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汉语实践任务

大学语文课程实施方案范文

大学语文课程实施方案范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语文课程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更好地实施大学语文课程,制定一套科学合 理的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将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 方法和考核评价四个方面,提出一份大学语文课程实施方案范文, 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课程目标 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 和人文素养。具体包括: 1. 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使其能够准确、流畅地运用汉语进行 书面表达;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其能够通过阅读、分析和评价文 学作品,提升思维深度和广度; 3.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其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和人文情怀,增 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 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包括文学经典、现代文学、修辞学、写 作技巧等方面的内容。具体包括: 1. 文学经典:通过选读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如《红楼梦》、《西游记》

等,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2. 现代文学:通过选读当代文学作品,如鲁迅、茅盾、巴金等作家 的代表作,使学生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增强对当代文学 的认识和理解; 3. 修辞学:通过讲授修辞学知识,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学生了解文学语言的艺术特点,提升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4. 写作技巧:通过讲授写作技巧,如议论文、说明文、小品文等文 体的写作方法,使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提升文字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 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具体包括: 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 互动式教学:通过讨论、辩论、小组活动等形式,营造轻松活跃 的课堂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体验。 四、考核评价 大学语文课程的考核评价应注重综合评价和能力评价,具体包括:

大学语文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大学语文(A Brief Summary to College Chinese) 一、课程目的、任务 《大学语文》主要是为普通高校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以及汉语言文学之外的文科等专业学生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表达能力,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和综合文化素质,增强他们走向未来的信心。 本课程的设置,不是强行向学生灌输某一专业知识,背诵几篇佳作;也不以教会学生写作应用文为务。而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既获得理性智慧的启迪,又受到思想感情、审美体验、精神境界、人生价值多方面的感悟和熏染。它是在愉悦情绪、提高情趣、丰富精神世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课程内容 1.教学内容 所用教材(参第四)全书分为12单元,每个单元所选作品数量有差,总篇目124题129篇。授课教师可结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和研究心得,有计划地选择一些名篇进行教学。 第一单元以民为本中国传统文化本具人本精神,无论是孔子的“爱人”,孟子的“仁政”、“民贵君轻”等等,都含有以人为本的思想因素。但长期以来因被专制政治利用而得不到发展。奉行民本思想,是现代社会和现代文明的义务和终极目标。 第二单元心怀天下关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心系家国天下,为社稷、苍生、全人类谋利益,不只是少数志士仁人的事情,而应成为每个人的共同追求。位卑不忘国,位高更要报国;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先天下忧,后天下乐。 第三单元和而不同关于为人胸襟和处世智慧。多元并存,不偏执,不狭隘,明理容人,雅量海涵。在我们民族智慧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衷相济,又各存其见,各有其原则、操守。为人如此,为事、立国亦如此。 第四单元品格修养关于个人修养。志存高远,尚德重义,人格独立,诚信宽容,遵纪守法等,皆为修养的目标。 第五单元社会人生关于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矛盾与融合。社会万象,可以成败人生。如何认识社会正视人生?如何面对社会造成的挫折而实现人生价值?如何建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第六单元人情世态关于世道人心。世情百态,其异如人面。所谓“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是良言至理,也是可望而难及的高标。但正是这种复杂性,才使其多姿多彩,才需要深刻认识。 第七单元乡思亲情关于人的情感。“人生而有情”,乡土之思,亲亲之情,人同人有。所谓“安土重迁”、“父母在不远游”,强调的都是乡情和亲情。爱家乡与爱国家,爱亲与爱人,其实是相联系的。 第八单元爱情婚姻正确树立现代爱情观和现代婚姻理念。爱情有幸福有痛苦,有美满有遗憾,如诗如歌。婚姻有温暖有责任,是归宿也是开始,如水如茶。爱情与婚姻相连,家庭是社会的缩影。 第九单元人物风神通过学习一些鲜活生动的历史人物风神,思考如何走出自己的人生,留下自己的风采。 第十单元咏史怀古不是妄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强调历史意识,文化传统。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没有历史,就会失去走向未来的座标。 第十一单元写景记游认识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不只是今天的话题,古人早已进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大学语文课程是高等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本课程以文学、语言学、文化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二、课程目标 1、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阅读、写作、口语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帮助学生掌握文学、语言学、文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1、语言文化基础:包括汉语拼音、汉字书写、词汇积累、语法分析、

