剑!所向披靡。哈哈还挺威风。训练正式开始了,我们的教练,姓王,名贵银。也是个大帅哥,很幽默,挑战即将开始啦。 第一个挑战项目是“空中断桥”,这个项目是各人挑战项目,需要队员们在9米多高铁板这边跳到另一边,然后跳回来,算完成任务。有些事情,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只要勇敢的跨出第一步,困难也就不那么难了。超越只是一步之遥。我们的姚队长第一个登上了断桥,顺利的跨出了第一步,紧接着就是队蜜该出场了,她有些恐惧,甚至有放弃的念头。通过大家的鼓励并成功的完成了任务,哈哈,强

将手下无弱兵!我们的利剑队没有耸人,都非常勇敢的完成了挑战。 信任背摔,培养了我们同事之间相互信任的意识,加强了同事之间的感情交流;穿越生死网,让我们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增强了我们团队协作的能力。七巧板活动中我们就没有把团队的核心运用好,结果尝到了失败的痛苦,付出了不该有的“牺牲”。在工作中我们的企业没有了共同的目标、没有一个好的核心领导,团队的向心力、凝聚力将大大削弱,员工的希望将渺茫无望。二万五千里长征,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当我们感到无助,没有光明的时候,我们的身边还有我们的队友,还有我们的同事,是他们在用他们的身躯保护我们,是他们一直在默默无闻的奉献自己,使我们走的更远。 在这个活动中,其中有一个过水沟的科目,在到达这个水沟前面的时候,我们其中的一个队友他在我们有百分之七十是盲人,百分之二十五是哑巴,还有一些伤员的情况下,毅然用他的身躯跨在了水沟上,使我们每一个人都从他的身上踩了过去。在活动总结的时候,当我们听到教练给我们说了以后,我们震惊了,我们感动了,因为是他用单薄的身躯换来了我们的成功,使我们取得了胜利。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我觉得我们身边有这样的同事,我们流血流泪,不算什么,只要能服务好我们的业主,受点委屈,也不算什么。这种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通过这个活动让我体会到了亲情、友情,感恩于每个周围的人。没有帮助你的人,就不会有自己的不断进步;没有父母的养育之恩,就不会有自己的茁壮成长;没有公司的发展平台,就不会有自己的美好生活;没有同事的友情,就不

第七节 动能和动能定理解析版

第七节动能和动能定理 【基础题】 1.人在距地面h高处抛出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落地时小球的速度为v,不计空气阻力,人对小球做功是() A.mv2 B.mgh+mv2 C.mgh﹣mv2 D.mv2﹣mgh 【答案】D 【解析】对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mgh+W= ﹣0 解得:W= 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应用动能定理只考虑初、末状态,没有守恒条件的限制,也不受力的性质和物理过程的变化的影响.所以,凡涉及力和位移,而不涉及力的作用时间的动力学问题,都可以用动能定理分析和解答,而且一般都比用牛顿运动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简捷才能正确解答此题. 2. 如图甲所示,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坐标原点处的小物块,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x 轴方向运动,拉力F随物块所在位置坐标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图线为半圆。则小物块运动到处时的动能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动能定理的含义及其理解,通过F-x图像得到总功的表达式。根 动能改变据F-x图像的面积的含义代表其做功,且因为动能定理,合外力做功等于其 量,即末状态的动能大小等于合外力做功即面积大小故选:C

3.质量为60kg的体操运动员,做“单臂大回环”,用一只手抓住单杠,伸展身体,以单杠为轴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此过程中,运动员到达最低点时手臂受的拉力至少应为多少?(忽略空气阻力,g=10m/s2)() A.600 N B.2400 N C.3 000 N D.3 600 N 【答案】C 【解析】设人的长度为l,人的重心在人体的中间.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零,根据动能定理得:.解得最低点人的速度 v=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F=5mg=3000N.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向心力和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向心力总是指向圆心,产生向心加速度,向心力只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向心力是根据力的效果命名的.在分析做圆周运动的质点受力情况时,千万不可在物体受力之外再添加一个向心力;应用动能定理只考虑初、末状态,没有守恒条件的限制,也不受力的性质和物理过程的变化的影响.所以,凡涉及力和位移,而不涉及力的作用时间的动力学问题,都可以用动能定理分析和解答,而且一般都比用牛顿运动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简捷. 4.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物体分别自斜面AC和BC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物体滑到斜面底部C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 k1和E k2,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则()

