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研究

农村小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研究

一、前言

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一种有效方式。随着

教育的不断发展,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尤其在农村小学的教育

环境下,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工作是尤为重要的,如何打造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成为了这

个时代的重要课题。

本篇文献综述将针对农村小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展开探讨。首先,本文将阐述班级特

色文化建设的概念和意义,其次,通过分析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特点,介绍班级特色文化

建设的实施步骤,最后总结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在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概念和意义

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是指班级凭借自身的资源和优势,通过创造自己的特色文化,使班

级在群体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价值。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强调的是以学生为本,以班级为主体,根据班级的特点,形成符合自己需要和特点的文化形态。他不是一种孤立的文化现象,而是在整个学校文化的框架下进行的。它是学校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学校的整体

文化建设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建立有利于全体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班级文化,帮助学生

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班级氛围,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良好的道德品质和

自我管理能力,使学生在班级中得到全面的发展。通过班级文化的创造,增强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班级和谐发展。因此,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工作是非常重要

和必要的。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以班级为主体,形成独特的符号体系。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是以班级为主体,以建立符

号体系的方式来表现,以此来突出班级文化的独特之处。

以互助、合作为主要特征。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互助、合作的精神。通过团结

同学、积极向上的合作,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和战斗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更是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积极参与班级文化的创造。

1.确定班级文化的目标:班级特色文化建设要围绕班级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目标,

这个目标必须符合班级内学生的特长。

2.发掘特色资源: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比如地理位置、每个学生的特长、老师的个人兴趣,这些特色资源是建立班级特色文化的基础。

3.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建立正确的班级文化,从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开始。学生在制定规章制度的过程中,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提高观念自觉性和道德素质。

4.组织班级活动:把班级的规章制度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学生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丰富自己的文化娱乐生活,在体育、文艺、科技等方面全面发展。

5.营造班级氛围:唤醒学生的内在潜能,增强他们的班级自豪感。班级特色文化建设要营造积极向上、合作互助、朝气蓬勃的班级氛围。

1.增强班级凝聚力和战斗力:

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是增强班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增强学生与班级的联系,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班级的整体战斗力。

2.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有极大的作用。

3.造就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

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学生在这种氛围下能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充分展示个人特长和潜能,并且可以在班级文化中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六、结论

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是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该充分认识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制定实施计划,落实班级规章制度,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班级文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通过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创造出符合班级特点、独具文化内涵的班级特色文化。

《农村小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研究》课题设计方案

《农村小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研究》课题设计方案 一、选题的意义及研究状况: (1)改革开放推动了小学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全方位的多元化思维方式给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面对农村社区文化的苍白单调和不和谐、不健康音符的挑战,农村小学怎样在进一步搞好校园文化为载体的德育基础上,构建起班级文化为载体的德育网络,组成校园文化与班级文化的合力,搞好以此为载体的德育工作,这是目前农村小学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2)基于我国目前小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落后的反思:长期以来,学校文化都以学校层面的统一部署,很少触及班级个体和学生个性,因此往往产生“绝对统一”的班级环境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课程文化,以这种文化为载体的德育明显缺少针对性、主体性,也不能保证可持续性,更谈不上有特色。这类班级文化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班级之间存在的差异,使教育工作有效性大打折扣。 (3)基于办学理念下的班级特色文化追求: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班级特色文化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源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的发展。 (4)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从班级文化(广义)入手,对班级管理、班级教育、班级智育和德育的交融和谐等方面进行重新审视。它是一个努力在理论及操作方式有所突破的一个研究,试图改变传统班主任工作中的“填鸭式”“说教式”“灌注式”“统一式”,改变只从外部“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地给学生以发展动力的不良现象;它试图改变只关注分数,而不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反对“头痛医头”的教育方式,倡导“标本兼治”的教育方法。它区别于少先队活动的“体验教育”,而是“因班而宜”“因人而宜”地努力唤醒并激活学生的潜能与本性,启动学生持久的教育内需,变“要我进步”为“我要进步”,它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自由创新的精神。 二、研究目的 1、通过本课题研究,改变、提升学校班主任的德育理念,造就一支构建班级特色文化、教育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丰富校园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提高本校的教育质量,促使小学生健康成长。 2、通过本课题研究,培养学生关注班级,关注集体,关注学校,关注社会,关注自己的思想道德,促使他们在构建班级特色文化的过程中,感知、实践、体验、领悟、自求发展,培养其良好的道德情感、心理素养和行为习惯。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论文(精选范文10篇)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论文(精选范文10篇)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论文(精选范文10篇)本文关键词:文化建设,班级,精选,小学,论文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论文(精选范文10篇)本文简介:每个学生都离不开班级文化的实践活动,因为在班级文化活动中才能不断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所以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尤为重要,所以本篇文章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论文,供给广大教师来探讨一下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一些问题。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论文精选范文10篇之第一篇:浅析小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论文(精选范文10篇)本文内容: 每个学生都离不开班级文化的实践活动,因为在班级文化活动中才能不断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所以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尤为重要,所以本篇文章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论文,供给广大教师来探讨一下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一些问题。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论文精选范文10篇之第一篇:浅析小学班级德育活动的开展与德育氛围建设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当前学校教育在不断改善教学模式的同时,教学目标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与技能给学生,而且还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品德修养的教育,帮助学生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高尚的道德品质。德育是当前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目前仍然有很多学校缺乏德育意识,使得德育工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本文主要是在分析当前德育活动开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在小学教育中德育活动开展与德育氛围建设的具体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小学;德育活动;德育氛围;建设;

