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分类
贫困县城乡“问题学生”家庭因素差异性研究报告——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贫困县“问题学生

N 决策管理P o lic y &Ma n a g e me nt摘要:“问题学生”形成原因比较复杂,其中家庭因素是“问题学生”形成的重要因素。
城乡“问题学生”家庭各具特点,其差异性具体表现在文化程度上的差异、家庭经济上的差异、家庭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上的差异、家庭稳定程度上的差异。
关键词:问题学生家庭因素差异性研究一、城乡“问题学生”家庭在文化程度上的差异贫困县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远远低于城市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是不争的事实。
一份调查表明:30.4%的城市少年儿童的父亲拥有大专以上的学历,仅有6.4%农村少年儿童的父亲拥有相同学历,两者相差24个百分点;21.0%的城市少年儿童的母亲拥有大专以上学历,4.2%农村儿童的母亲拥有相同的学历,两者相差了16.8个百分点。
[1]巫山县属贫困县,城乡学生家长文化水平差异性更为突出。
全县农村学生家长父亲文化水平处于小学文化的占30%,处于初中文化水平的占41.5%,大学及以上文化的为零;母亲文化水平处于小学文化的分别占40%,处于初中文化水平的占42%,大学及以上文化的为零。
父母文化程度低下,一些子女对父母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拒认,一是认为父母无能,自己在同伴间没有脸面,从而产生自卑心理而走向自我沉沦;二是认为家庭里没有可以交流的对象,家长在很多方面根本无法给予自己帮助,自觉孤独无助,于是,或从异性朋友中寻找心理安慰,走向早恋;或结交一些不良人士,混迹社会。
城市家庭的“问题学生”家长一般有着较高的文化水平和家庭教育权威,这往往又容易造成过高期望和过份管束,这种过高期望和过份管束在与子女的价值取向不一致,或与子女的能力水平和心理承受力不相当时,就会超过子女所能容忍的程度,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抑制他们完整个性的健康发展,引起他们的内心焦虑,导致子女走向反叛,而成为“问题学生”。
二、城乡“问题学生”家庭在家庭经济上的差异中国农民占国民总数的75%,农民在我国财富总额里占的比例却不高于4%,城乡贫富不均在贫困县尤为突出。
2022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指南

2022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指南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____年度课题指南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一、国家重点招标课题此类课题事关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久远性问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为主题,以教育理论重大创新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实际问题为重点,组织跨学科和跨部门的协同攻关,形成标志性效果,代表教育科学研究最高学术水平,为教育教育实践做出突出贡献。
研究者应系统总结已有研究效果,运用适切的研究技术和方法,立论有据,论证有力,结论可信,对策可行,成为板书力作,效果要求出版40万字以上的专著,在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以上的学术优秀论文,并在学术界和实践领域发生积极的影响。
1.当代社会变化中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问题研究研究要点:(1)社会变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革新溯源;(2)农村教育革新的社会环境分析;(3)教育政策变化对农村家庭教育消费的影响分析;(4)教育革新对农村学校发展的影响分析;(5)城镇化过程中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6)教育革新对农村社会阶层流动的影响分析;(7)当代农村教育(学校)革新的典型案例分析;(8)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视野下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研究。
2.教育考试与评价制度创新研究研究要点:(1)各级各类教育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的社会环境研究;(2)各级各类教育考试与评价制度的最新理论和技术研究;(3)我国当前各级各类教育考试和评价制度的现状与改革研究;(4)各级各类教育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的公平和质量规范研究;(5)各级各类教育考试与评价的技术支撑和保证条件研究。
3.高校财务管理与资金使用效益研究研究要点:(1)高校资产评估与折旧研究;(2)高校预算管理改革研究;(3)高校防范和化解融资风险研究;(4)高校资源配置与使用效益研究;(5)高校校办产业财务管理与效益评价研究;(6)高校资金平安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

三、预期课题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负责人
主
要
阶
段
成
果
确定课题研究制度、课题奖励制度
文字制度
2009.5主体是城一小所有教师和学生。实验中我们既会考虑学生在本实验中发展状况,又会考虑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状态,使师生和谐、快乐的健康成长,满足新教育为了“人的一切,为了一切的人”的建设理念。
4.构建科学合理的实验评价方案。建立本课题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的评价标准。确立科学合理的发展性的评价观,坚持评价主体的互动化,评价过程的动态化、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根据不同的子课题性质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重视表现展示评定,展览式评定等方法的尝试运用。
本课题的核心成员都参与过国家级子课题、省级课题的多项研究,在研究中潜心揣摩,积极进行研究活动,都有多篇论文、研究报告等在各级各类杂志发表获奖,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有一定的课题研究能力。
此外,我们还做好了以下工作:
1.邀请课题研究指导专家组对本课题研究的建设与实施提出指导意见,并参与课题方案论证与调整。(专家组组长:朱永新成员:许新海王一军尤培亚苗长广崔美虹、施国良)
施彩萍
周理刚
王蕴芬
沈卫华
龚燕江
姚雁珏
邵军
罗健康
蒋丽华
阶段研究经验小结文章,建立完善网上专栏研究经验文章
论文随笔
2009.5~2011.6
积极开发本土化的课程资源,逐步产生一些校本课程开发产品
校本教材
2009.5~2011.6
“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指南

、
指导 思 想
( 以马克思列宁 主义、 —) 毛泽 东思想 、 邓小平
理论和 “ 三个代表 ” 要思想 为根本指导方针。 重 ( 坚持教 育“ 二) 三个面向”全 面贯彻党 的十六 , 育方针 ,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 ( 教育科 研 以学生 为本 , 三) 以学校为本 , 实施
科教 兴 国战略 、 可持 续发展 战略 、 人才强 国战 略 ,
相结合, 开展校本研究。切实把有较强科研能力、
有相当群众基 础和社会联 系的同志纳入到学会 的 科研项 目中来 。
大精神 ,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教 同时又有较强组 织协 调和创 造科 研条 件能 力 、 具
( 要加强科研的过程管理。 三) 小教会主要抓好
重点课题的管理和规划课题 的 中期检查工作 。研
化、 民主化 的重 要保 证 , 且越 来越 引起 了各方 并
二、 小教会科研工作的特点
经过 2 多 年的发展 壮大 , 0 中国教育学会 小学 面的广泛重视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热情参与 , 对 教育专业委员会已经形成了自己教育科研的特点 于我 国基 础教 育改 革 和发展 的 实践产 生 了越来 和思路。 它既不 同于学院式的学术研究 , 也不同于
一
7 一
维普资讯
( 四沩 适 应基层需要 ,十一 五” “ 期间课题研究 研究 。3教师素养 、 为、 、 行 人格对学生 心理健 康影 的结题时间将 规定得 比较灵活 ,既可 以以五年 为
一
响的研究 。4 家长 素质及教育方式方 法对学生心 、
越大的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 中国教育要 寻找理 论与实践 的结合
教育专业委员会作为一个专业性学术研究团体。 点 , 面向现实问题 , 论研 究 、 践探索 、 平决 为理 实 公 将开展学术研究视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生命 , 把 策架起沟通的桥梁和对话的平台。 为此, 我们的研 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作为 自己最重要的工作内容, 究活动应注意以下几点 : 通过科研课题的立项及其 日常管理 , 不断推进全 ( 密切关注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 一) 热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编号: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名师教学思想与教法研究”
实验学校子课题申请·评审书
子课题名称
5Q潜能开发早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申请人姓名纪日红
申请人所在单位名称上海睿乐教育集团
填表日期2010-5-30
中国教育学会制
一、基本情况
子课题
名称
5Q潜能开发早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负责人姓名钟蕾性别女民族汉出生年月1981-7-01
行政职务总监专业职务
首席
教育官学历硕士研究专长
儿童心理学
潜能开发,智能提升,
感统协调等
工作单位上海睿乐教育集团联系电话通讯地址上海源深路836号香榭丽花园会所邮政编码电子信箱
主要参加者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务职称学历工作单位钟蕾女1981 总监首席教育官硕士睿乐教育集团纪日红女1954 教务教研主任本科睿乐教育集团黄顺民男1952 教研外籍教授博士睿乐教育集团陈忠顺男1965 教研外籍教授博士睿乐教育集团邓伟丽女1982 教研教研主员本科睿乐教育集团杨媛女1985 教研教研主员本科睿乐教育集团钟英女1988 教研教研主员本科睿乐教育集团
预期的主要成果 B C A、专著B、论文C、研究报告D、工具书E、其它经费来源及数额新加坡母公司经费支持,外派培训,学术研讨等,预算26万人民币/年。
贫困县学习类“问题学生”的特征分析研究——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贫困县“问题学生”的成

的问题, 准备错题本 、 典型例题本, 力争同样的错误不出现两次。 帮助学生进行试卷分析,要有 目的性,针对薄弱学科,要探讨适 西总有些片面,给孩子的心理会产生 巨大的压力,造成孩子的孤 合 自己的方法,找到 自己在高考中的增分点。高 中阶段,学生对 僻、 胆怯与 自 的性格。据我校不完全统计,现在 的学习问题学 数 理 化 的学 习 感 到特 别 困难 , 卑 教师 可 以 布置 一 些 他们 力 所能 及 的 生,有 3 % 0 都是来 自单亲家庭。 任务,在完成之后给 以适当的鼓励 。 ( ) 四 人际关系致差型。 此类学习问题学生,由于 自身修养差, ( )因材施教 ,以爱育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 四 教育才能的 不能够正确处理 同学之 间的关系,不善于交往,致使其在群体 中 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 儿童, 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 很不受欢迎。此外,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关 怀、 鼓励, 由于人际关系紧张等造成学 习成绩下降。 在对我校4 7 00 人的抽样 问卷中,属于学习类 问题学生 4 0 5 人,其中与家人相处 冷漠的有 5 人,矛盾 的 6 人,其他不和谐的 4 人。学生与家人 3 6 0 的关系尚且需要改进,与其他的人际关系更应该引起关注 。 ( )青春叛逆致差型。此类学习 问题学生,进入青春期后 五
贫困县学习十一五”规划课题 贫困县 “ 问题学生”的成 因及对策研究》
◇ 杨 元畅
