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物理小实验

合集下载

16个物理趣味小实验,孩子假期可以做起来_20170119_220400

16个物理趣味小实验,孩子假期可以做起来_20170119_220400
16个物理趣味小实验,孩子假期可以做起来 2017-01-18 物理好教师 来源:好未来教育研究院,若侵删 1、筷子的神力 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著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 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操作: 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 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2、瓶子赛跑 思考: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点? 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 操作: 1、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 2、将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瓶子中 3、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让两只瓶子同时向下滚动 4、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 讲解: 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创造:将瓶子里的物质换一换,再让它们比比赛吧! 3、带电的报纸 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 1. 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 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 3. 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 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说明: 1. 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2. 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3. 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 4、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 思考: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开呢? 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 操作: 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子搅拌均匀。 3、塑料汤勺在衣服上摩擦后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汤勺上。 5、将塑料汤勺稍微向下移动一下。 6、盐巴后粘附在汤勺上。 讲解: 胡椒粉比盐巴早被静电吸附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重量比盐巴轻。 创造: 你能用这种方法将其他混合的原料分离吗? 5、带电的气球 思考:两个气球什么情况下会相互吸引, 什么情况下会相互排斥? 材料:打好气的气球2个、线绳1根、硬纸板1张 操作: 1 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 2 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 3 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 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 5 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讲解: 1 一个气球上的电排斥另一个气球上的电。 2 两个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创造:你能用其它小实验说明气球带电吗? 6、可爱的浮水印 思考:宣纸上漂亮的图案不是画出来的,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材料:脸盆1个、宣纸1─2张、筷子1支、棉花棒1根、墨汁1瓶、水(约半盆) 操作: 1、在脸盆里倒入半盆水,用蘸了墨汁的筷子轻轻碰触水面,即可看到墨汁在水面上 扩展成一个圆形。 2、拿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二、三下。 3、然后轻碰墨汁圆形图案的圆心处,看看有什么现象。 4、把书法用纸轻轻覆盖在水面上,然后缓缓拿起,纸上印出什么图案呢? 讲解: 1、棉花棒碰触时,墨汁会被扩展成一个不规则的圆圈图形。 2、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所涂上的少量油,就会影响水分子互相拉引的力量。 3、水印会呈现不规则的同心圆图形。 创造: 试试其他的方法,改变水面上墨汁的图形。 7、分合的水流 思考:多股的水流用手一抹,竟变成一股水流这是为什么呢? 材料:铁罐盒一个、锥子、水 操作: 1、在空的铁罐盒底部用一根钉子在上面钻5个小孔(小孔间隔只在5毫米左右)。 2、将罐内盛满水,水是分成5股从5个小孔中流出的。 3、用大拇指和食指将这些水流捻合在一起。 4、手拿开后,5股水就会合成一股。 5、如果你用手再擦一下罐上的小孔,水就又会重新变成5股。 讲解: 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流进行分、合。 8、漂浮的针 思考:针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材料:一碗水、针、*子、液体清洁剂 操作: 1、在杯子里倒一杯清水 2、用一个*子,小心地把一根针放到水的表面 2、慢慢地移出*子,针将会浮在水面上 3、向水里滴一滴清洁剂,针就沉下去了 讲解: 1、是水的表面张力支撑住了针,使之不会沉下。表面张力是水分子形成的内聚性的连接。这种内聚性的连接是由于某一部分的分子被吸引到一起,分子间相互挤压,形成一层薄膜。这层薄膜被称做表面张力,它可以托住原本应该沉下的物体。 2、清洁剂降低了表面张力,针就浮不住了。 说明:针有危险,请家长帮助操作。 