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证候诊断标准的初步建立

合集下载

重症肺炎的中医证候研究及其与WBC、CRP、PCO2的关系

重症肺炎的中医证候研究及其与WBC、CRP、PCO2的关系

重症肺炎可出现严重中毒症状和并发症[1],是一种进展性肺部炎症,可演变为严重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2],细菌及病毒感染是其主要原因[3]。

抗感染治疗是重症肺炎的重要环节,但是由于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抗生素的作用。

目前,中医药对于重症肺炎的辅助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4],在临床研究上也取得了一定进展[5]。

但到目前为止对重症肺炎的中医证候学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尚未统一[6]。

本文通过收集临床重症肺炎患者,分析其证候学特点及其与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PCO2关系,为建立重症肺炎的证候学标准及疗效评价指标提供一定依据。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7]。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风温肺热病的证候分型[8]。

纳入标准:符合重症肺炎的患者;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东直门医院重症肺炎的患者;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且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肺部肿瘤等非感染性肺炎患者;中医辨证资料不全者;肺结核引起的肺部感染患者。

1.2临床资料收集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东直门医院重症肺炎的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7例,女性58例;年龄17~98岁,平均(73.56±15.64)岁。

1.3观察指标建立病例观察表,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中医四诊资料,以及血常规、血气分析等实验室指标。

参考文献[9],根据肺炎患者临床主症,如发热、咳嗽、咯痰、胸闷痛、大便干结、倦怠乏力等,分别予以0、2、4、6分4个等级,通过证候积分评价患者病情。

1.4统计学处理运用Excel表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重症肺炎中医证候与基础疾病的关系见表1。

肺炎喘嗽(肺炎)诊疗方案

肺炎喘嗽(肺炎)诊疗方案

肺炎喘嗽(肺炎)诊疗案一、概述:小儿肺炎是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吸入或过敏反应等)所致的肺部炎症。

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湿啰音为其共同的临床表现。

小儿肺炎中以支气管肺炎最为常见。

本病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

小儿肺炎属于中医学的“肺痹”、“肺胀”、“肺炎喘嗽”等证的畴。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1.1起病较急,有发热,咳嗽,气促,鼻煽,痰鸣等症。

或有轻度发绀。

1.2病情重时,喘促不安,烦躁不宁,面色灰白,发绀加重,或高热持续不退。

1.3禀赋不足患儿,常病程迁延。

新生儿患本病时,可出现不乳,口吐白沫,精神萎靡等不典型临床症状。

1.4肺部听诊:肺部有中、细湿罗音,常伴干性罗音,或管状呼吸音。

1.5血象:大多数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中性粒细胞增多。

若因病毒感染引起者,白细胞计数可减少、稍增或正常。

1.6 X线透视或摄片检查:肺部显示纹理增多、紊乱,透亮度降低,或见小片状、斑点状模糊阴影,也可呈不均匀大片阴影。

2、西医诊断标准:2.1有外感病史或传染病史。

2.2起病较急,轻者发热咳喘,喉间痰多,重者高热不退、呼吸急促、鼻翼煽动,重者出现烦躁不安等症状,发展为变证可出现面色苍白、青灰或唇甲青紫,四肢不温或厥冷,短期肝脏增大。

或持续壮热不已,神昏谵语,四肢抽搐。

初生儿、素体气阳不足的小婴儿上述部分症状可不典型。

2.3肺部听诊可闻及中细湿哕音。

2.4实验室检查:(1) 胸部X线检查:肺纹理增多、紊乱,可见小片状、斑片状阴影,或见不均匀的大片状阴影。

(2)围血象检查:细菌性肺炎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病毒性肺炎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可增多。

(3)病原学检查:细菌培养、呼吸道病毒检测、肺炎支原体检测等,可获得相应的病原学诊断,病原特异性抗原或抗体检测常有早期诊断价值。

(二)证候诊断1、风热闭肺证:咳嗽,喘急,鼻煽,或伴发热重,恶风,鼻塞流涕,咽红,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指纹紫红于风关。

