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中小企业区位选择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合集下载

泉州市中小企业汇总

泉州市中小企业汇总

泉州市中小企业汇总泉州市作为福建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发展着繁荣的中小企业市场。

中小企业是推动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增加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对泉州市中小企业的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以及对其发展面临的挑战和解决途径进行探讨。

一、泉州市中小企业的现状1.规模庞大:泉州市中小企业数量众多,涵盖了各个行业领域,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商贸业等。

这些企业在泉州市经济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就业机会丰富:中小企业在泉州市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就业选择。

许多年轻人也选择加入中小企业创业,为自己创造就业机会。

3.创新能力强:泉州市中小企业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为市场带来新的活力。

这也是泉州市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泉州市中小企业面临的挑战1.融资难题: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常常面临困难,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来支持其发展和扩张计划。

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审批较为谨慎,导致中小企业经常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

2.市场竞争压力: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来自大型企业的强大竞争压力。

大型企业在资源和品牌方面具备优势,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3.人才招聘和培养难题:中小企业在人才招聘和培养方面也面临一定的困难。

优秀的人才往往更愿意选择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很难吸引到优秀的人才,并且在培养人才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限制。

三、促进泉州市中小企业发展的途径1.加强金融支持: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金融政策,降低中小企业融资的门槛,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例如推出贷款优惠政策、设立风险补偿基金等。

2.加强合作交流: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与大型企业的合作,共享资源和市场渠道,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同时,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经验和技术的共享。

3.加强人才培养:政府可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人才培养支持力度,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人才培训和创业指导服务,吸引优秀人才参与中小企业的创业和发展。

4.鼓励创新创业: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创新创业,降低创业成本,提供创新研发的资金支持,保护知识产权,加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

泉州市中小企业

泉州市中小企业

泉州市中小企业泉州市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泉州市中小企业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和促进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将就泉州市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与挑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泉州市作为福建省的一个重要经济中心,在中小企业的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泉州市的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服装鞋业、建筑业等领域,这些企业对推动当地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就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小企业在泉州市的发展中,面临着许多有利的因素。

首先,泉州市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便利的交通网络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其次,市政府推行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如减税政策、贷款支持政策等,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二、中小企业面临的挑战尽管中小企业在泉州市的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的步伐。

首先,资金问题是中小企业面临的首要困难。

中小企业在起步阶段往往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致使企业难以正常运作。

此外,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审批相对较为严格,贷款难度较大,加大了企业的融资难度。

其次,人才问题也是中小企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很难与大型企业竞争,因此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成为首要任务。

然而,中小企业在薪资、福利、职业发展等方面无法与大型企业相比,因此很难吸引到优秀的人才。

再次,市场竞争加剧使得中小企业难以获得持续的盈利。

泉州市的中小企业数量庞大,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间不仅要面对来自本地的竞争,还要应对来自外地和国外的竞争。

一些中小企业在价格、品质和服务等方面无法与竞争对手相媲美,造成了企业的盈利困难。

三、促进泉州市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为了促进泉州市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解决上述问题。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企业战略-如何提升泉州中小企业产业群竞争力.doc

企业战略-如何提升泉州中小企业产业群竞争力.doc

★★★文档资源★★★内容摘要:本文以泉州市中小企业特色产业群的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就提升其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问题中小企业群竞争力提升美国经济学家斯科特说:在当今的世界经济版图上,由于大量产业集群的存在,形成了色彩斑斓、块状明显的“经济马赛克”,世界财富绝大多数都是在这些块状区域内被创造出来的。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泉州市以家庭企业和各具特色专业市场为基础,在一定地区、一定行业中逐步形成社会化分工、专业化协作、基地化生产、区域化布局的特色产业集群,成为推动工业化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泉州中小企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泉州市产业集群的发展经验,为其它地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产业群中虽然有较大总量规模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但都由几千家甚至上万家同类企业集聚在一起的,大多数以中小企业为主,其发展面临着许多难题,这些难题既有自身也有外部因素。

自身原因分析就自身不足而言,主要是技术开发能力薄弱;管理水平不高;吸引高素质人才的能力十分有限;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经济附加值不高;企业资产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不足,导致银行贷款难;由于缺乏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特别是低端资本市场的支持(比如天使投资至今未引起重视),中小企业发展面临资本集中的约束等等。

