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合集下载

多元化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多元化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it vni ru a a i cnrl op( ne et ng pt nt tn ot u P<00 ) tefs df ai f eoim adte i r e o ee r o o h h og r . 5 , h r e ct no cn n me otn ylw w r it e o m u ht t u l ere tret ngopta a i ot l ru . h ieecs ew e e w op ees nf atP< . 1 . a i i i evni ru nt tncn o go p T edf r e tent og us r i icn( 0 0 ) lrn n o h h r f n b ht r w g i
t i bigdsh r df m h si1 eet eu esrm n o u d eidxw s aym d n e i f r e — h r e i ag o opt .P r a o s aue et fan i e a i a e dt me s df e n c e r a un m j c n dl a h t of t e i ctno m cn m a dte i r eoim t tr e o eeosre .R sl : ent u dc dxw so e ao f eoi n me o cn n yl ww r e d eut N oaaj nie ne a lw r n i u ht f m u ou l b v s la i i
时间及转黄时 间提前 , 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P<0 O ) . 1 。结论 : 期综合 护理 干预能 减轻 生理性黄疸 的程度 , 早
减少病理性黄疸的发 生。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 早期 喂养 ; 游泳 ; 抚触 ; 护理 干预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 4 司巧 梅 。 秋 菊 . 方 丹 参 联 合 酚 妥 拉 明 治 疗 肺 心 病 心 衰 临 床 观 徐 复 察 [ ] 现代 中西 医 结 合 杂 志 ,0 3 1 (3 :5 8 J. 20 ,2 2 )2 4 . [3 5 黄达 枢 . 自 由基 与 肺 部 疾患 [ ] 实用 儿 科 杂 志 ,9 3 8 2 :0 氧 J. 1 9 ,( ) 7. [3 6刘 敬 , 海英. 生儿脑损 伤的超声 诊断 与临床i . 京 : 曹 新 - M] 北 中
罗琳 雪 黄 月艳。 罗素 桢 零 若熹 凌燕 兰 , , , ,
( 江 民 族 医 学 院 附属 医 院 1 产 科 ,. 科 , 西 百 色 5 3 0 ) 右 . 2儿 广 30 0
【 擒要】 目的 探讨早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降低新生儿黄疸 指数的效果。方法 选 择 10例剖宫产正 常足 月新生儿 , 出 3 按
生顺序随机分 为干预组( 5例) 6 和对照组(5例) 两组新生儿均进行母乳 喂养, 6 , 常规护理 , 预组 在母乳充足前按需 添加配方奶 , 干 结
合 抚触 、 泳 护 理 , 至 出 院 。 每 日经皮 测 黄疸 指 数 值 , 观察 记 录新 生 儿 第 一 次 排 胎 便 时 间 及 转 黄 时 间 。 结 果 干 预 组 新 生 儿 黄 游 直 并
民卫 生 出版 杜 ,0 4 1 6 2 0 ,7 .
综 上 所 述 , 方 丹 参 注 射 液 联 合 酚 妥 拉 明 治 疗 小 儿 毛 支 复 具 有 协 同 作 用 , 疗 法 药 源 充 足 , 格 低 廉 , 果 显 著 , 作 此 价 效 副 用少 , 得临床推广应用 。 值
维普资讯
・2 82 ・

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临床研究

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临床研究

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临床研究(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在我院足月分娩的,体重在2.5kg以上,Apgar1min评分8~10分的196例正常足月新生儿(除外胎儿宫内窘迫,生后窒息,头颅血肿,围产期感染,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溶血等疾病,母孕期均健康,均无有关家族遗传病史)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早期干预组)98例和对照组(非干预组)98例。

观察组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口服妈咪爱,每次0.5g,每日2次,当测得TBC读数≥8mg/dl,相当于血清胆红素值为136.8μmol/L,开始口服苯巴比妥5mg/kg.d,分2次,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干预性用药,对照组出生后3天内未给任何处理。

