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教程—管理讲义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第2讲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项目开发总结报告要对这个项目的开发过程进行总结, 并把所产生的文件作为附件
第2讲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第六阶段 运行与维护阶段
在运行和维护阶段,软件将在运行使用中不断地被维护, 根据新提出的需求进行必要而且可能的扩充和删改。
B厂
厂领导 生产部
操作员
班组
内 生产部
部
内
网 班组
部
网
操作员
第2讲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2.2.3 软件的开发方式
2.2.3.1 自主开发 2.2.3.2 委托开发 2.2.3.3 合作开发 2.2.3.4 购买现成软件 2.2.3.5 各种开发方式的比较
第2讲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2.2.3.方法
2.2.4.1 生命周期法 2.2.4.2 原型法 2.2.4.3 面向对象方法 2.2.4.4 软件元法
第2讲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2.2.4.1 生命周期法
就是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分阶段实现的软件开发方法, 是一种先整体后局部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也是迄今 为止开发方法中应用最普遍、最成熟的一种。
客户机
中间件
客户端应用程序
(用VB、VC++、PB、 DELPHI、Java等平台 开发)
ODBC、BDE、ADO
数据库服务器
Oracle、SQLServer、 Sybase、Interbase、DB2、
Dbase、Access、Foxpro
第2讲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2.2.2.1 C/S两层结构案例
基本思想是: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将整 个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划分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阶段, 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地对 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信
企业多种应用信息系统的功能。
息
系
Extranet
统
的
技
术
基
础
管 理
第三节 数据库技术基础
信
息
系 一、数据库技术概述
统
(一)数据库的几个基本概念
第
二
章
数据 数据处理
管
理
信 数据库
息
计算机系统 数据库
系
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
用户
系统
的
技
术
基
础
管
理 信
第三节 数据库技术基础
息
系
统 数据库系统是由计算机系统、数据库、数据
02080101 张三 …… ……
男 ……
1982.7 ……
信息1 班
北京
…… ……
的
技
术
基
础
管
理
信 息
第三节 数据库技术基础
系 统
关系模型特点:
1、关系模型的概念单一
第 二
2、关系是规范化关系
章 3、易于理解,操作直接、方便
管 理 信 息 系 统 的 技 术 基 础
管 理
第三节 数据库技术基础
第二节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息
系
统 四、Internet和Intranet
Internet
第
二
Intranet
章
Intranet一词来源于Intra和Network,可以把Intranet理解为
管
企业内部的Internet,一般称为企业内部网。除了具有Internet
理
已有的各种功能之外, Intranet最重要的特点是网络安全功能和
管理信息系统第2讲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 小型机 – 可以满足部门性的需求,供小型企事业单位使用,典型产品有IBM-AS/400 ,DEC-VAX系列,国产太级
• 工作站 – 用于特殊的专业领域,例如图象处理和辅助设计等。 典型产品有HPAPOLLO,SUN工作站等。
– (1) 物理分布距离 – (2) 流量 – (3) 响应时间 – (4) 安全 – (4) 成本
• MIS应用的特征
– 大量的组织内部业务处理集中在本地 – 远端的服务请求比较简单
2020/7/17
主讲: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
MIS应用的典型结构体系
• 一些需要用WEB处理的,满足大多数 访问者请求的功能界面(如信息发布 查询界面)采用B/S结构。
2020/7/17
主讲: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
本章主要内容
• 信息技术概述(1学时)
– 现代信息技术 – 信息系统中的信息技术
• 信息系统的软硬件环境(1学时)
– 硬件环境 – 软件环境 – 网络通信环境
• 信息系统的数据基础(1学时)
– 文件组织 – 数据库技术
2020系
• 第二代 晶体管时代(1958-1965) – 变集中处理为分级处理,浮点运算、高级语言
• 第三代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时代(1965-1970) – 存储容量大,运算速度快,几十至几百万次/秒
• 第四代 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1971至今) – 向大型机和微型机两个方向发展
• 现代计算机发展方向 – 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
主讲: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
计算机系统功能
信息管理系统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信息系统的风险管理策略
风险识别
定期评估系统面临的威胁和漏洞,识别潜在 的安全风险。
风险评估
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量化和定性评估,确定 其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风险处理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强 安全防护、接受风险、转移风险等。
