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及计划成本分配法

合集下载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计划成本分配法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计划成本分配法

原题:三、计划成本分配法:辅助生产费用计划分配法分配的特点是辅助生产费用先按计划成本进行分配,然后再将计划与实际成本差异对外作一次分配完成。

需要注意的是,按计划分配时是对包括辅助生产在内的所有部门,调整差异时只对除辅助生产以外部门进行。

(一)计划分配:1、供电车间:(1)机修车间应负担的电费:0.17×4000= 680(元)(2)一车间产品生产应负担的电费:0.17×18500=3145(元)(3)二车间产品生产应负担的电费:0.17×17000=2890(元)(4)一车间制造费用应负担的电费:0.17×1500=255(元)(5)二车间制造费用应负担的电费:0.17×1000=170(元)(6)管理费用应负担的电费:0.17×2000=340(元)(7)合计:680+3145+2890+255+170+340=7480(元)2、机修车间:(1)供电车间应负担的机修费:1.70×200=340(元)(2)一车间制造费用应负担的机修费:1.70×1800=3060(元)(3)二车间制造费用应负担的机修费:1.70×2100=3570(元)(4)管理费用应负担的电费:1.70×100=170(元)(5)合计:340+3060+3570+170=7140(元)3、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一车间产品3145——二车间产品2890——机修车间680——供电车间340制造费用——一车间3315——二车间3740管理费用510贷:生产成本——供电7480——机修7140(二)计算成本差异:1、供电车间:7040+340-7480=-100(元)2、机修车间:6720+680-7140=260(元)(三)差异调整:1、供电车间:(1)分配率:-100/40000=-0.0025(元/度)(2)一车间产品生产应负担的电费:-0.0025×18500=-46.25(元)(3)二车间产品生产应负担的电费:-0.0025×17000=-42. 50(元)(4)一车间制造费用应负担的电费:-0.0025×1500=-3.75(元)(5)二车间制造费用应负担的电费:-0.0025×1000=-2. 50(元)(6)管理费用应负担的电费:-0.0025×2000=-5. 00(元)2、机修车间:(1)分配率:260/4000=0.065(元/小时)(2)一车间制造费用应负担的机修费:0.065×1800=117.00(元)(3)二车间制造费用应负担的机修费:0.065×2100=136.50(元)(4)管理费用应负担的电费:0.065×100=6.50(元)3、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一车间产品——二车间产品制造费用——一车间113. 25——二车间134.00管理费用1.50贷:生产成本——供电——机修260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计划成本分配法)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生产成本——机修车间6720680 7140260 0。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5种分配方法 例题)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5种分配方法 例题)

如果企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得辅助生产车间,辅助车间除了为基本生产车间、管理部门等单位服务外,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也会相互提供劳务,这时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得辅助生产费用,不仅要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得受益单位进行分配,还应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分配,而且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得分配应先于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得单位与部门。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得方法有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与计划成本分配法等五种方法。

1、直接分配法直接分配法就是指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得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得各受益单位,而不考虑各辅助生产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得情况。

[例5-5]假定某企业有供水与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主要为企业基本生产车间与行政管理部门提供服务。

20 x x 年9 月供电车间本月发生得费用为7100元,供水车间本月发生得费用为32 361 元。

该企业辅助生产车间发生得间接费用直接记人"生产成本一一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未设置"燃料与动力"成本项目口各辅助生产车间提供得劳务及其消耗情况见表5-8 。

表5-8辅助生产车间提供得劳务统计表根据表5-8 得资料,首先计算辅助生产费用得分配率。

由于辅助生产车间内部相互提供得劳务不分配费用,在计算费用分配率时需将其她辅助生产车间得劳务耗用量从总供应量中扣除。

电费分配率=7100/(20950-3200)=0、40(元/度)水费分配率=32361 /(10596 -1350)=3、5(元/m3)其次,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如表5—9所示。

表5–9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借:制造费用36539管理费用2922贷:生产成本一一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供电车间7 100一一供水车间32361采用直接分配法,由于各辅助生产费用只对外分配,计算较为简单。

但当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数量差异较大时,会影响分配结果得正确性。

因此,这种方法只适用于辅助生产单位内部相互提供劳务不多得企业。

辅助生产费用四种分配方法

辅助生产费用四种分配方法

追加法某企业有供电和锅炉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主要为本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等服务,根据“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汇总的资料,供电车间本月发生费用为2000元,锅炉车间本月发生费用为1200元。