细菌性肺炎(咳嗽)临床路径(2013年)

细菌性肺炎(咳嗽)临床路径(2013年)

咳嗽(细菌性肺炎)临床路径(2013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细菌性肺炎的住院患者。

一、咳嗽(细菌性肺炎)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咳嗽(TCD编码:BNF011)。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细菌性肺炎(ICD-10编码:J15.9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周仲英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陆再英、钟南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证候诊断参照《中医内科学》(周仲英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咳嗽(细菌性肺炎)临床常见证候:(1)外感咳嗽风寒袭肺证:咳嗽声重,痰白稀薄,伴有头痛、鼻塞流清涕,恶寒发热、无汗,骨节酸痛,喉痒或咳时胸痛,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风热犯肺证:咳嗽气粗,痰稠而黄,咳痰不爽,口渴咽痛,伴发热恶风、头痛鼻流黄涕、汗出,舌苔薄黄,脉浮数。

燥热伤肺证:咳嗽痰少或干咳无痰,痰粘难咯,咳甚则胸痛,鼻燥咽干,或有痰中带血丝。

初期可伴微寒身热、鼻塞头痛等症,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

表寒里热证:咳嗽声重,痰黄白相间,伴有头痛、鼻塞流黄涕,恶寒发热、无汗,骨节酸痛,喉痒或咳时胸痛,舌红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2)内伤咳嗽痰湿蕴肺证:咳嗽痰多,痰白而粘,容易咯出,胸脘满闷,有时呕恶;或神疲纳呆,舌苔白腻,脉濡滑。

痰热郁肺证:咳嗽气促,痰黄粘稠难咯,或面赤口渴喜饮,喘促鼻煽,便秘溲赤,舌红苔黄少津,脉滑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咳嗽(细菌性肺炎)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4-2008)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咳嗽(细菌性肺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上述中医及西医诊断标准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咳嗽(肺炎)中医诊疗方案

咳嗽(肺炎)中医诊疗方案

肺病科优势病种诊疗规范咳嗽(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一、疾病诊断(一)中医诊断临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

应询查病史的新久,起病的缓急,是否兼有表证,判断外感和内伤。

外感咳嗽,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有肺卫表证。

内伤咳嗽,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多伴有其他兼证。

(二)西医诊断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38度。

3.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罗音。

4.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

5.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以上1~4项中任何一款加第5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

可建立临床诊断。

二、证候诊断1.风热犯肺证:身热无汗或少汗,微恶风寒,咳嗽痰少,头痛,口微渴。

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2.痰热壅肺证:身热烦渴,汗出,咳嗽气粗,咳痰色黄或痰中带血,胸闷,胸痛,口渴喜饮。

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洪数或滑数。

3.肺胃热盛证:身热,午后为甚,口渴多饮,咳嗽痰黄,腹胀便秘,舌红,苔黄或灰黑而糙,脉滑数。

4.热闭心包证:壮热,烦躁不安,口渴不欲饮,甚则神昏谵语,惊厥或四肢厥冷。

舌降少津,苔黄,脉眩数或沉数。

5.气阴两虚针证:身热渐退,干咳痰少而粘,自汗神倦,纳少口干。

舌红,少苔,脉细或数。

6.邪陷正脱证:呼吸短促,鼻翼煽动,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甚则汗出如油,四肢厥冷,烦躁不安,身热剧降。

或起病无身热,面色淡白,神志逐渐模糊。

舌质淡紫,脉细数无力,或脉微欲绝。

【治疗方案】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及中成药1.风热犯肺证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方药:桑菊饮或银翘散加减。

桑叶、菊花、薄荷、连翘、桔梗、杏仁、芦根、甘草。

中成药:乐频清胶囊2粒每日3次口服;清开灵颗粒1包每日3次口服。

2.痰热壅肺证治法:清热化痰素肺。

肺炎的五个诊断标准

肺炎的五个诊断标准

肺炎的五个诊断标准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由于其症状多样化,诊断起来常常有一定的难度。