外部因素分析泉州中小企业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就外部而言主要有:国际性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挑战。

20世纪70年代以来,泉州因为紧紧抓住了世界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服装、鞋业、纺织行业等)由台湾、香港等地向中国大陆转移的历史机遇,充分借助侨乡的有利条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

但这几年,泉州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经济圈“南北夹击”之下,兼以城市定位、土地、税收乃至政府服务等诸多因素的相对缺失,泉州一些大型企业如菲莉集团、七匹狼集团、劲霸时装有限公司等总部纷纷外迁,使泉州区域产业经济初步呈现边缘化的潜在风险。

具体分析泉州企业总部外迁的形态,主要有三种:第一类选择西北、华北等地“西进”,目的是追求更低生产、人力和土地等方面的成本,这对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泉州颇具“杀伤力”。

中小企业迁往欠发达地区的实证研究——以福建泉州市为例

中小企业迁往欠发达地区的实证研究——以福建泉州市为例

【 ywo d 】 op rt rlct n S s L s d vlpdaes G ain h oy Q a zo Ke r sC roae e a o; ME ; es eeoe ra; rde t er; u nhu o i T
1 . 企 业 规 模 .2 2
O 引 言
从 职 工人 数 来 看 ,0 9年 受 调查 企 业 的平 均 职 工 人 数 ( 括 管 理 20 包 人 员 和 工 人 ) 18人 , 于 中小 企 业 的范 畴 。 问卷 调 查 的对 象 与 本 约 0 属
的政 策建 议
【 关键词 】 企业迁移 ; 中小企业; 欠发达地 区 ; 度理 论 ; 梯 泉州
Th e Em pii a t dy o e i m nd S a lEnt r ie o i o Le s De e o e e r c lS u fM d u a m l e prs sM v ng t s v l p d Ar as
要 】 业 迁移 历 来是 企 业 区住 变化 研 究 的 一 个 热 点 问题 , 国 内有 关 中小 企 业 迁 往 欠 发 达 地 区的 实证 研 究 较 少。 文 以 泉 州 市 ( 江 企 但 本 晋
和 惠安 ) 10 家 中小 企 业 为 调 查 样 本 , 行 企 业 迁 移 的 实证 研 究 , 果 表 明泉 州 中 小 企 业 迁往 欠发 迭地 区 的 意 愿 并 不如 梯 度 理 论 分 析 中的 那 的 0 进 结 么 活跃 , 而更 多地 显 露 出 东 南 沿 海地 区产 业 转移 的 滞后 性 。 本 文从 三 个 方 面 分 析 导 致 这 种 滞 后 性 的 原 因并 在 文 章 的 最 后提 出解 决 这 种 滞 后 性

基于区位因素变化对泉州港发展的探究

基于区位因素变化对泉州港发展的探究

基于区位因素变化对泉州港发展的探究摘要:高中地理教材在新课改之后,主要教学内容以:农业区位、城市区位、工业区位、交通区位(交通线等),服务业区位、旅游区区位等。

高中地理教学中人文核心内容也是教学中的核心部分,如何让学生有效掌握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并运用理论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区位”因素于现实中的运用分析可以检查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高考中“区位”成为高频考点。

本文基于各个版本教材之间相同与不同点对比,在“区位”因素教学中以泉州港发展为研究,以地理教学与实际结合分析,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关键词:高中地理;区位因素;泉州港;发展;一、区位因素构成分析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在区位上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可从陆域和水域两大角度分析。

第一,陆域方面可从自然角度有利于建港及人文方面物产丰富,盛产瓷器及丝绸制品;第二,水域方面泉州地区海岸线较为曲折的地理未知上,相背于风口能够有效挡避海浪等,对于船只的正常行驶和停靠有一个保证,并且都拥有广阔的海域面积,对于环境的承载能力较强,沿海港口的构建条件都是满足的。

基于区位因素来看利于泉州港的全面经济发展,但是为何最后泉州港由鼎盛到如今的平凡,值得深思。

二、独特的区位因素对于泉州港的发展深刻关于独特区位因素的内容理解对于泉州港的发展影响进行解析,首先泉州位于我国的南方沿海方向,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中间,在晋江下游北岸与大海和台湾仅有一水之隔,泉州的海岸线较为曲折,水位深,是天然形成的海港,泉州独特的地理位置环境对于经济作物的生长可谓是得天独厚,泉州的主要经济作物以水稻、茶叶、水果等为主,加上丰富的矿产资源为泉州的海外贸易对接提供充足的货源。

