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_黄坤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高校实验室是科研、教学和创新的重要场所,尤其是理工类专业的实验室更是承载着大量的科研任务和教学实践。
实验室安全管理一直是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基础设施滞后、管理体系不完善的学校,安全事故频发成为了一个头痛的难题。
本文将就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展开探讨。
一、问题分析1.设施落后在一些高校,实验室的设施和仪器设备更新周期较长,导致实验室设施相对滞后,存在安全隐患。
比如老旧的抽油烟机、老化的实验台、老化的仪器设备等都可能对实验室的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
2.管理不规范一些高校实验室管理体系不够规范,管理制度不完善,实验室管理人员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在实验室管理中存在很多漏洞和不安全因素。
实验操作规程不完善,实验室安全培训不到位等。
3.人员意识淡薄一些实验室人员对于实验室安全重视程度不够,安全意识淡薄,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一些实验室人员在操作实验时存在麻痹大意、不严谨的情况,从而导致实验安全隐患增加。
二、对策建议1.加强设施更新高校应当加大实验室设施的更新力度,对于老化的设施和仪器设备进行更新,确保实验室设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还可以通过引进一些新型的安全设备来提高实验室的安全性能。
2.健全管理体系高校应当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体系,明确管理职责、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加强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力度,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责任意识;加强实验室管理的内外部监督,保证实验室的规范运作。
3.加强安全教育高校应当加强对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确保他们在实验操作中能够做到精益求精、规范操作,从而保证实验室的安全性。
4.建立安全应急预案高校应当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提前预防和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确保一旦出现安全事故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与处置,减少安全事故的损失。
5.加大对安全设备的投入6.创新管理模式高校可以通过引入一些新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如信息化管理、智能化管理等,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全面提高实验室的安全性。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随着高校实验室的发展壮大,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如安全意识淡薄、安全装备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等。
本文将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安全意识淡薄:部分师生对实验室安全意识不强,存在以工作效率为主导的倾向。
一些人对实验操作的安全性缺乏认识,存在侥幸心理。
2.安全装备不完善:一些实验室的安全装备不到位,如灭火器、防护设施、急救箱等。
这就给实验操作人员的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3.管理制度不健全:一些高校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缺陷,如相关管理规定不明确、责任不明确等。
二、对策研究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针对安全意识淡薄的问题,应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培训。
可以通过组织安全知识讲座、开展安全演练等方式,提高实验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完善安全装备:相关部门应及时购置、更新实验室的安全装备,如灭火器、防护设施、急救箱等。
应定期检修和维护这些装备,确保其正常使用。
3.健全管理制度:高校应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实验室安全工作的落实。
学校可以成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监督执行情况。
4.加强实验室安全监督:学校应加强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监督和检查力度。
可以定期进行实验室安全巡查,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安全问题。
5.加强危险废物管理:高校实验室中会产生一些危险废物,如化学品废液、废弃实验器材等。
应建立规范的危险废物管理制度,确保废物的安全储存和处理。
三、总结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存在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完善安全装备、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实验室安全监督和加强危险废物管理等措施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只有通过多方合力,才能确保高校实验室的安全,保护师生和设备的安全。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高校实验室作为传承国家科研文化的地方,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强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但其安全管理并不完善。
近年来,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不仅危及人员生命安全,还影响到高校的声誉和发展。
本文将分析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提出对策,以期提高高校实验室的安全水平。
1.设施设备不完善有些高校实验室对设施设备的更新和维护不够重视,导致老旧设备的使用,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2.管理制度不规范高校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并不完善,有的实验室没有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操作程序,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对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于一些安全隐患缺乏预见性和预防措施。
3.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高校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往往缺乏安全意识,缺乏对实验安全管理的专业性和系统性的认识。
对于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和发生的安全事故常常面对被动的局面,对事故的处置和处理能力也不强。
4.人员培训不足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和教师的安全意识也需要进一步提高,缺乏安全意识和年轻的学生气氛养成为实验室不安全使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学生、教职员工的安全教育置于次要地位。
1.设备和设施更新及维护高校实验室应加强设施设备的更新和维护,尤其是老旧设备的更新,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实验室应该保持运营的良好状态,修缮逐渐损坏的设备,以免对实验室的安全造成影响。
