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摘要: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分析了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人才的供求关系以及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以现有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的课程体系为基础,提出了基于cdio 理念集成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宽扩的知识面,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及相关专业高级专门人才;具有专业技能、很强的实践和科研创新技能的高级人才”为目标,制定了以项目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

关键词:cdio;集成电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3-0062-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现代企业急需高技能人才,企业的用人标准逐渐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同时,又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弱,难以满足社会要求。为了缓解企业人才的需求和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冲突,国内外各高校都开始积极调整现有的教学模式,提出工程创新教育与课程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全新理念,即cdio(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理念。它是“做中学”和“以项目作为核心的教育和学习”的集中体现,以产品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cdio理念的指引下,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通过对项目整个过程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作为载体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惠州学院2012年度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立项选题指南 本课题指南为选题的大体范围,申请者可以在本选题指南的指导下,根据学校和个人的实际情况确定申报选题。重点资助项目主要在立项项目中择优选择。 项目立项起始时间可从本年度项目实际研究的开始时间算起。教学研究项目的研究周期通常为一年,重点项目的研究周期可适当延长;教学改革项目可以按实际见效时间设计周期,通常为两年。 教学研究项目结项至少应提交项目研究报告和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1篇以上相关教研论文(增刊除外);教学改革项目结项需要提交教学改革项目完成与绩效评价报告、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1篇以上相关教改论文(增刊除外)。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是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方面,构建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强国的普遍经验。本类选题侧重于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综合研究与实践,突出创新特色与推广应用,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一流人才培养的优越环境或基地。重点研究我校现有人才培养的特点、问题,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资源配置,提出集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与层次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等为一体的提出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参考选题方向包括: 1-1.我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问题及对策研究 1-2.我校人才培养社会评价研究(毕业生社会需求及适应性情况) ※1-3.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与实践 ※1-4.基于职业化、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等某个视角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1-5.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与实践 1-6.多学科渗透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1-7.中文专业写作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1-8.服装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模式研究 1-9.人才创新素质培养的实践与模式研究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一、计算机应用专业行业背景及需求分析 国家“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文件的出台,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纲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确立,宝鸡市“关于加快关天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以及眉县关于引进高端技术产业,兴建信息化产业园区五年规划蓝图的绘制,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目前,学历教育提供的人才数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我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100万,陕西省2011年计算机职位需求3万多个。伴随我县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将达到数千人。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我县信息产业建设,我校将重点建设计算机专业,培养大量优秀的技能型人才,以应对人力资源岗位空缺的不利局面。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总体建设目标 (一)专业建设目标 加强校企合作,全面构建“校企对接、能力本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推行并完善以“任务驱动法”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两年建设期内,主要完成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完善。 同时,学校围绕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双线齐进的教学模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实施“订单式”培养,突出实践应用特色,促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及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结合行业资格准入政策,实施毕业生的“一书多证”制度,以区域市场为导向,以行业为依托,以“双师”素质教师为保证,把计算机应用专业建成培养目标定位准确,专业理论知识够用,实践教学体系完善,产学研结合紧密,具有鲜明中职特色的示范专业。 (二)课程建设目标 与合作企业共同组建专业团队,加强校本教材、实训教材开发,建设核心课程2门,特色课程2门。完成相关实习实训教材编写。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在已有的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跟踪最新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网络实验室和教学环境条件的建设,加强课程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争取达到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水准。 (三)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一方面到企业聘任兼职教师,另一方面选派教师到合作企业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打造一支业务素质过硬、实践操作能力突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并利用2年时间,培养出1名平面设计和1名网络技术专业带头人,4名核心骨干教师7名双师型教师、4名兼职教师。 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分析学校原有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现状,师资队伍建设将以巩固提高现有教师队伍为主,引进高水平人才为辅的策略,同时聘请本专业优秀的校外兼课教师。将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建设始终放在专业办学的首位,树立“专业办学,师资为先”的理念。力争组建一支专兼职的专业师资队伍,逐步建立起专业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显著、专业方向明确、中青骨干为主、结构层次合理的高素质校内专任师资队伍。同时不断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培训,逐年派遣师资到产学合作企业进行专业调研或技术实践,或参加专业性的技术研讨会,或参加技术培训学习,进一步加强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的力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我校预防医学专业于2007 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至今已向社会输送400 余名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现有在校生400余名。 本专业经过13年的不断探索,为适应社会经济对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需求,遵循教育部、卫生部制定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相关要求,借鉴兄弟院校办学经验,并结合我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我校预防医学专业以“培养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备初步创新精神、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能在疾病控制、卫生防疫、环境卫生、食品卫生监测等机构从事疾病预防与控制和卫生事业管理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为目标,按照“加强实践、突出特色”的思路,不断改革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培养方案。总结近年来的工作,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及实施效果如下: 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 (一)优化培养方案,构建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预防医学专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通过每年的专业实习检查和学生座谈,结合各实习单位的建议和学生的反馈意见,参照《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相关课程要求,制定符合我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培养方案并不断完善。经过培养计划的修订,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更加准确,课程体系更加完善,行业特色更加突出。 (二)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1.开展实验教学改革 为了使学生建构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体系,专任教师开展了“整合构建预防医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实践研究”。如《环境卫生学》课程将原有四个分散的与水质检测相关的实验,整合为一个设计性实验,由学生事前做好实验设计,利用两天时间完成从水样采集到水质分析和消毒的全过程实验,将片段式的知识点融合,极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将乳类粗脂肪、蛋白质含量测定及其卫生质量检验整合为一个综合性实验,使学生系统性掌握乳类的卫生质量及营养价值检测方法及相关指标的国家标准。