各辅助生产车间提供产品或劳务见表。

(追加法)受益单位耗电(度)耗气(吨)基本生产——甲产品4000 140基本生产——乙产品3000 80基本生产车间——一车间800 20基本生产车间——二车间500 20 供电车间100锅炉车间2000部门费用总额单位劳务总量分配率生-辅生-基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锅炉车间供电车间甲产品乙产品一车间二车间数量金额数量金额数量金额数量金额数量金额数量金额数量金额生-辅-供电2000 度12000.1667200333.4400666.8300500.180133.365083.35170283.39生-辅-锅炉1200 吨400 31030140 420 80 240 20 60 20 60 40 120生-辅-供电300 度10000.0300400120.000030090.00008024.00005015.000017051.0000分录如下:.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 333.40 (对内、对外一起分) —供电车间 300.00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086.80 —乙产品 740.10 制造费用—一车间 193.36 —二车间 143.35 管理费用 403.39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2000.00 —锅炉车间 1200.002.追加部分对外分: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75.58 —乙产品 178.90 制造费用—一车间 46.23 —二车间 37.23 管理费用 95.46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300.00 —锅炉车间 333.40一次交互分配法受益单位 耗电(度) 耗气(吨)基本生产——甲产品 4000 140 基本生产——乙产品 3000 80 基本生产车间——一车间 800 20 基本生产车间——二车间500 20 供电车间100生-辅-锅炉333.4吨 300 1.1113140 155.5867 80 88.9067 20 22.2267 20 22.2267 40 44.4533某企业有供电和锅炉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主要为本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等服务,根据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汇总的资料,供电车间本月发生费用为2000元,锅炉车间本月发生费用为1200元。

辅助生产费用计划成本分配法

辅助生产费用计划成本分配法

内容摘要
同样,对差额的调整,也是为了使成本分配更加合理,更加贴近实际。 最后,对于这个差额,我们不再需要按受益比例进行分摊。这就像画家放下画笔,让画作自然风 干,无需过多的修饰。这种简化核算的方式,使得整个成本分配过程更加直接,更加易于理解。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辅助生产费用的合理分配,还可以看到成本管理的艺术。计划 成本分配法不仅是一种科学的方法,更是一种美学的体现。
01 特点介绍
03 计算公式
目录
02 适用
特点介绍
特点介绍
只要有受益单位耗用辅助生产车间的产品或劳务量,便可进行分配。
适用
适用
适用于计划管理比较好,计划成本制定的比较准确的企业。
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受益单位应负担的(产品)劳务成本=耗用(产品)劳务的数量×该(产品)劳务计划单位成本某辅助 生产车间成本差异=该辅助生产车间实际总成本-该辅助生产车间计划总成本 辅助生产车间分配给某受益单位辅助生产费用=该受益单位耗用辅助生产车间产品或劳务数量× 计划单位成本 辅助生产车间实际成本=该辅助生产车间归集入帐的费用+该辅助生产车间耗用其他辅助生产车间 产品或劳务数量×其他辅助生产车间计划单位成本 辅助生产车间计划成本=该辅助生产车间提供产品或劳务总数×该辅助生产车间的计划单位成本 辅助生产车间成本差异=辅助生产车间实际成本-辅助生产车间计划成本 采用这种方法,企业、车间辅助生产费用实际成本比较稳定,计划成本比较准确作为前提条件, 否则就会影响分配结果的正确性。
感谢观看
辅助生产费用计划成本分配法
计算各受益单位应负担的辅助生产费用 的方法
内容摘要
以下是我为大家润色后的文章: 计划成本分配法,这是一种独特而富有深意的分配方式。它依照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 的计划单位成本,以及各受益单位的实际耗用量,以此来计算各受益单位应负担的辅助生产费用。 这就如同一位巧妙的艺术家,用成本的画笔描绘出一幅费用分配的精美画卷。 在辅助生产车间中,产品品和劳务数量描绘出一幅丰富多彩的画面。在这幅画面中,每一个受益单位都拥 有自己独特的色彩,它们在计划成本这只画笔的描绘下,显得格外鲜活。 而当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实际成本与按计划成本计算的分配额之间的差额出现时,这就如同画家 在画作完成后,用更深的颜色对某些细节进行修饰。这种修饰并非为了炫耀画家的技巧,而是为 了增加画面的深度和生动性。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方法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方法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方法(一)直接分配法(二)交互分配法步骤:Ⅰ.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费用的交互分配某辅助生产部门待分配费用=该部门提供的劳务总量某辅助生产部门应负担的费用=该部门接受的劳务量×费用分配率(交互分配)Ⅱ.将交互分配后的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费用对外进行分配计算公式:某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待分配费用总额=该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前待分配费用总额+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辅助待分配+交互转入费用-交互转出费用=该部门提供给辅助生产部门外的劳务总量某受益对象应负担的劳务费用=该受益对象耗用的劳务数量×辅助生产费用对外分配率第2步:对外分配根据交互分配后重新调整的辅助生产费用总额,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某辅助车间对外该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交互分配分配的费用总额=交互分配前的费用+转入的费用-转出的费用其他车间向本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本车间向其他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其他辅助车间的耗用量劳务总量待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单位成本(分配率)-(三)计划分配法步骤:Ⅰ.按预先制定的辅助生产劳务的计划成本计算各受益对象(包括辅助生产车间、部门)应分担的辅助生产费用某受益单位应负担的(产品)劳务成本=该耗用(产品)劳务的数量×该(产品)劳务计划单位成本Ⅱ.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提供的劳务总量×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各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与计划费用某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该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分配转入的费用Ⅲ.计算各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差异某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差异=该辅助生产车间实际总费用-该辅助生产车间计划总成本Ⅳ.将差异进行分配将差异分配到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或直接增加或冲减管理费用(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理论上应当再在各受益部门之间进行补充分配,但为了简化工作,可直接列入“管理费用”。