前言 德育贯穿小学教育整个过程中,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谓德育,就是道德教育,即将政治与道德思想,系统性地传授给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在小学 班级管理中,老师注重德育活动的开展,无论是对教学还是育人, 都将具有重要作用。德育不仅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且能有效约 束和纠正学生不好的行为习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老师班级管理的 效率。因此,在小学教育中,老师要开展德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德 育氛围。 1.当前小学班级德育活动的开展与德育氛围建设现状分析 德育作为思想教育的一部分,本身存在一定的抽象性以及动态性。在当前小学教育过程中,很多老师对德育的认识不够深刻,仍然以 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式向学生灌输道德理念。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无 法吸引学生的兴趣,而且也不能很好地实现德育的目标,不能为德 育工作增添动力。其次,虽然众所周知,德育活动中学生是最重要 的主体,但是在当前教育中,有些老师片面地认为学生的思想觉悟 还不够成熟,因此在活动中忽略学生的主体感受与想法,只是按部 就班、照本宣科地开展活动,从而导致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参与性 极低,甚至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德育教育浮于 表面,效果大打折扣。再次,当前大多数小学班级都开展了德育活动,也注重德育氛围的培养,但是很多老师并没有将德育与学生所 熟知的生活以及个性化发展需求有效结合起来,从而使得德育在很 大程度上成为说教式活动,使德育流于形式。并且当前很多人还错 误地认为德育只是学校工作,没有让家长参与到德育活动中,导致 德育教育的力量较为薄弱和单一,进而影响德育教育的效果与时效性。 2.小学班级德育活动开展与德育氛围建设的具体途径 2.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班主任模范带头作用

农村小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研究

农村小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研究 一、前言 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一种有效方式。随着 教育的不断发展,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尤其在农村小学的教育 环境下,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工作是尤为重要的,如何打造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成为了这 个时代的重要课题。 本篇文献综述将针对农村小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展开探讨。首先,本文将阐述班级特 色文化建设的概念和意义,其次,通过分析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特点,介绍班级特色文化 建设的实施步骤,最后总结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在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概念和意义 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是指班级凭借自身的资源和优势,通过创造自己的特色文化,使班 级在群体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价值。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强调的是以学生为本,以班级为主体,根据班级的特点,形成符合自己需要和特点的文化形态。他不是一种孤立的文化现象,而是在整个学校文化的框架下进行的。它是学校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学校的整体 文化建设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建立有利于全体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班级文化,帮助学生 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班级氛围,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良好的道德品质和 自我管理能力,使学生在班级中得到全面的发展。通过班级文化的创造,增强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班级和谐发展。因此,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工作是非常重要 和必要的。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以班级为主体,形成独特的符号体系。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是以班级为主体,以建立符 号体系的方式来表现,以此来突出班级文化的独特之处。 以互助、合作为主要特征。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互助、合作的精神。通过团结 同学、积极向上的合作,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和战斗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更是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积极参与班级文化的创造。 1.确定班级文化的目标:班级特色文化建设要围绕班级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目标, 这个目标必须符合班级内学生的特长。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课题研究报告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基于我国目前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落后的反思 长期以来,学校文化大多以学校层面的统一部署、统一干预为主,很少触及班级个体和学生个性,因此往往产生“绝对统一”、“整体划一”的班级环境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课程文化,以这种文化为载体的德育明显缺少针对性、主体性,也不能保证可持续性,更谈不上有特色。这类“千班一面”的班级文化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班级之间存在的差异,使教育工作有效性大打折扣。基于此,我校力求通过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研究探索一条班级文化建设的新路子。 (二)基于本校办学理念下的特色班级文化追求 我校确立了“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特色活校、质量强校,文化润校”的办学理念,在学生管理、班级建设、教师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并深刻认识到学校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优秀学校文化的建设过程。而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班级特色文化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源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所以构建特色班级文化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张扬,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建设特色班级文化,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就成为了我校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改革发展的方向。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小学班级: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孩子们成长的沃土,实现梦想的乐园,是他们个性的发源地,也是孩子们实现社会化和个性化的重要环境。 (二)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指在班级师生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为班级大多数学生所认同的一套价值体系,是一个班级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所凝结起来的共有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