9、神奇的牙签 思考:放在水里的牙签,会随著放在水里的方糖游动,还是随著放在水里的肥皂游动? 材料:牙签、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操作: 1. 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 把方糖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远的地方。牙签会向方糖方向移动。 3. 换一盆水,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现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近的地方。 牙签会远离肥皂。 讲解: 当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时,方糖会吸收一些水分,所以会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签也跟著水流移动。但是,当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时,水盆边的表面张力比较强,所以会把牙签向外拉。 创造:请你试一试,如果将糖和肥皂换成其它物质,牙签会向哪个方向游去 10、有孔纸片托水 思考:有孔的纸为什么能拖住水? 材料:瓶子一个、大头针一个、纸片一张,有色水一满杯 操作: 1、在空瓶内盛满有色水。 2、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扎许多孔。 3、把有孔纸片盖住瓶口。 4、用手压著纸片,将瓶倒转,使瓶口朝下。 5、将手轻轻移开,纸片纹丝不动地盖住瓶口,而且水也未从孔中流出来。 讲解: 薄纸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为大气压强作用于纸片上,产生了向上的托力。小孔不会漏出水来,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水在纸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会漏出来。这如同布做的雨伞,布虽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会漏雨一样。 11、手绢的秘密 思考:在水龙头下把手帕撑开摊平,打开水龙头,水是不是透过手帕而流下去呢? 材料:玻璃杯1个、手帕1条、橡皮筋1条 流程: 1、 把手帕盖住杯口,用橡皮筋绑紧。 2、 让水冲在手帕上。 3、 水流进杯子里约七、八分满后关闭水龙头。 4、 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转过来。 说明: 1、 从杯子上面冲水时,水会透过手帕流入杯内。 2、 杯子倒转过来时,由于大气压力的关系,水不会流出来。 延伸: 如果盖住杯口手帕的布料不同(例如棉布或是毛巾、麻布),水的进出情形会怎样呢? 12、掉不下去的塑料垫板 思考:盛水的杯子上覆盖垫板,杯口朝下时,垫板会掉下来吗? 材料:玻璃杯两个、水、塑料板一块 操作: 1. 将玻璃杯里装满水。 2. 用垫板盖好杯口。 3. 一只手扶杯子、另一只手按住垫板。 4. 用手扶住,将杯口翻转过来,使杯口朝下。 5. 扶著垫板的手轻轻放开,垫板不会掉下来。 讲解: 垫板覆盖在盛水的杯子口上,因为杯外空气压力比较大,垫板就不会掉下来。 创造: 如果杯子里的水不满、或没有水塑料板会怎样,请你试一试? 13、蜡烛吹不灭 思考:用力吹燃烧的蜡烛,却怎么也吹不灭。你知道怎样做到这一点吗? 材料:1根蜡烛、火柴、1个小漏斗、1个平盘 操作: 1. 点燃蜡烛,并固定在平盘上。 2. 使漏斗的宽口正对著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对著火焰用力吹气。 3. 使漏斗的小口正对著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宽口对著火焰用力吹气。 讲解: 1. 这样吹气时,火苗将斜向漏斗的宽口端,并不容易被吹灭。如果从漏斗的宽口端吹气,蜡烛将很容易被熄灭。 2. 吹出的气体从细口到宽口时,逐渐疏散,气压减弱。这时,漏斗宽口周围的气体由于气压较强,将涌入漏斗的宽口内。因此,蜡烛的火焰也会涌向漏斗的宽口处。 注意:注意蜡烛燃烧时的安全。 14、蜡烛抽水机 思考:你知道抽水机是怎样将水抽出来的吗? 材料:玻璃杯、蜡烛、比玻璃杯口稍大的硬纸片、塑料管、凡士林少许、火柴、水半杯 操作: 1、先将塑料管折成门框形,一头穿过硬纸片 2、再把两只玻璃杯一左一右放在桌子上 3、将蜡烛点然后固定在左边玻璃杯底部,同时将水注入右边玻璃杯中 4、在放蜡烛的杯子口涂一些凡士林,再用穿有塑料管的硬纸片盖上,并使塑料管的另一头没入右边杯子水中。 5、水从右边流入向左杯流动,直到两杯水面承受的压力相等为止。到那时左杯水面高于右杯水面。 注意:蜡烛点然后固定在左边玻璃杯底部时注意安全,小心烧手 15、能抓住气球的杯子 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 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 流程: 1、 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 2、 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 3、 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 4、 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 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 说明: 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 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16、会吸水的杯子 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 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 操作: 1. 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油,以便固定□烛。 2. 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烛上 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 讲解: 1. 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 2. 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 创造: 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动收集其它溶液吗?