泉州港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海港口的自然条件较为优越,因此泉州港在唐朝时兴起,在宋朝达到鼎盛,在宋末元初到达顶峰,是当时公认的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

泉州具有特殊的地理环境提供得天独厚的优势,宋元时期泉州港作为重要的商贸中心承载这当时的对外贸7成,泉州港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大港离不开交通。

泉州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公司

泉州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公司

泉州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公司鉴于泉州市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有必要对泉州市进行可行性研究,以探讨在该地区设立公司的可能性及前景。

本报告将对泉州市的经济环境、产业结构、市场潜力,以及在该地区设立公司的优势和挑战进行分析和评估。

一、泉州市的经济环境分析1.1 泉州市的经济发展现状泉州市是福建省的经济强市,全市综合实力在福建省排名前列。

泉州市的GDP总量在全国范围内也名列前茅。

泉州市拥有多元化的产业结构,以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行业为主导,形成了一定的产业优势。

1.2 泉州市的产业结构泉州市的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导,其次是服务业和农业。

制造业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行业。

服务业主要集中在金融、物流、旅游等领域。

农业主要以水稻、禽畜养殖为重点。

1.3 泉州市的市场潜力泉州市拥有庞大的市场潜力,其地处闽南地区,是一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拥有较高的消费能力。

泉州市自身的消费市场规模较大,且与周边城市的经济联系紧密,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

二、在泉州市设立公司的优势和挑战分析2.1 在泉州市设立公司的优势2.1.1 地理位置优越:泉州市位于闽南地区,交通便利,有利于企业产品的销售和物流配送。

2.1.2 产业优势明显:泉州市拥有多元化的产业结构,企业在该地区设立公司可以借助当地的产业优势,开拓市场。

2.1.3 消费市场庞大:泉州市市场潜力较大,拥有较高的消费能力,有利于企业产品的推广和销售。

2.1.4 政策支持力度大:泉州市政府对企业发展提供了较多的支持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土地优惠等,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2.2 在泉州市设立公司的挑战2.2.1 市场竞争激烈:泉州市经济发达,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具备强大的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上立足。

2.2.2 人才短缺:泉州市的人才市场相对紧张,企业在该地区设立公司需要面临人才招聘和培养的挑战。

2.2.3 资金压力较大:泉州市的企业发展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企业在该地区设立公司可能会面临融资难题。

“一带一路”背景下泉州百强民营企业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探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泉州百强民营企业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探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泉州百强民营企业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探究作者:陈雅倩来源:《大经贸》2017年第06期【摘要】以民营经济模式闻名的泉州市,是福建省乃至全国的重要生产基地,泉州民营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泉州经济的发展。

本文以泉州百强民营企业为例,分析泉州百强民营企业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泉州百强民营企业的呈现西北少、东南多、区域和行业分布不均的空间格局,而形成这种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有:不同的的自然气候条件;便利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历史沿革促成先进的产业技术优势;广大侨胞、港澳台胞提供了基础设备、技术人才、市场周转资金的支持;闽商具有“爱拼敢赢”的企业家文化精神。

【关键词】百强民营企业空间格局形成原因社会网络2015年,泉州市共实现GDP6149亿元,经济总量已经连登福建省榜首达17年之久,其中民营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总产量达到90%以上。

本文以泉州民营企业的空间格局为切入点,探讨影响泉州民营企业空间格局的各个因素,以此为布局“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海丝泉州产业集群效应、优化企业生产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道路提供建议。

一、泉州百强民营企业概况泉州市政府根据各企业的年纳税总额和市场年成交金额等经济实力、各企业市场品牌影响力、产品的科技研发实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评选出2015年度泉州市最具实力的百家民营企业。