芯片设计和生产流程

芯片设计和生产流程 大家都是电子行业的人,对芯片,对各种封装都了解不少,但是你 知道一个芯片是怎样设计出来的么?你又知道设计出来的芯片是 怎么生产出来的么?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有大概的了解。 复杂繁琐的芯片设计流程 芯片制造的过程就如同用乐高盖房子一样,先有晶圆作为地基,再层层往上叠的芯片制造流程后,就可产出必要的IC芯片(这些会在后面介绍)。然而,没有设计图,拥有再强制造能力都没有用,因此,建筑师的角色相当重要。但是IC设计中的建筑师究竟是谁呢?本文接下来要针对IC设计做介绍。 在IC生产流程中,IC多由专业IC设计公司进行规划、设计,像是联发科、高通、Intel等知名大厂,都自行设计各自的IC芯片,提供不同规格、效能的芯片给下游厂商选择。因为IC是由各厂自行设计,所以IC设计十分仰赖工程师的技术,工程师的素质影响着一间企业的价值。然而,工程师们在设计一颗IC芯片时,究竟有那些步骤?设计流程可以简单分成如下。

设计第一步,订定目标 在IC设计中,最重要的步骤就是规格制定。这个步骤就像是在设计建筑前,先决定要几间房间、浴室,有什么建筑法规需要遵守,在确定好所有的功能之后在进行设计,这样才不用再花额外的时间进行后续修改。IC设计也需要经过类似的步骤,才能确保设计出来的芯片不会有任何差错。 规格制定的第一步便是确定IC的目的、效能为何,对大方向做设定。接着是察看有哪些协定要符合,像无线网卡的芯片就需要符合IEEE802.11等规範, 不然,这芯片将无法和市面上的产品相容,使它无法和其他设备连线。最后则是

确立这颗IC的实作方法,将不同功能分配成不同的单元,并确立不同单元间连结的方法,如此便完成规格的制定。 设计完规格后,接着就是设计芯片的细节了。这个步骤就像初步记下建筑的规画,将整体轮廓描绘出来,方便后续制图。在IC芯片中,便是使用硬体描述语言(HDL)将电路描写出来。常使用的HDL有Verilog、VHDL等,藉由程式码便可轻易地将一颗IC地功能表达出来。接着就是检查程式功能的正确性并持续修改,直到它满足期望的功能为止。 ▲32bits加法器的Verilog范例。 有了电脑,事情都变得容易 有了完整规画后,接下来便是画出平面的设计蓝图。在IC设计中,逻辑合成这个步骤便是将确定无误的HDL code,放入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EDA tool),让电脑将HDL code转换成逻辑电路,产生如下的电路图。之后,反

典型案例1人才培养模式

典型案例一 产教融合创新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实施背景 如何构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会计人才是示范性特色专业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专业自开办以来,一直在积淀,一直在成长,针对目前高职会计专业重理论、轻实践,传统学科式培养等种种弊端,我们积极探索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主要目标 本专业以开放的办学思路,利用广阔的社会资源,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会计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三强化、五阶段、三位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突出“理实一体,德技双馨,校企共同育人,产教深度融合”特征,体现会计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三强化”策略序化课程,在“三位一体”人才培养平台之上保证“五阶段”实践教学组织模式的实施条件,全面带动专业建设与改革。 三、实施过程 (一)设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流程 本专业注重健全过程监控,积极通过开展学校与企业,乃至家长的调研、走访、座谈和制度试行等,完善适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校企共管制度,特别是在非毕业综合实习阶段的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体系、校内学习和校外实际工作一致性的教学监控制度、学生校外实习期间素质教育制度等做了进一步的探索。 设计流程说明: 1.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广泛深入的会计专业人才需求调研;