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完善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实验室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实验室特色及危险性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操作程序,加强对实验室及实验操作的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需要提高安全意识,加强领导、师生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视,营造积极的安全文化氛围,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实验室安全的监控,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4.加强安全教育和人员培训加强实验室的安全教育和人员培训,特别是对新生入门进行安全教育,对实验室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紧急情况能力,教授如何处理实验室事故的方法,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在高校教学科研中,实验室安全管理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实验室设备的更新换代,如何有效地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和实验室设备的完好性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现状分析
安全意识不足
当前一些高校实验室存在安全意识不足的情况,师生对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容易忽视安全规范和操作流程,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
设备老化问题
部分高校实验室的设备老化严重,存在安全隐患。
老化设备可能存在故障、漏电等问题,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缺乏规范管理
实验室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缺乏明确的安全管理规范和流程,导致实验室管理混乱、安全隐患多。
改进策略
加强安全教育
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师生的安全意识,让他们深刻认识到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做到安全第一。
更新设备设施
及时更新实验室设备,淘汰老化设备,确保设备设施的完好性和安全性,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人,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规范和操作流程,加强对实验室安全的监督和检查。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更新设备设施,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才能有效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实验室安全,保障师生的人身安全。
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实验环境。
保障实验室安全,就是保障未来的希望!。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摘要】高校实验室是重要的科研和教学场所,安全管理是保障实验室安全的基础。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实验室安全管理标准缺失、设备管理不规范、人员安全意识不强、缺乏安全教育与培训以及事故处理不当等。
为此,我们应当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制定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设备管理,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
只有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才能有效提升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实验室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验室人员的安全。
高校应当重视实验室安全管理,切实关注实验室安全,为实验室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对策、实验室安全管理标准、设备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安全教育、培训、事故处理、重要性、制度、加强、提高、关键词1. 引言1.1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高校实验室是培养科技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安全管理是保障实验室正常运转和人员安全的重要保障。
高校实验室涉及到大量的实验设备和化学试剂,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影响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进行。
高校实验室中常涉及到高温、高压、剧毒等危险因素,如果安全管理不到位,容易导致事故发生。
而且,高校实验室中通常有大量的实验人员,包括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等,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行为对实验室安全有着直接影响。
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素养,才能确保实验室安全、保障人员健康、促进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1.2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验室安全管理标准缺失、实验室设备管理不规范、实验室人员安全意识不强、缺乏安全教育与培训以及实验室事故处理不当。
实验室安全管理标准缺失是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缺乏统一的、系统化的安全管理标准,容易造成各实验室管理混乱、漏洞百出,增加了实验室安全隐患。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实验室是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
由于实验室环境复杂、实验活动涉及的因素多样且有风险性,导致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严峻挑战。
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发生了一系列安全事故,其中甚至有一些严重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和担忧。
针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国内外学者和专家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一些管理建议和措施。
在实践中仍然存在许多安全管理问题和隐患,如实验室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安全意识薄弱、缺乏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等。
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推动和改进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1.2 研究意义高校实验室是科研、教学和实践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安全管理关乎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也直接影响科研和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对于保障实验室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非常重要。
目前,随着实验室设备设施的不断更新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实验室内可能存在更多的安全隐患和风险。
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建议,对于进一步提升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可以为其他单位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全社会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入了解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也为推动全社会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做出积极贡献。