创意物理小实验报告(3篇)

创意物理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利用大气压强实现瓶内液柱上升实验目的:1. 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其作用。

2. 探究大气压强与液体压强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实验器材:1. 玻璃瓶(无盖)2. 橡皮塞3. 水槽4. 红墨水5. 计时器6. 纸条7. 针实验原理:大气压强是由于空气分子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压力。

当外界大气压强大于容器内液体的压强时,液体可以被大气压强推动,从而实现瓶内液柱上升。

实验步骤:1. 将玻璃瓶洗净,并在瓶内加入适量的红墨水。

2. 用橡皮塞堵住瓶口,确保瓶内液面与瓶口齐平。

3. 将瓶口朝下,轻轻地将橡皮塞按入瓶内,确保密封良好。

4. 将瓶子浸入水槽中,使瓶口在水下。

5. 用针在橡皮塞上扎一个小孔,使空气可以进入瓶内。

6. 观察瓶内液柱的变化,记录液柱上升的高度和时间。

实验现象:随着空气进入瓶内,瓶内液柱开始上升,最终达到一定高度后停止。

液柱上升的高度与大气压强和瓶内液体的密度有关。

实验数据:- 液柱上升高度:10cm- 液柱上升时间:30秒数据分析:1.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大气压强确实存在,并且能够推动液体上升。

2. 液柱上升的高度与大气压强和瓶内液体的密度有关。

在本实验中,液柱上升的高度与大气压强成正比,与液体密度成反比。

3. 实验过程中,液柱上升速度逐渐减慢,说明液体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阻力逐渐增大。

实验结论:1. 大气压强确实存在,并且能够推动液体上升。

2. 液柱上升的高度与大气压强和瓶内液体的密度有关。

3. 本实验验证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其作用,并揭示了大气压强与液体压强的关系。

创新之处:1. 本实验采用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来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使实验过程更加直观。

2. 通过观察液柱上升的现象,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大气压强的作用。

3. 本实验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实验反思:1.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瓶内液体的密度,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实验过程中,应避免气泡的产生,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30个有趣地物理小实验及原理讲解

30个有趣地物理小实验及原理讲解

一、瓶内吹气球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操作: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

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二、能抓住气球的杯子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流程:1、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2、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说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三、会吸水的杯子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操作:1. 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 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讲解:1. 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

2. 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

创造: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动收集其它溶液吗?四、会吃鸡蛋的瓶子思考:为什么,鸡蛋能从比自己小的瓶子口进去?材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操作:1、熟蛋剥去蛋壳。

