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运用midas_Building进行超限分析基本流程指导书
武汉某超限高层住宅结构抗震分析设计

第50卷增刊建筑结构Vol.50 S2武汉某超限高层住宅结构抗震分析设计曹源,李智明(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武汉430000)[摘要] 武汉某住宅超限高层项目结构高度138.3m,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形式,剪力墙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框架柱为钢管混凝土柱,属于B级高度建筑,存在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穿层柱等多项不规则项。
利用YJK、MIDAS Builiding、SAUSAGE等计算软件对结构进行小震弹性分析、小震弹性时程分析、中大震等效弹性分析、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并补充了弱连接处楼板抗震性能化设计以及穿层柱屈曲分析。
计算结果满足规范要求,可供同类工程设计参考。
[关键词] 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管混凝土柱;性能化设计;楼板损伤分析;穿层柱屈曲分析中图分类号:TU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48X(2020)S2-0234-05Seismic analysis and design of a high-rise residential structure in WuhanCAO Yuan, LI Zhiming(CITIC General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Wuhan 430000, China)Abstract: The structural height of a high-rise residential project in Wuhan is 138.3m. It is a frame-shear wall structure, the shear wall is a reinforced concrete shear wall and the column is a steel tube concrete column, which belongs to the B-level height building.There are a number of irregularities such as torsion irregularities, uneven irregularities, and through-layer pillars.This article uses YJK, MIDAS Builiding, SAUSAGE and other calculation software to perform small earthquake elastic analysis, small earthquake elastic time history analysis, medium and large earthquake equivalent elastic analysis, large earthquake elastoplastic time history analysis, and supplements for weak earthquakes.This article uses YJK, MIDAS Builiding, SAUSAGE and other calculation software to perform small earthquake elastic analysis, small earthquake elastic time history analysis, medium and large earthquake equivalent elastic analysis, large earthquake elastoplastic time history analysis. It also supplements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design of the floor slab at the weak connection and the buckling analysis of