2.针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开展会计职业岗位群分析; 3.制定初步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并进行行业专家论证; 4.依据会计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专业教学内容; 5.确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报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评审; 6.校企共同全面、全员、全程监控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运行; 与实施,并考核评价。 图1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流程图 (二)调研会计专业人才需求及职业岗位群分布 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初期,广泛的社会调研十分必要。进行实地调研时,本专业直接深入到企业与被访者接触,当面提问并记录对方的回答。小组座谈会时,通过邀请行业专家和资深的专业教师开座谈会,积极征求各位专家对专业教学标准改革的意见和建议。调研的内容涉及会计专业人才结构现状、专业发展趋势、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一、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预期目标:满足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需求,深化校企合作深度,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同调研并制订相关管理制度。 验收要点: 1.通过企业调研详细了解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员工队伍、用工需求、用工计划、岗位技能要求,细化人才培养方案及评价报告。 2.建立有学校、企业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监督和评价的管理办法。 3.继续建立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配套的长效运行机制,更加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4.签订与企业的长期培养合作协议。 5.学校与企业开展科技合作,共同承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研究。 6.坚持毕业生双证制度。提高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争取达到95%。 二课程体系: 预期目标: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优化课程体系机课程内容,实现课程与岗位任务对接,建设精品课程;改革各类课程教学和实训教学的考核方式,突出能力考核;开发工学结合校本教材。 验收要点: 1.修订可行性机械加工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计划,进一步完善机械加工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 2.加强精品课建设,计划在2015年之前完成三门专业主干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建设。 3.加强与课程配套的网络课程建设,建设2个以上网络课程教学平台。 4.专业模块:CAD/CAM模块、数控车模块、数控铣模块、加工中心模块教学和考

核全部在实训室进行。 5.完善教学资源库。 6.开发工学结合的校本教材?钳工工艺学?,形成与企业对接的课程体系。 三、教学模式改革: 预期目标: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形成本校的特色。在理论、实践教学中实行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岗位教学法。力争使教学成果在同类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中得到推广。 验收要点: 1.根据实际情况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2.普通课实行案例教学和情景教学,专业课实行项目教学,实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3.课件、教案、教学录像的资料库。 4.继续探索网络教学平台及记录。 四、评价模式: 预期目标:依照企业用人标准制定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修改本专业教师考核方案。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健全激励机制,提高学校整体办学的功能和社会效益。 验收要点: 1.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完善教学计划。 2.形成与企业职业技能考核标准对接的评价标准。 3.与企业共同制定培训内容和培训项目。 4.建立满足社会与企业用工人员综合素质、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要求的考核标准。

应用技术本科“3+1”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应用技术本科“3+1”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很多高校,包括研究型大学,都把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文章主要对应用技术本科“3+1”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和探索,通过校企合作努力培养出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毕业后能直接服务于生产、技术等一线岗位,适应社会需求的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从而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 标签:应用技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1 应用技术本科学生的特点 应用技术本科学生是以“三校生”(即中专、技校、职高)毕业生为招生来源。随着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将有越来越多的“三校生”选择到大学继续深造,针对这一特殊群体,传统的本科教学管理方法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因此,制定一套目标明确、层次清晰、特色鲜明的教学管理体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创新意识、充分发挥现有教学资源的功能,还能促进校企之间的深入合作,有效提高学生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推动应用技术本科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2 “3+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2.1 “3+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3+1”人才培养模式也称“顶岗实习”形式,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需要3年时间完成学校规定的基础理论课程,掌握了解基本的岗位技能后,在第4年去用人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到了企业后,有技术人员和指导教师共同管理,学生能熟练掌握岗位技能,强化岗位技能,在实习结束后考核合格的,可以自主选择和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从而走上工作岗位,完成过渡。 2.2 优化课程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是促进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制定,应当以社会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学生就业为目的,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的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标,与企业联合共同开发合作方案。学校需要培养市场需要的高技能的专业人才,就需要加强专业建设的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渐进式教学计划、课程大纲与能力标准,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完善。以能力为本位设置课程体系,要强化基础课课程,要按照学生选课的比例,按照方案要求和学生发展个性的原则,精心设计专业课的内容,要及时更新。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用在校三年时间学完并掌握全部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3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由于受到传统的教育理念“重理论、轻实践”的影响,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的时候往往只重视理论学习,而忽略实践技能,学生到实际生产中,面对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比较差。而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深入现场从事生产实践的机会太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教师在教会学生理论基础后,

集成电路设计方法的发展历史

集成电路设计方法的发展历史 、发展现状、及未来主流设 计方法报告 集成电路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为杰克·基尔比发明,它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二极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其中所有元件在结构上已组成一个整体,使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集成电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引出线和焊接点少,寿命长,可靠性高,性能好等优点,同时成本低,便于大规模生产。它不仅在工、民用电子设备如收录机、电视机、计算机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军事、通讯、遥控等方面也得到广泛的应用。用集成电路来装配电子设备,其装配密度比晶体管可提高几十倍至几千倍,设备的稳定工作时间也可大大提高。 一、集成电路的发展历史: 1947年:贝尔实验室肖克莱等人发明了晶体管,这是微电子技术发展中第一个里程碑; 1950年:结型晶体管诞生; 1950年: R Ohl和肖特莱发明了离子注入工艺; 1951