然而,通过一些明确的诊断标准,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肺炎,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下面将介绍肺炎的五个诊断标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临床表现。

肺炎患者常常会出现发热、咳嗽、胸痛、呼吸急促等症状。

发热通常是持续性的,咳嗽伴有痰,痰液可能呈现黄绿色。

胸痛多发生在患者咳嗽或深呼吸时,呼吸急促是由于肺部感染引起的。

这些临床表现是肺炎的重要诊断依据之一。

二、体格检查。

医生在进行体格检查时会发现患者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肺部听诊可发现湿啰音等体征。

此外,患者可能会出现氧合不良的表现,如发绀等。

这些体格检查结果有助于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肺炎。

三、影像学检查。

X线胸片是诊断肺炎的重要方法之一。

肺炎患者的X线胸片上会出现片状阴影或斑片状浸润影,有时伴有支气管充气不全等表现。

此外,CT扫描也可以帮助医生更清晰地观察肺部病变,对于难以诊断的病例有一定的帮助。

四、实验室检查。

肺炎患者的血液常规检查结果通常会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等表现。

此外,痰液培养和病原体抗原检测也有助于确定病原体的种类,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五、综合评估。

最后,医生需要对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肺炎。

这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辨证能力,同时结合患者的病史和流行病学史,做出准确的诊断。

总之,肺炎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通过对比分析,最终确定诊断结果。

希望本文介绍的肺炎诊断标准能够帮助到大家,提高对肺炎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肺炎诊断评分标准

肺炎诊断评分标准

肺炎诊断评分标准简介肺炎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及时准确地诊断肺炎对于治疗和管理患者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医生更好地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肺炎,制定了一套肺炎诊断评分标准。

背景肺炎诊断评分标准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实验室检查和其他相关因素来评估患者是否患有肺炎。

这些评分标准通过将不同因素的得分相加,得出一个总评分,从而判断患者是否具有肺炎。

评分标准以下是常用的肺炎诊断评分标准之一:1. 年龄:- 小于1岁:5分- 1岁至65岁:0分- 大于65岁:2分2. 体温(摄氏度):- 大于38度:2分- 36.1-38度:0分- 小于36.1度:2分3. 咳嗽:- 有咳嗽:2分- 无咳嗽:0分4. 疼痛:- 有胸痛/腹痛:2分- 无胸痛/腹痛:0分5. 呼吸频率(每分钟):- 大于24次:2分- 12-24次:0分- 小于12次:2分6. 肺部体征:- 有呼吸音减弱/湿罗音:2分- 无呼吸音减弱/湿罗音:0分7. 血液白细胞计数(每立方毫米):- 大于12,000:2分- 4,000-12,000:0分- 小于4,000:2分8. 收缩压(毫米汞柱):- 大于90:0分- 90-60:2分- 小于60:2分9. 氧饱和度:- 大于92%:0分- 90-92%:2分- 小于90%:4分评估结果根据患者总得分,可以将其肺炎的可能性进行初步评估:- 总得分为0-4分:较低可能性- 总得分为5-9分:中等可能性- 总得分为10-18分:较高可能性需要注意的是,肺炎诊断评分标准只作为初步评估工具,最终诊断还需结合其他临床信息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对于高风险患者或症状明显的患者,肺炎的诊断应该基于综合判断。

结论肺炎诊断评分标准是一种用于辅助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肺炎的工具。

通过评分标准的应用,医生可以更好地评估患者的肺炎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管理措施。

然而,肺炎诊断评分标准不是绝对准确的,仍需综合其他信息进行最终诊断。

肺炎的中医辨证及方略

肺炎的中医辨证及方略

肺炎的中医辨证及方略中医学将肺炎辨证为以下几个证型:1.外感风寒Soul:打造志同道合的交友圈广告疾病初期。

主症:鼻塞严重或鼻痒喷嚏,流涕清稀,喉痒严重,咳嗽,咳痰多而清稀,或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骨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止嗽散。

