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标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12070626 信管2班张文暖

摘要: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学生工作,并把它提到一个新的水平,使其顺应时代的要求,做到与时俱进是每一位学生工作者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教育目的的实现,必须以一定的科学管理为保证,而科学有效的管理必须立足于调动每一个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实践证明,把目标管理理论与高校学生工作有机结合是一种尝试、一种创新,也是新时期学生工作迈上新台阶的有力手段。

关键字:成果管理、高校管理、缺陷

(一)、目标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目标管理理论是由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根据目标设置理论提出的目标激励方案。其基础是目标理论中的目标设置理论。目标管理强调组织群体共同参与指定具体的可行的能够客观衡量的目标。

目标管理又称为成果管理,它是在泰罗的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它强调:“凡是工作状况和成果直接地、严重的影响着公司的生存和繁荣发展的地方,目标管理是必要的,而且希望经理所能取得的成就必须来自企业目标的完成,他的成果必须用他对企业的成就有多大贡献来衡量”。

德鲁克认为:企业的目的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目标的实现者同时也是目标的制定者。首先,他们必须一起确定企业的航标,即总目标,然后对总目标进行分解,使目标流程分明。其次,在总目标的指导下,各级职能部门制定自己的目标。再次,为了实现各层目标必须权力下放,培养一线职员主人翁的意识,唤起他们的创造性,积极性、主动性。除此之外,绝对的自由必须有一个绳索——强调成果第一,否则总目标只是一种形式,而没有实质内容。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以此来保证企业总目标,如果没有方向一致的分目标来指导每个人的工作,则企业的规模越大,人员越多时,发生冲突和浪费的可能性就越大。只有每个管理人员和工人都完成了自己的分目标,整个企业的总目标才有完成的希望。企业管理人员对下级进行考核和奖励也是依据这些分目标。他还主张:在目标实施阶段,应充分信任下级人员,实行权力下放和民主协商,使下级人员进行自我控制,独立自主地完成各自的任务。成果评价和奖励也必须严格

按照每个管理人员和工人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实际成果大小来进行,以激励其工作热情,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而目标管理的基本理论如下:

(1)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管理学》指出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他包括五大功能,而目标管理包含于控制功能。

(2)强调“自我控制”。任何员工都喜欢被看作被“领导”而不是一台永不停止的机器,目标管理的主旨在于“用自我控制”的管理代替“压制性的管理”。

(3)经理权力下放。经理不是一位体育教练,而是一位实干家。经理权力下放,有利于为职工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舞台,而不是家长式的管理的氛围。现代文明时代任何人都主张推崇民主而拒绝独裁。

(4)效益优先。目标管理的目的就是体现效益。传统的管理方式,往往容易犯主观主义错误。

(二)、目标管理理论对实践的启示

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学生工作,并把它提到一个新的水平,使其顺应时代的要求,做到与时俱进是每一位学生工作者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教育目的的实现,必须以一定的科学管理为保证,而科学有效的管理必须立足于调动每一个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实践证明,把目标管理理论与高校学生工作有机结合是一种尝试、一种创新,也是新时期学生工作迈上新台阶的有力手段。而我曾有幸作为一班之长,在这,我来谈谈我对目标管理理论在学生管理运用中的几点思考。

首先,收集信息,充分调研,制定学年、学期的总目标。比如,我在成为班长的一年之中,通过班会、年级会,以及对外交流等多种形式,充分了解了学生的各种想法,并结合大环境对大学生的要求,制定了大学学生四个阶段的终极目标:(1)大学一年级明确纪律,养成习惯;(2)大学二年级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3)大学三年级认真准备各种考证;(4)大学四年级进行考研、考公务员。学生管理工作围绕这四个总体目标,积极开展各项活动。由于目标的制定过程,学生被给与了充分的参与权,在执行的坚决性、态度的积极性上都有很好的表现。其次,结合总目标,明确分目标的结构和内容。总目标的制定应当是战略性的,相对比较稳定。而分目标则比较灵活,应当根据环境条件、团队实际情况等因素

进行不断调整,积极为总目标的实现服务。比如前述的大学二年级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这一目标,则我们可以对有些班进行强制的早、晚自习要求;而对另外一些班采取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只是设立奖励机制即可。

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关注特殊个体,进行客观公正的成果评价。在成果评价的过程中,除了要重视目标的完成情况、难易程度这些方面,更应当注意的是学生自身的基础条件和努力程度。我们在进行目标设立的过程中坚持的原则是国家教育方针、要求和学生意愿相结合,对象是群体中大多数分子。不可否认,一些个别学生由于某种主、客观原因造成针对群体设立的目标对其相对提出了过高的要求。此时,在评价他们的成绩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自身条件,侧重点应当是学生努力的程度,同时要注意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保护与强化。

但要同时我们要注意克服目标管理理论本身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首先,目标管理理论中,对人的动机的假设作了过分乐观的估计。

该理论认为人都具有发挥潜力、承担责任、自我管理和富有成就感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并非完全如此。在某些群体中会出现一定数量的部分或完全否定该假设的个体存在,而且有些个体还是群体中的领袖或非正式团体的核心。如果我们在进行目标管理实践中,未能充分考虑到这一群体的存在,而恰好我们的目标设置又未能被该群体接受,则这些个体会带动身边的人进行或明或显的消极作为,势必会造成目标执行的困难,甚至依托目标进行管理的失败。在实践中,我们应当积极采取如下措施加以预防和准备:(1)在设立为总目标服务的分目标时应当考虑因群体而异,不能一刀切。(2)注意思想教育工作,尽可能充分说明目标的现实意义,以及实现手段的可行性。(3)必要时可进行个别职位撤换及取消相关个体的奖励和给予。

接着,实践中,过分强调短期目标,对总体目标造成不利影响。

在目标管理的应用中,由于人的利己性和短视行为,常常会出现过分关注分目标(短期目标),尤其是那些相对见效周期短,努力程度低、成绩明显的目标。比如,有些班级在大学二年级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这一总目标指引下,设立若干分目标,其中就有自习出勤率这一项。这一点的完成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成效显著。片面追求出勤率,就会造成自习室很满,但真正学英语的同学的数量以及学习质量就很难保证,而且常会引起同学的反感、抵触,其结果会影响到总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