年:场效应晶体管发明; 1956年:C S Fuller发明了扩散工艺; 1958年:仙童公司Robert Noyce与德仪公司基尔比间隔数月分别发明了集成电路,开创了世界微电子学的历史; 1960年:H H Loor和E Castellani发明了光刻工艺;1962年:美国RCA公司研制出MOS场效应晶体管; 1963年:和首次提出CMOS技术,今天,95%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都是基于CMOS工艺; 1964年:Intel摩尔提出摩尔定律,预测晶体管集成度将会每18个月增加1倍; 1966年:美国RCA公司研制出CMOS集成电路,并研制出第一块门阵列; 1967年:应用材料公司成立,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公司; 1971年:Intel推出1kb动态随机存储器,标志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出现; 1971年:全球第一个微处理器4004Intel公司推出,采用的是MOS工艺,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发明; 1974年:RCA公司推出第一个CMOS微处理器1802; 1976年:16kb DRAM和4kb SRAM问世; 1978年:64kb动态随机存储器诞生,不足平方厘米的硅片上集成了14万个晶体管,标志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

专用集成电路

实验一 EDA软件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Xilinx ISE 9.2的VHDL输入方法、原理图文件输入和元件库的调用方法。 2、掌握Xilinx ISE 9.2软件元件的生成方法和调用方法、编译、功能仿真和时序仿真。 3、掌握Xilinx ISE 9.2原理图设计、管脚分配、综合与实现、数据流下载方法。 二、实验器材: 计算机、Quartus II软件或xilinx ISE 三、实验内容: 1、本实验以三线八线译码器(LS74138)为例,在Xilinx ISE 9.2软件平台上完成设计电 路的VHDL文本输入、语法检查、编译、仿真、管脚分配和编程下载等操作。下载芯片选择Xilinx公司的CoolRunner II系列XC2C256-7PQ208作为目标仿真芯片。 2、用1中所设计的的三线八线译码器(LS74138)生成一个LS74138元件,在Xilinx ISE 9.2软件原理图设计平台上完成LS74138元件的调用,用原理图的方法设计三线八线译 码器(LS74138),实现编译,仿真,管脚分配和编程下载等操作。 四、实验步骤: 1、三线八线译码器(LS 74138)VHDL电路设计 (1)三线八线译码器(LS74138)的VHDL源程序的输入 打开Xilinx ISE 6.2编程环境软件Project Navigator,执行“file”菜单中的【New Project】命令,为三线八线译码器(LS74138)建立设计项目。项目名称【Project Name】为“Shiyan”,工程建立路径为“C:\Xilinx\bin\Shiyan1”,其中“顶层模块类型(Top-Level Module Type)”为硬件描述语言(HDL),如图1所示。 图1 点击【下一步】,弹出【Select the Device and Design Flow for the Project】对话框,在该对话框内进行硬件芯片选择与工程设计工具配置过程。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当前,高职教育如何发展,各地都在实行积极探索。办好高 职教育需要进一步转变观点,跳出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走产学结合之路。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产学结合 高职教育如何发展倍受社会各界注重,办好高职教育应进一步转变办 学理念,适合高职教育特点,跳出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走产学结合之路。 一、深入理解产学合作教育的重要性 什么是产学合作教育?一般认为,所谓产学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 生的全面素质、综合水平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 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的有 机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它由 学校、学生、社会三个要素构成,包括学校和社会两个课堂,核心是 教育,主体是学生,其基本特征是学校的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目 的是增强学生的实践水平和对社会与生产的适合水平,促动学生全面 发展。 高职教育的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早已被西方发达国家广泛采用,成 为当今国际职教界公认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我国高职教育起步 较晚,但非常重视这种模式。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 育的决定》指出:“与企业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2006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提升高等 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全面贯彻党 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同时, 教育部于2002年10月、2003年12月、2004年2月召开了三次全国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调研报告

酒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调查报告 目前,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结构、办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还比较机械、保守。从课程层面看,传统课程重理论、轻实践,忽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从市场供需层面来看,酒店教育受教育传统模式及世俗偏见的影响与酒店业的需求严重脱节。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酒店教育,注重研究酒店业市场,加强与酒店的沟通、合作,借鉴国外酒店教育的经验,科学办学定位、人才定位,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理念,构建适应时代发展、市场需求的酒店教育模式。 一、建立以就业核心能力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环节。在顶岗实习的基础上,实现轮岗定岗、五星定位。 酒店行业是服务性行业,酒店企业的从业者是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酒店和酒店产品是及时消费品,所接受的是面对面的服务,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消费者。因此,酒店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就直接体现为服务质量,这就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操作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由于专业的实践性强,酒店企业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摆在第一位,而且要提升实际操作能力的标准,以五星级酒店的标准制定实训方案。酒店服务与管理的技能训练、酒店礼仪规范尤其重要。前厅管理与服务能力、客房管理与服务能力、餐饮管理与服务能力、康乐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非常重要。食品营养与卫生方面的知识、酒店市场营销、酒店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会展概论、形体训练、计算机应用及实习、普通话的训练、英语听说的训练等实践环节都非常重要。我们以集中训练和分散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要求学生积极主动的对上述的主要课程进行训练,掌握主要的操作要领。 完善专业实习及社会实践,引导学生通过志愿者、义工、临时工等方式进行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设置专门学分。五星级酒店的实习实践是为了让学生更好