趣味物理小实验课件

趣味物理小实验课件
趣味物理小实验课件
目录
• 实验一:浮力实验 • 实验二:摩擦力实验 • 实验三:光学实验 • 实验四:声学实验 • 实验五:电磁学实验
01
实验一:浮力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物体在液体中的 浮沉原理。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 观察力。了浮力的概念及其 影响因素。实验材料
一枚鸡蛋;
一个透明容器(如玻璃杯或 塑料瓶);
下来。
2. 将半圆形玻璃棱镜放在纸板 上,使一条边与直线对齐。
4. 用尺子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 的大小,并记录下来。
6.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折射率 与入射角、介质之间的关系。
04
实验四:声学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声音的传播原理。 了解声音的反射、折射和干涉现象。
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与结果
01
3. 实验分析
02
当磁铁快速移动时,线圈中的磁场发生变化更快,从而产生更大的感应电动势 和感应电流。
03
当磁铁缓慢移动时,线圈中的磁场变化较慢,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较 小。
实验步骤与结果
4. 结论
电磁感应现象表明,当磁场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 。这个实验有助于我们理解发电机和变压器等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
实验步骤与结果
3. 声音的干涉
• 仔细听两个玻璃杯中发出的声音,观察并记录声音的 干涉现象。
• 将两个空玻璃杯并排放置,将手机或音乐播放器放在 两个玻璃杯之间,播放一段音乐。
• 结果:两个玻璃杯中的声音产生了干涉,形成了不同 的音调和音色。
05
实验五:电磁学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电磁感应现象
加深对电磁学的理解

物理趣味实验分享分享有趣的物理实验和现象

物理趣味实验分享分享有趣的物理实验和现象

物理趣味实验分享分享有趣的物理实验和现象物理趣味实验分享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物理不仅仅是个理论的学科,它也是个富有趣味性的学科。

通过一些简单有趣的物理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并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本文将分享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和现象,希望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

1. 弹力球的能量转换实验材料:弹力球、金属块或其他重物实验步骤:a) 将弹力球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手指按下弹力球使其变形。

b) 将金属块或其他重物放在弹力球上。

c) 放开手指,观察弹力球的反弹情况。

实验原理:当手指按下弹力球时,弹力球会储存弹性能量。

当手指松开,弹力球会将储存的弹性能量转化为动能,使弹力球反弹起来。

如果在弹力球上放置重物,重物的重力将增加弹力球变形的程度,导致反弹的高度降低。

2. 空中漂浮的气球材料:气球、头发、塑料梳实验步骤:a) 用塑料梳梳头发,使头发变得带有静电。

b) 将头发放在气球上。

c) 观察气球是否漂浮起来。

实验原理:当头发梳过塑料梳时,头发会获得静电。

静电会使得头发对气球带有吸引力,从而使气球漂浮起来。

这是由于带有静电的头发与气球之间形成了静电作用力,克服了重力。

3. 彩虹的形成材料:玻璃杯、水、小碟子、闪光手机或电筒实验步骤:a) 在玻璃杯中注入一些水。

b) 将小碟子堆在水面上。

c) 打开闪光手机或电筒,照射在水面上。

d) 观察水面上形成的彩虹。

实验原理:光在经过玻璃杯水面的时候可以发生折射。

折射会使白光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光,从而形成彩虹。

通过闪光手机或电筒的光源,可以形成彩虹的效果。

总结:通过这些趣味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并增加对物理知识的兴趣。

同时,这些实验也帮助我们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除了上述实验,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物理实验和现象等待我们去探索。

希望通过这些实验分享,可以激发更多人对物理的兴趣,并促进对科学的探索和学习。

有哪些经典的物理实验适合小学生

有哪些经典的物理实验适合小学生

有哪些经典的物理实验适合小学生对于小学生来说,物理世界充满了神秘和奇妙。

通过一些简单而有趣的物理实验,不仅能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适合小学生的经典物理实验。

一、浮力实验材料准备:一个装满水的大盆子、一个小塑料球、一个小铁块、一块泡沫板实验步骤:1、把小塑料球放入水中,观察它会浮在水面上。

2、把小铁块放入水中,观察它会沉入水底。

3、把泡沫板放入水中,观察它也会浮在水面上。

实验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

塑料球和泡沫板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它们能浮在水面上;而铁块的密度比水大,所以会沉入水底。