the through-story column. The calculation result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pecification and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similar engineering design.Keywords:frame-shear wall structure;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column; performance-based design; floor damage analysis; buckling analysis of stratified column1工程概况本项目总建筑面积13.59万m2,包含10栋办公楼、1栋商业建筑及1栋住宅。
02(4)-midas Building 详细分析、楼板分析初级例题跟随操作

序内部会根据发生的裂缝重新计算楼板
的有效刚度,并通过迭代计算确定最终
2
的有效刚度,用该刚度计算长期挠度
值。.
3
4 5
5 建筑大师培训例题集
04 Step
查看楼板弯矩
1.点击详细分析 > 楼板设计 > 内力
2. 选择荷载工况/荷载组合
1
选择“最大”
3. 楼板内力选项
选择“构件”
注意
选择构件时,在楼板支座输出绕支座的 单位长度弯矩(kN∙m/m)的最大值,在跨 中输出配筋方向的单位长度正弯矩值。 有关跨中配筋方向的说明参见在线帮助 手册中的说明。
选择“最大” 3. 楼板挠度选项
选择“构件” 4. 楼板挠度结果
选择“弹性挠度”
注意
选择构件时将以楼板为单位输出各楼板 的最大挠度值。
5.点击适用 6. 楼板挠度选项
选择“单元” 7.点击旋转( ) 8.点击适用 9. 楼板挠度结果
选择“长期挠度” 10.楼板挠度选项
选择“构件” 11.点击适用
注意
详细分析功能中长期挠度的计算方法: 当楼板的计算弯矩大于楼板的抗裂弯矩 时将对发生裂缝的楼板单元的抗弯刚度 进行折减,并通过迭代计算得到收敛的 抗弯刚度,用最终的刚度值计算挠度。 一般来说长期挠度会大于弹性挠度值。
一般分析中提供的楼板长期挠度是根据 混凝土设计规范中的方法计算的刚度计 算的挠度。
2. 选择详细分析设计的楼层
1
选择塔2:15F
3. 楼板细分尺寸
输入1m
4. 选择荷载工况
选择风荷载、水平地震作用
5. 选择长期挠度
6. 点击运行分析和设计
注意
选择风荷载、地震作用时楼板分析中将 导入整体分析中的风荷载、地震作用的 位移分析结果,将其作为强制位移加到 楼板分析模型中。
迈达斯教程及使用手册

迈达斯教程及使用手册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01-材料的定义通过演示介绍在程序中材料定义的三种方法。
1、通过调用数据库中已有材料数据定义——示范预应力钢筋材料定义。
2、通过自定义方式来定义——示范混凝土材料定义。
3、通过导入其他模型已经定义好的材料——示范钢材定义。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来定义材料,操作顺序都可以按下列步骤来执行:选择设计材料类型(钢材、混凝土、组合材料、自定义)→选择的规范→选择相应规范数据库中材料。
对于自定义材料,需要输入各种控制参数的数据,包括弹性模量、泊松比、线膨胀系数、容重等。
02-时间依存材料特性定义我们通常所说的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特性、混凝土强度随时间变化特性在程序里统称为时间依存材料特性。
定义混凝土时间依存材料特性分三步骤操作:1、定义时间依存特性函数(包括收缩徐变函数,强度发展函数)(图1,图2);2、将定义的时间依存特性函数与相应的材料连接(图3);3、修改时间依存材料特性值(构件理论厚度或体积与表面积比)(图4);钢材规范混凝土规范图1 材料定义对话框图1 收缩徐变函数定义混凝土时间依存材料特性时注意事项:1)、定义时间依存特性函数时,混凝土的强度要输入混凝土的标号强度;2)、在定义收缩徐变函数时构件理论厚度可以仅输入一个非负数,在建立模型后通过程序自动计算来计算构件的真实理论厚度; 3)、混凝土开始收缩时的材龄在收缩徐变函数定义中指定,加载时的混凝土材龄在施工阶段定义中指定(等于单元激活时材龄+荷载施加时间);4)、修改单元时间依存材料特性值时要对所有考虑收缩徐变特性的混凝土构件修改其构件理论厚度计算值。