2016年最新统计数据,位于泉州的企业已达4387家,其中,属于民营性质的企业已达4310家,占比接近99%。

虽然百强企业仅占泉州企业总数2.1%,但经济总量占比却超过了70%以上,其中有33家民营企业是上市企业,90%以上是国内外知名企业。

百强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鞋服业(以商务型和体育休闲型为主导)、房地产业、食品轻工业、水暖建筑钢材业,其中鞋服业和水暖建材业是最具竞争实力的行业,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有品牌影响力和巨大的市场份额。

二、泉州百强民营企业分布的空间格局首先,企业的区域分布不均匀,整体呈现东南多,西北少的格局。

推进泉州小微工业企业健康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推进泉州小微工业企业健康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推进泉州小微工业企业健康发展的思考与建议作者:陈进来源:《市场周刊·市场版》2020年第05期摘要: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小微企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有所缓解,然而受到外部环境和自身不足的影响,发展瓶颈仍较为突出,亟须多方关注。

關键词:微工业企业;健康发展;思考与建议一、当前泉州小微企业发展现状(一)总量初具规模从规模以上工业的情况来看,2019年末,全市规上小微企业3964家,占规上工业单位数的78.0%;实现工业总产值7545.84亿元,占规上工业的41.3%;实现利税总额631.84亿元,占规上工业的32.7%。

(二)处在快速发展阶段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小微企业以灵活经营的优势,实现快速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后,各级政府不断出台针对小微企业的扶持、服务政策,泉州小微企业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三)提供就业岗位超过百万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显示,泉州44445家小微型工业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05.04万个,占全部工业的54.3%。

从规模以上工业的情况来看,2019年底,泉州共有规上小微工业企业3964家,提供就业岗位45.56万个,占规上工业的35.5%,比2014年底多3.39万个,小微企业成为泉州新增就业的重要渠道。

二、制约泉州小微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一)融资难问题依然存在小微企业融资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困难。

第一,融资渠道单一。

由于小微企业受到自身规模的限制,缺乏上市、债券等融资渠道,其融资方式主要以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为主。

第二,银行贷款门槛较高。

一方面,小微企业缺乏有效的抵押、质压手段,另一方面,银行出于风险控制要求,更倾向于把资金贷给规模大、效益好的大中型企业。

2019年,泉州银行贷款余额7110.15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获得贷款不足三成。