2. 正文2.1 高校实验室安全现状分析随着高校科研教育的不断发展,实验室安全问题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目前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尚不够健全,存在一定漏洞和不足。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随着高校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不可否认,目前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现状分析1.管理手段落后很多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管理手段落后的问题。
例如,仅靠人工管理难以有效监管实验室,无法达到及时预警、快速响应的目的;仅靠手动填写表格等方式收集数据,往往存在信息遗漏、数据不准确的问题。
2.人员安全意识不高尽管很多高校实验室已经设立了安全员制度,但人员安全意识仍然不高。
很多实验室在平时生产活动中存在忽视安全、马虎大意的现象,从而导致了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
3.设施设备较为陈旧实验室设施设备较为陈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资金投入。
这些设备的陈旧程度不仅影响到实验室的生产效率,还威胁着人身安全。
二、对策研究实验室管理已经走向了智能化的时代,高校应该采用尽可能多的新兴手段,包括数据挖掘、云平台等技术,并建立信息化的管理平台,将各种数据集中,及时发现隐患。
2.建立紧急响应机制建立科学的应急救援机制,培养专业的应急救援人才,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及时响应和处理各类突发事件。
同时,针对常见的安全隐患,还应建立危险排查和评估机制,以摸清实验室的隐患。
3.加强实验室的安全培训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不仅需要加强管理,还需要增强安全培训。
可以针对不同岗位开展不同形式的安全培训。
如果是初次建设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则尤其需要进行全员的安全培训。
4.增强资金投入资金投入是改善实验室设施设备的关键。
高校应该优先考虑对实验室的投入,提高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保证实验室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结论目前,高校实验室存在着很多安全管理问题,要提高实验室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管理效率,需要采取以上措施,注重管理和资金的投入,落实责任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加强实验室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才能为高校科研水平的提高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浅析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浅析随着高校实验室建设的迅速发展,实验室安全问题也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高校实验室安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实验教学质量都起到关键作用。
但是,实验室安全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1.意识不够重视。
有些实验室管理者认为实验室设备齐全,管理做得到位,不会出现安全事故,致使安全意识淡薄。
2.缺乏标准化管理。
目前,国内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还不完善,大多数高校的实验室管理没有实行标准化,人员机构设置不完善,缺乏专业的实验室管理人员。
3.设备老化。
实验室设备大都需要定期更换、维修,如果设备老化、失效,将会对实验室安全产生影响。
二、存在的问题1.缺乏标准化管理在实验室管理中,缺乏标准化管理是现存的主要问题。
这种情况导致实验室管理不规范,容易出现管理混乱、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
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先建立科学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按照规章制度行事,确保实验室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2.安全意识淡薄由于实验室的工作特殊性,实验人员通常有一种侥幸心理,以为安全事故不可能在自己身上发生。
因此,在实验室安全教育中应增强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推广安全文化,加强安全培训。
3.设备老化实验室设备的老化,对实验室的工作安全造成了潜在的危害。
因此,有必要对实验室设备进行定期维修和更新。
对于那些设备老化比较严重的实验室,需要考虑更换设备。
三、改进方向要改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建立健全制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是重中之重。
应制定科学的管理规章制度,增设专业的实验室管理人员,严格落实制度。
2.加强安全教育应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为其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在平时的工作中,要让实验室人员时刻保持安全意识,避免发生各种安全事故。
3.设备维护与更新定期对实验室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因时制宜地进行设备更新。
同时要引入新技术,以便于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解决路径与对策
第 34 卷 第 1 期 2015 年 1 月
·实验室环境与安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
Vol. 34 No. 1 Jan. 2015
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
黄 坤, 李彦启
( 天津科技大学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天津 300222)
据调查显示,90% 以上的安全事故与人的防范意 识不足有关[8]。加强面向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教师
282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第 34 卷
和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是确保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措施。在实验室安全日益受 到重视的背景下,高校须不懈致力于安全教育工作的 常态化制度化建设,形成长效机制; 并不断改革安全教 育方式方法,有效防止各类事故发生。安全教育主要 涵盖以下 2 个方面:
( 1) 不断强化传统安全教育途径。为及时消除安 全隐患,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效减少安全事故发 生,利用宣传栏、校报、校园广播等媒体大力开展安全 教育已成为普遍手段[9]。① 编写并发放实验室安全 教育手册[10]; ② 举办安全知识培训或专题报告会; ③ 拍摄并共享专题安全教育片; ④ 定期开展消防知识培 训和演习等普及安全防护知识、传授安全技能的举措 也应受到重点关注并贯彻实施。
目前,高校实验室在危险化学品的存放、使用管理 等仍不够规范,如需分开存放的危险化学品不能完全 实现分开存放,有毒药品不能完全做到双人保管、双人 领用,易燃易爆危险品没有专用库房集中存放等。此 外,实验室对实验剩余危险化学品存放随意性较强,有 毒有害化学废液和固废物随意处理的现象时有发生, 造成实验楼管道腐蚀,环境污染严重,亟需提高重视, 实现规范化的集中处理。 2. 6 实验室安全管理缺乏统一规划
应急与处理预案不健全,发生突发事件往往仓促应对, 未能有效抑制和解决危机。 2. 3 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
