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戊乙奎醚对迷走神经兴奋性影响的研究
盐酸戊乙奎醚治疗乌头碱中毒55例临床

盐酸戊乙奎醚治疗乌头碱中毒55例临床研究(1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第九医院心内科 200011;2云南省祥云县人民医院内一科 672100)【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在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抢救中的地位。
方法:分析55例使用盐酸戊乙奎醚的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55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治愈率为100%。
结论:催吐洗胃、对症支持等治疗基础上早期及时使用盐酸戊乙奎醚,必要时使用利多卡因控制心律失常,可提高乌头碱中毒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乌头碱中毒; 心律失常; 盐酸戊乙奎醚the clinical studyof 55 patients with acute aconites alkali poisoning being used by penehyclidine hydrochloride zhang yang shen lijuan wang changqian【abstract】object:to elucidate the role of penehyclidine hydrochloride in the rescue measures during the acute aconites alkali poisoning. methods: an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of55 patients withacute aconites alkali poisoning being used by penehyclidine hydrochloride was done . result:the patients were discharged from the hospital, with being cured for 100%. conclusion :the key point ofrescue measures ofacute aconites alkali poisoning is usingpenehyclidine hydrochloride, as soon as possible , accompany with lidocaine when necessary to control arrythmia can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rescuing measures on the basis of emetic, gastrolavage,and heteropathy.【key word】 aconites alkali poisoning;arrythmia;penehyclidine hydrochloride【中图分类号】r54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150-01本人2011年援滇祥云县,当地服用乌头中毒中毒较多。
抗胆碱药与术后谵妄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抗胆碱药与术后谵妄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330006陈世彪徐然然抗胆碱药能与M胆碱能受体结合,对抗乙酰胆碱和其它拟胆碱药的毒蕈碱样作用,具有解除平滑肌的痉挛、抑制腺体分泌、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等作用。
抗胆碱药作为麻醉前用药主要目的是使气道粘膜腺体及唾液腺分泌减少,在临床麻醉中已应用多年,并已作为质控标准和技术规范运用于临床。
但是抗胆碱药在带来干燥气道的同时也给病人带来很多毒副作用,如术后精神功能障碍。
术后精神障碍是手术后的一种常见的并发症[1, 2],主要类型包括术后谵妄(POD)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有文献报道它们的发生率为15%-80%[3]。
术后精神障碍可长期存在,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重大影响。
大量研究表明抗胆碱药作用于中枢M1受体,可使术后谵妄及POCD发病率增加[4]。
本文着重探讨目前国内麻醉学界常用的抗胆碱药(阿托品、盐酸戊乙奎醚、东莨菪碱)与术后谵妄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1.术后谵妄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5]。