两组均采用性能良好的经皮测定黄疸仪(TBC)测定黄疸指数。

对比两组新生儿TBC读数。

观察组若TBC读数≥12mg/dl,则给予新生儿输白蛋白和蓝光照射退黄治疗。

结果观察组的黄疸发病率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

结论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干预能有效地降低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率。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黄疸指数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中常见的临床症状,尤其是早期新生儿,如为及时诊断及治疗,部分可发展成核黄疸,因未结合胆红素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故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干预、降低其的发病率及其重要,为了解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干预的效果,比较分析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住院的196例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我院顺娩或剖宫产娩出的196例,胎龄37~42周,出生体重2.5~4.0kg,Apgar1min 评分8~10分,除外胎儿宫内窘迫,生后窒息,头颅血肿,围产期感染,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溶血等疾病,母孕期均健康,均无有关家族遗传病史的健康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

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目的:分析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出生的13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值、出生3d后体重、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变化。

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干预5d后血清胆红素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出生后3d体重显著大于对照组,胎便转黄时间则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第3d开始,观察组新生儿每天的黄疸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新生儿的黄疸指数,促进胎便转黄,促进新生儿体重的增加,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机率,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早期护理干预;新生儿;黄疸【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2-0394-02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增加,从而引起的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黄疸会损伤神经系统,严重者会引起核黄疸[1],导致新生儿死亡,因此新生儿黄疸的早期护理干预至关重要。

本文以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出生的13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析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出生的13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婴71例,女婴59例,胎龄36-41周,平均(37.5±2.8)周;出生体重2.33-3.63kg,平均(2.76±0.35)kg;Apgar评分7.2-10分,平均(8.7±1.3)分。

所有新生儿均排除新生儿溶血、肝炎、胆道闭锁、感染等病理性黄疸病因。

将13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5例,两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摘要】目的: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的干预护理所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随机选取于2013 年6 月至2015 年2 月来我院正常足月生产的新生儿180 例,按照时间上的先后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和干预护理组,两组各90 例,都是利用母乳进行喂养,采用常规护理,而干预护理组还需要在母乳中依据新生儿的不同需求加入一定的配方奶以及2.4%的葡萄糖水,并进行一定的抚触、游泳护理,如有必要还要运用一些药物辅助治疗。

监测两组新生儿的黄疸指数变化,以及对新生儿的第1 次排胎便时间和胎便转黄时间。

结果:干预护理组的新生儿的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 < 0.05),并且该组新生儿的第1 次排胎便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要先于常规护理组的新生儿,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程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极大的抑制了病理性黄疸的出现,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黄疸;新生儿;早期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5)08-0121-01黄疸的产生是因为胆红素的代谢不良而使得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增加造成的。

临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以及其他的组织出现黄染[1]。

新生儿黄疸较多发生于新生儿出生1 周左右,如果血清中的未结合胆红素含量过高,可能会对神经系统的发育造成影响,严重还会影响到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对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80 例新生儿的护理手段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方法随意抽取2013 年6 月到2015 年2 月在我院妇产科正常足月生产的新生儿180 例,依据他们的出生先后,分成了常规护理组和干预护理组,两组各90 例新生儿。