向心力的教案

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教案示例 一、教学目标 1.物理知识方面: (1)理解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2)掌握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物理意义及它们间的数量关系;(3)初步掌握向心力概念及计算公式。 2.通过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概念的建立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抽象概括和归纳推理能力。 3.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 二、重点、难点分析 向心力概念的建立及计算公式的得出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通过生活实例及实验加强感知,突破难点。 三、教具 1.转台、小伞; 2.细绳一端系一个小球(学生两人一组); 3.向心力演示器。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演示:将一粉笔头分别沿竖直向下、水平方向、斜向上抛出,观察运动轨迹。复习提问:粉笔头做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启发学生回答:速度方向与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做直线运动;不在同一直线上,做曲线运动。 进一步提问:在曲线运动中,有一种特殊的运动形式,物体运动的轨迹是一个圆周或一段圆弧(用单摆演示),称为圆周运动。请同学们列举实例。 (学生举例教师补充) 电扇、风车等转动时,上面各个点运动的轨迹是圆……大到宇宙天体如月球绕地球的运动,小到微观世界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都可看做圆周运动,它是一种常见的运动形式。提出问题:你在跑400m过弯道时身体为何要向弯道内侧微微倾斜?铁路和高速公路的转弯处以及赛车场的环形车道,为什么路面总是外侧高内侧低?可见,圆周运动知识在实际中是很有用的。 引入:物理中,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是从最简单的情况开始。 板书:匀速圆周运动 (二)教学过程设计 思考:什么样的圆周运动最简单? 引导学生回答:物体运动快慢不变。 板书:1.匀速圆周运动物体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相等,

第五章第六节向心力综述

第六节 向心力 [学习目标] 1.理解向心力是一种效果力,其效果是产生向心加速度,方向总是指向圆心. 2.知道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3.知道在变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力为合力沿半径方向的分力. [学生用书P 26] 一、向心力(阅读教材P 23~P 24) 1.定义: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到的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叫向心力. 2.方向:始终沿半径指向圆心. 3.计算式:(1)F n =m v 2 r ;(2)F n =mω2r . 拓展延伸?———————————————————(解疑难) 1.向心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它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各种性质的力,也可以是它们的合力,还可以是某个力的分力,受力分析时不能添加向心力. 2.向心力的作用效果是产生向心加速度,即只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 3.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合外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线速度方向垂直且指向圆心. 1.(1)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是恒力.( ) (2)向心力和重力、弹力一样,都是根据性质命名的.( ) (3)向心力可以是物体受到的某一个力,也可以是物体受到的合力.( ) 提示:(1)× (2)× (3)√ 二、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的曲线运动 (阅读教材P 24~P 25) 1.变速圆周运动:同时具有向心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的圆周运动. 2.一般的曲线运动的处理方法 一般的曲线运动,可以把曲线分割成许多极短的小段,每一小段可看做一小段圆弧.研究质点在每一小段的运动时,可以采用圆周运动的分析方法进行处理. 拓展延伸?———————————————————(解疑难) 变速圆周运动的受力分析 做变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并不指向圆心.这一力F 可以分解为互相垂直的两个力:跟圆周相切的分力F t 和指向圆心方向的分力F n . 物体做加速圆周运动时,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夹角小于90°,如图甲所示,其中F t 使v 增大,F n 使v 改变方向. 同理,F 与v 夹角大于90°时,F t 使v 减小,F n 改变v 的方向,如图乙所示.

7向心力

第七节 向心力 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 2、掌握如何用牛顿第二定律推出向心力的大小和方向; 3、理解向心力表达式2 ωmr F =和R v m F 2 =的含义; 4、能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解决实际问题 5、知道在变速圆周运动中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实验验证向心力公式;体验用实验验证向心力大小的过程和方法 2、引导学生养成进行简单物理研究习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 2、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能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提高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向心力表达式2 ωmr F =和R v m F 2 =的含义以及实验验证。 教学难点 1、圆锥摆实验及有关物理量的测量 2、变速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 教学方法 1、提出问题,由学生推导出向心力表达式。 2、对学生操作过程细节进行指导,对学生实验过程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由于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在变,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曲线运动,运动状态时刻在改变。所以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一定有加速度,即向心加速度,所受合外力一定不为零。而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那么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有何特