修辞表达等方面的内容。 2、文学鉴赏:选取中国古代、现代、当代优秀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鉴赏,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3、文化学概论:介绍文化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探讨中华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4、语言学概论:介绍语言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探讨汉语语言的构成、发展和变化。 5、批判性思维: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写作、演讲、辩论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教师将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师还将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电子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经典模板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 (202X年6月) 人才培养需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化、思想、道德水平和心理特点,大学语文课程应体现基础性、拓展性和实践性,为学生就业创业和终身发展提供必要的语文素养。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是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是学校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教育的主渠道。高职大学语文对学生培育文化自信、促进专业学习、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大学语文还具有鲜明的审美性特点。 大学语文课程是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属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和语文综合实践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能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培育综合职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核心素养 大学语文课程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掌握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文学作品的欣赏与评价能力;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能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在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语文核心素养方面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语言理解与运用是指在读写听说的言语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学生通过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

汉语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汉语课程是一门学习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基础性、实践性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汉语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使学生基本学会运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进行交流沟通。汉语课程应使学生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和祖国意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汉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汉语素养 义务教育阶段的汉语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汉语素养(二)遵循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规律,正确把握汉语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交际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汉语课程 三、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标准适用于以民族语言文字授课为主、单科加授汉语(含采用其他双语教学模式)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汉语教学。 课程目标九年一贯设计。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之下,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五个方面,按一至二年级、三至四年级、五至六年级、七至九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标准”,体现汉语课程的整体性、阶段性和连贯性。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体目标。 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学、评价、教科书编写、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同时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汉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目标的设计着眼于汉语素养的整体提高。 第三部分学段标准 为了实现汉语课程的总体目标,课程标准对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学段标准。为增加汉语课程的弹性和可操作空间,同时为体现义务教育一至六年级的连贯性,课程标准把第一到第三学段合在一起提出标准,第四学段单独提出标准。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G050012 课程名称:大学语文 英文名称: College Chinese 课程性质: 通识课 总学时:54 学分: 3 适用对象:非中文专业本科学生先修课程:中学语文 二、编写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 《大学语文》是我校为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必修通识课程,是根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而设置的基础课程,是一门人文性、文学艺术性、工具性、实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能力和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和实际写作能力,以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要求和毕业后就业、参加工作的需要。通过课程的系统学习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在教学中把审美训练及人文素质教育和谐地统一在一起。既向学生展示汉语言文学的生命力,又给学生以广阔的想象空间;既使学生感受到汉语的优美,又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高尚情操的感染和启迪。通过系统地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实用类文体的实际用途及其写作要领,使其实际写作水平得到切实的提高,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写作需要,为其 总体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提供必要的知识保证。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激发创造精神,建构开放灵活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积累中国语文的有关知识,继续培养阅读分析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语文根底,从而学好其它专业课程。 1、通过课堂学习,熟悉及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弘扬中华优