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方案优秀五篇

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方案优秀五篇 班级文化建设方案篇一 一.指导思想 有班级特色、书香氛围浓厚、环境优美整洁、富有激励性,关注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长远发展。 1.制定富有特色的班级口号、宣誓誓言等,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2.发挥每一位学生的创造力,积极参与班级布置并定期更换,让每一堵墙都“说话”,形成班级不错的物质文化环境。 3.建立健全的班级制度,奖惩制度、值日生制度、班级量化管理等等,以此约束学生的言行。 4.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加强班级凝聚力。 5.建立班级图书角,努力扩大班级藏书量,调动每一位学生的读书积极性,鼓励学生制作读书卡片,写好读后感,让全体学生“感激书籍,享受阅读 6.具体内容: 班级名字:搏进班(学中进,搏中胜)(学习让人受教,长见识,添智慧,人会进步)(拼搏播种,人会逐渐走向胜利) 教师箴言:你们是清晨花瓣上晶莹的露珠,折射着太阳的光芒,充满希望。滴水能穿石,学习靠积累,只有不断的努力学习,才会有收获。美好的未来属于

你们。(这段话是我们教师对二4)班所有学生的希望。希望他们在学习上重视积累,有钻研精神。相信他们一定会有进步!) 班级形象: 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 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 气象勿傲、勿暴、勿急, 颜色宜静、宜庄、宜和。 班风:诚实团结,勇往直前。(做人诚实为最首要的,作为班级一个整体,团结是最重要的;其次还要有顽强的拼搏精神。) 班训:做最好的自身,创最好的班级。(每一位同学只要做到最好的自身,那我们这个班肯定也是最好的。 班级精神:文明团结拼搏(学生到学校首先是来学习做人的文明礼仪再来是知识;同时作为社会的一员也要学会与人交流与他人合作团结;最后我们还要有顽强拼搏的精神。) 班徽: 班徽解说:高高升起的旭阳代表了二4)班的每一员,对未知充满了期望,高挂于蓝天之上,让它尽情释放光芒,更代表了我们每一颗 “阳光”的心。折射出的六个大字,是班级精神的诠释。展翅飞鸟,带我们遨游于知识的蓝天之下,让知识壮大我们的内心。飞鸟的身子是由数字“2”所成,“2”又是“爱”的谐音,告诉我们要爱学习,爱班级,爱劳动。那强健的翅膀则是点

农村小学特色化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农村小学特色化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课题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从班级结构上来说,它是组建学校的细胞,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也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的基层集体;从班级文化上来说,它是班级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想,陶冶学生情操,弘扬学生道德,更是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最有效途径。 众所周知:一个班级管理的好坏,不仅影响着这个班级的班风、学风,而且影响到学校的办学质量。因此,加强特色化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是顺应当今新课改精神的,它能实现新课改培养目标的新型的班级文化,用良好的班级文化来提升班级管理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1)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21世纪是竞争的世纪,是创新的世纪。这种竞争不仅仅是教学质量和办学条件的单一竞争,还是学校内在要树整体形象的多层面的竞争,也包括校园文化、班级文化氛围的竞争,这种竞争把文化渗入校园。 (2)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我校为谋求发展,本着“让每个学生成材”的教育理念,始终以班级文化建设为突破口。以班为单位全面、深入地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行为管理活动,让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文明习惯逐步养成。我校地处皖江铜陵工业示范园开发区地段,