计算公式中的a 代表在空心截面在构件理论厚度计算时,空心部分截面周长对构件与大气接触的周边长度计算的影响系数;5)、当收缩徐变系数不按规范计算取值时,可以通过自定义收缩徐变函数来定义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特性;6)、如果在施工阶段荷载中定义了施工阶段徐变系数,那么在施工阶段分析中将按施工阶段荷载中定义的徐变系数来计算。
迈达斯教程及使用手册

01-材料的定义通过演示介绍在程序中材料定义的三种方法。
1、通过调用数据库中已有材料数据定义——示范预应力钢筋材料定义。
2、通过自定义方式来定义——示范混凝土材料定义。
3、通过导入其他模型已经定义好的材料——示范钢材定义。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来定义材料,操作顺序都可以按下列步骤来执行:选择设计材料类型(钢材、混凝土、组合材料、自定义)→选择的规范→选择相应规范数据库中材料。
对于自定义材料,需要输入各种控制参数的数据,包括弹性模量、泊松比、线膨胀系数、容重等。
02-时间依存材料特性定义我们通常所说的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特性、混凝土强度随时间变化特性在程序里统称为时间依存材料特性。
定义混凝土时间依存材料特性分三步骤操作:1、定义时间依存特性函数(包括收缩徐变函数,强度发展函数)(图1,图2);2、将定义的时间依存特性函数与相应的材料连接(图3);3、修改时间依存材料特性值(构件理论厚度或体积与表面积比)(图4);钢材规范混凝土规范图1 材料定义对话框图1 收缩徐变函数定义混凝土时间依存材料特性时注意事项:1)、定义时间依存特性函数时,混凝土的强度要输入混凝土的标号强度;2)、在定义收缩徐变函数时构件理论厚度可以仅输入一个非负数,在建立模型后通过程序自动计算来计算构件的真实理论厚度;3)、混凝土开始收缩时的材龄在收缩徐变函数定义中指定,加载时的混凝土材龄在施工阶段定义中指定(等于单元激活时材龄+荷载施加时间);4)、修改单元时间依存材料特性值时要对所有考虑收缩徐变特性的混凝土构件修改其构件理论厚度计算值。
计算公式中的a 代表在空心截面在构件理论厚度计算时,空心部分截面周长对构件与大气接触的周边长度计算的影响系数;5)、当收缩徐变系数不按规范计算取值时,可以通过自定义收缩徐变函数来定义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特性;6)、如果在施工阶段荷载中定义了施工阶段徐变系数,那么在施工阶段分析中将按施工阶段荷载中定义的徐变系数来计算。
Midas Building超限报告.ver20130122

Midas building 弹塑性分析报告Ver.20130123By COok目录一工程算例简介二小震分析对比三building大震弹塑性分析四building弹塑性分析效率一工程算例简介本工程算例共2层地下室,底板面标高为-6.5m;地面以上12层,首层层高为5.4m,标准层层高为4.0m,地面以上总高度为46.9米,建筑物顶部一层将两个塔楼连接,形成连体结构。
在连体结构底部设置4.45米高度钢桁架2榀,支撑在两个塔楼之间。
本工程设防烈度为7度(0.1g),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Ⅲ类。
标准层图见图1~3,轴侧图见图4。
图1 地下室标准层图2 标准层一图3标准层二图4 三维轴侧图二小震分析对比分别采用SATWE和Building 2个不同力学模型的程序对结构进行对比计算,判断结构计算模型的合理性。
1)周期对比2) 层质量对比注:building在计算周期时未勾选统计地下室质量。
三building 大震弹塑性分析1) 大震采用的地震波2)自动梁柱塑性铰定义、剪力墙纤维单元定义3)非线性时程荷载分析工况设置初始重力荷载采用1DL+0.5LL,地震波选取TH7TG040(1985,llo_10_m)地震波,X单向加载,地震波时长42.25s,时间增幅为0.005s,阻尼矩阵采用瑞利阻尼,由程序自算得到。
4)大震弹塑性分析结果①基底剪力对比大震X向时程分析一层剪力为25327.9kN,小震X向一层剪力为8217kN,大震剪力是小震的3.08倍。
②层间位移角对比③典型梁构件滞回曲线(M-θ)典型柱滞回曲线(N-M相关曲线)④柱极限状态⑤梁绞状态⑥墙绞状态四building弹塑性分析效率本工程算例共14层,高57.85米。
梁塑性铰考虑了弯矩绞和剪切绞,柱塑性铰考虑了轴力,剪力以及弯矩绞,墙采用纤维划分单元竖向共划分5份,水平向划分为3份纤维。
计算分析时中间数据占用硬盘空间超过110G以上,整条地震波运算时间大概为13小时左右,分析完成后提取结果信息时间超过12小时,其中内存占用一直保持在30G以上,CPU占用在30%以上,最终结果保存了26.6G。
midas Building在软件校核中的使用攻略