风险监控和报告
持续监控系统的安全状态和风险状况,及时 向管理层报告重大风险事件。
信息管理系统第三章管理信 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 引言 •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 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 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与风险管理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阐述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本章旨在介绍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库和网 络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管理信息是实施管理控制的依据:在管理控制中,以信息来控制整个生产过程 ,使计划达到预期的目标。控制系统里的反馈装置把给定的信息同真实的信息 进行比较,发现偏差及时调节。根据信息的反馈对组织的活动进行实时的调整 和控制。
• 管理信息是联系组织内外的纽带:企业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既有内部的 联系又有外部的联系。企业与外部的联系范围很广,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 不仅直接提高经济效益,还要提高社会效益。
应用软件
如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 件等,用于满足特定需求。
编程语言与工具
如Java、Python等编程语 言和集成开发环境 (IDE),用于开发软件。
计算机网络技术
局域网(LAN)
连接局部范围内的计算机,如 家庭或办公室网络。
广域网(WAN)
连接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 如互联网。
网络协议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管理信息系统 网络体系结构
文件服务器/工作站结构 文件服务器结构——NETWARE 选用一台容量大,磁盘访问速度快的机器作为文件服务器,其目的是为工作站保存大量的文件以便共享。 该结构网络中各工作站不能相互访问,只能通过服务器间接交换数据,服务器可以作为工作站的逻辑盘 服务器的磁盘采用智能化管理模式,统一对工作站的文件访问进行最短路径访问。
优点:结构简单,扩展方便 缺点:单点故障可能会影响全网
管理信息系统 网状结构
优点:扩展方便 缺点:冗余太多
管理信息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照应用范围和应用方式分类 1.局域网(LAN)。 局域网指传输距离在0.1-10km,传送速率在lMb/s~10Mb/s的范围较小的一种网络。 2.广域网(WAN)。 广域网是局域网的扩展。广域网一般由相距较远的局域网经由公共电信网络互连而成,数据传输速率一般在1.2kbps~1.554Mbps,传输距离可遍及全球。 3.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综合业务数字网是一种能在一个网络内传送多种业务信息的网络,包括数据、图像、语音、文字等,能够满足一个单位的日常业务中的网络应用需要。 4.Internet。 Internet即"因特网",是最大的国际互连网。
代码
直径指针1
直径指针2
直径
长存量
直径
长度指针1
长度指针2
长度
单价
库存量
长度
单价
库存量
长度
单价
库存量
是为了某一特定目的而形成的同类记录的集合 记录是文件中数据组织的基本单位 数据项是数据处理的最小单位 记录中能唯一标识该记录的数据项称为主键 可能其他能够鉴别记录的数据项为副键 主副键统称鉴别键,用来鉴别和搜索记录
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信息管理系统》PPT课件

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3.2.1 计算机数据管理的发展
(三)数据库管理阶段
★ 背景 ■ 计算机管理的数据量大,关系复杂,共享性要求强
(多种应用、不同语言共享数据) ■ 外存有了大容量磁盘,光盘 ■ 软件价格上升,硬件价格下降,编制和维护软件及 应用程序成本相对增加,其中维护的成本更高,力求降低
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3.2.1 计算机数据管理的发展
(二)文件管理阶段
★ 特点 ■ 系统提供一定的数据管理功能 支持对文件的基本操作(增、删、改、查等), 用户程序不必考虑物理细节 数据的存取基本上以记录为单位 ■ 数据仍是面向应用的 一个数据文件对应一个或几个用户程序 ■ 数据与程序有一定的独立性 文件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由系统进行转换,数 据在存储上的改变不一定反映在程序上
主要 元件
电子管
软件 机器语言和 特征 汇编语言
应用 领域
军事和科研部门
第二代 1958—1964年 晶体管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工程设计、 数据处理
第三代 1965—1969年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操作系统逐步成熟、 结构化程序设计
文字处理、企业管理、 自动控制
第四代
1970年至今 大规模、超大规模 集成电路
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文件结构与 数据库结构 的比较
(a)面向文件的信息系统
客户 记录
工资 记录
雇员 记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库存 记录
销售 记录
客户服 务部门
工资 部门
人事 部门
(b)面向数据库的信息系统
客户服 务部门
工资 部门
集成的 数据库
(管理信息系统)第3章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基础

软件技术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软件,为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基础运行环境。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 、Linux等。