秀文化;通过具体作家名篇名段的学习和品味,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课外阅读一定数量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提高阅读、鉴赏水平。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独立阅读分析现代文,具有较强的阅读分析能力。 3、提高语言应用能力,使学生规范地使用字、词、句,具有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口语能力。 4、能够背诵一定数量的经典篇目、名句名段。 5、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实用文体知识,掌握常用文体的文本写作要领。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讲授为一个学期,分为文学部分的八个单元和应用文体部分的四个部分。文学部分重点是在于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能力和汉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综合文化素质。重点、难点是第一至第五单元。应用文体部分重点是学术论文、消息、求职信、求职简历、行政公文等实用文文体知识,难点是学习实用文写作的基础理论,掌握写作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常用文体文本写作要领。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大学语文》教学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指导与自学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课外 自学相结合。以案例教学法为主,注重常用文体的写作训练。在教学中整合运用讨论式、启发式、质疑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强化写作练习,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写作。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五)实践环节 无实践要求。 (六)教学时数分配表 《大学语文》教学时数分配表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高教第二版)课程教学大纲 一、总学时数: 80课时(第一学期) 二、适用专业: 学前教育专业高中起点大专课程 三、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大学语文》是我院学前教育专业高中起点一年级的公共必修课,是一门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其教学目的和任务在于:一是通过优秀语文作品学习、鉴赏水平的提高,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更为充实、丰富、健康;二是通过对优秀文章写作要领及语言表达技巧的体认,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水平。 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讲授规定的12篇必讲篇目,选讲一定数量的自选篇目。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和体悟能力。 3、要求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名段。 4、结合教学,播放2至3次著名影视文学作品。 五、课程教学环节的安排和方法 1.课程安排(明细附后) 2.课程教学方法 本门课程的教学通过研讨教材、听取讲授、课堂讨论、写作训练、拓展阅读等学习环节,来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对优秀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字的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考核方式:全院统考 六、建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1.教材:《大学语文》(第二版),陈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辅助教材:《大学语文》拓展读本,陈洪、李瑞山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七、必要的说明 本课程使修课学生,激活、强化、重组其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积累,在更高的级别上研习较复杂的语文材料,提高对优秀汉语文章的的鉴赏力,体认文章写作要领和语言表达技巧,改善表达、交流与沟通能力,提高语文实际应用水平,同时使内心世界更为充实、丰富和健康。 课程安排 序号章节题目及内容提要学时 1 绪论 2 2 序二篇 2 3 语言的功能与陷阱 2 4 演讲稿写作 2 5 演讲训练 4 6 我学国文的经验 2 7 梵高的坟茔 2 8 秦腔 2 9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2 10 个狗主义 2 11 我的四个假想敌 2 12 下棋 2 13 观看影片《小时代》与影视文学评论的写作 4 14 天才梦 2 15 鸭窠围的夜 2 16 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 2 17 观看影片《千与千寻》与人物性格分析写作 4 18 兰亭集序 2 19 楚辞·渔父 2 20 西湖七月半 2 21 世说新语 2 22 《论语节选》《孟子节选》《礼记·大学》 2

汉语言文学课程大纲

汉语言文学课程大纲 一、课程介绍 汉语言文学课程是一门涵盖汉语言文字、汉文化经典和文学创作理论等方面内容的综合性学科。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系统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国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使其能够在教学、研究和文化交流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二、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 1. 了解中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掌握汉字基本知识和语言运用规范; 2. 熟练掌握阅读、听说、写作等语言技能,能够有效理解和表达汉语言文学作品; 3. 了解中国文学经典,包括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体会其艺术特点和内涵; 4. 掌握文学创作的基本理论和技巧,培养学生的文学思维和创作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够进行独立的学术探索和研究。 三、教学内容

1. 汉语言文字:介绍汉字的起源、演变和基本构造,探讨汉字的语义、语音和写作规范。 2. 汉语语言运用:包括听、说、读、写的训练,加强语法、词汇和 表达能力的培养。 3. 古代文学:主要涉及先秦时期的经典文献,如《诗经》、《楚辞》等,以及隋唐以前的古代文学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4. 现代文学:包括20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如鲁迅、茅盾、巴金 等作家的小说、散文和诗歌,以及新时期的文学作品。 5. 文学创作理论:介绍文学创作的基本理论、技巧和方法,培养学 生的文学思维和创作能力。 6. 文学批评与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掌握文学研究的 方法和技巧,提高学术研究能力。 四、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 1. 讲授法:通过讲授,介绍知识点和理论框架,提高学生的理论基 础和知识储备。 2. 分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 作能力。 3. 阅读分析法: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培 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32000015 2.课程名称:《大学语文》 3.英文名称:College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4. 课程简介:《大学语文》课程是为全校非中文类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也是一门集工具性、基础性、审美性、人文性于一体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该课程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优秀思想道德品质,提高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都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说明 1.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讲授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欣赏、表达和评判能力,提高学生对汉语较高水准的理解与表达能力,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高尚人格。 2.与相关课程衔接:在中学语文课的基础上,继续强化和提升语文素养及人文、文化素质,为其人格和知识能力结构的全面发展及深化专业学习创造条件。 3.学时:总学时48学时,周学时3学时。 4.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5.教学方法:本门课程的教学通过研讨教材、听取讲授、课堂讨论、写作训练、拓展阅读等学习环节,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对优秀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字的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6.考核方式:闭卷笔试或论文。最终成绩构成为平时成绩(包括出勤、作业和课堂表现)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 7.教材: 陈洪.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8.教学参考资料: [1]陈洪,李瑞山.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钱理群,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部分作品赏析 教学目标: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能结合课后注释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主题,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并能够运用典型的艺术手法,了解相关的时代背景。学生能古今结合,学以致用,提高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作品赏析的方法、过程,赏析要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课后提示为指导,对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时效性做出评价。 教学难点:古为今用的契合点,对作者思想情感的辨证理解。 授课时数:30学时