midas Building 第三代结构设计软件
2- 对比模型的调整流程
模型一致性的调整 常见问题三:刚性杆的定义
操作步骤:
1. 树形菜单双击选择刚性杆截面后点击F2激活; 2. 每次选择刚性杆的两节点,将其定义为刚接,将激活的所有的刚性杆都进行定义; 3. 双击树形菜单刚性杆截面,点击Delete键进行删除。
midas Building 第三代结构设计软件
1- 模型导入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模型导入的常见问题: 问常题一见:导点击入“错楼误层定判义断”按钮时,弹出“楼层定义”的对话框,对话框中没有楼
层数据。
原因:在STAWE中没有分析设计,楼层数据无法进行读 入。
解决方法: 1. 在STAWE中进行分析设计,再进行PM-SAP-8的相关 操作; 2. 直接手动输入楼层数据。
midas Building 第三代结构设计软件
目录
1 模型的导入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2 对比模型的调整流程 3 调整参数的设置对结果的影响 4 软件处理差异化的总结 5 结果对比工具的使用
midas Building的基本操作入门指导
midas Building 第三代结构设计软件
1- 模型导入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模型导入的基本流程
将墙厚度内的小剪力墙进行合并统计
将梁宽度内的小段梁进行合并统计
midas Building的基本操作入门指导
midas Building 第三代结构设计软件
2- 对比模型的调整流程
模型一致性的调整
常见问题一:构件丢失的情况,悬挑板丢失。
在PMCAD中建模的悬挑板,在PMSAP中生成模型时丢失,导致导入到 Building中也丢失了。
迈达斯教程及使用手册

迈达斯教程及使用手册【前言】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迅速发展,计算机应用软件也越来越普及。
然而,有时候对于一些陌生的软件,我们却难以熟悉和掌握。
这时候,教程和使用手册就显得尤为重要。
【正文】一、迈达斯简介迈达斯作为一款有限元分析软件,具有计算精度高、功能齐全、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迈达斯适用于结构力学分析、地震工程分析、流体力学分析、多体系统动力学分析、声学分析和热传导分析等领域。
二、迈达斯教程1、基础教程对于初学者,或者对迈达斯不太了解的用户,可以通过迈达斯官网提供的基础教程来入门。
这些教程包括:简单板件的建模与分析、简单空间框架的建模与分析、简单平面杆件的建模与分析等内容。
通过这些教程的学习,用户可以了解迈达斯的基础使用方法,实现简单的计算。
2、进阶教程对于需要进行深度分析的用户,可以通过进阶教程来提升实践能力。
这些教程包括:地震分析、二维和三维渗流分析、热应力分析、随机振动分析等内容。
通过这些教程的学习,用户可以掌握迈达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为实际问题的分析提供有力的支持。
3、高级教程对于想要成为迈达斯专家的用户,可以通过高级教程来深入了解软件内部原理和核心算法。
这些教程包括:接口应力及三维准直线材料的塑性模型、块体程序、业余自由节点法和含椭球形空腔的静液压问题等内容。
通过这些教程的学习,用户可以掌握更高级别的领域应用。
三、迈达斯使用手册1、建模入门在使用迈达斯进行结构分析时,首先需要进行建模和网格划分。
迈达斯使用手册提供了建模基础、几何体的定义、网格划分等相关知识,帮助用户快速上手建模。
2、材料和参数设置在迈达斯中,不同的材料和参数设置会对计算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使用手册详细介绍了迈达斯中各种材料和参数的设置方法,帮助用户实现精确计算。
3、分析方法和后处理在完成建模和参数设置后,需要进行相应的分析和后处理。
使用手册详细介绍了线性和非线性分析方法、动力学分析、后处理结果的展示与分析、图形用户界面等等。
Midas说明书