这180 例新生儿的出生体重为2.3 ~ 4.2kg,Apgar 评分大于等于8 分,男86 例,女94 例,新生儿生理健康,都顺利生产,不存在ABO 或RH 溶血的可能,产妇的年龄在22 ~ 35 岁之间,没有出现妊娠并发症以及合并症。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多项指标的影响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多项指标的影响
表2 新生儿 出生 1 、3 、5d 红素水 平变化 比较 ( ±s Imo L) 、2 、4 胆 j 。J l /
作 轻柔 , 依次从 头面部 、 胸部 、 腹部 、 四肢 、 背部按顺 序进行 。需
抚 触 者 充 满 爱 意 , 安 慰 语 言 和 亲 切 的 目光 与 新 生 儿 交 流 , 用 抚
df rn e fbl u i eef,,,, db te nt ogo p ees t t al sg icn( < 0o )Co c u i n E r iee cso i rbnlvll 345 )e e ru sw r t i i l inf a t i 2 w w asc y i P .5. n l so al y n rigitre t nc npee t r ea ep yilgcla n i f e n t ju dc curd t h r ntet e usn ev ni a rvn lyt hso ia ju dc o o ae a n ieoc re ,osot m . n o od h o e n e h i
协助下 对新生 儿实施 游泳活 动 , 新生儿吃 奶后 1 游 泳 ,次 , h 2 上午 与
1 资料 与 方法
1 一般 资 料 . 1
下 午各进 行 1 ,0—2 i/ 。选 择专 为新生 儿游 泳准备 次 1 0m n 次 的游泳 罔 和 游泳 池 , 游泳 水 温 3 7~4 ℃, 温 在 2 ~2 ℃ , 0 室 6 8 应用 洁净 水 。游 泳时协助新 生儿做 肢体伸展 活动 , 导并鼓励 指 家属 参与 , 主动给予轻柔抚触 , 高母子亲 和力 ; 提 下水前贴好 脐 带 防水 贴 , 前 往后将 游泳 罔套 入 新生儿 颈部 , 下颌 放于 从 将 下颌槽 中 , 好双重保 险帖 , 扣 护理人 员在旁 呵护 , 将新 生儿缓慢 放 入水 巾 , 生儿 头部始 终保 持 在水 面上 。游泳 结束 后 , 新 双手 抱住 新生 儿躯 十离开水池 , 十身体 , 擦 去脐 贴 , 用碘伏 消毒婴儿 脐部 同时 注意保 暖 。严密 观察新生 儿体温 、 搏和 呼吸等变化 脉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江雷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江雷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江雷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给予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抽选我院患儿70例,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早期护理干预)各35例,观察临床效果。

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33例(94.3%),高于对照组26例(74.3%);患儿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应用在新生儿黄疸患儿中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恢复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新生儿黄疸比较多见,主要是胆红素水平的增高引起的,患儿症状表现为皮肤、黏膜组织黄染,同时伴有嗜睡、拒绝饮食等现象,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1]。

患儿在接受治疗的同时,护理方案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选取我院患儿进行分析,探讨了早期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就诊的新生儿黄疸70例,纳入时间段为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

依据《实用新生儿学》[2],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后确诊;同时排除血液疾病患儿,合并窒息、感染等并发症患儿。

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

在对照组中,男性19例(54.3%),女性16例(45.7%);胎龄处于35—40周阶段内,平均(37.4±0.6)周;体重在2.3—3.6kg之间,平均(3.1±0.2)kg。

在试验组中,男性17例(48.6%),女性18例(51.4%);胎龄处于34—41周阶段内,平均(37.8±1.0)周;体重在2.1—3.8kg之间,平均(3.3±0.4)kg。

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可以比较(P>0.05)。

1.2 护理方法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内容是早接触、早吸吮,鼓励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做好保暖工作等。