二、光的折射实验材料准备:一个透明的玻璃杯、一支铅笔、水实验步骤:1、将玻璃杯装满水。

2、把铅笔斜插入水中,从侧面观察铅笔。

3、发现铅笔好像在水中“折断”了。

实验原理: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

在这个实验中,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发生折射,导致我们看到铅笔好像折断了。

三、静电实验材料准备:塑料梳子、碎纸屑实验步骤:1、用塑料梳子在头发上摩擦几下。

2、然后将梳子靠近碎纸屑,观察碎纸屑被吸附在梳子上。

实验原理:摩擦会使物体带上电荷,当带有电荷的物体靠近轻小物体时,会产生静电吸附现象。

四、声音的传播实验材料准备:两个纸杯、一根长线实验步骤:1、在两个纸杯的底部各钻一个小孔。

2、用长线穿过小孔,将两个纸杯连接起来。

3、一人将纸杯放在耳边,另一人在另一个纸杯旁说话,观察能否听到声音。

实验原理: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线可以传递声音的振动,从而实现声音的传播。

五、大气压实验材料准备:一个玻璃杯、一张硬纸板、水实验步骤:1、把玻璃杯装满水。

2、用硬纸板盖住杯口,然后用手按住硬纸板,将杯子倒过来。

3、松开手,观察硬纸板不会掉下来,水也不会流出来。

实验原理:大气对物体表面有压力,杯子里装满水后,没有空气,而外面的大气压大于杯内水的压力,所以硬纸板不会掉下来,水也不会流出来。

物理实验16个物理小制作,等你来行动!

物理实验16个物理小制作,等你来行动!

物理实验16个物理小制作,等你来行动!作为物理学习的一部分,实验对于增进理论知识的理解极其重要。

然而,对于某些物理知识而言,仅仅阅读教科书和听讲是不够的,更好的方式是通过小制作进行实验操作。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16个简单的物理小制作,让大家可以在自己家中也能够进行物理实验。

1. 果冻体验:在一杯热水中加入果冻,搅拌均匀,然后定期放入冰箱,观察果冻颜色的变化。

2. 密度实验:在一杯水中加入油,观察油和水的分层情况。

3. 金属线实验:将金属线揉成一个小球,然后将火柴头点燃,当火柴头烧得足够红热时,用它点燃金属球,观察金属球的变化。

4. 绳子与篮球实验:将一条长绳绕在篮球上,然后用力拉绳子,观察篮球的反作用力。

5. 磁铁实验:将几个磁铁放在桌子上,然后用另一个磁铁扫过它们,观察磁铁的反应。

6. 声波实验:用吸管将气球内的空气推出,然后放松气球,观察气球的反应。

7. 静电实验:用橡皮筋绕在各物品周围,然后将它们放在塑料袋内,观察它们的反应。

8. 温度实验:将两个不同温度的金属物品放在一起,观察它们的反应。

9. 热膨胀实验:将一个硬币放在一块板子上,然后用水加热板子,观察硬币的反应。

10. 灯光实验:用一块黑布遮挡灯光,然后再移去黑布,观察灯光的反应。

11. 牛顿环实验:用两个透明玻璃圆片叠放在一起,然后在它们上面放置凸透镜,观察牛顿环的现象。

12. 热传导实验:将一个金属块放在火炉中,然后将另一个金属块接触在它旁边,观察金属块的反应。

13. 声音传播实验:在一个塑料瓶子上打一个小洞,然后将一个充气的气球放在它上面,用针扎破气球,观察气球的反应。

14. 声音共振实验:在一张纸上放置一只水杯,然后用吸管将水注满,观察饮料的反应。

15. 雷达实验:在墙上挂上一个小球,然后用手指敲打墙,观察小球的反应。

16. 火箭制作实验:将一张纸卷成管状,然后在底部点火,观察滑板车的反应。

这些实验是非常有趣且易于操作的,需要的物品都可以在家里找到。

30个有趣的物理小实验及原理讲解

30个有趣的物理小实验及原理讲解

30个有趣的物理小实验及原理讲解1.霓虹灯的工作原理:霓虹灯是一种气体放电灯,其内部充满了稀有气体,当电流通过时,气体会发出可见光。

这是因为电流激发了气体原子的电子,电子被激发到更高的能级,并在返回基态时释放出能量,形成可见光。

2.手摩擦产生静电:当我们用干燥的毛巾或橡皮擦拭塑料橡皮时,它们会产生静电。

这是因为摩擦会导致外层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使得其中一个物体带有正电荷,另一个带有负电荷。