是备受关注的学校。我校外来务工子女增多,其家长工作忙还不稳定,所以学生呈现出问题多,如个人卫生差,自学能力差,行为习惯不好等。针对其现状我校开展了有声有色的打造“书香校园”、建立“班级图书角”、培养“小读者”、评选“小作家”等一系列文化活动读书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还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化班级美化活动,有着较好的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为课题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因此重提班级文化建设显得尤为迫切。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 特色化班级文化建设确实是学校全方位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已受到学校的重视,应该视为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育人环境的一项重要课题。 现在我校开展的《农村小学特色化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课题中明确提出:通过特色化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特色化管理制度的拟定,以及富有特色的班级活动的开展,形成具有创造精神的班风,使学生的个性与潜能在和谐的班级生态中获得充分发展。为了让本课题获得最佳成果,我们抓住先行者的成功经验将给我们的研究提出的目标,打好理论基础,并结合本校实际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展课题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价值与亮点 着力于深入研究我校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的策略和方法,期望能够通过课题研究,走出一条适合校本发展的班级文化建设之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成功的管理模式,从而让其模式起到普及和示范作用。 四、研究的目标

最新建构农村小学班级特色文化的实践研究(刘珠新修改)

《建构农村小学班级特色文化的实践研究》 研究方案 由刘珠主持的《建构农村小学班级特色文化的实践研究》课题于2015年4月报到宿迁市教育学会,11月被批准立项。本课题计划研究两年时间。 一、课题的提出 关于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课题研究在国外早已出现。美国版《班级的群体化过程》在谈到如何促进学生交流、如何解决学生冲突及如何形成班级合身的规范等方面作了详细描述,并提出了改善各类气氛的行动观点;最终目标是形成一种具有较强协作精神、共同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的班级精神文化。但对班级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却很少涉及。 目前,国内对班级特色文化的研究很多。辽宁魏书生老师的班级自动化管理,开创了班级文化建设的先河。宁波市镇海学校开展的《新课程条件下创建个性化班级文化的探索》提出“通过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个性化管理制度的拟定,以及富有特色的班级活动的开展,形成具有创造精神的班风,使学生的个性与潜能在和谐的班级生态中获得充分发展。” 可现实社会很多农村小学,以宿豫区来龙中心小学为例,学生大多数知识面窄,缺乏思维想象能力,动手能力不强;教师大多数年龄偏大,自身文化底蕴不足,工作积极性不高。为了完成布置班级特色文化的任务:有的班级选择满教室粘贴学生平时的优秀小练笔;有的班级选择在墙壁挂上具有激励学生的名人名言;还有的班级随意粘贴学生的剪纸作品、美术作品,把教室当成了简单的美术天地来布置。 所以,我觉得这些研究者和一线农村小学教师大都过多注重富有班级特色的“显性文化”建设,忽视了建构熏陶学生思想、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渗透教育理念的“隐性文化。”而我就抓住了这个余地,来进行建构农村小学班级特色文化的实践研究。 二、课题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农村小学:指远离城里的小学。它们所处的环境消息闭塞,经济状况不容乐观,基础教育设施落后,师资力量也相对薄弱。 班级文化: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班级师生通过教育、教学与管理活动,创设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是在学习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态度、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物质表现形式。 可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硬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比如教室墙壁上的名言警句,英雄人物或世界名人的画像;摆成马蹄形、矩形、椭圆形的桌椅;展示学生书画艺术的书画长廊;表露爱心的“小小地球村”;悬挂在教室前面的班训、班风等醒目图

农村小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研究

农村小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研究 农村小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是指在农村小学的班级中,根据当地农村的特点和教育需求,通过有针对性的文化建设,打造独特的班级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将分析农 村小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意义,并提出实施的方法和策略。 农村小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意义在于提高农村学生的教育质量和素养水平。农村学 生的环境和背景与城市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针对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独特 的文化建设。通过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提高学习效果。班级特色文化建设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 心态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实施农村小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方法和策略包括以下几点: 1. 针对农村小学班级特质,确定班级特色。每个班级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可以从地 域文化、传统文化、学科特长等方面确定班级特色。可以以当地的农耕文化为主题,在学 习内容中融入农耕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对农村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2. 发挥班级团队的作用。班级是学生集体的基本组织形式,教师应通过班级团队的 协作和参与,推动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可以组织班级活动、开展主题教学、组织班级展示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3. 注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发展。农村小学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能力,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可以开设多种多样的俱乐部、特长班, 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推进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家长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支持者和参 与者,他们可以提供宝贵的家庭经验和文化资源。教师可以积极与家长合作,通过家长会、亲子活动等形式,加强家校互动,共同探讨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方法和策略。