“技术员+经纪人”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摘要】改革开放后,养殖业一度在整个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甚至有的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可当前养殖业的经济效益明显降低,甚至发生亏损。要么是缺乏技术,要么是销售渠道不畅,这些已成为阻碍和制约当前农村养殖业向更深层次发展的瓶颈。为突破这一瓶颈,笔者提出了“技术员+经纪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我校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此模式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文章就“技术员+经纪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背景、成效、启示等方面作全方位的论述。 【关键词】模式;背景;要求;成效;启示 射阳是东部沿海的农业大县。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特色的养殖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庆缘康蜂业、海兴生态养殖园、獭兔肉兔养殖场、黄海生态特禽养殖场,他们已成为县区农村经济中的生力军。长荡獭兔肉、黄海无沙泥螺、“庆缘康”系列蜂品已俨然成了射阳养殖业代名词。 实践证明只有掌握一定的技术和一定的销售渠道的企业或个人,才能在日益竞争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 一、“技术员+经纪人”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背景 1.背景一。当前农村养殖业的效益明显降低,甚至出现亏损。全县以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的家庭“散养”为主,我国农村的养殖技术多来自模仿别人,跟着干,还有一些仅出于个人想象。由于对养殖业特点和客观形势了解甚少,又缺乏最基本的养殖技术知识,所以从事养殖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因为现代养殖技术是一种含有多学科先进科学成果组合而成的,技术含量很高的复杂而实用的综合技术。疫病成为养殖业的拦路虎,已成为严重制约养殖业发展的“瓶颈”。且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农村小规模养殖多无固定销售渠道,主要依靠当地农贸市场,部分通过不固定的商贩外运,遇有产品过剩或外销困难时,因急于资金回笼,所以有时不得不赔钱出售。 故缺乏专业技术和一定的市场销售渠道,它打击了众多养殖户的积极性,严重制约了我县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 2.背景二。江苏省射阳职业高级中学是一所创办于1983年的老牌农业公办职业学校,学校有着非常雄厚的农业科研力量,环境气象仪器、土壤仪器、农产品检测仪器、组织培养、水产品人繁、千头养猪场、联栋智能大棚等专业实施齐全,是江苏省养殖专业示范校、现代农业专业示范校、园艺专业示范校。 多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为发展地方经济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一线技术人才。同时学校也经常性地到地方去举办技术培训传经送宝,为农户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赢得了各界一致好评。究其原因,学校通过调研发现,农户信息不畅,大多单打独斗,技术力量薄弱,碰到技术问题往往靠老经验,对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产品的精深加工技术等知之甚少。学校传经送宝,只能解决个别问题,不能从深层次上解决问题。 通过不断的调研,学校发现了一条确保能让广大农村养殖户增收的新路子,就是为地方上培养出许多既懂技术又是懂销售的复合型人才。这样,广大养殖户既不愁没有技术,又不愁将来养殖的产品销路。 二、“技术员+经纪人”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要求 1.课程设置要求。在传统中职养殖专业设置要求的基础上,突出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考核。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诚信和社会责任感教育、主人翁意识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服务“三农”意识。培养了学生对于信息的

