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优势开拓进取努力谱写中国教育学会工作新篇章_中国教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初中生物】总结经验,开拓进取,努力开创学会工作新局面

【初中生物】总结经验,开拓进取,努力开创学会工作新局面各位理事、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第六届理事会向大会做本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本届理事会所做的主要工作本届理事会于2021年10月由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五年来,本届理事会在中国教育学会的领导下,在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一主题,努力提高学术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在工作中,我们本着奉献、服务的精神,坚持学会工作的群众性和学术性,继承和发扬学会的优良传统,为我国生物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为生物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
下面对本届理事会的工作作一简要回顾。
1.举办全国性的大型学术研讨活动本届理事会成立以来,基本上每年开展一次全国性的大型学术研讨活动。
2021年10月21~25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了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全国学术年会。
来自全国各省市的6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本次代表大会进行了我专委会的换届选举,产生了第六届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
本届全国学术年会的主题是“课堂教学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国家总督学顾问、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同志出席会议,并作了“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的学术报告。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曹文宣院士作了“长江流域鱼类资源与保护”的报告;刘恩山副理事长作了有关高中新课程推进和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修订的报告。
会上,代表们观摩了14节(其中初中和高中各7节)现场课;朱正威、薛静尧、王永胜三位老师对现场课做了精彩的点评。
2021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天津市召开了第十二届全国学术年会。
来自全国各省市的3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本届学术年会的主题是“提高中学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会议围绕该主题进行了论文评审和论坛交流,现场课观摩和研讨。
新时代中国教育学会的使命担当——在中国教育学会2020年度工作会议暨第八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

作者: 朱之文[1]
作者机构: [1]中国教育学会,北京100088
出版物刊名: 中国教育学刊
页码: 1-5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7期
主题词: 中国教育学会;中国基础教育;服务教育;使命担当
摘要: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战决胜之年,也是"十三五"收官之年。
做好学会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部党组中心工作,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基础教育主战场,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一线,更有力地支撑教育科学决策,努力打造高水平教育智库,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坚持政治建会、服务立会、学术兴会、科学治会,在服务课程教学改革上有新作为,在促进教育管理创新上有新突破,在繁荣教育科学上有新气象,在助力教育脱贫攻坚上有新担当,在做好教育舆论引导上有新贡献,推动学会事业迈上新台阶。
中国教育学会章程

中国教育学会章程(2012年5月19日中国教育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会名称为中国教育学会(英文译名为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 缩写为CSE)。
第二条本会是全国性学术团体,由从事教育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领域的个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自愿结成,是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第三条本会的宗旨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尊重教育规律,团结和组织全国有志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教育工作者,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开展学术活动,研究教育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教育科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贡献。
第四条本会接受业务主管单位教育部、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本会的住所在北京市。
第二章业务范围第六条本会的业务范围:(一)组织开展群众性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和学术交流活动;(二)普及教育科学知识,介绍国内外教育科学研究动向、优秀成果和推广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三)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分析、信息反馈和咨询意见;(四)开展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组织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和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成果的评价与推广;(五)研究、编写教材,出版学术性书刊,发布教育信息;(六)开展培训活动;(七)开展业务咨询、政策咨询和法律咨询;(八)在主管部门授权内,制定学科、专业标准;(九)受主管部门委托,组织教育评价活动;(十)开展对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及对外教育学术交流与合作;(十一)依法从事与本会宗旨一致的社会服务活动;(十二)开展其他有关活动。