点?本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个问题。 二、进行新课 (一)向心力 复习提问 1、物体以速度v运动,要使它的速度大小发生变化,应对物体施加什么样的力? (应加与物体的速度在同一直线上的力,力与速度同向速度增加,力与速度反向速度减小) 2、如果要使物体运动的方向发生变化又需要加什么方向的力? (应加与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力) 演示:绳的一端拴一小球,手执另一端,使它在光滑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提问:此时小球速度v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不断改变,这是由于什么力作用的结果?(绳的拉力) 【问】这个力方向有什么特点? 【学生】时刻与速度v方向垂直 【教师】对小球受力分析,球受到三个力:重力、支持力、拉力,重力与支持力平衡,拉力使物体的速度方向改变。 可见要使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必须加一个时刻与速度方向垂直的力,这个力指向运动轨迹的圆心,我们把它叫做向心力。 1、向心力 (1)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总是指向圆心,这个力叫做向心力。 思考与讨论: ①一个圆盘可绕通过圆盘中心O且垂直于盘面的竖直轴转动,在圆盘 上放置一个小木块A,它随圆盘一起运动──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 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各是什么性质的力?方向如何?木块所受的向心力 是由什么力提供的? (分析:略) ②“神舟”六号飞船绕地球在圆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又是什么力来提供向心力?(2)向心力的来源:可以由重力、弹力、摩擦力等提供.总之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提供了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 (3)向心力的方向:总是沿半径指向圆心,方向时刻在改变.因此向心力是变力. (4)向心力的作用效果: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产生向心加速度。 向心力指向圆心,而物体的运动方向沿圆周上该处的切线方向.两者相互垂直.物体在

人教版物理必修二第五章第六节向心力同步训练C卷新版

人教版物理必修二第五章第六节向心力同步训练C卷新版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2017·海林模拟) 如图所示,将一光滑圆弧轨道固定竖直放置,其中A点为圆轨道的最低点,B 点为圆水平直径与圆弧的交点.一个质量为m=1.256kg的物体静止于A点,现施加大小不变、方向始终和物体运动运动方向一致的外力F,使其沿圆周运动到达B点,随即撤去外力F,要使物体能在竖直圆轨道内维持圆周运动,π取3.14,g取10m/s2 ,外力F至少为() A . 5N B . 10N C . 15N D . 20N 【考点】 2. (2分) (2017高一下·黄陵期中) 如图,一圆盘可绕一通过圆心且垂直于盘面的竖直轴转动,在圆盘上放一块橡皮,橡皮块随圆盘一起转动(俯视为逆时针).某段时间圆盘转速不断增大,但橡皮块仍相对圆盘静止,在这段时间内,关于橡皮块所受合力F的方向的四种表示(俯视图)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考点】 3. (2分) (2020高一下·海丰月考) 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沿曲线由M向N行驶,为防止侧滑,速度逐渐减小。关于汽车所受合力,下列受力分析图可能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考点】 4. (2分)在光滑水平桌面中央固定一边长为0.3m的小正三棱柱abc,俯视如图。长度为L=1m的细线,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拴住一个质量为m=0.5kg、不计大小的小球。初始时刻,把细线拉直在ca的延长线上,并给小球以v0=2m/s且垂直于细线方向的水平速度,由于光滑棱柱的存在,细线逐渐缠绕在棱柱上(不计细线与三棱柱碰撞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已知细线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7N,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细线断裂之前,小球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 B . 细线断裂之前,小球的速度逐渐减小 C . 细线断裂之前,小球运动的总时间为0.7πs D . 细线断裂之前,小球运动的位移大小为0.9 m 【考点】 5. (2分) (2019高一下·天津期中) 如图所示是某课外研究小组设计的可以用来测量转盘转速的装置.该装置上方是一与转盘固定在一起有横向均匀刻度的标尺,带孔的小球穿在光滑细杆上与一轻弹簧相连,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转动轴上,小球可沿杆自由滑动并随转盘在水平面内转动.当转盘不转动时,指针指在O处,当转盘转动的角速度为ω1时,指针指在A处,当转盘转动的角速度为ω2时,指针指在B处,设弹簧均没有超过弹性限度.则ω1与ω2的比值为()

高中物理《向心力》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

课题:§5.7 向心力 时间:2008年3月 6.7 向心力(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 2、知道向心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理解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计算。 3、会根据向心力知识分析和讨论与圆周运动相关的物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和大小,即向心力的大小和方向。 2、通过锥摆实验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 3、讨论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第二课时上)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领略实验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基本途径,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使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做实验,拉近科学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自己身边,对科学产生亲切感。 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仪器:铁架台、秒表、钢球、离心轨道、CAI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重点:1、体会牛顿第二定律在向心力上的应用。 2、明确向心力的意义、作用、公式及其变形。 教学难点: 1、圆锥摆实验及有关物理量的测量。 2、如何运用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过程:

1、演示小“杂技”—“水流星”实验 2、图片演示:过山车实验。 引入新课题,并版书:§5.7向心力 3、实验:感知向心力,引入新课。 一、向心力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不沿直线飞去而是沿着一个圆周运动?那是因为它受到了力的作用。用手抡着一个被绳着的物体,使它使圆周运动,是绳子的力在拉着它。地球绕着太阳转动,是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在“拉”着它。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具有向心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这个加速度一定是由于它受到了指向圆心的合力。这个合力就叫做向心力,即: 1、向心力: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会受到指向圆心的合力,这个合力叫做向心力。 ⑴向心力总是指向圆心,始终与线速度垂直,只改变速度的方向而不改变大小。 ⑵向心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可认定各种性质的力,也可以是它们的合力,还可以是某个力的分力。 ⑶如果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就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如果物体做非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大小时刻改变),向心力并非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下节课) 如图,在线的一端系一个小球, 另一端牵在手里,将手举过头顶, 使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感受球运动时对手的拉力;改变小球转动的快慢、线的长度或小球的质量,感受向心力的变化跟那些因素有关。 承着小球质量变大、角速度变大、转动半径变大,小球对手的拉力也变大,说明小球受的向心力变大。那么它们的定量关系怎样呢? 把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代入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2、向心力的大小: 二、向心力大小的粗略验证 分析课本实验,加深对向心力的理解: 1、用刻度尺测出悬点距圆心高度h, 用秒表记录钢球运动n周的时间t,并没计出数据表格。 2、用公式计算出:∑F =mgtgθ=mg·r/h F向= mrω2 = 3、比较g/h与4π2n2/t2大小。 4、比较两种方法得到的力对实验可靠性作出评估。 三、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第二课时) 物体做加速圆周运动时,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夹角小于90°,此时把F分解为两个互相垂直的分力:跟圆相切的F切和指向圆心的F向,如图所示,其中F切只改变υ的大小,F向只改变υ的方向,F向产生的加速度就是向心加速度。 同理,F与υ夹角大于90°时,F t使υ减速,F n改变υ方向。 综小: 1、同进具有向心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的圆周运动就是变速圆周运动。 链球运动员用力抢起链球时,是什么力使它加速的?小物体放在圆台上随圆台一起加速转动时,小物体受的摩擦力指向圆心吗?使物体加速的力是什么力?

高中物理 第五章 曲线运动 第六节 向心力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五章 曲线运动 第六节 向心力 A 级 抓基础 1.下列关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向心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除其他的力外还要受到一个向心力的作用 B .物体所受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C .向心力是一个恒力 D .向心力的大小一直在变化 解析:向心力是一个效果力,并不单独存在,选项A 错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提供向心力,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指向圆心,选项B 正确,选项C 、D 错误. 答案:B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它所受的向心力的大小必定与( ) A .线速度平方成正比 B .角速度平方成正比 C .运动半径成反比 D .线速度和角速度的乘积成正比 解析:因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满足关系F n =m v 2 R =mRω2=mvω,由此可以看出在R 、 v 、ω是变量的情况下, F n 与R 、v 、ω是什么关系不能确定,只有在R 一定的情况下,向 心力才与线速度的平方、角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在v 一定时,F n 与R 成反比;ω一定时, F n 与R 成正比.故选项A 、B 、C 错误,而从F n =mvω看,因m 是不变的,故选项D 正 确. 答案:D 3.如图所示,一只老鹰在水平面内盘旋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关于老鹰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老鹰受重力、空气对它的作用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B .老鹰受重力和空气对它的作用力 C .老鹰受重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D .老鹰受空气对它的作用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解析:老鹰在空中做圆周运动,受重力和空气对它的作用力两个力的作用,两个力的合力充当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但不能说老鹰受重力、空气对它的作用力和向心力三个力的作用.选项B 正确. 答案:B 4.如图所示,物块在水平圆盘上,与圆盘一起绕固定轴匀速转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块处于平衡状态 B .物块受三个力作用 C .在角速度一定时,物块到转轴的距离越远,物块越不容易脱离圆盘 D .在物块到转轴距离一定时,物块运动周期越小,越不容易脱离圆盘 解析: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物块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圆盘向上的支持力及指向圆心的摩擦力共三个力作用,合力提供向心力,A 错,B 正确.根据向心力公式F =mrω2可知,当ω一定时,半径越大,所需的向心力越大,物块越容易脱离圆盘;根据向心力公 式F =mr ? ?? ??2πT 2 可知,当物块到转轴距离一定时,周期越小,所需向心力越大,物块越容易 脱离圆盘,C 、D 错误. 答案:B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六章第节向心力练习