部分高校缺乏全校性的实验室安全工作专门组织 体系,未能建立从学校高层直到实验室基层的安全管 理网络,更遑论对管理网络中各个节点职责的明确规 定,因而难以形成对全校实验室安全工作进行全面管 理的领导体制,最终出现实验室安全工作多部门交叉 管理,政出多门,责任不清,发生事故相互推诿等管理 混乱的状况。 2. 4 资金投入不足
0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科教兴国战略的贯彻
收稿日期: 2014 - 03 - 18 基金项目: 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 划重点项目( D01) ; 天津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十二五”规划 A 类重 点课题( A4) 作者简介: 黄 坤( 1985 - ) ,男,湖南长沙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科 员,主要从事实验室管理和高等教育研究。 Tel. : 022-60273415; E-mail: huangk03@ 163. com
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 安全管理; 对策研究; 管理制度; 信息化平台
中图分类号: X 931. 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6 - 7167( 2015) 01 - 0280 - 04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Laboratories
摘 要: 为构建科学有效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提供各类高校有价值的借鉴,推动实验室安全管理水
平不断提升,论文结合高校办学规模快速发展的现实背景,全面阐述了实验室安全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当
前高校的主要应对策略,分析了当前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随后采用文献归纳和实践研究相结合
的方法,推进多校区实验室安全管理策略体系,加强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实现管理的规范与高效,提高
实验室安全管理涉及火灾与爆炸事故、生物与毒 害事故、机电伤人事故防范、废弃物安全处理等诸多问 题,各类问题都依赖于制度的规范化管理,而整个实验 室安全管理体系更需要一套健全的制度与之匹配[3]。 不少高校使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已制订多年,在 制度内容的前瞻性、全面性、可操作性等方面的不足逐 渐显现。如一些规定已不再适应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新 形势; 旧制度在新形势下存在未能覆盖的安全监管盲 区; 旧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强,难以提供有效的行动指导 等。同时,在制 度 理 念 层 面,“以 人 为 本 ”的 管 理 趋 向 体现得不够明显[4]; 且制度普遍基于“以教师为中心” 的教育理念制定而成,学生作为实验室安全的主体地 位难以体现。最后,高校面对实验室突发意外事故的
实施,我国 高 校 办 学 规 模 迅 速 扩 大,实 验 教 学 快 速 发 展,科研活动空前活跃,进入实验室的各类人员和教学 科研设备均大幅增加。同时,高校与社会的互动日趋 密切,实验室对外开放与大型仪器共享已成为趋势,进 入实验室工作的外来人员也日益增多。
实验人员和设备数量的激增,导致实验空间逐渐 拥挤,人均面积下降。化学试剂和仪器设备的频繁使 用,致使危险化学品与实验废弃物对环境和健康构成 的威胁日益增加,仪器操作和用电安全事故的发生概 率正在增加,实验室安全问题逐渐凸显。
由于教育投入长期不足、管理理念更新缓慢及安 全教育缺位等不利因素,加深了高校日益增长的安全 管理需要与实验室落后的软硬件建设之间的矛盾,导 致近年来实验室安全事故频繁发生。面对形势日益严 峻的实验室安全形势,加大投入力度,转变管理理念, 认真分析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各类问题、探索适应新形 势下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对策,是高校当前面临的一项 紧迫任务。
2 存的问题
2. 1 安全观念落后,安全意识淡薄 在高校,领 导 层 和 基 层 都 不 同 程 度 存 在 着“重 教
学科研、轻安全环保”和“安全工作投入产出比低”的 观念[1],加之高校实验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出现的安全 问题并非突出矛盾,因而常被忽视。人们对安全工作 的本质认识不足、重视度不高,对安全管理全生命周期 中的各个环节缺乏系统思考,最终形成: ① 实验教师 和学生安全 意 识 薄 弱、安 全 知 识 缺 乏、实 验 操 作 不 规 范[2]; ② 实验室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不到位、安 全措施未落实; ③ 少数安全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应急处理能力差等不利状况,给实验室安全管理留下 了隐患。 2. 2 安全管理制度可操作性不强
高校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偏重于能带来效益的 投入,大量资源被配置到科研领域,对实验室安全的整 体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 ① 实验室建设跟不上招生 扩张速度,实验用房紧张,室内拥挤,设备安全操作距 离不够,甚至安全通道被堵塞[5]; ② 消防设施配备不 足,部分现有设施因陈旧不能使用,线路老化、火灾隐 患多[6]; ③ 环保设施不能满足要求,通风排气系统和 废液处理系统不完善[7]; ④ 缺乏应急动力供应系统。 2. 5 危险化学品管理欠规范
HUANG Kun, LI Yan-qi ( Laboratory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Office,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Tianjin 300222,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construct a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model for university laboratory safety,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s for all universities,and enable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to achieve a high level,this article elaborates the cause of laboratory safety issues and the current strategy of universities,and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management model in the realistic background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hool scale. Followed by combination of literature summarized and practice research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it has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a strategy system which consists of strengthening the safety education; improving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hardware facilities;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waste disposal; and enhancing multi campus laboratory planning. Finally,it indicates that building information platform to achieve standardization and efficient management is the important focal point and development trend for improving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level. Key words: university laboratories; safety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 management system; information plat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