《大学语文》课程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综合素质课程 课程性质:限选 英文名称: 总学时:32 讲授学时:28 实验学时:4 学分:2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除中文专业外其他各专业 开课单位:文学院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面向非中文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综合教育课程,也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通识性素质教育课程。语文能力包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能力,对母语文献的阅读、解析和理解能力以及对常用文体的写作能力。本课程在学生中学阶段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从应用、综合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汉语、汉字的使用方法和规范,学习文章的阅读、分析、领悟方法,并从对优秀文献和文学名篇佳作的品鉴中体会写作要领,汲取表达技巧,了解传统文化,享受美的熏陶。把高尚情操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砥砺寓于语言、文学、文化的学习之中,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2学时) 教学内容: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对象、内容、现状及学习意义。 教学要求:了解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对象和内容、开设历史和现状,了解本课程同中学语文课程的差异以及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和方法。 授课方式:讲授 第一单元:汉字篇(2学时) 教学内容:汉字的性质、结构特点;汉字的形义关系与形体流变;汉字使用中的常见错误;汉字规范化。 教学要求:了解汉字作为表意文字的性质和结构特点,了解汉字以形表意的特性和文化特征,掌握汉字简化的规律和容易出错的形近字、多音字、同音字及一些特殊用字的读音、字义和使用方法。 授课方式:讲授和课堂训练相结合。 第二单元:汉语规范篇(4学时) 教学内容:汉语的性质;普通话的语音;词语的组合规则;常见语病的纠正与行文的规范化。 教学要求:了解汉语的性质,掌握普通话的读音规则和发音方法,能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交流;掌握汉语词语的组合规则,能够正确组词造句以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观点看法;掌握常见语病的原因、类型及纠正方法,能够辨析并改正常见的病句,正确使用规范汉语进行交流、写作。 授课方式:讲授与课堂训练相结合。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0000012开课学期:1-秋、1-春 适用专业:理工科类专业学时:28 第一部分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作用 《大学语文》是我院面向全校理工类、音体美类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作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系统工程中的一个站点,大学语文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对于人才的文化素养、人文精神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书面语言应用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等的提高更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二、课程的任务与基本要求 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的目的是通过课堂讲解和课外实践,继续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汉语方面的阅读、理解、欣赏和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综合素质以及语言应用能力。具体要求体现在: 1、解读、赏析经典作品,在教学中使学生全面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各种文学文体的特点,进一步提高学生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2、掌握新闻、消息、求职报告、学术论文等应用文体的写作特点,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应用写作的能力; 3、了解口语表达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内外进行口语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与爱好。 三、教学方法与建议 1、提倡学生预习。以养成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保证课堂教学的较高起点。 2、宜以好文章的语言修辞讲解为基础,立足于文章本身的感染力,唤起学生对经典文学语言的认同。 3、宜采用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方法,积极开展课堂讨论。 4、宜有切实的练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演讲、办报等实践活动。 5、非课堂精讲课文要求学生课外浏览,促成学生独立思考,实现知识的迁移,以求内外贯通、互相补充,开阔学生的视野。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大而言之,《大学语文》是大学生们深入了解中外优秀文学遗产的一扇窗口,是认识社会、认识人生、提高自身修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小而言之,《大学语文》是各专业学习的基

大学语文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包括语言文学知识、作品阅读分析和作文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如下: 一、语言文学知识部分 一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的考核,应从阅读理解课文的需要出发,只对本中所出现的字词、语句的含义进行解释,不作语法方面的分析.文言文 1. 解释常见文言词语的具体含义.主要是辨识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特别注意掌握那些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 2. 解释含有常见文言特殊句式的词组或短语.这些常见文言特殊句式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用、被动句式、倒序句式. 3. 解释现代语体文中常见的疑难词语. 二文学知识 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知识,主要指的是作家作品基础知识和文体基础知识.作家作品基础知识考核,以每篇作品前的作者或专书简介为依据;文体基础知识考核,以教材中四篇文体简介文章中所涉及的知识为依据.