第七节 向心力 【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向心力的概念。 知道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理解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知道在变速圆周运动中,可用上述公式求质点在某一点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的实验来了解向心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 关,并理解公式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验中,培养动手的习惯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教材-稳扎稳打】 1.如图6-21所示,一偏心轮绕O 点做匀速转动,那么关于偏心轮上的 各点,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线速度大小相同 B .角速度大小不相同 C .向心加速度大小相同 D .转动频率相同 2.绳子的一端拴一重物,用手握住另一端,使重物在光滑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下 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每秒转数相同,绳短时易断 B .线速度大小一定,绳短时易断 C .运动周期相同,绳短时易断 D .线速度大小一定,绳长时易断 3.关于向心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向心力是按其效果来命名的,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需要外界提供一个向心力,谁 来提供这个向心力,可以是某一个力(如摩擦力、弹力等),也可以是某几个力的合力, 它并不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另受到的一种新的性质力。 B .向心力的特点是与速度垂直,它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只改变速度的方向,它是产生 向心加速度的原因。 C .向心力是变力,它的方向总是指向圆心,物体在圆周上不同位置向心力指向不同, 因此,它的方向是时刻在变化。 D .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力是恒量 4.在用抡绳子来调节沙袋速度的大小的实验中 ( ) A . 说明了向心力能够改变速度的大小 B .不能说明向心力能够改变速度的大小 C .此实验中绳子牵引沙袋的方向并不与沙袋运动的方向垂直 D .此实验中用手抡绳子的力就是沙袋所受的向心力 【重难突破—重拳出击】 1.如图6-22所示,用细线吊着一个小球,使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 动,关于小球的受力情况,正确的是 ( ) A .重力、绳子的拉力、向心力 B .重力、绳子的拉力 图6-22 ● O 图6-21

高一物理向心力教案新人教版

第五章 曲线运动 第六节 向心力 一.学习目标: (一)课标要求 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及其表达式的确切含义. 2.知道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3.知道向心力是效果力,理解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理解做圆周运动供等于需的思想. (二)重、难点 1.明确向心力的意义、作用、公式及其变形. 2.理解向心力是效果力是某个力或几个力沿半径方向的合力提供的。 二.巩固基础: 1.关于向心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心力是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的 B .向心力就是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 C .向心力是线速度方向变化的原因 D .向心力是线速度大小变化的原因 2.在匀速圆周运动中,下列物理量不变的是( ) A .向心加速度 B .线速度 C .向心力 D .角速度 3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玻璃板面上,一质量为 m 的小球在绳的拉力作用下绕固定点O 做半径为 r 的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的大小为 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绳子的拉力为恒力,其大小为r v m 2 B .小球的重力与水平面的弹力相抵消,绳子的拉力提供小球的向心力,大小为r v m 2 C .小球所需的向心力为mvr D .向心加速度恒定不变,其大小为r v 2 4. 如图所示的圆锥摆中,摆球在水平面上作匀速圆周运动,关于摆球的 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摆球受重力、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B .摆球受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O

C .摆球受拉力和重力的作用 D .摆球A 受重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5.一个物体紧贴圆筒的内壁随圆筒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提供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 ( ) A .重力 B .弹力 C .静摩擦力 D .滑动摩擦力 6.如图所示,轻绳一端系一小球,另一端固定于O 点,在O 点正下方的P 点钉一颗钉子,使悬线拉紧与竖直方向成一角度θ,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当悬线碰到钉子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 ) A.小球的角速度不变 B.小球的向心加速度不变 C.小球的向心力突然变大 D.悬线所受的拉力不变 7.狗拉雪橇沿位于水平面内的圆弧形道路匀速率行驶,下图为四个关于雪橇受到的牵引力F 及摩擦力F f 的示意图(O 为圆心),其中正确的是( ) 8.如图所示,小车下面用长为L=3m 的钢丝绳吊着质量为m=3.0×103 kg 的货物,以速度 v =2m/s 水平匀速行驶。小车突然刹车并立即停止,此时钢丝绳受到的拉力是多少? (g=10m/s 2 ) 三.提升能力: 9.如图所示,固定的锥形漏斗内壁是光滑的,内壁上有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 和B ,在各自不同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V A >V B B. ωA >ωB C. a A >a B D.压力N A =N B θ O 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