浅谈农村小学特色班级文化建设

浅谈农村小学特色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那么什么是班级文化呢?笔者无意中听到两个老师的议论,其中一位老师说:“我最怕进XX班了,课堂乱哄哄的,上课的激情和灵感都没了,就盼着早点下课。”另一个同事说:“以前这个班级不是这样的啊,怎么换了一个班主任差别这么大呢?”其实这就是班级文化的不同表现,班主任就是这种文化的建设者。那么,我们农村小学的班主任怎样才能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建设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笔者就此作了一些探索。 一、班级环境文化的建设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我们班主任不可小觑班级环境的建设,除了要重视教室环境的“美化”,还要让学生参与到环境文化建设中来。学生在环境建设的同时,各方面能力也能得到发展,受到教育。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卫生习惯。一个干净整洁的班集体不能只靠值日生打扫,更要靠全体同学去保持。因而,班主任更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平时课桌椅摆放整齐,粉笔、小黑板、扫帚等也要摆放的井井有条,并且要时不时去提醒,渐渐养成好习惯。 2.环境布置。教室布置可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班主任可以给学生分为各个小组,每组的组长分配任务,搜集身边的材料。教师只要在旁协助,你会发现,孩子们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学生在参与布置的过程中,集体的意识也不知不觉的增强了。 3.温馨提示。教育以人为本,想要学生爱上学习,教师除了要改善学习环境,还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幸福指数。在教室门口设温馨提示栏,随时告诉同学天气预报,卫生保健、预防季节传染病等的小知识。同学之间发现有不良行为时,温馨提醒对方,让对方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一份子,时刻被别人关注和爱护。 二、班级行为文化的建设 班主任要善于组织学生开展贴近学生生活的集体活动,来建设班级行为文化,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发展。学生在健康有益的班级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结合工作实际笔者从以下几点突破: 1.主题班会有声有色。班主任可联系本班学生的情况开展主题班会,尽可能地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在活动中思想受到教育,行为得到改善。如:针对一年级学生乱丢纸屑的现象,笔者组织了一次题为“我该怎么办”的主题班会活动。围绕“不是我丢的纸屑该不该捡?”“看见别人丢纸屑我该怎么办?”这两个问题展开辩论,学生从根本上认识个人的行为对班级的危害,改正陋习。 2.文体活动精彩绝伦。轻松活泼的文体活动有利于学生愉悦身心、磨练意志。班主任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校性的文体活动,如讲故事、歌咏比赛等,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在这些活动中,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在不同层次地表现和发挥自己的才能,他们在活动中既获得成功的体验又进一步发展了特长。 3.个人荣誉锦上添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笔者在班上通过开展评选“学习能手”、“爱卫之星”、”文明礼仪标兵”等树立典型。抓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设立各种“进步奖”,放大后进生的点滴进步,利用“校

农村小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研究

农村小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研究 摘要:当前,农村地区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存在流于形式、缺乏个性、系统性等问题。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农村小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强化班级特色文化建设,通过文化渲染,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级特色文化;问题;对策 班级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的主阵地,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的今天,城乡教育差距的存在,影响了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同时,相对城市而言,农村在信息、资源等方面相对落后,这些因素影响了农村学校文化建设的发展。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农村小学应当加强班级文化建设,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推动学校管理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环境文化的发展,通过精神文化的引领,促使农村小学教育改革。本文中,笔者结合当前农村小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索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农村小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开始向农村地区倾斜,力求通过发展农村教育,促使国家教育的发展。然而,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农村教育的发展始终受到很多现实因素的制约而处于落后的状态。就农村小学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而言,存在如下问题: (一)文化建设以“应付检查”为目标,流于形式 农村小学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尤其是管理人才和师资力量的不足,办学理念还不够先进,缺乏深度文化自省和自觉,致使学校文化建设往往不是主动开展,而是自上而下地进行。即常常是上面“刮一阵风”,学校就“捕风捉影”,下达指令,班主任“照葫芦画瓢”应对领导检查。这种情况下,班级文化建设沦为一种应时而为、盲目而作的行为,花时费力耗资源,最终收不到班级文化建设应有的效果 (二)文化建设缺乏系统规划而显得无序 在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用游戏、卡通的形式增强班级环境文化、活动文化的教育效果是无可非议的。可是现在一些农村小学却一味地迎合儿童的欲求而搞形式主义,以至于形式大于内容。笔者考察过当地的许多农村小学,走进他们的教室,映入眼帘的大多是无序张贴的班务栏、卡通画、剪纸布贴画,虽然五颜六色,却没有主题,让人眼花缭乱。观看各班的活动文化展示,故事大赛、情景剧表演、模拟法庭等,形式多样,热闹非凡,但这些活动对孩子的品格形成有何积极影响却不得而知。我常在参观中与学生聊天,发现他们对文化活动的感觉大多是疲惫与茫然。如果我们的班级文化建设过多地用活泼与诙谐的儿童化形式展现内容,缺乏严肃与庄重,缺少正确的文化导向,那本来崇高的文化因子就会被儿戏化,而不能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三)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缺乏“特色”和“个性”