第三章会员第七条本会实行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制。
第八条申请加入本会的会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自愿加入本会,拥护本会章程;(二)愿意参与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改革实践活动;(三)在教育科学研究与实践领域中有一定影响力;(四)中小学、幼儿园、高等师范院系、教育科研机构、教育类社会团体以及与教育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均可以申请成为本会的单位会员;(五)中小学、幼儿园、高等师范院系教师,高等师范院系在校学生,教育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教育工作者,均可以申请成为本会的个人会员。
谱写新时代教育学会发展新篇章

成 立于 1980年 的四平 市教 育 学会 ,是 吉林 省成 级 教 育 行 政 部 门 应 保 证 学 会 工 作 以 党 的 十 九 大 精 神
立最 早 的市 州1级 学会 组 织之 一 ,现 已 为四 平市 规模 为 指 弓1, 始 终 坚 持 习 近 平 新 时 代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2018年 第 5期 】局 长 论 坛
谱 写新 时代教 育学会 发展 新篇 章
赵 青 山
(吉林省 四 平市教 育局 ,吉林 四 平 136000)
【摘 要】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教育类学术社团的地位和作 用将 日彰。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 群 众性 教 育科 研 工作 ,是 摆在 各 级教 育 学会 面前 的一 个重要 课 题 。文 章提 出 ,把 握 学会 发 展 方 向 ,充 分发挥 教 育学会在 教 育改 革和 发展 中的作 用;创 新 开展 学会 工作 ,提 高群 众性教 育 科 研 的质 量和 水 平 ;打造 一 流教 育 品牌 ,推 进 学校 教 育教 学质 量 全 面提 高 ;全 面推 进教 育 学会 标准化 建设 工作 ,提升 学会 服务 质量 。 【关键 词】教育学会 群众性教育科研 改革发展
一 个 组 成 部 分 。 积 极 鼓 励 和 支 持 会 员 单 位 与 会 员 个 人 积 极 参 加 学 会 活 动 ,并 以 此 带 动 广 大 教 师 积 极 参 加 群 众性 教 育科 研 活动 ,有效提 升 教 育质量 和 公平 的水平 。
二 、创 新 开展 学 会 工作 ,切 实提 高 群众 性 教 育 科研 的质量和 水平
会 工 作 ,提 升教 师队 伍 的整 体 水平 ,促进 全 市群 众 方 教 育 改 革 和 发 展 提 供 智 力 支 持 的 专 业 研 究 机 构 。
教育学会2024年工作总结2篇

教育学会2024年工作总结教育学会2024年工作总结精选2篇(一)教育学会2024年工作总结2024年,教育学会经过一年的努力,在教育领域获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
以下是我们对2024年工作的总结:1. 学术研究:教育学会积极组织学术研讨会和学术论文发表活动,促进教育领域的学术交流。
我们邀请了众多国内外著名学者做专题报告和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为广阔会员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
此外,教育学会还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程,深化讨论了教育改革、教学方法和学习评估等方面的问题,为教育理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2. 老师培训:教育学会致力于提升老师的职业才能和教学程度。
我们组织了多场老师培训班和研讨会,为老师们提供了全面的培训内容和方法。
此外,教育学会还与教育部门合作,开展了师资培训工程,为农村和贫困地区的老师提供了更多的培训时机。
3. 政策研究:教育学会积极参与教育政策的研究和制定过程。
我们与教育部门保持亲密的合作关系,参与了多项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评估工作。
通过研究和调研,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为教育政策的完善和开展做出了奉献。
4. 国际交流:教育学会注重与国际教育组织和学界的交流与合作。
我们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研讨会,并与国际教育学会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教育领域的开展。
同时,我们还组织了一些国际教育交流工程,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海外学习和培训的时机。
总之,2024年是教育学会获得了丰硕成果的一年。
在将来,教育学会将继续发挥自身的优势,推动教育事业的开展,为教育行业的改革和进步做出更大的奉献。
教育学会2024年工作总结精选2篇(二)教育学会工作总结今年,在教育学会的一年中,我们获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和打破。
以下是我们的工作总结:1. 学术会议:我们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学术会议,邀请了国内外的教育界专家参与。
这些会议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得教育研究者可以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经历,促进教育领域的学术交流。
2. 学术期刊:我们的学术期刊发表了很多高质量的研究论文,吸引了国内外的学者投稿。
创新学会工作 服务教育发展——中国教育学会省市教育学会工作研讨会暨《中国教育学讨》2008年度工作会

秘书 长 、负责 《 中国教育学 工作 同志 、基层 学会代 表 、部分 教育行 政管 理部 门或教 科研 管理 部 门的 负责 同志 8 余 人 与会 。会 上 ,顾 明远 会 0
长首先致 了开幕词 。 在研 讨会 上 ,与会 同志 围绕党 的 十七 大关 于
心工作 ,开展 了多种形 式 的学术 活动 ,取得 了良 好 的效 果 。 ( 一)积 极 开展 学术论 坛 ,为优 秀教 师成 长搭 建
平 台
民教育》 杂志社 、西安市 教育 局主办 ,由西 安市
教 育 学会 承办 。到会 6 0人 ,l 专 家 和 领导 0 6位
作 专题发 言 ,在 三个县 现场参 观 ,大 家一致 评价
l 网络基本 上覆 盖全 区 ,教 育学会 在推 动地 方 一级
教育发展 方 面起 到 了 良好 的作用 。吉林省 教育 学
会 秘书长 张少华 介绍 ,该 省教育 学会 利用 省 民政 厅 民间组 织管理 局对学 会进 行年 检之 权威 ,连续 三 年学 会 对 下属 的 3 专业 委 员会 进 行 “ 5个 小年
副会长郑福 田,内蒙古教育厅厅长李东升 ,内蒙 古教 育学会会 长秦政 奇 、名 誉会 长张 树逊 、副会