3.气球粘附走墙:将一个充满气体的气球在头发上摩擦一段时间后,将它靠近墙壁时,气球会粘附在墙壁上。

这是因为气球摩擦产生了静电,使得气球带有静电荷,而墙壁带有相反的电荷,所以气球被墙壁吸引。

4.水音受热原理:将水加热至沸点时,我们可以听到水发出的咕嘟声。

这是因为加热使水中的水分子转化为水蒸气,形成气泡。

当气泡在液体中移动时,会引起周围液体的振动,产生声音。

5.磁铁引力实验:将两个同性磁铁的北极或南极对齐时,它们会相互排斥,而将不同性的磁铁对齐时,它们会相互吸引。

这是因为磁铁中的磁场产生了磁力,同性磁铁的磁场相互抵消,而不同性磁铁的磁场相互增强。

6.折射实验:将一根铅笔放入水中,我们会看到铅笔在水中弯曲的样子。

这是因为光在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速度和方向都发生了改变,导致物体看起来弯曲。

7.简易电池实验:将一片铜片和一片锌片分别插入柠檬中,再用导线将它们连接起来,我们可以点亮一个小灯泡。

这是因为柠檬中的酸性物质能够使铜和锌之间产生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8.声音的传播实验:用玻璃棍敲击一个容器,我们可以听到清脆的声音。