很多患者常常于手术后表现出精神及认知功能方面的改变,这些改变有时候甚至是不可逆的[6, 7]。
术后谵妄(postoperation delirium,POD)多在术后两三天内发生,持续时间从几小时到数天不等,患者可出现明显的感知障碍、恐怖性幻觉、错觉、不能入睡、强烈的恐惧感和其他情感反应等[8]。
术后谵妄的典型特征是伴有注意力减退的急性意识和认知水平的下降[6, 9]。
在所有的认知障碍中,POD多在短时间内发生,持续数小时到数天不等[8-10]。
有研究提出谵妄是一个显著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因素,如在 Pratico C[10]的研究中,他指出住院期间的死亡病人中,有10-26%的病人发生了术后谵妄,在随后几个月的死亡病人中,则有22-76%的患者发生了谵妄。
此外,术后谵妄还会延长住院时间[9],增加患者及家属负担。
盐酸戊乙奎醚简介

盐酸戊乙奎醚简介目录•1拼音•2药品标准o 2.1正式名o 2.2汉语拼音o 2.3标准号o 2.4拉丁文或英文o 2.5主要活性成分o 2.6性状o 2.7鉴别o 2.8检查o 2.9含量测定o 2.10作用与用途o 2.11用法与用量o 2.12注意o 2.13剂量o 2.14标示量o 2.15类别o 2.16制剂o 2.17规格o 2.18贮藏o 2.19有效期1拼音yán suān wù yǐ kuí mí2药品标准2.1正式名盐酸戊乙奎醚2.2汉语拼音Yansuan Wuyikuimi2.3标准号WS327(X286)992.4拉丁文或英文Penehyclidine Hydrochloride2.5主要活性成分本品为3(2环戊基2羟基2苯基乙氧基)奎宁环烷盐酸盐。
2.6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无臭;味苦。
本品在水、甲醇或氯仿中易溶,在丙酮中微溶,在乙醚中几乎不溶。
2.7鉴别(1)取本品约1mg,置小试管中,加枸橼酸醋酐试液1滴,于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审核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委员会审订中国人民 ...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提出本标准自1999年10月21日起试行,试行期3年。
保护期12年,保护期内,其它单位不得仿制。
水浴上温热2~3分钟,显红紫色。
(2)取本品,加水溶解制成每1ml中约含1.5mg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Ⅳ A)测定,在250±2nm、256±2nm、261±2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吸收度256nm与吸收度250nm的比值应为1.1~1.3。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品的图谱一致。
(4)本品的水溶液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Ⅲ)。
2.8检查酸度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中含5mg的溶液,依法测定(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Ⅵ H),pH值应为5.0~6.5。
盐酸戊乙奎醚作为麻醉前用药的疗效观察

盐酸戊乙奎醚作为麻醉前用药的疗效观察标签:盐酸戊乙硅醚;麻醉前用药;疗效观察盐酸戊乙奎醚作为一种新型高选择性抗胆碱药,已逐步应用于临床。
本文通过一组患者用盐酸戊乙奎醚静脉注射作为麻醉前用药,观察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成人手术40例,ASA Ⅰ~Ⅳ级,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0~70岁。
气管插管复合全麻15例,椎管内麻醉23例(其中包括8例与气管内复合),颈丛麻醉8例,臂丛麻醉2例。
手术时间为1~5 h。
1.2 方法患者入室前常规肌注鲁米那0.1 g。
入室后监测BP、HR、SpO2、ECG,开放静脉缓慢注入稀释过的盐酸戊乙奎醚0.5~1.0 mg。
1.3 观察指标观察在手术前后有无口干(全麻病人除外)、面部潮红、分泌物以及给药前后5 min、10 min的BP、HR变化情况(由于20 min后大多麻醉诱导开始,考虑到麻醉药物对Bp、HR的影响,故而只观察注射后20 min)。
2 结果盐酸戊乙奎醚维持口干的时间至少在5 h以上(表1)。
盐酸戊乙奎醚在给药后5、10、20 min的BP、HR与注射前相比变化不明显(P>0.05,表2)。
3 讨论胆碱能受体阻滞剂作为麻醉前用药已列为常规,主要是取其抑制唾液腺、气管支气管黏液腺分泌的作用,过去常用阿托品、东莨菪碱等,但阿托品在发挥作用的同时又阻滞迷走神经使HR增快,从而可导致患者心肌耗氧量的增加,这对某些疾病是不利的(如甲亢、发热、高血压等)。