摘要:高中生学习成绩差,主要是因为学法不 良、 自 制力不 个 :孩子初 中成绩特别好,因为考试的时候不在状态,没有发挥 够、家庭环境不好 、人 际关 系不和谐、青春叛逆等多种 因素 的影 好;孩子突然生病,没有考好 ;某某老师没有教好,或者是当家 响。 如果我们及早进行 入学调查, 摸清情况, 激发斗志, 分层教学, 长的没有照顾好。绝少有家长说是孩子 自己的原因,也绝少有孩 制定计划, 指导学法, 因材旋. 以爱育人, 教, 能够改变学生的人生。 子 自己承认 自已在某一方面的问题。初 中阶段的问题,都将成为 关键 词:问题 学生 特 征 分析 学生在高 中阶段学习的隐患, 必须认真调研, 才便于今后的学习。 从学生进入高 中开始,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注重信息采集, 高中教学中, 我们面临着许多成绩差的问题学生,看着他们 、基本情况:姓名 、性别、出生年月、爸爸 、 为学习成绩努力拼搏,又因成绩上不去而放弃的痛苦样子,我们 做好问卷调查,如 1 妈妈 、家庭地址、电话号码;2 、个性特长;3 、兴趣爱好;4 、影 总是希望找到一剂 良药,使他们能够解决学 习上的问题,顺利地 、记忆中最深的事;6 、座右铭;7 初 中成长 、 考上理想的大学 。对于这个 问题,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现 响 自己最大的人;5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立项课题名单

姓名 吕艳 黄海涛 朱浩 安世遨 姜慧 江帆 张东海 周江林 赵军 訾晓渊 张廷海 谢勇旗 王小飞
课题批准号 CIA090105 CFA090106 CFA090107 CIA090108 CIA090109 CIA090110 CIA090111 CGA090112 CIA090113 CIA090114 CCA090115 CJA090116 CDA090117
姓名 许明 荣艳红 石艳 王喜海 吴愈晓 郑宏尖 郭清扬 迟巍 刘冬2 CAA090093 CAA090094 CHA090095 CFA090096 CHA090097 CHA090098 CFA090099 CHA090100 CHA090101 CHA090102 CFA090103 CIA090104
课题类别 国家一般课题 国家一般课题 国家一般课题 国家一般课题 国家一般课题 国家一般课题 国家一般课题 国家一般课题 国家一般课题 国家一般课题 国家一般课题 国家一般课题 国家一般课题
第 2 页,共 72 页
课题名称 西部地区高校外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研究 教科书的农村适切性研究 中学生学习与生活状况的现状调查研究 中小学生厌学心理形成的内部机制与克服策略研究 省级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地方政府竞争与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高等教育俄语专业师范生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绩效评价制度研究 大学语文课程新体系之构建研究 高等教育系统与当代政治文化研究 大学组织资源增值理论与实践研究 区域高等教育差异发展问题研究 高等教育分层次人才培养与教育公平关系研究
课题名称 教育改革的理论研究 区域内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实验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变迁研究 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条件保障研究 学前一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条件保障研究 高等教育发展性评价研究 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科学发展观教育理论研究 西方道德教育思想史
2001—2007年学校承担各级课题一览表

2001—2007年学校承担各级课题一览表课题名称编号负责人课题组成员学科分类实验时段备注烟台市级课题:《语文创造学习》张发德语文1999—2003.9 语文创造学习示范学校山东省级课题:1、《在学校教育全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2、《中学生学习心理辅导研究》王倩君心理健康2001.10承担2004.9补发立项通知书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基地烟台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普通高中阶段活动课程设置研究》105ZHDA02 王倩君张广夫张辉庆杨兴斌周育玲刘世良周希伦孙利民李琳杨光洲刘国庆田军实践活动2001.7-2003.7烟台市现代教育技术科学研究实验课题《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促进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子课题——运用网络教学,提高理科综合素质王倩君理科2001.11-2004.3十五规划“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国家重点课题王倩君德育2002-2006 实验学校山东省创新教育实验与研究子课题《创新型师资培养研究》王倩君教育管理2004.11山东省创新教育实验与研究实验基地(铜牌)莱州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子课题《新课程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李维博张梅叶肖玲曲升钟丽萍刘建斌李松岐刘德新由云林海云江奕地理2004.11莱州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子课题《新课程标准下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与研究》王宝松崔秀岩杨春宏刘瑛蔚姬大鹏何雪峰石莹纪朝彬王永娟王宁徐晓雷原祖合于春梅历史2004.11莱州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子课题《新课程下教学方式应作怎样的变革》牟丽娟马晓霞孙秀美李壮徐敬先许光红刘晓峰王吉东张磊纪正霞杨京华王莉政治2004.11莱州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子课题《新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王绍波王群于秋凤曲国玲王桂芹邹金霞刘春霞生物2004.11莱州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子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探究化学教学的研究》徐俐杜瑞刚杨建业程绍璋梁风琴任玲玲崔贤华池卫娟任迎春化学2004.11莱州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子课题《寻求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疑难问题的方法》孙洪林张耀辉方玉杰宿志英穆振华史建民物理2004.11《莱州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子课题新课程下教学方式应做怎样的改革》吴君玲赵凯尹培柱王国兴孙杰李天赢周树华张伟庆王志圣王传科汪菊新杨栋杰数学2004.11莱州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子课题《对提高英语学科备课质量的研究》黄桂荣孙建汀肖鸿林潘旭燕戴维嘉战秋玲门巧云李明杰温琳琳英语2004.11莱州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子课题《高中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研究与自学能力的培养》姜华孙旭岩王伟丽邱培桐邓升杰邱萌萌彭春娟刘红何敏张红艳语文2004.11“十五”规划课题《学校管理机制实证研究》子课题《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批复文号教题办字[2005]343号王倩君曲广文闫磊吴文杰唐林军张辉庆孙希红张文国教育管理2005.2-2009.8“十五”规划课题《学校管理机制实证研究》实验学校(铜牌)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重点课题《高校阅读与高中新课程教学》0601274B129 