1.2.2 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具体如下[3]:(1)游泳。

早期药物干预对新生儿黄疸动态监测结果的影响

早期药物干预对新生儿黄疸动态监测结果的影响

肉l 。② 在 比 目鱼 肌 解 剖 层 次 上 , 面与 腓 肠 肌 疏 松 结 合 , j ] 浅
深 面 在 下 部 与 胫 骨 易 于 分 离 , 后 血 管 显 露 清 楚 。游 离 容 胫 易 , 作 简单 。 操 手 术 注 意 事 项 及 技 巧 : 正 确 的创 面 处 理 : 们 一 般 要 ① 我
外 侧 亦 接 受 腓 动 脉 的分 支 , 后 动 脉 为 胭 动 脉 在 比 目鱼 肌 胫
弓深 面 向 下 的 延 续 , 内踝 后 至 足 底 , 途 向 比 目鱼 肌 近 端 经 沿
和 远 端 发 出多 个 血 管 分 支 供 应 该 肌 , 远 端 的 两 个 血 管 分 最
支 位 于 内踝 上 5 7c 处 。近 端 血 管 蒂 位 于 肌 肉 的 上 l 3 ~ m / 处 , 整 个 肌 肉 的营 养 很 重 要 , 远 端 1 3的 阶 段 血 管 蒂 是 对 而 / 次 要 的 , 无 论 远 端 还 是 近 端 的 血 管 蒂 都 能 供 养 整 个 肌 但
覆 盖 填 塞 创 面 。 为使 肌 肉 向骨 面 提 供 良好 的 血 运 , 规 切 常 除 腱 膜 。肌 瓣 浅 层 与 周 边 软 组 织 缝 针 固 定 , 肉 表 面 取 对 肌 侧 大 腿 中厚 皮 片植 皮 。
2 结 果
肌 瓣 应 用 的范 围及 优 缺 点 : 该 肌 瓣 切 取 后 , 损 伤 胫 ① 不
肌 组 织 , 至 可 见 有 活跃 性 渗 血 。 然后 切 开 明道 , 行 翻 转 直 逆
般 要 剪 除 , 外 我 们 的 一 个 经 验 是 在 骨 质 上 用 细 钻 头 钻 另
孔 以利 于 肉芽 组 织 长 入 , 果 好 。⑤ 因解 剖 关 系 , 般 以 内 效 一 踝 上 1 m 左 右 为 旋 转 点 。只 有 这 样 , 能 使 得 该 肌 远 侧 0c 才 段 含 有 至 少 2条 胫 后 动 脉 分 支 供 应 , 确 保 肌 瓣 末 端 的 血 以 运 。⑥ 开 明道 转 移 肌 瓣 , 保 护 血 管 蒂 部 不 易 受 压 。 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发表时间:2012-03-12T09:21:17.57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46期供稿作者:庄文华
[导读] 早期干预对降低生理性黄疸及减少病理性黄疸的发生具有良好作用,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庄文华(福建省建瓯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福建建瓯353100)
【中图分类号】R7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6-0171-02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的影响。

方法选择剖宫产出生正常足月新生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实施早期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

比较两组新生儿黄疸指数、第一次排胎便时间及转黄时间。

结果经过干预观察组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第一次排胎便时间及转黄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

结论早期干预对降低生理性黄疸及减少病理性黄疸的发生具有良好作用,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胆红素影响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arly intervention in reducing neonatal jaundice index author. Method: the choice of cesarean section in 120 cases of normal full-term neonat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early intervention measur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 management.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of neonatal jaundice index, the first row of meconium time and turn yellow time. 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group jaundice index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first discharge of meconium time and turn yellow time earli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early intervention to reduce the physiological jaundice and pathological jaundice has good clinical effect, it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neonatal jaundice early intervention bilirubin effect of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引起的皮肤、巩膜及其他器官黄染的症状,可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部分病理性黄疸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产生胆红素脑病。

针对此病,重要的是预防为主[1]。

本文旨在探讨早期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住院的120例择期剖宫产出生的足月正常新生儿,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出生体重
2.6~4.1kg,Apgar’s 评分≥8分,男婴65例,女婴55例,外观无畸形,母亲年龄平均21.5~3
3.2岁,无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

对两组患儿的性别、体重、胎龄、Apgar’s评分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干预措施:新生儿在每次充分吸吮母乳后根据新生儿的需要适时服用配方奶,同时给予抚触及游泳。

辅助游泳:出生4个小时的新生儿即进行游泳,室温调节为28°C左右,水的温度一般在38-40°之间,选择婴儿专用的泳圈和泳池,于吃奶后1小时进行,每天一次,每次10-15分钟。

抚触护理:出生第一天的新生儿就开始进行抚触,要求动作到位,适当用力, 在沐浴后,两次哺乳间进行,每天二次,每次10-15分钟左右,室温在28oC以上,同时可播放一些柔和的轻音乐。

光照疗法:让新生儿裸卧于光疗箱中,双眼用黑布眼罩,外生殖器用纸尿裤遮盖,用波长425nm-475nm的蓝光,在距患儿35cm-50cm的地方照射,经过这种光照射后,将未结合胆红素转变为水溶性的异构体,通过尿和胆汁排出,光照时间一般为24小时-48小时。