组成:桔梗、荆芥、紫莞、百部、白前、甘草、陈皮等。

加减:外感风寒初起.头痛鼻塞,恶寒发热等表证较重者,加防风、苏叶、生姜散邪;痰涎豁稠者加半夏、获菩、桑白皮以祛其痰;燥气焚金,干咳无痰者,加括楼、贝母、知母以润燥。

2.风热犯肺疾病初期。

主症:发热,微恶风寒,或有汗出,鼻流浊涕,咳嗽不爽,痰黄戮稠,咽痛喉痛,口干欲饮,舌苔薄黄,脉浮数。

展开剩余81%治法:辛凉解表,宣肺化痰。

方药:银翘散。

组成:银花、连翘、牛芬子、薄荷、荆芥、桔梗、杏仁、前胡、贝母、板蓝根、大青叶等。

加减:口干渴,舌红者,为热伤阴津,加麦冬、玄参、花粉、茅根;胸闷、舌苔黄腻者.加霍香、佩兰、六一散、积壳;咽痛甚者,加射干、玄参、青果。

3.燥邪犯肺疾病初期。

主症:咳嗽少痰,或略有豁痰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咽干、咽痛,唇、鼻干燥。

咳甚则胸痛,初起或有恶寒、发热等表证。

舌苔薄黄而干,舌尖红,脉细数或无变化。

治法:清肺润燥,疏风清热。

方药:桑杏汤。

组成:桑叶、沙参、杏仁、浙贝母、桅子、梨皮等。

加减:表证明显者,加连翘、薄荷;痰中带血丝者,加白茅根、茜草。

4.痰热奎肺多见于肺炎急性期。

主症:身热烦渴,汗出,咳嗽气粗.或伴喘促.或痰黄带血.胸闷胸痛,口渴,舌红苔黄,脉洪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止咳。

方药:清金化痰汤。

组成:黄芬、山桅、桔梗、麦冬、桑白皮、贝母、知母、括楼仁、橘红、获荃、甘草等。

加减:邪热雍肺,气喘较著者,可合麻杏石甘汤;若痰黄如脓或腥臭,酌加鱼腥草、慧芭仁、冬瓜子以清化痰热;若痰热伤津,可加沙参、天冬、天花粉以养阴生津。

5.痰浊阻肺多见于肺炎急性期。

肺炎的临床诊断与处理规范(完整版)

肺炎的临床诊断与处理规范(完整版)

肺炎的临床诊断与处理规范(完整版)1. 引言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严重情况下可危及患者的生命。

为了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本文档旨在阐明肺炎的临床诊断与处理规范。

2.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结合实验室检查,医生可以对肺炎进行初步诊断。

- 基于不同年龄阶段和患者特征,需要考虑不同肺炎的病原体,例如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等。

- 应基于规范化的检查流程和诊断标准,确保准确的肺炎诊断。

3. 处理措施- 对于轻度肺炎患者,建议在家休息、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并使用非处方药物缓解症状。

- 对于中度和重度肺炎患者,建议住院治疗,并进行静脉应用抗生素治疗。

-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和病原体特征,选用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并调整治疗方案。

- 对于合并并发症的患者,应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

4. 预防措施- 鼓励公众注重个人卫生,包括勤洗手、使用口罩等,以减少肺炎的传播。

- 提倡预防接种,特别是对于易感人群和高危人群。

- 加强公共卫生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应对肺炎疫情。

5. 结论肺炎的临床诊断与处理应遵循规范化的流程和准确的标准,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