集成电路设计答案 王志功版

第一章 1.按规模划分,集成电路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哪几代?它的发展遵循了一条业界著名的定律,请说出是什么定律? 晶体管-分立元件-SSI-MSI-LSI-VLSI-ULSI-GSI-SOC。MOORE定律 2.什么是无生产线集成电路设计?列出无生产线集成电路设计的特点和环境。 拥有设计人才和技术,但不拥有生产线。特点:电路设计,工艺制造,封装分立运行。 环境:IC产业生产能力剩余,人们需要更多的功能芯片设计 3.多项目晶圆(MPW)技术的特点是什么?对发展集成电路设计有什么意义? MPW:把几到几十种工艺上兼容的芯片拼装到一个宏芯片上,然后以步行的方式排列到一到多个晶圆上。意义:降低成本。 4.集成电路设计需要哪四个方面的知识? 系统,电路,工具,工艺方面的知识 第二章 1.为什么硅材料在集成电路技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原材料来源丰富,技术成熟,硅基产品价格低廉 2.GaAs和InP材料各有哪些特点? P10,11 3.怎样的条件下金属与半导体形成欧姆接触?怎样的条件下金属与半导体形成肖特基接触? 接触区半导体重掺杂可实现欧姆接触,金属与掺杂半导体接触形成肖特基接触 4.说出多晶硅在CMOS工艺中的作用。P13 5.列出你知道的异质半导体材料系统。 GaAs/AlGaAs, InP/ InGaAs, Si/SiGe, 6.SOI材料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特点? SOI绝缘体上硅,可以通过氧隔离或者晶片粘结技术完成。特点:电极与衬底之间寄生电容大大减少,器件速度更快,功率更低 7. 肖特基接触和欧姆型接触各有什么特点? 肖特基接触:阻挡层具有类似PN结的伏安特性。欧姆型接触:载流子可以容易地利用量子遂穿效应相应自由传输。 8. 简述双极型晶体管和MOS晶体管的工作原理。P19,21 第三章 1.写出晶体外延的意义,列出三种外延生长方法,并比较各自的优缺点。 意义:用同质材料形成具有不同掺杂种类及浓度而具有不同性能的晶体层。外延方法:液态生长,气相外延生长,金属有机物气相外延生长 2.写出掩膜在IC制造过程中的作用,比较整版掩膜和单片掩膜的区别,列举三种掩膜的制造方法。P28,29 3.写出光刻的作用,光刻有哪两种曝光方式?作用:把掩膜上的图形转换成晶圆上的器件结构。曝光方式有接触与非接触两种。 4.X射线制版和直接电子束直写技术替代光刻技术有什么优缺点? X 射线(X-ray)具有比可见光短得多的波长,可用来制作更高分辨率的掩膜版。电子

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复习提纲

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复习提纲 2、实际约束:设计最优化约束:建立时钟,输入延时,输出延时,最大面积 设计规则约束:最大扇出,最大电容 39.静态时序分析路径的定义 静态时序分析通过检查所有可能路径上的时序冲突来验证芯片设计的时序正确性。时序路径的起点是一个时序逻辑单元的时钟端,或者是整个电路的输入端口,时序路径的终点是下一个时序逻辑单元的数据输入端,或者是整个电路的输出端口。 40.什么叫原码、反码、补码? 原码:X为正数时,原码和X一样;X为负数时,原码是在X的符号位上写“1”反码:X为正数是,反码和原码一样;X为负数时,反码为原码各位取反 补码:X为正数时,补码和原码一样;X为负数时,补码在反码的末位加“1” 41.为什么说扩展补码的符号位不影响其值? SSSS SXXX = 1111 S XXX + 1 —— 2n2n12n1例如1XXX=11XXX,即为XXX-23=XXX+23-24. 乘法器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1.提高运算速度2.符号位的处理 43.时钟网络有哪几类?各自优缺点? 1. H树型的时钟

网络: 优点:如果时钟负载在整个芯片内部都很均衡,那么H 树型时钟网络就没有系统时钟偏斜。缺点:不同分支上的叶节点之间可能会出现较大的随机偏差、漂移和抖动。 2. 网格型的时钟网络 优点:网格中任意两个相近节点之间的电阻很小,所以时钟偏差也很小。缺点:消耗大量的金属资源,产生很大的状态转换电容,所以功耗较大。 3.混合型时钟分布网络优点:可以提供更小的时钟偏斜,同时,受负载的影响比较小。缺点:网格的规模较大,对它的建模、自动生成可能会存在一些困难。 总线的传输机制? 1. 早期:脉冲式机制和握手式机制。 脉冲式机制:master发起一个请求之后,slave在规定的t时间内返回数据。 握手式机制:master发出一个请求之后,slave在返回数据的时候伴随着一个确认信号。这样子不管外设能不能在规定的t时间内返回数据,master都能得到想要的数据。 2. 随着CPU频率的提高,总线引入了wait的概念 如果slave能在t时间内返回数据,那么这时候不能把wait信号拉高,如果slave不能在t时间内返回数据,那么必须在t时间内将wait信号拉高,直到slave将可以返回

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模式

(三)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模式 1.专业定位与建设规划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动态调整情况(具体包括 专业调研数量,调研企业、院校情况,专业论证等开展情况)) 专业定位与建设规划(2分)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1 分) 高职高专层次的应用英语专业在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服从于高职高专教育“应用”和“度”的特色,重在培养技能型人才。专业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必需够用为度,强调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性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讲解理论时注意广度和深度。反复操练运用所学的理论,通过不断实践,达到运用自如、举一反三的目的,以符合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将来工作的实际需要。本专业强调在综合素养上下功夫,强调学生的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应用英语专业旨于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具有较丰富的英美文化知识以及根据高职高专教学和培养特点,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交际能力,适合在外资企业、涉外旅游、中小学以及等中小型企事业单位工作,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本专业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据学院办学理念及专业规划进行专业设置,确立专业培养目标。 我们定期开展应用英语人才需求调查,从行业企业取得宝贵的一手资料,并以调查结果为依据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专业建设符合市场需求,进而保证专业的良好发展。在成都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进行广泛的市场需求调查,在对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成都地区(除中等学校、小学、幼儿园外)对普通高校毕业生最近三年总需求专业作出排序,在所调查的41个专业大类中,电子通讯类、计算机软件类、贸易类、机械工程、英语类位居前五,成都地区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使得市场对于应用英语人才的需求会逐年增多。因此,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具有较丰富的英美文化知识,掌握应用英语必备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及外事机构所需要的礼仪、接待、文秘、商务等理论专门知识,并能熟练运用英语语言能力和专业基本技能独立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涉外文秘和外事英语等实际工作,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技能型专门人才。学生在经过三年系统的语言和专业训练后,具备英语应用能力,获取等级证书,利用英语体现良好的社交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职业操作能力,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保守岗位秘密,熟练业务技能;具备经营管理能力,积极有效沟通,创造性开展工作,良好的协调团队关系等等;具备电脑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具有获取、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学生可选择在国内各类教育类、商贸类和外资企业、驻外和对外机构中从事以英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实施方案