长包 双龙 ,呼和浩特 市政府 副秘 书长 史荣恩 ,中 国教 育学 会 副秘 书 长马 建华 出席 研 讨会 。各 省 、 自治 区 、直辖 市 、原 计 划单 列市 教 育学 会 会 长 、
社 会 组 织 建设 和 管理 的论 述 ,结 合 本 身 工 作 体
会 ,畅所 欲言 ,共 同探讨 新形 势下 学会 工作 的新
思路。
一
检” ,即专委 会填 报 年 检表 ,年 度 工作 计 划 、总
海南省教育学会2024年度工作会议在定安举行

新教育 上旬刊94月9日上午,海南省教育学会2024年度工作会议在定安县人民政府行政办公大楼举行。
本次会议的召开是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2024年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和中国教育学会年度工作会议有关要求,安排部署省教育学会2024年重点工作。
海南省教育学会会长石秀慧,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海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杨兹举,定安县委常委、省教育厅一级调研员卢刚,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卢贵清,省教育学会秘书长吴益出席会议。
省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陈力主持会议。
定安县委常委、省教育厅一级调研员卢刚致辞。
会议特别邀请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陈振华、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王琰春、省教育督导局局长徐光峰和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党总支书记李洪山等领导作了专题报告。
陈振华在专题报告中指出,2023年海南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海南基础教育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
2024年海南基础教育工作将从六大方面不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研究出台的《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努力办好海南自贸港建设需要的高质量基础教育。
王琰春在专题报告中表示,2024年教师队伍建设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以推进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为目标,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狠抓落实,推动教师工作取得新成效。
徐光峰在专题报告中提出,2024年教育督导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好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教育的重大决策部署,不断强化督政、督学、评估监测的职能,推动解决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提高教育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李洪山在专题报告中介绍了2024年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在加强党对研训工作的全面领导、以课程建设构建完整的育人体系、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以教育科研带动优质均衡发展等十项工作。
中国教育学会2013年大事记

中国教育学会2013年大事记一月1月8日上午,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举行年终总结会。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刘堂江,秘书长杨念鲁,副秘书长马建华、孟刚,以及秘书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
1月11日,“湖北省青少年学生财商教育读书暨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在鄂东矿冶名城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团城山实验学校隆重举行。
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马建华、中国工商银行湖北省分行副行长曾沫冰、湖北省教育学会副会长王坤庆教授出席启动会并讲话。
1月15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甘肃省教育厅厅长王嘉毅,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殷忠民,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孟刚出席会议。
人民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郭戈研究员当选教育学分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班华、蔡春、冯增俊、郭元祥、扈中平、靳玉乐、李夏彬、刘立德、陆有铨、王本陆、王铁军、吴永军、张廷凯当选副理事长,刘立德连任秘书长。
1月22日,由搜狐网、搜狐教育频道联合主办的“‘向教育提问’搜狐教育年度盛典”在京举行,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先生获得搜狐教育“2012年教育终身成就奖”。
二月2月18-20日,由李嘉诚基金会出资主办、教育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支持、中国教育学会协办、汕头大学承办的“2013‘与大师同行’训练营活动”在广东汕头大学图书馆演讲厅举行。
中国工程院韦钰院士,中国工程院刘德培院士,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高中处处长马嘉宾,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中央电教馆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郑大伟,汕头市副市长赵红,李嘉诚汕头大学发展基金会执行董事(营运)冯兆麟博士,汕头大学执行校长顾佩华等出席开幕式。
三月3月23日,“中国教育学会2013年度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念鲁总结2012年学会系统工作,并就2013年工作要点和《中国教育学会事业发展规划(2013-2018年)》研制情况进行说明;民政部民间组织服务中心黄一谷处长出席会议并作题为《社会组织发展与改革趋势和评估工作》的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挥优势开拓进取努力谱写中国教育学会工作新篇章特稿中国教育学刊2012.07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中国教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已经整整走过六个年头。