同时,应加强预防措施,减少肺炎的发生和传播。

参考资料:-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inical management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 when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infection is suspected. Interim guidance. 28 January 2020.-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 中国老年医学病例文献编写组. 中国老年医学病例文献.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154-155.- 中国肺炎诊疗指南. 第五版.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国呼吸病杂志,2019,42(3):13-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讯作者:李建生,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号河南中医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邮编:450008,电话:0371-65676568,E-mail:li_js8@
• 1274 •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1年6月第26卷第6期 CJTCMP , June 2011, Vol . 26, No. 6
关键词:肺炎;证候;诊断标准 基金资助: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No.2006CB504605),河南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 支持计划(No.2006HANCET-05)
Preliminary establishment of diagnostic criteria of TCM syndrome of pneumonia
参考文献 [1] 冯世伦.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
社,2009:178 FENG Shi-lun.Treatise on Cold Damage and Miscellaneous Diseases Related by HU Xi-shu.2nd Edition.Beijing:People,s Military Medical Press,2009:178 [2] 顾树华.传承吴佩衡学术思想,践行温阳扶阳大法.中华中医
药杂志,2009,24(3):331-333 GU Shu-hua.WU Pei-heng,s academic thought of warming yang. China Journal of TCM and Pharmacy,2009,24(3):331-333 [3] 闫云科.经方躬行录.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5:490 YAN Yun-ke.Practical Records on Classical Prescriptions.Bejing: Academy Press,2009,5:490 [4] 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1:416 Qing Dynasty·ZHANG Xi-chun.Recor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Combination.Taiyuan:Shan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lishing House,2009,1:416 [5] 何宽其.从医案看中医配方用药五法.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 23(1):47-49 HE Kuan-qi.Analyzing the five prescribing methods of TCM from medical records. China Journal of TCM and Pharmacy,2008,23(1): 47-49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1年 6月第 26 卷第 6期 CJTCMP , June 2011, Vol . 26, No. 6
• 1273 •
短,病 势 轻 重等 具体情况 全面考虑。切不 可鲁莽 行 事,误人性命。
总之,笔者认为,中医只有熟读经典,并通过长 期临床实践,审证准确,立法精当,才能在处方用药 时,做到得心应手,恰到好处,药到病除。而认真探 究、正确对待药物剂量与疗效的关系,切实做到规范 用药,合理用药,知常达变,才能提高疗效,也有宜 于纠正盲目强调必用大量才能治病的思潮。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of TCM syndrome of pneumonia. Methods: By means of the
clinical epidemiologist, medical statistics and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ique, the syndrome elements of pneumonia and their combination rule, basic syndrome diagnostic indexes and their relations were showed. The diagnostic index system
YU Xue-qing1, LI Jian-sheng 2, WANG Zhi-wan1, LI Su-yun1, HU Jin-liang2, WANG Ming-hang1, WANG Hai-feng1
(1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CM, Zhengzhou 450000, China; 2The Geriatric Department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CM, Zhengzhou 450008, China)
(收稿日期:2010年7月5日)
·论著·
肺炎证候诊断标准的初步建立
余学庆1,李建生2,王至婉1,李素云1,胡金亮2,王明航1,王海峰1
(1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郑州 450000;2河南中医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郑州 450008)
摘要:目的:初步建立肺炎证候诊断标准。方法:采用病证结合研究模式,通过32篇文献分析、1059份临 床调查和27份专家咨询,运用医学统计和计算智能技术,揭示肺炎证候要素及其组合、变化规律,揭示肺炎基础 证候的诊断指标及其相互关系,构建肺炎证候诊断指标体系,初步建立肺炎证候诊断标准。结果:在总结不同分 析方法和不同研究阶段结果基础上,根据拟定的肺炎常见证型及变证的确立、证型主次症的划分或判定方法及依 据、肺炎证候诊断标准的建立形式和依据,初步建立了包括风热袭肺、外寒内热、痰热壅肺、痰湿壅肺、肺脾气 虚、气阴两虚等6个常见证,和热入心包、邪陷正脱等2个变证的肺炎证候诊断标准。结论:初步建立的肺炎证候 诊断标准有待在临床中进一步考核与验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