2014年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实施方案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学院省级高职品牌师范院校动员暨工作安排会议精神,认真做好《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建设方案》中关于2014年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的相关工作,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书》中2014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相关任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项目组组长:梁尔涛 成员:王记生张艳丽王卓亚廉洁刘杰李海安 项目组下设六个分项目组,分别是: 1.人文财经系项目组(组长:张艳丽) 2.艺术系项目组(组长:李海安) 3.机电工程系项目组(组长:王卓亚) 4.信息工程系项目组(组长:刘杰) 5.建筑工程系项目组(组长:廉洁) 6.基础部项目组(组长:王记生) 二、建设任务 (一)根据《建设任务书》中的相关内容,2014年本项目组主要拟完成以下两项工作: 1.以工学结合为指导思想,结合不同专业特点,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主要包括:一、从学院宏观层面上,探索构建“2412”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校期间,两年完成必要的理论知识教学,完成课程分散实训、课程综合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四个实践教学环节,最后一年顶岗实习,获取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二、工科专业重点探索“三位一体”和“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校、企业和学生三位一体,岗课结合、校企结合、双证结合三结合。三、文、管、艺术类专业重点探索“教—学-—做”一体化,做中教与做中学等人才培养模式。 2.引入行业企业标准,重新设计专业建设标准和课程体系。项目建设期内,学院将邀请行业、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与专业建设标准制定和课程体系设

2020年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面临规模化的企业发展,必须进行多次的技能培训,才能使员工逐步达到企业的不断的发展的要求。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方案,欢迎阅读。 荣昌县白玉社区地处双河场镇边缘,两条河流经其境,该村渔业水资源丰富,水质状况良好。鱼类等水产是日常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由于海洋和内陆水产打捞受到季节的限制,而且经过多年的滥捕水产的产量正在逐渐减少甚至枯竭,水产养殖技术员满足了人们这样的需求。因此,人工饲养水产成为保证供需平衡的最佳选择,这为水产养殖技术员创造广阔的发展前景。他们通过研究水生动植物亲体培养、繁殖、苗种培育和成体养殖的规律,为人们提供物美价廉、营养丰富的水产。为了全面提高水产养殖农技推广人员业务素质,增强养殖业公共服务能力,推进现代养殖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为切实搞好此次培训,特制定本培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为指导,围绕养殖增产、养殖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目标,以强化科技支撑和加强农技人员队伍及科技示范户建设为重点,以养殖业技术推广项目为载体,以党的农村政策、现代养殖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和技术为内容,开展基层养殖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工作。按照《重庆市农业委员会重庆市财政局关于20xx年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工作的通知》(渝农发[20xx]149号)文件精神及荣昌县

农委对20xx年阳光工程培训工作的总体要求,以推广新型农产品市 场运作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为措施,着力加强务农农民从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训,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队伍,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 二、培训规模及目的 我校培训双河街道白玉社区一线养殖户50人,专业为水产养殖。通过培训,培养出一支高素质水产养殖技术员队伍,全面提高基层养殖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科技水平,着力培养一支适应现代养殖业发展需要、知识结构合理、掌握养殖业新技术、具有较高业务素质与推广服务能力的基层养殖业技术推广队伍,为我市现代养殖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三、培训单位及课程设置 双河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荣昌县农广校下属的一个教学单位, 是重庆市市级示范成人学校,全民事业单位,是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学历教育培训、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我校今年承担阳光工程培训“水产养殖”专业一个班,培训人员为农民技术员、乡村干部、科技示范户、养殖大户,培训50人。由于我校地处白玉 社区,该期培训班地点设在双河成人学校,实习基地设在双河街道白玉社区养殖大户、致富能手欧阳忠明养殖基地,培训时间4天(其中 理论培训3天、实践培训1天),20xx年9月25日开班,聘请水产