六年来,中国教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紧紧依靠教育部党组的领导和民政部的指导,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国家教育改革发展大局和教育部中心工作,为教育决策科学化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为推动群众性教育科学研究服务,努力谱写中国教育学会工作新篇章。
下面,我代表中国教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对六年来所做的主要工作再作一下回顾,请大家予以审议。
一、围绕教育大局,全力以赴为《教育规划纲要》研制和贯彻落实献计献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的研制工作历时近两年。
在这个过程中,根据教育部党组的部署,中国教育学会组织动员了数百名专家学者和来自教育改革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全力以赴投入其中。
在教育部拟定的11个重大战略专题调研中,我们有5位会长(顾明远、陶西平、谈松华、张民生、史宁中)分别担任4个战略专题组的正副组长。
中国教育学会专门承担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专题调研任务。
学会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专题调研组,各相关分会和专业委员会积极参与。
调研组精心设计,充分调研,科学论证,最后形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关于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32条建议》的调研报告。
其中,一些重要建议被《教育规划纲要》文本采纳。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和《教育规划纲要》正式发布之后,我会充分发挥自身联系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推动《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
学会及时组织召开“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座谈会”,在京的学会领导和学术委员、常务理事与邀请的其他专家学者,畅谈学习《教育规划纲要》的体会,为学会组织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建言献策。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近两年来,由学会组织的论坛、研讨会等活动,也都紧紧围绕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与此同时,学会会刊《中国教育学刊》为《教育规划纲要》的研制、宣传、贯彻落实积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组织刊发大量有关专题研究成果,提供政策咨询与建议,同时还组织刊发一系列解读性文章,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供帮助。
二、精心搭建平台,为繁荣普及教育科学和推动群众性教育学术交流服务中国教育学会作为群众性的教育学术团体,具有普及和繁荣教育科学、推动群众性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职能。
我会通过组织论坛、研讨会、论文征集评选等活动,团结和凝聚广大教育工作者,为普及和繁荣教育科学、推动群众性教育科研服务。
六年来,学会主要通过五种形式发挥这一职能。
一是开好学术年会,并结合学术年会主(2012年5月19日)◆顾明远———中国教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6--题,开展论文征集评选活动。
六年来,学术年会的规模越来越大,已成为学会重要的品牌活动。
二是举办中小学校长大会。
“中国小学校长大会”和“中国中学校长大会”分别举办,目前已成功举办五届。
校长大会是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策划、组织的一项重要的群众性学术活动,意在以学会为平台,团结和凝聚广大中小学校长,传播、学习和交流先进教育理念,分享优秀办学经验,从而促进学校科学发展、不断提高育人水平。
它在促进广大中小学校长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改革意识、推动教育改革方面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校长大会在社会上已具有比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成为广大校长热切期盼的一项学术活动。
三是与其他单位合作举办论坛、研讨会等活动。
四是依托分支机构开展丰富多样的学术活动。
五是努力办好学会会刊《中国教育学刊》,不断提高办刊质量,增强其吸引力和影响力。
在开展以上这些活动中,学会始终坚持以下四点。
一是引领性。
学会开展的活动都是围绕党和国家高度关切的教育改革发展重大议题设计主题,积极推动党和国家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教育部的中心工作,指导基层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改革实践,促进教育科学发展。
例如,“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完善多样化高素质人才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与管理创新”“学校科学发展与校长使命”“中学教育特色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个性教育与学生全面发展”“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等论坛主题,都是基于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这一背景,对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凸显的重大问题和社会普遍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作出的积极回应。
二是学术性。
学会是社会学术团体,开展学术研究活动、丰富研究成果、提升科研能力、培养科研队伍是学会的生命力所在。
学会始终把组织学术活动作为工作的重点,在这方面,学科类分会和专业委员会做了大量工作,它们举行的学术年会都有许多新成果。
特别可喜的是,一批青年理论工作者正在成长起来。
三是公益性。
学会主办的重要学术活动都始终把社会效益和学术质量放在第一位,以全心全意为广大会员和基层教育工作者服务为宗旨。
在学会成立30周年时,我们开展了“第五届中国教育学会科研成果奖”评选活动,评出自2005年初到2008年底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208项进行表彰。
在经费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学会筹集部分资金,对一、二等奖获得者给予一定奖励。