一: 操作步骤:1: 执行PM正常操作退出;2: 接力PMSAP8 –空间结构建模及分析(普及版)3: 进入PMSAP后需输入工程名,目前限制的工程名是“TEST”4: 进入PMSAP后选择菜单—“导入PM平面模型”5: 点击菜单后弹出如下对话框:(1)读取PM楼面导荷载结果,会将板荷载转换为梁/墙荷载(2)不读取的话,会直接转换PM里的楼面荷载6: 读取PM模型后执行菜单:7> 在PKPM工程文件夹下增加一个文件:文件名: “FloorInfo.Txt”格式如下:*Ground-5.8*FLOOR;FloorNum , Height1, 42, 4………………………..8> 运行转换程序,选择文件夹进行转换二:限制条件1>不支持任意多变形截面及截面102>截面9会被转换为截面23>截面25会被转换为截面154>截面1如果采用钢材的话会被转换为混凝土材料,需用户重新设定5>截面4会被转换为截面36>C型为正值时开口方向会与PKPM相反7>CR型都会被转换为对称截面8>PMSAP无法读入多塔信息里设置的各层层高?9>不支持越层构件,支持层间构件10>弧构件会被转为直构件11>楼板的标高升降无法读取,厚度为0的板会被转换为虚板(厚度100)12>楼板类型转换为刚性,需用户自行设置13>不支持楼板的局部洞口转换14>支撑在PMSPA导出时变成了柱!!(增加自动判断支撑的功能??)15>柱有可能在PMCAD转到PMSAP中时由层间构件被切割成2段柱16>PMSAP中的墙荷载值导出的有问题?(主要是局部梯形荷载,局部均布荷载两个类型有端荷载值有问题, 都变成了三角形) 但幸运的似乎一般板折算到墙上的荷载都为满布的梯形荷载17>悬挑板无法传递到PMSAP中(包括纯悬挑板与非纯悬挑板)18>注意SRC截面转换后直接分析的话可能会提示弹性模量不正确,应该是Building导入的一个Bug,在编辑截面的对话框下确认下此截面的弹性模量即可.三:分析结果对比(PM倒荷)南北九楼对比(王工)注:PKPM混凝土容重取为25 ,Building地面加速度取10总质量误差0.5%梁丽娉020——61133618——501Lianglp@QQ:286236291四:板荷载读取对比PKPM第二标准层(恒载):五: 工程实例比较混凝土容重25; 其余默认读取PM楼面荷载, Building导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midas Building进行超限分析基本流程指 * 导 * 书初稿:王明校对:李法冰审核:卫江华审定:陈德良(2012.12版)目录1 运用midas进行超限分析基本流程简介 (3)2 反应谱分析、设计基本流程及要点 (4)2.1 概述 (4)2.2 基本流程 (4)2.3 反应谱分析要点及注意事项 (5)3 弹性时程分析基本流程及要点 (10)3.1 概述 (10)3.2 基本操作及要点 (10)4 静力/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基本流程及要点 (15)4.1 概述 (15)4.2弹塑性分析基本流程 (16)4.3静力弹塑性分析要点 (16)4.4动力弹塑性分析要点 (20)5 相关补充分析与计算 (21)5.1 温差工况分析 (21)5.2 楼板详细分析 (23)5.3 转换结构分析 (24)5.4 舒适度分析 (25)5.5 工程量统计 (26)6 主要附件一览表 (29)7 主要参考文献 (30)1 运用midas 进行超限分析基本流程简介midas building/Gen 在超限分析流程中应用的主要环节可见如下示意图1.1。
图1.1 超限分析基本流程示意图注:1.图中黄色框选内容为可运用midas Building/Gen 进行分析主要内容。
或大震2 反应谱分析、设计基本流程及要点2.1 概述反应谱分析是抗震设计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反应谱分析中需要定义设计反应谱、振型组合方法、地震作用方向等数据。
设计规范一般考虑地震强度和远近的影响、建筑的重要性等综合因素提供了设计反应谱函数。
2.2 基本流程图2.2.1 运用midas Building 进行反应谱分析基本流程图注:1. 实际工程中基本以PKPM 导入为主,已进行过的数十个分析显示:模型中构件与荷载能够完全准确导入,但所有参数需要重新定义,具体导入过程详见[附件一]。
若导入ETABS 模型,出错较多,可尝试通过广厦或盈建科二次转换;2. 若仅进行反应谱阶段分析,则无需进行设计(浪费时间);3. 本过程参数调整阶段基本流程见下图2.2.2。
图2.2.2 参数调整基本流程图2.3 反应谱分析要点及注意事项[1结构→标准层与楼层]进行“设计”阶段时,需定义为“弹性板”;进行“楼板详细分析”时,依需要定义为弹性膜或弹性板(主要区别为是否考虑整体计算得出的板边界位移参与分析)。
[1结构→标准层与楼层→定义材料]类似于通用有限元软件,可自主定义材料属性,程序默认为各材料的标准属性。
图2.3.1 材料属性定义[1结构→标准层与楼层→地下室信息]图2.3.2 地下室信息定义去除GB 方可修改按需定义容重只能完全嵌固或完全自由如需要定义周侧土体对于结构抗侧抗度的影响,可在结构外围设置固定点,并拉以弹簧模拟边界条件,其刚度K值与PKPM地下室信息所填m的换算关系详见[附件二]。