但当我们用海绵敲击容器时,声音就变得低沉。

这是因为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更快,在海绵中则更慢,导致声音的音调发生变化。

9.气压实验:将一个纸杯倒扣放入水中,然后用手指封住杯口,慢慢提出杯子,我们可以看到水不会从杯口流出。

这是因为水压力大于外部气压,使得水保持在杯子里,形成了一个真空密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纸人,放在桌上,又取来一小块玻 璃板放在小纸人上面,再把这块小玻 璃板用两本书架好,使玻璃板与小纸 人之间有一定空隙,他又拿出一块手 帕反复交待,证明手帕是没有秘密的, 他用这块手帕在玻璃板上用力擦了几 下,只见玻璃板下面的小纸人却上下 跳跃起来,有趣的表演,博得观众一 阵阵掌声,笑声……
表演者向大家解Βιβλιοθήκη 疑惑:用手帕在我们生活中的物理小实验其实是很多的, 关键是我们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现象和探索原 理的心。去观察生活中的一些趣味知识会使 得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有乐趣、也会给生活 带来更多的方便…… 这里也只是我觉得一些比较感兴趣的小 实验,这样的物理趣味实验每个人都可以亲 身体验一下,无聊的时候做个小实验,或许 心情也会好很多的。
这个过程跟热气 球是相似的。随着上 升过程的开始和时间 的推移,肥皂泡内外 气体发生热交换,内 部气体温度下降,因 热胀冷缩,肥皂液体 体积逐步减小,它所 受到外界空气的浮力 也会逐步变小,而其 所受重力不变,这样, 当重力大于浮力时, 肥皂泡就会下降。
肥皂泡不但是小孩子喜欢, 成年人也很喜欢,更有人是吹出 了世界上最大的肥皂泡啊!所以 懂的它的原理也是很重要的。
趣味物理小实验
这次的物理与生活课程大 家都很喜欢,发自内心的想学习, 这跟我们的上课方式是分不开的。 心理学表明,学习兴趣是学习活 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 它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主要的一个 因素,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的强大动力,日本教育家木村久 一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 顽强的入迷。 所以说这次我们 的物理与生活课才会激起大家的 学习兴趣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大家快来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吧!让自 己的生活充满趣味!
(3)表演
教师对学生说:“请看,我把双臂平伸起 来了,请你对着我头上的帽子吹一口气。” 学生吹气后,会看到教师头上的帽子腾空而 起,然后又落到头上。
现象如图所示
(4)奥秘(原理解释)
表演巧妙地利用了平面镜成象时 物象对称的特点,学生从镜中看到的 教师,一半是实体,一半是其象。教 师实际上只伸直一只手臂,而学生却 看到两臂平伸。学生吹气后,教师用 镜后的一只手把帽子举起,由于学生 脸贴在镜上,这个动作她是看不见的, 只看见帽子被她吹得腾空而起。
玻璃板上用力摩擦就能生电,所以 玻璃板就能把小纸人吸上来。
大家都可以试试看,看看纸人能不
能跳跃?当然不一定就只剪成纸人, 剪成别的动物也可以的哦!
实验五:
硬币漂浮
打一盆清水来,准备
几个硬币,把硬币竖 直地向水里扔,硬币 必定沉没 在水中。用 食指托住硬币,慢慢 地使指头没入水中, 使硬币平落水面。奇 迹 发生了,硬币居然 漂浮在水上!
这时用手指捏住皮碗上边的
小皮头,盆子当然也就悬起 来了。表演前他把这个皮碗 藏在毛巾里,当把盆子交待 完毕,用毛巾擦盆的时候, 乘机把皮碗放在盆子里,助 手往盆里倒上水以后,手捏 皮碗的胶皮头,盆子就悬起 来了。故作几下“运气”的 姿势,这是为了转移观众的 注意力。”
实验四:
纸人跳跃
表演者手持一张白纸,当众剪成许多
首先来看看几个物理趣味 小实验
实验一: 水面浮针
把一跟缝衣针放在水面上,让它像 麦杆似的浮着吗?
实验验证: 取一碗水,拿一根细一点的缝衣针,稍微抹
上一层猪油。在水面上放一小张能吸水的纸, 再在水面上轻轻的平放一枚缝衣针。等这张 纸完全湿透后,轻轻按下纸的四个角,使纸 慢慢沉入水中,这时候钢针却漂浮在水面上。