小学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研究阶段总结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班级文化建设 王桂英所谓“班级文化”,通常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班级文化是一门隐性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如果能够建设积极健康并为广大学生乐于接受的班级文化,就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一、创建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是反映价值观、人生观深层次的文化。 1. 班级精神的培养。一个班级要有班魂,也就是班级精神。这种精神要在班级成立之初有意识地培养,逐步让学生理解接受,根植在全体学生的心里。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慢慢培养并形成这种班级精神。 2. 班级凝聚力的培养。班级凝聚力最能调动一个班级学生的情感。我利用一年一次的校运会、越野赛、歌咏比赛、放风筝比赛等校内外的各种活动,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让他们懂得每一个人都应为班集体出一份力。在活动中,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收获非常大。

3. 班级活动的开展。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班级活动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组织的活动,如运动会、艺术大赛等,这类活动规模大、影响深,对于形成健康向上、团结进取的班级团队精神起很大作用。我充分利用这些活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意识,培养班级凝聚力,培养集体荣誉感。另一类是班级内部的活动,如班会、队会、故事会、兴趣小组等。这些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创设丰富多彩的班级物质文化 班级物质文化是指通过对所在班级环境的设计、布置以及在此过程中的相关要求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硬件”,也是班级文化的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活动可以形成良好的班风,营造出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教育氛围。班级物质文化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点,能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的受到熏陶。 我认为,首先要将教室布置得新颖独特,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文明的学习环境。我班设计了以下版块: (1)雏鹰风采。可以布置一面墙,里面可以分为两个小块,即学生的美术作品、书法作品或作文。 (2)成语天地。可以布置一面墙,最好找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成语,上面是图,图下是解释。 (3)黑板前我设计了一个“三表”用浅色彩纸做底色,然后

依托班级文化特色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研究(全文)

依托班级文化特色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 研究(全文)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提出的背景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石,作为一种教育力量和教育环境,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力。 (1)班级文化的建设是学校建设的主阵地,是我们农村孩子全面发展的学习基础。小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启蒙阶段。健康和谐的班级文化,教育熏陶学生的心灵,活力和青春的班级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因此,构建一个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至关重要。 (2)农村小学学生生活条件和家庭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的物质文化环境单调。接触的事物较少,见识度较狭隘,自由散漫现象普遍存在,文化氛围缺乏不符合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2.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美国版《班级的群体化过程》在谈到如何促进学生交流、如何解决学生冲突等方面作了详细描述,并提出了改善各类气氛的行动观点;最终目标是形成一种具有较强协作精神、共同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的班级精神文化,但对班级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却很少涉及。 (2)国内对班级文化的研究也很多:如魏书生老师利用班

级文化对班级实行自动化管理的实践证明了:积极的班级文化犹如生活中的浪花,记忆中的亮点,有助于促进孩子走向成功。因此,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机制在我们这种有山区孩子的农村小学就显得特别重要。本课题将在这一方面作必要的探索。 二、课题的界定 杜威说:“要想改变学生,必先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了,学生也被改变了”。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石,作为一种教育力量和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今后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任何事物都是相辅相成的,魏书生老师也在《构建和谐的班级文化》中指出健康高雅的班级文化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学生的智能,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积极的意义和特殊的功能。从而,证明一个健全的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目的 能利用各种班级教育环境资源,打造健康高雅的班级文化,那么就会营造出适合学生发展的良好育人氛围,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滋养学生心灵,提高学生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具体来说要达到以下目标: 1.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目标:营造氛围,凸显理念。板报墙面