1. 作家作品知识的考核内容,包括作者所属朝代或国别,重要作家的政治主张、文学主张、文学史地位和主要代表作. 2. 阅读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一文,理解下列名词术语,并能结合教材选篇中的材料予以辨识: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据类别:事实论据、理论论据. 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论证方法:归纳法含例证法、演绎法、比较法包括对比法、类比法. 驳论着眼点:驳斥论点、驳斥论据、驳斥论证. 3. 阅读记叙文的阅读与写作一文,理解下列名词术语,并能结合教材选篇中的材料予以辨识: 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平叙. 人物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环境描写:自然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场面描写.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在叙事中抒情、在议论中抒情.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大学语文》课程类型:理论课 学时:60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五专)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1.课程性质 《大学语文》属于高等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程。是以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阅读、欣赏、写作及口头表达等综合语文实践能力的课程。本课程继《语文》、《教师口语》、《幼儿文学》之后开设,与前续课程均有一定联系,同时又有性质上的区别和内涵上的汇总与提升。是集工具性、审美性和人文性于一体,提高幼儿教师文化修养、职业素养和从教素质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2.课程标准设计思路 以树立大语文观为主导。引导学生将本课程和中学语文区别开来,作为较高层次的语文课程,教材、教法和理念均与中学有本质区别,淡化中学语文的应试性,提升语文的审美性、人文性和实践性,为学生具备良好的适岗能力和素质做储备。 以培养人文情怀为内驱。基于当前社会对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呼吁,在课程中要弘扬中华优秀人文传统,传布民族精神和道德能量,使学生在古今文学经典的熏陶下,感受文学魅力,感悟人生真谛,在审美的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完善人格情操、追求高远境界。 以提高综合能力为目标。围绕听、说、读、写,以任务驱动让学生始终处于语文学习的主体地位,师生互动,协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开拓视野、启发思维,使学生勤于自学,善于自悟,勇于创新。 以契合就业需要为方向。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以幼儿园教师为主要岗位的专业人员,所以本课程设计要契合幼教专业特点,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和未来的幼教工作联系起来,并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从语言表达和文本欣赏等多方面训练学生教学才能。