在吹出肥皂泡时,肥皂泡会先向上飘,后下降 的。 这是因为肥皂泡里是从嘴里吹出的空气,肥皂 膜把它与外界分隔开,形成里外两个区域,里面的 热空气温度大子外部空气的温度,此时肥皂泡内的 气体密度小于外界空气的密度。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可知,此时肥皂泡所受浮力大于它所受的重力,因 此它会上升。 这个过程跟热气球是相似的。随着上升过程的 开始和时间的推移,肥皂泡内外气体发生热交换, 内部气体温度下降,因热胀冷缩,肥皂液体体积逐 步减小,它所受到外界空气的浮力也会逐步变小, 而其所受重力不变,这样,当重力大于浮力时,肥 皂泡就会下降。
实验三:
空中悬盆
如图中的同学手持一个普通 脸盆,用毛巾把盆子里里外外 都擦了擦,证明脸盆是空的, 没有秘密。然后往盆里倒入一 壶凉水,伸出右手做几下“运气”的动作, 再将右手伸入盆中抓住盆底,连盆带水悬了 起来。大家都为他的气功表演鼓掌、喝 采……
魔术揭秘
“表演前,先找一个研究气门 用的皮碗(也叫皮嘬子,修理 汽车或柴油机用过的旧的即 可),把皮碗往水中用力一按, 因为盆子里有水,大气对任何 物体都有压力,所以皮碗下面 的空气被排出,皮碗下面没有 空气的压强,外面的大气压强 就把水中的皮碗与盆底紧压在 一起,
硬币浮在水上是有道理的,那是表面张力把
它托住了。水面的分子受到 水里分子的吸引, 使水面趋向收缩。荷叶上的一滴水,会收缩 成水珠,细管 子里的水,水面会向管口凸起。 从这种收缩的倾向中,我们看到相邻的两部 分水面之间存在着相互牵引力,这就是表面 张力,它使硬币漂在水上。 但是水面的表面张力很小,水盆稍有摇晃, 硬币就会落到水中。
放吸水纸的目的:为了减少针对水面的冲击。
原理:这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的缘故。水的表面有
一层弹性的薄膜,针如果不刺破这一层薄膜,这层 薄膜就能把铁针托住。但是要注意,做实验的时候, 一定要记着用手把铁针或者硬币擦干才行,针也要 用小一点的哦。
餐巾纸完全浸 湿,针浮在上 面
取出餐巾纸 也可以的
3.解释原理
薄纸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为大气压 强作用于纸片上,产生了向上的托力。小孔 不会漏出水来,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水在 纸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会漏出来。 这如同布做的雨伞,布虽然有很多小孔,仍 然不会漏雨一样
实验六: 吹肥皂泡
我想小孩吹泡泡的游戏是我们每个学生 儿时的娱乐,从吹泡泡的过程中,我们会得 到无限的乐趣,现在长大的我们是否也想过 除乐趣之外的东西呢? 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去 想过这事什么原因的。下面就看看这简单的 原因吧!
硬币也可 以的哦
现在大家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吧!所以说看
起来不可能发生的也会发生的。
实验二:
吹掉帽子
这是一个在欧美流行的老魔术。 (1)布置 在实验桌上竖直横放一穿衣镜 (60cm×80cm)。 (2)准备 每次一个学生进入室内,站在镜前,用脸 贴着一端镜面观看。教师走到镜的另一端, 命令学生闭上双眼,随即戴一顶帽子,把脸 和身子都靠近镜的竖直边,且使脸部的一半 (不多不少!)在镜前,一半在镜后。然后 叫学生睁开眼睛,从镜里看着他。
小 提 示
但如果试验的次数太多, 水面上的肥皂太多,这个试 验的效果就会削弱, 硬币 也许不移动了。这时,要另 换一盆清水,才能继续实验。 自己可以动手试试的哦!
实验五:
有孔纸片托水
大家知道,凡是有孔的东西,都是会漏水的。
可是,现在你将看到一张满纸都是小孔的薄 纸片,居然能托起一斤重,甚至两斤重的水, 而滴水不漏。
1.器材 大空瓶一个,用大针穿许多小孔的纸片 一张,有色水一大杯。
2.表演过程 在大空瓶内盛满有色水;把有孔纸片盖住瓶 口,并用手压着纸片,将 瓶倒转,使瓶口朝下,如图,然后将手轻轻移开。
纸片纹丝不动地盖住瓶口,而且水也未从孔
中流出来。 表演时要注意,瓶子用小口瓶 (如用大口瓶时、纸片要用硬一些的),瓶 内装水越满效果越好。倒转瓶口后,手要慢 慢地轻轻地移开,以免纸未盖平而漏水,甚 至使水倒出来。
试想一下在盆里漂浮着 一个硬币,且在水面稳定不 动的时候,拿一小块肥皂, 轻轻地从硬币旁边插入水中, 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结果是硬币迅 速移动,远离肥皂 而去。看上去,真 有点像是硬币怕肥 皂的样子。
这是什 么道理 呢?
这个其实和硬币漂浮都是因为表面张力 的缘故,现在来看看原理吧!肥皂在水里会 慢慢溶解,一部分水面成了肥皂水。肥皂水 的表面张力比水要小,水将硬币推离肥皂了。 硬币靠近肥皂的这一侧,肥皂的表面张力小, 而在相反的方向,纯净的 水表面张力大,于 是部分水面被拉了过去,漂在水面上的硬币 也跟着被拉过去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