即:超支差异:借:管理费用贷:辅助生产成本节约差异:借:辅助生产成本贷:管理费用第1步:交互分配机修车间费用分配率=52000/2600=20(元/工时)供电车间费用分配率=76560/87000=0.88(元/度)机修车间耗用电费=7000×0.88=6160(元)供电车间耗用修理费=100×20=2000(元)第1步:交互分配交互分配的账务处理借: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6160—供电车间2000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2000—供电车间6160第2步:对外分配机修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52000+6160-2000=56160(元)供电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76560+2000-6160=72400(元)机修车间费用分配率=56160/(2600-100)=22.464(元/工时)供电车间费用分配率=72400/(87000-7000)=0.905(元/度)车间应承担的修理费=2100×22.464=47174.40(元)行政部门应承担的修理费=400×22.464=8985.60(元)甲产品应承担的电费=26000×0.905=23530(元)车间应承担的电费=35000×0.905=31675(元)行政部门应承担的电费=19000×0.905=17195(元)对外分配的账务处理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23530.00制造费用78849.40管理费用26180.60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56160.00—供电车间72400.001 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费用供电车间应承担的修理费=100×21=2100车间应承担的修理费=2100×21=44100行政部门应承担的修理费=400×21=8400机修车间应承担的电费=7000×0.92=6440甲产品应承担的电费=26000×0.92=23920车间应承担的电费=35000×0.92=32200行政部门应承担的电费=19000×0.92=17480借: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6440-供电车间2100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23920制造费用76300管理费用25880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54600-供电车间800402 求辅助生产成本差异机修车间实际费用=52000+6440=58440机修车间成本差异=58440-54600=3840供电车间实际费用=76560+2100=78660供电车间成本差异=78660-80040=-13803(1)直接记入“管理费用”(超支) 借:管理费用3840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3840 (节约)借:管理费用1380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1380【正确答案】:(1)分配本期费用。

辅助生产费用计划成本分配法

辅助生产费用计划成本分配法

辅助生产费用计划成本分配法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含作业及答案)如果企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助生产车间,辅助车间除了为基本生产车间、管理部门等单位服务外,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也会相互提供劳务,这时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不仅要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进行分配,还应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分配,而且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的分配应先于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单位和部门。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方法有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等五种方法。

1.直接分配法直接分配法是指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而不考虑各辅助生产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

[例5-5]假定某企业有供水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主要为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提供服务。

20 x x 年9 月供电车间本月发生的费用为7 100元,供水车间本月发生的费用为32 361 元。

该企业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间接费用直接记人生产成本一一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未设置燃料与动力成本项目口各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及其消耗情况见表5-8 。

表5-8 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统计表根据表5-8 的资料,首先计算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率。

由于辅助生产车间内部相互提供的劳务不分配费用,在计算费用分配率时需将其他辅助生产车间的劳务耗用量从总供应量中扣除。

电费分配率=7100/(20950-3200)=0.40(元/度) 水费分配率=32361 /(10596 -1350)=3.5(元/m3 ) 其次,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如表5—9所示。

表5 –9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36539 管理费用2922贷:生产成本一一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供电车间7 100一一供水车间32361采用直接分配法,由于各辅助生产费用只对外分配,计算较为简单。