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存储、管理和检索数据,为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 Oracle、MySQL等。
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为特定业务需求开发的软件,如财务管理软件、供应链管理软件等。应用软件的发展丰富了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
详细描述
原型法在系统开发初期就强调用户需求的获取和 确认,通过快速构建原型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在 迭代开发过程中,不断对原型进行修改和完善, 最终形成稳定的系统。
详细描述
原型法采用现代软件开发工具和技术,能够快速 构建出具有基本功能的系统原型,缩短开发周期 ,提高开发效率。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
• 总结词:面向对象开发方法是一种基于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将数据和操作封 装在对象中,通过对象之间的交互来实现系统的功能。
管理信息系统 第3章 管理信息系 统技术基础
目录
• 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 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基础 •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 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与影响 • 管理信息系统安全与保护
01 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定义与功能
定义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个利用计算机软硬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 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的人机系统,用于辅助 组织的管理、运营和决策。
电子商务(EC)系统
总结词
EC系统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商务平台, 通过在线销售和营销,拓展企业业务和 市场。
VS
详细描述
EC系统提供在线购物、支付、物流配送 等功能,帮助企业拓展业务和市场。通过 EC系统,企业能够更好地管理在线销售 和营销活动,提高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 同时,EC系统还能够提高企业的品牌形 象和市场知名度。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第三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第一节 信息技术概述学习目的:1.了解计算机硬件技术、软件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是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2.了解以上技术主要包括的内容。
内容提要:1.介绍计算机硬件发展及应用。
2.介绍计算机软件组成及操作系统和数据库。
3.介绍数据通信系统构成。
信息技术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只有把信息技术与管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本章将重点介绍有关管理信息系统所涉及到的技术。
信息技术是一个外延很广的概念。
一般地,信息技术是计算机硬件技术、软件技术及通信技术的总称。
一.[计算机硬件技术]计算机技术是指计算机硬件技术。
自从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以来,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代即50年代真空电子管计算机、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的晶体管计算机、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的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及70年代末至今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
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应用领域得到迅速膨胀,如字处理、决策支持、数据库管理、绘图、通信、工程、教育以及娱乐等无处没有计算机的影子。
二.[计算机软件技术]软件技术就是研究计算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及其所依赖的基础理论(如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等)和基本方法(如系统开发方法等)。
系统软件是指为管理、控制和维护计算机及外设,以及提供计算机与用户界面等的软件。
如操作系统 (OS)、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各种语言编译系统等。
应用软件是指面向用户的、为用户服务的软件如科学计算类软件、数据处理类软件、辅助设计类软件等。
操作系统是最基本的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具备两大功能:1.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OS的首要功能就是通过CPU(中央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及作业管理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调度与分配,改善资源的共享和利用状况,最大限度地提高计算机在单位时间内处理工作的能力。
2.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使用未配置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裸机"),用户要面对的是难懂的机器指令,配上OS后用户面对的是操作方便、服务周到的操作系统软件,从而明显地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