抚触、游泳及光疗全部由经过专门训练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

1.3 观察指标仪器使用日本JM-106经皮黄疸测量仪,每天由经过训练的儿科医师对洗澡后的新生儿进行测定,以新生儿前额正中右眉上方0.5~1cm 处为观察部位,紧贴皮肤垂直测定3次,三次结果平均取值。

比较两组新生儿黄疸指数、第一次排胎便时间及粪便转黄时间。

1.4 诊断标准[2] 发生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诊断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1) 24小时内出现黄疸,TCB值>6mg/dl;足月儿TCB值大于等于1
2.9 mg/dl,早产儿TCB值大于等于15mg/dl;(2) 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浓度>221umol/L,早月儿血清总胆红素浓度>255umol/L;(3)血清结合胆红素浓度大于等于34umol/L;(3)TCB值每日上升>5mg/dl;(4)持续时间超过2-4周,或呈进行性加重;(5) 依据皮肤黄染的首尾发展规律, 黄染达腹部的。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两组新生儿黄疸指数的比较
经过干预观察组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黄疸指数的比较(x-±s)
2.2 两组新生儿第一次排胎便时间与胎便转黄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的第一次排胎便时间与胎便转黄时间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新生儿第一次排胎便时间与胎便转黄时间的比较(x-±s)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症状之一,尤其是早期新生儿。

它可以是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症状,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表现,严重者可致脑损伤[3]。

新生儿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

足月儿生理性黄疸多于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多于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到3-4周;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umol/L。

新生儿黄疸的主要原因有:1、胆红素生成过多:胎儿血氧分压低,红细胞代偿性增加,出生后血氧分压升高,大量红细胞破坏;新生儿红细胞寿命短(早产儿低于70天,足月儿约80天,成人为120天,且血红蛋白的分解速度是成人2倍;肝脏和其他组织中的血红素及骨髓红细胞前体较多;肠肝循环增加。

2、肝脏摄取、结合胆红素能力低下,肝细胞内Y蛋白含量极微,UDPGT含量低且活性不足。

3、血浆白蛋白联结胆红素能力差;4、肝细胞排泄障碍,胆管受阻。

如果新生儿的黄疸出现的时间早(生后24小时内),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1umol/L,早产儿>257umol/L,或每日上升>85umol/L;足月儿持续>2周,早产儿持续>4周,黄疸退而复现,或血清结合胆红素>34umol/L,就诊断为病理性黄疸[4]。

据报道[5] ,给新生儿进行蓝光照射、游泳与抚触之所以能有效减轻黄疸,是因为这些措施可以是患儿的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进而加快血液循环,可以增进新生儿全身的新陈代谢,同时游泳还能消耗新生儿的能量、体力,使食量增加,使肠蠕动增加,加速了胎便的排泄,粪便转黄时间提前,使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减少,降低血清胆红素的水平,降低新生儿的黄疸指数。

抚触由于能增加迷走神经紧张度,使促胃液素和胰岛素的释放增加,消化和吸收功能由此增加;光照疗法能使未结合胆红素转变为水溶性异构体,经胆汁及尿液排出。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干预观察组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第一次排胎便时间及转黄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

表明早期干预对降低生理性黄疸及减少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具有良好作用,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胜莲,刘曾华,廖梦兰等.新生儿游泳对新生儿生理黄疸的影响[J].四川医学,2009,22(10):145-146.
[2]彭永勤.新生儿抚触的临床应用[J].中华儿科杂志, 2010,15(18):48-49.
[3]钱华,钱育昆.快速断脐法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J].实用护理杂志,2009,15(18) : 48-49.
[4]张桂芹,孙晓娟.抚触对早收型母乳性黄疸的干预效果[J].新生儿科杂志,2009,18 (2):69-70.
[5]郭健.两种早期干预方法对新生儿黄疸预防效果的比较[J].临床和实验医学,2009,16(3):130-1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