《村级小学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村级小学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校园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环境育人的重要举措。 我校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文化发展缓慢落后,教育经费十分紧张。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中,特色校园文化以其潜移默化的方式,深刻持久的教育效果,成为村级小学一条投资少、效果好的重要教育渠道。对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村级小学校园文化需要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和自然的校园环境等给学生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以鲜明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学生。大力加强村级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施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早在2006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通知强调,“各地必须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时至今日,许多农村学校已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但纵观近年农村教育的整体发展,使农村学校的“硬环境”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学校“软环境”(包括教育管理的信息、人际关系、组织气氛、组织信念、价值观等)建设的却相对滞后。致使个别农村学校的辍学率高,暴力事件不断,极大的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和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造成这种现状主要是由于一些农村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未能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缺乏长远、发展的规划,致使校园文化建设陷入了一些误区。为了真正使校园文化发挥其潜在而巨大的教育功效,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村级小学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行为,加深校园文化建设内涵的理解,深入研究村级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艺术。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课题研究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课题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缘由及研究现状述评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环境,使中小学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广东省中小学德育指导委员会工作座谈会》上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指出:新形势下我省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整体思路是:围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个中心任务,重点抓好德育主渠道、德育教化和德育督导评估三方面工作,突出抓好德育环境的全面教化。德育教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内容,其一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创新发展德育,提出了生活德育、生态德育、文化德育、协同德育等不同的模式,可以允许有各种不同的提法和大胆创新的探索,但是,一定要立足于学校德育环境的全面教化,立足于社会环境的教化力量整合。 《课标》强调:“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立个性的学生。教育应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从教育的角度看,班级是学生彰显个性,实现发展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学生成长的一方沃土。什么样的班级就塑造什么样的学生,他们参与班级建设的过程经历,体验感悟,将在生命发展的历程中留下鲜明的痕迹。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要培养出赋有创造性的特色学生,必须构建有个性化的班级文化,让学生无条件,无时不刻地进行班级文化熏陶。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地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早以成为一项迫切的重点工程,不容忽视。 建设个性化班级文化,首先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新的一轮课程改革本质上就是对课程文化的一种颠覆和重新建构。学校文化、班级文化事实上都是课程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个性化班级文化就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因此,在新课改情境下,进行”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是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其次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一所学校的发展归根结底是这所学校全面的发展,它既包括群体的发展,也包括个体的发展。单个班级的发展势必促成全校的发展;单个学生个体的成长,也最终促成学校的长期发展。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这是由素质教育全体性的特点决定的,即要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在基本素质方面达到合格的标准。良好的班级文化能促成良好的班风建设,能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在积极、健康、向上的风气中接受持久而稳定的熏陶,最终共同成长。再者是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能促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能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的修养,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创新能力。未来社会要求培养新型人才,其不仅重视人才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重视人才的潜能个性的发展,而这些素质单靠一般的“灌输”是难以奏效的。多姿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包含了丰富的知识内容,充满了生动新鲜的创造力量,可以引发学生无限的创造力,学生在班级文化活动中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增加信息量,同时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学生从小接触到的班级文化几乎是千篇一律,千“班”

农村小学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研究

农村小学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研究 作者:李福平 来源:《新课程·上旬》 2019年第5期 摘要:班级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可以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对小学生进行熏陶,特色班级文化体现着一个班级的学风与班风,为了增长农村小学生的见识,小学教师必须要加 强特色班级文化建设。重点阐述了农村小学教师应如何建设特色班级文化,以期帮助教师打造 浓厚的特色班级文化,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农村小学;特色班级文化;建设途径 特色班级文化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凝聚力,对加强集体荣誉感与班级认同感具有积极 的影响。农村小学生认识层次与见识面相较于城市小学生短浅,二者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存在较 大差异,为了促进农村小学生全面发展,农村小学教师应努力建设特色班级文化,形成良好的 班风与学风,促使小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 一、加强个性化,明确建设目标 特色班级文化代表着一个班级的学风与班风,对小学生的言行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农村小学教师在建设特色班级文化时,需要在保证思想观念正确的前提下加强个性化建设,明 确班级文化建设目标,通过制定建设规划来确保特色班级文化的科学性。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具 有不同的成长特点,农村小学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成长规律与个性特征制定特色班级文化建设 目标,如此才能保证促进全体农村小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1]。 例如,对于一年级到三年级的低学段小学生,小学教师可以打造具有卡通风格的特色 班级文化,与学生一起制作黑板报,在班级的室内与室外墙壁上张贴以卡通贴纸为背景的寄言、寄语,这种文化风格与低学段小学生的性格特点相一致,更容易被小学生接受。对于四年级至 六年级的高学段小学生,教师可以多采用理性文化风格,这一阶段的小学生更喜欢成年人将自 己当成“大人”,其理性思维得到发展,正是树立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所以 教师更要重视特色班级文化的建设,向学生普及更多生活与学习上的知识,增长农村小学生的 认识,缩小城市与农村学生的差距。农村小学生在充满着温馨和谐的环境下,可以养成良好的 行为习惯,对提高身心素质、增强综合能力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保证特色班级文化布设的合理性 在二胎政策之前,受计划生育政策与经济实力的影响,大多数城市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由于国家发展进步,农村人民的思想水平得到提升,大部分农村家庭也只有一个孩子。当前, 农村小学生大都属于独生子女,享受着家庭所有人的宠爱,具有严重的自我中心、自私自利等 不良心理,为了纠正小学生的不良行为,农村小学教师可以通过建设特色班级文化的方式,对 学生言行进行约束和改善,有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特色班级文化建设具有整体性,关系着整个班级,所以农村小学教师可以让班级全部 小学生参与到文化建设中,亲手布设墙壁宣传标语、绘制黑板报等。例如,小学教师在建设特 色班级文化时,需要将全班学生引入建设工作中,为小学生进行分工,要求学生以合作的方式 开展工作,比如两名学生组合张贴条幅和寄语,四名学生组合绘制后墙黑板报,全班学生一起 书写梦想与期望来制作“梦想之树”等,工作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其他学生对其他合作小组的 分工与进度进行监督,避免某些小学生“偷懒”,逃避责任。