大学语文教学计划

大学语文教学计划 总学时数:30课时,10次课,每次课3个课时。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大学语文》课程对培养学生的汉语文阅读、理解、评价、赏鉴能力,提高母语修养及综合文化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汉语文化语境的变迁,对大学生进行汉语文综合能力和素养教育的紧迫性日渐明显,大学语文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和特殊作用日益突出。教学目的和任务在于:一是通过优秀语文作品学习、鉴赏水平的提高,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更为充实、丰富、健康;二是通过对优秀文章写作要领及语言表达技巧的体认,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水平。 二、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1、讲授30篇必读篇目,选讲一定数量的自选篇目。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和体悟能力。 3、要求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名段。 4、结合教学,课堂实践著名戏剧文学作品。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诗歌 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主旨。2、了解作者的文章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1、作者生平介绍及文章写作背景。2、诗歌的发展历史3、文章鉴赏。 第二单元散文 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主旨。2、了解作者的文章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1、作者生平介绍及文章写作背景。2、散文的发展历史3、文言文的翻译与鉴赏。 第三单元小说 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主旨。2、了解作者的文章风格。3、把握文章中心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1、作者生平介绍及文章写作背景。2、小说的发展历史3、文言文的翻译与鉴赏。 第四单元戏剧 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主旨。2、把握文章中心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1、作者生平介绍及文章写作背景。2、了解中外戏曲发展概况。3、掌握戏曲文学的特点与鉴赏。 第五至十一单元应用文写作 教学目标:1、掌握各种应用文写作方法。2、把握各类应用文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1、各类应用文写作主义事项。2、各类应用文格式规范。 四、教学时数分配表: 章次各章标题名称讲授课时实验(实践)学时备注 第一单元诗歌 6 第二单元散文 6 第三单元小说 4 第四单元戏剧 4 3(期中测评) 第五单元通知 1 第六单元计划与总结 1 第七单元述职报告 1 第八单元求职信 1 第九单元调查报告 1 第十单元经济合同 1 第十一单元毕业论文 1 五、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分为期中考试与期末考试,最终的考核成绩由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共同组成,比重为3:7。期中考试为戏剧的实践课,班级共分为3-4组,自由组合团队成员,每组选一篇戏剧(不可重复),实际演练戏剧中的剧情;期末考试由主观题与客观题构成。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2023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2023年版) 系部、二级学院 执笔人 审核人 制订日期 修订日期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3) (一)课程性质 (3) (二)课程任务 (3) 二、学科核心素养、课程思政与课程目标 (3) (一)学科核心素养 (3) (二)课程思政 (4) (二)课程目标 (4) 三、课程结构 (6) (一)课程模块 (6) (二)学时安排 (6) 四、课程内容 (6) (一)基础模块 (6) (二)专项训练模块 (9) 五、学业质量 (9) (一)学业质量内涵 (10) (二)学业质量水平 (10) 六、课程实施 (11) (一)教学组织实施 (11)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11) (三)学业水平评价 (12) (四)教材编写要求 (12) (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学习环境创设 (12) (六)教师团队建设 (12) (七)对学校实施本课程的要求 (12)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一)课程性质 大学语文是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和重要的工具课。它在培养学生的独立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表达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大学语文是一门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在一起的课程,蕴藏着丰富的政治、社会、历史、自然等各种形象化的具体感性的知识,是学生学好其它各门课程的先行课,是实现我院办学理念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 本课程是全院专科层次学生的公共限选课。它是集工具性、基础性、审美性、人文性、趣味性、综合性于一体的课程,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与文学的主要载体之一,凝聚着深厚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本学科作为培养健全的大学生的合力因素之一,旨在通过教学,提高大学生的语文水平(阅读、写作、赏析),提升其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拓展其观察世界的视野、挖掘其认识世界的深度。 (二)课程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为人才培养服务、为专业课服务,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语文素养,使学生获得较全面系统的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知识,提高运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的能力,以适应学习和工作的需要;通过针对性的培养,使学生比较准确地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及文字材料,并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较好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较高的写作能力。 二、学科核心素养、课程思政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大学语文是我国普通高校开设的通识课程,担负着我国语言文字的运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培养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的创新传承等重要内容,是新时代高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重要基础学科和主要途径。 1.以传统语文知识为基础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 通过学习优秀文学作品鉴赏和阅读,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接受精英文化的熏陶,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塑造健全人格。让学生学会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

对外汉语教学任务及目的

对外汉语教学任务及目的 对外汉语教学任务及目的 对外汉语专业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对有关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下面YJBYS店铺分享对外汉语教学任务及目的,欢迎参考! 1.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及体系 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它既不同于针对本族人的汉语教学,也不同于针对本族人的外语教学。任何学科只有具有自身独特的学科任务,才有独立分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因此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外汉语教学也具有独特的学科任务。 2.对外汉语教学的特征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包括以下几点:对外汉语教学首先是一种语言教学,它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教好语言。与此同时,对外汉语教学又是第二语言教学,这就与第一语言教学(常常是母语教学)区别开来。由于它是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因此它一方面要受到第二语言教学普遍规律的制约,同时又要受到汉语教学本身特殊规律的制约。此外,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外国人而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因此它又不同于对我国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根据以上有关对外汉语教学性质的分析,可以简要归纳出几个对外汉语教学的特征:(1)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不是让已具备汉语运用能力的本族人掌握更多的语言和文化知识,而是让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掌握用汉语进行听说读写交际活动的能力。(2)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语言作为技能和能力,只有通过练习、实践才能掌握。(3)以基础阶段为重点——语言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最为重要,基础阶段总是拥有最多的学习者,也最能体现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与规律。(4)以语言对比为基础——通过汉语与学习者母语的对比确定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分析并纠正学习者的错误。(5)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语言教学本身就应包含运用目的语成功地进行交际所必需的文化内容。(6)集中、强化的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641667420 课程名称:现代汉语 英文名称: 专业必修 总学时: 72 学分: 4 适用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 1年级学生先修课程: 二、编写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 现代汉语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语言文字政策和法规为依据,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语文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注重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同步发展,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和思维品质。强化师范生的“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提升师范生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能力。 绪论部分(4课时) 要求:明确汉语、现代汉语、普通话、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基本概念,使学生了解、热爱祖国语言。了解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有关重要政策。了解学习现代汉语的重要性和方法。 语音部分(18课时), 要求:掌握普通话语音的系统知识。全面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和普通话标准音,主要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拼读、拼写等,并对方案中有关的语音问题能作解释说明。正确分析普通话音节结构。依据读音标准辨别、纠正错误读音。能担负中小学的语音教学任务。 文字部分(10课时) 要求:认识汉字的性质、特点,认识汉字发展的趋势。掌握《简化汉字总表》中的简化字。掌握《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掌握常用字的结构、笔画、笔顺,并能自