东莨菪碱这方面的作用虽然较弱[1],但它对心脏的不利影响却不能忽略。
盐酸戊乙奎醚是一种选择性作用于M1、M3受体,对M2受体无明显作用的药物。
本文通过对40例患者用药的观察得出,盐酸戊乙奎醚有效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时间较长,有利于术中呼吸道的管理,减少患者尤其是全麻病人术后肺部的并发症。
通过表2还可看出,盐酸戊乙奎醚对HR、Bp的影响较小。
这就为患者安全、平稳地进入麻醉、手术期提供了有利条件。
长托宁的临床应用与研究现状

长托宁的临床应用与研究现状之宇文皓月创作河南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450000韩雪萍裴旭星摘要:长托宁又名盐酸戊乙奎醚(penehyclidinehydrochloride,PH),是中国原创的新型选择性的莨菪类药物,是新一代强效抗胆碱药,对M型受体有选择性,与目前国内、外经常使用的无选择性作用抗胆碱药阿托品比,毒副作用少、轻,抗胆碱作用强,全面、持续作用时间长。
长托宁对分歧的胆碱能受体的亲和力具有差别性。
体内的胆碱能受体分为毒覃碱型胆碱能受体和烟碱型胆碱能受体,两者又分别为M1、M2、M3型和N1、N2亚型。
M2亚型受体主要分布在心脏、中枢、突触前膜和内脏平滑肌等处。
而长托宁可选择性的拮抗M1、M3亚型和N1、N2亚型受体,具有较强的中枢和外周抗胆碱作用。
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研究标明,长托宁对大鼠分歧M受体的亲和力分歧,具有明显的选择性,主要作用于M1、M3受体,而对M2受体的作用较弱。
健康人接受较大剂量长托宁后,出现明显口干、头晕、视物模糊、面红、嗜睡等反应时,亦未出现心率加快。
这与阿托品和东莨菪碱等抗胆碱药引起心率加快有明显的区别。
其关键在于后两者系非选择型M胆碱受体拮抗剂。
一方面,由于其对心脏的M2受体的拮抗,引起窦房结发出的心率增快,房屋传导加快;另一方面,由于突触前膜的M2受体与突触内的乙酰胆碱结合,可以负反馈调节乙酰胆碱的释放,阿托品阻断M2受体后,负反馈机制丧失,心率增快,而长托宁对心率没有明显的作用。
正因为长托宁具有选择性M1、M3和N1、N2受体拮抗作用,对中枢和外周均有很强的抗胆碱作用,而对M2受体无明显作用,可有效防止阿托品因缺乏M2受体亚型选择性所致的心动过速与阻断突触前膜M2受体调节功能,且药效长而副作用较少,目前在麻醉前用药、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休克、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及戒毒等临床领域的研究应用进展迅速,本文就长托宁的药理、临床应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目的在于指导临床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平安。
观察长托宁对老年人颈丛麻醉时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影响

观察长托宁对老年人颈丛麻醉时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影响目的观察长托宁对颈丛麻醉时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影响。
方法将48例老年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予长托宁和安慰剂对照,比较两组麻醉前后心率、血压的变化。
结果对照组麻醉后各时间点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高于麻醉前;观察组麻醉后各时间点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与麻醉前无显著差异,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长托宁作用新型的选择性抗胆碱药物,具有较强的抗胆碱作用,并且具有高选择性,能够对抗颈丛神经阻滞麻醉造成的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减少心血管不良反应。
标签: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颈丛神经阻滞麻醉;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是甲状腺手术常用的麻醉方式,是通过将麻醉药注入颈丛神经丛周围使其支配区域产生神经传导阻滞。
但这种麻醉方式会抑制颈动脉窦和迷走神经,从而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造成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心血管不良反应。