王倩君刘沣张辉庆闫磊刘原尊张希坤吕国庭孙希红语文2006.4-2010.8“高效阅读”课题实验学校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重点课题《中华传统文化与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CSD-1002 王倩君李波孙希红任国凤吴文杰德育2006-2010 实验学校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重点课题《学校科学与技术学习环境创新的实践与探索》SSD-3001王倩君张广夫邓河张辉庆孙希红科技2006.1-2009.8 实验学校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全员业绩考评体系的研究与构建》CTF050102-173王倩君张广夫吴文杰孙希红唐林军张辉庆闫磊原永雯邓河侯文波教育管理2005-2008全国重点课题实验学校莱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现代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研究与构建》lzkt11501 王倩君张广夫吴文杰孙希红张文国唐林军教育管理2006.11-2009.6中央教科所教育信息研究中心《中国特色教育理念与实践》TSXX0330 2007.9中国特色教育理念与实践项目学校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课程资源促进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验》子课题《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提高英语教学效能研究与实验》沈学彦沈学彦英语2007.9 实验基地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十一五重点课题《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子课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研究》ZT01-0249王倩君闫磊心理健康2007.7 实验基地(一)烟台市课题《高中语文创造学习》立项时间1998 结题时间2003主持人张广夫杨兴斌课题组成员徐志远满学森肖岩周爱萍研究目标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多读多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分类
一、关于教育理论问题
1、科学发展观与教育发展的研究
2、建设和谐社会与教育发展关系的研究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研究
4、社会环境对教育发展影响的研究
5、地方教育史、教育志的研究
6、借鉴优秀传统教育思想为教育现代化服务的研究
7、基础教育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
8、若干新教育理论对基础教育实践影响的研究
9、教育公平、效率、质量与均衡发展的理论研究
二、关于基础教育发展问题
1、义务教育普及从“量”的积累向“质”的提高转化中若干问题的实践研究
2、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化发展问题研究
3、弱势群体的教育机会问题的研究
4、教育产业与政府职责的研究
5、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实践研究
6、“质量多样化指标”建设的研究
7、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构的研究
8、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及其效率问题研究
9、教育供给适切性效率问题的研究
10、当前基础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研究
三、关于农村教育问题
1、农村中小学培养目标的研究
2、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
3、对不同地区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以县为主”体制细节问题的研究
4、农村义务教育政府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化研究
5、“三教统筹”发展问题的研究
6、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
7、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
8、农村中小学现代化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实践研究
9、实施“两免一补”和资助农村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实践研究
10、民族农村地区教育问题研究
四、学校建设问题
1、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学校制度建设的研究
2、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研究
3、公办学校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4、学校内部制度建设的研究
5、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
6、“校长负责制”的建设与研究
7、优秀校长成长个案及治校规律的探索与研究
8、学校资源利用效率问题研究
9、学校标准化建设问题研究
10、示范性学校“软实力”建设问题研究
五、关于素质教育问题
1、各学段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调查研究
2、学生综合素质的总体设计与教育培养过程、策略的实验研究