但当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数量差异较大时,会影响分配结果的正确性。

《成本会计》-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成本会计》-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 4 500
17
任务一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2)对外分配:
借:制造费用—第一车间
282 349.83
—第二车间
242 650.17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454 500
—辅助生产成本—锅炉
70 500
18
任务一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交互分配后的 交互分配前 分配转入 分配转出 应对外分配费用 的费用 的费用 的费用
某受益对象应负担的费用
某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对外分配费用 该车间提供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对象的劳务总量
某受益对象应负担的费用 该受益对象耗用的产品(劳务)量 对外分配费用分配率
14
任务一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供汽费用合计
-
75 000
-
-
-
-
-
-
分配供汽费用
9 000
-
8.33
5 100 42 483 3 900 32 517 75 000
分配金额合计
-
282 483
-
242 517 525 000
23
任务一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会计处理如下:
(1)分配修理费用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Leabharlann 锅炉车间车间部 门
劳务数量 待分配费用 160 000 480 000
分配率 -
劳务数量 待分配费用 分配率
10 000 45 000
-
制造费用
一车间 耗用数量 耗用金额
二车间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总结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总结
优缺点
计算工作简便,但在辅助生产车间相互益程度差异较大时,分配结果的正确性差
与直接分配法相比,计算工作量增加,分配的正确性有所提高
进行两次分配,增加了计算量,同时提高了分配结果的正确性
在辅助生产车间较多的情况下,计算复杂,但分配结果最正确
简化了计算工作,便于考核和分析各受益单位的经济责任,同时能反映辅助生产车间实际成本脱离计划的差异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总结
直接分配法
顺序分配法
交互分配法
代数分配法
计划成本分配法
特点
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
各辅助生产车间按受益由少到多的顺序排列,排在前面的车间先将费用分配出去,不承担后面车间的费用,排在后面的车间后将费用分配出去,要承担前面车间的费用
适用范围
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不多或差异不大
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受益程度有明显顺序
各辅助生产车间较多,相互提供劳务量较大
计算工作已实现电算化
计划单位成本比较正确
各辅助生产车间的待分配费用先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然后将经交互分配调整后的实际费用向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分配
运用多元一次联立方程计算各种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然后同时向辅助生产内部和外部各受益单位一次进行分配
首先按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计划成本向包括辅助生产车间在内的各受益单位分配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然后将成本差异追加分配或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题:
三、计划成本分配法:
辅助生产费用计划分配法分配的特点是辅助生产费用先按计划成本进行分配,然后再将计划与实际成本差异对外作一次分配完成。

需要注意的是,按计划分配时是对包括辅助生产在内的所有部门,调整差异时只对除辅助生产以外部门进行。

(一)计划分配:
1、供电车间:
(1)机修车间应负担的电费:0.17×4000= 680(元)
(2)一车间产品生产应负担的电费:0.17×18500=3145(元)
(3)二车间产品生产应负担的电费:0.17×17000=2890(元)
(4)一车间制造费用应负担的电费:0.17×1500=255(元)
(5)二车间制造费用应负担的电费:0.17×1000=170(元)
(6)管理费用应负担的电费:0.17×2000=340(元)
(7)合计:680+3145+2890+255+170+340=7480(元)
2、机修车间:
(1)供电车间应负担的机修费:1.70×200=340(元)
(2)一车间制造费用应负担的机修费:1.70×1800=3060(元)
(3)二车间制造费用应负担的机修费:1.70×2100=3570(元)
(4)管理费用应负担的电费:1.70×100=170(元)
(5)合计:340+3060+3570+170=7140(元)
3、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一车间产品3145
——二车间产品2890
——机修车间 680
——供电车间 340
制造费用——一车间 3315
——二车间 3740
管理费用 510
贷:生产成本——供电7480
——机修 7140
(二)计算成本差异:
1、供电车间:7040+340-7480=-100(元)
2、机修车间:6720+680-7140=260(元)
(三)差异调整:
1、供电车间:
(1)分配率:-100/40000=-0.0025(元/度)
(2)一车间产品生产应负担的电费:-0.0025×18500=-46.25(元)(3)二车间产品生产应负担的电费:-0.0025×17000=-42. 50(元)(4)一车间制造费用应负担的电费:-0.0025×1500=-3.75(元)(5)二车间制造费用应负担的电费:-0.0025×1000=-2. 50(元)(6)管理费用应负担的电费:-0.0025×2000=-5. 00(元)
2、机修车间:
(1)分配率:260/4000=0.065(元/小时)
(2)一车间制造费用应负担的机修费:0.065×1800=117.00(元)(3)二车间制造费用应负担的机修费:0.065×2100=136.50(元)(4)管理费用应负担的电费:0.065×100=6.50(元)
3、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一车间产品
——二车间产品
制造费用——一车间 113. 25
——二车间 134.00
管理费用 1.50
贷:生产成本——供电
——机修 260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计划成本分配法)
生产成本——供电车间生产成本——机修车间7040 6720
340 7480 680 7140 100 260
0 0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