术前为了减少腺体分泌预防误吸,一般会应用抗胆碱药物如阿托品,但由于其能解除迷走神经抑制心脏的作用,加快心率,不适于本组麻醉方式的术前给药。
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Penehyclidine hydrochloride)是一种新型抗胆碱药,其对胆碱能M 受体亚型具有选择性,可以维持术中心率的稳定[1]。
本研究收集了我院48例老年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长托宁对颈丛麻醉时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行甲状腺手术的老年患者48例,其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51~77岁,平均(63.1±7.8)岁,体质量48~77 kg,平均(64.3±8.2)kg,甲状腺瘤8例,甲状腺结节性肿24例,甲状腺癌16例。
本组患者术前ASA分级均为1~2级,术前检查排除心血管、呼吸及神经系统严重疾病,无肝肾损伤。
依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手术类型、麻醉时间、手术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小儿全身麻醉前静注盐酸戊乙奎醚与阿托品对腺体分泌的影响

用 ) 检验 , P<0 0 c 2 以 .5为有显著性差异 。
2 结 果
碱 药 , 抗 唾液 分泌 的作 用 较 强 , 效 持 续 时 间 长 。该 药 能 够 其 药
选 择性 作 用 于 M 、 亚 型胆 碱 受 体 。对 M2 型 ( 要 分 布 M3 亚 主
A组 患者 气 道 分 泌 物 在 麻 醉 开 始时 为 ( . ±0 5 mL, 6 0 .) 与
1 临 床 资 料
全身 麻 醉 前 应 用 抗 胆 碱 药 , 要 目 的 在 于 抑 制 腺 体 分 泌 主
和 降低 迷 走 神 经 兴 奋 性 , 证 麻 醉 过 程 中 或 术 中患 者 气 道 通 保 选 择 A A I~ Ⅱ级 、 除 胆 碱 类 药 物 过 敏 S 排
畅 , 制 迷走 神 经 反 射 。盐 酸 戊 乙 奎 醚 对 中 枢 和 外 周 均 有 较 抑 强 的抗 胆 碱 作 用 , 以减 少 全 麻 时 唾 液 和 呼 吸 道 分 泌 物 的 增 可 多… , 作 为 阿 托 品禁 用患 者 的麻 醉 前 用 药 , 别 是儿 童可 作 可 特
的 ( 3. 1 0±0. ) 7 mE( P<0. 5 。 0 ) 3 讨 论
托 品 因缺 乏 M 受 体 选 择 性 所 致 的 心 动 过 速 与 阻 断 突 触 前 膜
M2 体 的 调 控 能 力 , 时 与 传 统 的抗 胆 碱 药 相 比 具有 较 强 而 受 同 持 久 的腺 体 分 泌 抑 制 作 用 。笔 者 观 察 了 在 小 儿 全麻 中静 注 长 托 宁 与 阿托 品 对 腺 体 分 泌 的影 响 , 将结 果 报 道 如 下 。 现
为首 选 。麻 醉 诱 导 或 维 持 过 程 中 存 在 刺 激 腺 体 分 泌 的 因
盐酸戊乙奎醚与东莨菪碱用于高血压、冠心病人术前用药的比较

盐酸戊乙奎醚与东莨菪碱用于高血压、冠心病人术前用药的比较摘要】目的比较盐酸戊乙奎醚与东莨菪碱在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病人术前用药的安全性。
方法 ASAⅡ~Ⅲ级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的全麻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盐酸戊乙奎醚组(P组,n=15)和东莨菪碱组(S组,n=15)。
分别于术前30min肌注盐酸戊乙奎醚1.0mg(P组)或东莨菪碱0.3mg(S组)。
给药30min后记录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及体温,观察口干程度。
结果两组间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差异,心率、体温S组明显高于P组(P<0.05),两组口干程度S组高于P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与东莨菪碱相比,盐酸戊乙奎醚作为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的外科病人的术前用药,具有对心率、体温影响较小,减轻用药后口干的优点。
【关键词】戊乙奎醚东莨菪碱高血压冠心病术前用药盐酸戊乙奎醚是具有M胆碱受体高度选择性的长效抗胆碱药,能选择性的作用于M1和M3受体,而对主要分布于心脏神经突触前膜的M2受体无明显作用,可以有效抑制腺体分泌,同时对心血管系统干扰较小,是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理想的麻醉前用药。