3、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作用的研究
4、各学科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个案研究
5、中国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的研究
6、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研究
7、符合少年儿童成长规律的教育方法的研究
8、“尖子学生”的培养问题的研究
9、社会实践活动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六、课程教学与考试评价制度改革问题
1、教学理论的探索与研究
2、班级教学与个性化教学互补与协调的实践研究
3、完善、修订新课程标准的实践研究
4、先进教学方法的实验与推广研究
5、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与指导
6、学生学习兴趣的起源、发展及培养的研究
7、学生学习动力机制的研究
8、地方课程开发的研究与探索
9、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探索
10、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实践研究
七、关于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1、师德现状与师德教育的研究
2、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3、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与发展的研究
4、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的研究
5、学校优秀教师成长的个案研究和规律探索
6、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研究
7、教师自然状况(年龄、教龄、性别、身体、学历、家庭、社会地位)的调研与教师队伍建设对策
8、当前教师心理状况调查与解决对策的研究
9、西部地区师资队伍现状与建设问题研究
10、教师评价研究
八、德育问题
1、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德育方法创新研究
2、新时期德育内容的研究与探索
3、诚信、责任、禁毒、解救网迷……单个德育目标教育实践的研究
4、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之养成教育的研究
5、新时期青春期教育的研究
6、优秀班主任工作个案和工作规律的探索与研究
7、学生中“非正式组织”产生的原因、利弊及正确引导的研究
8、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问题的研究
9、新时期共青团、少先队工作的探索与研究
10、新时期中学生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研究
11、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研究
九、关于教育心理问题
1、当前中、小学生主要心理问题的调查研究
2、心理健康的“教育”、“问题预防”、“疾病治疗”的研究
3、特殊生理问题(肥胖、矮小、残、病)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的研究
4、“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的个案研究
5、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及其教育的研究
6、单个目标(“承受力、适应力……”等)教育培养的个案研究
7、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标准的实验研究
8、教师素养、行为、人格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9、家长素质及教育方式方法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十、学校与社会、家庭教育互动问题
1、成功家庭教育的个案研究
2、“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个案研究
3、对家长教育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的研究
4、社会教育资源、校外教育基地的开发、建设与利用问题的研究
5、社区形成青少年良好成长环境的建设的研究
6、学校、社会、家长形成良性互动教育机制的研究
7、学生安全问题的学校、社会、家庭影响因素的研究
8、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因素的研究
十一、教育信息化问题
1、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水平的现状及其培训提高问题的研究
2、不同地区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标准、培训问题的研究
3、农村地区学校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及综合利用问题研究
4、农村远程教育网建立后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本地教师教学整合的研究
5、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
十二、关于民办教育问题
1、关于民办教育的政策和法律地位的研究
2、民办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
3、各级各类民办教育的社会定位研究
4、民办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5、民办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问题研究
6、民办学校的社会生存环境问题研究
7、地区性民办教育协会组织的作用及行业自律问题研究
8、西部地区民办教育发展问题研究
9、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的关系问题研究
10、民办教育经费及基金管理问题研究
十三、学会工作与推动群众性教育科研问题
1、教育学会加强自身建设问题的研究
2、组建基层教育学会问题的研究
3、教育学会组织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的形式、途径、方法、内容的探索和创新的研究
4、扩大和改善学会科研服务功能的研究
5、校本科研的目标、组织实施的方法、途径的研究
6、教师群体科研意识、科研能力的教育和普及的研究
7、学科带头人教育科研经验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