[1结构→楼层材料]若按需定义了各楼层材料等级并“自动生成”信息后,构件强度信息显示并未修改,则可以通过“构件信息列表”手动修改。
点取生成列表图2.3.3 获取构件列表方式[1结构→模型主控]类似于通用有限元软件,各类构件网格划分可自主定义,尤其对于转换结构或错层结构,可细化转换梁或其上所抬剪力墙的网格尺寸。
弹塑性分析时,需要考察更加明确的损伤情况,也需要在此进行细化(注意区别于墙元纤维划分)。
图2.3.4 网格尺寸定义[1结构→模型主控→对墙洞口连梁的处理]依据跨高比确定连梁的计算方式(杆单元或墙元)可自主定义,一般采用程序默认方式(可参考文献[12])。
图2.3.5 强弱连梁跨高比界限定义[2构架→楼梯板]可实现考虑楼梯参与整体结构的分析,在三维视图中分别建立相应梯柱、梯梁并拉设楼梯斜板与休息平台,计算中梯梁与梯柱以杆单元计算,板类构件则以板单元计算(PKPM中梯板以宽扁梁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基本失真超筋)。
[3荷载→荷载控制]荷载控制与Setwe参数设置基本一致,个别不同见下图。
设置升降温差即可生成温度作用工况,作为超高结构补充分析。
图2.3.6 荷载控制参数设置[2分析设计→控制信息→特征值分析]特征值分析是分析结构固有振动特性的分析方法,是反应谱分析和振型分解时程分析的必要前提。
其中,兰佐斯法的计算速度快,适合大型工程;子空间迭代计算比较稳定,适合各类工程文献[3]。
可定义质量参与系数,程序自动选取振型数。
1 考虑竖向地震作用;2 考察长悬挑竖向自振频率时,选取Z方向。
图2.3.7 特征值分析参数设置[2分析设计→控制信息→调整信息]可以对结构整体或分类构件设置实配钢筋/计算配筋参数,主要影响:1计算梁、板构件的挠度和裂缝宽度(文献[15]7.1节、7.2节);2对于9度设防结构及一级框架结构,用于地震作用下框架梁和连梁端部剪力基框架柱端弯矩和剪力的调整系数的计算(文献[1]6.2节, 文献[2]6.2节);3弹塑性分析时,计算塑性铰特性值;4后续含钢量统计。
图2.3.8 超配系数系数设置3 弹性时程分析基本流程及要点3.1 概述《抗规》5.1.2-3[1]: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甲类建筑和表5.1.2-1所列高度范围的高层建筑,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补充分析,地震波选取内容(略);《抗规》5.1.2-5[1]:(内容略)《高规》4.3.4-3[2]:7~9度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下列情况应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补充分析(是对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的补充):1) 甲类高层建筑结构;2) 表4.3.4所列的乙、丙类高层建筑结构(高度超限均属此类);3) 不满足本规程第3.5.2~3.5.6条(竖向不规则)规定的高层建筑结构;4) 本规程第10章规定的复杂高层建筑结构。
3.2 基本操作及要点弹性时程分析基本流程见下图3.2.1。
图3.2.1 弹性时程分析基本流程图注:1 详见第二章内容;2 详见技术要点。
[要点1-地震波选取]弹性时程分析作补充计算时,时程曲线的基本要求见下表3.2.1。
此处“补充计算”指对“主要计算“的补充,着重是对底部剪力、楼层剪力和层间位移角的比较,当时程分析法的计算结果大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相关部位的构件内力和配筋应进行相应调整(实际工程中可进行包络设计)[12]。
包络设计方法:目前,结构设计软件(Setwe 、midas Building等)基本不具备弹性时程分析的后续配筋设计功能,因此,当按时程分析法计算的结构底部剪力(三条计算结果的包络值或七条时程曲线计算结果的平均值)大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计算结果(但不大于120%)时,可将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乘以相应的放大系数(时程分析包络值/振型分解反应谱值),使两种方法的结构底部剪力大致相当,然后,取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计算结果分析[12]。