第三,部分小微企业通过小额贷款公司融资,在档案费、管理费等名目繁多的收费之下,融资成本普遍比向银行贷款高出20%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 和艾 萨德 为代 表 的区位 论 主要 研究 运输 成本 等对 区位 投 资 的影 响. 国外 许 多 专家 学 者 通 过 大量 的实 证 研
究 证 明了产 业集 聚对 区位 选择 的影 响_ . 了经 济 因素 以外 , 经济 因素 如制 度 因素 以及 文化 因素 同样 也是 1除 ] 非 影 响 区位选 择 的重要 因素 . 方 面的 区位 论代表 有 廖 什提 出的关 税 、 治 制度 、 政 手 续 和 贸易 障碍 等 制度 这 政 行 因素 ]西 方 国家对 区位 因素 的研究 较 为成熟 , 国 内大 部分 研究 是基 于 西方 区位 理论 基 础上 的一 些初 步 实 . 而 证性 研究 , 究水 平都 明显 落后 于 西方 国家 . 研
( 键 词 ] 工 业 区 位 理 论 ; ,、 业 ; 位 特 征 ; 州 关 中 J企 区 泉
[ 章 编 号 ] 1 7 — 0 7 2 1 ) 3 o 0 — 4 ( 图 分 类 号 ] F 7 ( 献 标 识 码 ] A 文 6 22 2 ( 0 0 0 一 1 90 中 2 6 文
多 数 企 业 愿 意 迁 往 开 发 区 但 不 愿 意 迁 往 大 中城 市 与 欠 发 达 地 区 . 用 西 方 工 业 区 位 理 论 分 析 发 现 , 运 影
响 企 业 区 位 选 择 的 因素 有 运 输 费 用 、 地 成 本 、 聚 经 济 、 术 条 件 、 地 化 条 件 、 策 文 化 等 . 土 集 技 本 政
另外 , 当今 中小 企业 蓬勃 发 展 的背景 下 , 在 纵观 近 几年来 对 中小 企业 区位 选 择 的研究 主要 集 中在产 业集
群、 产业转 移 等方 面 的研究 , 系统地 揭示 中小 企业 区位选 择 的特 征 以及影 响 因素 的 实证 研 究 较 少 . 州则 为 泉 中小企业 区位 选 择研 究提 供 了一个 良好 的实证基 础 . 革 开放 以来 , 州 中小 企 业 迅 猛发 展 , 形 成 了与浙 改 泉 并 江“ 温州模 式 ” 以及 江 苏“ 南模 式 ” 苏 交相 辉 映 的富有 区域 特 色 的发 展模 式 —— “ 泉州 模 式 ” 泉 州 中小 企业 的 . 发展 尤其是 以家庭 企业 和专 业 市场 为基 础 的特 色产业 集 群[ , 2 成为 推 动泉州 经 济发 展 的重 要力 量. ] 而对 于一 个企 业来说 , 区位选 择 的合 理与 否直 接影 响到企业 能否持 续 、 稳定 地发 展 以及 在众 多企 业 中能 否具 有足 够 的 竞 争 力【 . 3 因此 , ] 研究 泉 州 中小 企业 区位 选择具 有 重要 的意义 . 文 通 过 对 泉州 市共 1 0家 中小 企 业 的 问卷 本 0 调查 和深 入访 谈 , 析 中小 企业 区位 选 择 的 特征 与影 响 因素 , 望 能 为企 业 的健 康 发 展 提供 一 些有 益 的借 分 希
以泉 州 市 为 例 , 过 对 泉 州 市 ( 江 和 惠 安 ) 0 家 中 小 企 业 的 问 卷 调 查 与 深入 访 谈 , 讨 其 区 位 选 择 通 晋 10 探
特 征 与 影 响 因素 . 果 表 明 , 州 市 中 小 企 业 主 要 分 布 于镇 村 级 建 成 区 或 开 发 区 并 呈 相 对 集 聚 态 势 ; 结 泉
鉴.
1 数 据 来 源 与 样 本 属 性
1 1 数 据 来 源 .
本 文 的调 查数据 来 源 于本课 题组 与 专业 调查 公 司于 2 0 0 9年 7月 对泉 州 中小企 业 的问 卷调查 与 访谈 . 本
次调 查共选 取 了晋 江市 和惠 安 县各 5 O个 中小企业 为 调查 样本 , 查 内容包 括 企业 性质 、 调 行业 类 型 、 当前所 处 的 区位 、 业 主对 当前 区位基 础设 施条 件 的满 意程 度 、 迁 历 史 , 迁 意 愿 与原 因 , 企 搬 搬 以及 企 业创 办 的原 因 、 条 件 和 目的等 .
O 引 言
企 业 的区位 直接 影 响企业 各 项经 济活 动 的“ 间 成本 ” 与 此 同 时 , 业 自身所 具 有 的 “ 间 沉 淀性 ” 使 空 , 企 空 , 企 业 的区位 选择 具有 重要 的意义 , 这也 是 企业 区位 研究 一 直成 为学 者研 究热 点 的原 因所 在. 以杜 能 、 韦伯 、 勒
21 0 0年 9月
泉 州 中 小 企 业 区 位 选 择 特 征 及 影 响 因 素研 究
林 小 阳
( 建 师范大学 地理科 学学院, 建 福 州 300) 福 福 5 0 7
( 要 ] 企 业 区 位 研 究 历 来 是 学 者 研 究 的 热 点 , 而 对 中 小 企 业 区 位 选 择 的 研 究 相 对 薄 弱 . 章 摘 然 文
第( 然科学版) 自
J OURNAL OF TAI YUAN NORMAL UNI VERS TY ( t r l ce c dto ) I Nau a S in eE iin
Vo1 9 NO. . 3
Se . 201 pt 0
收 稿 日期 : 0 O0 — 4 2 1 - 5 1 基金项 目: 国家 社 科 基 金 项 目 (7 RK 0 ) 国 家 基 础 科 学 人 才 培 养 基 金 资 助 项 目(O 3 5 1 . 0B 0 7、 J8 O 2 ) 作 者 简 介 : 小 阳 (9 9) 女 , 建 泉 州 人 , 建 师 范 大 学 地 理 学 基 地 班 学 生 , 林 18 一 , 福 福 主要 从 事 经 济 地 理 学 研 究
1O l
太 原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自然 科 学 版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