觉纠正错别字,掌握现行汉字正字法,正确使用汉字。能担负中小学的汉字教学任务。 词汇部分(14课时), 要求:掌握现代汉语词汇的基本知识,了解各类词语的特点。借助工具书等能正确理解和解释一般词语,借助工具书等能正确辨析同义词,能识别和评改运用词语中的错误和不规范的现象。能担负中小学的词语教学任务。 语法部分(26课时) 要求:掌握现代汉语语法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知识,能划分词和短语,对复杂短语作层次分析。能辨识句子的各种类型,并分析其结构,具有分析比较复杂语法结构的能力,具有评改语法错误的能力。能担负中小学的语法教学任务。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讲授为1个学期,分为绪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5部分。本课程重点是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掌握现代汉语三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难点是提升学生运用基本理论解决中小学语言教学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绪论的重点是第一节。难点是第二节。 第二章语音的重点是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难点是第五节。 第三章文字的重点是第三节、第四节。难点是第五节。 第四章词汇的重点章节是第一节、第二节、第六节、第七节。难点是第五节。 第五章语法的重点章节是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难点是第七节。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现代汉语课是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师范生必须侧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教学以讲授为主,在教学中开展讨论和实训活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高效学习,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五)实践环节 1.课程实践 针对中小学母语教学中的拼音、汉字、词汇、语法的教学内容,设计实训活动。 2.主要内容与要求 积极参加地方乡镇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调查,提高学生解决母语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语言理论水平,锻炼师范生教学技能。参加教学实践活动,

对外汉语教学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对外汉语教学与实践 课程英文名称:Teaching and Practice on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课程代码: SF0501011912 学分与学时: 2学分34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拓展课程 授课对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系统地掌握对外汉语教学法,熟悉对外汉语教学规律,并能结合所学汉语言专业知识初步培养一定的对外汉语教学能力。 三、学时安排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概述 教学目的:本章要求了解教学和教学论的概念,对外汉语教学的内涵特点和原则,对外汉语教学的构成要素。 基本要求:要求了解教学和教学论的概念,对外汉语教学的内涵特点和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的构成要素。 重点与难点: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内涵特点和原则。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主要内容: 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与发展现状。 第二节对外汉语的基本教学法。 第二章语音教学 教学目的:本章要求了解语音教学的任务和意义,注意的问题。 基本要求:了解语音学习的难点:句子——词——音节——声母+韵母+声调 重点与难点:通过观摩教学录像,研讨与操练,掌握语音教学的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讨论法。观摩教学录像,研讨与操练。 主要内容: 第一节语音教学概述 一、语音教学的任务和意义 零起点综合课的一部分,开始阶段20-30课时,掌握语音知识和发音技巧。——这段时间的教学叫语音教学。一般把它从综合课中分离出来作为一个单项技能课。“发音的部分最难,也最要紧’——赵元任 二、注意的问题 1、发音不好影响全局。发音不准会影响交际。 2、洋腔洋调是语音教学的难点。 洋腔洋调产生的原因: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年龄;教学。 第二节语音学习的难点:句子——词——音节——声母+韵母+声调 一、声调是难点 四声二声是难点,上不去下不来。美韩学生困难。 半三声不到位。泰国学生211 单音能发准,放到词句中就发不准。 二、声母中的难点 j q x ,z c s,zh ch sh,r,h,f 三、韵母中的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