表3.2.1时程曲线的基本要求(弹性时程分析)规范中“统计意义上相符”指:多组时程波的平均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所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相比,在对应于结构主要振型在周期点上相差不大于20%。
主要振型:周期最大的振型不一定是主振型,应检查其阵型的参与质量,采用弹性楼板模型计算值,应重新核查,避免由于局部振动造成振型数的不足[12]。
利用[荷载→地震波]可以非常方便选择较为适宜的地震波(即满足频谱特性、加速度峰值和持续时间)。
利用[结构→线弹性时程分析结果→检查地震荷载数据]可以非常方便进行设计谱与规范谱的比较。
注:PKPM地震波格式转换成Etabs/midas Building地震波格式处理、地震波处理小工具详见[附件三]。
第一次达到0.1GPA最后一次达到0.1GPAPGA图3.2.2 地震波选取一注:PGA为地震波峰值加速度值,EPA为有效峰值加速度值,具体等效计算过程详见文献[10]、[17]。
PGA代换所需加速度图3.2.3 地震波选取二图3.2.4 设计谱与规范谱对照图图3.2.5 世贸项目所选设计波反应谱与规范谱吻合较好生成对比数据,撰写报告非常方便[要点2-弹性时程分析工况定义]可按地震波步长倍数调整各振型阻尼比图3.2.4 弹性时程分析工况定义分析方法中振型分解法和直接积分法的选取:振型分解法结果的精度受到振型数量的影响。
振型分解法在大型结构的线弹性时程分析中非常高效实用,但是不适用于考虑材料非线性的动力弹塑性问题和包含消能减震装置的动力问题;直接积分法是将分析时间长度分割为多个微小的时间间隔,用数值积分方法解微小时间间隔的动力平衡方程的动力分析方法。
直接积分法可以解刚度和阻尼的非线性问题,但是随着分析步骤的增加,分析时间会较长。
选择直接积分时,程序提供瑞利阻尼(结构的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的线性组合)。
而选择质量因子和刚度因子的阻尼时,可自行输入各振型的阻尼比[3]。
[要点3-结果查看]计算结果主要考察底部剪力、楼层剪力和层间位移角,生成数据并与反应谱分析结果对比,下图为世贸项目6号楼反应谱分析与时程分析(X向层剪力对照图),吻合较好。
反应谱分析结果时程分析平均值4静力/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基本流程及要点4.1概述依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11.4、5.1.13条应对各类超限高层进行弹塑性分析。
表4.1.1 规范中静力与动力弹塑性分析选取原则[2]非线性动力分析方法可以认为是比较准确的的方法,但是分析时间较长,分析参数设置理论较多;静力分析方法虽然在反应结构动力特性方面有所不足,但是计算效率较高,操作简单,理论概念清晰。
静力与动力弹塑性分析基本区别见下表4.1.2。
表4.1.2 静力与动力弹塑性分析基本区别进行弹塑性分析的主要目的:1 通过对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和延性的判断进行性能设计(调整线弹性设计结果);2 通过小震、中震、大震分析结果的比较判断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和延性;3 通过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验算结构大震下的位移是否满足规范要求;4 通过出铰顺序判断“强柱弱梁”、通过铰类型判断“强剪弱弯”。
与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等)相比,midas Gen/Building省去了大量的建模工作量(三维几何模型的建立、钢筋的等效处理、接触关系的建立等),实配钢筋便于修改(绘图师模块),并且其后处理功能强大(文本数据齐全、图片界面友好等)。
4.2弹塑性分析基本流程图4.2.1 弹性时程分析基本流程图4.3静力弹塑性分析要点 4.3.1初始荷载施加图4.3.1 静力弹塑性荷载施加[说明1]:初始荷载为地震作用时(或前)结构所承受的有效荷载,一般取为1DL+0.5LL (中国规范中重力荷载代表值),FEMA (美国联邦应急委员会)-273取为1DL+0.25LL [9]。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11.4条-2:复杂结构应进行施工模拟分析,同施工阶段分析,多步骤分层加载1挠曲二阶效应或小P-Delta 效应2侧向力加载方式3应以施工全过程完成后的内力作为初始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