集成电路设计流程

集成电路设计流程 . 集成电路设计方法 .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流程 .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流程 . 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流程 . SoC芯片设计流程 State Key Lab of ASIC & Systems, Fudan University 集成电路设计流程 . 集成电路设计方法 .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流程 .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流程 . 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流程 . SoC芯片设计流程 State Key Lab of ASIC & Systems, Fudan University 正向设计与反向设计 State Key Lab of ASIC & Systems, Fudan University 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设计 State Key Lab of ASIC & Systems, Fudan University Top-Down设计 –Top-Down流程在EDA工具支持下逐步成为 IC主要的设计方法 –从确定电路系统的性能指标开始,自系 统级、寄存器传输级、逻辑级直到物理 级逐级细化并逐级验证其功能和性能 State Key Lab of ASIC & Systems, Fudan University Top-Down设计关键技术 . 需要开发系统级模型及建立模型库,这些行 为模型与实现工艺无关,仅用于系统级和RTL 级模拟。 . 系统级功能验证技术。验证系统功能时不必 考虑电路的实现结构和实现方法,这是对付 设计复杂性日益增加的重要技术,目前系统 级DSP模拟商品化软件有Comdisco,Cossap等, 它们的通讯库、滤波器库等都是系统级模型 库成功的例子。 . 逻辑综合--是行为设计自动转换到逻辑结构 设计的重要步骤 State Key Lab of ASIC & Systems, Fudan University

专用集成电路AD的设计

A/D转换器的设计 一.实验目的: (1)设计一个简单的LDO稳压电路 (2)掌握Cadence ic平台下进行ASIC设计的步骤; (3)了解专用集成电路及其发展,掌握其设计流程; 二.A/D转换器的原理: A/D转换器是用来通过一定的电路将模拟量转变为数字量。 模拟量可以是电压、电流等电信号,也可以是压力、温度、湿度、位移、声音等非电信号。但在A/D转换前,输入到A/D转换器的输入信号必须经各种传感器把各种物理量转换成电压信号。符号框图如下: 数字输出量 常用的几种A/D器为; (1):逐次比较型 逐次比较型AD由一个比较器和DA转换器通过逐次比较逻辑构成,从MSB 开始,顺序地对每一位将输入电压与内置DA转换器输出进行比较,经n次比较而输出数字值。其电路规模属于中等。其优点是速度较高、功耗低,在低分辩率(<12位)时价格便宜,但高精度(>12位)时价格很高。 (2): 积分型 积分型AD工作原理是将输入电压转换成时间(脉冲宽度信号)或频率(脉冲频率),然后由定时器/计数器获得数字值。其优点是用简单电路就能获得高分辨率,但缺点是由于转换精度依赖于积分时间,因此转换速率极低。初期的单片AD转换器大多采用积分型,现在逐次比较型已逐步成为主流。 (3):并行比较型/串并行比较型

并行比较型AD采用多个比较器,仅作一次比较而实行转换,又称FLash(快速)型。由于转换速率极高,n位的转换需要2n-1个比较器,因此电路规模也极大,价格也高,只适用于视频AD转换器等速度特别高的领域。 串并行比较型AD结构上介于并行型和逐次比较型之间,最典型的是由2个n/2位的并行型AD转换器配合DA转换器组成,用两次比较实行转换,所以称为Half flash(半快速)型。还有分成三步或多步实现AD转换的叫做分级型AD,而从转换时序角度又可称为流水线型AD,现代的分级型AD中还加入了对多次转换结果作数字运算而修正特性等功能。这类AD速度比逐次比较型高,电路规模比并行型小。 一.A/D转换器的技术指标: (1)分辨率,指数字量的变化,一个最小量时模拟信号的变化量,定义为满刻度与2^n的比值。分辨率又称精度,通常以数字信号的位数来表示。 (2)转换速率,是指完成一次从模拟转换到数字的AD转换所需的时间的倒数。积分型AD的转换时间是毫秒级属低速AD,逐次比较型AD是微秒级,属中速AD,全并行/串并行型AD可达到纳秒级。采样时间则是另外一个概念,是指两次转换的间隔。为了保证转换的正确完成,采样速率必须小于或等于转换速率。因此有人习惯上将转换速率在数值上等同于采样速率也是可以接受的。常用单位ksps 和Msps,表示每秒采样千/百万次。 (3)量化误差,由于AD的有限分辩率而引起的误差,即有限分辩率AD的阶梯状转移特性曲线与无限分辩率AD(理想AD)的转移特性曲线(直线)之间的最大偏差。通常是1 个或半个最小数字量的模拟变化量,表示为1LSB、1/2LSB。(4)偏移误差,输入信号为零时输出信号不为零的值,可外接电位器调至最小。(5)满刻度误差,满度输出时对应的输入信号与理想输入信号值之差。 (6)线性度,实际转换器的转移函数与理想直线的最大偏移,不包括以上三种误差。 三、实验步骤 此次实验的A/D转换器用的为逐次比较型,原理图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