农村小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农村小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作者:李英明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年第22期 【摘要】班级是学校组建的细胞,也是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基层组织。同时,班级文化是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也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加强对班级特色文化建设,能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对课堂学习保持活力与兴趣,不断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关键词】班级特色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2-0222-02 班集体生活是学生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农村小学的学生知识面较窄,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再加之教师的年龄偏大,自身文化底蕴不足,很难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为学生建立具有特色文化氛围的课堂生活。因此,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更新自身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利用有限的教学条件,带领学生开展富有特色的班级活动,建设具有创新精神的良好班风,让学生的个性与潜能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得到有效发挥,促使学生健康、愉快的生活、学习。 一、积极营造和谐优美的班级环境文化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会说话,让教师成为一个能够更出春天的村庄。”班级环境文化的优劣能展现一个班集体的整体精神风貌和素质,同时它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在班集体文化建设中,教师要注重环境文化的营造,努力为学生创造和谐优美的班级文化环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绪,增强班级的向心力。比如,在农村小学的教室中,我们经常会发现,窗台上零散地摆放着各种各样的水瓶,教室的水泥地板上也经常有纸屑、果皮,学生的书打着卷儿,零散的摆放在课桌上。学生在课下活动时,不注重个人卫生,在见到教师时,不论是出于对教师的畏惧,还是没有养成和教师打招呼的习惯,他们通常视而不见,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很难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对于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也有着阻碍作用。因此,要营造和谐优美的班级环境文化,教师应引导学生先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注重自己的精神风貌和整体素质,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如,教师引导学生将不用的水瓶裁剪成漂亮的花瓶形状,并种上各种各样的花草,在窗台上摆放整齐,将书用书皮包好,墙上张贴学生自己制作的手抄报,打扫干净教室环境,有秩序的开展课外活动,注重自己的言语和动作,在见到教师时要主动打招呼,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改变,都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室内的每一个角落都是班级文化的脸面,教室的布置,承载着班主任教育思想和对学生的期望与关怀,也能够体现班级成员共同的价值和审美。因此,教师要注重班级文化环境的营造,让学生积极美化教师环境,增添教室的人文气息,为学生增加生活和学习的乐趣。

农村小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研究

农村小学特色班级文化建设 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人环境,使中小学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好形势下,为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很多学校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和实践,成效显著。然而,相当部分学校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程度严重的忽视了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和实践。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过程中,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班级文化意识淡薄、认识片面。这里包括学生家长、教师、学生三方面因素。不少农村家长对学校教育作用缺乏全面认识,往往只关心学生的课程考核成绩,而忽视甚至漠视学生素质的均衡发展,这就造成教师在进行一些班级文化建设时,学生得不到家长积极、有利的支持和指导。一些教师由于对班级文化内涵缺少系统的认识,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把更多的目光放在“班级学风”的塑造上,导致了班级文化的滞后。 2、班级文化个性的缺失。教育是为了让学生的个性得到积极发展。个性,是不断创新和改革的产物。可是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中,教师起指导作用,教师的个性间接或直接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形成。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教师必然会带领出一班具有创造力或创造意识的学生。我校一部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缺乏活力,导致教师在教育中慢慢失去个性,失去个性的教师所带领的班级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也失去了特色。班级文化个性的缺失,直接影响着班级里的学生。或许,这也是其他学校班级文化建设中同样遇到的问题,亟待我们解决。 3、学校、家庭、社会没有形成合力 农村小学有5成学生家长长年不在家(主要是外出打工),有7成家长很少过问孩子成长情况,几乎所有家长都没有文化活动指导的意识。社会更是认为教育是学校、老师的事。这样一来,需要家长、社会参与的班级活动没有办法开展,教师的工作很容易变成一个人的孤军奋战 4、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