学会配合每年的学术年会,面向广大教师开展论文征集评选活动。
学会长期坚持为西部贫困地区送教活动,多次与中小学学科专业委员会合作,组织著名教师到西部地区无偿讲课、讲学,提高了当地教师的业务水平。
学会还与其他社会组织合作开展面向广大中小学生的各种科技、创意、文艺等公益教育活动。
四是广泛性。
学会是一个群众性的学术组织,吸引、团结和凝聚最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基层一线的中小学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开展学术活动,是学会工作的基本职能。
因此,我们开展活动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教育群体的需求,尽可能提供多样性、针对性的教育服务。
在这方面,学会各分支机构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些分会、专业委员会覆盖了基础教育的各个学科和各类教育。
它们结合自身功能和特点,开展许多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所欢迎的活动,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少活动在社会上产生广泛深刻的影响。
例如,音乐教育分会与中国音乐学院主办的“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这在我国是首次,参会代表有3800多人,来自世界56个国家和地区。
大会架起一个我国音乐教育工作者与其他国家音乐教育工作者交流、分享的平台,也向其他国家展示了我国音乐教育的成果。
2011年12月16日,舞蹈教育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行“素质教育舞蹈优秀课例展示展演汇报”活动,突出舞蹈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协调发展以及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的素质教育理念,进而推进学校舞蹈课程教学改革。
由李嘉诚基金会出资主办、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参与组织的“与大师同行”项目,每年为中国内地约百名具有突出科学潜能的高中生提供与国际一流学者近距离接触、交流的机会。
通过大师讲7--座、小组讨论和自由交流,学生不仅了解到不同科学领域的顶尖科研成果,而且见识到大师们的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感受到他们成功背后的探索精神和优秀品质。
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在2010年4月23日第十五个世界读书日,向全国的家庭发出倡议:实施“2010年‘亲子阅读书香中国’行动”,得到全国学校、家庭的响应,涌现出众多的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幼儿园。
5000多个家庭、学校、幼儿园受到表彰。
由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参与组织的中小学生书法节已连续举办了六届,推动了书法教育在青少年中的普及,推动了书法进入校园,推动了书法艺术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中小学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紧紧围绕中小学安全工作,组织专家和有关人员开发了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的资源;接受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委托对中西部农村中小学开展了面对面的培训和远程网络培训活动,受益学员达5万多人;2011年还与中国儿童基金会合作设立了“中小学校园安全工程”,为广大中小学提供安全教育和管理方面的全方位服务。
其他各分会、专业委员会都有各自不同特色的活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近年来,我们加强了与台湾教育界的交流和互动。
学会和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台湾教育会已成功合作举办四届“两岸青少年社会教育研讨会”;学会还与厦门市政府、台湾教育会成功举办了“两岸百名中小学(职业学校)校长论坛”。
还有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与台湾同行分别开展了海峡两岸中学语文教学交流活动和海峡两岸家庭教育交流活动。
这些活动增进了海峡两岸教育工作者的相互了解,分享了宝贵的教育经验。
《中国教育学刊》作为学会主办的学术性刊物,通过调整定位,加强应用性研究,努力贴近基础教育实际和广大中小学教师,关注教育热点问题,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文风,强调政策性、学术性和群众性相统一,影响力不断扩大,在推动和繁荣群众性学术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发挥专业优势,为推动和指导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改革实验服务教育研究是学会的主要任务,实验是学会的特有优势。
多年来,中国教育学会从自身功能定位出发,充分汇聚和发挥学会专业优势,把深入开展和推进群众性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改革实验作为己任,取得一定的成绩。
自“十一五”时期开始,我们建立了科研规划课题指南发布制度,同时建立起课题立项、课题主持人培训、课题中期检查、课题评审等一系列制度。
这些制度的建立,充分调动了广大会员和基层教育工作者的科研积极性,这对凝聚科研力量、引导学术规范、增强科研针对性、提高科研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十一五”期间,学会共立项科研课题989项。
这些课题大部分已顺利结题,并且在改革创新教育体制、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取得一批有价值的成果。
例如,教育管理分会贺乐凡同志主持的重点课题“中小学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实验研究”,参与学校近千所,成效显著,其研究成果报告得到温家宝总理的充分肯定。
2011年,学会正式启动了“十二五”规划研究课题的申报工作,截止目前已申报立项的课题230多项,其中重点课题40多项。
为了提高学会立项课题的质量,更好地发挥课题研究对教育实践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学会还专门组织了针对课题申报者的培训活动。
从全心全意为广大会员和基层教育工作者服务的宗旨出发,学会还非常重视总结、宣传推广先进的办学思想和教育教学改革经验。
例如,我们在2007年9月特别召开了“吕型伟教育思想研讨会”,全面深入地总结和宣传这位我国当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同时,我们还组织召开了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金初办学思想研讨会、河南永威学校校长蔡林森(原江苏洋思中学校长)教育管理思想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