本观察旨在比较戊乙奎醚与东莨菪碱在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病人术前用药的差异,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30例择期在全麻下行手术治疗的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的患者,其中冠心病患者11例,高血压患者15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4例,患者术前半年无明显心绞痛发作,血压控制较平稳,ASAⅡ~Ⅲ级,年龄48~67岁,体重55~78 kg,男13例,女17例。
随机分为戊乙奎醚(P)组和东莨菪碱(S)组,每组15例。
1.2 方法1.2.1 术前用药戊乙奎醚组病人术前30 min肌注戊乙奎醚1.0mg,东莨菪碱组病人术前30 min肌注东莨菪碱0.3mg。
1.2.2 观察指标入室后连接心电图、无创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和腋温,测定其基础值后,询问病人有无口干及口感程度;观察注药后15、30 min的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体温和口干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酸戊乙奎醚对迷走神经兴奋性影响的研究
迷走神经(vagus nerve)为混合性神经,是行程最长、分布范围最广的脑神经,含有四种纤维成分:①副交感纤维,②一般内脏感觉纤维,③一般躯体感觉纤维,④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处于平衡状态。
迷走神经是混合性纤维,含有感觉、运动和副交感神经纤维,迷走神经支配呼吸、循环、消化系统的绝大部分器官。
因此迷走神经兴奋性可引起循环、消化和呼吸功能的变化。
1 盐酸戊乙奎醚通过对迷走神经兴奋性影响在人体呼吸系统的表现
美国ASA于1980年~1997年收集麻醉相关投诉3 791例,呼吸损伤死亡:34%。
伤害事件:89%呼吸系统引起。
呼吸系统“伤害事件”是麻醉死亡和并发症的最主要因素[1]。
研究表明盐酸戊乙奎醚通过以下几个方面防止呼吸系统伤害事件的发生。
抑制呼吸道腺体的分泌:①有利于小儿及口腔手术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②减少围术期痰液刺激,减少迷走神经不良反射;③减少围术期吸痰、拨管操作刺激迷走神经可能产生的严重危险。
缓解气道高反映状态、降低气道压。
老年人、有呼吸系统疾病及危重患者,气道处于高反应状态,气道压力高,气道高反应性(AHR)的机制:①AHR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
Nagase等发现M胆碱能通路在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iating factor,PAF)相关的气道高反映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而抗胆碱药能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2]。
②慢阻肺神经-受体失衡;M1、M3受体数目增加与功能亢进,M2受体数目减少与功能低下。
解除肺血管痉挛,降低肺动脉压。
改善微循环,减轻SIRS防止急性损伤。
盐酸戊乙奎醚通过以上几个机制来防止呼吸系统伤害事件的发生,有文章总结在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肺微循环障碍的始动因素是体内大量乙酰胆碱释放,使肺微血管持续痉挛[3]。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及哮喘时气道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是由多种途径造成的。
①COPD时气道存在着明显的炎性反应,炎性细胞可以释放多种炎性介质(如组胺、白三烯、PGD4、神经毒素等),不断刺激传入神经末梢部位的受体,加强了胆碱能神经反射,使ACH释放增加。
②M受体异常:气道胆碱能神经末梢突触前膜的M受体异常,而M受体的作用是对ACH释放起负反馈抑制[4]。
③炎性介质能激活胆碱能神经节,使胆碱能神经节后纤维释放ACH增加。
④NO(一氧化氮)水平下降,胆碱能神经反射加强可抑制NO的合成,加速其分解,使气道平滑肌内的NO含量下降,从而降低NO松驰气道作用。
⑤COPD患者基础迷走神经张力特异性增加,导致ACH释放增多。
综上所述,多种因素均可导致COPD患者的迷走神经反射亢进,导致ACH分泌增加,从而引发气道平滑肌痉挛,气道粘液高分泌,最终导致气道通气受阻[5]。
抗胆碱药能够阻断人体胆碱能(迷走)神经释放乙酰胆碱引起的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和黏液分泌增多,被推荐作为中度以上COPD长期治疗的一线药物[6]。
研究表明,盐酸戊乙奎醚对M2受体无明显作用,能较好的对抗胆碱能作用,解除微血管痉挛,减少腺体分泌。
在COPD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M1、M3受体比例增高,M2比例降低,导致胆碱能神经功能亢进,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盐酸戊乙奎醚选择性抑制M1、M3受体,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降低气道阻力,增加呼吸流量,是COPD支气管扩张治疗的有效药物[7]。
盐酸戊乙奎醚能显著降低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LI)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和白细胞介素IL-l0水平。
说明盐酸戊乙奎醚能抑制内毒素诱导ALI的肺部炎性反应。
2 盐酸戊乙奎醚通过对迷走神经兴奋性影响在人体循环系统的表现
盐酸戊乙奎醚对M1、M3受体具有高选择性,而对M2受体无明显作用或作用较弱,有效地避免了心率增快的发生,它通过作用于中枢M1受体和调控其他递质的释放并通过中枢反馈使心率双向调节在安全限度内,在充分扩容的基础上,盐酸戊乙奎醚可解除小血管痉挛,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及改善微循环
[8]。
有文章表明迷走神经兴奋对心脏活动的作用为负性变时作用、负性变力作用、负性变传导作用,通过这三种负性作用,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造成血压下降[2]。
研究表明拮抗体外循环再灌流期间的迷走神经活动是心肌保护的重要措施[9]。
贾东兴总结盐酸戊乙奎醚对人体循环系统的作用是通过直接效应器作用、保留M2的负反馈作用平衡交感及副交感神经,增强循环系统的稳定性,保持循环的稳定是盐酸戊乙奎醚通过影响迷走神经的兴奋性来实现的,这也是关键所在。
此外研究发现盐酸戊乙奎醚对休克治疗的作用,现已证明:各种休克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CA)大量释放,血中CA含量比正常高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休克失代偿期,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更加兴奋,CA释放量进一步增大,加之缺血、缺氧酸中毒,使微血管对CA反应性下降。
休克难治期,缺氧、酸中毒的加重,血管对CA的反应性显著下降,虽然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越来越高,但血管收缩反应却越来越不明显[10]。
抗胆碱药对微循环的独特影响:①能对抗许多细胞因子和体液因子对微循环的影响,从而解除血管痉挛,增加组织血供;②改善血液流变学状况,减少微循环血栓形成,疏通微循环;③防止内毒素造成的微循环渗漏现象,减少体液丢失;④保护细胞作用(提高细胞的耐毒素能力,减轻钙负荷过重,抑制脂质过氧化,调节免疫。
)[11]。
盐酸戊乙奎醚能选择性作用于M1、M3亚型,对于M2、M4亚型无明显作用或作用较弱。
二者可解除小血管痉挛,降低循环外周阻力和心脏负荷,改善微循环和心脏功能,增加有效循环血量和组织灌注作用;能提高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稳定溶酶体和线粒体等亚细胞膜结构,减少溶酶体酶的释放,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的产生和休克因子的形成,减少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12],对休克有治疗作用。
3 盐酸戊乙奎醚通过迷走神经兴奋性影响人体消化系统的表现
消化道中有较多的胆碱能受体,M1受体主要分布于胃黏膜,M3受体主要分布于平滑肌腺体,Gas 是研究最早、最多的胃肠激素。
它主要由胃窦及小肠黏膜的G细胞分泌,另外人胰岛的D细胞也分泌。
在中枢神经系统、延髓的迷走神经背核也含有Gas。
胃泌素、胃动素对胃肠运动及功能起着重要作用,他们的分泌受迷走神经兴奋性的影响,全身麻醉状态下交感神经被抑制较明显,迷走神经兴奋性相对较高,胃泌素、胃动素血浆内的含量要发生变化,影响胃肠蠕动及功能,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其中M1受体在胃酸分泌中起重要作用。
盐酸戊乙奎醚阻断M1受体后,可明显的抑制胃酸分泌。
同时,它还能解除胃和十二指肠的平滑肌痉挛,改善黏膜微循环,促进溃疡面的愈合,减轻由胃肠平滑肌痉挛导致的胃肠绞痛、胆绞痛、肾绞痛等[13]。
陈淑杰等研究发现[14],盐酸戊乙奎醚能抑制由氯贝胆碱引起的麻醉及清醒家兔小肠痉挛性收缩,这与质子泵抑制剂和组胺拮抗剂单纯的抑制胃酸分泌而不能改善微循环有明显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盐酸戊乙奎醚通过对迷走神经兴奋性的影响,在许多病理情况下,对维持人体呼吸、消化、循环系统功能稳定方面都起到有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